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样的书要细细品味杂文随笔
很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读他的作品不多,文字却句句入心。其中有一句,原文不记得,大体意思是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热爱读书者,那么一定会有一本书让你产生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如同初恋,叩击心弦,你的心里会想:啊!这正是我想说的,这正是我的心里话,他帮我说了出来!太棒了!读这段时,我静心想了一下,其实林语堂先生的许多作品中文字就让我有这种感觉,不仅是他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作家也偶尔给我这种感觉,但是却不像他说的那样强烈,是似有似无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已经听过一遍著名作家毛姆的《人生的枷锁》语音版了。我习惯下载一些名著的语音版来听,有些不太喜欢或简单易懂的,听完就不会再读了,但是《人生的枷锁》是我决定买来细读的。没想到,却给了我林语堂先生所描述的那种感觉:正是那本一生中可与之心灵对照的书。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会给我这种感觉,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是作者的文字功底。虽然作品距今已有百年,但是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以及期间的丝丝感受被作者刻画的入心入肺,让人感觉好像无论你是谁,你总是会拥有和百年前英国的这个菲利普有过一小段相同的经历似的,他的想法或遭遇总会和你某段时间的情况吻合。读毛姆的作品,就有一种被带回他的时间和空间的感觉。
其次就是文章通篇充满对人生的思索。这和我一段时间以来思考的问题形成了对照。文章中否认了宗教、哲学甚至艺术,否认的如此自然而彻底,它撤掉的不仅是主人公身上的枷锁,更是读者的人生枷锁。宗教是控制人的东西,它本身也是一种哲学,而哲学本就是对生命的各种看法。研究别人对生命的看法,倒不如建立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于中国的哲学,我还是有一定接受度的,无论是百家争鸣还是儒释道分立,也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启示,而老外的哲学我直接无法理解,号称最简单的《苏菲的世界》都快把我看吐了。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对哲学的批判时,我兴奋的简直要跳起来:我讨厌那东西很久了,终于有人替我把话说出来了!至于书中关于艺术,爱情等观点,我也部分接受。即使不接受的部分,也没有冲突。所谓不破不立,正是这些观点的重新组建,才最终总结出人生的意义的结论。
最后,当然就是人生的意义的结论。作者和主人公经过漫长而深刻的经历、感受、思考,“究竟怎样才无愧于此生”?最后的结论是“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这样的结论一时让我震撼,正是这种震撼让我最终拿到它的文字版,开始细细研读。“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那么“生活,你的意趣何在?”要知道“幸福和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和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但是,人生一世就是要把这一人生格局完成好,让它更加错综复杂、充满美感和意趣,闪烁动人的光彩,成为自己的艺术珍品,直到它伴随死亡的来临而最后消失。
读《人生的枷锁》,如同穿越时间和空间,和主人公亲历了他的生活,又好像主人公来到了现在,如同另外一个你一样,感同身受的地方一处接着一处。我读书总是爱着急,总想尽快完成这本,以便进入下一本,可是读这本书,我却着意放慢了速度,就是为了细细品味!细细品味出了菲利普的一生,也终于品味出了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所应该有的一生。
第二篇:这就是家杂文随笔
洗完澡,静静地躺在床上,微闭着眼睛,用心去看这个寂静夜晚的一切。我看到了躲在草丛中的虫子正在鸣叫,听到了夜风轻轻抚过树叶的声音,感受到了花朵在一点一点的开放的样子。这就是家,总是让人无比舒心和惬意。
没有城市的嘈杂和喧闹,一切都是静静的。
打开电脑,面对空荡荡的文档,手掌托着下巴回想着近来身边发生的一切,希望从中捕捉到有趣的情节助我构思出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这时微风掠过窗户悄悄来到我的身旁,吹拂着我湿漉漉的发梢,轻吻着我的脸颊。稍一抬头,就可看见窗外的树枝随风而动的样子,远处天边繁星点点,比划着这是属于哪个星座,好久都没有看见过这么干净的只剩下星星的夜空了,遥想起小时候搬席子到楼顶上,躺着数星星的那些情景。很享受这一刻,希望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空气中充满花香的气息,似乎也夹杂着蚊香淡淡的香味。我深呼吸,努力闻嗅着,就像一个部队的小狗在寻找着敌人的蛛丝马迹。四处查看,稍弯下身,床底边火星点的蚊香在乌漆嘛黑的堆积物中显得格外耀眼。伊始只是星星点点的光火,随着风力加大,便有了“火烧燎原”的趋势,一阵阵淡淡的蚊香味更是扑面而来。
咦?怎么会有蚊香在这里?吃晚饭的时候……
在家第一个晚上,睡到半夜就被不停盘旋在耳边的蚊子吵醒,一气之下,拉起棉被,差点闷死在里头。然而,还是于事无补,第二天顶着熊猫眼起床后,看到蚊子在我身上,脸上,特别是手臂上留下清晰可见的痕迹,又是一阵抓狂。
吃晚饭的时候,静悄悄的,有意打破这沉寂的局面,“你们看,我的手臂,都快要被蚊子占领了。”
说着,不忘抬起手臂,嘴里念念有词,“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被蚊子咬的。”
他们吃着,还是一如既往专心致志地吃着。只是妈妈夹起一小撮菜,停在半空中,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们毫无波澜,让我有点小失落,默默转移话题,这才会让自己免陷于被冷落的境地吧。
“妈妈,你吃一下这个,这可以美容的,河哥专门为你准备。”我用筷子示意放在妈妈前面的一道菜。
河哥说这是海参。它长得好可怕,手指般长短,就像是巨型的毛毛虫,浑身黑不溜秋的,还满身带刺,让我无法判断哪是它的眼睛。在河哥解剖它的时候,我静静蹲在旁边,看着。河哥一刀精准无误解开它的肚皮,取出其中的杂物,便算处理干净一条。一会,黑黑一堆的,就攒满了半个盘子。看着它们的尸体,让我有点恶心感,反正我是不敢吃的,我相信我的妈妈也是不会吃。一个坏念头即便产生。
“河哥,我跟你打赌,我觉得妈妈不敢吃这个东西。”印象中妈妈很怕动物,连青蛙也不敢碰,除了家禽外,吃得最大极限也就是个牛肉了。
“好,赌就赌,输的就给对方100块。我赌她吃。”河哥停下手中的工作,挑衅地看了我一眼。
“要是吃也只是吃一口,就不敢吃了。”我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但更多的是坚定。
只见妈妈夹起其中一条,定睛看了看,放进嘴巴里。边嚼着边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很补的,多吃点。”河哥说完,看了我一眼,眉毛上下抖动着,宣告他的成功,并做了个给钱的手势。
过了一会,妈妈又夹起一条,停在盘子上空,观察了几分钟,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迟疑着。
“妈妈,你不觉得它长得很恐怖吗?”我看着妈妈筷子间的毛毛虫,又看了看妈妈难以言说的表情。
“是呀,要是没有外面这层皮,我就敢吃了。”她终于放回了盘子里。
我得意看着河哥,“凭我对妈妈20多年的了解,我就知道。”
爸爸会意地笑了。这就是家——我懂你。
“20几年,你有多长时间在家的?”
相对比于河哥,我差矣。一年到头,回不到两三次,也仅依靠着手机有时寒暄两三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躺在床上,闻着蚊香,甚是暖心。我知道,是爸爸。都说父爱如山,我觉得爸爸的爱润物细无声。我无意中提起想吃螃蟹,第二天桌面上就放着一盘螃蟹;我说想去玩,不久支付宝就收到一笔匿名巨款;我说我明天得走了,醒来行李装满了我爱吃地零食。
这就是家——让在外流浪的心有处安放!
第三篇:大学这半年杂文随笔
来到大学前,我对大学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四年,好好学习,考过英语四级,考各种证书,交几个可以谈心说地的朋友,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在真正开始大学生话前,我似乎就已经把一切都计划好了。希望把每一天都过的让自己满意。早上早起吃上美味的早餐,带着愉悦的心情和朋友一起去往教室,然后认真听讲,做好每一节课的笔记,晚上坚持锻炼,然后夜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偶尔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周围游玩,或是和亲爱的那个他一起看一场电影。一天又一天,平静但快乐,轻松但充实。
黄师并不是自己最开始理想的那个大学,所以来之前是带着些许失落的。但是真正到了开学报名的那一天,从踏进黄师的那一刻,看到黄师美丽的风景,感受到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心里的感受也悄然的发生了变化。我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然后也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慢慢的去适应所谓的大学生活。但是一切好像都和我原本的计划偏离的很远......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感受大学的美好,想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与知识, 于是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似乎每天除了上课,其他的空闲时间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社团里度过的,看似很充实但好像又觉得心里空空的。
我想要去交几个志同道合能够谈天说地的朋友,但是到最后发现,好像真的大学里面除了室友,其他的人都不会有过多的交流,或者说,在大学会认识比高中多几倍的人,但好像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高中的那种朋友之情。大学里面认识的人,走在路上遇见了,某一些还会打一个招呼,但却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到,那个招呼只是因为出于礼貌。
我想要每一天都有规律的生活,但是,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会限制着你,又或者说,是因为自己不够自律,只因为周围的环境或是周围的人所做的一点儿小事,就使得自己忘了原本想要的生活。偶尔想起来会觉得对不起高三时努力的自己。但是,我好像又很享受现在的这种生活,每天吃吃喝喝,自娱自乐。除了学校的课程,社团的各项活动,计算机补习班的课,其他闲暇时间似乎都是浑浑噩噩的就过去了......没有计划好的外出游玩,更没有放假就泡在图书馆里......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大学生涯一下子就过去了1/8。偶尔想到未来,会有一些慌张。但更多的好像是,想要去享受颓废所带来的乐趣。总觉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想似乎挺消极的。但好像,这样想自己的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在这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也只希望自己完成该完成的事,然后跟着自己的心走,多做一些快乐且有意义的事。这样,在未来回想过去的时候,应该也不至于会很后悔吧。
第四篇:这不幸如此之多杂文随笔
终于放假了,可以好好说一说关于江歌案的想法。
如花一般年纪的少女,在暗夜之中被一刀一刀带走生命,然后在一个平凡得有如每一个平凡的夜晚一样,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
外面万家灯火,有人嬉笑有人玩闹,有人幸福有人痛苦。可她再也感受不到了。
而她的妈妈,此时此刻,什么都不知道。
那一刻的姑娘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有着怎样的遗憾和懊悔,带着怎样的不舍和恐惧,我们都无从得知,她留给母亲的是最后一个视频电话,留给世界的是倒在血泊里的冰冷身体。
看到采访的时候我是愤怒甚至崩溃的,因为一个人怎样才能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还说出这样恬不知耻的话。为人的礼貌暂且不论,你面对的人不是一个路人,不是简单的受害人,是你间接杀死的人的母亲啊。
后来却又平静,因为这就是她的为人和家教了,父母如此,怎么对孩子要求她道德高尚品质优良。
人们需要用对刘鑫的指责和谩骂,来释放对一个惨死少女的同情和悲悯。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除了让她生不如死,百倍煎熬。
那么多天的热搜,真正让我哭出来的有两次。
一次是王志安在江歌家里采访她的妈妈,采访中间憔悴的母亲突然哭起来,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前年的生日歌子托同学给我买了花和蛋糕,去年我去日本看她,她送了我一块手表,可是今年呢?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的歌子又在哪里。
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哪怕此时此刻回忆起这一段,眼泪也不自觉的留下来。
是啊,这样好的一个姑娘,她又在哪里呢。她会不会也想给妈妈过一个惊喜的生日,想着怎样让妈妈高兴一些,哪怕身在远方也能把对妈妈的爱带到她面前。
看到这个采访的不久之前是我妈妈的生日。我在几万公里之外的美国,找了一家花房工作室给妈妈买了一束花,千叮咛万嘱咐,在妈妈生日的那天送到了她手上。
于是那一瞬间,感同身受。
留学生啊,哪一个不是身在千里万里,身边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可心还记挂在一座生活了二十年的小城,那里有一间房子,可能不大,却是全天下最温暖的地方。房子里的人可能会和我吵架,可我就是爱她。每一个节日都要认真算好时差,让一束花或者一句话,代替自己陪在他们身边。
我离你们好远好远,可我也一直都在啊。
第二次,是网友找到江歌的微博。
简单的微博,没有自拍,更多的是转载,有的时候是做饭视频,有的时候是奇闻逸事搞笑视频,有的时候是世界各地的好风景,配文是几颗红心或者一句“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
哦对了,她还喜欢A团,喜欢大野智。
如同每一个普通的小姑娘,不是网红,没有多少粉丝,上微博只是为了了解这个世界,知道每一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哪里有怎样的故事和风景。
已经许久没有更新的微博评论都多了很多,有同饭一个团的妹子说来生还要做大野智的女人,或者我替你去看看这个世界,最感人的是一个西藏的妹子说回家的时候要为歌子挂风马旗,为她诵经。
再一次的,眼泪哗啦啦的淌下来。
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善良的姑娘,她们或许和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或者身在我们梦想前往的远方,或者分享同样的爱好,陶醉同一个人的面貌。
在我们无知无觉的某一天晚上,就是这样一个姑娘离开了这个有些残酷也有些孤独,但更多是美好的世界。
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无法抑制的难过与悲伤,都是因为这个女孩和我们太过相像。
这件事从一开始,我的重点一直都在刘鑫的态度上。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从来都是有道理的,我也相信。
扪心自问,我都没法回答如果那一刻在门里的是我,我会怎么做,我羞于回答,甚至羞于思考,因为我不知道,我会在内心深处得到怎样一个最真实的答案。
因为这样的换位思考,我没法把自己放在制高点来审判刘鑫什么。
可是我知道,如果是我在那短暂的几分钟里在门里煎熬,在友谊甚至人性面前选择苟且偷生,选择牺牲道德来换取活下来的机会,之后我要认真的道歉,要跪在江歌母亲的面前乞求她的原谅,悲痛欲绝的母亲会打我骂我羞辱我,网友会人肉我咒骂我指责我,但我不会离开,从今天开始哪怕离开自己的父母,江歌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江歌的家事就是我的家事,无论多么痛苦煎熬,我都要承担,因为我卑劣的用别人的生命换取了我生的机会,因为这些都是本该死去的我苟且活下来应得的报应和惩罚。
这是用江歌一条无辜又美丽的生命,偷来的命啊。
可这些,懊悔,内疚,惭愧,在刘鑫身上,我统统没看到。
由此,刘鑫该死,却又不能让她死去。法律会给陈世峰应有的审判,可她活该活下来,承受一辈子舆论的压力,公众的谩骂,活该一辈子体会生不如死。
绝不能放她逍遥离开。
看到采访之后的那天晚上,我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和妈妈视频,快要挂电话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江歌的事,于是和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啊,我怕如果有什么意外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我爱你呢,妈妈,我爱你啊。
妈妈有点好笑好像也有点慌张,赶快和我说,瞎说什么呢,别瞎说话。
我笑了,照例给她一个飞吻,挂了电话。
这个世界上的不幸如此之多,飞来横祸或者人心难测。如今能每天给妈妈一个吻,我也觉得庆幸。
第五篇:这五年,在杭州杂文随笔
五年前,第一次来到杭州这座城市,那时候只想着,一定要去看一眼西湖,看一看断桥残雪。
课堂上,听老师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雪湖”。而后,我在晴天不止看了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满陇桂雨、九溪烟树……也去动物园看了羊驼、大象、火烈鸟……在龙井村、十里琅珰、南高峰、宝石山等留下了足迹。在雨天,我们看了美术馆的敦煌展,看了烟雨中的断桥。和小伙伴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出发,从暮霭沉沉逛到月朗星稀,也享受了一番音乐喷泉的视听盛宴。在杭州,遇见一场雪真不容易。好不容易下一场,断桥上也都是挤挤挨挨的人,完全找不到雪的踪迹,于是我就转道去了保俶塔,越往山上走人烟越少,那便是一个真正的冰雪世界,不由得便想起了《冰雪奇缘》,那一刻,觉得自己便是这冰天雪地的主宰。
犹记得第一条朋友圈是转发的一篇文章——《如果我在杭州遇见你》,五年之后回首,发现没有遇见那么一个“你”,于是也就没有enjoy杭州最浪漫的公交——K155,也不曾乘坐西湖的手划船,没有坐着游2从六公园到杨公堤,没有去品尝吴山广场的吴山酥油饼,没有在庆春广场汹涌的人潮中牵过”你“的手,没有去万松书院追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足迹,没有到杭州乐园坐一回摩天轮,没有在黄龙体育中心看一场演唱会,也没有坐过一次双层巴士看一看这些熟悉的街道,更没有在杭州筑下一个小窝……我逛过了夜晚的河坊街,也曾一个人在浙图看书复习,和小伙伴去了一趟四季青,也默默地感受了杭州的四季,唯独,没有遇见一个“你”。
五年的大学时光,见证了校歌和富春校区的诞生,见识了G20的风采,看过了西湖的阴晴雨雪,也看到学校百草园从人丁兴旺到如今芳草萋萋。五年的时光可以改变太多,我从对中草药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运用医学知识减轻病痛,从步入大学的懵懂到如今人生道路的逐渐清晰,从小鲜肉熬成了老腊肉,从单纯的学习逐步转到了学以致用和传道授业解惑,我看见自己从一名小白到一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这五年里,我学会了排球和团队的力量,我体会了毅行、马拉松和坚持的力量,我参加职规赛摸熟了办公软件锻炼了答辩的胆量,我写过剧本、拍过视频体会了导演的责任重大和表演的不易以及后期制作的头大。数不清多少个夜里,趁着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改文案、改论文、改剧本、剪视频、剪音频、做字幕、做PPT、写讲稿、拟规划……同样的事情,有过经历了,也就慢慢能摸到门道了,我很庆幸,这五年,我没有浪费得太彻底。
杭州这个城市,有太多值得品味和感受的东西,五年的时间还太短,远不够人细细品味,当然我也承认这其中也有我太宅的缘故,以致于少了很多和这个城市深入接触的机会。Anyway,离开是必然的,为了老师们期望的前程似锦,为了父母期望的衣锦还乡,更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吧,在这里我渐渐蜕变成长,虽然一路孤独为伴,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与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