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5篇

时间:2019-05-15 11: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营销策划职业能力包括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并结合大学生学习心理来系统设置培养方案是营销策划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该培养方案应从策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内实践课、利用作业的检测功能和转化功能、系统化的第二课堂、与理论课对应的策划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研讨策划项目、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考核几个方面来设置。

【关键词】:营销策划;综合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培养方法;效果

2008年1月28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已正式启动,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结合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作为在营销策划实战及教学科研多年的笔者对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以便引发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一、营销策划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就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着,并表现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可见职业能力就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个体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职业活动,而且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职业活动效率的高低。而营销策划的职业能力就是指直接影响营销策划活动效率和使营销策划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它包括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它包括完成具体营销策划任务应具备的操作技能;与营销策划操作技能相关的基本(综合)知识和技术性(过程性)知识;相关的营销策划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要求。方法能力是指营销策划人员在策划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包括了获取与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及时掌握不断发展的市场营销及相关的管理学、心理学、艺术学能力;对营销学及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制订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营销策划人员在策划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了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营销策划能力在营销中的作用及高校培养现状

“企业经营的重心在营销,营销的重心在策划”这个说法表明了营销策划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是企业营销的灵魂,是企业营销决策的依据和指导企业进行营销运作的纲领。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会对高校培养学生策划职业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从部分人才机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进入企业策划能力非常薄弱,具体表现为缺乏市场调查的操作能力和策划分析、调整及策划书的撰写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策划的职业能力成为了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它是形成职业院校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我国高校对营销策划的职业能力培养出现如下一些现象:

(1)在师资的配给中,缺乏理论和实战都具备的营销教师。由于体制及高校的职称评审的个别蔽端(如职称评选中论资排辈及破格聘任的门槛过高等原因),在营销策划实战一线的职业经理人不愿到高校任教;同时高校教师也因为教学与科研任务的繁重及高校和企业都缺乏进行工学结合的激励机制而不能使教师的营销策划理论与营销策划实战完全对接。

(2)在课程设置上相互模仿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以就业中岗位群的需求导向设置课程。导致培养学生营销策划的专业知识不系统,同时与岗位要求脱轨。

(3)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被动传授而没有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系统方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方法和社会能力这两种关键能力。

三、营销策划职业能力构成及学习心理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形成的营销策划岗位群包括:(1)广告公司策划文案岗位;(2)市场调查公司市场分析岗位;(3)媒体的市场部或广告部、发行部;(4)企业市场、策划、广告部;(5)服务性企业市场、策划、广告部。

笔者在剖析这些岗位群所应配套的专业能力具体结构中发现学生必须要培养如下几个能力模块:(1)市场调查的操作能力;(2)对市场的分析能力;(3)营销定位分析和决策能力;(4)4C的创意组合能力;(5)营销策划书的方案撰写能力;(6)营销策划的执行能力。

笔者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共性了解并提炼中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仍在形成过程,可塑性,虚荣心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个别学生对前途迷茫,学习动机不明确,略带反叛性格,他们的潜意识中是想学习的,他们希望教师的讲解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培养出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将教与学寓于乐之中。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学生策划能力的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依据上述职业能力模块构成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应采取如下措施不断创新策划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1)策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打造学生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营销专业与策划能力形成有关的课程体系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消费心理学、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与创意、品牌经营学等,课程安排从时间上由浅入深,第一学期上市场营销,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上消费心理学,形成学生营销策划在消费者分析这一部分的分析知识;第三学期上营销策划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基本知识;第四学期上广告策划与创意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关键知识;第五学期上品牌经营学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最高端知识品牌策划。

(2)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①案例讲解。通过案例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讲完一个原理后再举例;或者先引例,然后运用归纳法进行原理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案例就是教师(最好是当任策划课教师是来自于策划第一线)在广告公司做的广告案例,由于是亲身感受,讲起来更加细化与生动。有时教师又会用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再将教师的答案告诉他们,让他们在对比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项目驱动法。将广告公司的策划与创意项目导入课堂,通过讲解或者探讨项目方式来使工学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形成学生创新、独立思考、获取与利用市场信息、对营销学及相关知识的运用等方法能力;也可以形成组织协调、合作、适应转换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

③游戏实验法。在讲广告调查这章时,教师先将学生分组,看完一个广告后,由各组提出调查主题并用自己最朴素的思维来设置问卷,然后组与组之间展开调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再导入原理的讲解。在原理讲解中又使用大量有趣的案例,讲起来抑扬顿挫,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会高涨起来。

④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广告及营销策划案例并进行启发式的点评,调动学生的听课情绪及对知识的理解。

⑤每节课上课前通过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将本次课进行连接,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策划知识。同时在课堂讲解中也会通过提问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⑥在讲解与旧知识有关的新概念和原理之前,利用先提问有关的旧知识后依据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他们的理论归纳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的接纳转变为主动理解新的知识。

⑦角色换位法。如:学生做完影视创意文案,将优秀作品让学生扮演文案中的角色来表演,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同时也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如:广告是艺术还是科学的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锻炼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课内实践课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策划问题的能力

课堂课时的三分之一作为课内实践课,按每周4个学时算既每上完4个学时就安排二个学时(90分钟)进行专门的课内实践。策划课的课内实践课主要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安排:①探讨案例;如:笔者先启发后提问探讨王老吉的案例;②导入广告公司的策划项目;如笔者导入爱容网品牌整体策划项目进行策划;③点评学生的作业,提出策划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系统化的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对策划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80年后的年轻人在学习上有逆反心理,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以外,还运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学生一起搭建品派营销协会,通过协会请企业经理人办讲座,创办模拟市场,使学生的业余生活潜移默化注入了策划知识的学习。

(5)与理论课对应的策划实习,加速了学生将策划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将策划实习可以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个学期之前,所有的策划课基本上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校内外实习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策划项目,迄今为止,笔者的学生完成的策划项目有:广州汽车博览中心、尚立传媒、广州金燕公司等调研策划;为上海水仙能率热水器做营销整体策划,为龙胜电器做终端策划,为广州文摘报及衡阳娱乐频道做媒体宣传策划,以及多个企业CI策划项目等。实习强化了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6)大力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策划经验的经理人充实教学力量;高校可以给一些特殊政策以吸引这些人才到高校任教。如:在奖金系数上给这类人倾斜,同时赋予一些精神奖励,或者提拔重用。

(7)将策划项目的研讨搬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业里,学生对策划的思考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企业的市场人员在场,就可以当场纠正其不成熟的想法,加速学生策划职业能力的形成。

(8)学生职业能力除考核专业能力以外,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关键能力也要进行考核并纳入学分。关键能力除专门的书面考试以外,最好能请企业经理人运用模拟仿真的现场进行考核。如请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在学生开创意头脑风暴会以此来评判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二篇:政府导向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版]

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搞好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是落实人才战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一项战略任务。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价值取向的确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特殊群体,因自身就业能力缺乏,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拟从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模式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剖析,并在深入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化背景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字:市场导向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加入WTO后的战略调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日益完善、成熟。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人口包袱以及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所沉淀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上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使我国就业问题变的非常严峻。大学生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也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价值取向的确立,高校扩招人数年年上涨,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高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我国每年将有近百万贫困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比较,在签约时间上滞后,在签约率上偏低,在择业岗位上偏差,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贫困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低下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评价标准

1.2贫困大学生含义的界定

所谓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大学生维持基本生活和正常学习的最低费用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各省乃至地市对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认定标准也呈现出差异。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1.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就业市场化”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我们知道,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一方面是为了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人的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无论是就业市场化还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都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的反映,因而要想认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就必须先把握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本身,进而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中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这一市场途径来间接实现。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竞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和享乐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

(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这一特点。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相互消长的矛盾动力中实现相对平衡。因此,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是常态,而平衡则是暂时的,相对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毕业生这部分最优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即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它的内在根据是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其演变

2.1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划分为三类,即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具体政策和特殊政策。

大学生就业总政策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主要是指为毕业生的安置、使用确定的方针和原则,具体包括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完善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整顿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转变用人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具体政策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作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种地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地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的需要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等。

特殊政策,顾名思义,其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政策,它是适用于西部开发、入伍、支边及自主创业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政策。具体是指那些为病残生、支边学生、参军入伍学生及自主创业学生等特殊群体制定的就业政策。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就业地域的不均衡,使西部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成为大学生就业特殊政策中的典型代表。

2.2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阶段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建国至今,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将其演变进程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2.2.1统包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大致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实行的是各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一点,在经济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计划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社会形式,它通过政府机构按照事先指定的计划,主要靠行政指令的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行业人才都很缺乏,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当时属

于一种稀缺社会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稀缺社会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这些人才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

2.2.2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开始步入了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2.2.3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在我国逐步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这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同参与市场竞争的众多客体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也得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以2002年为界,我们可将这一阶段的就业政策划分为如下前后两个时期:

(1)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2)以毕业生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又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国办发[[2002]第19号文件规定,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大学生要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交纳社会保险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人事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制定政策,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所需的毕业生。要协助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手续,提供相关的人事代理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国务院还下发通知,对于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

3.1取得的成绩

从近几年我们看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3.1.1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就业环境更趋宽松

2003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到高校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专门召开会议,重点部署,全面推动。各省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高度,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等学校普遍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施了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毕业生培训制度等,积极探索了毕业生创业促进制度、待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特困毕业生救助制度等。

高校扩招后,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迫使高校不断更新观念。许多高校已经深刻意识到:生源竞争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作为“产品”的毕业生竞争才是决定高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公布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更加深了高校的危机感。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从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加硬件设备、增拨专项经费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市场调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如清华大学2002届毕业生有2/3的毕业生是通过就业中心提供的信息找到合适的工作;石油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领导亲自带队,辗转数千里,走访用人单位,接触知名企业,积极推荐自己的毕业生,还建立了一批就业基地。另外,近年来,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进行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上海市高校根据未来上海市城市形成定位和人才需求,将原来理工类和人文类专业6:4的比例调整为5:5。北京师范大学采取招生听证制度,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

3.1.3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人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以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服务将逐步成为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针对性强、专业性的招聘会、校园招聘活动将会如火如荼。适合毕业生特点、覆盖面广的网上洽谈、远程交流被广泛运用,毕业生的服务也将由临时性服务变为日常性服务,服务的形势更为广泛、特点更为突出。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更为便利,交流的成效也将逐步提高,市场在毕业生择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

3.2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取得很大成就,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不到位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主体,一个是个人主体。单位主体就是用人主体。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用人主体是指有用人自主权的法人实体或组织机构。个人主体就是就业主体,主要指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从用人主体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单位和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用人自主权。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决定,并通过市场接纳毕业生。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配”毕业生而言,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现实状况并不完全如此。企业正处在转轨时期,面临产品转型、人员下岗分流等等困难,导致其行为受到约束,出现不规则行为。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客观事实,使用人单位在充分选人的同时,用人观念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主体来看,依旧存在许多人为因素限制着大学毕业生宝贵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找单位不是看岗位是否合适,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在单位性质上思前虑后,在“所有制”问题上举棋不定。就业观念落后成为影响人才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3.2.2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总量失衡。二是大学生专业结构失衡,出现人才高消费和求贤若渴两种现象并存。三是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发达地区人才挤占,不发达地区少有问津的现象。

3.2.3大学生就业市场综合实力不强,配置渠道不通畅

(1)才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条件要求苛刻,成功率低。从几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来看,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每年初冬,毕业生就开始东奔西走,到处联系单位,有的人甚至不辞辛苦,哪里有人才市场组织的交流会就往哪里跑。然而,除了高学历人才能够在人才市场得到满意答复外,大部分大学生事倍功半。而这些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初次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心理压力。

(2)无法承担调控职能。一般的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没有统盘考虑,大学生就业的群体性和时效性导致毕业生都是在每年特定的几个月里集中联系就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一般的人才市场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即使举行儿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是收效甚微。一般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以调整、承担及反馈复杂的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矛盾。

(3)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活动运行的状况看,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非主管部门随意插手、双方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以及各种乱收费现象,甚至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极端现象如“零工资就业”和“薪资联盟”。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

3.2.2.4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强

(1)教育发展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合拍

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变,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环保产业、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对新兴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段,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较小。新兴产业与传统的产业相比较,传统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多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少,对人才的技术要求还没有得到多大改变。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幅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长幅度不匹配,使得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暂时“供大于求”的现象。

(2)毕业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距离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伴随中国加入WTO,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懂外语、熟悉国际法律和懂得国际惯例,要求员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态度。而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状况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相差比较大。

四、市场导向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4.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和高等院校各方面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在关注他们就业困境之前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

4.1.1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的差距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极不适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会“死读书”,“缺乏特长”不懂音乐和计算机,没有那么多的见识,难以适应大学素质教育。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高手云集的大学环境却失去了优势,往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由于手头拮据,常常为生活、学习发愁,没有经济能力交朋友、谈恋爱,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使他们情绪低落、心理灰暗,形成自卑自贱心理。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往往出现封闭、孤僻、不合群现象。有的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是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不愿意与人交往,害怕暴露缺陷让人瞧不起。有的是因为语言障碍或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城市学生不一样,害怕与人交往让人笑话。因而在同学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没有朋友,没有交流,长此以往就形成孤僻自闭心理。

4.1.3焦虑心理

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体验,使他们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悲观和厌世的痛苦境地。

4.1.4依赖心理

有些贫因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处境是由于社会不公造成的,因而接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社会、学校身上,而没有勇气自强自立。

4.2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面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实,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残酷地摆在了这些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面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2.1借贷缴费,个人的期望与社会实现矛盾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这也是判断一个社会封闭还是开放的标准。当前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是职业,而职业又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因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专业技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予子女身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每年增加几十万,人学率的节节攀升,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收入家庭省衣节食,想方设法筹钱,送子女上大学,正是改变其社会及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支撑着他们。当子女完成学业将要就业时,这些穷怕了的家长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如愿以偿找到一份环境优、薪水高的工作,这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希望所在。他们要靠子女的薪水来偿还子女上大学的贷款或借款,也希望子女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现实并非如此,高校学生就业的现状是“供过于求”,能找到一份工作已属不易,要“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加困难。作为贫困学生,他们深知含辛茹苦的父母为自己而做出的牺牲,在就业时,如果招聘岗位与家长的要求和希望不符,就会犹豫不决,有时就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在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工作报酬与就业期望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的心理。正是这种择业时的矛盾心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发生就业恐惧症,错过就业机会。

4.2.2工作经验,贫困大学生应聘时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通常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的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学习中已经是深深地认识到能够正常学习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这一心理会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所投入学习的时间将会比其他的同学要多;其次由于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这些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的过程,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再次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第三,普通的高校都会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资金奖励,这也成了某些同学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把时间大量投入到课本知识学习中的动力之一。过多把时间投入到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其他方面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没有或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没有进行过兼职活动,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在就业期间会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4.2.3经济拮据,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其经济条件有关。整个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的最终实现是建立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认可的基础上的。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面临着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境。首先,他们的家庭往往也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无力给他们提供与社会精英交往或在公开场合接受心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与用人单位的主管交流时,经验和自信心严重不足。再者,本来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培养各种能力的平台,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不能充分享受学校资源,有的尽可能少地参加各种活动,有的无奈放弃,以致失去了不少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贫困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和尊重,就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出现“供大于求”,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对毕业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诸如要求毕业生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要有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等。这对尚未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实属苛刻,而贫困学生更是处于劣势。

4.3形成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4.3.1就业期望值、择业取向与现实错位

不得不承认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还未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导致他们对就业时的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与实际的社会岗位需求有较大相悖之处。在择业上,看待工作岗位的理想性与可行性上,往往把经济待遇、工作地域,作为择业的重要的标准。完全忽视了就业与择业的相互性,忽视了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的相容性,忽视了工作岗位发展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由于过去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负债,以至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高薪、高待遇、并解决户口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4.3.2用人单位选才方面缺陷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模式。但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关系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贫困家庭无钱又无权,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网。这样就使得那些缺乏社会关系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

4.3.3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不足

不少贫困学生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没有得到启蒙教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很差。同时贫困学生一直处于升学压力之下,缺乏特长培养,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或特长。

五、政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5.1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择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明确规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择业有法可依,有序进行。第二,要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声择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凡是有用人单位需求的单位都应该对符合条件的报名者采取统一规范的选拔办法,尽可能地减少认为控制因素,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让大学生凭个人才能择业。第三,规范各种审批制度,减少有关收费项目,为毕业声择业铺设畅通大道。经济杠杆固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往往造成的事实就是给毕业生抬高了门槛,却给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提供了特权,不利于公平竞争。第四,加大对毕业生择业不正之风的惩处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选才、学会识才、懂得爱才,为贫困生择业参与公平竞争提高帮助,让他们在择业时有更多选择余地。

5.2改革教育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高校的扩招速度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量相适应。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应该得到社会的回报。陈彬认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系统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学习型组织理论不失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其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5]。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面对新的形势,我国传统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5.3确保就业渠道通畅

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政府应把沟通就业渠道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此外,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如北京高校就业信息网是北京市教委指导和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专用网站。半年多来,已累计发布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动态等各类信息1万余条,注册单位7456个,发布需求职位7万余个,求职注册的毕业生38817人。复旦大学为拓展就业网的空间,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网站“易聘网”等专业职业介绍网站合作,使学生信息库能够与这种极有知名度、操作规范、数据库完善、用人信息丰富的网站信息库信息共享,初步尝试了高校网络就业指导工作与校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努力建立一个有序、合理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4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方,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如何生产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状况。目前,高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中还有许多瞬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加大,高校更是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专业设置、学科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等院校应主动围绕就业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学科设置。

首先,高校应解决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招生录取是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但经过四年培养后毕业生常常会发现所学专业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时需要提前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招生计划。与此同时,进行课程设置调整,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尽可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要。

其次,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近年毕业生就业上作反馈的信息表明,高校出于经济和师资力量等原因,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属于社会发展大量急需的,高校要么没有设置专业、要么未能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致使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得不到满足;而一些社会已不大需要的专业,高校也不能及时缩减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就业困难。

再次,加强素质教育。由于专业课程过多、压力过大,导致很多高校不注重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格考核,而导致就业失败。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对毕业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

5.5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初步打破了“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其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国家投资,大学生的失业必然也造成了集体(政府)收益的难以实现,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对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与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机制。第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因为,在就业过程中,学校的帮助对于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实现个人收益)有显著影响,即学校就业服务的供给程度关系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欲望的实现。同时,据研究表明,学校的帮助和学生的就业费用存在替代关系,学校的就业服务提高一个层次,可以使每位毕业生大约节约80元。第二,建立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就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作为有着传统优惠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毫无准备,一定时期内难以适应。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制度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如设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就业介绍所、就业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等,免费为毕业生快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供网上就业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制度。通过加快人事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解决个人收益与组织收益的长期矛盾及制度基础的缺失或衔接缺位,防止少数人“搭便车”和“拉关系、走后门”。同时,国家要消除政策屏障,切实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资格)、户口指标等限制,取消限制学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跨省地市就业。

5.6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5.6.1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作为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要想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发展经济、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首先,应努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1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经济在未来时间内仍能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就业弹性系数计算,每年就能新增就业岗位7000万个左右。其次,要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培育、鼓励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业弹性系数始终保持在0.5以上[15],而且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基本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科技含量高的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空间。最后,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问题,已形成共识[6]。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集中在农村,农村问题不解决,大学生根本无法选择到农村就业,所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5.6.2改革管理体制,破除就业壁垒

目前的就业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地方急待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口管理体制。二元户口管理制度自然地将社会人群划分为两个等级,在社会公民中自然形成了城乡人口差异巨大的观念,并成为人才流动的严重障碍。虽然,目前户口管理制度有所松动,个别省市已推行单一户口制,但由此形成的城乡人口差别在大学生心里并没有改变多少,户口管理制度仍是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所以,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在取消对毕业生落户限制的同时,必须将破除城乡差别的观念作为重点,将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任何地方就业都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要改变人事二元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仍采取二元的管理形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这种管理体制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就是,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批,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归属感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待遇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社会保障不同。它不仅限制了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而且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所以,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放开人的单位所有权,除严格限制财政开支单位的进人指标外,其它的应该一律放开走向市场。

5.6.3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

虽然,国家人事部在很早以前就强调县级以上的城市必须建立人才市场,但建立的人才市场要么是各自为政,要么就没有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生网上求职、网上自助式就业提供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应发挥网络信息便捷的优势,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强化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杜绝信息分散、重复和失真的现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规范就业市场的管理、加强市场服务职能,应免费对毕业生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并建立统一的失业登记、录用备案、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六、结论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从宏观出发,规范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贫苦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惟有政府充分发挥其导向型作用,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贫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2]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范颖:关注学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师,200

5[4]林惠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3,25(5):29-32.[5]陈岩松: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J].江苏高教研究,2004(1)

[6]袁贵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l.中国高等教育,2002,25(9).45-47

[7]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l.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利,200

2[8]谢怡:当前大学生就业分层现象探析,《学术论坛》、2004年(1)

[9]刘国瑞:大学生就业与大众化进程中持续健康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5)

[1]翟博:《特困生,世纪末的话题—高校特困生现象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2]宋长春.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9(1):57-58.[3]邓晓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5-11.[4]储智勇,于静.大学生灵活就业指南:政策篇[[J/OL].[2005-05-14].[5]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l.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利,2002。第76页政府导向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初探

袁悦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途径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 政治课本中写道: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而意识则是人形成思想、观念并进而升华到精神的前提。因此,培育创新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创新思想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长久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取得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显著成绩,但目前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

一、单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想的萌芽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培育大学生创新思想重要性问题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开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的新方法。

1、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思想的萌芽和初级阶段”,而学校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场所。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总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目前,有些教师的教案亘古不变、传授内容跟不上时代、教学方式呆板,极度缺乏创新。这一僵化、老套的填鸭式教学,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不利的。因此,首

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改善,使教师的教案丰富多彩、传授内容新颖先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启发式教学启迪和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要通过宣传来弘扬创新思想。

单有课堂教学的启发是不够的,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在全校范围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思想,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思想的重要意义,以此激发大学生追求创新思想的动力,从而由思想到实践,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要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氛围

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认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江泽民更明确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可见,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1.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进行改革。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对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相关交叉学科的新理论十分熟悉;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作者本人是保险学院的,在保险学专业课的学习中,任课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或设计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有时举办小型的辩论会,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法律依据判断案例的正确走向。同时,学院也举办了“睿保杯”保险创意规划大赛,旨在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案例,自主调查研究,设计出最适合案例家庭情况的保险方案。这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积极指导学生完成从知识继承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转变,使其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能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营造民主的氛围。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以发扬民主,把老掉牙的旧制

度更新为符合时代的有创新意识又有效的管理制度。而民主的氛围也能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促进他们主动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1.积极探索和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渐强化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学校应与社会各界联合,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大学应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学校应将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分、选派教师作指导,比如我校的“工行杯”和“金融消费者服务队”活动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要着力构建适合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通过整体环境的熏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呵护和培养。

2.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适当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践内容,给大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需求;通过生产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现实条件下遇到的新挑战,从而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通过亲自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深化,在科研中提升知识。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的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每次实践活动的效率,防止实践走过场、图形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组织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要为大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有自我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进而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科研活动应尽量结合专业开展。教师还可将自己科研项目的知识和经验融会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既可使大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又能增强其科研意识、创新意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要允许各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允许“标新立异”;学校还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节”、开辟科技创新论坛、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校可以邀请本校教授、博士为大学生做讲座,以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介绍其成长成才的经历;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造发明比赛等,以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1、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

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讨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要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现实评价状况,在评价中要努力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把评价重心向创新能力倾斜。

2、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结果和今后的发展直接挂钩。

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远远优于负面批评,正面激励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要允许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要鼓励发明创造,给“异想天开”者以有力的支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褒奖;要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责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高校有关部门要设法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学生予以奖励。比如对于参加科技发明和科研活动、公开发表作品、参加各类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只有这样,学生参与的热忱才会高涨,学生的创新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文辅国.知识经济需要何种人才[J].跨世纪人才,2000(8).

3.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5.夏越新.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3(5).

6.周进.延边大学报 2007年9月

第四篇:大学生职场能力培养论文

大学生职场能力培养论文

首先我说一下我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大学生职场能力培养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场能力,为启蒙大学生的初级的职业观念,使大学生学会设计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养成独特的职业兴趣,锻炼实用的职业能力,最终建立科学的职业理想。

我们目前的大学生职场能力课从启蒙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和引导大学生养成职业兴趣,培养职业能力方面着手像我们展示了职场这一社会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在职场中生存的技巧,包括职场中的原则,职场礼仪等。这使得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就对职场有点心理准备,不对职场产生畏惧感。这门课程中的对自己兴趣与职业方向的定位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自己朝着愿意的方向培养职业兴趣。而各种职场能力的介绍就是向我们普及职场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普及,证书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在求职中的左右逐步弱化,人才职场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品德、只是、能力和业绩。业绩对大学生当然是不能苛求的。而传统的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注重知道是的学习,而忽略能力的培养。一纸大学毕业证书智能证明你的知识储备,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毕业证书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良好的职业化素养和能力才能是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大学重视开设职业能力培养可显得非常必要,但目前我们的大学生职场能力培养课仍没有的到足够的重视,仅作为全院公选课。我认为职场能力培养课应纳为公共必修课,而且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职场能力培养课。

不同专业的方向不同,职业方向也不同。而不同职业的职业要求也不一样。如科研型、管理型、事务型、文化型、工程型和社会型职业人员等。科研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科研型人员应具备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语交流能力,既要有专长又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达到专与博的有效结合。具备独立思考,勤于实践,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管理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具备坚实的管理专业理论和实际知识,同时具有较广博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具备一定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社会才能以及中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应付千头万绪和千变万化的工作。事务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在知识方面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对于职业技术专门的知识有较具体的了解,要懂得统计,档案管理知识,熟悉专门法规和规章条例,一些涉及外国单位对外语也有较高的要求,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有的还要礼仪方面的特殊要求。在能力方面要求具有较高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干练的办事能力等。工程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要有不辞劳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求实工作态度。要谦虚谨慎,深入工作第一线,能和同事密切合作。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相近专业的知识要比较了解,并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文化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在知识和能力对从业者素质方面能博采众长和广泛涉猎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毅力,得天独厚的艺术天赋和不断的创新精神。社会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在知识素质方面,应具有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职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在能力素质方面,要有一定事实上的理解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身形象设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针对上述不同的职业方向与相应的专业和主观意愿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才是切实有效的。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所学的大学生职场能力培养课还不足以对我们以后的职业规划起到指导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我们做职业生涯规划是不科学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甚至对自己的专业都没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因此找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学里,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努力,他们每天都在学习,他们也不堕落,但是他们进入社会以后的成就反而不如那些在大学期间不如他们努力学习的人。大家都知道,上天对于我们都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有24小时,但是为什么会有人成功,有人会失败,就是我们应该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青年作家,知名传媒人刘同在他的书中说他之所以能在三十来岁的年纪成为一个传媒公司总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大学二年级就坚定信念成为一个电视传媒人。他用大学的其余时间努力为他的目标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最终使他在大学毕业时从20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湖南卫视工作。

大学中有三个任务,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和找到未来的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无非就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我们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书面文字表达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判断决策能力、信息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等。这些都是为我们以后进入职场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我们好好利用这个阶段,培养自己所需的,社会所需的职业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结课论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结课论文 另附一份简历 上课时间:星期三晚上 班级:动力1101 学号:201102000302 姓名:冯东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公平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透明社会竞争中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一般涵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等。目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个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能力缺乏。首先,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部分学生缺乏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不能将自己推销出去。

名流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完善,多方面提升的过程,包括职业规划、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和社会实践的丰富化。他们首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研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力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体现了职业特性、个体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用人取向的有机统一。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尽管就业能力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就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结构。美国的SCANS(1991)报告认为,就业能力包括36项能力,并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基础方面和工作胜任力。其中基础方面包括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三个部分;工作胜任力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等五个部分。荷兰心理学家海吉德等认为就业能力为“通过运用胜任力不断地实现、获得或创造工作”,包括五个主要维度:职业专门知识和个人的灵活性(适应性)等。近年来,我们在对我国大学生个人特点、就业市场状况、用人单位需要等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明晰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各个要件,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可靠的方案。

3、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是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的本质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职业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很多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培训,不但增加了企业了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限制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具体表现为:

第一,职业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职业认同是个人在整合有关自我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志向和愿望,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自我定义。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有的大学生盲目跟风,不能根据身的特点进行择业,还有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目前,社会、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以前计划经济的时代,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不能认同,认为大学毕业就应当马上就业,接受不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等等。这些势必会使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大学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他们指导实践,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大学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的赖以生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

第三,社会资本对于个人成功求职和未来职业的成功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是个人实现职业志向的关键要素。社会资本是个人在社会网络建立起来的信誉,是在社会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个性品质。个人获得信息、赢得资源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帮助的多寡,对一个人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其在组织和社会中的发展。

第四,个人适应能力是指个人在工作和组织之间进性灵活的转移,以适应内在和外在劳动力市场各种改变的能力。一个人对事物及事件的观点、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对学习的态度及对自我内外环境改善的能力都将在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工作中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接受教育年龄小,大多数都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抗压能力不强,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强。

4、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都有责任,高校作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更是负有直接和主要的责任。2008年金融风暴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很多毕业生无法再激烈的市场中谋取生存空间,不得不降低择业标准和职业期望,对国家的人力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虽然经济复苏后这种影响日渐远去,但是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却日益加剧,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订和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要分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整个大学生的教学体系,并且从入学开始就作为必修课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始终。课程安排密切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相联系,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专门制定各专业行业领域中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学生按照具体的岗位变迁顺序制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分专业、分行业、分岗位的手把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职业对个人就业能力的具体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操作性。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团学组织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机会是通过各类校园社团组织的活动进行的,是大学课程体系之外的必要补充。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团队配合能力。例如通过“暑假三下乡”、新农村调查、企业参观、寒假实习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的社会资本,为其走上社会铺垫平台。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地市举办的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也通过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在大学生涯的初期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能有侧重的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和见习基地,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实习和见习基地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前的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训练,增强工作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和社会工作需要的差距,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心态,找到自己进入社会合理的行业目标和岗位目标,避免盲目自信和悲观失望。从实习实训中找到自身的优缺点,尽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市场岗位需求相匹配,减少进入社会的障碍和壁垒,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业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今年来大力提倡和发展的项目之一,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社会交往能力,都会在建立公司或者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过程中得到磨练和提高。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创业可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为背景的投资。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可是要想创业成功,社会资本的积累往往是占重要地位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难于普通就业,创业者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比一般的就业者要高,换句话说,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就是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5、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呢

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改变大学生就业的错误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针对毕业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知识,以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提升其综合素质。针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机构还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能力

要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工作、目光都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应当从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展就业教育、心理教育,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向学生灌输“就业意识”,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同时,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从小抓起,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之路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标志,随着大众传媒及互联网络的普及,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迅捷程度是以往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现在大学生的过多的依赖于虚拟的世界,不愿意实地操作,很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坏毛病。高等教育在面对大学生教育的时候,应该抓住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特点,扬长补短,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努力为社会输出合格的专业人才,肩负起国家发展人才培养的重任。

下载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人才市场化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

    基本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理念不清晰、......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调研,考察了木材加工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劳动组织变化情况、从而为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结课报告

    职场博弈,你准备好了吗?摘要: 作为一个学生,不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最终的目标都是一个——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就业,那么作为一直在学校而又没有......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教学改革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

    坚持就业导向 着力培养高素质银领人才论文

    论文摘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文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银领人才进行了阐述,指出必须......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论文

    摘 要: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起到了决定的因素,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明确其重要性,从而探索出提升大学......

    创造学论文-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 十八周的《创造学》这门课程马上就结束了,但它却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学到很多在开发与应用创造性思维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