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袖清风的于谦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廉政小故事是“两袖清风的于谦”。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代清官,人称“于龙图”、“于青天”。
于谦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4岁就能赋诗、15岁成了秀才,被称为“神童”。于谦仰慕诸葛亮、文天祥等杰出人物,写诗赞颂他们报效国家、廉洁公正的操守,以他们为自己的楷模。正是在这些先贤精神的激励下,少年于谦立下“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宏志,17岁时他写下一首流芳百世的佳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于谦为官以“廉洁公正”闻名。“两袖清风”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进京办事,一些同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上土特产,也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后,哈哈大笑,举起双袖风趣地说:“谁说我什么也没带?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天朝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是“两袖清风”便作为为官清廉的成语而千古流传。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任兵部尚书,成为“救时宰相”,在国家危乱时力挽狂澜,可谓位高权重,但他仍过着衣无锦绣、食不兼味的简朴生活。他常言“钱多自古坏名节”、“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他外出时摈弃前呼后拥、耀武扬威的官场恶习,既无锣鼓旗仗、又无卫兵开道,深受百姓爱戴。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皇帝以“莫须有”罪名,将年届六
十、清白一世的国之栋梁于谦杀害,重演了当年岳飞的悲剧。京城百姓无不失声痛哭、诅咒奸党。抄于谦家时,人们发现,这位一品大臣竟然“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一位功业盖世的国之重臣竟清贫到这种地步,其德行操守不由令人肃然起敬!
于谦死后被安葬在杭州。西子湖头,三台山麓,筑起了一座新坟,这座坟墓犹如一座壮丽的纪念碑,和岳飞墓遥相对应,为妩媚如画的西子湖平添了几分悲壮豪迈的英雄气魄。西湖有甲天下之美,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它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诗中的“岳于”指的是岳飞和于谦,说因为在西湖埋葬了这两位英雄,西湖才显得如此美。可见人的美名是可以与美景永存的。
纵贯于谦一生,他毕生的心力、年华都化作了熊熊炭火,散发着光和热,骨气、灵魂经受了烈火的考验,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诺言。他那刚直不阿的精神,廉洁公正的高尚品质,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怀念、崇敬、爱戴和拥护。
第二篇:于谦诗话
以诗明志 清廉自守
——于谦诗话赏析
崇廉敬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从古至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为官者都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官清廉而名垂青史者,如春秋西门豹清正廉明,造福百姓;西汉赵广汉不畏强权,捍卫正气;唐朝狄仁杰体恤百姓,拯救无辜;宋代包拯铁面无私,不持一砚归……这些清官廉史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想写写他们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于谦,品品他的诗作,说说他的人生。
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知道于谦,多赖《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诗如其人,于公一生也可用“清白”二字形容。如何“清白”,我们从于公诗词作品便可观之一二。
清风两袖朝天去
于谦生活在明朝日趋衰落之时,朝廷政治腐败,社会上贪污、贿赂成风,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那时,地方官僚进京朝见皇帝时,大都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大量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品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而于谦在从山西巡抚调任京城时,却什么礼品也没有带。有人奇怪地询问他为什么不带礼品时,于谦朗声笑着举起两袖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已足矣”。随后又以一首七律《入京》诗作为回答:“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清风一枕南窗卧
于公40岁生日之际即兴一首抒怀诗,诗文的内容是这样的“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首句是自谦之词,次句是作者形象的真实写照。“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是典型的清官形象,“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进一步点出作者清风一枕、南窗卧读的业余生活。全诗告诉我们一位称职的官员应该思考些什么、追求些什么,那就是要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这是于谦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更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几百年过去了,于公充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和淳朴健康的为官之道仍让我们感慨万千,他的诗今天读来仍具有警示自策、振聋发聩的作用和教育借鉴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一身正气__两袖清风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廉洁从教的心得体会平桥区龙井乡中心小学 程巧玲
新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形势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反躬自省,无论面临怎样纷杂、迷离的尘世,都要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的重任。一支粉笔挥洒激情豪迈的汗水,三尺讲台演绎清正廉洁的人生。
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教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为此我认为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一身正气,为人师表。《论语·子路》中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培育未来祖国花朵的园丁,就要处处树立楷模形象,小孩子的世界好似一张白纸,一位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外表温文儒雅,热爱学习、知识丰富,待人礼貌热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无疑会在孩子那张白纸上画上美丽的彩虹,给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同样这样的教师也会得到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同,一定会出色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反之,如果一个做事损人利己,弄虚作假,吃喝嫖赌,狂妄暴躁的教师,一定会污染一群学生,这样的害群之马不就是一个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吗?
第二,两袖清风,廉洁从教。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也正在渗透进本应该干净纯洁的校园,小孩调位置要请客,节假日收取学生的礼物……这些不良风气严重败坏了教师光辉的形象,更滋长了部分教师的腐败之风,亵渎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严重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坚决抵制这种不良风气,教师要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腐败之丑恶和危害性,另方面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匡正社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使腐败不廉分子可耻,反腐倡廉有榜样。正如《礼记》中写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这样,教师才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师道"才能确立,才能教人为真,为善,为美,才能使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敬而学之。
第三,安于清贫,乐于奉献。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想广大的农民朋友,再看看那些下岗工人,有许多困难家庭连学生的生活费用都难以支付,相比之下,教师的工资月月都能按时领到,难道还不应该满足吗?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做为教师就要具有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养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付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向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那样,“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以高尚的情操献身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在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领会了母校信阳师范学校大门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几个大字的真正含义,作为农村一名普通的教师,今后依然要始终保持教师本色永不改变,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安贫乐教,廉洁从教、无私奉献,关爱每位学生,主动帮助爱护留守子女,永远做一名廉洁从教的好老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富强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两袖清风[范文模版]
两袖清风
文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葛庆媛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所有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都认真、积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以身作则,做到两袖清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严明党的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加快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不断改进行业作风,加强政风行风考核体系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部门自身建设,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廉政建设无疑是一项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发展百益无一害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我们党必须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产生剥削的根源,解放全人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根本宗旨。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因此,为实行并且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其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同时,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执政党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反之,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丛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所以,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利国利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策。
第五篇:读《两袖清风》有感
读完了《两袖清风》这篇短文,我的感触很深。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以为金钱就可以代替一切。它主要举例说了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于谦。他上京城接受上司检查时,不像其他贪官一样为了保住“乌纱帽”而送礼。由此,让我想到了《石灰吟》那首诗中的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于位清廉的官,他的品质多么像这石灰一样呀!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投票选“三好学生”。在私下,一些成绩还不错的同学,请同学吃东西,要求投他一票。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更让我有所感受。
于谦还是一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临走时,也不忘把公务处理好。这种认真工作的精神让我想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古往今来,这样的好官很多,要是没有他们,国家又会是什么样呢?
做人清廉,这是原则。我很敬佩于谦那种清廉的品质。今后,我也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一个清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