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且发展较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文章通过对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的分析,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论文关键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启示
创业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满足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实施创业教育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实施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解和研究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可以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早,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纵观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一路走来的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1947-1970),其特点是创业教育成为一门独立课程。1947年,新企业管理作为首个MBA创业课程由MylesMace教授发起,188名学生参加了学习,这标志着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兴起。然而,接下来的20年,创业教育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历了黄金时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大企业发展繁荣,而小企业则逐渐减少。因此,创业教育当时在美国并没有市场。
第二,发展阶段(1970-1990),主要特点是关注创业技能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创业教育逐渐被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只有16所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但在随后的20年里却得到了迅速发展,1989年高达1060所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美国小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致使小企业课程及创业管理课程增多了。在这一时期,创业教育重点关注创业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将创业教育与企业紧密联系,从而增强教育的特色与实力。从事创业教育的许多教师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大企业家,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业。
第三,成熟阶段(1990年至今),21世纪是创业者的时代,他们能把创新的想法变为现实。据调查,在34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中,有多达560万人积极尝试创办自己的企业。人们对创业的需求加速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急剧增长。现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有力的组织支撑网络,教学计划与课程结构完善系统,师资队伍雄厚稳定,可以说其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美国是较早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且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研究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在理论与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且完善
美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把创业教育视为一个专业的领域或研究的方向,其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完整且系统,并且还有作为公共课程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建构中遵循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文理科相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涉及与创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其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且具有完善的教育实践体系。在理论上,既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基础课与综合课程设置中,又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实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职业技能。
2.教学与科研队伍雄厚且稳定
在美国高校中,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专职教师,占大部分,他们对经济、会计、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很精通,理论基础知识也十分深厚;并且很多教师都曾有过创业经历,对市场的变化、社会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从而把教学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更有利于课堂的教学。另一部分是兼职教师,美国高校善于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邀请创业经验非常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兼职教学、开设讲座等,讲授创业的现实经验,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专业的指导,加强学生对创业过程的理解。
3.教学方式灵活且多样
创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互动,注重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因此,美国高校在课堂教学中避免了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如百森商学院与斯坦福大学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嘉宾讲座的形式。学生参与并完成和课程有关的项目,可使其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知识理论水平与团队合作能力;成功创业者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规律,增强了其对创业过程的理性认识。4.创业实践教育务实且实效
美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使美国人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强、看重效用。因此,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实践多于规则的讲授。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分关注学生创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相关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且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完善且规范
美国的实用主义文化决定美国人注重实效。20世纪80年代硅谷创业奇迹引起美国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不仅鼓励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且制定了旨在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法规。高校领导者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与融资策略也是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此外,良好的创业文化背景和创业氛围也为美国创业教育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高校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与稳定的教师队伍,纵观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一路走来的历程,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因校制宜,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且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应减少专业课程,拓宽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增加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活动课程应体现在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和创业家学会上。其具体操作应分为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三方面,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作为必修课、作为选修课、作为课外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将创业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他专业课或基础课内。
第二,改进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把实践活动和现实实例分析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保持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鲜活性。按照创业成功所需的因素来选择教学内容,努力使学习者置身于创建企业或发展企业这样的动态过程中来加以指导。此外,在课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创业演练或创业计划大赛,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创业体验,增强创业意识,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创业所需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第三,搭建高校学生创业平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利用各种资源,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平台,把它变成教师教学示范的场所、学生动手实践的阵地与创造经济效益的实体。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校企联姻,把创业家及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进高校,学生便有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搭建创业教育平台也需要有利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同时企业也要建立与大学合作的机制。
第四,优化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改变实施创业教育仅是高校工作的观念,要把它视为政府、社会与高校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创业教育定位的根本在于社会的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的外部环境。社会对学生创业活动的关注与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业热情,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与保障机制。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引导和指导,并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高校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创业,为学生创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简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论文
摘要: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纳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而且应该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创业教育的背景分析,从我国目前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厘清创业教育研究中的误区,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方向
一、创业教育的背景
1、创业教育的提出
2009年3月10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场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通知,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将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场地安排、创业环境和条件等等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和欧洲创业率相比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实干精神,促进部分学生就业观向创业观的思想转变,从而以另一种载体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的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
(1)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从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原人事部的一项统计显示,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下降,2006年与2005年同期相比,大学生供应量上升了22%,需求量则下降了22%。为了应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人们把观念转向自主创业。这一转变是从人口大国的客观情况出发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
(2)创业教育是个体发展的需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一方面是人才供求矛盾,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有限。我国目前的教育产生的产品很多为高分低能,自然无法适应如今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也不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有自主创业欲望的学生,迫切需要创业教育满足其个体发展的需要。
(3)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摸索、不断进步、不断改革的状态。我们曾经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和谐教育等等,并探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而如今的创业教育则是教育改革的又一进步性举措,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是个人发展的最高目标。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帮助发掘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帮助学生设计创业生涯规划,并提供必需的创业素质与技能准备。创业教育更加实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创业教育的涵义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主要是指对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的培养。近几年来,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大家对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却是百家争鸣。有的学者认为“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也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企业家精神,即:一种将创新成果与商业冒险结合起来的潜质的培养。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具体的、高层次的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具备成为岗位群中的骨干或者独立开创事业的意识、精神与技能的素质。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很多,在创业教育的普适性方面也多有建树。但翻阅细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思路、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创业模式、产学研方面对实施创业教育的比较宽泛的研究,也就是说侧重于对教学方法和国外概况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对创业教育的本质加以分析,有突破有创新地去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业教育,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我国今后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没能给出明确的思路。笔者所涉文献中只有高晓杰、曹胜利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中提到了试办“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误区
从1999年我国高校试点创业教育以来,高校创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创业教育的内容到形式再到实践和环境都在不断改善。但笔者认为人们在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将不利于高校创业教育积极而有序发展。
(1)创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目前关于就业问题中最多的提法。从广义上讲,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就业应该包含从业和创业两种形式。但绝不能就此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并相提并论地加以研究。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岗位群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自身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创业教育不排斥就业教育,它包含在就业教育之中。从业实际上是以社会中现有的岗位群实现自我价值,即通过从业的方式实现就业。创业就是在开创事业的同时获得自己的职业岗位即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从属于就业教育。从狭义上讲,创业教育独立于就业教育,二者不可混淆。(2)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对于创业教育绝不可以单纯地认为其就是培养企业家。即高校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一大批能自己开创企业、开创事业的能人企业家。创业教育是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具备成为岗位群中的骨干或者独立开创事业的意识、精神与技能。这样的学生具备为企业发展积极思考的意识或者具备自己开创事业的意识,但并不是说创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一定要创业且成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意识、精神与技能的培养,至于是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还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不断磨练。
(3)创业教育只靠高校。正因为创业教育要培养人才,但不是培养纯粹的企业家,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要走出另一个误区——创业教育只靠高校。高校有责任尽全责做好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具备成为岗位群中的骨干或者独立开创事业的意识、精神与技能的教育工作。无论从经费上讲还是从资源上讲,高校的创业教育都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与配合。真正的骨干和一个真正成熟的企业家不是学校自身的创业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就能培养出来的。我国创业教育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一个最明显的弱势就是社会大环境的漠视。一个真正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的,高校业教育只是给学生以后成为真正人才奠定基础。而这个基础的牢固与否是与国家政策、社会其他单位的参与度有着密切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订单式”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创业教育模式”。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一个科学的、有效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并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将创业教育定义为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具备成为岗位群中的骨干或者独立开创事业的意识、精神与技能。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两条路线,其一是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方向,其二是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1、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方向
所谓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方向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成为岗位群中骨干的教育观。这个发展方向的创业教育可以向许多学者研究的那样,通过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满足那些不想自己创业但想成为行业精英的学生所需。这类的选修课程可以单独设立一个模块,为学生提供诸如“连锁经营、授权和分销途径”、“组织内部的创业”、“家庭企业管理学”、“经营和税务”、“管理收购”、“创业家营销”、“风险投资和成长资本”、“创业领域专题”等相关课程。2009年10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成都市市属高校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都市市属高校学生将普遍接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在内的创业培训。为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方案》要求成都市市属高校要以必修课、选修课、创业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形式对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从新生入学时起,对其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分别开展相应创业意识培养和相关知识培训。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方向适应目前就业形势需要。
2、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所谓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创事业的意识、精神与技能的教育观。这个发展方向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更符合了那些就想自己开创事业但又苦于缺乏专业指导的学者(笔者这里认为生源不一定是连续就读的高中生)的强烈需求。同时为避免出现“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教育部8月份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的现象发生,可以采取恰当的“入学测试”进行筛选,以保证生源的质量,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目前国内大家比较认可的创业教育应该是联合国劳工组织与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的国际创业教育合作培训项目KAB(KnowAboutBusiness)。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学习并深入研究KAB教育体系,学习美国等发展中国家创业教育的精髓,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方向。初步设想是在高校中试点开设创业学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满足某一特定经济链条的创业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创业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即:创业意识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能力素质模块和创业实务操作模块。在教学环境上,高校应该尽量创设和鼓励创业的氛围,给予学生校内创业的政策支持。在专业建设上,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创业教育专业的研究力度,着力于地方性服务为主,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设备、师资等教学资源,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总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相信我国的创业教育必将走上专业化道路,并能培养出大批创业人才。
第三篇:国外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摘要:创业教育对提升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业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本文分析了国外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自主创新国外高校
“创业教育”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可见,实施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
在我国,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了推行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工作。目前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起步晚,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国外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期为我国当前大学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一、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发展比较成熟,至今已经颇具规模。纵观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随着其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
1.起步较早,政府重视
国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早期,美国是最早开设创业课程的国家之一,其于1919年就开始在大学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一门正式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德国的创业教育起源于50年代职业院校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是创业教育中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年,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针对创立小企业,积极开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印度在1966年就曾经提出过“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国外很多国家都比较早地设立了专职创业教育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方案的实施和管理。肯尼亚技术培训与技能开发部规定: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小企业中心。日本特别重视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把创业教育放到了必修课的位置,日本高校于1994年创设的“综合学科”的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目、选修科目和自由科目组成,其中《产业社会与人》作为学生的必修创业课程。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德国政府更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2.课程丰富,形式多样
国外很多高校不仅开设了创业课程,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澳大利亚在原有创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实行课程结构改革和调整,并开发了四套模块化教材,即综合性介绍类教材、工业类教材、商业发展类教材和远程教育教材,每套教材分别有管理自己,即对创业者和经营者个人素质的评估、开发和培训;管理他人,即策划、创建、经营与运行、财经与保险、市场和教学评估等可以独立地着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学30~200课时。在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核心的管理杂志也对创业非常关注,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21门创业学科领域的课程,特别热门的课程有《创业管理》、《创业机会评价》、《创业和创业投资》、《投资管理和创业财务》、《管理成长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等。百森学院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开设了20门课程,UC伯克利开设了23门课程。肯尼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开发了创业教育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创业的内容,如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等。
3.注重实践,强调应用
国外创业教育非常关注学生创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美国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活动,循序渐进,体验创业活动。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商业计划大赛(类似于我国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很快波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而这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商业计划大赛影响最大。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有相当数量的计划以高价转让给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商业计划直接乳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为营业额为数十亿元的大公司。印度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创业实践教育,很多大学成立了创业中心,协调课程、活动、项目和资源,印度管理学院创业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商业计划书大赛,该项赛事为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之一。技术学院和商科院校一样,也设有很多创业中心,并且设有乳化器,向学生企业提供从复印机到会计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印度,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在组织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这些比赛对于促进创新、倡导创业很有好处。
4.专兼结合,师资合理
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研究理论的高低。因此,国外大学在选聘教师的问题上特别谨慎,他们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国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实践管理经验,这样能有效避免教师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国外高校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既有学术水平高的专任教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如企业家、公司管理人员。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管理》课程,一个课堂由2位教师一起上,一位是正式的教授,另一位是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则有3位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共同开设,其中《创业机会识别》任课教师还专门为选课同学组成的商业计划开发团队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业投资经验的业界资深人士担任指导,后者每月定期和团队成员见面,并具体建议指导。印度的大学创业学课程或者全部由来自企业界的访问教授承担,或者由本校教师和来自企业界的访问教授共同承担。
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提升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实践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和回顾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给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1.优化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我们要改变认为实施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要把实施创业教育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在高校与学生个人之间,其根本在于社会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我们需要培育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与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也相继推出鼓励学生创业的有益举措。如清华大学为了鼓励在读学生的创业,制定了相关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开创“休学创业”之先河。随后,教育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担负起倡导者和扶植者的重要角色,没有政府相关政策体系的扶持与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我国政府针对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相关职能还相对滞后,例如各种相应审批手续繁琐,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相应限制太多,这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处理一些琐事,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另外,风险投资的发展局限性也为大学生的创业设置了一定障碍,使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太窄,难以使一些好的创业构思转化为现实的公司。政府部门要加强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障碍,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如银行开设由高校担保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小额贷款,企业提供大学生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所需的技术等。政府应加强和企业、高校的密切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给予采纳大学生创业成果的企业一定的投资、税率方面的优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能够推动企业转化大学生创业成果的效率。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由于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宏观教育理念层次上,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做支撑,缺少可操作性。赵延忱曾用“准备不足,仓促应战”来概括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现状。因而,在我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若想取得理想的成果并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出一系列实用、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有这样,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实施才能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从抽象、宏观走向具体,从而取得实效。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紧紧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而展开,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创业教育课程也应在传统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商务知识、财务管理、法律知识、公关和交往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同时,大学的创业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创业导师是创业教育的教学主体,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国外的创业导师大都有过创业的经历,因而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变化,也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们可以聘请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商、律师等担任创业导师,形成创业导师团,对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教学,并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完善创业导师团的构建。高校也可以从专业实习基地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及咨询师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参与讲授大学的一些创业课程。另外,也可以鼓励创业导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
3.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建设匆到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或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创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服务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于大学生现实创业需求的重要体现。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可以有效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的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场所,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采取委托、联合、短期进修、聘请讲授等多种途径,构建社会化的络,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连通的学习援助系统。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中企业,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与大、中企业牵手创办小企业。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还可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以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另外,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国外及我国的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计划大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见效快、收获大。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是培养创业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提供平台、提供环境。大学生在创业园中创业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解决实际的创业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70-71.[2]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5):59-63.[3]郑如霞.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7,(6):63-66.[4]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第四篇: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
摘要:从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指导。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外;特点,启示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动因
国外较早就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提出创业素质应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都非常重要。要求高校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升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应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鉴于创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创业问题。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倡导创业,专门为创业者、微小企业量身定做了国际化的、标准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SYB(Start Your Business,意思即“开创你的企业”)。针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专门开发了一个新项目——KAB(全称是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经营”、“了解企业”的意思),这一项目由一系列培训资料与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所组成,项目内容是教育和培训青年怎样开办与经营企业。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实施。针对青年就业率过低、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于2001年组建了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Youth Em-ployment Network,简称YEN),目的是为创造青年就业机会和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明确要求把就业能力、青年男女机会平等、创业精神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所有国家行动计划的四个高度优先事项。这是应对快速全球化引起的就业挑战,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为青年创造新的、有质量的就业机会的一个平台,YEN把青年创业作为就业问题解决方案之一,并通过KAB项目对YEN活动给予技术支持。国外创业教育的特点
(1)重视与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小企业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小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小企业经营素质,推动整个企业界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创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甚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也不作深刻的研究,而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上对小企业创业者与经营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要求,进行评定、启发和引导,对企业创业与经营知识与技能进行基础教育和综合论述,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于能力挖掘和素质教育。
(2)师资专兼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亚太地区国家小企业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成功经验。如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
(3)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创业体验。求职者就业是自己需要雇主,在就业方面是被动的,创业教育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并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美国的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等活动,循序渐进,体验创业活动。
(4)创业教育渗透每一教学科目。美国创业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所有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因而所有科目的教师均须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师要能够讲授企业语言或教授通过国际网络与其他国家作生意的方法,历史教师能够将企业家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杰出企业家的事迹,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们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商业、市场和教学等学科中,创业教育单元包括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等内容,将创业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门教学科目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目标。
(5)注重教师培训。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正因如此。美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这种培训表现在t首先教师参加创业模仿活动,获得创业体验;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再次召开讨论会,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自1982年以来,创业教育国际协会赞助了每年一次的创业教育研讨会。
此外,国外创业教育组织极为活跃。创业教育取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学校,理应对“创业革命”做出积极的、快速的回应,适应“创业革命”的创业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首先,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在传统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入以相关课程有机集成、整体优化的课群建设。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原有课程结构和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重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弹性课程设置。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满足学生求职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2)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确立强调素质教育并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转变学籍管理体制,由管理型、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我国教育界在本科教育阶段虽号称是“学分制”学籍管理体制,但实践中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分制”,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因为创业而推迟学习,几乎没有学生能因为创业在修够学分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为方便学生创业,我国教育界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甚至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应该允许学生因创业而休学或转学。
(3)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
在创业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双主体的师从关系。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真正行使名副其实的主导作用,除了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特定的、适应创新的创业性素质,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教育能力;同时,还应当积极引进人才,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
(4)进行创业指导。
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除科研功能外,还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等工作,兼有教学功能和其他功能。开展创业组织活动,重视大学生创业体验。在实验教学方面,高校可将若干个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全天候向各专业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企业联系网络。
第五篇: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最早的国家。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高职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表率。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探讨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可以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高职教育;启示
美国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以颁发副学士学位为最高学位的地区性高等院校,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有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初级学院等不同的类型。社区学院是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有许多职能,如职业教育职能、普通教育职能和大学转学教育职能等,其中职业教育职能是最主要的职能。
社区学院的使命
美国现有1151所可授予学位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在校学生1040多万,占美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4%。社区学院的使命是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与服务。
首先,通过公开入学的渠道公平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为社会上的每个阶层服务。这种公平不仅体现在公开招生、大部分居民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学院内上学并挑选自己喜爱的专业,而且学生一旦入学,学校就会提供支援服务,包括辅导、学业指导和经济援助等,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就业的机会。
其次,社区学院一般开设三种课程:学士学位转学课程、证书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学习学士学位转学课程的学生不多,只占30%左右,两年后转入大三继续深造。证书课程也就是生计教育课程,学生以通过职业培训获得证书、学成就业为目的,约占50%。跨学科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课程至少由两名来自不同的系科、专业或者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任教,这样学生能够更新知识,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数约占20%。再次,社区学院把教学与学习当作首要任务。美国的社区学院一向重视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教学,对师资质量把关很严,教师除了要有政府颁发的教师证书,还要具备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形式,这也是社区学院教师最自豪的地方。社区学院教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兼职教师多于专职教师。
最后,社区学院鼓励终身学习。无限的学分课程、教学活动以及课程计划等丰富了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成年人,他们重返课堂的目的是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及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课程和其他高等学位的课程学习后,会重返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可以用“开放性”三个字来概括,开放性办学使美国社区学院百余年来逐步发展,依靠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从而造福社会。社区学院的开放性是指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重实效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一是学校职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转学职能的开放性体现在可为学生提供大学转学课程。通过了这些课程的学生,不但可以完成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学习,而且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美国教育部的研究证实,从社区学院转到四年制大学的学生,其学业成绩完全比得上那些一开始便在四年制大学学习的学生。职业技术培训职能是社区学院的重要职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占多数,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多种专门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为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普通教育职能、社区教育职能、启发教育职能则帮助公民完善各类学科学习,学习某项专门技能和知识,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赋予其生活中的知识,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
二是学生的来源最复杂、最丰富。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国民招生,招生从不进行严格挑选,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可入学,无须进行入学考试。实行开放式招生,所以学生年龄跨度大,入学时文化程度差别也大,学生来源的区域也不断扩大,甚至国外来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递增。
三是师资队伍的组成和管理灵活多样。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占65%,专职教师占35%,兼职教师每学期只教一门课,专职教师则每学期教五门课。专职教师一般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而兼职教师则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主要讲授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
四是社区学院的经费投入渠道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社区学院的经费来源有两种:政府拨款与自行筹集资金。有些社区学院可从当地获得大部分办学资金,有些可获得小部分办学资金,有的则不能。另外,有些社区学院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职业培训,所以工商业界每年要投入440亿美元用于岗位培训,其中400亿美元用于就业后培训。有些社区学院甚至可以从私人机构募集到资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社区学院都能得到这部分经费。
社区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美国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高职教育的主要场所,加速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楷模。但是,西瓜再圆也有籽不成熟的时候。首先,社区学院的教育质量是存在缺陷的,这是追求教育机会平等所带来的后果。“从学校到工作”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题,进入21世纪以后,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的主题所取代,着眼于以人为本及个体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也未能走出“分散、低效、落后”的困境。美国社区学院的两年制职业教育与四年制技术教育的衔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困难。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招生的选择性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授课质量低、随意性较大以及各州对社区学院缺乏统一的要求等等。对此,美国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推行“技术准备计划”,这使社区学院的升学功能有所增强。“2+2”、“2+2+2”、“4+2”、“4+2+2”等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习得某一职业领域的初步技术与技能,甚至可以获得学位,由此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学生采取入学测试,通过考试者直接跟班学习,否则就要接受补习教育。对教师则采取提高待遇、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网络教育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力度不够。社区学院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移民的学生越来越多,对社区学院学生的注册造成一定的冲击。美国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社区学院当然离不开网络教育。有些社区学院已经开设了网络课程,美国政府也积极鼓励公民进入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由于青少年身心不够成熟,难免被网络上的不良因素所迷惑、所利用。因此,家长、教育团体和私人机构都要求采取各种保护措施,确保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在线学习过程中,资源的利用、课程的开发与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障碍,这就牵涉到经费投入的问题。事实上,美国的社区学院经费投入渠道各不相同,而且还有公立社区学院与私立社区学院的区别。因此,网络教育要求公立与私立社区学院必须联手打造网络技术开发软件和学习内容,同时还要追加政府、教育基金与私人机构经费的投入。
再次,由于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不高,导致学生的流失率很高。社区学院的学生不断增加,虽然实现了学习与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尽管所开设的课程具有多元化特征,但欠缺深度,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理所当然地造成学生流失率过高。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社区学院推行了STW(school-to-work,即“从学校到工作”)计划,随着学习化思潮的进展,后来改为STC(school-to-career,即“从学校到生涯”)计划,为学生个体的继续学习或更好地就业做好准备。同时,要求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及时拨款,使收支平衡。如果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则说明社区学院的就业指导没有到位,不能开辟就业新途径。因此,社区学院必须形成“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办学功能多元化格局,开展培训计划,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现代职业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个新生事物,从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观”思想到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都是我国新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立足社会、开放办学以及社区学院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可以从很多方面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第一,要满足社区需要,发展地方经济,拓宽我国两年制高职的办学能力。美国社区学院的背景状况不同,但都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满足社区需要,开放性地展开职业教育。美国社区学院的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于社区,这是美国社区学院经久不衰并被社会所承认的根本原因。我国的高职院校由于受体制的影响,既缺乏压力,也缺乏动力,关门办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实现产学合作,但真正合作的并不多。因此,必须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对高职院校工作的评价管理体制,创办以市场为驱动力的高职教育,满足社区需要,为社会经济服务。
第二,要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弱、投入少、社会认可度低。尽管从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近两年来,政府的拨款也明显增加了,但学生的负担还是很重,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配套经费不足,在办学过程中经常遭遇歧视,学生也被视为“摔下独木桥的垃圾”。因此,根据现实情况,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制定保护性的倾斜政策,像美国政府对社区学院那样,运用经济杠杆,保证经费投入,使学生及时学到应有的技能,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第三,要开设多样化课程,使办学功能多元化,建立我国两年制高职教育学位制度。美国社区学院具有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服务、订单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功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国将目光只盯在高职学历教育上,课程单一,而且重理论轻实践,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应“重心向下”,开设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技术岗位培训课程,建立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多元化格局,真正地完善两年制学位制度,实现高职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第四,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重视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延续一百多年,得益于政府的重视与公民对职业教育的热爱。我国的高职教育虽起步晚,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第一线欢迎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确保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从教育发展史上看,凡是政府重视发展高职教育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高职教育可以认为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的社区学院得益于职业教
育,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利用、发展高职教育,在自己的国土上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吴雪萍,蒋新峰.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窥[J].教育与职业,2002,(2).[3]张捷.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比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4]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