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读—述—析 ”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先作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器、用、恶、妖等),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荀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言”和“行”的关系?他认为“言”和“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口语训练的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写作训练的设计:
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汉语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交流其预习作业:查找关于荀子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2、交流互答自读中的困难、3、梳理积累重要的实词。
三、复述课文: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本文(先小组讲述再抽选讲述)。
四、请学生思考、讨论 :
(1)作者将“言”和“行”的表现分成了几类?(明确:四类)
一、能言、能行
二、不能言、不能行
三、能言、不能行
四、言善、行恶
(2)对这四种情况作者分别是什么态度?(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敬、爱、任、除
(3)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对“能言、能行”者的赞美和“言善、行恶”者的厌恶,那么另外两种人作者是否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呢?为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辨证的看事物,取长补短)
五、口语训练:
说说荀子认为“言”和“行”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你如何认为?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文章中的道理。
六、熟读、背诵本文:
品味本文“先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七、作业:
推荐阅读荀子的其它文章:《劝学》体会荀子议论性文章的严密结构和有力论证。
完成“抄、释、译”作业和练习册。
附:电子课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学案及答案1 沪教版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掌握几个文言实词。
2.学习先作分析后下结论的说理方法。3.懂得文中所说的“言”和“行”的关系。【课文翻译】
原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翻译: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至宝。原文: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翻译:嘴巴不善于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器物。原文: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翻译: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不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用具。原文: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翻译:嘴巴上说好听的,自己行动丑恶的则是国家的妖孽。原文: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翻译:治国的人敬重国家的至宝,爱惜国家的器物,使用国家的用具,铲除国家的妖孽。【课文分析】
通过分类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荀子对“能言”又“能行”的人赞美(“敬”),而对“言善”却“行恶”人的憎恶(“除”)。
在表明对这两类人态度的同时荀子还辨证地分析了另两种人:“不能言”但“能行”的人;“能言”但“不能行”的人。这两种人虽然有一方面的“短处“,但也有一方面的“长处”,那么就要“用” 他们的“长处”。所以,对这两种人也要“爱”和“任”。荀子的这个观点,今天看来仍是可去取的。
【思维训练】
1.在言行关系方面,文章列举了哪几种不同的表现?
第一种:能言、能行;第二种:不能言、能行;第三种:能言、不能行;第四种:言善、行恶。
2.作者对言行关系方面的不同的表现,给予什么评价?
作者评价:第一种人是国宝;第二种人是国器;第三种人是国用;第四种人是国妖。
用心
爱心
专心3.作者对上述四种人,应该如何处理? 对这四种情况,应该分别对待:敬、爱、任、除。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人要任人唯贤,对不同的人要取其长处,对“言善行恶”的人不能姑息,而要坚决清除、摈弃。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绕口令(早口言叶)
生麦、生米、生卵。
→ なまむぎなまごめなまたまご。
(生麦、生米、生鸡蛋。)
美容院、病院、御餅屋、玩具。
→びよういん、びょういん、おもちや、おもちゃ。(美容院、医院、糕饼店、玩具。)
桃もスモモも桃のうち。
→もももすももももものうち。
(桃子和李子都是桃科植物。)
隣の客はよく柿食う客だ。
→となりのきゃくはよくかきくうきゃくだ。
(隔壁的客人是真爱吃柿子的客人。)
東京特許許可局。
→とうきょうとっきょきょかきょく。
(东京专利批准局。)
赤巻紙、青巻紙、黄巻紙。
→あかまきがみ、あおまきがみ、きまきがみ。(红卷纸、蓝卷纸、黄卷纸。)
坊主が屏風に上手に坊主の絵をかいた
→ぼうずがびょうぶにじょうずにぼうずのえをかいた。(小和尚在屏风上非常好地画了小和尚的画。)
貴社の記者が汽車にて帰社す。
→きしゃのきしゃがきしゃにてきしゃす。
(贵报社的记者乘火车回到报社。)
绕口令早口言葉
1: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声母が同じ)
葡萄を食べるが、葡萄の皮を吐かず、葡萄を食べないのに、葡萄の皮を吐く.2: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四声)
お母さんは馬に乗ったけれど、馬が遅いので、馬を怒りました。
3: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四は四、十は十。正しく四を言うには、舌の先を歯に当て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正しく十を言うには、舌の先を伸ばしてはいけない。正しく四と十を言うには、もっと十と四を練習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4: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黒い化学肥料が灰になった、灰の化学肥料が黒くなった。
5: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装知道,一定要不折不扣真知道.知るは知る、知らないは知らない、知るなら知らないというな、知らなければしる振りするな、ちゃんと知るべきた。
第四篇:我能行教案
我能行教案
王桂彩
导入新课:
举例:1900年7月,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林德曼认为,一个人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已经有一百多名勇士相继驾舟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崩溃、恐慌与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的反对,亲自进行了实验。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痹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是只要这个念头一出现,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终于,他胜利渡过了大西洋。
提问:你认为林德曼为什么能成功?
师:林德曼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自信。那么,什么是自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我能行”(板书)
一、自信一族(板书)
学生活动
(一):写一写:“我能行”
说一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总结自信的含义
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学生活动
(二):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伟人、名人中自信者的故事,然后分组总结自信者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
(教师可以用媒体素材中周恩来、钱学森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板书)
图片:“自卑与自夸”、“一对小花狗”
学生思考:自负、自卑与自信相比有何不同?
师: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自卑则是过低地估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实力。
(一)自负(板书)
翻开《辞海》,自负的条目下是简单明了的四个字:自恃,自许。无论从表面还是从内涵来看,总有点贬义的味道,就连引用的《淮南子·诠言训》也是这么一句:“好勇则轻敌而简备,自偩(负)而辞助”。
视频:成语故事《刚愎自用》
自负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而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无法纪的时候,必然会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随之幻灭。
举例:《贪官的悬崖情结》和《恶魔张君狱中的200天》。(见扩展资料)
(二)自卑(板书)
有两个表姐妹,姐姐长得没有妹妹漂亮,每当她们俩出门,妹妹总是招来关注的目光,姐姐常常被冷落。被冷落的滋味是痛苦的,这种痛苦腐蚀着心灵,那种无形的自卑感包围着姐姐。她想冲破自卑的围困,需要找到一个出口,那就是以挑剔和指责表妹来让自己受伤的心获得平衡。每次见面,她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语言刺激表妹,并且总以发现者的眼光,以惊奇的方式,瞄准表妹的痛处,猛扎一刀,然后,自己逃之夭夭。
她发现表妹脸上长青春痘,就带着几分忧伤地说:“哎呀,你这张脸可完了,男人最不喜欢有青春痘的女人。”说完,还给表妹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恐惧。
每次见面,她对表妹都有新发现,不是夸张地告诉她,你的腰太粗了,就是说她的脚太大了,然后,以一个男人心理学专家的口气告诉表妹男人的好恶,把刚刚20岁的表妹折磨得哭哭啼啼。
请同学们分析自卑心理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自卑的人首先对自己不满,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自己的状态,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出身,因此往往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自卑的人是吝啬的,不愿意鼓励别人,赞美别人,更不愿意看见别人快乐。
学生活动
(三):我为什么要自卑?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抽出一名同学,谈谈自己在什么方面感到自卑,其他同学谈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他的优点、特长。教师选取几组进行全班汇报,尤其要鼓励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同学发言。通过此活动教育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也都有自己的强项,没有必要自卑,而是应该努力去扬长避短,从而赢得别
人的尊重。
《给自卑者的诗》
也许生来缺乏磨练
总感到自己心灵脆弱;
也许自己总不愿意撕下
那点可怜的颜面
别人的成功,是对尊严的挑战,可是在成功者面前,总是难以
把希望之火点燃。
思想上的重担,使天空过于阴暗。
渴望阳光的温暖,羡慕成功的乐园。
可是――
这只能使自己
更加渺小;
难道――
就没有我们
前进的方向:
同别人无意义的比攀,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生活中虽然有差距,但生命中没有贵贱。
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怎么去看!
小结:
自信是在对自身能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自负和自卑都不是自信的表现。
第五篇:我能行教案
我能行教案
第一课时
“我能行”
故事导入:
小泽征尔是日本的名扬世界的指挥家。在一次音乐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几处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乐队演奏错了,便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故。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郑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土,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前两名参赛者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了。小泽征尔终于获得大赛的桂冠。
教师提问:他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入课题——“我能行”。“我能行”是一种信念,是人们在沙漠中看见的一片绿洲;“我能行”是一种胆量,是载着人们走向成功之路的思想之源;“我能行”是一种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显神威。
试一试:
1、唱一首你喜欢的歌
2、画一幅你最擅长的画
3、朗诵一篇:《欣赏自己》
刚才这几位同学表现非常出色,敢于说出“我能行”,敢于表现“我能行”,敢于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导出自信的概念:自信又叫自信心,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
比一比:请同学们看下列图表,你对自己的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在同意的项目前画“√”。评选“自信之星”
演一演:评选之后,请大家观看自信者风采的几幅照片并在脑海中想象他们自信 的神态,并在内心体验一下,同学上台展示自信者的风采。
然后请同学们完成一道连线题: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入自负、自卑与自信的话题。
欣赏几幅漫画,结合《青蛙的故事》
问:自负者、自卑者有何特点?
自负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自信者既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
自卑者只看到自己的缺点
演一演:这三者言谈举止各有不同。
议一议:自负和自卑各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
说明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第二课时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故事导入:《自信的力量》希腊神话里有一个雕刻家,名叫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女神的雕像,他把雕像当成是有生命的美丽女郎,日夜倾诉着自己的期望。在皮格马利翁的期望和爱护下,雕像果然变成了真人,与他“白头偕老”了。
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说明:自信对理想的实现有着巨大的力量,只有自信才能助人攀登成功之颠。
引如故事两则:周婷婷——中国的“海伦•凯勒”,罗慕洛(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说明)
周婷婷南京一名哑女,能背圆周率小数点1000多位……
罗慕洛,一位国际政治舞台上有名的矮子。只有1、63米,他长期担任菲律宾的外交部长。有一次,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苏联代表团长维辛斯基不无轻蔑地讥讽他:“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这时罗慕洛跳起来身来告诉联合国大会的代表说:“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们的行为有些检点,是矮子的责任。”
讲一讲:自信助我成功的一件事,你认为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品质?
自信的人胆大,自信的人英勇,自信的人坦诚,自信的人开朗,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豁达,自信的人谦虚,自信的人热情,自信的人热爱生活,自信的人无所畏惧,自信的人快乐,自信的人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
议一议:你认为是自信的哪一个品质助你成功的?
目的:体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