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时不如地利的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可是没有胜利,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
本文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次,(第2-4句),列举两个事例,从攻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分论点。
第三层次,(第5-8句),进一步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论断,点明主旨。
【课文分析】
《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很有气势。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来论证观点。
文章最后又用“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结尾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文章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广之,方方面面应该“以和为贵”。
【思维训练】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据是什么?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两个论据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先用“环攻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论据证明论点;然后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4.本文大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增强论述的语气。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得道者”
6.为什么“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天时”、“地利”是客观的,外在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7.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得施行仁政。
第二篇:《天时不如地利》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
陶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集体朗诵和个人朗诵相结合,体会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重点】
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难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1.朗读文言文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之前学的《论语八则》是出自哪本书?由何人编纂?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著作?
师: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文学常识参考: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3.解题。回答预习题问题:
(参考: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解释重点加点字: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2)【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2)【翻译:(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时令、气候的有利条件了;但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2)【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 【双重否定】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重点加点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亲戚:(古今异义)所有亲人。(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2)【翻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利”与“坚利”相区别)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亲戚:(古义)所有亲人。(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三、再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论证过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对比论证,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3.第4段式多余的吗?不多余的话,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总结: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三者谁轻谁重/关系如何?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为什么天时不如地利者?
生: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师:为什么地利不如人和者?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会怎么样? 生:得道者多助。师:失道者又会怎么样?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师:多助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得道者和失道者在打起战来,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本文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四、本文议论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论证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对比等)
五、小结
孟子文章的特点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五、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政)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治国
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作业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助词 的 三里之城。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三篇:《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2、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3、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最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四篇:上得天时下得地利成语
【成语】: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拼音】:shàng dé tiān shí,xià dé dì lì
【简拼】:sdtsxddl
【解释】:指作战既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又有优越的地理形势作依托。也形容办事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极为有利。
【出处】:《荀子?议兵》:“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成语接龙
【顺接】:利上生利 利不亏义 利令志惛 利令智惛 利令智昏 利以平民 利傍倚刀 利兵坚甲
【顺接】:百世之利 避害就利 不私其利 朝名市利 乘间取利 出师不利 除害兴利 除患兴利
【逆接】:巴高望上 长安道上 大干快上 东流西上 奋发向上 蜂拥而上 风行水上 扶摇直上
【逆接】:上上下下 上下一心 上下为难 上下交困 上下交征 上下交泰 上下其手 上下古今
第五篇:电影《孔子》观后感【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事例
第二处是子路结缨而死,影片在背景旁白那里出了个小纰漏,不太符合《史记》的记载。电影里说的是,子路是为了保护卫出公出奔才死的,其实在子路赶到之前卫出公早就已经流亡到鲁国了,子路是去讨说法的。但我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小纰漏,因为电影中的这一幕勾起了我对子路之死的怆痛之情。孔子曾经说过:“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君子死义,这一句评语足以告慰子路的亡魂,使我们看到儒家士人的刚烈一面。
第三处是颜回英年早逝,古籍中没有说清楚颜回的死因,只是说他英年早逝。于是,电影就利用了这样的史实空白,为颜回找到了一个死因,就是为抢救圣人竹书而冻死于冰河之中。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我以为,此时应当出现那句著名的“天丧予!天丧予!”了,但并没有,孔子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这一场景使我想起了《诗经·黍离》中的那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毛诗说《黍离》是闵宗周之衰,三家诗却说是悼亡诗。)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而在影片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过爱自己的生命,现代人可能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为几捆竹简死去活来。文献专业出身的人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传承是多么不易,有时就是靠那几捆竹简来存亡继绝。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我。但孔子还说过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其实就和他传道于天下的精神多少有点违背。真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其实,在孔子看来,应该是“生无所息”,君子传道,死而不已。
第四处是子见南子,这是本片中最大的噱头,也是最受人争议之处。但我觉得这没什么可非议的,反正古代典籍中,孔子的八卦早已有之。汉代的大儒就用孔子追求楚女的故事来解释什么叫“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里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什么八卦,而是南子对孔子
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理解。“想这可能也是编剧和导演留下的一个巨大的讽刺,居然让一个淫乱的女人成为圣人的知己。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孔子的误解从没有中断。电影的最后,孔子吩咐弟子将整理好的《春秋》呈送鲁公,便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在他死前,他留下了这样
世人理解我,是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号称“述而不作”,对《诗》、《书》、《礼》、《乐》一句话:“四部经典只是传习、授受,对《周易》也只是晚年的喜好,有没有传人还有悬疑,而《春秋》本不是周代贵族之所习,只是鲁国一国的史书,孔子却对它情有独钟,在这部书用力最多,也暗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后人才能够演说出无数的“微言大义”,孟子也说《春秋》一书使“乱臣贼子惧”。孔子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使人们各安其位,在其位,谋其政。而这些思想都用“春秋笔法”加以体现。世人理解他,因为一部《春秋》;世人误解他,也因为一部《春秋》。这使我想到了《论语》开篇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学到这句时,不能理解,孔子为何要将学习、交友与涵养功夫放到一起来说,好像是前言不搭后语。
但后来才明白,“学而时习之”便是君子传道,死而不已;“有朋自远方来”便是世人对他的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便是后人对他的误解。
看过这部电影,这四处最能令我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可能,真正令我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所能唤起的文化共鸣。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我的道,在人间。”…… 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泪可敬啊
2.公元1232年,蒙古军队围攻金代的都城忭京,“壕外筑城,围百五十里”。金兵百计守城,右丞相世鲁为了瓦解围城蒙军的斗志,曾经作《江水曲》,令城上之人静夜唱之,可惜的是,世鲁并不明白“四面楚歌”的真正缘由,在士气高昂,蒙古人一心要攻取大梁的形势面前,区区一首思乡之曲又能起多大作用呢。还望熟悉的兄弟提供这次战斗的双方具体人数。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