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改革 理念
论文摘要: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只有树立新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一、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源自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子系统中一个基础性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初、中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影响到中、高等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影响到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这不仅仅有助于教师教育本身的发展,有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师范教育久经风雨洗礼,在艰难闲苦中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传统师范专业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实施定向和独立的培养方式,采取“学科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混编模式”,一次学习,终身从教,培养以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初任型”教师。在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及水平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而这又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原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迫切呼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师范教育学科水平不高,教育体系封闭,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规格偏低,课程设置陈旧,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弊端逐步暴露。2003年3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研讨会”,会上就教师教育的开放化、专业化、综合化和一体化等重大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号召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综合性院校在新时期要担负起教师教育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以及认真研究和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参照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即由独立的师范教育到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再到“大学加师范”三个阶段),对我国教师教育进行全面而又彻底的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从满足数量需求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神圣使命,切实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国际教师教育先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强教师教育,在开放中整合和提升教师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教师教育。为此,教师教育必须在高扬教师专业化旗帜的传统基础上,走综合化的办学之路,为保障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增强和提升国家教育实力,为提供有力的教育人才资源保障,为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
(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
在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绝不能妥协,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成长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钻研教材;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老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
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创新,而教师的创新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帮助教师获得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层面,必须立足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新理念,使教师学会不断更新观念,形成和保持终身学习、反思、研究的意愿和能力,增强不断改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动机,以及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使命感等等。可见,教师教育改革只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虽然过去我国有些学者对教师教育观念这一问题进行过一定的探讨,但是我国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这与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需要极不相称。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体制、培养模式、内部管理、课程与教学等问题上之所以呈现出封闭、割裂的状态。这与我们所持的狭隘的教师教育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确立教师教育新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石。这主要包括确立开放化观念、综合化观念、专业化观念和终身化观念。开放化是指我国师范教育独立定向的体系被打破,其他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教育行列当中来,形成了相互竞争、互促发展的开放格局;综合化是指师范院校由原先以培养教师为单一目标的院校转化为综合型的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师范院校学科结构的综合化和专业设置的综合化两方面;专业化是指必须把教师教育看作是与其他专业教育(如医学专业教育、法律专业教育、工程专业教育等)并列的教育,把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教育来发展;终身化是指教师教育不仅要承担职前教育,而且要承担入职教育、在职进修的任务,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三、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
(一)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师范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教师,其功能单一,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教师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师范院校应当首先要按大学的规律和模式来办,把教师教育作为大学的功能之一,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功能。
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目前有的师范院校被合并了、有的改名了,因此人们对师范院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心存疑虑,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还要不要坚持、独立的师范院校还要不要办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根据我国国情,师范院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但必须加以改造,即使将来师范院校的名称或概念消亡了,然而只要世上还存在教育,教师教育就不会消亡。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方向。但基于我国师范院校在层次、水平、区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教师教育的改革必须分类发展,分步实施。
1.合理定位,分类发展
从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情况看,我国师范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地方师范院校在策略上必须分类发展: 一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一些办学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应当积极应对教师教育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首先是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方向,确保在面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竞争中保持教师教育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在重视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快提高师范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是必须加强与中小学校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培养与培训上的联系,加强与各教师教育机构的协作,加强与其他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是省属一般本科高师院校。相当部分以教学为主的高师院校,在一个时期内仍须执行四年本科师范教育的模式,以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紧缺、九年义务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此外,还应拓展专业与培养目标,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此:首先是确立大师范思想,改变单一的培养目标,开设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其次是教师教育专业与经济类专业联姻,共同承担各种配套型经济建设项目;再次是广招经济技术人才,使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其中不少高师院校不具备向综合性大学跨进的条件,但也要增强综合化意识,加强与综合性大学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身的办学活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此外,部分高师院校可以考虑并入师范大学或其他综合性院校,为迅速提高其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我国中等师范学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的专科师范学校不再培养初中教师,只承担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以及一些大学本科来不及培养或培养能力不足的一些专业的教师,如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
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师专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进行彻底改造。首先是需要彻底改造师专由于培养对象的转变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观念的转变、新的培养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新的管理体制等等;其次是要彻底改造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技术建设发展的需要,还特别要关注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另外,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较薄弱的师范专科学校除在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予以保留外,也应考虑逐步并入综合类院校或师范大学、学院,以保证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办学条件较好、基础较好的师范专科学校应考虑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将是师专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出路。只有这样,我国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一是师范院校的综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周密的筹划和稳步的实施。二是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突出优势与特色,同时逐步发展其它专业,兼顾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切忌不顾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的条件而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三是地方师范院校不要急于盲目合并或取消。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不发达的地方,仍然存在严重缺乏合格教师的情况,因此,师范院校在某些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存在,如果全部合并或取消,那么教师教育的力量将会受到严重削弱,这对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不利。四是目前各地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应当结合各地区实际将教育学院并人其中,重组和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逐步推进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进程。
(二)突现特色,综合发展
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关系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综合与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就上不去,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明显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积极性很高,力度也很大,但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却嫌乏力,缺乏明晰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仍按惯性运转。因此,一些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实际上不是在加强,而是被削弱了。此外,近年来有关一些综合性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现状调查报道,多强调其潜在的学科优势一时尚不能显示,而因学校氛围不利和本来缺乏教师教育的资源等诸多因素,这些学校教师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这样,师范院校若将自己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丢了,就会失去其改革的本来意义。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据此,师范院校在走向综合化的同时,必须结合这四个方面,一是在学科方面,师范院校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进行教育学科的建设。二是在教学科研方面,师范院校应更好地指向实践,在作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科学研究水平。三是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师范院校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把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分离,使教师职业教育成为在学科专业学习基础上的二次选择,并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四是在校园文化方面,师范院校应突出其师范性特色,要特别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育人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其校园文化的核心。
可见,师范院校面对巨大的教育市场,在走向综合化的过程当中,保持和加强已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的特色尤为重要。
第二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三班
41007153
李丽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
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基础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
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因而,随着全球多元化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民族统一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当讲授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因素。民族教育不但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
如果说教育知识反映了优势阶层的价值观与利益,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行动更能让人接受,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动员起来的行动者借助国家力量所展开的改革行动,使得教育知识的建构过程与秩序格局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具备改革资格的行动者,在生存的考虑与策略的选举中,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又有充满激情的困惑与努力。知识的变革过程把不同的社会力量拉入了教育知识建构的舞台,这些因素和力量不是一致性,统一性,而恰恰是混杂性,矛盾性甚至荒谬性,社会因素的作用与改革现实之间既有问题与危机也可能同时包含着希望与新意,它们以一种近乎悖谬、充满张力的关系推动实践的展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的热潮再次掀起。新的实验层出不穷,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大量传入我国,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目标教学法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逐步单纯模仿的局限,教学法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金志远
2008.11
[2] 《共用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高永红 2008.1 [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叶澜
2009.08 [4]《基础教育---思考与探究》杨显社
2009.05 [5]《中国教育改革30年
基础教育卷》王炳照 2009.1 [6] 《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论坛综述》中国教育学刊
2012.01
[7]《基础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2.01 [8]《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差及反思》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9]《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教育发展研究 2011.01 [10]《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科教文汇(中旬刊)2102.01
[11]Lian Zhang, Xiaoqian Hu and Shan Li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 Volume 108,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12]Dan Zhao and Bruno Paroli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1, Volume 6, Number 2, Pages 248-278
[13]Karin Brodie 2010, Teach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s, Part 2, Pages 87-101
[14]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our expectations Siddharth Lakhotia 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8, Volume 70, Number 3, Page 152
[15]Dropout and Completion i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2011, School Dropout and Completion, Part 2, Pages 215-232
[16]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Amo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Latin America Luis Enrique López and Inge Sichra 2008,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art 5, Part 18, Pages 1732-1746
第三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中小学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学院:物理学院学号:***姓名:岳良
一什么是课改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二为什么要实行课改
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全面变革,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与动因[1],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21世纪是全新的社会,知识经济端倪初见,经济出现全球化、社会日益信息化、文化渐趋多元化,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高速发展,这要求教育迅速应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人才。然而,当前我国课程在功效上却表现出滞后于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如培养的人才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个性、没有开放接纳的思维方式、道德素质下滑与心灵迷惘等。事实上,社会对学校课程的批判与否定之声渐渐凸显。
(二)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素质教育主旨要义为三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从2O世纪8O年代中期开始酝酿,从其酝酿到推广有几十年,而由于课程运作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素质教育不能落到实处。1996年7月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相关专家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背离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与弊端,如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容乐观,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教师乐于题海训练等等问题。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改不可。
指导老师:彭泽平第 1 / 6页姓名:岳良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程[2]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
1996年7月,教育部组织6所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1998年,教育部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进行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在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开始起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5月,教育部组织各类专家和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进行审议,定制了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经审查通过2O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2001年5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2002年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起草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推广(义务教育2001—2O04、普通高中2003-2008)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试点实验阶段;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2002年全国共启动520个省级实验区,有18%的县(区)使用新课程,平均每个省有将近18个实验区。2003年,又有910多个省级实验区启动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32%。2002年和2003年两年共有14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50%左右。到2004年,全国就有90%的县(区)的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
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等五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2007年,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五个省(市)进人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和上海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共有21个省(市、区)使用新的高中课程,有三分之二的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义务教育2005始,普通高中2010始)
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个别地方除外)进入新课程。
2005年以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常态化,开始步入评估反思、修订阶段。《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类。
第一 从政策制度的层面来看,存在新课程改革配套的政策与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相对滞后或不健全的问题。
首先,我国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能同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由于中、高考是评价的指挥棒,新课程教学评价难以开展,具体体现在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重点学校的升学人数为准;对教师的评价还是所任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为准;对学生的评价还是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准,相关地,社会、家庭还是更关注学生的分数。
其次,教材编选用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教材的发行机制不健全。如在教材编写方面,部分教材的编写人员的素质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材质量不高;在教材版本的选用方面,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各种利益之争与不正当无序竞争现象。
再次,经费保障不力。教育部课题组与地方课题组调研报告显示实验区课程资源匮乏,经费投入不足,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也还存在经费保障滞后的问题。
最后,还存在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教育质量问责制度、学校效能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滞后等待建设或改革的问题。
第二 从教师的层面来看
从教师的态度和情绪来看,由于新课程改革要改变教师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习,要更新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不积极,应付性地实施课程改革,甚至不少教师存在消极态度,存有不满和抵制情绪,不愿意做出调整与改变。
从教师的知识准备来看,教师的知识结构不符合,如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教师自身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知识的综合化程度不高。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看,教师的方法与策略不得当,虽然经过了培训,但还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现象,或曲解与曲行了新课程的自主教学、探究教学、合作教学,存在“弄巧成拙”现象。
从教师的实际能力看,教师的能力不能胜任,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能力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但实际上很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又如,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课程开设,存在相应的教师能力达不到要求问题,综合课程可能成各种教师的“简单拼凑”,或者单个教师的“将就应付”。
第三 从课程实施层面来看,具体的课程实施存在着一定偏差
从实施目标上看,存在着目标处理不当现象,如知识与技能目标不符,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贴标签”。
从实施内容来看,存在着内容宽泛现象,如忽视或轻视教材,无意义的情境创设,装饰性的联系实际,只重视学生搜集信息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信息。
从实施的主体来看,存在教师的主体部分缺位现象,如教师强调学生的个体体验和自主建构,遗忘了对学生的活动引导和价值引领,教师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与恰当批评。
从实施过程来看,存在过程过于注重形式的现象,具体表现主要为将平等对话曲解成师问生答、课堂活动中没有引发学生体验感悟、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探究学习不能落到实处、课堂一片热闹却无深度。
第四 从课程方案与教材来看,新课程方案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方案存在课程体系偏于繁难,不容易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方案也没有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如对新课程教材的适应性方面,农村地区学校偏低;对课程与教材的难度问题的认识,农村地区学校认为偏难、偏深,并认为不贴近农村现实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与接受;由于课程实施条件的情况限制,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无法顺利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受影响。部分教材知识点存有脱节现象、断层现象,逻辑性不强,学科与学科的关联性处理不好,部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存在矛盾。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明确,课程改革的执行力不强,中小学校长缺乏课程领导能力,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虚假繁荣,独创成果却比较少等方面的问题。
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3]
关于基础教育中的缺憾问题,并非单单教育、教学人员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从教育机关到家庭、社会,从教师到家长、学生共同面对,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对教育制度方面的建议
1.首先应改变中考、高考的考试制度中的单一性、局限性。在省内统一中考、全国高考中,尽管设有专项加分,但是对于资优生来说要想得到某个科目的加分,还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得到加分,也是有限的几分,要通过考试升到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学习也非易事。
2.建议在中、高考制度中增加灵活性,应该为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设特殊通道,由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推荐与评价,相关研究机构的评价及本校的专项考核来确定这些资优生的中、高考的最终结果。目前的自主招生制度虽然为特殊才能学生进人大学打开希望之门,但是倾斜程度还不够。
3.中、高考试题量还应大幅度减少,增加能力考核项目,以此来刺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4.应取消高考中地区限制,真正做到教育公平。
5.建议中小学实行教师流动制。目前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中小学出现择校现象。通过优秀教师在各个学校间的流动“走校制”,促进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
6.建议在大学成立资优生研究机构。资优生研究机构可以专门负责对资优生的能力评测、学习指导等,弥补我国在资优生指导教育方面的不足。
(二)对师资培训方面的建议
建议将四年制本科师范培养模式延长一年,增加实习时问。目前各师范类院校学生实习时问只有两三个月,最长也仅为5个月。实习时间短,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的理解运用不到位;对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应该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另外,建议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既要明确培训时问,又要明确培训内容,尤其是专业知识,一定要纳入培训内容中,形成制度化。
(三)对基础课程改革的建议
建议改革过程中既要关注大众数学,还要关注精英数学;既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既要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还要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必要优化。
(四)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政府应加大投入,关注农村问题,改革相关制度,加强课改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新课程的经费投人,如加大教师培训的活动经费的投入,增加农村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条件改善方面的经费投入,保障新课程顺利运转相关的各项活动的投人。政府部门要关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加大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要保障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增加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和效度,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农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送优质示范课下农村学校。
(五)对教育学专家的建议
建议专家深入研究,发展理论,专业引领,调整方案。专家要深入研究实践,并进行专业引领。专家要针对课程改革中具体问题跟踪研究,要走进课程改革的真实现场,要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分享其课程实施的体验与感悟,解决其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问题,指导与引领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并能进行运用专业理论进行反思与总结这些过程,提炼和升华这些经验与方法,丰富积累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发展课程改革的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引下一阶段的更大范围的课程改革实践,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A].湖北武汉,2010.7
[2]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A].湖北武汉,2010.7
[3]董丽波.探索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缺憾[A].黑龙江哈尔滨,2010.9
第四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课改,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了。从最早的小学五年制到六年制,到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课改,如今全国已实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也悄然在发生着变化。也许我们中的部分正是从这一系列的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实可谓中国课改的“第一代见证人”。
到了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了全新的视野,身份未变——学生,但目的和任务已全然不同。特别是对于我们师范生。看待教育则应该是如何适应现代化教学?如何加强教育技能?如何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如何以己身之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有: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改变当前教育模式有待时日。况且,当前教育体制也有一些可取之处,我们应做的就是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及一些所谓的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例如“满堂灌”,“拖堂”等等。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于此,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创新力基本上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如果仍然按照“八股文”般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不爱听课,进而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于客观来讲,一堂课也显得憋屈无活力,教师水平得不到体现的提升,同时最大的损失就是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正如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算能力世界前茅,但创造力就名落孙山了。作为引导的老师们,此时就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面对这样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既要自己教的舒心,也要孩子们学的开心,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对心得知识,甚至是未知的知识产生无限的好奇,并能够且敢于突破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去实现它。
何谓教学,就是有教有学,就是说教学永远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事,有教无学如同菏泽,无后来之源,有学无教,如肆虐之洪,难以成水利之渠;有水再加以引导便能成就壮丽之河,厚积薄发,方有大海之势。学,不再是压迫着去学;不再是成堆的作业限制着去学,而是一种引导式,由兴趣引发去学,去探究学问之美,知识的强大力量。人都有求知欲,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一堂课的开始引用生动的例子或者生活中的实例进入课题,尽量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一定要讲学生能听懂的东西,不可缺少的嵌入知识框架,分小阶段式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养成面对难题首先思考而不是莽撞行事,对于学生的生活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分析一个问题要运用实例,就好比一堂课可以做一个大的类比。将要授课的知识体系比作一座大厦,我们看到的第一眼就问自己这楼是叫什么楼,干什么用的,有多少层,然后进入楼里面了解一层楼有多个房间,结构布置,部门分布等等,同理,对于一堂新课点我们首先要认识这堂课是什么,要讲多少,有多少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分布,我们如何运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犹如打开一个房间的门,这扇门一定要学生自己去开,老师的任务就是将他们领到这层楼,当他们走错的时候,加以纠正辅导,仅此而已。当前中国的教育还存在教学差异,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悬殊,硬件设施天各一方的问题。此等问题都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在豪华甚至可以说是奢华的学校,校园优美如画,高薪聘请特高级优秀教师,教学设施上更是跟国际水平接轨,然而,这样的学校确是常人,也就是普通人,也就是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最广大的人名群众子弟是没有机会去到这样的学校的,尽管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但,不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交不上那儿的学费。这样的奢华学校况且不谈,我们的一些所谓的城里的重点中学,学费也是偏高的或者说有很多的条件限制譬如说地域性等等。这种条件下有的人就开始凭借各种背景,找人走后门。最后悲痛难柰的还是无钱无权无背景的农民子弟们。也就由此衍生了社会上的“拼时代”。拼的却不是个人的多少努力。这多少让教育有些畸形。想想在西部某些偏远的山区,有的留守儿童在泥地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岩洞里上课,上一次学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有的从小学低年级就要学会独立生活在学校。教学设施就仅仅一块黑板,很可能那儿还没通电,“躲”在深山也无人问津。打破教育公平失衡的僵局显而易见成了当务之急。
都说教学是门艺术,老师们都是艺术家,但我认为学生千万不能是“艺术家”们“扬名立万”的作品。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包容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发展,而不是你给设定的目标。一个只能“狂背”的学生只是一个复读机,一个只能做题的学生充其量是个做题机,而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才是人才。
教学、教育,有教有学,有教也必有育。老师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应有所了解,引导其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理想,在道德品质上学习优秀榜样,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生活中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玩儿成一片,让学生与老师失去固有的隔阂感,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大胆的质疑,提问,引发思考从而进步。纵然,以上一切并不代表课堂可以变得杂乱无章。
国家发展看教育,教育发展得顺应时代的步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们肩上有任,不因循守旧,从现在做起。
第五篇: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浅谈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摘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新课改提出了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新课改倡导一种师生共建的课程文化,它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力图通过这种课程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并敦促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重新认识定位,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教师教育改革
新课改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已经日益紧迫。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式下,教师应该如何主动转变职能,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改革需要呢?我认为:
一:转变角色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单一。,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确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顺,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如果能再讲得诙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就是一个好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双向交流可有可无。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的飞速发展,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甚至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更多,教师已有的教学思想、习惯了的工作方式,甚至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那么单一了。教师角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施教者”转意义下教师变为引导者”,从“教书匠”转变到“研究员“,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找准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融化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更新观念,不走极端
在教学改革中,许多老师在接受了一些新观念之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传统教学中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对传统全盘否定,认为凡是传统的就不是“新理念”,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与教师的“主导”相对立。然而在教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讲,有的甚至一堂课老师只讲几分钟,其余全让学生自己活动。虽然杜郎口中学采取“10+35”的模式创造了教育神话,但这种成功毕竟只是个例,在没有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贸然引进这种模式很可能加剧两级分化,即成绩好的学生更好,成绩差的学生更差。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三、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新的知识条件下,课程教材呈现综合化、开放化的特点,多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四、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无论学生智商的高低、家庭的贫富,无论成绩差还是成绩好,无论活跃还是沉闷,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爱他们。
结束语: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改变原有的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偏激不激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振兴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