第一篇:《回望两河》读后感
借由学校读书活动的机会,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我喜欢的一本书《回望两河》,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不激昂,却显现着平和的智慧,不尖刻,却能打动人心深处的情感,看他的书,常常被他哲学的思维下展现出的大寓意而吸引。因此,他的文风也影响了我的理性引领下的感性思维和对文字的热爱。先生出生于浙江余姚县(今慈溪市桥头镇),他的文章如同烟雨江南中的一杯下午茶,细细品味,有一番别样味道,爱上他的文字是缘由最初读过他的一本《山居笔记》,干练的文字和准确的思维感觉,处处透漏着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敏锐的洞察力,其中也不乏有男人感性细腻的一面,所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接着读了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等一系列作品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秋雨先生的《回望两河》。三年前,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翻开第一页,就被一段话吸引了:“小时候,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我们只要在路口见到一位盲人想过马路,总是立刻冲过去搀扶。当我们的小手挽住盲人的那一刻,就像触电似得体验到了最初的人生责任感。到了马路对岸,我们总是嫌路太窄,距离太短,舍不得放手,愿意多做一会儿”拐杖“。当年想到这个比喻我就非常满意,觉得把自己看做别人的拐杖,既有三分自谦,又有七分自豪。后来,我经历了很多危难时刻,总喜欢对着同时陷于危难的朋友喊一句:”走吧,别怕,我是你的拐杖!“奇怪的是,这样一喊,首先被救助的不是身边的朋友,而是我自己、、、、、继续翻看,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引人入胜,涤荡心灵的游记,其中的很多章节,绝对不允许你匆匆读完了事,而是值得,你去细细读,慢慢品。你会发现这是一次欧洲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秋雨先生带着你足不出户地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欧洲深度游,让优秀而成熟的欧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了一次亲切的沟通和交流,让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汇贯通,漠然于空间也然漠然于时间、、、这些年,余秋雨走了很多路,先是寻找中华文明的一个个废墟写出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接着又走遍了人类文明发祥地,在空间对比中来了解中华文明,在时间对比中来了解今日世界,因此,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又写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被国际媒体称之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文化历险者和考察者,而《回望两河》这本书就是《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精品合集。翻开此卷,余秋雨将带你走进金字塔和巴特农,走进古老的两河文明,走进人类文明的废墟。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的旅程中的全部感受,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
从尼罗河畔到恒河的岸边,从所罗门石柱到巴比伦的悲怆,从小巷老门到牛津童话,北欧童话,本书分十一卷,共有58篇不同凡响的流利文字和冷静诉说。带你领略两河文明带给人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从不同视角观察他眼中的两河文明,他把金字塔誉为石筑的《易经》,当他站在金字塔前面时,他这样写道:金字塔在不声不响中也就撑开了两笔,写了中国的一个”人“字。两笔陡峭得干净利索,顶部直指太阳,让人睁不开眼,只有白云在半坡上殷勤地衬托;他在新德里这样写泰姬陵:面对着这些纯红纯白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群,手里提着沉沉地印度教大神雕像,我在心中捕捉着对印度史的粗糙感觉。但泰姬陵已经进入任何一部哪怕是最简略的世界建筑史,他也真可以名垂千古了;在北欧童话这篇对丹麦的描述中他这样写道:一步跨进北欧,立即天高地阔,孩子们的眼睛没有国籍又善于寻找,很快从世界各地教室的窗口,盯上了这间红顶房,哪怕是世界儿童的眼睛集合起来也帮不了安徒生,他久久地没有自信,但很少悬挂国旗的丹麦,却把一面面国旗端端正正地升在那幢红顶房上,一个不太在乎标志的国家们终于找到了国家的标志,这是由所有的童话集合而成的又一个童话;在瑞士,他写道:因此,有机会还要劝劝挤在瑞士手表店里的中国游客,不要为过去的时代过于执着,手表在一刻不停地辞旧迎新,它最知道时间不会倒转,因此,这也是手表本身对文明的劝告;在罗马假日这篇文章中,他这样描写罗马:世界上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角逐。只有一个词他们不会争,正道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居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也让我知道了罗马假日里,何谓彻彻底底地休假;作者笔下的伊朗是这样的:它最大的优点是不单调,既不是永远的荒凉大漠,也不是永远的绿草如茵,而是变化多端,丰富至极,雪山在远处银亮的圣洁,近处则一片驼黄。一排排林木不做其他颜色,全都以差不多的调子熏着呵着,托着衬着,哄着护着,他把伊朗比喻成中国阔气的近邻。书中太多的描述都是我最喜欢的形态,让人百读不厌。总希望能在下一篇中发现更好的思想理解和更有新意的解读。从他的文字中你真的会对这些城市和景色有一个不一样解读和认识,也把文明带到了一个全新认识欧洲的角度去思考世界文明之所以深渊的意义所在。对于我们没有太多机会走出国门的人来说,读了这本书,真的会增进很多知识,会知道很多原本从地理课本中不知道的世界文明,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两河文化中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认识了欧洲文明。
喜欢有时候不需要理由,喜欢有时候或许只需要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就像手中的这本书,喜欢它的理由是因为它不是能一口气就匆匆读完的,每篇文章往往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真切地理解它包涵的思想,需要平心静气地慢一点,再慢一点的去读它,犹如好的饭菜往往会让人口齿留香一样,读它,慢慢读它,也有唇齿留香的感觉,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不愿意放慢脚步去欣赏美景,更不愿意放下狂躁不安的心,去认真做事,去好好生活,占据我们心灵更多的是嘈杂和利益与利益的碰撞冲突,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放慢节奏去适应一种平静。由此想到做教师的我,很多时候,真的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观察自己,观察世界,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本好书的引领和关照才可以精神抖擞地接受每一天的洗礼,如果你希望能和你的家人、学生、朋友还有这个纷杂的社会更有情义的去相处,更好地做自己,或许真的需要一点点静静之中的小小智慧;当教室里那一双双清澈的目光投向我的时候,我不禁又一次想起了”拐杖“这个词,是啊!在求知的层面上我们做了孩子们的拐杖,给了他们知识上的支撑,其实,孩子们何尝不是我们事业上的”拐杖“呢,有了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才得以成就了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成就了无数教师的事业梦想。由此想到了我们得以生存的天地之间各种形态支撑下的所有”拐杖“效应。
所以,今天,我很高兴能把这本我心目中的好书推荐给大家,能借余秋雨先生的《回望两河》这本书做一根小小的”拐杖“,给大家带去一点生活和事业上的小小支撑。把它放在你的床头或者书桌旁,晚饭后的灯下,翻开笔墨飘香的它,或许它会给你带去一点对自己的全新认识,也会给你的思考提供多个不同的角度,希望它能给有点慵懒或者有点陈旧,有点狭隘或者有点不知所措的你一点点”拐杖“的力量。
第二篇:《回望延安》读后感
《回望延安》读后感
《回望延安》让我们明白了统一思想、看齐意识、核心意识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延安时期确立了党中央领导核心,统一了思想。
红军北上途中的分裂,张国焘不听从党中央指挥,带领部队南下惨遭失败,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让毛泽东等党中央同志决心统一“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再没发生过类似事件;王明等人从共产国际返回延安后给延安造成的思想动荡,拿来主义、教条主义的复苏让毛泽东同志看到了危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让党员认清了形势,避免了错误。
延安“整风运动”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任何人不得在中央以外对任何人发表与中央相违反的意见和行动,并以党的纪律作为首要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指导纲领,自我批评和革新,最终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战斗力。
而“统一思想、看齐意识”在当今的社会和国际形势下仍然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才能推动中国快速向前,我们同样要发扬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工作中努力开拓,万众一心共同渡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我们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需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依据中央精神引导正确思想和舆论,起带头作用,个人服从大局,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的时期和形势下,我们每位党员都应该以身作则,继承党的优良经传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不忘初心,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谨守党的纪律,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统一思想,与党中央看齐,为国家进步、民族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王玉德)
纪录片聚焦四大主题,即“形成一个核心”,“实现一次理论飞跃”,“创造一批基本经验”和“锤炼一直过硬队伍”,通过历史与未来等多维角度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力量。回望延安那十三年光辉岁月,一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的凝聚力量;二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力量;三望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的可取之处;四望能够担当重任栋梁之才的培养秘诀。
观看影片结束,百感交集。就是从延安开始,长征结束的红军坚定地走向了抗日的前线,这坚定之心、抗争之心、奋斗之心坚若磐石,势不可挡。就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燃起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熊熊烈焰,这希望之焰,抗争之焰,奋斗之焰越烧越旺。就是从这里开始,年轻的政党日渐成熟,锤炼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这坚强不屈的集体、这奋斗不息的集体、这充满智慧的集体,带领中华儿女走向胜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在延安的十三年,为党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回望党在延安的这十三年,对于我们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对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对于实现中华名字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我们身在新时代,依然被影片中那些革命精神深深感染。我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头上是云卷云舒的蓝天,身旁是一起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努力奋斗的同事,延安精神和作风激励我们努力工作,我也更加明白了在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在为企业发展建设国家,贡献自己或大或小的力量。一切向前走,我们不能也不会忘记走过的路。路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回望延安,回望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岁月,我们青年应坚持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司锶)
第三篇:回望九十年——奋斗的足迹读后感
回望九十年
————《奋斗的足迹》读后感
九(19)班周轶辉
回望九十年,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饱含屈辱的黑暗时代,虽然中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依然是刀耕火种,男耕女织,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制度严重阻滞了中国的发展。
当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大门时,中国开始进入苦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一群有识之士,为国家的遭遇感到愤慨,于是他们拿起武器,拿起笔杆向敌人刺去。在精神上,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歼灭了敌人。
这群人,在为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而奋斗,终于胜利了。并为新中国开辟了道路。
回望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由50位党员变成现在的8000玩名党员。以前中国稻谷产量供应不足,可自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诞生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这个问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被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就连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博士都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这就是人们的创新。
回望九十年,人们的生活逐渐小康化。以前社会底层人民出卖劳动力,工资收入很低,生活和健康都没有保障,工人时刻受到失业,饥饿和贫困的威胁。而现在社会底层人民——凡失去劳动力者都享有政府的低保补助和当地政府的关心与帮助,年老者也可享有养老资金和社保。
回望九十年,以前一家几口人就挤在一间屋子里在一张床上睡觉,还只有一铺被子,就连绵花袄和毛线鞋(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很少有得穿。衣服和用品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看现在,到处都有服装店、家具店、商场和超市,一到假日总是人满为患,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也大踏步向前迈进。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三峡工程的建立“天空一号”的发射、“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中国铁路的发展,一项项,一件件,都让我们走在科技兴国的大道上。
中国是和谐的国家,从不因为现在军事的发达而炮轰曾侵略了我们的国家,而是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其它国家。日本大地震,我国不记前嫌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国家内。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幸福。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大向前。
回望九十年,这一点点一滴滴,全是党奋斗留下的足迹,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将在群星中永远闪动着光辉。
第四篇:《孙正义的头脑》读后感——回望理想
《孙正义的头脑》读后感
——回望理想
孙正义说,“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到了一条理想的主线,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自己的愿景事业。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曾经的理想是什么,后来怎么改变了,求学这些年收获了什么,现在的追求是什么,以后往哪里去。
年少时,我的偶像是李嘉诚。商人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尤其是白手起家建立一番产业的大企业家,集勤劳勇敢与智慧财富于一身,颇有鱼和熊掌兼得之感。我梦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像李嘉诚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的目标逐渐变得现实,考试升学耗尽了我的追求,梦想被搁置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孙正义说“公布目标并努力实现,风险虽更高,却值得一做”,这句话似乎触及到我心底最软弱的地方,不禁自问:可曾大声说出过目标,并破釜沉舟的去实现?
遥想当年我初入大学时,踌躇满志,幻想自己学业内外齐头并进,两面逢源。结果是我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终究落了俗套。反观孙正义,“大学期间,再没有比我更用功的学生了,因为在物理层面上不太可能”,勤奋程度可见一斑,而他大学期间的丰硕收获正是他分秒必争不舍昼夜的最好见证。
细想自己到底是缺乏哪方面的能力,导致大把宝贵时光付之东流呢?“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往远看”。一语惊醒梦中人,迷茫,多熟悉的词,因为对专业知识提不起兴趣,对自己的前途看不清方向,随波逐流的我选择了在迷茫的掩饰下,放任自己不务正业,虚度年华。这不正是我想法一堆,却按兵不动的原由吗。
“就算做得不好,任何一件自己做过的事,也会为将来的自己积累经验”,“从长远来看是正确的话,就算吃亏也是‘合理的’,多么睿智的言辞啊。我常有碰到感兴趣的事情,不能放”
手去做,反复盘算失败后的代价,畏首畏尾,结果是往往还
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经验教训无从谈起,遗憾成为了回忆的主角。面对成长过程中来自老师的谆谆教导,亲人朋友的苦口婆心,我总有不以为然的情绪,而孙正义说“高水平的批评能够提高成绩,低水平的批评能够加强忍耐力”,这让我由衷赞叹他的人生哲学,其实批评都是一剂苦口的良药。
大学毕业后,孙正义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创业之初,他历时1年半对四十个行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寻找合适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行业。对此他说,“创业,最关键的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一旦选定了,今后几十年里要为此而战斗。为了选好这个行业,花上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都是值得的”。看到这里,又一声感叹由衷而发,成功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他攀登至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因为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自己的前途,不能指望他人”,试问有多少莘莘学子在学业有成之时,如此全面细致的研究过自己应当从事的行业?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了多少应届生的托辞,这也注定了机会降临时,有准备的人可以捷足先登。
孙正义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他的语录哲理丛生,使人受教良多。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日方长,我力将感悟到的理念转化为我前进的动力。
第五篇:《120个回望》读后感:生命的底色
生命的底色
——读《120个回望》有感
潘虹 人文温州
时代,是所有人生命中无可逃避的最厚重的底色。当我翻看着这本由“老杭大人”自发组织、征集、编写出版的《120个回望——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我心头再次涌起对时代这只神秘巨手的不可遏制的敬畏。当它突然发怒,无数生命便于转瞬间归于尘埃;而当它倏然转性,人间便又是一个春天。本书中的120位主人公,无疑便都是这只巨手格外垂青的幸运儿,不管他们的生命之舟,在此之前遭遇过多少的惊涛骇浪,渡过了多少的潜流暗滩,在40年前的1978年的春天、或者是秋天,他们都迎来了永不能忘却的让人猝不及防又无比惊喜的改变,那就是: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跨入了杭州大学的校门!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77、78级大学生。
他们是历史机遇造就的一个独特群体。
要知道,从1966年至1977年,中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曾因故中断了整整11年的时间。这11年的高中毕业生,失去了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只能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艰难生存。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默然接受了这样的命运的时候,突然平地一声春雷——高考,又来了!
那是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马上恢复中断11年的高校招生考试。随即,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高考招生办法。1977年的高考,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吸引了全国2000多万名考生报考,成了世界考试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考试。为此,考试只能分为初试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经过各地初试,全国共有570万人走进了高考考场。1978年的春天,从两轮考试中脱颖而出的27.3万名大学新生入学。4个月以后,1978年高考来临,610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的40万人在当年秋天迈入了大学的校门。这两次高考的录取率,有人计算了一下,低到令人咋舌,只有4.8%和6.6%!可以说,能够从这数千万人中突围而出、冲过高考“独木桥”的获胜者,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也正因为这两次高考是时隔11年的招生,所以77和78级的大学生年龄相差悬殊,大的已经三十多岁,小的只有十五六岁。他们来源庞杂,经历丰富,“上过山,下过乡,进过厂,扛过枪”,工农兵学商,什么人都有。是时代的风云际会,将他们召集到一起,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往事并不如烟。距离那改变命运的一刻,虽然已经40年过去,记忆中的激动和欢欣却依然是那么的鲜明。这120个记忆,带着时代的印记,带着个体的温度,满含欢笑和泪水,让我们重温了一个伟大时代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带给我们所有人的目眩神迷。
值得一提的是,与77、78级考生一样成为历史记忆的,还有“杭州大学”。这座发端于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高校,曾是省内名气仅次于浙江大学的名牌院校,尤以文科著称。1995年在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非理工类综合型大学排名中,杭州大学排在第13位,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杭州大学并入浙江大学。从此,“杭州大学”成为曾在这里求学成长的万千学子们心头永不能抹去的一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