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人只看利弊杂文随笔(范文模版)
今天在一个讨论页游生态的帖子里看到这句话,想稍微聊两句。
自看韩寒的电影里这句话出口开始,我就不太喜欢它。因为“小孩才分对错”,是因为小孩只知道对与错,不懂什么是利与弊。但“大人只看利弊”,难道大人不懂对与错吗?
并不是。韩寒的意思是,大人会忽略对与错,而去关注事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那我想问:如果有人让你做一件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去踢死一只流浪猫),然后给你2块钱,你会去吗?
我想,你不会。这是因为2块钱的经济效益太低了,如果要是2000块,可能你就需要掂量掂量自身的道德值不值这个价了,如果是2百万,那么我相信99%以上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所以我们发现,人们不是只看利弊,而是要看利弊的大小与道德的轻重。
继续,那么什么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接受2块钱踢死猫的要求呢?一种可能,他痛恨猫;第二种,他刚好很想踢东西;第三种,他想看看猫死的样子多么凄美……
这些情况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都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利弊”所指的物质需求,而是一种精神需求。
所以综合以上论述,我觉得人们考察一件事值不值得,至少要涵盖对与错(道德)、利与弊(物质)、爽与不爽(精神)三个层面。当然,其实人们处在社会中,还会考虑到很多内容,比如是否体面(社会尊重)、是否会不小心感染疾病(隐性风险)等等。
所以仅仅用“利弊”两个字,显然不是一个全面、理性的说法。我认为,比较全面的说法是“效用Utility”,人的综合效用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驱动力,这是我比较认可的定义。
当然,说实话,这句话更让我不爽的,是它显得高高在上的姿态。言下之意,就是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幼稚,我成熟。这句话放在电影里还算合适,但被人用在网上和别人的讨论中,就显得戾气十足,颇有点“大龄愤青”的意思。
所以一句话总结,就是这句话以偏概全、姿态高傲,少用为宜。
第二篇:大人都爱吃零食杂文随笔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都以为我爸爸不怎么吃零食,一日三餐几乎是一样的,期间几乎不吃什么别的东西。放假的时候在家午睡,醒来后会泡一壶茶,然后吃两块饼干,或者蛋卷(取决于那时候我家有什么),那几乎就是全部了。
小时候认为我爸爸不吃零食可能是因为觉察到他身上的“节制”,作为一个小孩子,当他拥有十根饼干的时候是很难做到只吃五根的,何况还是饥饿的小朋友。而爸爸可以做到看见十根饼干只吃一根,然后就住手了。
明明还有那么多呢。
但是随着年岁增长,慢慢意识到大人们其实很喜欢吃零食。妈妈不在家,外婆来我们家里照顾我们时,会吃掉我们藏起来的饼干。而是大人好像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很少在小孩子面前光明正大地摊着吃零食。我也慢慢察觉到,爸爸不是不吃零食,而是几乎不会自己主动去买零食,他会买老婆饼,绿豆饼,小蛋糕,蛋挞或者香蕉回来。但是从来都不会有超市的东西。爸爸带回来的东西几乎都是现在很难见到的食物。但是过去却是既美味又珍贵的食物。
有次与姐姐妈妈一起去超市,姐姐看到一个特价的饼干直呼多买一些,我说为什么,这个饼干那么好吃吗?她说你不知道了,爸爸可喜欢吃这个饼干了,我上次买了一包,发现爸爸每天都会带一小包上班当早餐吃。
按照姐姐的话想象了一下,觉得爸爸很像小孩子呢。因为喜欢所以想要带上学的便当一样,而姐姐却变成那个偷偷观察食品柜的妈妈般的存在,向从不开口承认的孩子默默补充喜欢的食物。
前几天我买到了那个饼干,很好吃,知道了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饼干。然后吃的时候想起了他每天拿一包的故事,和那时候自由地在超市购买零食的我和家人。
很是想念呢。
第三篇:看到你只剩满心的欢喜的杂文随笔
大概是今天下午,苏二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为什么自己学习不好的道理
下午l先生在微信上与苏二聊天,反反复复的强调了自己周末没动力的事情,并且苏二还能体会到l先生隐藏在其中的沮丧。
苏二对于自己不能当面安慰l先生以及不能给予l先生相应的动力,可以说是很沮丧的。
但下一句,l先生对苏二说了一句话
“我最近状态不对,所以晚上的时候,我得花点时间总结一下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问题,要不然期末可就真的泡汤了。”
当苏二看见这句话,可以说内心是很震惊的,对于苏二来说,在学习方面从来都没有反思这一概念,但震惊的同时,苏二也确确实实的体会到了自己与l先生的差距,不仅仅是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是态度。
大概这就是苏二喜欢l先生的地方。
第四篇:看到你只剩满心的欢喜杂文随笔
【看到你只剩满心的欢喜】这一系列的故事,其实是用来当做贺文的,也是用来记录我高中不多的快乐时光。苏二和l先生其实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苏二的原型是我,l先生则是贺文的对象,但有些事情,可能是苏二做的,但我却放到了l先生身上,因为两个人同样是妹子,一些比较强硬的事,我还是比较偏向于男生。希望不会触到一些人的雷点吧。
刚起笔的时候是我和她的原型,但后来觉得苏二和l先生不应该依附于某个人而存在。
今天是17年最后一天,所以来更一次。
2017年12月11日-17日
这一周苏二经历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但苏二很开心,l先生能陪在苏二身边。
苏二高一时最好的闺蜜不是l先生,而是Q,但因为苏二自己本身的一些原因,有性格太暴躁的原因,也有占有欲太强的原因,导致最后两个人分开。
事情的缘由很长,大概从高二下学期,到现在大概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苏二忍了很久,高三不想惹事,就是就一直没有正面怼上。
但最后说实在的苏二还是没忍住,不是因为什么大事,只是因为中午吃完饭苏二在跟l先生聊天的时候,针对我快一年的内个人j突然走过来毫无理由的吧l先生从苏二身边拉走。
可能因为是处女座,所以想的很多。苏二朋友很少,亲密的更少,可以说只有一个。j把l先生从苏二身边拉走。
在苏二看来无非是想孤立苏二,让苏二一个朋友都没有 以此来报复苏二。
无论j是为了给Q找回场子还是什么,在苏二心里,l先生就是如同底线一般的存在,从苏二身边拉走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拉走l先生。
l先生是唯一一个,在苏二最不堪的一年里,还坚持陪在苏二身边的,至少苏二是这样认为。
苏二回到班就差点哭出来,l先生随后便跟着苏二来到了班里。苏二想去找班主任,l先生便陪着苏二,即使l先生和j同是文科班的,但还是陪我去了。
每次出事,l先生总是陪在苏二身边,一直都是。
晚上l先生对苏二说
当时你不应该走的,你应该站在原地,相信我会回来的。
12月25-30日
这周期末模拟考的成绩出来了,英语分数超级低…但好歹还是过了线的……
但,苏二千想万想没想到…在苏二和l先生站在苏二班级门口聊天的时候,班主任会突然出现说
“l你看看苏二英语这个分数,英语考这么点不觉得害羞吗!我看你英语还可以,平时管管她的英语。”
l先生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只剩下苏二一脸懵……
从此l先生就时不时地提醒苏二:“别忘了好好翻译阅读”
第五篇:只不过是一场生活杂文随笔
近日沉迷于一个从小就很有执念的游戏,模拟人生4。说来也可笑,从小到大在不同的电脑上下载过数次都没有安装成功,只在平板上玩过类似的简版。这次在淘宝上花了68元买了个所谓正版全集的离线版,一发不可收拾,一打开一天就过去了。从捏脸开始,我费尽心思要创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设定完美的性格,过完美的人生。在这个游戏里你可以做任何事——你必须吃喝拉撒,赚钱养家,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实现理想,社交,恋爱,怀孕生子,甚至还要面对衰老和死亡。
游戏采用上帝视角。玩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创造一个多人家庭并同时操控他们每一个人,但时间的流逝并不会因为人数变多而变缓,所以这种玩法会很累,因为要照顾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精力就会分散。你也可以同时创造多个单人或多人的家庭,甚至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随时切换到对另一个家庭的掌控之中,那么你上一秒还在以玩家视角费心安排的模拟人类,就会开始循着程序的设定自主地生活,而原来的NPC现在成了你镜头的中心。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虽然游戏相比于生活还是粗糙得多,但游戏设计者已经尽可能还原所有生活表象上的内容并将它们转化为事件和行为。你就是模拟人生世界里的上帝,将所有的随机变为确定,所有的偶然变成必然。
人们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生活,可SIMS逼着从生活中逃离出来的你立刻投入另一场生活中去,在这场生活中,你是上帝,你是建造者,你可以操控一切,除了时间。是的,一场生活开始,唯独时间是不可逆转的私有变量。你精心设计的模拟人类从生存开始跌跌撞撞地学起,一开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烹饪食物填饱肚子,同时要睡觉,要洗澡,还要不时打打游戏不致抑郁,也必须出去社交,这样各项指数才会保持在绿色的健康范围内。对我这个生存能力极低的人来说,这甚至可是称得上是重修关于如何平衡生活中各类事务的早教课程。当生存不再是问题时,你必须选择如何生活。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五的规律家庭生活,也可以白昼睡觉,夜晚去夜店通宵;你的主角孤独寂寞了,你甚至可以在中途凭空替她制造一个爱人,或是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出来。只要按下暂停键,再以上帝造人的视角细细捏造每一块肌肉的走向,瞳孔的颜色,嘴唇的形状,鼻梁和鼻小柱的夹角。你甚至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关系大致地搬进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模拟,将一切未成真的妄想变成现实。
从头到尾快速过完一场你理想的人生,发现算得上有趣,发现也不过如此。这个看似浮夸的模拟养成类游戏给我的启发甚至远超过任何一本哲学书,无数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想详细记述却无从写起。一场人生游戏结束,有些怅然若失,仿佛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又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憧憬,明天开始一场新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是会变好,还是更糟?这个游戏可以作为人生的实验室:如果你有一个难以实现的、可解构或转化成简单可表示元素的冲动想法,你可以将它在游戏里模拟一番,看看实现了这个想法以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关掉电脑的我钻进冬夜里并不温暖的被窝,心里重复着李志的歌词,只不过是一场生活啊。令人着迷也好,愤怒也好,睡醒了还要面对那些流动着变化的生存元素和关系,生活无本质的本质使得它的乐趣仅在于多样性。那么,不妨明天换一张面孔,换一种性格,换一个理想抱负,开始新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