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

第一篇: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全程化 诚信

论文摘要:面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教育。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贴近市场,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被推向了市场的前沿。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比较完善的就业制度的建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新的就业观念已逐步形成。但由于受长期以来按计划经济体制办学的固有模式的影响,使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这不但影响学生的分配就业,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招生和教学组织工作。可以这样说,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就业指导应伴随全学程

香港的大学注重学生的就业辅导,就业辅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在大学时期,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一系列全面密集的事业策划及管理培训课程。有政用事业心理学、心理评核与事业管理课程。学校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社会要求,在事业选择、能力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辅导,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香港就业指导是这样,而我们呢?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只有13.4%的学生觉得学校是“长期进行就业指导”。北京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全国其它高校的就业指导想来也是差不多的,是一个忙闲分明的“季节性快餐”。专家建议,就业指导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逐步建立起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建设,贴近市场与学生需要,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和满意率。

高职教育需要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我国职教起步较晚,社会、家庭、学生及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不清楚高职教育到底是什么,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必要、准确的就业指导了。有些高职院校是原普通专科学校的翻版,专业是本科的浓缩,缺少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业是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大专生(包括高职)就业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摆正高职教育的位置,使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明确高职教育就是培养社会认可,学校、家庭满意合格的大学生,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校从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和专业、毕业去向等与就业相关的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学生进行未来择业预测和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择业应具备的素质,基础理论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早做准备。毫无疑问,仅靠就业指导一个部门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高职院校从院、系领导,从辅导员到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景象。学生就业好,招生也就不费劲。

二、转变就业观念,实现自身价值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就业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在过去,上学不交费,毕业包分配,都是国家严格规定的,根本不用学校操心。而现在,面对市场,一切都要靠自己,上学交费,毕业不包分配,面对严竣的就业形势,学生既要正视压力,接受挑战,又要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克服片面的“专业对口”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这样,就业的大门就会越来越宽。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3月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对放宽落户限制,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大学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广阔空间。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层人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高职高专人才似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其实不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既需要高层次的尖端人才,同时更需要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机会的增多和竞争的加剧,社会和个人均表现得比较“浮躁”,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均有盲目攀高的倾向。一名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好像有失身份或者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事实上,人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关键在于自己能否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任何岗位,只要社会需要都可以有所作为,进而实现自身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与学历将不再是等价关系,用人单位也将由注重学历逐步转向注重实际能力。

三、就业指导贴近市场需要

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要进入市场就业。有效的就业指导必须能够掌握对用人单位要求的细微变化。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让企业和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学校可以请在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来学校和同学交流,给同学一个机会,学习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让学校、学生和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解市场需要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高职院校尚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整着企业产品的生产,被誉为企业生产金科玉律的“按需定产规则”与“生产人才”的高校似乎还有距离。但实践己证明,对于靠近人才市场低端的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脉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正是那些先知先觉学校生存发展的秘诀。就业率名列前茅的北京海淀走读大学,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开设出种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急需人才,他们的经验值得许多高职院校学习效仿。

四、就业指导应把诚信放到重要位置

一提到诚信,人们就会想到,这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吗?我国刚刚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把诚信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还要在就业指导时再提呢?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对广大毕业生非常重要。毕业生诚信与否,在择业时往往会有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差异。

在就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为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使出浑身解数去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千方百计地争取,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有些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往往一味突出介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材料有些言过其实,有时甚至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为了突出自己,就信口开合甚至无中生有,或隐瞒自己的缺点。这些行为只是“小聪明”,等到用人单位重点考查时,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其实,人无完人,毕业生在求职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只要同学们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找准求职的方向,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场中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诚信就是就业市场上一张重要的通行证。因此,高职院校在整个学生教育过程中,注重做人诚信的教育,只有会做人,诚实守信,才能再做事,做好事。

五、就业指导应加强学生成就事业的愿望和团队精神的教育

从多家用人单位反映来看,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生的团队精神,现代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己经越来越不是一个安祥宁和的太平世界,只有具备清晰的事业远景和顽强拼搏精神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相应的,企业也需要这种具有拼搏精神的人才。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今越来越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世界。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有一群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才能缔造成功的产品,缔造成功的企业也只有捏紧的拳头出手才有力。这也是学生迈出校园即将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校园可以塑造“孤胆英雄”,而企业绝对不会。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从企业的用人标准,看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可以说,对于企业,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无法创新和前进。对于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没有交际能力,找工作就难。

总之,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就业指导工作也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第二篇:试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摘要: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势,讨论了图书馆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提出了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图书馆;就业指导;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和输送应用型技术性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招生,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个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环境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宣传流通优势、技术力量,承担起职业开发和就业指导的任务,就业指导工作不但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新环境下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图书馆情报教育服务的扩展和深入。

一、图书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显著,就业政策和方式的不断变化,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的严峻。毕业生初次步入社会,对各行业、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形势缺乏认识,对自身就业能力信心不足,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盲目跟从、随意选择、思想负担重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无目标、无计划,在职业决策上缺乏技巧与策略。因此,做好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及学院的利益,同时也减少用人单位的损失,促进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可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教育职能、信息流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学生的择业需求,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职业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制定就业策略、计划,配合学院就业部门辅导学生进行就业选择。

二、图书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1.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

(1)加强馆藏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特别是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文献的采购与收集。这些文献资源有利于毕业生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教育毕业生正视最后在校的学习机会。提醒他们现在放弃一个学习的机会,等于放弃了将来一个就业的机会;鼓励毕业生继续利用本馆资源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3)投入精兵强将,运用现代情报加工技术,以本馆资源为主,外来资源为辅,为毕业生开发二次文献信息,设计毕业生阅读书目,提供有利于就业的最新书目,做好新书推荐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2.将文化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目前高职教育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过多地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普遍表现出人文学科教育不足。导致了毕业生情感偏激、人格片面、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些人文素质方面的缺陷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就业竞争能力,增加了就业难度,而且成为求职路E的绊脚石。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扩大就业范围,增强个人竞争能力,拥有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可以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信息加工技术,强大的信息流通渠道,舒适的服务环境,加强读者服务功能,促进人文教育。

(1)图书馆利用环境资源、信息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工作。

通过服务环境的人文设计,立足于读者的需求,利用本馆的场地资源、设施资源举办高雅艺术讲座、影视音乐欣赏、文化沙龙、专题演讲比赛等。通过文、史、哲、艺术等文化活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与熏陶,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人文素养。

(2)人文环境能促进人文教育。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内部装修装饰、环境绿化、设施的摆放与布局都要有利于形成高雅文化品位和浓郁的人文气息,通过环境、色彩、空间的合理设计与布局来减轻渎者生理和心理的负担,以其视觉、听觉、触觉的渗透力营造出和谐、舒适、休闲、文化的阅读、学习氛围。

(3)与校内社团合作开展各种活动。图书馆可以与校内社团合作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如摄影展、民间工艺展、歌舞剧表演等,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图书馆的校园影响力,还能为图书馆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指导工作、活动积累良好的群众基础与号召力,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欣赏、交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历史、地理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体会。

3.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健康与否是影响学生就业、择业的主观因素。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和困扰,表现出自卑、盲从、攀比的心理特征。在高职学生身上表现的就业心理障碍,固然与个人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有关,但是院校在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的忽视和相关教育措施的不健全也是主要的因素。图书馆作为教学的隐性课堂应该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设施、宣传工具来承担起就业心理指导的工作。

4.组建职业资料数据库并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利用图书馆的宣传阵地,网络环境,技术手段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学生的求职信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职业介绍,劳动部门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地区人事制度等信息是职业资料数据库的主要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就业咨询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还能为学生制定自主就业策略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主动与各系、各班级负责人联系,通过宣传栏、图书馆网站、海报的方式向全校毕业生征集求职信息,利用本馆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备、网络平台建立毕业生求职信息数据库。

(2)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图书馆应加强与职业介绍机构、就业服务中心的合作,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5.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使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创造者。高职毕业生在创业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挥和锻炼,不仅解决了个人的就业问题,还把就业的机会让给了其他人,是缓解我国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图书馆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是进行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从心理上教育学生要拓宽就业渠道,活跃就业思路,注重培养创业品格、创业精神。其次,图书馆有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主动做好创业书刊资料的导读与推荐工作,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励志向上、人物传记、创业事迹等激人奋进的书籍,通过阅读来激发其斗志、坚定自信,完善个人的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人格、品质塑造。

第三篇: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中,顶岗实习已经被普遍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培养模式为就业指导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挑战。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影响,并在人力配备、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就业指导通常理解为是帮助择业者根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职业的过程,狭义上是指择业期的选择过程,广义上是指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它是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自学、自主、有科学根据地计划职业发展、合理选择职业的过程①。就业指导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意识、求职方法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就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中,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包括实习、预就业和已签定就业协议的提前就业等②。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顶岗实习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促进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通过课堂讲授、模拟招聘等形式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学习就业政策,掌握必要的求职方法,提高求职能力。这些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因学生缺乏体验而导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等特点,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③。顶岗实习的推进,让就业指导有了真实情境,增强了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工作实践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指导方法

顶岗实习贴近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很多工作方法都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比较而言,教师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缺乏紧贴生产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就业指导容易脱离实际。顶岗实习为就业指导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企业新信息,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工艺方法及企业文化、用人需求等,对指导教师更新人才观念和指导方法具有促进作用。

2.工作岗位的真实性有利于端正学生的择业意识

当前,高职毕业生择业意识不强,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制约因素之一。一方面,他们就业期望值过高,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工资待遇成为历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关注焦点,也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选择矛盾。通过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自觉调整就业期望,缩小就业期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形成比较务实的择业观。另一方面,毕业生存在频繁跳槽的情况。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身处工作中的真实场景,认识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深入考虑,做好职业规划。如机械专业的毕业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认识到设计、生产、管理、市场等不同工作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实际要求,获得从事本专业各项相关工作的客观认识。

3.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

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每个具体工作岗位都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组织中,需要处理团队中的各种关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可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能了解企业用人制度、招聘要求等,对学生完善自身的求职方法与策略也是极为有利的。

4.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缺乏职业素养的人不可能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更谈不上有所作为。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企业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这有利于促使其不断总结提高,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勇于吃苦的精神④。

二、顶岗实习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带来的挑战

顶岗实习的推进,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在人力配备、指导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师资力量薄弱与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矛盾

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导致师生比不同程度地出现失调情况,直接增加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压力。当前就业工作队伍主要为班主任、辅导员等,加之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为高职的,生产实习教师数量偏少,且很多是缺乏企业经验的年轻教师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针对每个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难以适应顶岗实习中学生就业指导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2.地理位置分散与就业指导沟通的矛盾

顶岗实习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多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每个单位相对人数较少,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也很少,指导教师很难同时指导分散在各地许多实习点的学生,实习学生得到教师的直接指导非常有限。同时,实习地点的分散,造成顶岗实习期间师生之间的沟通遭遇障碍,师生之间直接见面机会非常有限,这使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地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与交流信息的误解。

3.学生准备不足与完成实习任务的矛盾

顶岗实习虽然让就业指导有了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就业指导内容,但由于不少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就业指导面临困境,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有些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顶岗实习只是走过场,对学业毫无帮助;或者认为顶岗实习不配大学生的形象,定岗实习是到企业去充当“廉价劳动力”;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报酬过低、上班时间太长,感觉到太辛苦而无法忍受。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态度,导致对实习缺乏兴趣与责任感,不能主动投入到顶岗实习中,无法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强化职业素养的目的。

4.职业素养欠缺与企业岗位要求的矛盾

当前,一些大学生缺少生活磨练,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愿做具体细致的基层工作。顶岗实习过程中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上班迟到,眼高手低,实习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学生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在企业生产任务需要加班时无法满足要求。还有的工作粗心、缺乏团队意识、态度不诚实,这都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不相适应。

三、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推进顶岗实习,需要在人力配备、指导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以适应形势需要。

1.增加人力配备,不断深化就业指导

做好顶岗实习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要切实加强人力配备。一方面,学校要成立顶岗实习领导工作小组,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对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实习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实习现场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可以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在校内指导教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积极与企业协调,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实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的“双导师”指导。要深化就业指导,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现场指导等,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为学生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尤其是企业兼职教师,需要通过明确指导内容,将校外兼职教师的作用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工作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工作能力,对决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力不足和实习位置分散带来的困难,是极为有益的。QQ、飞信、邮件等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以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为例,作为实现电脑与手机互发短信的实时通讯工具,可以进行单独聊天或群组交流,还可以群发短信,既是师生间交流极为方便的一种工具,也是就业指导信息发布的良好工具,为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通过QQ、飞信、电话、邮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畅所欲言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实习指导中常用的各种通讯联系手段及特点如表1所示。

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实现大学生校内教育与企业指导的统一,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工具的特点是否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非常必要在低年级学生班级中开展班级博客、QQ群等的建设,夯实信息化平台的基础。

3.做好实习准备,加强高职教育理念认同

解决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问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实习前应召开实习动员会,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与要求,使广大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专业的重要途径,是从学习阶段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人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以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⑨。要通过日常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顶岗实习中。

4.加强养成教育,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随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原有的就业指导体系显得滞后,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构建一种与当前形势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模式,在学生技能训练、理论教学、校企合作等多方面进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针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素养、职业规划等环节上的薄弱,应尽可能对高职学生实施有效全程化指导,这样才能在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收到更好的效果。出需要从就业岗位的要求出发,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企业规章的职业规范,利用各种场合、长期坚持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第四篇:试析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最终版)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从长远看,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新的形势,从长远看,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离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不成体系。时至今日就业指导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的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就业指导往往只安排在三年级的短短几周内,并且仅限于在毕业之前的突击教育,多侧重于政策教育,就业技巧教育,不全面。而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相关教育就更加五花八门,或偶尔请一位社会名流来做一、二场报告,或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入

一、两次职业道德教育,或在学生毕业前夕由有关领导进行一次动员。还未走上正轨,不成体系。

在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老师们对学生灌输的大都是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成大器,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似乎学生去的单位不理想、地处偏僻、工资不高,就是给老师抹黑,给学校抹黑。这无形中给学生择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而学校聘请的社会名流,又多是大谈特谈其成功经验,这些功名成就者让学生们仰慕不已,使他们朝思暮想成就大业,却不去思考其中的艰辛。

2、就业信息匾乏。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十分重要,毕业生只有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信息后,才能拓宽就业渠道,而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却很有限,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许多学校在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后,还是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而非主动出击,更没有建立就业网络。学校自己只举行校内招聘会,很少主动出击与外界联系,就好像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学校关系不大。于是,毕业生无法静下心来搞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甚至放弃上课,腾出时间四处出击找信息、找工作,参加各种招聘会如同“赶场”,忙得团团转,可效果不好。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质量,也大大挫伤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

3、就业机构不健全,队伍建设不足。高校好比培养人才的“工厂”,学生便是工厂的“产品”,因此学校的运作也如同企业,即采购—生产—销售。但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招生和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就业,就业指导更无从谈起。如今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充足的学校比较少,仅限于几十所顶尖的名校,一般学校就业难度更大,建立专门机构、强化就业指导更加紧迫和必要。然而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构,就是设置了类似的机构,也是人员偏少,大都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就业指导。

4、心理咨询欠缺。大学期间,学生的焦躁感、压抑感以就业时表现最为突出。这种情况甚至已经影响到刚刚人校的新生,他们在人校时就为就业担心。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择业期间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中固执、烦躁和压抑表现较为突出;另外,焦虑感也较为明显,就业心理咨询对毕业生择业有很大帮助,但真正能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的高职院校并不是很多。

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就业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二、采取的对策

1、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做好就业工作,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同时要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开展市场需求分析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积极搜集各地区、各行业、各种类单位的当年和未来几年人才引进的数量、专业、学历层次和素质要求等信息,积极搜集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信息,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形成一个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就业主管部门协调,学院积极开展工作的新局面。

3、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形成体系,开展系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从学生人学到毕业,学校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就业教育,先后开展素质教育、专业和创新教育、就业观教育、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技巧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思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纳人到社会总体发展的轨道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个体社会化所需素质锻炼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学校还要适时邀请一些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士来学校与学生座谈、对话,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平民”与大学生十分的贴近,也很容易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成功经验、创业艰辛、工作挫折和失败教训,对同样还是“平民”的大学生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也更有启发性。这对一些期望值过高的大学生无疑是一幅很好的清醒剂。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毕业生能不能充分就业,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需求信息。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所有行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依托,加强就业信息网站技术自然而然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各学校要尽快建立就业信息网站,充分利用就业网站宣传学校,介绍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建立完善学校毕业生的无形就业市场。并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网上及时、快速公布,进一步加大需求信息量,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发布,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性及利用率。

5、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和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对宣泄学生不满、排解郁闷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他们以快乐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人到就业活动中去。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帮助毕业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科学与合理地进行求职择业。

6、加强就业指导,特别是就业技巧的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职业生涯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它包括“对学生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的测试;指导、帮助学生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及所修课程;指导学生拟定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一系列的讲座、讨论、咨询等活动丰富和深化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合作教育”,即让学生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在毕业阶段,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知识、方法、技巧等。这种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特征是: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就业技巧指导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先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盲目性和踏人择业的误区,从而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第五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毕业生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工作方式方法、工作内容,以创新精神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从根本上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不少学生认为上高职“低人一等”,“前途不如人”,从而自甘人下,精神不振,学习不好,甚至持“破罐破摔”思想,混沌度日。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要求。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思想落后

目前,尚有不少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仅看作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实行轮岗,致使就业指导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甚至部分就业指导教师还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间过短,集中于高年级学生,没有将就业指导纳人学生四年的学习规划当中来。

(二)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主要是讲座和就业指导课,没有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比,就业指导显得微不足道,这使得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等短期性指导,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和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因

(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推动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正步人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与市场经济新阶段相适应,与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就需要发展创新。这是基本制度变革性的推动动因。

(二)适应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霜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够盲目发展,要科学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发展,就是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指导,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也就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是和谐发展的推动,是发展性的动因。

(三)建设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霜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是我国应对人均GDP从1000到3000美元发展时期所面对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战略安排。

创新包括三个层面:原创性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在他人创新的基础上的再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需要在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和岗位都进行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亦不例外,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机遇性的推动动因。

(四)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完成了由数量扩张到质的飞跃,就要求就业职位多样化和大众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然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变化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差异性指导需要,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在社会上能够得到最佳配置。这是就业指导工作发展阶段的质变性的推动动因。

三、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指导的内容

(一)创新工作思想认识

创新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三个的要点:一是要抓住它的实质,即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抓住它的要义,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抓住它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思想认识创新来说,最核心的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职业、毕业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了这种和谐发展,就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

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惯性,依然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显现。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对待,而是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来对待,从而在轮岗中将其轮掉了。所以,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创建新的工作机制,集指导、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管理等职能为一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家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显然,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精英就业阶段是不同的,应该特别认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处的阶段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适应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并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会进一步社会化。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主要应该表现在多样性和开放性,可开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讲座;可请校友回校做报告,请社会人士讲企业文化、对毕业生的要求等;可设专门的教研室;可开设咨询室,咨询日进行个体咨询辅导,组织各种活动,群体咨询,模拟招聘等。就开放性来说,不仅要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而且要是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如聘请一些社会人士为学校就业指导兼职辅导员等,共同进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要调动动员学生的力量,如成立学生就业社团,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活动,自我教育。

(四)创新工作手段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地方、高等学校三级就业网站基本都建立起来了,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组建了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工作的管理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它既可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更为及时有效,同时使得毕业生信息发布、交流、意向反馈更为方便。抓好市场建设,推进就业信息化,形成有形市场与信息网络市场相互促进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创新工作内容

这主要是细化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指导,最核心的是,由单纯就业指导过程性的就业指导,变为对指导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负责,全程、终身性咨询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创新能力

为适应就业指导工作新的发展阶段—职业咨询指导的需要,就需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和实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来源于就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一是开展咨询辅导的能力,包括熟悉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具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的能力,熟悉职业规划和助人的基本技能,具备与各种各样来询者互动运用的能力。能够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具备设计和培训的能力;二是把握职场动态信息的能力,包括熟悉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具备信息收集的能力,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需求信息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相关信息帮助服务对象的能力;三是把握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的能力,包括熟悉国家有关就业相关政策法规,具备运用和指导能力。遵守职业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具备把握自己工作职责范围的能力;四是管理与实施服务的能力,包括具备一般事物的管理能力,具备项目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能够宣传与推广咨询服务项目,具备宣传和公关的能力。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职业咨询辅导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学习,这个学科本身是实践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学习理论,更要向实践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创新。提高业务素质有几种方式:一是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二是进行技能水平培训、职业咨询师的系统培训;三是自我学习提高,包括学理论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够简单地把国外职业指导的研究结果照搬到我们国家来。西方职业指导理论的核心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宣扬个人自由至上,这与我们的国情、文化传统不符,我们要贯彻的是天地人和、和谐发展,个人的发展与国情、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要互相协调。这是一种文化的冲突,实质上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

下载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二作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理......

    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摘要] 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或高中教育,其有“职业”性,高中教......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邮院通过立足行业优势、适应企业需求、注重产学合作三种途径,拓展市场,建立机制,打造出一条行业办学、服务企业、互利双赢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之路。关键词:......

    试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及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中起着调控、优化的作用,在解决毕业生供需矛盾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高职院校就......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的探讨论文

    [摘要]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工作的稳定性却比较差。这样,作为指导学生就业成才的教育工作便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并面临着较多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部分......

    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对应策略。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当前高职院......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239所,占高等教学校的69%,其规模已经......

    创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发展论文

    创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发展论文: 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创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受到关注。目前,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