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

第一篇: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

论文摘要: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娇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论文关键词:结构 二重性 教育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艾德蒙顿,曾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院长,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是国际著名社会学理论大家,拥有14个荣誉学位。吉登斯以其结构化理论成名并驰骋于社会理论界,那么其结构化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什么?换句话说,教育领域可以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不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结构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不例外。“结构化”(structuration)一词其实首先出现在他在1973年出版的《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书中,他讨论了阶级结构化的类型和水平,而后在他1976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新规则》中初步论述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在他1979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中,结构化理论的实质内涵已经显现,在他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一章里,他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完整的勾画。但是,结构化理论却是在吉登斯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诸一分析。

首要的因素就是吉登斯本人的学术旨趣和目标,即他要力图解决社会学中存在的“原罪”问题,力图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一致性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要解释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是社会学的“原罪”。在社会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派是社会决定论者,这是社会学的主流,一派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社会决定论者认为,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制约,个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被淹没在社会的结构中,不得以彰显,社会结构既独立于个人之外,又强加于个人的身上。而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却认为,社会是由许多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都是这些个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事实都是许多个人行动的结果,是他们的情感、意志、理性、信仰的体现,是导致和解释社会变迁的因素。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二者的观点是相反的,各自走到了它们自己的极端。社会决定论派过分地强调了社会事实对个人行动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却是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和解决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这种流派中,也存在着中间派别,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不是处于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较多地带有或者社会决定论的色彩或者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色彩,所以可以大致上划归到两个极端派别之中的一派中去。吉登斯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虽然吉登斯自己极力地否认迄今为止有理论的存在,认为理论的建构也还是一项远待实现的抱负,但他的实际行动却为我们建构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

除了要解决社会学“原罪”这一学术上的因素导致了结构化理论的诞生之外,还有一个社会性因素起了促成加速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实验的时代”,各种团体都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诸如,反战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嬉皮士、黑人社团等等。按照吉登斯的看法,60年代的这些运动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它们的思想和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使生活方式获得了一种迄今尚存的流动性”,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者说,社会学的理论应该对这些运动和变化做出预言和解释,但是无论是以前已存的社会学理论还是社会学的理论家们都没有提到过这些现象,更不用说对此作出解释了。如火如茶的社会实践没有被社会学家们所关注,他们还静悄悄的进行着他们自以为是的研究工作,这是社会学家的疏忽,因而遭到了许多评论家的批评,称“现代社会学处于危机状态中”,吉登斯也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认为,社会学理论不用于实践就意味着这些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学理论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变动不居的生活。所以,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序言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当代社会理论应该有一个激烈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应该从重新审视那些确立现代社会学主要框架的社会学家的著作开始。因此,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就应该备受关注。”结构化理论就得以酝酿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

第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三大社会学家的理论过程中,吉登斯深受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找到了他构建其结构化理论大厦的基点,那就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开头写的历史名言。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急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由是,致力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反省于马克思的名言,深受so年代社会运动的影响,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逐渐地形成。

二、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最突出之处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为,吉登斯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转变成结构的二重性。所谓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就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点,以结构二重性为基础和关键,运用他自己创造的一套概念,吉登斯构建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第二点为,吉登斯在处理二重性时有其独创性,他超越了以前的将社会与个人的交互作用定格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上,一些伟人身上的局限,而是认为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体现在日月常行之中,体现在我们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平凡生活中。也正如王铭铭所言:吉登斯认为“人的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的制度化构成,都是在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实现的”。

不同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开始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一自我,因为个体是活生生的存在,实体的存在是个体行动的开始。正是在个体这里,结构化理论开始了自我的反思,划分出了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挖掘出了自我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保证个体行动流得以绵延,保证惯例得以维持的心理内驱力。然后,结构化理论开始向外拓展,将身体定位在一定区域中的时空之中,开始了个体活动舞台和场景的探讨,因为行动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时空之中,而时空的分离也就意味着行动的“延展”,但是特定的行动的定格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在将个体的行动区域化之后,吉登斯又开始拓展论述的空间,对行动的结果跨越时空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特性进行探讨。结构化理论从个人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从行动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结构。总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栓桔,从结构二重性的视角出发去解释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所要阐明的是社会实践是行动者的实践,没有人的能动性活动,就不会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所谓的结构,结构就体现在行动者的连续行动之中,制约着行动者的行动,并不断地被行动者所利用并在行动中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所要阐明的是社会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行动的结果被生产出来的以及又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进一步行动的条件被不断利用的过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起笔于个人,落笔于社会;起笔于自我,落笔于制度,阐释了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个人内在性,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结构性和结构的行动性。我们这里不妨引用王铭铭为《社会的构成》中文版作序时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概括,他说:“吉登斯的观点概括起来是这个样子的: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Routine)。惯例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能通过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practical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因为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reflexivelymonitoring)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默认的共识,使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成为可能。

对于吉登斯来说,最主要的客体性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人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遇,而时空像社会剧场的脚本一样在规定着人与人之间角色的分工。不过,它不是武断的法官,也不强制性地分配个人在社会中的‘席位’。人与人的共同在场(co-presence)是互动的基本条件,而为了共同在场,人们不得不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和空间的‘区域化’(regionalization),就是在这种共同在场的要求中获得力量的,它通过把人的社会活动场景‘固定化’,创造性地促发日常生活的惯例,使人的实践意识固定在特定的客体性场景之中。”

王铭铭还说:“《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是为了理解并回答两个意义重叠的问题而写的:我们是否可以被认为外在于人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所要表明的是: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人被一个自己制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也如吉登斯本人所言的:“人的历史逃离于人的意图,但却回到了由这个逃离所影响下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面前,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持久的特征”。

三、结构化理论与教育

在三大因素影响下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为我们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视角。从结构化理论所提供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也处处体现着结构的二重性。

教育,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是帮助个体进行社会化的场域,是培养和形成自我的活动,作为社会整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个体生长于社会之中,以社会为其活动平台,也就是说,自我形成于社会结构之中,因为整个社会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个人的具有社会性,同时社会的也具有个人性。尤其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活动中,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社会化过程正是反映了行动与结构之间所具有的结构是行动化的结构,而行动则是结构化的行动的辨证关系,而这样的关系就孕育在教育活动的日常安排当中,体现在上课、下课、午饭、晚修等切割了时空的平常琐事之中。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一所学校,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环境里,在这个被切割了时空领域,被各种课程和活动占满了时空的环境里,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具有行动能力的行动者,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与别的同学和教师交往,去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掌握各种行为的规范等等,进而型塑自我的过程。可以说,学校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最能体现教育结构的二重性特征。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制度的形成是根据师生们的活动所制定的,可以说是师生们的活动的结果,但同时,这些行为规范制度却又是师生们行动时所要遵循的,它们制约着师生们的行动,这是体现结构制约行动的一面,因而我们可以认为,“结构”中有“契约”的涵义,而每个进入学校的教师或者学生都要处于这样的不可逃脱性的结构之中,这样的结构也被师生的活动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学校教育制度的长时段的变迁也就孕育在这样的活动中。在此图景中,外在的结构性的制度与规范与师生们的日常作息紧密而又自然地蹂合在了一起,村落中的小学也具有了国家的意义,这就与彼得·伯格的辨证的社会化理论有类似之处。伯格的社会化理论表明,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个体不断地进行“内部化”的过程,它与“外部化”、“客观化”交融在一起,相互作用。按照伯格的观点,所谓“‘外部化’,就是指人们自觉地和不自觉地生产和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和过程,是由人类的生物性存在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客观化’,指的是这种由人类所创造的外部世界具有了客观性,象客观事实那样摆在人们的面前”;而所谓的“‘内部化’,则是指人们把已经客观化了的世界重新吸收进其意识之中的过程”,“内部化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不单是一个被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自由行动的过程”。每个人所有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都是自己所赋予的,换句话说,是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和外在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意义,“具有一种可理解感和可依附感”。

所以,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将已经客观化了的外部世界赋予自己的主观意义,纳入自己的意义世界,从而在进行内部化和接受外部世界的同时对外部世界进行创造和重塑,进行着外部化的过程。但是,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我们所得到的独特的意义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完成在个体的日常活动中,行进在有计划的或偶然性的行动之中,体现在日常习惯和惯例的培养中。也就是说,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自身与自己最切近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中,逐渐接纳外部世界,于点滴琐事中创建自己的世界,使自己有意义的世界得到扩展的过程并同时创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因而,教育的过程要在日常的教与学中培养个体对所在学校和所在班级的认同感,使个体有一种感情上的归属感。对待规则总是认同之后才能去接受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进一步转变成为自己行动过程中的实践意识,借以扩展自己的有意义的世界。但是自己意义世界的扩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外在的学校规范和制度的制约下的扩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内心的感受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和融合过程就体现了吉登斯意义上的行动创造结构,同时结构又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条件和中介的内涵,与日常行动流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从结构的二重性角度分析教育正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带给教育分析的一个新视角,是他的理论带给我们教育的最有益的启示!

第二篇:走向生活的语文教育论文

教育,究其本质是人社会化的过程。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它。语文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大纲开篇第一句就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交往的工具和技能,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程。

翻阅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笔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深化。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宗旨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几近于苛求的解释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训练,美其名曰训练用词的准确性,千篇一律的分段、概括段意、提炼中心,貌似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质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钱梦龙语)。从教育到教学再次到训练,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术语和教育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语文与生活,与人社会化的需要完全被无理地割裂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改探索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些方法,技巧的革新,而应深入到语文教育的观念之中了。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3、联系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所有适合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内容都可以随时进入语文课堂、进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真正为学生所喜欢的、所乐意接受的课程,才可能产生意义和价值!为学生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和喜欢的;学生所喜欢的,也并不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这两点上发现联系,寻找到契合点,就需要我们对语文、对学生、对生活有真切的体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我们常常进行发掘、解读,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意义、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妙。这就是我们对教材、对于课程的一种纵深的开掘和创造,以求得深刻。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从横向上对课程做一种拓展和延伸,让我们的学生能沿着教科书提供的水流去寻找大海,甚至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的丰富营养。这样的创造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这样的创造,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及教学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和进程,编写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真正的创生者!假如我们语文教师不阅读、不思考,就会造成语文教学的僵化,就会失去鲜活的语文课!仅仅咀嚼几篇课文,不管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毕竟是有限的,毕竟是单一的。嚼烂了,所剩下的就只能是渣子!不断地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断地丰厚我们的语文课程,将我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读的厚起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第三篇:当代教师教育实习改革走向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实习特点

论文摘要:教育实习的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外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典型经验为例,概括出当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总体走向:实习管理上走向规范有序;实习内容上相对独立;实习方式上转向开放。

我国现行教师职前教育实习中存在若干诟病,有学者做出总结。第一,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乏稳固的实习基地。第二,教育实习窄化为教学实习,对影响教学的因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几乎没有体现出来。第三,实习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效果不佳。…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历来被视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不断得到优化与创新。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们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国家都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改革,如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英国的“伙伴学校计划”、我国近年兴起的“顶岗实习活动”等。对这些卓有成效的改革经验进行凝练,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国内外教育实习改革越来越表现出趋同性,即实习管理走向规范有序;实习内容相对独立;实习方式转向开放。笔者认为,这些走向对于深化教育实习改革,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启迪意义。

规范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实习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方面。教育实习是一个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布置安排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协调。近几年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范有序的管理与组织。河北师大在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和经费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确保了此项工程的良好运行。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出台了《顶岗实习工程管理办法》、《选派驻县管理人员的有关规定》、《关于加强顶岗实习教学工作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组织编写了《顶岗实习工程指导手册》,从组织和制度上给予了充分保证。在具体的实习组织管理上,实行实习队伍综合建制,混合编队。以县为单位成立实习分队,以实习学校为单位成立实习小组。各分队设驻县管理老师一名,负责全县所有实习点的学生管理工作。各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实行多学科混合编队,以利于文理渗透,互帮互学。在管理上,驻县教师接受河北师大和省教育厅的双重领导,实习生作为学生接受驻县教师的管理,同时作为“顶岗教师”接受实习地教育局和实习学校的管理。_2‘顶岗实习工程”作为教师教育实习模式的全新探索,体现出组织管理科学规范的明显特点。

在教育实习成绩评定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拉筹伯大学教育学院制订了明确而严格的实习评价标准。学院编制的实习手册详述了维多利亚州教师职业实践的标准,不仅有数量的标准,如达到多少课时,规定何种实践任务等,更重要的是该标准列出了实习教师必须达到有效教学的质量标准,标准分三个领域,八项要求。一是职业知识:如了解所教内容,了解学生以及他们是如何学习的,知道怎样进行有效教学等;二是职业实践:如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做计划与评价,创造安全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运用合适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等;三是教师自身发展,如教师反思、评价以及提高职业知识与实践的能力等。在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小组组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以及大学指导教师三方面共同评价,对实习教师的职业态度、合作精神及是否达到实习手册中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三方会诊确保对实习教师评价的全面、客观与公正。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实习教师的自我体会、自我评价,做出严谨且富有建设性的综合评价。严格细致的实习评价标准以及多元评价,不仅保证了实习评定有据可依,更重要的是使实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走向规范有序,克服指导教师无据可依,凭主观印象评分的现象。

教育实习是构成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两者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交互过程。但另一方面,又都自成系统,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实习需要有足够时间保证实习教师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与反思。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实习时间(6—8周)相比,许多国家的实习时间均在我国的一倍以上,如英国l5周,美国15周到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这是因为实习时间安排的长短不仅关系到教师教育质量,更是人们在观念上是否将教育实习视为一个独立完整实践体系的重要表现。应该说,延长实习时问是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在适当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有一部分院校将实习时间进行了延长,并将实习时间分散在不同阶段进行,保证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能够接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人深、不间断的实践训练。教育实习之所以长期依附于理论教学,未能独立的原因固然与人们的观念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实习内容单一,操作机械化,对学生的反思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不足不无关系。兴起于20世纪8O年代末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是一种多方合作办学,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丰富性、反思性。首先,这一模式教育实习内容不但丰富,而且规定得非常细致务实,可操作性强。实习生在PDS一年的实习中不单是在教师指导下上几节课而已,而且要像正式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如每周一天的教学、各种教师教研会。实习生要从实践中学习班级管理、人际交往、领导或决策技能,要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调查、课外指导等活动。除此之外,实习生还要在有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下组织研究会、研究小组、示范课、小组教学、集体备课等,这些都为实习生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教学经历。其次,这一模式的另一特点,就是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实习生有大量的时间反省自己的所学所教,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自己亲身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实际课堂教学经验,并有机会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由于PDS比传统的本科水平的教师培养模式延长教学实习的时间,并且这样的实习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能确保实习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样化的教学环境。PDS的实习提供了更多的观察、研究、实践的机会,它使实习生得到了丰富而又宝贵的实际课堂教学经验,为实习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时间和有效的指导以及稳固的实习基地,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新教师的需求。实践证明,在PDS实习过的教师能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能立刻从事各种各样的教学,能运用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更具反思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该模式推进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进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模式。同时,也表明教育实习活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而备受人们关注。

相对于封闭,就教育实习而言,开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实习决非为一次性终结的实践训练。教育实习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趋势下,应该成为桥梁,把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连接起来,构建起职前培养——试用期培训——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训练模式,且各有侧重。二是教育实习要走出象牙塔,以中小学校为基地,并充分展开合作o[82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对传统的“大学主导型”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新模式。本着平等互惠的原贝0,由实习学校、地方教育局和大学教育学院的代表组成“伙伴关系指导小组”,作为合作实习的领导机构。大学每学期都把实习生名单交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习计划、分配实习生,组织教育实习和实习评价等。在此项制度的改革中,对参与各方提出了不同要求,实习生要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师范院校要经常保持与中小学校的密切联系,大学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要更多地参与对方的工作。目前,英国师资培训学院大都与中小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如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二百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英国“伙伴学校计划”教育实习模式突出中小学在师资培训中的作用,中小学由过去作为教师教育被动的实习场所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者。通过合作,中小学的实际需求不断地、及时地在师资培训计划中得到体现,从而保证了师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求教育实习不能再单纯作为教学技能的训练,而应鼓励学习者反思,促进未来教师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青海师范大学近些年针对高师院校一次性、集中性(集中在四年级第1学期进行9周综合实习)、缺乏连续性、几十年不变的传统实习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需求的痼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出了“2—4—8一N”实践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大胆将9周的综合性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模式,不仅延长实习教学的时间,而且旨在提高师范生的现代教育理念、职业技能和反思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有重点、有步骤、分专业、分阶段实习。实习教学安排为:教育见习2周、模拟实习4周、综合实习8周、就业实习N周,每个实践环节都规定有明确的目的、具体任务以及做法建议,以确保各个阶段的衔接。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习模式,为实习生提供了充分的接触中小学教育实践机会。在见习实践、模式实践、综合实践、就业实践环节中,从最初的观摩、模拟到尝试与实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培养出的教师在教育观念、方法上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步,在毕业前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准教师”,使职前职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师教育质量。

第四篇:教育走向阳光

教育走向“阳光”

花开别样红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高喊“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却又不得不围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团团转,在“师本”、“考本”的统领下,我们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结果是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困惑之际,春风及至,教育局下发的《竹溪县阳光教育学习手册》这本书让老师们如获珍宝。阳光教育正是贯彻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教育走向“阳光”,让课堂返璞归真,让学生百花竞放。半年来的“阳光”教育实践,我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为社会和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走近“阳光” 入脑入心

正当我校老师们苦苦埋怨“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置若罔闻,一看到成绩心里就瓦凉瓦凉、、、”时,教育局下发的《竹溪县阳光教育学习手册》的蓝皮书就如同雪中送炭般发至每位老师的手中,捧书在手,如获珍宝。《阳光教育学习手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一剂良方,阳光教育,这个新时代教育产物顿时让老师们驻足反思:我们站在小苗边上,看着那些自己就会长得小苗,对自己说,如果学生能做的事都让学生自己做,我们需要做的和可做的并不多,只有从这样的思维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回首以前的传统教育,我们的目光大都聚焦在“自己”这一类本体上,就是“师本教育”,我们怎么好教就怎么设计,老师们常习惯性地把学生当做“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对学生的要求既低又高,低的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应

付考试,高的是需要反复练习,达到不轻易错题的境界,是我们扼杀了孩子们的长处,让他们循规蹈矩,是我们折断他们的翅膀,把他们关进自己设置的容器里,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阳光教育提倡,把学生放在教师的视野中央,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一个宗旨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的新人”。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让他们在兴趣的百花园里竞相绽放。短短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加上每位老师的不断反思,阳光教育理念已经在我校教师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二.依托“阳光” 重审备课

一本好教案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前提,围绕阳光教育理念,我校教务处首先在常规管理上严把教案关,依托城关中心学校的“阳光四环四步”课堂模式改革,实行优秀教案一周一推荐,一月一评比,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反思课内外、及培优辅差工作。以前老师们的教学案都是偏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千篇一律的教,学生只能是相同的树叶,而“高度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阳光教育理念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为我们构建有效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在教案中,把构建有效课堂的主题转向学生,要一改过去教学生“学什么”,转型为教学生“怎么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钻研教材,制定总体框架,即“知识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要集中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针对本单元、本课时的重点、难点以不同形式呈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并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把心得体会与每位老师一起分享。一年来,通过教研组的每周查,和教务处的每月查,突出一个“实”字,没有花架子,实实在在的解决教学困惑,扎扎实实的反思得失、认认真真的落实培优辅差,让阳光教学理念的教学案,穿上了新鞋子,走上了新路子。三.践行“阳光” 开放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主阵地在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提炼这40分钟的精华。践行阳光教育的关键就是开放自己的课堂,把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返璞归真。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灌满一壶水。由于我校教师年龄层次参差不齐,老年教师偏多,对于“阳光理念”,心理上是拍手称快,备课也能作一改观,可对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来说,改起来并非易事,担心一旦放手,学生会如开闸的水,怕课堂乱成麻,怕学生乱讲话,怕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等。任何改革都是会有一定程度的阻力和付出,也会有失败的苦不堪言,但更多的是收获的惊喜。在几位年轻老师“同课异构”的阳光课堂模式开启后,四环四步“学、评、测、展”,老师们一节课只讲了十几分钟,其余的是兵教兵,组带组,效果却是出人意料。让这些爷爷奶奶级老师们又重拾信心,她们终于选择了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讲自己所想,讲自己所需,畅所欲言的好处就是答案五花八门,思维奇思妙想,那些一贯不开口的学生也能尽自己所能了,原来所谓的差生并

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我们老师当了侩子手,将他们的思绪扼杀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我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有效课堂”大练兵,“同课异构”大比武等活动,一次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们智慧与能力的较量,更是展现孩子们奇思妙想的乐园,这让老师们如释重负,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学习和教学领域中,孩子一旦可以拿汤匙(接受了工具启蒙、识字、数数)后,就可以自己吃食——自己学习,一直到老,这真是一件多么让人轻松惬意的事情啊,阳光课堂、以生为本,就是尊重每位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进而终生受益。四.体现“阳光”

花样评价

“一花争春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无疑就要爱整个的森林,即使是长在岩缝里的一颗不起眼的小草,它也会不惜一切的展现自己的新绿。体现阳光教育,就要多元化的评价我们的学生,摘掉有色眼镜,戴上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让孩子在指责声中成长是摧残,让学生在鼓励声中成长是才是培育。近年来,我校征集了很多温馨而又有启发的教师评价语,印发了学生的成长档案,老师的“妙笔”评语,让家长们心里“生花”,许多家长改掉了以往的简单粗暴,而是针对老师对孩子的不同评价“手下留情”,很大程度的加强了家校联系,让学生的健康成长双管齐下。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每一次回答都是一次思维的过程,小组互相评价,让孩子们相互取长补短挖掘对方的长处,自己评价自己,让孩子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有则加冕,无则改之,还能乐此不疲的自豪着自己身上的优点,被当成榜样的欣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多元化的阳光评价方式,让以往单一枯燥的给每位学生下一段评语的方式走向阳光、走向和谐。五.相信“阳光” 走向奇迹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提升。阳光教育不是不要教师多讲,而是使教师变得更加智慧、潜在和力量,通过学生的力量来显示教师的力量。教师就要做好“帮学”的工作,这样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阳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那么,我们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阳光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因此,阳光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施爱于一切的孩子,就会尊重一切孩子,有爱就会创造奇迹。在开展阳光教育的这学期里,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我们不怕外校转来的差生,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用老师的宽容和耐心来容纳所有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阳光的校园内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向上的生活,从而就会有不菲的收获。

一路走来,我校在阳光理念引领下,在老年教师偏多,青年力量

不足的情况下,全体教师克服重重困难,精诚团结、苦练教学基本功,把“质量就是生命”牢记心间,一丝不苟抓教学,尽心尽力抓辅导,认认真真抓常规,齐心协力抓质量,坚持不懈抓教研,加大了钻研“阳光”教育的力度,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城关守金店小学

雷春霞

2016年6月

第五篇:乡村教育走向何方

“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

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

研究表明: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平原地区,撤点并校的正面效果比较明显,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而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较差的边疆地区、西部偏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撤并的幅度最大,也是流失辍学、上学远、安全隐患等问题最为突出的,受这一政策不利影响的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弱势人群。

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认为,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可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家庭、自然、社会等等。撤点并校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单一,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单一。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农村孩子在寄宿学校上学,他们的精神状况、物质状况都有问题。

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学校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

“能走的都走出去了,留下来的是走不出去的人”。这些沉淀在最底层走不出去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关注,就将失去受教育机会,形成“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农村教育资源配备的关注点应该是农村后20%的边缘化群体,而不是忽视或抛弃他们。做到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办好每一所学校。

未来的农村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目前来看形成了两种判断和主张:第一种就是农村教育城镇化,小学进镇、初中进城,使所有农村儿童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所长邬志辉说,与此相反的,学术界还有一种主张,就是农村儿童实现就近入学,保留和建设村小与教学点,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努力提高末端教育的质量。

邬志辉表示,布局并不等于撤并。布局既包括撤并学校,同时还包括恢复、扩建,甚至还包括改变学校功能、变更学校的空间结构等等,甚至也包括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都属于布局调整的内涵。

“学校不仅是国家的,学校也是村庄的,也是社区的,学校应该是甜蜜的,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表示,学校里面进行的一切应该是村庄人自己的选择,跟村庄的生活和价值文化息息相关,不应该割裂,割裂的背后只能是离开或者是放开。村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校的学生认同和尊重村庄正在进行的一切文化和文明,而不是陌生、厌弃和逃离。

“用城市化的应试教育覆盖了农村教育,把农村的乡土气息全部取消了。”

“我感觉到撤点并校以后已经把孩子送上了一条生产流水线。”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卫洪认为,在食堂打饭吃,然后就是不停地考试。一直脱离生产生活的孩子怎么能承担起重新建设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梁鸿深有同感:我们现在讲农村教育的城市化不仅仅是指学校,也包括教育内容,用城市化的应试教育覆盖了农村教育,把农村的乡土气息全部取消了。“这些孩子在所谓的城市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他自身的知识在哪里?他自身的经验有什么?他跟乡村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孩子的生活方式都被断掉了,而接受的是所谓的现代化的城市化的教育。”

为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提出,“小规模化”、“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可行的几种模式。建议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建议采取特殊政策建设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由国家建立专项经费,在教师配备和经费保障上采取倾斜性政策支持,探索和提升在小规模学校实行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法”,努力提升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

下载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向教育的二重性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我认为,生本教育解放了思想,提倡人的自主快乐生长,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思想解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真正实......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读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中国大学网......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一、......

    教育走向生1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觉生本教育这个理念是非常好的,也能解决我们当前教育中碰到的很多难题,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从学校去年大力推行绿色课堂、生本课堂以来,也曾看过广州生本课堂的光碟,经历了我们的课堂上的课前小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等的改变,对生本有......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参加沈阳浑南新区一小“生本教育”现场会总结 教育是在“爱”的感召下,让学生主动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怀着相同的教育理念,探寻适合新区教育......

    走向理想的教育

    《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马江中学谭小芳 何为最理想的教育?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几句关于教育理念的箴言列举出来简单......

    一年级小学生海洋教育小论文《走向海洋》(合集5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书中讲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的哺育下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生命。 海洋中最早的生命是蓝藻,35亿年前,它诞生在海洋中。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