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

时间:2019-05-15 11:3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讲读教学中,加强导读训练尤为重要。那种以讲代读,只抓笔头作业,忽略了读了训练,势必影响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读训练 持之以恒 阅读能力 效应

导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学生理解内容,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是从读到写的基本途径。如果没有把读列入一节课的训练,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讲读教学中,加强“导读”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抓课文主线导读,理清文章脉络

课题往往提示内容的主线,在审题中引导学生“题眼”,明确课文主绳,沿线读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读的形式可安排默读或放在课前布置预习自学。

如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可引导学生抓题中的“壮”字这个题眼,再引导学生沿着课题中的“壮”的线索去读文,从自然段中理出五壮士的“壮志”、“壮行”、“壮举”和“壮言”的具体表现顺序,从而感知课文内容,激发探究心理。

二、抓课堂分层导读,教给读书方法

课堂教学无论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我都以“读”作为“先导”。注意分层导读,教给读书方法。

1、整体性的初读,了解梗概,感知形象。

如教《在炮兵的阵地上》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①课文主要写谁?②写他什么事?③经过怎样?④结果怎样?

又如学《一分试验田》课文主要讲彭总种试验田的事。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①为什么要把时间、地点写的那么具体呢?②吴家花园果真是个美丽的花园吗?③彭总为什么要在吴家花园选一分地作试验田,是怎样进行试验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探究性的细读,理解内容,了解形象。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第四段中,重点应引导学生弄清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后默读课文,再划出描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明确这部分五句话的含义:第一句话说明董存瑞行动坚决,果断;第二句千方百计说明导火索点燃的速度快;第三、四句话说明董存瑞坚定、威武高大;第五句话说明董存瑞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对同志的期望。最后指导朗读描写神态、动作的要怎样读?董存瑞说明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这样读有什么好处?

三、抓语言表达导读,培养辨析能力

1、比较性的导语

如《月光曲》中兄妹俩在茅屋里的对话。第一个感叹句的“啊”要读成na(哪)因受“弹”tan尾音的影响;第二个感叹句的“啊”要读成ua(哇),因受“好”hao尾音的影响;第三个感叹句的“啊”要读成ia(呀),因受是“是”shi尾音的影响。指导朗读中,不仅要注意音变,声调并且要注意内心情感的变化,加深对语句的理解,体现真情实感的表达效果。

2、鉴赏性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文章……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分辨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开篇时写道:“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不仅是天气特点的写照,而且暗示着“四人帮”不许人们悼念总理,还表达出首都亿万人民群众对总理逝世的深沉悲痛。要鉴别环境描写的作用,才能表达真实感情。

总之,把“导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各个环节发挥其作用,持之以恒,加强训练,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学生的创造思维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或有创新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也叫求异思维。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不依常规、寻变求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化,促使人们思维活跃,不呆板、僵化。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颗,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这时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揭示说:“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总起来说还是不像。”这个同学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说理性不强,不能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有点像,我以为还是像。因为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形象不能逼真。但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又因为借着灯光去看,灯光摇曳、蒙蒙眬眬,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也正是叶老语言 1

正确的体现。所以我们应当理解有点像是说像而不是不像。”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同学们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会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最后意见。认识会趋于一致,不必老师“奉送”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上课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许对不许错。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常同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老师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老师表示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玉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学生说得多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老师给以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善于思考。”这样的肯定,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信心,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打破“思维惯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观点,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

如在十一册里有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同异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如这样提问:“《我的战友邱少云》、《凡卡》、《奴隶英雄》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外貌?哪篇着重刻画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又着重刻画了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人人动脑、动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分析。比较、鉴别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想像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像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像。

1、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当学生读完课文内容,并掌握了文章中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像能力。如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引导学生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写想像作文。低年级孩子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老师叫学生摹仿,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学生自编出许多小童话故事,如《先让猴子妈妈吃》等。高年级学习《黄河象》后,写《柏抱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盖大楼》等想像性作文。

3、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训练学生联想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 3

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叫联想。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就是以类比为出发点,找出它们之间相同或相异属性。类比法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把两个不同的事物从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产生超常的构思,这是创造思维的火花。如学生写《我喜爱的玩具一小泥人七品芝麻官》,进而联想到当今有些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对此进行了抨击。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多提问、提怪问,启发学生活跃思维,允许学生超过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从小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第三篇: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现状

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应该算是一个旧调重弹的话题,但是许多人却对语言训练的认识较为片面,语言训练曾经也是对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在语文教学当中却鲜少运用到。学校中任何一门教育课程都能用到训练,却是语文课堂教育中的禁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没有积累到多少词汇量,语言的积累也是少之又少,更甚者会出现语句乱用,教师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的了解与感受,就因为词汇量的匮乏与语言组织能力差使学生在日后文章写作方面在语句的运用上一篇白纸。语言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两个字,语言是一种技能,要熟能生巧唯一途径就是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又分为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从众多探讨结果表明,语言训练这个概念没有人从根本上否定过。语言训练就是希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及言语行为,让学生学以致用,但由于近年来颁布的课改,语言训练逐渐被时下教育模式所代替,甚至已经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缘,许多小学语文课本中减少的基本都是有关于语言训练方面的知识。

2语言训练是一种技能

语言也是工具,对语言能做到熟练的操作运用、掌握,这就是一种技能。技能在心理学上的定义就是院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需要通过练习来获得。直白一点可以理解为院通过学习来获得一种合乎法则的技能。就如写作,笔者对于某个事物或者心情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认知,这样一个表达过程就是技能定义中的野一定任务冶,但是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知,运用一些语言技巧,就要对语言有熟练的掌握操作,由此看来语言技能也要用到写作上面。技能并不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如果拥有一项牢固的技能,就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实际操作,这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学生要有自主性、自觉性的学习,而老师则需拟定相应的计划,不能让学生盲目、没有步骤的练习,两者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技能离开了训练,结果将会大打折扣,二者缺一不可,技能形成与否的核心问题就是训练。但有的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语言表达的能力,何须再去进行训练呢,但是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是最基础不过的,而你需要进行优美的文字表达或者有更好的言语行为,这些都是需要训练的,如阅读和与人交际,有较好的语感、表达能力都会给自身加分。语言训练是属于心智技能,不是显示在外在的,是在头脑内部活动。例如,文章写作,一些语言的组织以及词汇的运用需要经过思考来完成,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表达出来。所以,写作也是心智技能的其中一种。

3语言训练的方法

语言训练的方法归根结底离不开训练两个字,然而要如何训练获得好的语言技能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上文所说语言训练是心智技能的一种,必须要有计划性、规范化的练习,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就是时下教育最大的弊病,可能有的学生能背诵整篇文章,却无法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即使背下来也是花了无用功,这就需要老师加以辅导训练。同时课外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重要,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以此来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和技术。语言和词汇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活学活用就要多训练,多运用,了解语法、词汇的意思及其结构,这其中也少不了教师对其学生的辅导,让学生多阅读多写作,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把积累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写作当中,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不能只依靠在书本上学生理解的那一层面,这会让学生越来越有依赖性,自己不会主动积累新的词汇量,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停滞不前。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与课外活动,让学生愿意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言语上的实践大胆练习,有利于词汇量的积累,言语行为的灵活运用。

4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下的教育模式太过于固定化,导致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不足,语句运用的不流畅等,许多学生写作方式都像是同一个模板,语言训练虽不是说必不可少,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后作文写作中能避免文章索然无味、千篇一律的弊病,也能培养学生较好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平时生活中能有良好的言语行为也是给自己加分,所以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5结语

随着近年来颁布的课改实行,各方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语言训练这一方面,不能单一的进行时下的这种教育模式,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做好语言训练的练习,为以后的文章写作以及生活中的运用打好基础。让教师与学生都在语言训练中得到进步,并能学以致用,打破常规,开启新一套的教育体系,重视语言训练。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训练论文

小学语言课教学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一方面,语文课教学中的每一处文字无不是为语言服务的,文章是对语言的记录、语言的理解,正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另一方面,普通话的普及与应用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加强普通话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一、扫除说话障碍,帮助学生提升信心

只要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没有一位不对课堂上“哼哼唧唧”、“羞于启齿”的学生没有感受的,特别是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时,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能气你个半死。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表达障碍所致,再加上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矫正方才如此。“工欲善其事”则必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其口”。

1、进行语音的辨正与训练

农村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在方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语言带上方言的特征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一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其他学生会置若罔闻,二是其他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则会遭遇同学们的嘲笑。对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加以纠正,则必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或者以讹传讹,或者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学生们的发言,遇有发音不标准者要及时予以纠正或者矫正,甚至多次训练。

例如,有学生发言中,在“r”和“l”的发音上分辨不清,把“漏”说成“肉”。我就曾多次帮助他进行矫正训练,使其清楚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舌边音,并在训练中做好舌形的准备,使用同类字反复训练。

2、耐心等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说话,多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多次而反复的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使其从“怕说”逐步进入到“敢说”和“会说”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如果是课堂教学,也可能会有其他学生着急,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服其他学生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同学。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即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训练,否则仓促间进行与结束,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借助教材,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说话机会

普通话的训练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完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指导与训练。除却一般的背诵和朗读等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描述、问答、续编、复述等诸多方式进行。方式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可以单一进行,也可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

1、运用单一方式。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对着课本插图即兴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是对单幅图的语言训练,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观察连续的几幅插图,附加教师的要求,用稍微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感;或者要求学生把它们编成故事,表达出来,这即又成为以编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了。

2、运用组合方式。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又要求学生在表演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大意;最后要求学生借助想象编一个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发生的故事,并以比赛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这个过程中,普通话的训练方式则是一种组合的运用,包含了表演、复述和续编等。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其宗旨一定是要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与能力,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思维的能力。

3、上好口语交际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找春天”时,我的具体做法是:(1)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春天,(2)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3)小组内展览学生所画作品,(4)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集体评议、评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就进行了几近完美的语言训练。单看学生们认真的图画、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激烈的争论,就可以知道这堂课的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开展课外说话活动,拓展说话范围

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普通话的训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课外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一些语言的训练。

例如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明确学生每天读书的时间与内容,及相关的要求。如摘抄、记录相关的语段,写读后感等。然后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集中举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展览、展示、评比等。其他的活动,如诗歌朗诵、表演小相声、故事比赛、绕口令、讲笑话等,又讲述自己搜集来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相关信息等,甚至讲述自己的耳闻目睹、电视节目等等,都可以。这会使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中有章可循,不至于无所事事、不知所作。

又如引导学生们去观察自然,昨天柳树发芽了,今天月季开花了,明天要去郊游等。一般情况下,凡是需要用语言表述的内容,都可以拿来用作普通话的训练资源。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的训练机会非常多,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留意,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第五篇:习作训练时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把握读书·模仿·习作训练时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把注重能力的培养,放在当前位置。阅读。模仿。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训练。它可以把语言的运用与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一、在说话中积累低年级儿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内部语言的发展也不够完善。既使儿童在语法结构上有丰富的创造性,也是由成年人有意或无意给予组合。所以,适时进行说话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发展儿童智力。

如:教“妈”这词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口头组词——“妈妈”。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个词说话:“妈妈真好!”“我喜欢妈妈”。“妈妈天天为我做好吃的”。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积累的词汇多了,语句练的多了,对以后的书面作文便能增强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严密性。更加合乎语法规则。

二、在阅读中模仿“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能读千赋,则善为之”。低年级学生更是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

如:在《小马过河》一课中,抓住“飞快、挡住、为难”等词,指导学生有序的说话:先采用“填空式”让学生明白,做事先后顺序,然后,又用“导读式”加深理解。这样牵线搭桥后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如学生说:“小明同学接到老师交给的任务飞快地向指定的地点跑去,跑着跑着路中发生故障,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他不知怎么办才好,他为难了„„”。

通过借课文片断进行读写迁移训练,学生能讲得准确、有条理、从而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三、在评改中提高通过阅读、进行模仿,找到写作的途径,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借助评改,从而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如:一位同学在《雪》一篇习作中描写雪景,写到:“雪,下得真大啊!纷纷扬扬的,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当该生学完《第一场雪》这课后,自感对雪的描写太粗略,不能准确地体现出雪之大的情景。又自修到:“雪,下得真大啊!纷纷扬扬的下了整整一夜,山川、河流、村庄、树木真是银装素裹,积雪足有一尺深,踩上去咯吱吱地作响,雪后给孩子们添了许多乐趣„„”。

学生通过阅读课例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修改后的习作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的情感。学生的写作在评改中得到了提高。

“阅读。模仿。习作”注意课例语言的积累、运用,以读为本,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求“新”,求“活”,求“创造”,从而达到自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写作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进行,从口语交际发展到写话,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我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效果看,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和寻求突破。

一、扎实抓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从二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增加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数量和难度,如《献给老师的礼物》《老师说他做对了》《宁宁的针线包》„„等等,要求学生能根据图意进行合理的想象,用通顺,连贯的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有的还要求能够用几句话将他写下来。这是培养学生由口语交际向写话过渡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积极培养学生的细仔观察能力,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观察和分析,为进一步口语交际做好充分的准备。

2、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时注意口语的连贯性和语句的通顺。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把一个句子或一件事说清楚,说完整。如教学《献给老师的礼物》口语交际时,同学们都能说出桌子上摆放着什么礼物,通过进一步启发,他们懂得还可以用上一些词语使自己的叙述更具体,于是说出了“漂亮的轮船模型”“美丽的花朵”“永不倒下的不倒翁”„„等句子,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又使口语的内容形象具体。

二、掘学生潜力,结合教材让学生展开合理性的想象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大多数以童话、寓言及著名人物小时侯的故事为主,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学生读起来兴趣大,印象深。如果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展开想象性的口语交际训练,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好处。

1.使口语交际的内容成为教材内容的延伸,不但巩固已学的知识,还能够通过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辨别善恶好坏的能力。如通过学习《看企鹅》,学生知道了在公共场所要有礼貌,守秩序,课后,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的口语交际作业《小光变好了》。学生基本上能写出小光又一次来到公共场所,如何按顺序排队或批评不守秩序的小朋友,读来很有童趣。

2、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开拓。想象性口语交际,其思维的天地非常广阔,只要合理,尽可以纵马奔驰,捕促灵感,想象出精彩的一幕。学生感到轻松,有趣,甚至教师会从中受到启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对学生说:“老师很同情善良的小羊,你们能否和老师一起想一想,狼扑向小羊时,发生了什么事,谁能使小羊脱离危险呢?”学生一听,立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办法,有的想象猎人出现了,开枪打死了凶恶的狼,有的想象狼撞上了一块大石头,摔到河里死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想象之门不断开启,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1] [2] 下一页、可以锻炼学生连贯地叙述一件事情。如学习了《骆驼和羊》后,我设计了一个故事续写,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骆驼和羊都知道自己错了,并能通过一件事情讲述它俩的相互帮助,成为好朋友。

由此可见,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想象情况进行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较好途径。

三、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特点,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教材作为补充训练,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进而导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通过童话故事的说、写练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巩固学过的字词句。一二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一千多字。这些字及有关的词句有些常用,有些少用。让他们多读、多写,就能不断地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还不断地吸收新的词句。如在学习了“劳动”的“劳”时,学生通过查字典,掌握了“举手之劳”这个词,通过老师的指点,能够很轻松地进行运用,如“不用谢,这是举手之劳”等等。

2、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了恰当地设置情节。在口语交际《小熊过桥》时,能想象到小熊去公园玩,去奶奶家,去割草等等,并能合理地分析出小鸡年纪小,所以小熊抱他过桥,山羊年纪大,所以小熊扶它过桥„„通过训练,提高了整体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交际兴趣,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以童话引路,学生面对拟人化的动物,产生了兴趣。及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口把想的故事讲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自己的故事情节更加有趣,学生也要对自己所编的故事认真修改。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作文也应如此。写得愈多愈熟。在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深谙学生心理,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题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由步骤地引导,激发兴趣,并持之以恒,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训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太平镇完全小学语文课改讲座资料 主 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时 间:2010年3月 主 讲 人:郝小和 培训人员:完小全体语文教师 讲座内容: 语文学科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包头市土右旗东胜街小学 周红霞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小学语文口语训练的几点心得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李海燕 “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语文基本技能,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达标内容,是写好作文的根本,被新课标明确规定为小学教学目......

    浅谈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六个一”活动资料 浅谈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飞天小学----李玉辉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论文(5篇)

    内容提要:在众多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达自己所闻所想。两者相结合,成了语言交流活......

    《论文》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一项综合性的练习内容,是学生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 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与精髓,文学名著中富含着智慧与思想、形象与魅力、情感与实践、科学与创造等各类元素,是开启智慧、增强审美、熏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