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析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呼唤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捷,这就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着手,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辫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人文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大学生越来越实际,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学生选课不能不考虑就业的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必选课外,多数学生都会选技能性、应用性的课。他们关心重视的不再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是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可有助于谋职。一些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几乎无人问津。这些既非实用又不盈利,也非生产性的人文学科与技术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看到,不少学生放弃了情感的追求和心灵的陶冶,导致境界低下,审美弱化,心理脆弱,理想缺失,总之,人文素养严重不足。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而它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使得所有关注人文学科教育人士深感优患。难怪不少资深学者惊呼: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人文教育已陷人困境。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境界和事业境界。人文素质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来说尤其重要。
而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随之而来的间题也日渐显露:不少大学生虽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但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在扑朔迷离的社会中,往往茫然失措;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孤立无助;在成功面前,常无法自持;在遭遇挫折之际,又无力自救。有的步人社会后,很快丧失了理想和才情,人生的价值被欲望、名利所扭曲。物欲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缺乏社会责任、躲避政治、游戏人生等庸俗化的东西,在大学生中也不乏市场。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中文专业必考科目。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毋庸讳言,学生厌学、老师困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好像“高四”语文,好多篇目已经学过,不但没有文学的魅力,反而像高中语文一样枯燥,成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加之课程多任务重,对《大学语文》自然了无兴趣。任课老师则认为该课是非中文专业课,感到前途渺茫,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更是青黄不接。《大学语文》课程这种艰难困境和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如果不及时改变,那将是一种悲哀。
其实(大学语文》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科技交融、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和发展良好的个性,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苦乐观、大局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个时期以来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用、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帮助成为了教育选择的标尺,因而导致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知识、智力、技能也失去了原本具有的意义,不再代表人的本质力量,而只标志个人获取物质财富的水平差异。可以这样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大的、也是最严重的缺失,它的不良影响如果得不到尽快的校正,必然对中国社会新的历程产生相当的影响。
大学语文课属于人文教育课。因此,教师是否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了“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学生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衡量开设该课程得失的根本。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语文和人文内在的关联来看,语文就如同人文这条大河的一条支流。,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流徜于语文的河道上就会体现为一种尊重语言、珍视语言、热爱语言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也只有在拥有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时,人们才可能意识到语言作为“存在之家园”的神圣与伟大,才可能会像亲近和热爱生活一样地去亲近和热爱语言。反之,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在语文这里便体现为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的缺失,即人们往往局限于工具论层面,只把语言当成一种简单的符号工具,一种实用性质的交往手段,这样不可能对语言和语文产生珍视心理,而且导致其对语言和语文的漠然,如此语文教育遭受冷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中学语文课作为高考敲门砖的作用已经完成,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拿语文不当回事的现象便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自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之日起,大学语文就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危机,其中最深刻的,是人文危机,而最直接的,则是生存危机。大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知识的哲学思考,无法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从厚重的中国文化中体验人的尊严感和使命感;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要改进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语文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如果蜻蜓点水式地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不同版本在选文上各有侧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内容,给教学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高等语文教育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语文的所谓“隐性能力”—文化认同能力、美的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决策思辨能力以及人格、修养、品位等。
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形式多样化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更侧重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化、模式化,大学语文教学则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升学压力的教学更有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篇目都是古典文学,选择文质兼美的篇目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诗词的初始意义和如今广为人用的现实意义。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实践,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突破,如组织晨读、读书协会、诗词协会、文化沙龙、讲座、演讲、辩论会、话剧表演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多媒体教学。观看影视作品,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使学生乐于学习、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要把大学语文课堂变成一个热烈、专注、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所,除了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下功夫,还应当注意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课堂轻松与严谨的关系。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轻松活跃而忽视了严谨思维的训练;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平等、民主的作风,与学生建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
应该说,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异于中学语文课,大学语文有着自己相对的独立性与优势,我们相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有志之士的关注和推动下,必能取得成功与突破。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探究论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人文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功不可没。何为“人文”?“人文即为人性的修养与人格的修炼,建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1]“人文精神存在于人文学科之中,表现为‘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以及当代人文精神。’”[2]最近的一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患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3]高校出现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尽管高校中设置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是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越来越多。显然,单凭这种外在的机构是无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当代大学教育中,过度强调了功利性的学习,多数学生把精力投注在各种考试上面,甚至一入学,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如何扩大交际圈子?哪些课的老师给分高?如何不挂科等等目的性极强的问题。他们把大学当成了为未来找工作的工厂,把老师、同学、课程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大学最为重要的本质性内涵。心怀此种想法的学生,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有的终日惶惶,在寻找,在猎获,殊不知,宝贵的时光就此匆匆流逝,将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更加无力面对茫然的未来,因此心理失衡,出现种种问题。“如果这时候没有人文情怀的浸润,没有历史文化的引导,内心荒芜的大学生们何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今的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内涵,一味地充实专业技能,罔顾伦理道德,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5]104。可见,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关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折射出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为局限,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5]104而同样让人担忧的状况是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处境,大学语文“在更为高端的大学教育里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无一席之地。”[5]103“这门课程,有些学校在新开,有些学校在削弱,有些学校已经停开,有把必修改选修的,也有把整个的课时量在压缩的,这些情况也不是太个别。”[6]把这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大学的课程设置尚存在着某些偏颇之处。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谈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前布置了如下作业:请梳理出作者在文中思考了哪些问题?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本文对你的启迪有哪些?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时细读文章,自己提炼问题,并进行思考,以供课堂上讨论。根据上课过程中师生交流情况,笔者将文章的人文性及教育意义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明了生死———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生死问题,人生的终极问题,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理解。袁进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7]作为常人,一般不会把很多精力用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因为出生、成长、老去是自然的过程,不会纠结于生还是死的两难中。但是,一旦生活偏离正常的轨道,生死问题无法逃避不能不想的时候,人就会思考自己应当何去何从?当然,很多哲人对此进行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当具体的个体面对此类难题时,可能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能够帮助他,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是一个缓慢的痛苦的破茧成蝶的自我撕裂与重生的过程。作为身康体健的人,虽然体会不到残疾人的痛苦,但也会有找不到生活意义的困惑,当生命的价值遭到怀疑,生活失去目标,有的人可能会徘徊在生与死的交界线。以此反观一个青年忽然变成双腿截瘫的残疾人,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崩溃!史铁生遭此打击,精神已到绝望的边缘,“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8]432。想不通的情况下,他曾三次试图自杀,幸运的是死神并未接受他。“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8]432想明白了就不会再走极端,就不会再纠结于此,死的反面凸显出来,不死,也不能苟活,否则行尸走肉又有何意义?“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8]432在遭受人生大的打击后,史铁生积极探寻生命的奥秘,非贪生怕死,非轻生轻死,努力找寻活着的意义与勇气,要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在与环境斗争、与自我斗争中,史铁生左冲右撞,终于找到了一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写作,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找到了使生命永生的出路,也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9]106。作品发表了,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扬,就是活出了价值与尊严,就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人视为异类,更难得的是他还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一生的灵魂伴侣。他不再抑郁,不再抱怨,能够坦然接受上天的安排,“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9]107。《我与地坛》教会我们明了生死,重视生命,要尽己所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二、直面苦难——上天的另一种赐予
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应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经历苦难,就不知道生活的真正含义。叔本华说过:“人生两大苦,一是物质的匮乏,二是精神的空虚。”这是对常人而言,并没包括身体的疾患对人的折磨。那么,当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应如何应对?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暴自弃?向人乞怜?苦难二字,对于史铁生的人生来说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他曾抱怨,曾愤愤不平,但这都不是解决的办法,“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9]104。我们无法指责上天的安排,只有低头接受,然后才能抬头超越,“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9]104很显然,史铁生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获得了这样的智慧和悟性。“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9]104为了维持世界的平衡,就有了相反相成的两极,而两极也并不能以优劣来定性,而是互相映衬,互相成就。就像文中的那个小女孩,上天赐予她美貌,却收回了智慧;就像作家自己,上天让他双腿瘫痪,但却让他打开写作之门,成就自己的才华。而既拥有健康的体魄,又不缺聪慧大脑的常人,这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的事,又有何理由不珍爱生命,有何理由鄙弃他们?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国家和平安宁、物质生活繁荣、外界诱惑颇多的时代,是蜜罐中长大的一代,是温室中浇灌出来的花朵,战乱、饥馑、瘟疫、政治运动等是在书本中写就的历史,离他们太过遥远,苦难更无从谈起。所以,小小的挫折诸如考试挂科、失恋、交际受阻等等,都会让其不堪一击,甚至扭曲变态变相发泄到他人身上。过度关注自我,世界的中心也应该是自我,因此,一点点的不如意都会加倍放大到不可承受,殊不知,人生的苦难远不止如此。大学生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应有正确认识苦难面对苦难的能力。《我与地坛》无疑会成为苦难课堂的精神导师,给予学生强大的力量。“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警惕,他谆谆告诫我们要更好地生活。”[10]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是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品味涵蕴文本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循着史铁生在双腿高位截瘫之后艰难地在绝境中挣扎、最后走出困境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坚强、乐观的坚定信念,感受精神支柱对于困境中的人的巨大支撑和激励作用。从课堂实施情况看,这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合理、有效的,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苦难、对于困境、对于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11]《我与地坛》教会我们直面苦难,正视苦难,不悲观,不抱怨,将之视为上天对自己的考验,接纳它,才能超越它。超越之后苦难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它磨练了生命的韧性,让世人心怀怜悯、慈悲,达到人生的新境界。
三、重情感恩——苦难人生的慰藉
《我与地坛》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身有伤,贻亲忧”,儿子瘫痪,做母亲的痛苦加倍,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远处注视儿子挣扎的背影,这爱化作担忧、焦虑以及一次次在地坛中寻找的身影。母亲是智慧的,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没有给儿子增加任何的压力,她明白儿子的未来要由他自己探寻。“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8]434母亲一次次凝望儿子的身影,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痛苦任性的儿子也曾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全然没有想到另外一个比他更苦的人。只是若干年后,当这个珍爱他的人撒手离去时,他才明白母爱的意义,他才为当日自己的固执、自我而伤到母亲的行为深深忏悔。因为最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以此观照,现在许多大学生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不知道珍惜,上课玩手机,下课网游购物买奢侈品,不亦忙乎?毕业后仍然“啃老”的又有多少?把亲人对自己的恩情当作理所当然,尽情挥霍,等到失去时方才明白。假如没有对母亲的书写,《我与地坛》将会逊色多少?而假如没有母亲,史铁生能否走出人生的困境,迎来自己的新生?假如没有哥哥的庇护,那个智障的妹妹又将会受到多少屈辱?假如没有爱人的互相陪伴,那对由中年情侣变为互相搀扶的老年夫妇人生又将会多么孤寂与冷清。儿子在母亲的注视下获得新生,智障妹妹在哥哥的陪伴下,由无忧孩童成长为花季少女,“我”与长跑友人的互相鼓励激励,中年夫妇相携相伴到白头。有情众生,须臾离不开情字,亲情、友情、爱情确实是苦难人生的慰藉,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斗争时的助手,是孤独失意时倾诉的对象,是疲倦奔波后休憩的港湾。大爱无言却如天地日月陪伴我们抚育我们,因此,回报这份沉甸甸的爱也是活着的力量和意义。天地间,谁又不是匆匆过客?时光流逝,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唯有情,情之重,情之深,愈久弥珍,让人动容,让人留恋。《我与地坛》教会我们重情,感恩。
四、心向自然——人类永恒的家园
在学习这篇散文的时候,景物描写也是让学生赏析的重点。地坛的四季,地坛的花草树木,地坛的阳光月光,甚或包括在地坛缓缓流过的时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8]432地坛,承载作家的苦难;地坛,容纳人生的悲喜;地坛,象征和代表着自然。无论生命如何变化,大自然不悲不喜,就在那里静静陪着你,抚慰你的伤痛,温暖你寂寞的痛苦的灵魂。飞速发展的都市“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12]。貌似繁华的都市如何安放我们的灵魂?喧嚣与奢华过后的都市,像卸掉妆的演员,衰老、疲惫、空虚。人类的精神归宿还是大自然。或许,作者刚进入地坛时,地坛的荒芜与破败让他找到了相似点,似同样的残缺不全,同样被外界抛弃。但在与地坛朝夕相处时,作者发现了地坛处处存在的生命力,微小却也强大的自然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丰富着生命的色彩,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自有我的精彩与生活,不必气馁,不必抱怨,活出自我即是人生的赢家。地坛,让作者找到了重生的力量,让作者从自卑自弃中强大起来,地坛就是无穷的力量源,代表了生命的厚度、宽度,精神家园无限拓展的可能,体现了自然的博大、仁爱、胸怀、包容。因此,作家要感恩于它,而又“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8]434。“我”、母亲、地坛,三位一体,熔铸在史铁生的生命里。不能设想,史铁生没有遇到地坛会怎样。同样,所有的人都集聚城市远离自然会怎样?想来是不行的,否则,为什么一到周末假期,城市中人都纷纷走向大自然,去与大自然亲近,排除掉积压的浊气、压力、烦恼,向天然氧吧寻求新的力量?人们亲自毁掉自然,然后又寻找自然求救于自然,这也是人性中矛盾的地方,也是现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二律背反。《我与地坛》教会我们热爱自然,像热爱自己的生命。
五、倾心艺术——灵魂的外衣
1.语言文字之美。《我与地坛》的语言是诗化、哲理化的,关于生死的思考让人醒悟,关于情感的书写让人沉醉。地坛风景是一首诗,四季是一首诗,人的命运是一首诗,它让读过的人都熟悉地坛,爱上地坛,爱上文字,它让我们走进作家的内心,也直抵我们的灵魂深处。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博喻、排比、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第三节中的“如果以……对应四季,春天是……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博喻的运用体现了作家对时间的思考,他的生命与地坛的四季交融在一起,他的悲伤、喜悦、绝望、希望等等都寄托其中。地坛是他的另一位母亲,他是地坛众多孩子中独特的一个。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仿写句子一起分享,佳句连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课堂效果。3.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全文用独语的方式静静道来,叙述者是作家自己,倾诉的对象有地坛、母亲、另一个自己,更有广大的生命体。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多种方式转换自如。议论,深刻有力,启人深思;记叙,条理明晰,起伏有致;描写,细腻生动,多彩多姿;抒情,质朴真切,感天动地,体现了作家极高的语言天赋和文学才华。《我与地坛》用作家的心血凝结成的字字句句写就,是血是泪,是不屈的呐喊,是心路的解剖,是鲜活灵动的生命体现,带给我们深刻、感动、力量和成熟。和《我与地坛》一样,大学语文中有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教育意义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包含了人文领域的精华,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咏叹。虽然世事更迭,时移景迁,但人之共有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在阅读这些佳作时,仍会引起共鸣和同样的情感体验,以之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润我们的灵魂。当然,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也对教师的品性与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大学之前的语文教学中,考试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学突出的是工具性。进入大学后,学生应在之前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经典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进而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去。张铭远、傅爱兰编选的《大学语文》教材包括“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国民俗”等部分。师生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学习,可以传承圣贤们杰出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感悟古典诗文的无尽魅力,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家国之忧,苏东坡历尽宦海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平静,司马迁亦文亦史的才情与视界等,也可欣赏到张爱玲的天才梦,鲁迅的傲岸与深刻……大学语文就是精神世界的天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爱上这个世界,学生应该从中汲取自己成长的养分,最后站在前人伟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人生。大学语文,是滋养人心灵的甘露,是解决人灵魂病痛的良药,呼唤大学语文人文性的激发与重视,呼唤大学教育魂兮归来。
参考文献:
[1]桂晓东.“人文性”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47.[2]时伟,薛天祥.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5):22.[3]刘旭.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N].北京青年报,2016-07-04(A4).[4]钱理群.大学的利己主义者
[5]刘劼莉,刘玉凤,李霞.理工科类高校大学语文所处的境遇和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6]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9.[8]史铁生.我与地坛[M]//乔以钢.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B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M]//张铭远,傅爱兰.大学语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付友艳.浅谈《我与地坛》一文中的人文教育[J].成功(教育),2008(7):119.[11]徐红芬,孙勤东.《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1(8):56.[12]莫言.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第三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 大学语文 模块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在高职教育阶段如何让大学语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本文在分析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并结合自身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人们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大学语文如何适应高职教育,为高职学生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搭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高职院校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关于综合素质
“素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
(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
(二)素养;
(三)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在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以上三种意义的综合,即是以人先天的生理为基础,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综合素质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的本钱。
语文课程既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工具性表现出来的是语文课程外在价值和意义,人文性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生活技能的活动,它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是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准就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遭遇许多尴尬:从高职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来看,除了文科类专业外,一般理工类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有个别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供学生来学习,最终也没有什么学生来选。对此。《中国教育报》给予了关注并展开调查。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
反思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造成大学语文这种尴尬的内外原因有很多,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是造成大学语文成了“高四语文”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高职教育学制时间较短、学生就业压力大,促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大学语文的学习。
但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却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据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此为:
表达更是“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向用人单位递上一份简历,表现的是文字表达能力;与用人单位见面,展示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可见,在高职阶段,仍有继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需要。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应是当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衔接,使两个阶段的知识能顺利的链接,为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升华搭设合理的平台。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设计和构建的,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职教育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除了要与之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衔接外,还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功能的实现,即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的获得。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可以这样确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从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变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对教材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评估的要求来选择的—选用教育部指定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大学语文教材当然不例外。这种要求可以在“面”上保证各高职院校教材的质量,但对各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要的针对性不强。如果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调研,不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教材所呈现内容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以突出语文的应用性功能,让语文的学习与学生实践、实操联系起来,使同一本教材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改变以往大学语文教学“到哪里都是一个面孔”的现象。
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已经把语文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都涵盖了,基础教育后的语文教学,其着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授业者”转变为“引导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以加速知识内化的速度,提升学生素质。
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空间。职业教育使学生到校外顶岗实习成为必修课,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遵循着“必需”和“够用”两大原则。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安排48学时。48学时对于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不够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弥补学时的不足,还随时随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的宗旨。
利用灵活、多元的考评方式。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各种选拔性、淘汰性考试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将“知识”等同于“能力”,这种认识使许多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多采用记忆的方式。这种只重记忆,不重运用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教育,因此,迅速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除了人文学院外,大学语文一般作为选修课安排在三年级上。三年级学生学习、实习和就业的压力与矛盾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为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我们根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从就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分解。组成不同的模块。如下图:
“基础模块”关注的是自我表达能力的获得,其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活模块”关注的是阅读视野的拓宽和健康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其内容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题研究报告。
整个模块教学采用“2+3”的模式即“基础模块”中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为必修内容;"3”是“活模块”中任选的3个专题研究,为选修内容。“基础模块”共36学时,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活模块”共12学时,采用讲座的形式开展,每讲4学时。所有模块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模块化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种小型化课程,它虽然使课程的学习周期变短,但也大大增加了课程的数量,这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记录学生成绩的完善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根据“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注重平时训练,强调能力为本”的原则,对成绩的考核和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例,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改变成绩由教师评定的单一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成绩的评定中来。
这种“2十3”模块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一些模块,组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纳模块化思想开发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获得巨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在有限的学时里,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能从根本上落实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五、两点注意
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决不是将某一门专业课与大学语文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调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始终坚持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的心性,培养人格健全、掌握生产技能的合格人才。
理性看待学生的实际需要。当前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问题,而大学语文课程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和技能训练相比,其教育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而就业的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种心态固然好,但在学校的课程改革永远跟不上科技变化的速度的今天,毕业后再学习是所有高职大学生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现实的需要,又要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的需要,更多地关注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演讲稿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有一种美,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大家现在都是大学生,都是校园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是和谐,是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其实我们大家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就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那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个价值观和做法方向。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成长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做法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做法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一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的校园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相和谐。
第五篇: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
目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2
(一)教学内容改革..........................................................................2
(二)教学方法改革..........................................................................2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教学模式改革..........................................................................5
(五)师资队伍建设..........................................................................6
(六)教材建设..................................................................................6
(七)教学大纲..................................................................................6
四、实施计划..........................................................................................13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13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母语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母语。同时母语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好《大学语文》,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本国语的教育。因为母语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的根基。我国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他们不仅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造诣极深,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广博。他们扎实的母语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文字,使自然科学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相形之下,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由于强调专业性,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 通过母语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任务往往被忽略。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用母语清楚、准确、规范、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学术问题,有的甚至动笔就是错别字连篇,语病累累,更不要谈通过母语养成优秀的文化品格。
要确保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前,一个教学内容:文学欣赏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本的框子,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内容比较单一。
改革后,三个教学内容: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教学内容变为三个,其中增加的“文化接受”专题,凸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意蕴与精神引领价值,增加的“实用写作”训练了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前,在教师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与中学语文课程区别不清。教师往往像中学语文教学一样,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疑似“高四语文”。第二,与中文系“作品导读”或“文学史”课程区别不清,疑似“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改革后, 首先,区别于中学语文。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由三名教师承担三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1.课上课下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2.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3.教学和专业结合。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4.教学和活动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 3 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三)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前,以客观题为主,考查语文知识,缺少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查。
改革后,采用大题制,以主观题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分专题取平均分进行考查,考查全面的语文素养。
试题类型举例:
(一)文学欣赏:一类是文学创作。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创作故事(小说),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创作诗歌、散文、剧本。另一类是文学评论。可以就自己读过的一篇或一部作品(传统文学或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二)文化接受: 一类是背诵、默写文化经典,另一类则是文化思考。可以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探讨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三)实用写作:一类是公文写作,第二类是小论文。可以结合专业学习来写。第三类是演讲稿、活动总结、通讯、广告等。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来写。
1.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分三个模块:文学文化、实用写作、书法训练。文学文化要求针对文学作品、文化现象、社会历史热点现象等写一篇评论(不少于1000字),占总成绩50%; 实用写作要求写作应用文作品一篇,占总成绩30%;
书法训练要求临摹硬笔书法或软笔书法字贴一幅,或自已创作书法作品一幅,占总成绩20%。
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正式刊物发表文章一篇,该课程免试,成绩为优秀。
2.考查形式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随时上交自己的考查作业,优秀作业期末时要在学校专栏宣传,推荐给相关刊物发表。
(1)评论和应用文作品要有作业封面,作业封面电子版下载地址:大同大学文学院网www.xiexiebang.com/wxxy资源下载栏下载。
(2)书法训练按任课教师要求写作品,作品上要体现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
(3)每个教学班课程负责人收交本班三个模块课程考查作业分别交给相应模块负责人,由模块负责人组织评阅给出成绩(分别按50分制、30分制、20分制打分),并交回课程负责人。
(4)课程负责人汇总成绩报教务处(登录教务处网报成绩——打印成绩一式两份——任课教师处签字),将打印好成绩单及本学期课程相关材料,按班级学号排序,汇总交文学院教学秘书。
(5)凡免试学生,要求上交发表作品原件、复印件,课程负责人核实后返还原件,保留复印件。
(四)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每周至少安排2课时,一个学期36学 时,有条件的话,“实用写作”最好单独开设一个学期。尽量小班化教学。根据具体内容,可安排三位老师分别讲不同的专题。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配备师德高尚,有比较渊博的语文学科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能的教师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同时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提供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新目标、新理念的认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材建设
由于我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三个专题: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建议使用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等适合教学需求的有相应内容的教材。同时,逐步自编适合学校情况的校本教材。
(七)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校面向数、理、化、工、农、医、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必修课程。先修课程:高中语文基础上的广泛课外阅读。本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实用写作、书法训练、山西简史五大板块内容的讲授与研究,提高大学生的母语综合运用素养。
2.教学目的
(1)结合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了解、熟悉中国优秀文学成就,提 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结合文化经典作品,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以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结合范文,训练写作公文及其他应用文,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4)进行书法写作技巧训练,写好钢笔字。(5)了解山西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方认同感。3.教材教参
(1)《大学语文》,吴宝玲、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13年;
(2)《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版),2007年;
(3)《大学语文新编》,魏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6年。
(4)《大学语文》,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
(6)《大学语文》,丁帆、朱晓进、徐兴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7)《大学新语文》,夏中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实用写作》,余国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实用写作》,张耀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中华文化》,曹顺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一定区别于中学语文。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由多名教师承担五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1.课上课下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2.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3.教学和专业结合。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4.教学和活动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 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第五,改革考试。采用大题制,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5.教学内容及时数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文科安排在第一学期、理科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一专题 文学欣赏(10学时): 第一单元 诗歌(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历史;精读优秀诗歌,掌握诗歌的审美特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律美;通过鉴赏,玩味诗歌的意境美;通过感悟,咀嚼诗歌的情韵美;通过体味,获得“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重 点: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 难 点:读出个人的独特的感受 新知识点:诗歌鉴赏方法 第二单元 散文(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散文的发展历史;精读优秀散文,掌握散文的审美特征;领会散文的立意和韵致情味的营造,展开联想,捕捉散文的神韵,培养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的眼光,丰富人生的经验;品味散文的 语言;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进行写作实践,提高散文写作的能力。
重 点:对散文进行理性评价 难 点:自己创作散文 新知识点:散文鉴赏方法 第三单元 小说(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外小说的发展历史,理清中外小说互相影响关系;精读中外文学史上的优秀小说,掌握小说的文学特征及其审美特点;透过人物形象,领悟和体味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主题思想;欣赏表达技巧,获得更加细腻、丰富的艺术感觉;充分认识文学就是人学的道理,从小说文本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理解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重 点:站在审美的角度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难 点: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作品体现的思想意义 新知识点:小说鉴赏方法 第四单元 戏剧(2学时)
基本内容:从人物之间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性,领悟主题思想的深刻意蕴;把握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品味戏剧语言的特点。重 点:站在审美的角度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难 点:主题思想深刻意蕴的领悟 新知识点:戏剧鉴赏方法 第五单元 网络文学(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把握网络文学的特点;了解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和网络文学作品;结合网络作品,探讨网络文学的问题,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学会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选择优秀作品进行阅读;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文学创作。重 点:网络文学的特点 难 点:网络文学创作
新知识点:网络文学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第二专题 文化接受(10学时): 第六单元 仁者爱人(4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民本仁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把握传统民本仁政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辨析中国传统以民为本思想与现代以人为本思想;结合文化经典作品,理解作品中的仁爱思想,感受以民为本的情怀,学会关爱他人。第七单元 和而不同(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和而不同”的思想;了解“和而不同”思想对人际交往、清明政治、繁荣学术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文化经典作品,理解讲求“和而不同”,既需要辩证的思想,更需要宽阔的胸襟。第八单元 胸怀天下(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思想;认识“居 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对个体生命及国家社会的重要性;了解“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的一个优良传统;结合文化经典作品,感受作家“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第九单元 品格修养(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品格修养”的思想;学习前辈贤达,重视个人道德品德培养;懂得提高修养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过程,只有不断充实提高各种修养,才能使生命活出像样的意义;结合文化经典作品,感受前辈贤达的豁达襟怀、高尚情操和伟大人格,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第三专题 实用写作(8学时): 第十单元 行政事务(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
第十一单元 商务财经(1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广告”“经济合同”等。第十二单元 新闻报道(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消息”与“通信”。第十三单元 学术论文(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学术论文” 第十四单元 机关公文表达模式(1学时)基本内容:机关公文表达模式介绍 第四专题 书法训练(4学时): 第十五单元 硬笔书法书写技巧与规范(2学时)第十六单元 毛笔字书写与书法作品欣赏(2学时)第五专题 山西简史(4学时): 第十七单元 山西地方史概况(2学时)第十八单元 山西地方史与山西文化(2学时)6.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具体考核方式见《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
四、实施计划
我校这次《大学语文》改革是在学校、教务处、学院领导的提倡和支持下进行的。本学期我们制定了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并且将准备教材和配备教师。第二学期在全校文科先开设,第三学期在全校理科开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完善本方案。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按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安排五个专题十八个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队伍分五组,成员选择各专业、学科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教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承担1至2个专题的教学任务,各组教师人数按教学任务的多少具体安排如下:
文学欣赏组:5人左右; 文化接受组:5人左右; 实用写作组:3人左右; 书法训练组:2人左右; 山西简史组:2人左右。
以上各组教师在文学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中进行选拔。
书法专业不进行书法训练,加强古诗文欣赏的培养;历史专业不进行山西简史教学,加强文学欣赏的培养。
文学学院
2013年11月第三次修订
2014年1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