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论文
不知不觉,我已在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园地里耕耘了近二十个春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生入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语文老师不好当,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更不好当。
首先,源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
语文成绩得高分不容易,高考满分一百五十分的试题,学生能得一百二十分就很不错了,而初中语文满分一百二十分的试题,学生能得九十分就很不错了。不像数学,得个一百二十分是很正常的事。语文考察内容包罗万象,知识面广。基础题学生做起来模模糊糊,模棱两可;分析题虽然要求能够自圆其说,不求标准答案,但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也似乎与老师的要求相距甚远,似是而非,把握起来难度相当大。
其次,源于学生的淡漠心理。
部分学生在不温不火的语文成绩面前并不惊慌。家长和学生们看来,语文学得再努力也似乎好不到哪里,不努力也似乎差不到哪里。为此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及格容易,高分难拿。花不花时间一个样,与其花了时间却不见成效,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高分还得靠它们拿。因此,学生对上语文课不感兴趣,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作文更是应付了事。
其三,源于语文教材、课外读本与考试内容、社会实践的不协调。
有些教材内容考试考不到的,就任凭你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分析得头头是道,也难以在学生们心目中激起半点涟漪。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他们对重点高中的期望值不高,一般高中又有读,语文书上的内容又跟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他们对语文教材不感兴趣,认为太枯燥无味,又因为自身欣赏水平的限制,他们难以体味中华经典美文的魅力。有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听一下味道,还勉强去学学、看看,可是一旦没有老师的帮助,他们就宁愿整天沉溺于武侠、言情、通俗读物和网络文学中,乐此不疲。
其四,源于我国的教育评价体制。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多年,但是学校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现实情况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社会对学校的认同以升学率为标准,家长对学校的衡量以升学率为标准,生源也是以升学率为标准,哪一年初中升高中考得好,生源就好,学校知名度也就提高;哪一年两考考得不好,生源就差,学校生存都有困难。而对老师的评价无论是晋升职称还是评选各种先进,动辄与及格率、优秀率挂钩。老师讲课总是紧跟中考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讲课的中心就偏向哪里。殊不知对于一群升重点高中希望不大的学生来说,多做几道练习题,远不如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来得重要。因为在他们以后的社会实践中,需要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语文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惑。如有些孩子虽然在考试中对答如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见了生人不敢说话,上了台面手足无措,写封书信辞不达意。那么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其一,转变角色,服务主体。
“教师永远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前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所谓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
也许,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也许很荒唐,也许他们的表达很笨拙,远没有我们心中期待的那样完美,但只要是孩子们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们的真实、坦率和勇敢的精神而喝彩呢?因为我们大人们再多的感受也取代不了他们自己的体验,终究有那么一天,这些可爱的孩子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和嘴巴去独立的观察、思考和说话啊!千万不要为了什么“标准答案”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和自由,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毕竟,成绩只是暂时的,生活还要继续。
其二,分层教学,因势利导。
由于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的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教学中“一刀切”而造成基础稍好的学生因要求太低“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要求相对太高又“吃不了”的不利局面,我在进行有关基础知识方面训练时都会把这些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力不从心的学生给予一些较低的要求,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其三,引入活水,引导阅读。
学生爱看课外书,老师就带他们看。我要求每个学生每个学期买一本好书,然后在班上交换阅读。这样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就非常可观了。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品位,我在上课的时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如我教完朱自清的《春》后,很多学生都有一两本朱自清、余秋雨的散文;教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美猴王》后,很多同学都要求到图书馆去借阅名著了;我还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到阅览室去博览群书。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审美趣味增强了,文学修养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与那些低级、庸俗的文学绝缘了。
其四,奋勇当先,敢立潮头。
面对势不可挡的素质教育的潮流,我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如力求把原本气氛沉闷、严肃的“讲”堂变成轻松欢快的“学”堂;变“我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为“我要写好作文展示我的风采”;把竞争和奖励机制引入课堂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想说、敢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交际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条路漫漫而修远,前进的道路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有了我们无数的语文老师甘当铺路石,相信我们一定会离我们所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二篇: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思考论文
现如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态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家长“一切围绕考试成绩”的短视行为,母语教学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的课务安排向数、理、化倾斜,学生、家长也更愿意在这些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究其原因,现在的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过于注重字、词、句、章的分析,铺天盖地的练习,名目繁多的考试,许多学生已经患有严重的“恐语症”。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诵读文章,辅以适当的点拨、引领,以达到自悟应该是行之有效、易于实施的好办法。
一、建立诵读合作小组
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和赶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学生共同提高诵读自悟的水平,我们建立了班级语文诵读合作小组。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因为历年都带高考理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和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差异,实验班级建立了6人的合作小组,每小组都有1~2名女生,安排至少1名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班制定了诵读合作的相关细则,组内明确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细则要求:朗读前,组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根据作品的文体、内容、主旨等来商讨诵读时基本的语气、语调、语速,标注出重读的词语,划分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然后各自试读,并向组内的学生展示;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再次试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参加班级诵读活动。此外,小组诵读活动还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组组之间、班班之间、师生之间等层面的诵读交流活动。
二、加强诵读引领和指导
1.开发、利用教材诵读资源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诵读资源,通过诵读来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因为文章用诗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富含哲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
2.发挥范读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课堂上应当积极进行诵读示范,读后可以请学生谈听读的感受,评价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还可以先领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内核。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情绪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画面和情境,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进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图画展示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描绘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地创设情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适当的音乐对于学生进入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配乐引导学生应当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这样的设计:先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将体会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再要求学生来诵读诗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加强诵读基本功训练由于教育水平、地域差异、朗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纠正读音不标准的现象,如有疑问,可以通过询问同学、老师或查字典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其次是要求读得顺畅,即要求学生诵读的时候不多字、不漏读、不哼音、不重复、不停顿,宁可慢点也要准确、流畅地读。现在学生读书的声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声音很低,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读得响亮、清晰也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指导的。教师应着力加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的指导。为了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充分释放诵读者的主观感受,朗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指导的重点应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关于这部分的指导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是诵读的基础,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同样的一部作品,同样的句段,有多少种理解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诵读技巧来体现。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区分,朗读的节奏主要是依据对句子内涵的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等基本的常识。
三、搭建展示平台
诵读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爱上诵读,从而形成长期钻研诵读、自觉诵读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搭建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内部,每堂语文课之前坚持3分钟的演讲,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题目,也可以要求学生即兴发挥。还可以经常开展班级诵读比赛,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之后,当学生的诵读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教师再搭建年级层面的展示平台,主要是开展班级间的友谊赛,因为班级间的比赛涉及面更广,学生的压力更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这时学生的态度往往更加积极,准备也更为充分,更有利于促进班级整体诵读水平的提高。每学年还可以联合学校的团委、学生社团组织多场主题诵读会,此时的学生已经熟悉了诵读的基本程序,诵读的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在诵读准备中也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自主性,往往是小组内自觉明确分工、合作协调,从稿件选择、技巧指导、队列设计、音乐选择、诵读排练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学生更强的团队意识和决断能力。每学年结束时,我们还积极推荐学生登上“校园之声”音乐会这一更大的展示舞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力地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诵读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诵读训练,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诵读的技巧和方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然,当前的诵读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探索,还有许多的问题亟须解决,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究,让诵读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正途。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
罗维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加之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教育非常困难;和孩子的家长沟通难,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落在我们老师的身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思想教育。而进行思想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
如爱国方面的《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还用教师去宣讲如何去爱国么,只要教师在授课时能满怀激情,充满了爱国情感,自然会感染到学生的,这就是渗透,还有亲情方面的如《纸船》、《背影》等,革命英雄方面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海燕》等,这需要教师首先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并被它深深地打动,才能在教学中流露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这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不一定容易,因为这些文章虽然很好,但毕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教过很多遍,产生一种麻木之感,教不出激情,感染不了学生,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二,更重要的是要发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其实每一篇文章中可能都蕴含着启迪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去认识,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也就是说也要考虑到语文知识,要综合照顾到,决不是说思想教育唯我独尊,我们也只是说“渗透”。但有机会时不要忘记教育的渗透,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我们社会的热爱么?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爱心,关爱我们身边的人么?也许你有或没有,这就是你注意与没注意的区别,那么,对教学来讲,如果注意了思想教育的渗透,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学生们开始读时,很难读出情感,尽管在技法上作了很多指导,如声调要低沉,速度要慢一些等等,可还是不行,甚至有些学生会感到可笑,情急之下,我想到要让他们“认识”周总理,于是我暂停朗读,而是开始介绍周总理,幸好我还是能举出一些例子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等,然后我又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课文的背景,如海的人潮,悲恸的哭声。终于感动了学生,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热泪,我有了一种成就感,当然要归功于思想教育的渗透,所以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第三,思想教育要水到渠成,不能生搬硬套。
有的文章思想教育内容多一些,有的就会少一些,要灵活掌握。根据课文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到水到渠成。如讲《捕蛇者说》时,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讲社会怎么样,剥削怎么样,不要
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这是我们再去渗透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反过来,如果一味的宣讲,不仅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可能会变为政治课——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第四,思想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讲空泛的大道理。
这一点很重要,教育不是落实在口头上的,不是你教育了就是完成了任务,要让学生领会,感受,并形成在自己的思想、信念、理想之中,才是真正进行了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我们绝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只做表面文章,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些老师就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都要说几句大道理,好像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不就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么?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在心里。比如在讲《黄河颂》这课的时候,如果对学生大讲特讲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一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如果让他们谈谈他们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他们一定会口若悬河,乐讲乐听,进而会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会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会产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才使德育落在了实处。第五,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
许多老师对教学的随意性太大,对思想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对思想教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了兴致,不管课文是否适合,就生搬硬套。没了兴致,就只捞干的(只教知识)。这种教育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是使学生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中只重积累,而缺少感悟和领会。(启迪思想不正是感悟和领会么?)二是教师也不能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各个学科都可以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更适合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作品,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的领会这一点,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要达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目的。
二〇一二年九月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说“情感教育与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教育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之中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效。笔者认为:情感教育不仅在语文课文本教学中尤为重要,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更是源头活水。
【关键词】
情感教育 作文教学 运用
【正文】
①知识和认知学习,如果不伴随积极的情感活动,它对人的生命价值、对社会的功效都是不能实现的。古人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因此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语文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那么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情感教育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情操。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充分运用语文课文本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占领作文教学这块冲锋阵地!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解理论、分析例文、写作练习、批改讲评。然而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把作文教学当成机械的流水线作业,否则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是编造的、苍白的,甚至是空洞的、虚假的。如果语文教师一直以说教者的姿态,讲授给学生生硬的写作技巧,学生就像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既僵硬又封闭,必定会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厌倦作文课,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一提作文便“谈虎色变”,甚至以逆反的心理对待写作。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时刻不能忘记为作文教学注入情感的源头活水。
我市自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以来,该作文教学新的理念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成果:课堂上师生开始互动了,学生之间开始交流了,学生写作文有兴趣了,写出来的作文有“东东”了„„近两年来笔者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还有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1.情感体验不能流于形式。②如果没有真实的、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会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也就失去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现在在我们学生手中流行的体验式作文写作指导丛书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有利的写作参考,指导丛书中的各主题活动也增加了学生写作练习的趣味,然而正是编委老师们的精心编辑让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有机可乘。往往两节课的作文,老师们按部就班地进行各版块的“活动”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已经熟悉了老师的教学套路,学生成了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可想而知写作成为了一种敷衍,何谈情感教育?何谈打动“人心”的作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有效地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真正爱上写作,真正体验主题活动的乐趣,为情感教育铺石奠基。
2.融入之后,才能修正,才能共同提高。③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激
发、引导,教给学生思想,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作文教学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最近几天班里的活跃分子正在热火朝天的谈论着“作家郭敬明、南派三叔、郑渊洁,分别以2450万元、1580万元、12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芙蓉姐姐”做客央视被称为“励志女神”;作家韩寒再获车手总冠军等网络热门话题,理所当然郭敬明、韩寒的书和贴画教室里又会增多,又会流行,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老师一味的去制止、打击他们“追星”,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专心学习,后果又会是什么样呢?何不利用作文教学课因势利导以“我也追星”为话题展开活动,谈一谈心中的明星,说一说为什么追星,讲一讲粉丝经历,画一画自己的路„„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生活,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以此化精神为动力,达到情感教育与写作教学的双赢!
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和我们的学生聊天时,你竟然不知道郭敬明、韩寒、“春哥”、“励志女神”;竟然不会哼两句“日不落”、“水手怕水”、“没那么简单”;竟然没看过《一起去看流星雨》、《呼叫大明星》;竟然没读过《小心Devilの吻》、《夏天夏 星星辰》„„那么学生肯定会说:老师你OUT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面对我们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学生,我们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不与时俱进的话,那么真的会“HOLD”不住!
4.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情感的培养仅依靠命令是行不通的。赞可夫还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作文教学同样要做到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哪怕作文中有一个词、一句话迸发出了思想的火花,哪怕是只有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给学生以成功和快乐,学生一旦得到鼓励,感到自己做得不错,就会兴致勃勃地加倍努力。聚沙成塔、水滴石穿,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于写作、学习,还是将来走好人生之路都至关重要,我们老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语文。
作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能愿意去写,主动去写。正是在这不断写作,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好地认识自我、体味人生、融入社会。生活是最真实的,特别是学生经历过的有印象的事情,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我们语文老师发挥作文课的优势,引领学生手握情感之笔,书写激扬人生!
【参考文献】
①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 教材 教法》(北京),1999年1期。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③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加强诵读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读的过程中,眼、耳、口、脑四个器官同时作用于课文,共同接受知识,它比单一的默读效果要好得多。一直以来,朗朗的读书声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构筑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可是随着近年来考试压力的不断增加,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读,有些学校甚至上成了“哑巴语文课”。这显然与语文教学的初衷是相悖的。
一、专家给我的启示。
去年8月16——17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宝坻区语文教师朗诵培训学习,聆听了王睿老师的专家报告,收益颇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教学要回归朴素自然的本位:“美吟诵读”。王老师把美读吟诵发挥到了极致。他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沉醉其中。他说,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此,这才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无字不能读——即使课程表、花名册、元素表,他也读得抑扬顿挫,立体飞扬,犹似交响,听众皆呼,更况美诗妙文!他对诵读颇有自已独到的体悟,他的名言是,诵到极致就是“说”。诵,乃“心”在支撑。随“心”所欲,道法自然。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诵之至境,是平和、自然、质朴、生活化地说话,用“心”来说话。生活中,平民百姓不假矫饰、自自然然表白,正是吟诵之至境!诵读人之“心”与文本之“心”共鸣,淡然说,自然说,随心说,便动人心,撼人魄!王睿老师读杜甫《登高》,他化身杜甫,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读李商隐《隋宫》,他直入隋炀帝魂魄,嬉笑怒骂出神韵;读《大堰河》,他与艾青心脉相通,使人人潸然泪下„„
被誉为语文教学“叛徒”的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不读书”,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还我琅琅书声”,“读书人要读书”。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某些规律,也就是说,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海洋中去,让他们自己弄潮击水,学会游泳。这个方法可以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那就是“归真返朴,走向传统”。“读书之声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思想有了,内容有了,篇章有了,语感语气也有了,字、词、句、语、修、逻,葡萄糖,维生素,一古脑儿统统有了。”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分析讲解过多
很多教师改革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满堂问”,或者干脆就布
置学生读什么背什么,学生往往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能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学生的诵读兴趣不浓。有些教师自身的诵读水平有限,诵读示范不到位,有些教师不知如何实施课外诵读的教学,有些教师不知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材料,还有的教师不知如何解决少数学生不会读书的问题,等等。
(二)学生朗读和背诵的量不够
绝大部分学校是每两天才轮到一次语文早读,且只20分钟,每周只1小时,每学期20周的话,一年的早读课加起来也不过40小时,这区区40小时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早读时间偏少,更何况很多学生早读课也只是看看书而己,所谓的早读己名存实亡;其次是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即使安排读书,也往往是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琅琅书声骤然响起,不到几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的一种点缀。另外,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占用了大量课外学习时间,语文课后的书面练习也挤占了一部分时间,使得学生几乎没有课外时间用来读书。
事实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大学中文系的除外)主要在中学期间养成,一旦进入高校,都有各自的专业,即使学习大学语文,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是练不出什么功底的。但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诵读,读来读去,就是书本上那点内容,即便有补充任务,要求也很低,量也很少,以至于学生脑子中的知识储存量不多,腹中空空,自然根底就会浅。
(三)多媒体的运用挤占了诵读的时间
如今语文教学多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多媒体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运用过度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是 当课件亮相于课堂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中,只是一味的欣赏声与画的有机结合,静与动的巧妙配置。学生很难留一半清醒关注语言文字,而教师也欣欣然地陶醉于学生专注的目光里,关注机子的程度,远胜关注学生极大地冲淡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是 减少了学生 诵读的时间。多媒体的运用,时而让学生看、时而让学生听,学生目不暇接, 大大减少了学生的 诵读的时间,使琅琅的读书声更少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十分有道理。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情味、诗意、旨趣等的直接领悟与感受。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妙,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
叶圣陶曾说“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从一段段、一篇篇文章,特别是课本中所提供的“范例”的朗读、默读中完成一个个量的积累,使大量的字、词、句、篇,成为自己语一言仓库的储藏,形成一次次的飞跃,使规范的语言、鲜活的形象印在心里,溶入血液,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说明文就可以用巧设问题引导诵读,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结果学生并未觉得说明文多么枯燥,相反,很快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当然,情境要有新异性、启发性、富于变化、有新鲜感。
(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诵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基本形式之一,诵读必须以朗读为主,并通过朗读养学生的语感,表情达意、绘声绘色的朗读是通过有声语言对课文旨趣的形象再现,它能传出文学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把读者和听者带进一种艺术的境地,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灵敏”感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诵读训练才能获得。诵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把辩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 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冼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
(三)有益于提高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
诵读作为言语作品的吸收和理解过程,首先是辨音识字,知篇求义,力图穿透其语音层面。字、词、句组成的言语体系,通过诵读,经由听觉、视觉进入大脑,激活 了 诵读者头脑中相关的生活经验,生成再现或再造的表象并重建物境、意境体系和意义体系,从而增知、获能、感理、染情,达到“言”到“意价的转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方法首推朗读。如果说阅读是与名家对话的话,那么朗读则是与之高谈阔论。在朗读的过程中,作家的语言如腐木刻字般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明显的痕迹,随着这种痕迹的不断加深,学生的语感会不断增强,久而久之,则会潜化为一种能力,为己所用。经验证明,常常阅读鲁迅的文章,学生定会文风犀利,怒骂成文;常常朗读冰心的文章,则会文风清新,语言自然。这便是朗读带来的效果。
四、加强诵读的方式方法
(一)初读感知,通过形式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诵读可以把有文字记载的音位特征和无文字记录的节律特征,全部表达出来。所以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顺语句,读懂语句,尤其要着重理解生字、难字和难句,扫清文字上的障碍,至于有些字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有特殊含义,以及寓意深刻、意在言外的句子,就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细细咀嚼,做出正确的推断。同时也可以划分语言的结构层次,可以运用停延符号加以切分,读对了语法停延,那么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好把握。
(二)进一步准确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
“文如其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作为反映人的气质和个性的文章,不同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特点和基调,要想最大限度的读出文章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描绘的形象,使原文不“失真”,就必须先领会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特点和朗读基调,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分析错了,那么朗读一定以失败告终。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同,基调也就不同,有的是明朗欢快的,有的暗淡忧伤的,有的是沉郁压抑的,有的是激越高昂的,只有弄清了文章的特点和朗读基调,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同化,与作者同忧喜,才能读出文章的情感和形象。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使知识、经验转化为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如诵读完《背影》会更深爱父母、更懂亲情,诵读完《春望》、《书愤》会更爱祖国。
(三)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外在的节奏和美感
文章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音乐,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连、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和语速的快慢等,把握了这些就等于把握了朗读文章的技巧。同一篇文章,两个人读得同样熟练,但有人读得好听,富有美感,而有人读得让人感到如同嚼蜡,乏而无味,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后者没有掌握朗读的技巧,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可以先选取典型的语段,把朗读的一般常识和规律性的东西告诉学生。
(四)叙写札记 品味言语,做好提升自身认知结构的后继工作
诵读后要求学生把品味言语的所感、所思、所悟、所得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从中体会自己生成语感的过程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言语材料的理解,不断积累具体的言语材料,进而养成感受言语、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习惯。
例如一篇《孔乙己》,鲁迅先生说是写“社会对苦人的凉薄”,茅盾却认为是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栽害;一篇《雷雨》,“既可以说它是对中国旧家庭的罪恶的揭露和批判;又可以说它是对生命,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中存在的挣扎与残酷、悲凉与恐惧的剖析和观照:还可以说是对人与人之间权力与欲望争夺的思考。连曹禺先生自己也说‘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而同样“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诵读时,要引导学生增加 语感的敏度、速度、深度、广度,提高自己对语言规律的理解程度,把文本的言语和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再生成自己新言语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五、结论
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语文教学贵在“读”,我们要在“以读为本”的教学主线下,在“多读”的总原则下,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作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量变的基础上促成质变,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促进创新,实现由知识水平向能力素质的积极转化。
参考文献《诵读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袁建臣《关于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陈业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试谈中学语文诵读教学》 潘中南 语文教学与研究《诵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张焕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