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一篇: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对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提出了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树立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信息系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等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有效性 工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滞后、层次较低、模式老化、内容陈旧、师资队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现。因此,新形势下探讨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效模式,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不仅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滞后,就业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是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也是在毕业生就业当年组织的短程化指导,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如何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制度指导的辅助性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不足。高校就业指导观念滞后,把就业指导工作理解简单化,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单纯为了就业率,把学生推上社会就完成任务。目前,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高层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展的还不是很理想,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长效性和科学性。

(2)目前高校缺乏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以及专业职业指导咨询机构。教育部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但是,目前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上看,专业教师匾乏,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事务缠身的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辅导员,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学术水平不高,教学能力有限,不具备高层次的职业指导理念、现代就业服务理念,很难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职业测评、职业辅导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同时,高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单一缺乏实效。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也存在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的现象。

(4)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存在短程化倾向。目前,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内容形式单一,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形成一套的教学体系,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内容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就业指导内容较狭窄,没有新意。只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间题,也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就业指导的对象重点也往往只是应届毕业生,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

2.新时期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有效性策略以及措施

(1)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树立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观念是关于事物的基本观点和理念的统称,对行为具有先导性作用,它不仅对事物的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还规定着事物的内容。因此,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是必要的。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视学生自我认识、专业推荐、专业选择、职业准备到就业的各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毕业工作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同时,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开展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指导,使得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来看,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首先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人员为主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新形势发展对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一般应具备心理学、法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以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在一些师范院校建立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学科,培养就业指导工作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运用现代化的就业指导手段,真正促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完善和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理念的树立。

(3)改革就业指导模式,开展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高校应立足实际,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应地对各种形式活动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做出科学的安排。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并且通过人才测评系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正确地认识自我。

(4)建立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信息系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优化高素质人才利用率。采取措施建立全国、地区人才职业发展指导网络系统,完善人才网络档案,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满足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重需求,使人才和职业高度匹配,优化高素质人才的利用率。同时,加强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搭建人才与单位交流的平台,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并且强调它的整体性,突出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从职业选择、职业测评、人职匹配、择业技巧训练到就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严密的工作体系,建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反馈机制,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观念滞后、就业服务层次较低;缺乏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以及专业职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单一;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信息系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第二篇:构建新时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构建和谐校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显得过于被动,缺少完善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建立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

“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就业”.“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要地位”“我最担心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以平均每年2O以上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652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3年来一直徘徊在7O%左右,失业大学生数量巨大。大学生是否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着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成败关系着毕业生的能否顺利就业。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突出瓶颈

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缺少一套完善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就业指导工作显得被动,就业指导工作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

(一)职业规划课缺少系统化

职业规划对于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学生们读书十余载并参加牵动每个家长心的高考。一直都是在围绕着努力学习从而考上大学这一目标。当他们离开温暖的家,走进大学的校园时.会有一种迷茫,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再加上不再有父母在耳边“唠叨”和班主任的密切关注.有些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或者自我颓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影响了最终的毕业与就业。职业规划课能帮助学生们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起自己的学习目标.对端正学风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尤其重要。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职业规划课都缺少系统化,很多都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介绍、所学课程、职业方向等,过于简单,很难给学生们一个科学的指导。

(二)负责大学生就业的辅导员工作繁而不专

实践中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基层也是最重要的力量。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地扩招.负责毕业班的辅导员往往要面对几百甚至上千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日常事务工作是非常繁琐的.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密切联系用人单位,要认真备课尽力上好就业指导课,要想方设法地促进学生就业还要及时上报就业率等等。甚至有的辅导员要同时分管奖学助学、团建党建等众多工作。实践中还成为了领导的“万金油”。此外.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很大部分已经成了家并有了子女,他们也需要许多业余时间去维系家庭的稳定和谐。繁杂而重要的工作,以及必要的个人家庭生活,每一样都那么重要。疲于奔命导致的结果是辅导员们精力透支,分身乏术,很难再抽出时间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走专业化专家化道路。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上不去.就业指导工作就很难出成绩。

(三)大型集体形式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为效果不够理想

由于缺少相关的教师和灵活的课室.很多学校不得不选择一个能容纳整个毕业年级几百人的大型课室.一次性上课。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无法很好地兼顾课堂秩序,毕业生也难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有些毕业生只是为了有考勤而来,来了之后没有用心听讲,特别是坐在后排的学生不守纪律的比较多.还影响了其他感兴趣听课的同学。结果在上完一堂简历制作课后,从检查学生上交的简历作业中发现,要么大多格式千篇一律.要么干脆从网上搜索一个模板照填.要么内容非常简单,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辛辛苦苦筹备的一节课没有达到预定效果,学生简历制作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事实上.不仅仅是就业指导场所缺乏.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人员、设备、场地以及投入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尽管教育部专项发文要求各校加大就业指导人员及就业经费的投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专项拨款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四)指导教师大多为本校教师不利增强说服力

担任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一般由学校和院系领导、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同时由成功校友及名企领导辅助。在与毕业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学生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课是校友的交流和名企领导主讲的课。究其原因:同学们认为学校的老师讲的内容都是书本知识.理论的东西太多,列举的例子缺少生动性和时效性。部分毕业生存在着认为“家花不如野花香”的错误观念.认为本校老师的就业指导经验不如社会上的专家与管理者。同时.大学生认为校友讲课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名企领导讲的则代表了一种权威性更有一种新鲜感。

(五)大型就业指导课缺乏个性培养

每个毕业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能力,都用相同的就业指导方式会让共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却让毕业生们缺少了一些个性.缺少了一些特点。如常常在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现场会看到一群身着颜色、款式都非常相近的毕业生,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学校。这种大众化的职业套装看起来很精神很庄重,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或者说这种服装不一定是这些同学的最佳选择,当然也会给来招聘会的企业领导产生视觉的审美疲劳。(六)就业指导课缺少系统的开设与实践

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同学们接受的都是些理论的知识或者是一些常识,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同学们在找工作前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查找自身的差距尽快弥补不足,以便能在真正的职场上发挥自如。现在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在经历过几次面试场上的失败后才成长起来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上,每一次面试的机会都非常难得.成功率显得相当重要。对学校形象的塑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就业指导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涉及就业指导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因此,要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构建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时间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大一应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大学,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概念,培养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大二应指导学生进行个体倾向性就业目标的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评,初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大三应侧重于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设计自己未来的就业目标与职业生涯。大四应该开展开展就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创业教育和诚信教育.指导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此外,有几个实践做法值得推崇,其一是在学生刚进学校时开始参加职业规划,让学生尽早树立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良好的学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大三的时候上完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刺激同学们积极与正在求职阶段毕业生沟通的积极性.以便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积极到用人单位实习,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大四开学初以邀请校友和名企领导来做交流为主,最好是每个专业的都能兼顾.并分开专业来上课,让毕业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听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也因听课人数的大大减少,给同学们增加了与校友和企业领导沟通的机会。大四下半年不建议再开展大型的就业指导课。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已在用人单位里实习。此时的重点是放在对就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辅导。

(二)内容上:就业指导内容多元化、突出实效性

在传统教育内容基础上,要突出就业指导内容的多元化和时效性。把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相结合,同时开展创业和诚信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和品格塑造。我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设计上,更多的是以就业政策法规的宣传以及就业形势分析为主,而在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方面显得不足。导致的后果是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就业扎堆”、“有业不就”。

(三)形式上:既要整体指导。也要重视对毕业生的一对一指导

要进行针对全年级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指导方案的制定,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整体指导,全面突破。此外,也要发挥“选修课”和逐一击破的作用。负责就业的辅导员要准确的了解每个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的情况,并做好毕业生信息的网络化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每个毕业生谈话。谈话交流的方式多样,可到学生宿舍走访、打电话访谈、办公室座谈等。把学生情况输进电脑制作成EXCEL表格,方便查看和管理。这种谈话建议在大四上半年开学初进行一次全面的,大四下半年开学后进行针对性跟踪。因此.就业指导的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但是要注重时效性。

(四)氛围上: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环境

积极的就业氛围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础,非常重要。在统计就业率时,经常会发现要么一个宿舍的学生都就业了,要么一个宿舍的学生都还没有着落;同一个专业的两个班,也会出现这种对比很鲜明的情况。这说明了学生们的从众心理是非常强的,所以尽最大努力在全院范围内去营造积极的就业气氛。如通过学生党支部调动毕业生党员的积极性,并通过党员积极的求职态度去影响其他同学;通过毕业论文导师的密切关心,刺激就业;通过各宣传栏关于鼓励就业的宣传。张贴各班就业进程表,并及时更新等方式。

(五)效果上:重视对就业指导的考核与评估

学生上完就业指导课后究竟学的质量如何,可以通过实战考核来评定,并把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存档.对落后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补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标。考核的内容以求职简历、面试礼仪、自我介绍以及毕业流程这几个方面为主。考核的方式可通过闭卷考试和模拟面试为主。模拟面试官可以有学院老师和优秀校友组成,考试分专业进行,面试官对每个面试完的毕业生进行点评,大约需要一个周末可以考核完毕。而更长远的做法是:做好历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往届毕业生是就业工作中宝贵和丰富的资源.应该保持必要的联系.进行毕业生调查也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对已就业学生的思想、业务能力、单位评价做回访和统计。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全面考核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篇:浅谈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人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大学生就业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社会就业环境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从总体素质上来说,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就业市场的优势群体,但随着高校从1999年之后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了倾斜。而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毕业生就业是国家包下来的,大学毕业生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根本不用为就业发愁,所以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面对新的形势,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陆续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机构的名称虽不同,但都在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待拓展、深化和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的效能,依然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操作体系,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开展较晚。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不久,大学生就业指导仍处于摸索时期,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现代化及学生自身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纵观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单一。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讲座和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即每年的11月份左右,场数不多,其中内容精彩、指导意义大、影响力强的讲座较少。至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也有纯课程化的倾向,不少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很闷,缺少互动性,联系实际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简单。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解释、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即使这些内容也多处于一般理论的、表面和肤浅的介绍和说明,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如何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则或为隔靴搔痒,或为缺乏,甚至没有进行教育。

(三)就业指导工作观念缺失。目前我国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甚至认为就业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事,与学校关系不大。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人才缺乏、经费不足、场地紧张,很多工作开展不起来。课程设置上忽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创业教育上明显落后于一些欧美国家。我国许多高校是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汁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一些政府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认识也不够充分。

(四)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是院系党政干部,更多的是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门的、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他们对就业指导212作缺乏应有的研究和把握,只是凭经验工作,凭热情办事。同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他们较有弹性的工作,其他事务性工作则更具钢性。他们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很难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专业去发展。

(五)就业指导工作对象太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只局限于大四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但社会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上岗条件及要求已明确摆在眼前,他们已没有在较大范围内自由选择的可能。许多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后悔自己在过去三年多的大学生活里没有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奋斗。应该让非大四的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走进就业市场,尽早知道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尽早明白为了将来就业应该如何安排大学学习和生活。

(六)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滞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有十多年发展历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高校编印了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相关的研究仍明显滞后于实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缺乏深人系统的研究,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对劳动力市场及新时期我国人才就业的特点缺乏理论研究,就业指导212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显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同比增幅为12.9%,要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许多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劳动力的低512资和吃苦耐劳等品质成为许多企业愿意接受他们的重要原因。有了这些低门槛迈入的竞争者,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发的巨大。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意识,就业不能一个模式,就业需要多元化。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和评价,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白自己的素质、特点、能力、兴趣和爱好,对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此做出对职业的选择和规划。有些大学生甚至还存在一些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较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团队精神较差、独立性不高等问题。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但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甚至不能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仍然留恋大城市,追求铁饭碗,非国有单位不去,非国家干部不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些毕业生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择业时只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不愿到基层单位、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和待遇。许多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要求工作条件舒适,稍艰苦的工作不愿意做,只要出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立刻跳槽,缺少起码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公德,使单位受到较大的损失,以至不敢录用应届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呼吁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强化普通劳动者意识。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建立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就业指导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必须转变就业指导只是毕业年级事情的观念,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在大一新生入学时,为大学生进行测评,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二年级,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的要求,明确以后的求职方向;三年级,提供实习、社会实践和培训机会,并开设一些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四年级,开展求职择业技巧、技能指导,择业心理辅导等。当然,这仅仅是大学四年在内容上一个总体的大略的划分和各阶段的侧重。各阶段内容上的联系和交叉是肯定的。让学生一入学就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四年的学习和指导,使学生能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技能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二)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有限,理解也不尽全面,在走向社会之际,极易出现诸如心理失衡、定位失当、期望值不切实际等情况。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及时进行有计划、分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并且在指导的内容上力求做到完备周到。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要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的指导形式,除了高校常用的讲座、授课等形式外,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非常重要。特别是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加强:在校期问社会实践的力度,抓住通过就业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这一关键,重视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专业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建立队伍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及其职能已从单纯地管理控制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不断拓展深化,这就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难适应指导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同时这支专门队伍要深入社会,深入用人单位,加强调查研究,保持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的密切联系,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切合实际需要,针对性、前瞻性更强,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效果,提高就业率。现代高校就业指导必须做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职业化、指导工作社会化。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党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必需的,同时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把分散的、零碎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指导和服务;还必须有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只有这样就业指导才能科学地、规范地发展。

(四)建立网络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市际、省(自治区、直辖市)际,乃至国家间的毕业生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建成全国性的人才信息网络体系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资料库;以统一网站作为媒介,为雇佣双方提供信息服务,让毕业生通过网络,便利地查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就业需求信息,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与流通速度,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能高度“透明”地交流。同时,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应加强人才预测,委派专业人员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定期发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就业环境的预测。为高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对就业政策加以调整,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毕业生创造公平、合理、鼓励竞争的就业环境。

结语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而该活动又不断地推动着理论的反思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要从长远发展地高度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近几年来,经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的推动和高校的努力,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方法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入的同时,对就业指导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之不足,则严重的制约着其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水平的提高,这就迫切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浅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论文关健词:三个代表 毕业生 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讲求经济效益,企业生产讲求与市场相结合,以销定产。高校的“产品”是人才,毕业生就是高校的人才“产品”。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和办学规模,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近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把高校的人才“产品”源源不断地顺利推向社会,使之在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岗位上发挥所学,为社会做贡献,这对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也是高校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适应新时期人才供给要求,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社会合理地进行人才资源的配给,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每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健全毕业生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逐步由原来的计划分配体制向双向选择的模式过渡。相应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存在一个健全体制和转变职能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原来只是单一地按计划对毕业生进行分配,而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毕业生在增加择业自主权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思想困惑,遇到了新的现实问题,引发了新的心理矛盾。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应对毕业生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择业心理调适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因此就业管理部门也就成为对毕业生的管理、指导、教育、培训和服务相结合的综合职能体系。要发挥好这些职能就需要我们冲破原来老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也是使高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市场相结合,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所必须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首先要熟悉国家及本地区对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熟悉毕业生在择业中所应享有的权利与应该履行的义务,努力贯彻和落实国家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次,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捕捉应用信息的能力。就业工作人员不仅要与用人单位打交道,而且还要与学生交流。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建立和沟通需求信息网络、组织召开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等都是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再次,就业工作人员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繁杂、艰辛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秉公办事、热情服务。总之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强化指导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开拓就业指导服务新思路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进步和日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逐步从原来的按计划分配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由单独的管理者变为服务加管理的模式,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在新形势下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顺利求职择业呢?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必须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始终为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着想,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各种有利的条件。

(一)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职能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的形势,就业指导机构应更多地研究就业市场的动态,并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为毕业生求职就业起到参谋和指导的作用,转变原来单一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服务意识。其主要职能表现在:

1。帮助毕业生了解和掌握国家及本地区毕业生就业的最新政策;

2。结合本校毕业生特点、质量、学校声望等因素以及就业市场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情况,对本校各层次毕业生给予正确的预期就业定位,增加毕业生签约的成功率;

3。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择业、面试技巧、心理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发挥等方面的培养;

4。收集用人信息,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信息,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5。负责毕业生建议就业计划的制定、上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本校毕业生有关事项的审批、就业派遣及遗留问题的处理。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工作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肩负着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就业市场进行求职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的任务,在提高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就业信息网络。

毕业生求职就业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是因为缺乏就业市场信息而造成的。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信息的沟通。一方面将毕业生的情况向社会、向就业市场作宣传;另一方面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再一方面,要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一定范围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对在校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要利用和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广交朋友,保持长期合作,互传供求信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总之,要把就业信息的传递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来抓,逐步培养和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传递网络,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不是盲目的,而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的。

2。开设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上课、举办讲座等形式,对各级就业政策、市场形势、就业程序、就业途径、就业技巧等知识进行介绍。这种形式比较系统、全面和直接,效果也比较显著。另外还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模拟演练,使学生尽早地熟悉市场择业的方式,努力培养适应市场的能力。演练前,对应聘中用人单位经常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提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答。这对就业指导课所讲的很多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实战练习,对学生走向真正的就业市场是大有益处的。3。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是对全体毕业生开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课,它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但毕业生的思想认识、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等千差万别,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解决了普遍性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特殊性,针对个别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还要进行个别指导、个别咨询。

4。组织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交流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供需双方相互选择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不同于普通的人才交流会,它是以校园为主要场所,并且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交流会。在没有组织校园双选会之前,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时,一方面能过各类人才招聘市场,另一方面就是亲自到高校考查、招聘毕业生。频频地有用人单位来高校挑选毕业生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这种无计划的招聘活动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于日常的就业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在校园组织就业双选会,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沟通学生与用人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正确把握就业市场

毕业生进人就业市场,首先要了解就业市场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方面是指国家、省、区对毕业生就业的最新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是指学校及所在省、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程序。这些规则除了在毕业生就业导课介绍给毕业生外,还可以将其收录到《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中,采取归类叙述讲解或问答等方式,便于毕业生查阅和明确掌握。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小环境,缺乏对社会大范围就业形势的认识。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认真地分析社会各层次相关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结合本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对将要进人就业市场的毕业生进行指导定位,这对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成功签约、少走弯路有重大的意义。以往确实有一些毕业生在初人就业市场时,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对自己就业期望的定位不准确,在就业市场上疲于奔命,到头来却后悔错过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二)加强毕业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择业不仅是对大学毕业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毕业生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的过程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如害怕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渴望在竞争中能超过对手,可又难以承受失败的打击;盲目地进行横纵向的攀比,对一些现实上的“不公正”“不平等”难以接受,在理想与现实产生一定差距时,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灰意冷,难以自拔。诸如此类,使毕业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毕业生在择业中的这种恐俱、焦虑、急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进行调理或提前预防。首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教育毕业生保持良好心态,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现实和社会需求,将自已的希望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对待市场需求与选择和个人意愿与期望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毕业生在心理上要敢于承受失败的挫折,把挫折作为磨砺自己的机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再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面试求职的技巧,使其增强自信心。对于不熟悉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来说,面试技巧是一门必修课,要教他们指导掌握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应付各种提问,发挥特长,突出个性,平和冷静,谦虚诚实,坦然应对。这些方面除了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进行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外,还要求他们可以用模拟演练的方式,如安排适当的模拟招聘会,来加以正确的指导,使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恐俱感,增强自信心,做到心中有数,上场不慌。

(三)加强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

进人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要遵守市场规则,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遵循诚信原则。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各方面情况时,应秉着实事求是、开诚布公的态度。可以扬长避短,但不能无中生有、以小夸大。否则,将会自食恶果。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弄清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努力维护协议的严肃性,不能随便违约。对于特殊情况要违约的,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谅解和同意之后方可。其次,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要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正确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双向选择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关系,不要贪恋大城市、机关,过分地追求条件、待遇等。要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社会最需求的就业岗位磨砺铸炼。

(四)加强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高校学生大多是由小学至中学再上到大学来的,对社会的接触也仅限于寒暑假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平时所接触的同学、老师等人和校园环境都比较单纯,但走人社会,所遇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就复杂得多,所以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必须包含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的教育。要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对一些不合理和不良的世俗现象,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要能够正确处理择业过程中或今后走向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般性社会问题。在这方面教育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大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将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组织讨论,并加以正面的指导,进一步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再去实践,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以提高其思想认识。另外,还可以用实例或专门设计各种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找出最佳的处理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指导工作是优化人才资源的一种手段,是实现人才自身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努力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动态,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有利于毕业生、有利于高校发展有利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始终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标准,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

第五篇:浅析高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 就业工作 开展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针甘断形势下,毕业班班主任和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呢,本文就毕业班率主任如何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工作的指导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2007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近500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达到560万,比2007年增加了12%,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却颇为严峻,就业难一直是个问题。

1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社会环境造成就业难凸显。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经济形势的下滑,使得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小,许多企业受到其负面影响,造成经营困难、需求减少,据人力资源部统计,全国受其影响有300万工作岗位流失,致使大的就业环境变坏。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和民工,如此多的就业大军同时涌向一个有限且就业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出来。

(2)毕业生加剧供需差距。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有效需求岗位的差距。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底部地位,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岗位和服务业岗位居多,这一状况使得中国在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所提供的“白领岗位”远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具有“白领技能素质”的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使得大批高校毕业生纷纷将就业“重心”下移,去寻求低端岗位,这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难。

(3)大学生就业观念有误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对自己期望值要求过高。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造成学生就业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也使得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现象,这也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2.1认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上下形成统一的认识.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在就业当中,单位与单位的竞争,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各个相关专业的竞争,学生之间的竞争都日趋激烈。学院应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专门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2.2加强引导,深入开展就业思想政治工作

毕业班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压力,且临近毕业往往有浮躁情绪出现,所以应该将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在面对现实时能够头脑清晰、堆确分析、正确处理。

2.3主动出击,采取把企业“请进来”、召唤学生“走出去”办法,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交往联系.扩大学生就业门路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了解和熟悉有关就业政策,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保证就业信J急传递渠道通畅、及时,我院拥有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和就业联系点,如常州丽华快餐有限公司,苏州稻麦香食品有限公司,南通麦帝酥食品有限公司等等。我们积极与其联系交往,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我校招聘会,给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2.4增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理念,做好桥梁工作

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有限,有时候获取信息具有相对滞后性,所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动提前顶岗实习的学生,如果企业有用人信息,第一时间将信息传在QQ群共享;二是发挥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强的优势,收集相关的招聘信息,放在本班QQ群上进行交流共享;三是指导学生留意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县市人才中心网站及其他兄弟院校发布的相关资讯与各种人才招聘活动的信息。

2.5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积极指导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重要的创业主体。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既是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压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下载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的构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追溯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了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总结了其工作特点。同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

    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 就业咨询论文摘要:本文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将职业指导工作前移,在学生......

    浅谈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创新论文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先挖掘出当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并且从就业工作理念、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论文(5篇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在理念、机构、教......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就业指导论文摘要:二级学院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而迅速产生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优、劣势环......

    试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阶段性论文(共五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青春扬帆阶段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强化就业指......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与时俱进 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发展演变中的永恒主题,时高校确立科学发晨的就业指导观意义......

    关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就业指导也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其目的是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用人要求,按着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筛选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