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论文
[摘 要] 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属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科学合理地认识和运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教育;传统性;现代性;辩证关系
[Abstract]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modernity are the two attributes of ethnic education.The dialectical re1ation existing between the two i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which acts as an ag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thnic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connotations of the two attribute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Key words] ethnic education;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modernity;dialectical relation
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因。如何认识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对正确把握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的解释为:“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传统一般都是人们生活中最权威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一定民族或区域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审美、情趣。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传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群体性。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并未保存下来的东西是不能称为传统的。”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是指民族教育中由历史流传下来的。体现民族群体特殊本质方面的属性。
关于什么是教育的现代性,各种教育工具书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汉语大词典 中,“现代”是指“现在这个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现在这个时期”。《实用教育大词典》中对现代教育有3种解释:(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新教育’和‘进步教育’的统称。(2)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科学进步基础上的教育,以科学知识为内容,并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强调群众性、普及性,随着现代牛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要求,具有开放性、国际性。未来性的教育。(3)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传统的’‘旧的’相对立,表示适合当今社会生产体系、文化体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它所指示的具体内容是随时代而不断变化的,并因社会制度、国家。民族的差异而有各自的特点。”
现代教育与教育的现代性有一定的联系,现代性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属性,之所以是现代教育,应该是以现代性显著而著称。因此,所谓民族教育的现代性是与其传统性相对应的,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的属性。因此,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代表民族教育的历史性、民族性以及独特性,而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代表民族教育的科学性。开放性和未来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分别体现了民族教育的两个重要的不同属性,分别解释了民族教育在时空上的不同特征。其实传统性与现代性不仅仅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应该说还是人类教育共有的属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传统性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教育之个性所在,现代性是其共性之处。由于教育具有传统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教育才有所区别。所以,科学地认识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属性,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民族教育更是如此。
二 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对民族教育定性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而不是其他性质的教育。即少数民族教育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并应采取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②。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新中华民族教育性质的核心部分。纵观民族教育发展史,几乎每一次民族教育改革,都是其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一次碰撞与抉择。不是强调传统性而忽略现代性,就是强调现代性而忽略传统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复杂而艰难的普遍印象。其中当然有多种制约因素,但是能否妥善处理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确体现了民族教育的不同属性,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和排他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差异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矛盾都有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与斗争性(对立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还要求我们,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既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又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同一性,也具有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的斗争性,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民族教育的传统性是以其现代性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也就没有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现代性的纯粹传统性的民族教育是不存在的,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必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同样的道理,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仍以其传统性为存在的条件。没有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也就没有民族教育的现代性。现代是传统的延续。是传统的“扬弃”,没有传统性的纯粹的现代性民族教育也不存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积淀着精华和糟粕,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纯粹是精华或糟粕,没有哪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在完全排斥或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实现的。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缺一不可的依存关系。
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黑格尔说:“所谓对立面,一般就是在自身内即包含有此方与其彼方,自身与其反面之物。”①正如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一样,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中有其现代性,现代性中有其传统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自身的对立面。传统性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性,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汲取现代的养分而得以积淀下来的东西,而不是纯粹远古的、丝毫没有改动的传统性。同样,现代性中也有传统性,没有传统性的。完全割断历史的现代性是不存在的,现代性是传统性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结果。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概念本身也是相对的概念,过去的现代性则变成今天的传统性,今天的现代性将变成明天的传统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
其次,传统性与现代性作为民族教育的两个不同属性,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对立性,即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斗争性”。
在现实中,传统性的强化有阻于现代性的体现,现代性的追求有碍于传统性的继承;或是从民族的、传统的角度反对现代性,或是从现代性的角度否定传统性等等。比如,民族教育中的民族语文教学与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之间就有明显的排他性。从加强民族教育传统性的角度,民族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课时越多越好;从增强民族教育现代性的角度,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很重要,不能不学好。民族语文与汉语。外语之间,既然有区别。有差异,就有对立,就有矛盾,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分别体现民族教育两种不同的属性,甚至是两个方向的时空特点,一个指向于过去,另一个指向于现在或未来;一个体现个性,另一个代表共性。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区别、二者的斗争性,不能主观地、唯心地抹煞区别,更不能混为一谈。
再次,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力量关系是不平衡的。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力量及其地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里表现得有所不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华民族教育初创和奠定基础阶段,根据《共同纲领》、《》和《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精神,在扶植传统性。体现民族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创办学校,在民族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没有语言文字的民族给予创造文宇等等。因此,全国少数民族学校及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这一时期,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体现得很明显。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等的影响,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等民族教育的现代性逐步凸现出来。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力量关系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是静态的、静止的。
三 正确认识传统性与现代性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科学的认识,才有正确的实践。对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和解释,有利于帮助我们纠正过去用孤立的、静止的、对立的观点看待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矛盾的做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避免出现激进的现代主义或者狭隘的传统主义的极端倾向。
比如,在民族语文教学与汉语、外语教学的矛盾中,人们常常用孤立的、静止的、对立的观点去看待它们,甚至人为地、主观地扩大它们之间的对立性、斗争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民族语文。汉语和外语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只是研究利用得不够而已。比如,朝鲜语和汉语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学习朝鲜语对学习汉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蒙古语文和日语之间也有许多联系,学好蒙古语文对学习日语也有很多帮助。民族教育发展至今日,关于民族语文、汉语、外语教学,与其简单地做出哪一个更重要的结论,到不如研究探索如何协调发展更具意义。
再如,人们常常以某一个时期的民族教育工作和经验,来反驳另一个时期的民族教育工作和做法,甚至简单做出“滑坡”、“低谷”等结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民族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传统性与现代性、普及与提高、规模与质量等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也不同。如上所举,20世纪50年代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和21世纪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都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或相互对立。因为它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背景不同了,它们的内涵、地位、力量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双语教学而言,也许从学生数量上来讲是“滑坡”或“低谷”,但是从师资、教材、质量以及学生的能力而言一直是持续发展的。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科学地分析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看到传统性的重要,又要看到现代性的紧迫,既要看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方,又要看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矛盾发展中的重点。
长期以来,无论在民族教育理论界还是在民族教育实践中,传统(民族的、个性的)性和现代(普遍的、共性的)性之间的矛盾忽隐忽显、忽急忽缓,始终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对矛盾似乎要激起新的一层浪。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旗帜下,保护传统、崇尚个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民族教育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4.
[2] 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教育司.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文件选编 [Z]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9.
第二篇:《典论·论文》的传统性与现实性
经典今读
《典论·论文》的传统性与现实性
谷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9月21日
03 版)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高度相关,往往都集中于统治阶层和世家贵族,因此很多文学家族的出现并非偶然,但即使如此,像曹操、曹丕、曹植这样能够同时登上一个时代文学顶峰的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仍属罕见,直到八百多年后出现于北宋的眉山“三苏”,堪能相与媲美。
曹氏父子合称“三曹”,是建安诗家中的翘楚;汉季魏晋文论,亦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冠冕。提及汉魏时期的文学家,“建安七子”自是无法回避,而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子”并称,即始于《典论·论文》。曹丕列叙这七位“今之文人”的代表在文学创作上的优劣,借以说明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和审美特质,所谓“文本同而末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是很有见地的,非诸体兼能之人,难有这样切实的体察。
“文以气为主”的渊源
在扬抑“七子”之时,曹丕有意借用了一些品藻人物的方式和话语,而其重要的发明,则是以关乎身体的“气”来讨论文章,从“气”的角度探论主体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这不仅是《典论·论文》的一大特色,更成为文学批评史上“文气论”的嚆矢。
曹丕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其基本观点是,文本于“气”,由“气”主之;“气”是一种气质,存在于各人身上,各不相同,外力不可改变;这种“气”也不经血缘传袭,而是成于自然。
很显然,曹丕有关“气”的论述,受到先秦儒家特别是孟子学说的影响。孔子强调通过“知言”来“知人”,认为一个人的言语文字之中,蕴含和透露着其人的气质心性。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道:“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虽然此“气”多赖后天养成,曹丕之“气”则近于素禀,但孟子所言“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实系“不可力强而致”和“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的语源。
与曹丕一样,孟子也擅分辨文章的优胜和缺陷,这种能力取决于对文之“气”背后之“人”的理解和探察,是故能够“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至于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之说,更成为后世文学批评所依循的重要旨则。
文史学者郭绍虞提出,《典论·论文》承袭了不少前人的观点而化用之,如“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王充《须颂》《书解》诸篇之意;其论文体、文气二者,亦即相如赋迹、赋心之说”。其实,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论断,也受到王充的启发,后者曾自道“更禀于元,故能著文”(《论衡·自纪》),这个“元”字,正是演化为文的元气。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东汉,多数思想家认为“气”是万事万物之本,论道者虽以道为万物之主,但承认道亦须经气化之过程。流行汉末的太平道就相信“夫物始于元气”,天、地、人均由元气化生,而“人有气即有神,气绝即神亡”,至于“道”,也由元气行之:“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太平经》)早期道教的这类思想,与儒家有关“气”的论述相为表里、相互补充,成为《典论·论文》中“文气”之论的思想资源。
“文明的病态”及其自治
今人谈及文章之价值和意义,必引《典论·论文》所云“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对文学的这一评语,实际呼应了先秦时期即已确立的“三不朽”价值观,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与吴质书》中,曹丕也确然流露出对以著文得“不朽”的认可和企望。“立言”的重要性,绝非仅仅在于抒发自身的情志,更是关乎德与功的事理辨述和申彰,正像孔疏点明的那样:“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从这个角度来看《典论·论文》,其中显然存在一种明确的“文质之辩”,而这又与汉魏时期的政治文化关联甚深。
以嬴秦亡于暴政为前车之鉴,汉初统治者采取黄老“无为”之治,休养生息。武帝亲政以后,国力日益强盛,此时儒家学说参与意识形态的构建,儒生也加入到政权之中,以契应王朝新时期的崛起扩张生态。作为一个“彻底化的文书行政的帝国”(富谷至语),其持有不同治国理念的政治角色,常常以论“文”和论“学”为论“政”的突破口。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汉初的道教思想,还是后继的儒学,也都近乎一致地认为前代之弊在于多“文”而少“质”,从政治举措到礼法刑律,都应有所减省。学者阎步克认识到,汉儒用以纠矫治道之弊的学说与道家一样,把周秦之间的社会问题归结为“文明的病态”,也均要从分化程度较低的社会状态中去寻求救弊方略,但儒家更趋向于由文吏政治向礼治秩序回归。
儒家对“文质之辩”所持的态度当然是一以贯之的“中道”,孔子早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安国解释“彬彬”为“文质见半之貌”,汉儒接受了这一观念,认为“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春秋繁露·玉杯》)汉末诸侯纷争,仿佛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大乱之中,新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秩序也逐渐形成,这正是曹丕写作《典论·论文》的背景,因此他在《自序》的开篇就描述了“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家家思乱,人人自危”的境状。社会溃败必然带来“文学蓬转”(《文心雕龙·时序》),重续政统自然也不能不革易文风,曹丕正是从政治的、历史的视角观照文学,因而表达出对文人中“护细行”“立名节”“怀文抱质,恬淡寡欲”之“彬彬君子”的钦仰和渴求,这些文人及其所影响和形成的文风,便是救治文明弊病、重建礼义教化的核心力量,而文章“经国”“不朽”之义,亦在其中矣。
曹丕的诗作古雅娟秀,婉约柔缓,大多描写和表现游子思妇的哀怨与悲伤,敏感的他将汉魏文学中的感伤情调发挥到极致,与其父曹操的慷慨悲壮、其弟曹植的沛然昂扬之习有别,也可视为以实际创作印证自己的文学观念。创作与批评的离合固然存在,曹丕的诗作和文论之中,又兼有超越的传统审美和自觉的现实观照,诸种思想和意识的杂糅,多因外力的催发而成型,《典论·论文》因此能够“转开后世文人主张文以明道或致用的先声”(郭绍虞语),自是有它的合理性。
第三篇:性科学与性教育论文
学习《性科学与性教育》后我对性的认识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06<2>班姓名:王超学号:06261229
人,不仅需要健全的性器官,完好的性功能,而且更需要健康的性心理和性行为 对于大学生性健康即要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认同与悦纳,即男性应具有男性意识,女性应具有女性意识,无性别认同紊乱,不怨恨自己的性别。能与同性和异性和谐相处,除非对人类相应年龄的异性外,不对其他生物或物品发生性爱。
伴随性器官和生理的成熟,有与年龄变化相一致的性欲和性反应,并能进行有理智的情感实现与控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并能有社会责任感。在婚姻前提下的性生活符合男女平等、科学、卫生的原则。
正确的性行为来源于健康的性心理,但健康的性心理需要讲究文明、科学、卫生的性爱表达的方式方法,以便做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所谓异常的性心理,泛指那些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性爱和性行为方式的变态,它包括对自己的性别认同紊乱、性爱对象的倒错和性爱方式变态几大类。
性变态可以显而易见的,如易性癖、易装癖,但大量的是隐匿的,如窥阴癖、恋物癖等。因此,如果患者自己不主动求医,患者的亲朋戚友或父母则较难发现和难以劝其就医,而往往由于性变态心理导致的变态行为,引起违法事件后才被发觉,但为时已晚,教训是惨痛的。由些看来,了解一些性变态心理的知识对于识别和预防性心理歧变都是必要的。
性,作为人类生殖的桥梁和维系爱情的锁链,它贯穿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应该正视的严肃的科学概念。性科学从研究人类性本质和性行为出发,它包括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性科学揭示了人类性本能和性需求,以及性行为的规律。性是人生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人们将缺少人生必要的一课,在人生知识方面将成为不健全者。性科学知识缺乏者在生活中总是摆脱不开某种痛苦、忧郁、烦躁,无所适从,却不知原因何在;有些人偶尔涉猎到一些性知识,却分不清科学的性知识与黄色淫秽的界限;或对性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又不认真思考,往往在家庭生活中引起波澜,甚至不欢而散。因此,性科学知识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对维系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性健康知识,对提高人们认识青春期卫生,性卫生保健,性心理卫生以及控制生育,优生优育等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身体生长发育,还是心理上的健康成熟,都离不开性的作用。一个人的性心理成熟与否,决定着他(她)能否具备成熟的人格以产生社会和道德所接受的态度和行为。社会上常见的窥阴癖、露阴癖、恋物癖等,就是性心理发育不健康的表现。有些人对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遗精、手淫等现象认识不足或缺乏认识,不是感到自责就是受到责怪,使一些青少年产生焦虑、悔恨、罪恶心理,影响其学习、工作和健康成长。还有些中老年人对性生活的健康功能缺乏认识,是以为有了孩子就完成了任务,应该停止性生活,就是认为性生活会减少寿命,加重病情等等。传统的观念只强调性的生育功能,孰不知性还有欢愉功能和健康功能,正常和谐的性生活,可以增强体能,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夫妻之间除了应学会互相交流各自的体验,认真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还应重视性生活卫生保健。据调查,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性传播疾病及性病产生的原因。因此,为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人都应该了解性健康知识。
第四篇:性教育论文
浅谈青少年的性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青少年 青春期 性教育
近几年来,青少年受到性侵害以及青少年性犯罪率等问题频频见于各大新闻媒体。这说明,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已刻不容缓。否则,将给他们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多的伤害。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也不是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一、青少年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1、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受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性是肮脏的,不道德的, 长期以来人们口不言性, 谈性色变,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对“性”是避而不谈。他们认为青少年不懂性知识是道德纯洁的表现,对他们封闭有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下一代的性教育方面,人们似乎也认为没有担心的必要,他们觉得“性本能”是万能的,是生来就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会明白。这使得性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尤其是青少年的性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2、家庭对性教育避而不谈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家庭中的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现实却并不理想。由于家长自身性知识缺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回答;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他们也是难以启齿,比如,在孩子问及“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家长的回答是千奇百怪,有的说是“捡来的”,有的说是“肚脐眼生出来的”等等;一些父母即使想和孩子沟通,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性知识和沟通能力,也因不知所措,使家庭性教育无法进行。
3、学校对性教育不够重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大都羞于谈性,中国家长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性
教育。因此,学校应肩负起性教育的主要责任。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学校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性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笔者从教的地区,全区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就连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大学也是凤毛麟角。伴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对性知识强烈的渴求,但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学生也不会主动找学校和教师寻求帮助,他们私下里“偷偷摸摸”地寻找“自学”途径——网络、影视,甚至是性经历的尝试,这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掌握及获得渠道相当匮乏,甚至误入歧途。
二、中小学性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个体发展的需要
青春期是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男女两性特征逐步凸现,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性意识开始萌动,对性知识开始感兴趣,对异性表现出较强的交往欲望。但是,由于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性知识, 难以用理智驾驭生理冲动, 青少年在迷茫、无知中的探索和尝试就变得十分危险。此外,青春期的男女在身体和生理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月经、遗精等会使青少年手足无措,与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困惑和烦恼。因此,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网络逐渐得到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冲破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思想、行为方式变得开放起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原本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不断增强,性观念也呈开放倾向,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其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所以,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3、性观念缺乏
我国生殖健康教育相对滞后,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确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性观念,这给亲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小学生怀孕、儿童遭到性侵等事件屡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儿童在受到性侵害后没有及时向家长或社会求助,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最后变得极度自卑、压抑、孤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正因为性知识的不足与性观念的缺乏,使很多青少年不
能正确地面对各种性问题,无法正确保护自己,使其身心健康遭受到了严重迫害。
三、中小学开展性教育的建议
1、社会应高度重视性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校和家庭有效开展性教育的重要保障。
社会环境是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通过媒体和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可见可感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对孩子甚至成人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可能有积极的也可能有消极的。人们应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广泛的社会活动,不仅专业教育人员的言行举止对青少年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家长及社会上的人和事都可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由于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敏感而充满兴趣的话题。所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致误入歧途。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将性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与西方日益开放的性文化相比,我国性教育的观念相对封闭。从学校教育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性教育仍处于空有状态。许多中小学主要通过性知识讲座、性教育渗透课来开展性教育,这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系统开展性教育工作,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中小学应将性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根据中小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编制相关的教材,保证教学设施和课时,使性教育课程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无论是施教还是受教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只有具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性教育工作。然而,在有些学校甚至连专业的生物老师也没有。笔者从事生物教学工作,八年级生物中有《人的生殖》这一章节,好多老师羞于启齿,不知道给怎么学生讲,干脆让自学。即便有学生问到,老师也含糊回答,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性教育师资的培养,使他们能成为真正的性教育专业人才。
然而一支能胜任性教育的教师队伍不是在短期内就能速成的。针对目前专业性教育师资缺乏的情况,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采取流动授课制。组织现有的专业老师在一定的范围内轮流授课,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科学的性教育知识,为他们解决生活和成长中的烦恼。
二、在遵循严格、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一从生物、思想品德等任课教师中选择合适人选,尽可能安排他们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到一些具有性科学专业教学能力的机构进行相关学科的进修、培训,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逐渐培养一支合格的性教育师资队伍。
总之,开展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支持,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一飞.论高中生的青舂期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1,20(9)2.吕吉.当前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省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4 3.王志强.关于未成年人先进性教育的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第五篇:幼儿性教育论文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
陈寿云
冯丽瑛
李萍萍
万里应
指导教师:焦卉 邓俊超
摘要:幼儿性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开始对幼儿的性教育进行关注,在欧洲很多国家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选取吉安2所幼儿园进行调查访谈,调查结果:男家长比女家长在幼儿性教育方面更注重道德品质;文化层次越高的家长,幼儿性教育知识更多,观念更先进,方法更多。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新教育的观念上采用传统教育模式,但有一定教学经验,文化层次越高的年轻教师,幼儿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更丰富,教育观念更超前,点子更多。
关键词:幼儿性教育
现状
中小城市
1.引言 1.1 问题提出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性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幼儿性别概念的形成和性角色的建立,而且有助于消除性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行为。然而幼儿期可塑性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此时对其进行性教育有助于获得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而且将来不易受错误性信息的影响,导致不良后果,如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400万青春期少女生育,其中大部分是非意愿性妊娠,其结果是每天有55万次流产,每年有440万少女选择了堕胎。因此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于认识到幼儿性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性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和大城市的幼儿性教育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边远的山村,就连幼儿性教育这个词语都没有听过。可见对中小城市的幼儿实施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1.2本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幼儿性教育的相关研究。由于幼儿性教育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己有对幼儿性教育的研究,往往只侧重某一个问题,或者将幼儿性教育置于整个性教育系统中进行较笼统的论述。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讨论,为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针对家长和教师在幼儿性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能引发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性教育这一问题的思考,开始重视幼儿性教育,从观念、态度和行为上改变对幼儿性教育的传统看法,树立正确的幼儿性教育观。1.2.2实践意义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在问卷中获取知识,增长技能一次本问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及社会意义。2.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被试为来自吉安市保育院和井冈山大学附属幼儿园的200个学生家长和 20位幼儿教师。共发问卷220份(其中教师卷20份)回收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176份(其中教师卷16份)。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被试者的基本情况
性别 男 33.70% 女 106 160 66.30%
上
总计 100%
158
高中及中
专 大学及以
% 100%
149
32.90% 60.80
没工作
% 100%
没工作,有收入 24
文化层次
工作情况
62.40% 16.10% 21.5054 初中以下 10 6.30% 有固定工作 93 2.2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问卷是当天发放,第二天收回,收回后整理,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76份,并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对3—6岁幼儿的父母进行访谈,采用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的方法,总结其关于幼儿性教育的一些观点和做法。3.对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3.1 问卷 3.1.1问卷介绍
问卷是根据幼儿在家和学校常问到的一些问题来编制的,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被试的基本情况,共七道题。第二部分是测试的内容,共二十道题,其中开放性问题有四道。3.1.2问卷设计
问卷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的。被试从“是否听过幼儿性教育概念”,到“有无必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最后到“如何处理幼儿遇到的关于性的问题”。3.2 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1.家长整体的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家长的幼儿性教育意识较强,认识较全面。如:有81.8%的家长听过这个概念,并有80.3%的家长认为幼儿性教育是有必要的,另外有90.6%的家长认为幼儿性教育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
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较理性、科学,能正确对待。如有,97%的家长如实回答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有86.6%的家长如实回答孩子关于“为什么他(她)有(没有)小鸡鸡”的问题。如:有81.9%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在玩弄生殖器官的”;有62.3%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和异性小朋友接吻”;有98.1%的家长能理解“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有76.8%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偷看妈妈洗澡”。
家长对孩子涉及性方面的敏感问题大多采取回避态度,含糊回答。如当电视里面出现接吻的镜头的时候,孩子问妈妈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妈妈为什么要戴肚兜等问题。许多家长会一语带过,要么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要么说这是大人的事情。
2.不同性别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男性家长和女性家长意识、观念、态度及方法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但又各具特点:
男性家长在幼儿性教育过程中,更多的从道德品质的高度进行教育,更注重方法性。如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的时候,98.3%的男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而女性家长对幼儿性教育过程中,态度更含蓄,更注重隐私注重细节。如在孩子偷看妈妈洗澡的时候,77.7%的女家长会关上门;在和异性宝宝一起试衣服的问题上,有59%的女家长会让孩子在外面等。
3.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在一些方面,文化层次的差异对家长幼儿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并不明显。如:认为幼儿有必要进行性教育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9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87.4%。在幼儿性教育是谁的问题上,认为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9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90.6%。对于幼儿问及能否与父母结婚的问题,回答不能并对孩子进行教育,不批评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是10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95.2%。
即便如此,文化层次的差异还是造成了家长教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越高的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认识也越理性,越自然,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更具科学性,如:听过幼儿性教育这个概念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7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85.4%。在单独和异性宝宝试衣服的问题上,将孩子留在外面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4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58.1%。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对孩子问到性方面的敏感问题时,较多地如实回答,态度自然大方,如:当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表示会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孩子区分男女观点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4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72%。对于“为什么他(她)有(没有)小鸡鸡”的问题,回答那是性别不同导致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8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有91.6%。
4.不同年龄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年轻家长的幼儿教育思想更开放,更注重幼儿的综合发展。如:当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多数家长表示会进行教育,教孩子区分男女。其中 4 20-30年龄段的家长有72.2%,30-40年龄段的家长有63.6%赞同。对于孩子玩弄生殖器官,多数家长表示能理解宽容。其中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87.8%,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79.3%表示赞同。
年轻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法更具科学性、也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当电视或电影出现接吻镜头时,孩子问“他们在干什么”,家长选择如实告诉的,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46.3%,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也有52.8%。当幼儿问,妈妈为什么要带“布兜儿”,家长选择如实告诉的,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44.4%,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也有44.3%。
5.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观念和方法的特点: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性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但有一定教学经验,文化层次越高的年轻教师,幼儿性教育方面的知识越丰富,教育观念更超前。
1)对问题“男孩掀女孩子的裙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三种答案:
一、制止但不批评,只是进行教育;
二、听之任之、理解态度;
三、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1人,占总数的68.7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3人,占总数的18.75%;持观点三的教师为2人,占总数的12.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较多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2)对问题“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归纳总结,得出三种答案:
一、制止但不批评,只是进行教育;
二、注意转移,不批评,不教育;
三、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3人,占总数的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2人,占总数的12.50%;持这观点三的人数有1人,占总数的6.2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没有一味的进行批评,教育方式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3)对问题“为什么男孩子站着撒尿而女生要蹲下”的归纳总结,得出两种答案:
一、简单的带过;
二、进行知识说明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3人,占总数的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3人,占总数的18.7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较多的还是采取回避态度,没有给幼儿更多的解释。
4)对问题“异性小朋友接吻”的归纳总结,得出三种观点:
一、理解态度;
二、制止,批评且教育;
三、只教育,但不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2人,占总数的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7人,占总数的43.75%;持观点三的教师有7人,占总数的43.7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多是先制止,5 而教育还是批评就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
5)对问题“异性小朋友拥抱”的纳总结,得出两种观点:
一、是正常的幼儿行为,可以接受;
二、不能接受,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持观点一的教师占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占18.75%。6)对问题“小朋友之间叫老公老婆的行为”的归纳和总结,得出三种观点:
一、理解态度,只进行适当教育,不批评;
二、制止,批评教育;
三、本班没发生此情况。持观点一的教师有5人,占总数的33.33%;持观点二的教师有6人,占总数的40%;持观点三的教师有4人,占总数的26.67%。由以上可以知道,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处理幼儿行为问题的教师还很多。
4讨论
4.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己经为大多数家长的认识。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接受合理的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且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1]。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是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2]。在本调查中,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在3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好。这说明现在的家长对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有一定的了解,能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出,性教育越早越好,甚至可以从理论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性认识体系。对此,尚无定论,待以后的心理学家去证实。
4.2,在本调查中,幼儿家长的年龄多在20岁到30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育儿观念有了很大的很大的转变,有很多科学的成分在里面。他们对于幼儿性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对于幼儿提出的关于性方面的问题,多数家长能正面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解释、教育,满足孩子的需要。由此看来,家长对于幼儿的性教育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调查中也暴露了家长在幼儿性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遇到的困惑。比如,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只停留在理论水平,知道怎样做是科学的,但要真正自己做起来却总是采取回避策略。对于幼儿对于生殖器官的疑问,家长多是浅显的讲述,没有强调生殖器官的重要性和要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生殖器官。同时有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的一些对于性的无知行为和问题只是进行批评教 6 育,没有更多的耐心去解释,让幼儿的心理蒙上了阴影,使幼儿对于性方面的知识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担心,孩子们一旦有了性的知识就会诱使他们早熟,或有些孩子会产生体验的想法。所以他们很谨慎对幼儿的性教育,怕幼儿知道的太早不好,这样反而更加深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4.3男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注重到孩子的道德品质的高度,而女性家长则是更含蓄,更注重隐私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家长性格不拘小节,更加随意,大大咧咧,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性更开放。同时家长更加注重自己的面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言行是父母素质的体现,男性家长更加关注孩子品德的教育。女性家长受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很多关于性方面的问题都是停留在表面,给孩子朦胧的回答,使得孩子在性方面得到错误的知识,有的家长还会编谎言,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危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4.4文化层次的不同对孩子的性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知所措。这类家长只有通过编谎言或者其他方法来回答孩子的提问,根本不会考虑到自己回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在对孩子偷看妈妈洗澡、玩弄生殖器官、和异性接吻的问题上,更多的是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而在对和孩子一起上厕所和一起进试衣间的问题上,家长是持反对的态度。其原因可能是,家长认为孩子玩弄生殖器、偷看妈妈洗澡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就像孩子抚摸身体任何一部分一样,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因此,他们能够以孩子的思维看问题。但关于一起上厕所和进试衣间的问题,是关于性别意识的教育,又涉及到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因此,他们要求更严格。
4.5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教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幼儿性教育的开展。男孩掀女孩的裙子裙子,教师对幼儿只进行教育的有68.8%,听之任之的有18.8%,批评教育的有12.5%。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种行为开设一个主题活动进行教育。在对待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问题上,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81.3%,转移注意的有12.5%,批评的有6.2%。教师只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不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了解孩子需要是什么。在对男孩子为什么是站着撒尿,女孩子要蹲下的问题上,有81.3%的教师简单带过,有18.7%的教师进行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 7 教师选择了回避,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受过去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性教育就是单纯以两性关系方面的知识、行为为主要内容,因而觉得性教育与幼儿无关,也就与自己工作无关。其次,在本调查中,年轻女教师占43.5%。年轻女教师自己没结婚,关于性的知识也是羞于启齿,更无法面对小孩的这些问题。因此,她们就草草处理。另外,当今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大,出现了职业倦怠。幼儿教师没有多余的尽力去科学的对待幼儿性教育问题[3]。所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很难看到性教育的踪影。
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公开谈“性”有失大雅,因此谁也不好意思开口。并且一些教师家长容易把幼儿性方面的问题当成是道德问题而不是生理问题,因此认为谈“性”是不好的。总之,大部分家长、教师从来不主动谈起孩子这方面的问题[3]。
5对策
上述调查表明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观念上先进,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积极的干预,积极关注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这个群体,以改善和提高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
5.1对幼儿家长进行幼儿心理和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对性的需求,和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家长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问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东西是不带任何的目的,家长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把握好度,自己不会的问题,就直接告诉孩子不会,然后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探讨。
5.2 家长在教育孩子是要:学习性知识,做好榜样,对性有正确的态度,相信孩子,和孩子坦诚沟通,适度的灌输。同时家长还要恰当的利用机会进行教育,并实例说明。有条件的还可以注重电子化教育的启发,当孩子问道你不知道的知
识的时候,你不要胡乱的编造,以免形成错误的性观念。以自然方式给孩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家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提醒,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法之徒的伤害。⑥ 8 5.3 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多去参与幼儿性教育方面的培训。尽可能多的去学习一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在面对孩子提问的时候就不会那样的素手无策了。同时也要占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尽可能的给孩子正确的关于性的知识,要明白孩子的提问是不带任何的目的。
5.4 国家应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课程,成为必修课程。靠国家的政策力量带动全民去学习幼儿性教育,使幼儿性教育不再是那样难以启齿的事情。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性教育理念,将它落实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
5.5 请一些在性教育领域的专家来中小城市开讲座,让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去学习幼儿性教育知识。
首先,强化家长和幼儿教师有关幼儿性教育的意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在西风日渐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开始关注幼儿的性教育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媒体宣传日渐多起来。因此,要号召家长、老师关注幼儿性教育,提高他们对幼儿性教育的认识,使幼儿性教育不再是那样难以启齿的事情。同时,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让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对性的需求,从而使他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
其次,多形式地教给家长、老师有关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关机构应组织各种家长培训和老师培训,使他们了解幼儿性教育包括珍爱生命的教育、性别角色教育、生理发育知识、结婚生育知识、和社会道德教育等。同时建议国家在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另外,国家应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课程,成为必修课程。
此外,请一些在幼儿性教育领域的专家来中小城市以讲座形式传授性教育知识,使家长和老师学习性知识,做好榜样,对性有正确的态度,相信孩子,和孩子坦诚沟通,适度的灌输。同时家长还要恰当的利用机会进行教育,并实例说明,有条件的还可以注重电子化教育的启发[4]。孩子问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东西是不带任何的目的,家长和老师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把握好度。当孩子问道你不知道的知识的时候,你不要胡乱的编造,以免形成错误的性观念。然后,就要进行认同教育,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6]。家长以自然方式给孩
[5] 9 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提醒,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法之徒的伤害。
最后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参考文献
[1]刘利丹.家长关于早期教育相关问题观念的调查研究[D].2007.4 [2]刘志梅.浅谈幼儿性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99 [3]吴闽波 陈燕娜.浅谈家、园对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科教文汇[A]2008.9
[4]程月玲.怎样和孩子谈性.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8-1 [4]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赵蕾,宋景堂译.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0 [6]袁晓松,刘苏星.儿童少年年龄特征与性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包头医学 院学报,2004,20:109
7附卷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想对本城市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填写内容绝对保密,答案没有对错,请放心如实 填写。谢谢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2.文化层次(①初中及以下
②高中及中专
③大学及以上)3.职业()
4.年龄(① 20~30
②31~40
③ 41~50
④ 51~60 ⑤ 60以上)5.您与孩子的关系(①父女
②父子
③ 母子④母女⑤其他)6.您家孩子的年龄()7.您家孩子的性别()
二、问卷内容 您是否听说过幼儿性教育这个概念。①是
②否 2 您认为幼儿性教育有必要吗?①有
②没有
③无所谓 3 您认为幼儿性教育是
①老师的事情
②家长的事情
③老师和家长的事情
④其他()您认为幼儿性教育应从孩子几岁开始()5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1)当小孩子问我是怎么来的?
①捡来的 ②石头蹦出来的③从妈妈肚子里来的④其他()2)您单独与异性宝宝去试衣服? ①一起进更衣室
②留在外面
3)当小孩问您为什么他(她)有(美优)小鸡鸡,而我没有(有)呢?
①因为他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
②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③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④其他()
4)当电视或电影出现接吻镜头时,孩子问“他们在干什么时”?您会怎么处理?
① 如实告诉他们
②那是大人的事情,你长大就知道了③赶紧换台④捂住孩子的双眼⑤其他()5)您异性的孩子是否和您一起上厕所? ①是
②不是
6)您的孩子玩弄生殖器官,您会怎么做?
①你不讲卫生羞羞脸 ②打它骂它③当作没有看见④其他()7)当您看见您的孩子和异性孩子接吻,您会怎么做?
①打骂孩子②羞羞脸③当作没有看见,孩子还小,没关系④其他()
8)您的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你会怎么做?
①打骂孩子②批评说理,叫孩子讲文明讲礼貌③笑一下,当作没有听见④其他()
9)妈妈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您怎么回答。
①因为妈妈是大人,妈妈发育了,你没有啊②你长大了就知道了③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④其他()
10)妈妈为什么要带“布兜儿”?您怎么回答 ①小孩不要问那么多② 如实告诉③妈妈怕冷④其他()11)男孩偷看妈妈洗澡时,您怎么办?
①打骂孩子,说孩子羞羞脸②无所谓③关上门,不让看④其他()
12)孩子经常抚摸妈妈的乳房时,您怎么做?
①骂孩子,叫他不要摸②当作没有看见让他摸 ③教育孩子,说这种行为不好,别的小孩看到了会笑话你④其他()13)我能和爸爸(妈妈)结婚吗?您怎么回答?
14)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您怎么回答?
15)您的孩子喜欢暴露性器官在外时,您怎么做?
16)孩子对电视性画面感兴趣时,您怎么做?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想对本城市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填写内容绝对保密,答案没有对错,请放心 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2.年龄(① 20以下
② 20~30 ③ 31~40 ④ 41~50 ⑤ 50以上)3.文化层次(①初中及以下
②高中及中专
③大学及以上)4.教龄()
二、遇到下列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1)
男孩掀女孩的裙子
2)
孩子玩弄生殖器官
3)
孩子问“为什么男生站着撒尿,而女生要蹲下”?
4)
异性小朋友接吻
5)
异性小朋友拥抱
6)
小朋友之间互相叫“老公”、“老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