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时间:2019-05-15 11:0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第一篇: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摘要:传统《高等数学》的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忽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和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从实际问题引出新的概念,再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遵循由实践得到理论,再由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学原则,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关联的实例引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积分的思想方法普遍适用于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这是因为微积分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来研究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高等数学》是我校高技班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他们学习《高等数学》我认为有两个任务:一是学习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系统学习掌握微积分的有关基本概念,从而在思想方法上,得到辨证的、严谨的、逻辑思维锻炼:二是努力培养会用所学到的数学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了解了微积分的概念来源于实践,由实际问题抽象为定义,并且经过必要的习题训练后,努力培养自己应用微积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高等数学》的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忽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和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如何在淡化理论的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十分困难,为此可以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关联的实例引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热情。

一、从实际问题引出新的概念

(一)由实际问题求解的过程导出数学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抽象,它是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紧密相联系的,学起来不觉枯燥,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导数概念时,我们通过求变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的过程,归纳出求解方法步骤,撇开具体意义,就得到“导数(变化率)”的概念。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介绍些与变化率有关的问题。对于机电类专业学生可介绍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转角对时间的导数、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是电量对于时间的导数等变化率问题,而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可介绍产品总产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产品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边际成本)等等。又如,我在讲极限概念时,引用短跑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与终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增长是趋于零的变化情况,即s(t)0。

(二)用实际问题解释数学概念、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数学概念,且不觉得深奥。例如,我在讲曲线曲率时,首先讲骑自行车掌握车把左右偏转的幅度,偏转小,线路弯曲程度就小:偏转大,线路弯曲程度就大,随即讲曲率是研究曲线弯曲的程度,从而给曲率下数学定义,最后再由自行车行驶的轨迹、火车铁轨的敷设对曲率的大小的要求,借以阐明研究曲线曲率的实际意义。又如,在讲函数极值是函数在某点处的局部性质而不是函数的整体性质时,举了我市九峰山的第一峰顶的高度,体现了函数在该出的极大值,但它比起第八个峰于第九个峰之间的波谷底部的高度要低,进而说明极大值,并非最大值,极小值并非最小值。

这样,用与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实例讲概念,用生活中常见例子做比喻,即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也有利于拓宽学生思想,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数学概念来源于客观事物,它一但脱离了客观事物的具体内容,就能够更广泛地指导实践,应用于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但是在教学环节中不是一味地讲实际应用,应该遵循由实践得到理论,再由理论应用于实践。

(一)在讲应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前,应先举一些解决数学本身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概念,借以掌握已学的知识,然后,归纳总结出解题方法和步骤,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例如,在讲完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后,安排如下的几个例子。

1、求在[-2,6]上的最值;

2、求在[,]内的最值;

3、在半径为R的圆内作等腰三角形,求三角形的底与底边上的高之和的最大值;

4、用三块等宽的木块做成一个断面为梯形的水槽,问斜角多大时,水槽截面积为最大。

前两个例子,是直接应用定义求。般函数最大、最小值问题,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求最值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接着讲后两个最值在数学本身问题上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解题的方法与步骤。

(二)应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举例时。应由浅入深,层层相扣

在讲定积分应用于计算液体的静压力这一节课时,举了求不同形状平面浸没在水中的压力问题,例如:

1、形状为等腰梯形,竖直闸门受水的压力:

2、水平放置的水管其断面,当半满时所受的压力;

3、端面不同形状,浸没深度不一的薄片受水的压力等等;

4、葛洲坝一、二号船的闸门,受水的压力。

在计算以上压力时,先要求他们,写出各种情况下的压力元素dp,进而指导学生应适当选择坐标系,写好各种形状图形的边界曲线方程,确定积分区间,利用定积分求出各题压力。

通过以上例子的计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把学生动脑的积极性慢慢调动起来,把他们带入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让他们了解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同时,通过讲解与学生自我练习,大大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通过对葛洲坝一、二好船闸门受力的计算,使学生大开眼界,解题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数学并不是没有用处,恰恰相反学好数学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生活实践或工作实践。

(三)应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举例后,应仔细挑选练习题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如果说教师上课是为了讲清概念,教师通过例子解题示范起着引导作用的话,那么课后作业练习将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训练基本功,进而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我在挑选学生课外练习题时注意到:

1、有一定量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题目;

2、有一定量掌握基本运算方法的题目;

3、有不少能开拓智能,综合应用基本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综合应用题的解答过程要用到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方法,因此,在所布置的练习题中,综合应用题所占比例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再反过来论证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少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性,同时也给学生建立了一种数学建模的思想,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进一步联系生产实际,并为其他学科服务。

第二篇: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摘要】本文从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了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理论与学生数学实际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数学教学理论联系学生数学实际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实际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对于数学的认识,我们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从有关数学活动的实践中去亲身体验。我们只有不断地将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联系起来,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使数学发挥其固有的魅力,才能使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从而让数学成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数学教学理论与学生数学实际的关系

学生的数学实际是数学教学的起点,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中来,回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这些循环往复的活动,学生才能全面、和谐、愉快、自然地成长和发展。数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哪怕教学方法再妙,教学艺术再高也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想获得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无异于“天方夜谈”。所以,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有效结合,我们还需要努力探求其解决途径和方法。

二、实现数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

1.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课堂中融入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首先,数学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数学教学的目标要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坚持目标的总体性、层次性和系列性原则,分别制订总体教学目标和分层教学目标。总体教学目标包括符合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的知识性目标、符合学生既有能力结构的智能目标及符合学生动力结构的情感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就是全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达到的“基础层次”目标(即保底目标)、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目标(即实际目标)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目标(即不封顶的目标)。

其次,教学内容要“同化”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同化”,即把教学的新知识分解为学生己知的知识、半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进行教学。已知的知识由教师提出由学生回答,半知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得出结论,未知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而获取,这就是说,数学内容本身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活动,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即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再次,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实际。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教法若能适应学生实际,它就能触及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领域,学生就能从中得到乐趣,从而使教学就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2.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思路

首先,钻新课程标准,摸清学生数学实际,定准数学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展教材的系统性及其“知识群”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分清新知识与教材知识和学生实际中所遇问题之间的关联,找到联系它们的知识纽带。如果教师起点定得准,又能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知识前后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编码、储存,从而形成新的认识结构。

其次,优化教学过程,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优化教学过程就是三维(知识线,能力线、协调方法线)的优化组合和协调发展的结果。知识线源于教材思路,能力线是教师对应教材思路由学生学习活动与获取知识互相作用下构成的一条隐线思路,协调方法线是教师调节两线顺利延伸,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组合。三维结构式教学将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的知识、能力、教法环环相扣,使教与学一一对应。

最后,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评价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鼓励与欢乐。笔者认为,采用过程评价更能反应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及成绩。过程评价主要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心理状态、智力参与程度作为评价对象。教师通过对学生如举手答问、分组讨论、动手动脑等外显形状态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时智力参与程度;通过配合前馈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出现的偏差;通过采用肯定、赞美、激励等形式表达对学生的成绩的态度,使学生主动去弥补不足或振奋精神。

3.利用数学的特点,将数学理论和教学情感目标结合起来

首先,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既有的爱国主义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介绍我国应用数学科学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曾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可见,数学具有美的因素。数学美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

最后,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莉.浅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教好数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8,(2).[2]钱彩多.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J].素质教育论坛,2007,(10).

第三篇:高等数学教学应对措施论文

1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开始利用电子产品来便利自己的生活,遇到问题求助于百度,一切的问题在手指流动间就有了答案。时代的高效快捷导致人们的思想懒惰。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生也同样受其影响,遇事不喜思考,只想尽快得到答案。在学习过程中,不去独立思考课程内容的前因后果,只图快速寻求答案。而高等数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呆板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学习动力可言。

1.2学生未能正确处理专业课与高等数学课程的关系

进入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都是大一新生,初入大学,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还处于适应阶段。有很多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专业缺乏应有的了解,感到十分迷茫。很多大一新生都心存疑惑:我究竟是学什么的?学习这些课程和专业有何关联?我应不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些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对于这些疑问,他们往往会向高年级学长学姐求助,而学长学姐们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大一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高等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联系很少,能用得上的内容微乎其微,学习目的只是应付考试,顺利拿到学分而已。个别认真学习的同学也仅限于考研的需要。这些问题使得高等数学偏离了原有的教学轨道,失去了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

1.3未能恰当使用教材

目前,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被公认为所有教材中最好的,也是全国大多数高校的首选教材。后来因为专业学科的不同,同济大学出版的教材作为理工科专业的首选,文科、经管类的教材则采用相对简单,习题难度不大的一些高等数学教材。由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无论是哪一类教材,其内容安排上都大同小异,无外乎是从定义-定理-性质-证明-例题的一套流程。在例题的举证上仍以物理的一些实例作为举证说明,而这些举证对于学生而言,往往难以接受与理解。

1.4学生的学习心理亟需调整

从身心的成熟度来讲,大学生已是成人。但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加之目前生活条件优越,学生的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都较弱。从中学时期过渡到大学时期,他们往往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他们若无人指导,往往难以自觉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消极对待学习。由于自主意识的缺乏,盲从过来人的经验成为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状态。很多学生没有个体差异的概念,一味寻求大众化的表现,因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要么过于体现个体差异,在学习态度上标新立异,展现异样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心理若不加以适当调整,势必制约高等数学教学成效。

2应对措施

2.1以新时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丰富教学手段

当代,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多样。高等数学教学也应顺应这种变化,将信息技术作用发挥在教学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改善教学。利用网上精品课程,提供在线授课教案及习题解答。也可建立与课堂匹配的MOOC,将好的授课内容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让同行可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对比和交流,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也可开展翻转课堂,利用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将所授课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在线视频、网络论坛等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留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2.2发挥高等数学的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数学一直在人们心目是一种圣神而又神秘的学科,有点让人高不可攀。这一切均源于它抽象的理论,让人难以看到它的应用价值。在学习中又总是强调定义、定理、求解技巧等,从而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主要是将数学用于其专业学习中,只要知道对应问题的结果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仔细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但作为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还要考虑少数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在讲授理论、强化技巧时,穿插实践应用性教学。可将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时数以4:1的方式进行。现在很多高等数学教材都会提供关于极限、积分、方程的matlab软件的求解方式,这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好方法。

2.3从专业视角出发,改善教学导入内容

每一位进入高校就读的学生,都会分属于不同院系专业,对待公共基础课程,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些课程应该要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例如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认为所学的科目都应为计算机专业服务。那么对于这类专业,我们在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时,可在教学内容引入的实例中,添加计算机编程中所使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利用一个小型的计算机程序,简单地对知识的应用加以说明,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李尚志教授在其“数学大观”公开课中就谈到利用等比数列进行编程可以编译出一首歌曲,现场的展现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在授课当中我们要善于以学生的专业定位为切入口,实时恰当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列举高等数学知识点在其专业中的应用实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4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转换教学方式

许多学生是害怕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因此,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李尚志教授的公开课——“数学大观”中就提到:“我们没有办法让学生喜欢数学,那么能减少学生对数学的仇恨就算是一种成功。”如何才能做到减少对课程的仇恨,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化解学生由来已久的心理问题?首先,考虑学生远离家乡,要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教师可在课余时间跟学生聊天,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被不良风气所影响。这看似与教学无关,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再次,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勇敢地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示自身的不足,承认在授课中出现的瑕疵,让学生明白知识积淀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

3结束语

数学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都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进步、携手共进的过程,通过老师的教学,帮助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在不断地帮助老师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新时代,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实施先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路,何婷等.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原因调查及统计分析[J].大学数学,2011.27(2):13-17

[2]苏建伟.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2):151-154.[3]秦新强,赵凤群等.大学数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16-17.[4]黄廷祝,高建.大学数学研究型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52-55.[5]褚小婧,程向阳.大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质及探索[J].大学数学,2011.27(1):16-20.[6]陈冬,张立新等.数学素质与应用型人才[J].大学数学,2006.22(4):11-13.[7]李尚志.我思我行我MOOC[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4-6.[8]王家军,张香云等.专业大类教学模式下公共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J].大学数学,2012.28(1):10-14.[9]许波,刘征.MATLAB工程数学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四篇:《在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外语实验学校 董江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本课题组选择“在思想政治的教与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研究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和局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说教,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也是如此,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练习的训练,忽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也抑制了学生探索精神,与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并不相符。

2、现实对学生的要求: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现实生活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提高生活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不能对现实生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缺乏一般的生活能力,如缺乏一般的经济生活能力(比如劳动的能力、消费的能力、理财的能力等);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形势,很多学生缺失一般的政治生活能力(比如民主生活能力、遵纪守法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面对多种文化的侵入,缺乏一般的文化辨别能力和文化生活能力(比如沉湎于网吧而不能自拔,盲目的追星等),学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作为具有很强德育功能的政治课教育是必须要正视的。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专门提出了要求。

3、教学改革形势的要求。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明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我们政治课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也提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政治学科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政治课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要注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同时,通过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也能使我们教师在繁重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研究现代生活,研究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理论依据

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新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关心人的日常生活、不关心人的精神世界、不关心真实的生活问题,它将变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按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使之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相符合,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感悟、理解,积极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2、建构主义强调: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每一个教育对象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生活世界互相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思想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思想品德课若把课程局限于校园的围墙内,把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中,会使学生的课程空间过于狭窄,思想品德课也会因此丧失生命的活力,思想品德课就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这样的“围城教育”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难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

3、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教学必须是开放式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说,教学局限于课堂,内容局限于理论,方法局限于灌输的方式已为时代所弃,现代社会中新的形势、新的内容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并且不断渗透、冲击到教育之中。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正确地、辩证地、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机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勇于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其宗旨在于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主动探索、勇于创新、追求“‘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学’且有所得”这样一种境界。

2、基本内容:(1)、在素质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和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目前中学政治教学现状,瞻望政治教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机制。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主线,在发挥教师创新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创新主阵地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培养创新主体的自主实践、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有限的投入开展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在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借助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探索、研究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探索

为了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地开展,我们组的各位老师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到了这样共识:以现行的中学政治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教学,采取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比如:如张翠华老师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采用FLASH动画,让学生来识别哪些消费观念是可取的,哪些消费观念存在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消费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关于我市居民家庭消费的调查》,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设计调查表,广泛选择调查对象,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结合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为学生自学教材奠定基础。可以初二学生为主,选择了一个重大时政热点问题,确定为研究课题,再由学生收集相关的时政材料,为组织课堂演示作好材料准备。具体形式可采取“新闻播报”、“时政点评”、“时政故事”、“时政小品”等等形式,进行课堂演示,以全新多元的方式展示重大时政。可根据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辩题,通过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途径,收集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类比等等,为课堂辩论进行理论准备,知识准备和材料论据准备。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性课题: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关于嫉妒心理的调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个案研究;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女生看男生;关于人格尊严的采访活动个案;我心目中的父母及老师等等课题。基于以上的一些尝试和探索,我们认识到,新课程的理念完全可以得以实施,从而为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作好比较充分的准备。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思索

1、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研究课题注重能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集中的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不断提高,而一个人的生活能力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性的内容,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才能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2、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课题研究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生活性,无论是研究过程还是研究目标,始终围绕着学生的生活能力展开,这与“知行合一”思想是相符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改革后的政治课教材是以生活做中心的活的书本,具有显著的“生活性”。因此,政治课教学就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学生参与现代生活,在教中学,学中学,做中学,切实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生活能力、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掌握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能力,从而求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求得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

六、课题研究的界定

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以及现实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它是尊重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讲清理论观点,又要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说明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涵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就是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实践,以生活为中心,切实培养学生认知社会生活能力、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概言之,就是“用生活教会学生生活”。具体为两个方面:一是“用生活教”,就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地应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研究性学习、项目实施法等,注重体验与直接感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生活的兴趣;二是“教会学生生活”,具体指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提高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走向社会、走进现代生活作好准备。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生活化教学,注重行动研究。具体方法有: 教育调查法:通过访谈、测试、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各种情况或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借以发现问题,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有效方式。

教育实验法:在实验设计的指导下,以2005届初二学生为主要实验对象,暗设实验班和对照班,控制实验条件,客观地报告实验结果,综合归纳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模式。

教育经验总结法:将教育实践和教育实验中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认识成果,经过总结和提高,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挥其普遍意义,写出课题论文和专题报告。

文献研究法:学习《课堂教学论》、《现代教师论》、《中小学教育科研》、《学习能力培养全书》、《创新教育案例全书》《思想政治课教学》、《思品教学大纲》等,对近几年出版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大量收集。在对这些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所借鉴。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政治课教学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注重对具体的典型性案例的分析,通过引导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如我们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中,就从案例入手,分析消费者的具体权利,探计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提高了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情境模拟法 所谓情境模拟就是用模型、布景、实物等模拟真实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让学生进行实地演习,如模拟购物、模拟法庭、模拟打工、模拟经营管理、模拟投资、模拟炒股、模拟竞选等,由于这种模拟演习再现了社会情境,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极浓,可以有效将社会需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习中迈向生活,进一步了解生活,并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相应的社会生活能力。

论辩式方法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生活现象,如果不仔细地探讨,很难正确地把握,有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政治课教学引入论辩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现象和人们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论辩式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

2、把政治教学延伸至整个社会,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具体方法有:

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在各个学校深入开展,这为我们政治课教学拓宽了很大的教学空间。事实上,我们许多学生所选择的研究性课题与政治课教学密切相关,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非常贴近,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项目学习法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可采用的项目还是比较多的,如给学生一定的零花钱,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支配使用,从而培养合理消费的生活能力。

3、不断完善对学生的政治课学习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手段。

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探索新的政治课学习的评价手段,注重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评价,即使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重压下,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尝试的。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除了常规性的考试评价与练习评价以外,可以采用的有:布置一些中长期的作业,考查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的资料收集能力、生活的反思、对社会现象的感悟能力等,其实如能引导学生这样去做了,一个终结性的评价结论倒反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已走进了生活。

4、注重教学反思。从广义上讲,教学反思包括教师教的反思和学生学的反思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对学生而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明辨是非,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为此,教师写好相应的教学反思录,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也要相应地总结相关的学习心得,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有较好的科研氛围和客观条件。我校有丰富的图书期刊资料,有现代化设施如电子阅览室等,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

2、有良好的师资。本课题组的政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其中有的教师有主持课题、撰写论文的丰富经验,科研能力较强,所主持的课题已获奖,撰写的论文已发表于省级报刊

3、有较好的生源。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积极探索现实生活的奥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计划用10月(2005年11月—2006年8月)完成。

1、准备阶段2005年11月至2005年12月。(1)制定实施方案。

(2)理论学习和信息交流。(3)落实组织分工。

(4)在对比班级的教学中进行试点。

2、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1)在试点小结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2)与新的课程模块相结合分阶段落实相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

3、总结阶段:2006年7月至2006年8月

(1)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报告分析等,交流相关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和方法,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分析问题

(2)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写出相关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录。(3)教师总结并形成课题报告、撰写结题报告。

十、成果形成及保障条件::(一)成果形式

l、文字材料:教案、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学生作品、结题报告。

2、公开课、师生获奖情况等。(二)保障条件:

l、经费;向学校申请实验课题研究专项经费,用于购置资料、教师培训、专家指导、成果奖励等支出,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时间:除了教师平时经常性研究之外,每月安排l—2次教研组或课题组集体研究讨论与交流学习,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

十一、课题组成员分工:

董江云老师为总负责人,具体负责制订研究计划,协调、汇总,形成课题报告等;

张翠华老师具体负责课题的技术指导;

刘风艳老师具体负责负责本校政治课的后测调查,总结调查结果

第五篇:中澳高等数学教学比较研究

中澳高等数学教学比较研究

文章从《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对中澳两所大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对如何在中国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实施了许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其本质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事实上我们的高等教育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培养学生的模式只有一个本分――听话――顺从。检验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分数。全社会几乎都默认高分=人才。使得现在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虽然加入了现代的元素,但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更多的变化体现在每年大学总量在不断的递增;在校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校园面积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设施在不断完善。而我们所期待的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不断加大,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许多院校的硬件设施几乎可以与许多国外同类高校一争高下,但教师整体素质、水平,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生质量等其他办学的要素我们能够和国外院校抗衡吗?我们有比较的勇气和信心吗?虽然造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有诸多原因,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改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如何让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飞跃?因此积极探索、实践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访问学者,有幸在University of Ballarat学习一年,这一年,亲历了UB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澳洲高等教育的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笔者近距离走进UB的课堂感受国外大学课堂和中国课堂完全不同的氛围;近距离观察老师们的教学、科研活动,比较他们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收获很大。真实感受了澳洲高等教育的体系、管理水平,教师们教学、科研能力和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不仅是老师教学思路的不同、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教学效果的不同,高等教育所带给学生对未来学习、工作、生活提供的帮助是中国高等教育所不能及的。事实上澳大利亚采用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能力的培养;非常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整个高等教育的思想和模式相对比较轻松,为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对培养和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学术拥有自己自主和创新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平台,真正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个性引导创新,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能是人云亦云,根本不可能有创新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收获一个文凭,更重要的是建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具备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培养思考、创新的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构建相对合理的认知能力,具备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仅就《高等数学》的整个教学环节,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University of Ballarat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探索《高等数学》教学的最佳模式,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数学》教学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中国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中国目前的《高等数学》教育,基本还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阶段,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里,除了对学习高等数学有兴趣的5%~10%同学在真正用心学习高等数学,领悟、感受、享受数学的美和魅力之外,90%左右的同学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不得已为之,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澳洲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从某种角度来看,深度或难度比UB的更深或更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未必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做了许多无用功,这是必须要改变的。回国后,笔者将把在UB所思、所想、所学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把UB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理念用于今后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改变、教学资源的开发上,进行一系列的尝试、探索和改革,致力于如何将《高等数学》课程开设更科学、更有效的工作中,能真正为中国教育改革做点实事。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更多的学生能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真正为学生们的未来服务,激发更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UB在高等教育的管理、教学等方面有很多需要我学习、借鉴、研究的课题,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本文仅就《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学大纲、内容的比较

只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UB的教学大纲本身的内容比较,各有千秋,各有利弊。比较的结论是UB的教学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很具体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每次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进度也可以视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及时修改,具有足够的灵活度,便于教师操作,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但这种框架式的教学大纲也有其不足之处,它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最佳选择,但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力、水平却是一个挑战,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框架式的大纲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对教材的整个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控;对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选课学生未来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这种大纲更适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而年轻老师使用这种教学大纲是不太适合的,有明显的缺陷。首先年轻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因此如果教学大纲对各个章节没有具体的重、难点,年轻老师是无从很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的。年轻老师仅凭自己对高等数学学习的经历,来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几乎是不可能的,难免会出现偏差。能够成为大学数学教师的人,本身一定是喜欢数学并能学好数学知识的人,他们的数学基础扎实,因此潜意识里很容易产生数学是比较容易学习的课程的想法,而这种想法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误区。这种误区和认识会直接在教师的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出来,他们对教学难点、重点的把握基本上是基于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观认知上,因此年轻老师不易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这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其次年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未必能达到学的水平。因为学与教毕竟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学”只需要自己努力,与个人的智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有很直接的关系,但“教”却是另一回事,要让课堂上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所讲述的问题,不只是教师自己认为讲清楚就可以了,它必须直接体现在学生是否听明白了,学生是否理解了,学生是否掌握了。相比较之下,中国目前采用的具体化、明晰化的教学大纲更适合年轻老师,让他们在老教师已经总结出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组织一堂课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好。但同时它又限制了年轻老师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约束了老教师对创新教学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整个高等数学的教学陷入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机械程序,失去了活力,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显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大纲的设计,“度”的把握尤其重要,笔者认为,中、澳两种大纲的繁简程度的综合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

二、教材选用的比较

在教材选用上UB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使用过的高等数学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虽有其客观因素,但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学习UB的方式。教材种类繁多,不但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很多麻烦,做了很多无用功,无法在原有教案、课件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完善自己的教学成果,而总是在做一件不断重复且没有新意的工作,教师们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相比之下UB的教材选用更合理。教材选用限定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教材的编写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更难得的是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育资源信息平台,内容丰富,使用便捷,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最大的方便,学生提问、答疑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教师们能够在已有的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更好地集中精力,及时研究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并针对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的不足和不适应做相应的补充,这让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在相同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上,UB选用的教材Essential Calculus,Single Variable Calculus and Multivarible Calculus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目前采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大同小异,UB使用的《Essential Calculus》教材,其内容的编排75%的左右顺序相同,25%左右不同,同时《Essential Calculus》在内容上还增加了10%~20%。从教学内容的顺序上,目前还无法确定是UB的更合理,还是我校的更好,但笔者回国之后将用教学实践去检验,计划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级同时采用两个体系进行教学,比较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顺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寻找最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佳教学内容安排方式。

笔者编写的教材更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偏重于整个教材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试图通过《高等数学》上下册,让读者对《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Essential Calculus》的编写,作者更关注读者的思维特点,尽量地考虑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基础,不断地分散难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地逐步渗透数学概念,并借助学生具备的生活常识,由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使得数学概念更生活化,激发了读者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启发读者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生活中问题;通过不断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逐步培养了学生用数学思想去应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模型去归纳、抽象、解决实际问题。对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Essential Calculus》基本采用直观(观察)→猜测(假设)→推理(证明),完成一个新概念的引人,这与人的认知过程比较吻合,因此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Essential Calculus》每一章节一开始对本章节所述内容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很好的作用。教材中大部分的例题和练习都来源于生活。学生能够直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生活化,这是中国教材最缺乏的内容。《Essential Calculus》对图形的应用普遍、广泛,作者尽量让问题图表化、图形化。让学生们能借助绘图设备,描绘所需问题的草图,使学生们很容易就能从图形上去观察所要研究问题的直观形式和猜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抽象问题直观化,让知识的记忆直观化。在中国的教材上虽然也使用图形引入、描述问题,却不能把图形的功能用得如此的出神入化,这是必须要学习的。

三、教学形式比较

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为主,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向导和促进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角。UB的课堂教学环境相对比较随意、宽松,对教师没有着装要求、没有仪态要求、没有必须高高站在黑板面前的要求,整个课堂的气氛很融洽、随意,完全没有国内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教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和同学完全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教师不需要组织课堂、管理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可以随意进出教室,可以随时直呼老师的名字,打断教师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质疑和问题,平等的和老师讨论问题,这种宽松环境的利是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放飞思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在老师的带领下翱翔。能够鼓励和培养学生在学术上的自主创新和生活中的个性。虽然这种宽松的氛围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但笔者认为,课堂既不能空气紧张,教师和学生等级森严,也不能过于松弛,应该张弛有度。过度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对学习认真、积极的同学利大于弊。他们思维活跃,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努力学习,对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提出疑问,得到解答,会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效果。弊分散教师上课的注意力,影响上课质量。对学习不太积极主动的学生,没有约束,他们到教室的目的仅仅是为出现而出现,而不是学习。因此上课环境宽松的尺度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

UB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评价体系,也值得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采取的政策是“宽进严出”,宽到只要你想学就能实现到大学求学的愿望,严到最后真正能毕业的学生可能只占学生总数的1/3,甚至1/4。因此学生成绩的确定是学校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每个学生各科的学习的最后成绩要经过学校两次专业、严格的审定后才正式公布。在UB学生最后成绩的评定标准是事先就制订好的统一标准,除每次都有作业和期末考试外,每学期还有四次小测验。这些问题,每个课程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就会清楚地告诉学生最后分数确定的方式和标准,学生的最后成绩不仅仅和期末考试密切相关(占60%),而且与平时学习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占40%),学生平时作业的成绩每次都有详细的记录,成绩的结果学生和老师双方都非常明确,期末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事先确定的标准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并提交教育委员会审定,如果教育委员会提出异议,需要和任课教师教学沟通、协商,最后给出双方认可的成绩,再提交高层次的教育委员会评审,如果有异议同意需要和任课教师协商,没有任课教师的认可不能随意变动学生的成绩。这样给出的成绩真实、可信,也为学生转换学校,提供了方便,只要提供学校出示的学科成绩通知单,转学到其他的学校,相同学科学习成绩同样有效。UB以小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课堂汇报、阐述的作业形式,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很值得学习并加以推广。笔者曾经尝试过通过课堂汇报作业替代期末考试的探索,但因为是以个人为单位,耗时太多操作难度太大,而不得不半途而废。UB的小组研究让笔者豁然开朗,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小组研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很好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理解、使用知识的自信力,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从自学到深入讨论,再到创新认识、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这对激发学生使用已学知识进行不断创新的潜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恰恰是中国高等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是在小组探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更多的研究,如何让小组研究的问题和上课内容更好的结合起来?如何让同学们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四、教师素质能力比较

中国目前高校教师的用人标准,各地、各个高校情况不同,所以不做阐述。在澳大利亚对高校老师的任职资格是有非常严格的标准的。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非常注重教学和科研,因此他们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以数学教师为例,要成为高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且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特质,才能成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数学讲师。要评聘为澳大利亚的教授,必须是所在研究领域国际知名学者;要评聘为澳大利亚的副教授,必须是所在研究领域国内知名学者。作为数学教师,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很多老师奋斗一生,也许也只能是一个高级讲师。UB担任《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讲教师主要有三个Associate Professor David Yost(Professor.B Sc(Hons)Melb,M Sc ANU,Ph D Edinburgh),Senior Lecturer Alexander Kruger(Professor.MSc Minsk,PhD Minsk),Lecturer Fusheng Bai(Professor.上海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教师自身素质的高水平,使得他们在教学上能够得心应手,能够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去把握教学的思路,独挡一面的设计、安排、调整教学内容,比较轻松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职位激烈的竞争又使教师们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个教师的职位也许有几十个博士后在争取,因此老师们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他们不但要以自己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来接受学生评价,还要以丰富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因此即使在学校规定的每周一天在家工作的时间,你也能在校园办公室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赢得的是学生的高度认可,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也使整个教师团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不但如此,UB教师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UB的《高等数学》每年由一个老师担任主讲,再配备一个辅导教师,共同承担该学年所有选修《高等数学》学生的教学任务。主讲教师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上一年担任《高等数学》教师的资料,新任课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不超过1/3的变动,并提交专门的负责人审定新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课件,以保证教学大纲的顺利执行和教学质量的控制。教师们都会把自己的教学资料上传到学院专门的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UB的小班教学也很有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们学习提供方便,UB把一个大班的辅导课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自然形成许多小班,这样为学生们合理安排时间创造了条件。小班学生人数的减少,也为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老师有时间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小班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合理的师生比是保证小班课的关键,在UB师生比不超过20,为实现小班教学提供了可能。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的高校师资的要求要低得多,因此要改变整个高等教育的现状,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迫在眉睫。

五、教学资源平台比较

教学资源平台在我校基本上没有,即使形式上存在,事实上对学生学习也没有任何作用。而UB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平台信息丰富,涵盖内容宽泛,有针对每章节教学内容的授课录像;有针对每个章节重点难点的学习笔记;有对帮助理解各种问题由浅入深的例题讲解;有各个章节学习情况检查的小测验等等,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几乎都能够得到解决,如果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网上提问,相当于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个专业、全能的家庭教师,学生可以随时学习,随时解决疑难问题。建立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值得为之努力,今后,笔者会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做这个工作,期待经过一段时间能够让中国的学生也享受这样的信息资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尽快缩短中国《高等数学》教学与国外的差别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重视《高等数学》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性;二要制定各种层次、各类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标准,统一编写教材;三要尽快开发、建立《高等数学》网上信息资源平台;四要加强《高等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下载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几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几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然而我们通常学习到的几何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应当给......

    学习高等数学体会论文

    Hefei University 大一高等数学论文 院 系:电子信息与电气自动化学生姓名: 孙 野 学 号: 1405031031 专 业: 自 动 化班 级: 一 班年 级: 一 年 级指导老师: 刘 国 旗完成时期:......

    高等数学小论文标准

    高等数学小论文标准 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作者(小四号宋体,居中) 单位(五号宋体,居中) 摘要(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五号宋体,不超过100字) 关键词(五号黑体)内容(五号宋体,不超过4个)正文(五号宋体,......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1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1.1高等数学课作用的定位不准确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有些人把它简单的看成是一个工具,过分看重它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忽略了高等数学的逻辑......

    关于中职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反思

    关于中职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反思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渐成了工业化大生产的主力军,中等职业学校 “3+2”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理科类专......

    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正确使用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www.xiexiebang.com 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正确使用 摘要:讨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问题,分析了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一些误区,......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三个教学原则论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学形式呆板,方法、途径单一,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

    高等数学教学总结

    高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本科金融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任课教师,我能认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