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心问题,诚信问题美文
外白渡桥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08年4月,这座桥被整体拆移,运到船厂进行维修,上海人称之为“疗养”。
一年后,它将以原貌重现黄浦江畔。
但大家也许不知道,之所以决定对这座百年老桥进行“疗养”,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2007年年底,外白渡桥刚刚度过自己的“百岁华诞”。这时,上海市有关部门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的信件。信中说:“外白渡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百年,现在已到期,请注意对该桥维修。”
当时,上海正准备对外滩进行综合改造,收到这封来信后,有关部门立即决定对外白渡桥进行拆移维修。
其实,寄这封信的正是当年设计外白渡桥的英国某公司。这座桥于1907年交付使用,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结构。
现在,一百年过去了,外白渡桥每天承载着三万多辆汽车的通过,我们甚至都忘记了这座桥其实已经垂垂老矣。谁还会想到有人会对这座桥负责?但一家本可以游离于此事之外的外国公司,竟然记在了心上,并且专门发信件来提醒。
很多人知道后,对此进行了评论。
有的说:“原来外白渡桥一百年了,了不起啊,用这样简单的技术造起来的桥,竟然可以用上一百年!”
还有的说:“一百年后的今天,造桥技术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可现在,有些桥竟然刚造好就轰然倒塌,看来这里面不是技术问题。”
是的,对于英国的这家公司来说,对自己设计建筑的大桥负责,那是分内之事,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诚信问题。读者文摘
第二篇:诚信问题
请大家谈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存在那些诚信问题,具体说明一下(多说一些小的诚信问题,例如,逃课并对老师说有事,平时抄袭作业等问题)
平时逃课,考试作弊,为了奖学金修改成绩,学生会竞选走门路,网上摘抄论文,甚至寝室兄弟间的寒暄和贪慕虚荣的爱情„„欺骗别人和自我欺骗的例子俯拾即是,可当你进入到了社会,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学生是这样单纯,这样朴实。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执有先进文化的当代社会的准建筑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承担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诚信问题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诚信问题.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诚信的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在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上,“和谐”这个词是受儒家文化熏陶千年之久的中国“仁”“庸”的人文精神在政治上得以宏扬的体现。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前提,是和谐社会下人类的重要指标。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礼记·大学》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信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平平常常的身边小事。“争做诚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是时代的要求。“选择诚信、崇尚诚信、坚守诚信”的思想,应该在校园中受到推崇。在学校的学生工作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实践诚信。广大干部、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
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第一.客观因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流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政党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在这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 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得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流失。
第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第三。解决措施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
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中央人民大学彭永捷副教授认为,我们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教育者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有个诚信的准备,等到他们将来需要时,自然会派上用场。北京广播电影学院杜寒风副教授认为,可以选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诚信实验,通过各种途径如无人监考、助学金自觉偿还等,对学生进行“慎独”的实验。并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的方式,设立北京大学生诚信基金会,每年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比,优秀者及时表彰。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博士认为,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以下几种制度 的建立与健全:
1、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
2、教育制度的完善。
3、用人制度要健全。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张青山认为,组织学生进行“无人售报”活动;组织学生在街头商场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聘请毕业的成功校友回来讲“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等,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诚信教育 共铸和谐社会
2005年新学期刚刚开始,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四大高校学生会向全省大学生发出《杜绝考试作弊,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的倡议书。2004年8月底,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以严肃考纪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让浙江高校50多万名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品行的标准,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
第三篇:诚信问题
时事素材1:
跳水比赛裁判中混入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非专业人士,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造假屡见不鲜„„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为了获得金牌、赢得荣誉,一些人竟然成为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有的教练、领队竟然组织、策划各种违反规则的“猫腻”比赛。甚至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的地方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主管部门难以查办。
时事素材2:
江苏南通客车司机殷红彬,下车扶起受伤老人反被诬为肇事者,因车内有监控录像方还其清白。据悉,有关方面已为殷红彬申报南通市“见义勇为好司机”。这样的事实让人感慨万端:如果不是那“呆板”的车载监控器“忠实”地记录车辆的一举一动,见义勇为的好司机殷红彬很可能成为又一个“彭宇”,甚至还会遭遇法律支持的巨额索赔。其实,该起事件中最能“起作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殷红彬救起的石老太。因为当急着赶时间的殷红彬将她扶起,交给正好路过此地的一位相识的村民后,该村民因怀疑殷红彬是肇事者而“不让走”。石老太本应在此刻及时澄清事实,但她却听任村民的“误判”,以致于这一错误信息立即通过电话传达给了她的儿子并立即报了警,称“大巴车撞了人又跑了”,直到警方调阅车载监控录相才最终还了殷红彬一个清白。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司机殷红彬及乘务员将石老太从三轮车下扶起后,石老太还感谢他们做了好事,为何在随后到来的村民面前却听任村民“冤枉”殷红彬?更让人伤感的是,即使是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的石老太太,依然对南通电视台记者坚称“就是那辆大巴车将自己撞倒在地的”,而并不在现场的石老太太的儿子也表示“肯定是大巴车撞的”。
时事素材3:
有杂志总结了有关诚信的三种“囚徒困境”心态:
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看客心态。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遭遇别人不诚信,约半数被访者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但是没有办法”。许多人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半月谈记者曾就“老人摔倒无人救助”事件进行随机采访,多数人表示对围观者“理解”。许多人称,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不敢轻易施救。“谁知道对方是不是讹人的骗子?”
随波逐流,别人不诚信我也不诚信的放任心态。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洋货市场,原是华北地区首家专营进口货的市场,现在却成了有名的“假货市场”。200多元的“劳力士”、100多元一瓶的“名酒XO”、10元钱一包的“万宝路”香烟充斥市场。来自江苏淮安的游客刘成表示,这里的“名表”砍价后只要100多元,大家对假名牌都心知肚明。
利用制度漏洞,主动实施不诚信行为以获取短期利益的“加害者”心态。“谁诚信谁就是傻子!”浙江金华一位做饰品生意的商人讲起自己的遭遇就痛心疾首。他说,他们公司设计生产的饰品,通常在一周之内就会被大量仿冒,甚至上市第三天就在市场上发现山寨版。“仿冒者没有设计费,也不需要搞研发,成本自然比你低很多。还申请什么专利!还搞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我也去仿冒好了!”
时事素材4:
坚持“诚信为本”价值取向的积极心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渴望和追求。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两位高中生主动救助一位在路上跌倒的老人,获得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两万元奖励慰问金,这一消息引发众多网民好评热议。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张振方说,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不敢帮扶”的现实,引导更多的人追求诚信,主动诚信。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挖掘民间资源,掀起一股编写“村史”的热潮。一批热心村民走街串户、查阅资料,以村史的方式记录当地历史风貌、描写村庄善恶美丑。当地村民说,要把那
些失信之人、失德之人记录在册,让他们接受道德和历史的批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介绍,对于执行工作中遇到的“老赖”,广东各级法院与十几个部门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了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执行指挥中心,与房产、车辆、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库实现联网。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对“老赖”进行快速精确打击,不让失信者钻空子、占便宜。
时事素材5:
近年来,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从地沟油到学历造假,从味千拉面“骨汤谎言”到假“达芬奇”天价家具„„来自社会各领域的诚信问题令人担忧,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如何重建诚信体系的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有关专家认为,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界观点:
1、半月谈:“习惯性诚信缺失”引发社会问题
对诚信缺失见怪不怪的“习惯性诚信缺失”,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扰乱了市场秩序。浙江宾王扑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茂兴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打假的直接费用支出达数百万元,而由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市场份额损失、信誉损失则难以计算。二是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每年岁尾年初,由企业合同失信、拖欠工程款引发的众多农民工上访事件接二连三,有的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三是一些极端的诚信缺失事件突破了法律底线,一小部分人藐视法律、肆意践踏法律。“双汇瘦肉精”等事件使人们对市场失序状况的失望、对法律政策稳定性的忧虑、对人际交往的防备等情绪迅速扩散。不信任的社会心理集聚,将使有些人无视法律的存在,做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山东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善峰说,政府作为社会诚信的引导者、监督者、身体力行者,各种不诚信问题、不信任情绪最终都有可能将矛盾引向政府,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2、半月谈:三大“软肋”致使诚信受困
天津市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王伟凯博士说,近年王海式打假模式逐渐式微,方舟子学术打假遭受广泛质疑,陈光标捐款被斥为“暴力慈善”,种种心态映射出当下社会诚信重建成本太高,实施太难。
——对诚信道德和诚信意识的培育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精神与物质的发展不匹配,致使社会陷入不诚信的恶性循环。10年前,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在日本时,有意识地在一座大楼门口放了一把雨伞,之后每次去日本都要去看看雨伞还在不在。10年过去了,雨伞还静静地挂在那里。“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种诚信的基础。”章政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过于强调物质的东西——财富、高楼大厦,但是高楼大厦的背后要有精神来支撑。
——社会“诚信淡漠”的文化氛围对诚信的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人们只有对诚信的利益判断,而忽视了对诚信的价值判断。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苏建萍认为,唯利是图、功利性的社会风气使我们失去了对诚信问题的道德敏感性,许多人不觉得失信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觉得这是社会的常态,于是逐渐丧失了追求诚信的内生动力。
——社会诚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这是造成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美国有关诚信的专门法律多达13部,而我国尚无专门的诚信立
法,也没有系统的信用法律法规、信用评估体系,各地出台的个人、企业征信、政府信息公开等地方措施都缺乏上位法的支撑。
3、人民日报:和谐诚为先
时下,“不信”,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语:做好事,不信,认为是作秀;帮助人,不信,认为有企图;甚至有人遇险去解难也不信。媒体报道,广东肇庆一70多岁阿婆跌倒后被人扶起,闻讯赶来的阿婆女婿却对其恶语相加:“周围的人都不扶,就你来扶?不是你撞的你会扶她?”多亏有监控录像证明。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要和谐,诚为先。诚,不仅是和谐的润滑剂,而且是和谐的奠基石。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人与人如果互不信:“话到嘴边留半句”;或者是互猜疑:“未肯全抛一片心”;或者是互防范:“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能和谐得了吗?
同样是媒体报道,安徽合肥一76岁老大妈搭本村顺风车意外身亡,车主四次提出赔偿都被老人亲属婉拒,理由是要做好事人的钱,良心会不安。这种以德报德、好人好报的故事,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另一端,折射了人性诚挚美好的一面,读来让人温暖感动。
和谐诚为先,就是把诚视为做人的根本。常言道:“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对于诚,我们的中华文化早有定论:唐代的李翱,把“诚”视为“人之性”;北宋的周敦颐,把“诚”看作“人之本”;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把天行四时、地育万物当作“诚之源”。可以说,自古诚行天下,而今诚比金贵。事实最具说服力。且不说过去那个老喊“狼来了”、“狼来了”的小孩,由于自己的不诚而险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是当今那些头上带有不少光环的专家、学者、教授,最终由于自己的学术不诚,或抄袭、或造假,不照样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吗?和谐诚为先,就是为人处世要诚心诚意。诚者,“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之谓也(《后汉书·马援传》)。可以肯定,做事只图其表,不叫诚;干事只谋私利,更与诚风马牛不相及。诚,只能是以心待之,诚恳、诚挚;以实处之,实心、实意。喜欢上镜、热衷造势,蓄了一尺水,却掀一丈浪,尽管所为之事是好事,所干之事是实事,也难免让人疑窦丛生。毕竟,真诚,用不着表白。其心,人能感;其意,人能知。生活就是这样:人心自有一杆秤,心心相通可预知。
和谐诚为先,就是诚字当头,行在其中。诚,不是外衣,穿穿就行;而是行为,只有行动才行。这种行动,不是比谁说的动人,而是比谁行的扎实。这种扎实,自不妄语始:即便有天大本事,也决不说天大话语;自做小事始:见有难,帮一把;见有哭,问一声;自放身段始:处高,向低走;有根,向群众。相信,只要这样做了,说不上能感天地,泣鬼神,倒是可以天天心舒畅,夜夜入梦乡。毕竟,诚字当头,于人有相长之益;行在其中,于己无自辱之患。
和谐诚为先,既是一种道德追求,又是一种行动底线。是道德追求,就要宣传教育;是行动底线,就要法律约束。实践证明,一种好的行为形成,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不能设想,人人都是雷锋。对信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法律与纪律,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权威论述: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
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
(三)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六)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第四篇:诚信问题
诚信问题
诚信问题.txt 请大家谈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存在那些诚信问题,具体说明一下(多说一些小的诚信问题,例如,逃课并对老师说有事,平时抄袭作业等问题)平时逃课,考试作弊,为了奖学金修改成绩,学生会竞选走门路,网上摘抄论文,甚至寝室兄弟间的寒暄和贪慕虚荣的爱情„„欺骗别人和自我欺骗的例子俯拾即是,可当你进入到了社会,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学生是这样单纯,这样朴实。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执有先进文化的当代社会的准建筑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承担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诚信问题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诚信问题.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诚信的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在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上,“和谐”这个词是受儒家文化熏陶千年之久的中国“仁”“庸”的人文精神在政治上得以宏扬的体现。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前提,是和谐社会下人类的重要指标。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礼记·大学》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信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平平常常的身边小事。“争做诚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是时代的要求。“选择诚信、崇尚诚信、坚守诚信”的思想,应该在校园中受到推崇。在学校的学生工作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实践诚信。广大干部、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
用寸步难行”、“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
.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第一.客观因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流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政党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在这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 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得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流失。第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第三。解决措施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
去注意这些问题。中央人民大学彭永捷副教授认为,我们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教育者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有个诚信的准备,等到他们将来需要时,自然会派上用场。北京广播电影学院杜寒风副教授认为,可以选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诚信实验,通过各种途径如无人监考、助学金自觉偿还等,对学生进行“慎独”的实验。并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的方式,设立北京大学生诚信基金会,每年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比,优秀者及时表彰。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博士认为,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以下几种制度 的建立与健全:
1、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
2、教育制度的完善。
3、用人制度要健全。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张青山认为,组织学生进行“无人售报”活动;组织学生在街头商场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聘请毕业的成功校友回来讲“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等,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诚信教育 共铸和谐社会
2005年新学期刚刚开始,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四大高校学生会向全省大学生发出《杜绝考试作弊,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的倡议书。2004年8月底,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以严肃考纪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让浙江高校50多万名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品行的标准,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
第五篇:诚信问题
题目: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请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重拳抑虚假 诚信树新风
————多措并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这些问题之所以滋生,虽然在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有像见到老人摔倒了,好心将其扶起,却被人讹上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仅得不到补偿,被救者连出面作证都不愿意等等的许多企业和个人不良的行为,造成社会
“诚信危机”。但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一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失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导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不能严于律己,没有做好表率,道德行为的失范却成了反面典型,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恶性对抗和不自觉地模仿,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必然下滑。
基于此,2012伴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铿锵步伐,湖南已驶入“四化两型”建设的快车道。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我省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省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密织诚信“保障网”。各级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等的原则,建立全省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例如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委员2011年带来的提案,恰恰就是关于诚信社会的建
设问题。
牢筑诚信“防火墙”。各级人大立法部门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主动完善促进信用行业加快发展的法律法规,严格区分公共信息和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例如,2008年12月,浙江东阳市中级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征信系统与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共享机制,有效保障了信贷资金的安全。
打好诚信“攻坚仗”。政府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工作需要,抓紧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平台。依法严格市场准入,监督和管理信用服务机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非法采集和滥用信用信息,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例如,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0月至今年6月,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的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倡导诚信“时尚风”。面对如今某些公众人物如唐骏的学历造假中的“只认错不道歉”以及一些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等等,引发社会的“诚信危机”。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加强同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合作,以公益广告、纪录片、电视剧等形式,加强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目的、意义、要求等。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信用体系才有可能顺利完成。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过去,我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获得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现在,无论我们怎样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其目的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我省构建“两型”社会的步伐,最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