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怜的书杂文随笔
阳光普照大地,强烈的光线刺得人有点睁不开眼。
我与时时刻刻跟着我的朋友,乘着风到达某一助学中心。
孩子们很可爱,一 一的放好书包,拿出要做的功课,但也不能马上进入状态。
首先吃吃喜欢的零食:署条、辣条等不同的零食,整个教室弥散着香喷喷的杂味,嘴上沾满零食的油污,就像给自己的脸上添上不一样的神来之笔。
不一会,做作业哟。一个二个的迅速做起来,写的写、画的画、背的背,那个专心劲如同表演十分认真的演员,观众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剧情悲欢……
一阵的时间,便喊吃饭了。
于是,转换场景,饭厅。
然后,我到教室,你们猜,怎么样?
我的天呀!书!书!
乖乖地,不声不响安安静静的,规规矩矩地睡在地板上。
你怎么能睡在地上呢?那地有多凉,你不知道吗?我钟爱的书。
你此时为什么沒有力量,你甘愿在那儿吗?任人睬踏,任人无视吗?
我的内心受着无穷尽的煎熬……
沒多久,学生陆续进入教室。
我像发怒的狮子,对着他们大吼:“谁居然把老师的书丢在地上?”
同学们没一人回答,有的单纯地摆摆头,有的大睁着莫名其妙的眼睛,各种状态。
瞬间,突然明白,我为自己十二万分喜爱之书的惨状,向同学高声讯问,可能吓倒了他们。
为何不温言软语,和风细雨般地说呢?
你作为老师,叫学生把错题纠正过来,重做,他不高兴了。
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拿你的书撒气。
仅仅是学生的简单而不董事的行为,与你对他们的做法是否雷同?
书,虽是物,但怎么不可以与人为友呢!?
我的书,他今天翅膀已消失,身体已萎缩,任人宰割,默默地,希望有援助之手!
中国旅游摄影部落yao配图
第二篇:书杂文随笔
我思考道,我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我合上书本,思考道。
我了解不到痛楚。
但总有一股奇异的感伤,从空气中紧紧碾压向我。
它们从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挤进来,叽叽喳喳地问我。
什么是活着呢?
我反反复复,思考道。
那么我又为什么会思考呢?
我又问自己。
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
风送来一阵轻微的声响。
它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便只有这些了。
它推着声响离去了。
影子从我的脚边探出头来。
它说,我也不知道。又嘲笑似地问道,明天的我还是我吗?
它在灯光的驱逐下枯萎了。
呼吸从我的鼻息里钻出来。
它说道,这就是活着啊。
它从思考之间溜走了。
我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于是便只能把书合上。
第三篇:书墙杂文随笔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晴
小区附近新开一家咖啡馆,据说很有情调,中午约上两闺蜜去坐坐。
一进门,耳边传来悠扬的钢琴曲,昏黄的灯光,考究的桌椅,精致的小盆栽,还有各种精致的小摆件…
感觉这地方还真不错!我环顾四周,转头被楼梯边一整面的书墙吸引了,暗想,还真是与众不同啊!除了图片馆,还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多书呢!各种典集小说杂志排列有序,像是一排排整装等待检阅的战士!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氛围,在闲暇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又或者是一个人坐在窗边,听着音乐,一本书一杯咖啡,那定会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品着咖啡闲聊的间隙,我忍不住走向那面书墙,取出一本书来。咦!感觉不对劲,拿在手里好轻,并无一本书应该有的分量!打开一看,难怪!它原来只是一个模型,一个做得很逼真的书的模型!
尽管它足以以假乱真,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没有人会怀疑那是一本假书。但是,它却是一件毫无内涵的纸壳做成的装饰品。就似那些蜡像,可能外型与真人无异,但它并无人的灵魂,只是虚有人型的物质,你能说那是一个人吗?
我心一沉,把那东西放回原处,又抽出旁边的“书”,结果,一连几次,拿起又放下,无一例外,这些厚薄不一图文各异的“书”全都是空心的装饰品!
哎?我带着微微的失望回到座位,闺蜜问我“没找到喜欢的书?”“找是找到了,但都只是假书,一些,书壳而已,而且全都是!”我无奈地撇嘴苦笑。
“这…这样也可以的?”她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天哪!我一直以为那都是真的,好多人都以为是,我一些朋友都还在说这书墙!”
“嘿嘿!有些东西只适合远观不可近触,否则就会颠覆你的想象力!”我笑道!
就比如,一个女神般的妹子,你近距离接触,发现她卸妆后的满脸雀斑;摄影作品中的人间仙境一般的大草原,你去到却发现遍地的垃圾和牛粪;你羡慕某人的优渥生活,却不知道人私底下的艰辛的屈辱;某些行业所谓的大神,你却发现他只不过善用套路,干一些不能见光的勾当?
这书墙,我算是见识了!或许设计者的初衷本来就是用来装饰而已,有些事儿,见多了,就理解了!
第四篇:观书赋杂文随笔
半亩方塘,阅尽才子风流。天光云影,睥睨世间春秋。茶余饭后,一册在手。水波潋滟,满天星斗。开卷揽胜,寻芳探幽。闻宫商角徴羽,余韵之袅袅兮;观赤橙黄绿紫,色彩之斑斓兮;品酸甜苦辣辛,回味之悠长兮。
悦耳者,清音激越,汩汩淙淙,若山涧之流泉也;入目者,云锦瑰丽,若宝石之璀璨也;可口者,馥郁浓醇,若窖藏之琼浆也。若非躬亲者,不知其曲水流觞、盈袖暗香、口齿生津之妙也。
诗三百,道尽先民之喜怒哀乐。楚辞汉赋,铺扬昔日之阜盛繁华。乐府歌行,倾诉古人之悲欢离合。神游其中,洋洋大观,尽揽于怀。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唐诗宋词,摇曳生姿,争奇斗妍,闳阔跌宕;小令杂剧,雨后春笋,百般芳菲,万千气象;明清小说,流派纷呈,骊歌绝响,各显神通。徜徉其间,盛世华章,末世挽歌,令人喟叹,让人唏嘘!
呜呼!观书之趣,趣在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观书之乐,乐在激浊扬清,吐故纳新;观书之悦,悦在远离世俗,浩气长存!余生之有涯,而知也无涯。今生之余年,不可一日无书也,不可一日不观书也!
第五篇:书缘的杂文随笔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人与书之间,也讲究缘分。
小时候,能读到的课外书,非常有限。记得,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一本书页发黄,没有封皮、封面,连正文也少了几页的《邱少云》,里面的插图就是邱少云虎目圆睁,双手插进泥土,忍痛静卧在大火中的情景。那本书,是我从堂姐那儿借来的,反复读了很多遍,才恋恋不舍地还回去。
那时候,新课本一发下来,先迫不及待地把感兴趣的文章读一遍,看到注释上写着选自某某书,就特别想一口气把那本书读完。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了,有条件了,就把这些书都买下来,一下子读个够。等到多年之后,真的有了充分阅读的机会,却对很多书早已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大学时,学校里有图书馆,学校附近有图书城,加之,没有了升学压力,阅读条件空前优越。那个阶段,我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经典之作。
陆陆续续买下了《平凡的世界》《飘》《荆棘鸟》等书,那是我的第一批个人藏书,也是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一批书,成了我终身反复拜读的书籍朋友。
每到毕业季,宿舍的楼下就有很多人在卖书,有成捆成捆地卖给收废纸的,也有自己摆摊卖的,我因此淘到不少喜欢的书。记得一本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就是这么淘来的。
我想,对于这些书而言,遇到喜欢它们的新主人,相比进入废纸堆,应该也是欢喜的吧!
还有一次,图书馆清理库存,按原有定价的半价处理一批书。那些书,有的原价才几毛钱,半价简直就等于白送,我为此淘到一大批老版本的书,而且还带着学校改名之前的图书馆的印章。那批书,除了带给我阅读上的愉悦,也成了我对母校永久的纪念。
入职伊始,晚饭后,常有同住单身楼的男生三五成群地来女生宿舍聊天,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人看我床头放着若干书,就说借几本回去看看。没过几天,又来还书。我这个书虫,以为遇到了同样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又超强的读友,想趁机探讨一番。结果,几个回合下来,某人落荒而逃,自此再也不好意思来借书。
尽管如此,还是有几本特别喜欢的书,在同事、朋友间的辗转借阅中不知所踪,其中就包括上班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购买的《廊桥遗梦》《尘埃落定》等。
与老公初识,第一次去他的单身宿舍,他们单位的住宿条件不错,一人一个房间。房间内,最吸引我的就是那架满满当当的书橱,让我羡慕之余,不由替自己那些屈身于宿舍床下大纸箱子里的书,暗自感到委屈。
最关键的是,那书橱里的书,竟然有很多是我没有读过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套《黑镜头》,页页触目惊心,一旦翻开,简直让人欲罢不能。自此,以书与人结缘。
婚后,我们的书合二为一,装了满满两架书橱,受蜗居面积所限,为此生生挤掉了梳妆台的购买计划。
后来,随着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目前,我们一家三口,一人拥有了一架书橱。根据各自的阅读喜好,家里的藏书也藉此做了较为清晰的分类。
我的书橱,以文学类为主。老公的书橱,以经济、社会类为主。儿子的阅读偏好,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历史。至于散放于各处的两三个小书架,主要用于存放大家近阶段经常阅读的书。
逢年过节,我们给亲戚家正在读书的孩子们的礼物,也以书为主,或者是购书卡。总觉得,让书与孩子们结缘,这比给压岁钱,或者买新衣服,更有意义。
我们的身边,也聚集了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经常互相推荐书目,换书阅读。周末时,也会聚在一起,一杯清茶,一把干果,就是一段畅聊的温暖时光。
人与书结缘,浩瀚书海之中,偏偏就读到了你。人与人结缘,茫茫大千世界,偏偏就与你相识。最妙的是,以书与人结缘,更是缘上加缘,关系更加绵长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