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场相聚,终究要散场了杂文随笔
小学毕业考试结束,毕业典礼开过,时间慢慢推进,我们的这一场相聚就要散场了。
曲终人散皆是梦,人生路上的陪伴也在这里住脚,师生缘分也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佛曰: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而我们师生两年的朝夕相处,那应是前世的几百万次的擦肩而过方能修来的福。
在素色锦年里,与你们相遇,就是我人生时光里最美的赠予。记忆里的一幕幕,慢镜头似的在眼前播放,那么清晰,那么欣慰。想让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这离别的时刻迟一点,再迟一点。
在岁月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你们成就了我的各种情绪,我本想做个优雅的语文老师,和你们漫步在清新的散文里,徜徉在优美的诗词歌赋里,时而品品诗,时而抒抒情。可你们总是有能力破坏我的优雅。本想让我的人生成为一曲清歌,你们硬生生把它演成了一部《西游记》。
你们呀,装得了淑女,演得了魔头,和你们在一起,我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和你们斗智斗勇。这丰富的人生呀,总是不需要彩排,都能演得活灵活现。
最让我喜欢的是你们大气的性格,不拘小节,不闹别扭,这些事我从来不担心。今天,你们全体给我递了一张请假条,希望我能准你们这张永久性请假条。还不时提醒我,该签字了。是啊,不准都不行了。
我的这些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活泼机灵,伶俐活泼,乖巧可人,心灵手巧,乐于助人,不屈不挠的孩子们,真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送给你们。但是对你们的喜欢却是发自内心的。
今天毕业离校的孩子们,愿你们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愿一切安好!
第二篇:相聚时光杂文随笔
相聚的时光匆匆,南风又轻轻地吹送。
——题记
秋风渐起,树叶微黄,染上了专属于秋的颜色,略带枯寂。就连空气仿佛也带有了几分萧瑟。秋,还是那个秋,校园,也还是那个校园,变得只是,时间,以及人心。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崔护写的一首我比较喜欢的诗。虽已吟诵千百遍,可,以往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此时此刻对这首诗的感悟之深。一抬头,一回首,时光却已匆匆。尤忆四年前,那天,阳光正好,来自五湖四海的你我,怀着同样的热情,带着对梦想的渴望,踏进了这所追梦的殿堂。那时候的我们,脸上充斥着属于那个年纪的稚嫩以及天真,空气中弥漫着热血与坚持,就连风,仿佛也带有了青春的气息,那时候的我们,不知忧愁为何物,以为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正如毛主席所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便是对此刻最真实的写照!
岁月无情,四季轮转,韶华不为少年留,时光匆匆,来去无情。如今,我站在中央图书馆前,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如多年前的我们,脸上洋溢着欢笑以及向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终于要离开了校园,离开了象牙塔的保护,独自去面对来自于社会的挑战。四年的时光,岁月雕刻了容颜,四年的磨炼,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现在的我们也不是四年前那稚嫩的年轻人了,在四年里,我们曾经碰过的壁,曾经熬夜赶过的推文……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们以后面对社会最大的财富!四年间,我们收获的友谊,一起经历过的种种,都会变成我们以后最美好的回忆。就要毕业了,朋友,希望我们在下次见面时,能依旧笑着说:好久不见!
独自走在校园里,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这边土地,见证了我的太多太多,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证了我的每一个成长。四年了,校道旁的小树苗也长成了能抗击风雨的大树,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些小树中的其中一颗?
母校,再见了!
第三篇:我们终究没有成为情侣杂文随笔
遇到w时我23岁,大学刚毕业,正在吊儿郎当的找工作,对社会报了太多的期许又夹杂着我自己以为的事故。w是个程序员,那年28岁,工作到了瓶颈期,在不断找寻出口。
那个夏天,我们聊学英语的方法,聊工作的方向,聊生活的不顺遂,聊身边的喜怒哀乐,一起分享心情,一起仰望梦想,那个时候我们年纪都那么好,时光也那么好。我想我对w是有爱情的。对于爱情我总是会套用结婚誓词来验证,贫穷和富有,健康或疾病套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心中给出的最诚恳的答案就是结果。对于w我想我能给出我愿意的答案。如果让我评价一下w,简单粗暴的讲就是像个男人。不是四肢发达的意思,虽然w也有180的个头,而是他的思想像个男人,不会跟女人矫情,思维却又很细腻,他似乎把太多的计较留给了自己。有时候我会觉得他就是那个不断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而后渐渐的错过了爱情。我有时候会笑话他,那时候一个月能买一个苹果,能和我一起犯二的快乐着,而今一个月能买3个苹果,一个月能换3个女朋友么。
我一直觉得是我们错过了,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们只是互相打发了那段无聊时光。
第四篇:重逢了杂文随笔
算算应该有五年没见了。芦抗说他要来秋城找我,家里已经到了准备过节的时候了,就拜托阿姨照看一下孩子和妻子,来秋城碰碰面。给我发消息的时候我还在客房睡着,醒过来之后昭昭已经不在家里了。
看到芦抗给我发的消息,突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身份面对了。多多少少应该有点尴尬的,不然这么多年不联系的话岂不是白冷漠了。芦抗是晚上十点多的飞机,机场在秋城远郊的一个镇上,芦抗特意嘱咐不让我去接。但是我还是觉得当面见一下会比较好一点,就开车去了郊区。
晚上临出门的时候给昭昭留了张字条,跟她讲不回家睡。我们俩之间有种冷战的感觉,虽然她已经在向我示弱了,但是我还是有些顾虑的想让两个人再缓缓。
我其实真的没有设想过还会跟芦抗见面,我觉得芦抗已经成为我记忆里丢失的一环了,虽然还是经常梦见或者偶然想起。但是至少在现实当中,他已经算是消失了的。
重逢,意味着两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彼此都怀抱着再次相见的可能。但是我觉得我应该不算是对对方抱着这个不太可行的幻想。我们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无非就是一个斤斤计较,一个毫不在意。斤斤计较的是我,毫不在意的后来也成了我。
我有时候很喜欢这种,被人突然提及并且意识到我的重要性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对自己过大的自卑感让我很难产生自信心,所以才会特别的喜欢安全感。
一路开车,带着莫名的优越心情。前往机场的公路上没有几辆车,所以可以放松的开一会儿。车载音响里在放蔡健雅的《达尔文》,我记得那时候芦抗比较喜欢这首歌,被他带的,我也经常去听蔡健雅。
到地下停车场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半,在车里听歌的时候开始有点莫名紧张的情绪。大概这就是重逢的时候该有的情绪吧。久别重逢这个东西让人会产生很温暖的联想,但是现在我对这个感受产生了怀疑。无助感包围着我的全身,让我感觉到无时不刻不在的顾虑。一点都没有在路上的轻松,大概就像是近乡情怯那种感觉?
航班显示已经到站,已经陆陆续续有人从出口出来。
我在猜测五年过去了,芦抗已经长成什么样了,在思考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上学的时候他就是那种平常身高,但是出奇的瘦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胖一点。
有两分钟,我看到他从出口出来,只背一个双肩背包,跟那时候没什么两样,甚至有种恍惚,只是放假回来而已。
他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有点不知所措。还是他主动揽着我肩膀,跟我说了句:“好久不见了,小孩子你还是没变样子啊。”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我觉得最合适,但是别人叫我小孩子,我应该会两脚踹上去吧。
第五篇:放假了杂文随笔
总算干完最后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两周多的寒假了。细雪纷纷,下班后,去唐人街购买了一批食品,花费11元多,打算就靠这批存货在家里宅上一段时间。
回去炖上萝卜骨头汤,然后开始看费里尼的《浪荡儿》。看完之后,最大的感想是,意大利五十年代的浪荡儿怎么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
这个假期有很多计划,打算写两个短篇小说,争取再写几篇挣钱的稿子。不久会有一个大的翻译项目,想着就怕,因为会很累,但是要挣钱,所以躲不过,而且翻译这项工作,总是事先想起来怕得要死,但翻译一段时间后就渐入佳境,最后欲罢不能,恨不得继续翻译下去。真正怕的是时间不够,一边打工一边翻译,没有足够的休息,心情会不好。
看到那可在日记里提到豁出去的问题,我觉得,人有时候是得豁出去,在美国这样的国度,哈金决心写英文小说,李安想要做导演,这都是要豁出去的事儿,因为听上去几乎没有成功的几率。当然,他们是成功者,他们的背后,有无数的失败者。但是反过来讲,他们选择的时候,自然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的。哈金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确定性也不是人生的目的(或追求)。“最坏无非是失败。”
打了4个月的工,身边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很有趣,也很有启发,只是这份工作完全不与人交流,我的口语是越来越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