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山初阳岁杂文随笔
20分钟后,你给我发了5条微信消息,画面中是你和你的朋友,你在唱歌,他为你吉他伴奏。也许是你突发奇想,跟我说,“我想再跟你表白一次。”
23:51 我开始着手,写下这些文字
再一次分班后,我又跟你进了同一个班级。我一直都是一个隐晦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自然的流露情感。我总认为自己与外界之前有一道屏障,每当别人试图与我交流时,我脸上总挂着自己都认为不甚满意又僵硬的表情。
而你似乎天生就明白如何让别人喜欢你,会适时的开玩笑调节气氛。进了新的班级,似乎也没有影响到你什么,你和之前一样,很快有了新朋友。我并不介意一个人,有朋友很好,没有也罢。不知是看我一个人的处境有些尴尬,还是因为老同学的亲切感。你会刻意与我搭话,即使我们座位并不近。
你经常会在路过我座位的时候敲一下我的脑门,或勾一下我的下巴。我虽然不甚喜欢,但是也并不厌烦。每当余光瞥见你经过,就把心高高提起,反而成为了枯燥学习中,唯一碰撞和跳跃的感情。
第二篇:我心向远山的杂文随笔
也许是生于平原的缘故吧。我打小就对远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南边的秦岭,比如北边的帝陵。
我还很小的时候,周围的空气是没有受到一点污染。于是我觉得,南边的秦岭好像是我家的。每次天色向晚的时候,我都站在院子里,透过南边的空宅基地及再村头往南的麦田,南山就到了我的身边。
与此不同的是,北边的帝陵就显得更神秘一些。印象里,大人们经常说着帝陵的故事和传闻,说的有板有眼,着实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引得我们目不转睛,安静地坐在他们跟前聆听。
比我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曾说他们有过看到帝陵。这却让我对它更是向往了几分,一种对神秘的渴求一下就激发出来,不止一次地盼望与它的相遇。
别人都说,河北边的环境是比河南边要差很多,这也让看帝陵变得很不容易。但我不觉着那是我至今没有见到帝陵的根本原因,相必还是自身的缘由作祟。大点的孩子都说,看帝陵一般需要雨后的时候,知道此事我已读小学四年级。
90年代夏天还真像个夏天。白天太阳毒辣,晚上山村寂寥,疾风暴雨更是夏天的一个重要标志。同学们都说,雨后的时候,学校北面的墙上就是看帝陵的最好地方。有人还煞有介事的说,谁谁谁说他就是在那见着那种壮阔来。
我是一个乖孩子,自是不大愿意去那种“不好的”地方。好像趴在那堵墙上,就不自觉沾染上不好的东西。但人就是这样,越不想去的地方,好像又那么神秘。时间一长,那一堵墙竟然成了我的一个心结,总以为趴上去,自己就不再是好学生,因为那里是顽皮捣蛋的孩子翻墙逃课的出处。
不光是我这么想,班里的“坏孩子”也这么对我说,一再劝我不要学着他们冒那个险。我常这么矛盾着,不上去又何以见着想要的东西呢?多少个雨后,我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趴到墙头,指着远处的帝陵说着这说着那。有的还不停的问别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奇怪自己怎么看不着。
这样的对话,又常勾起我更大的兴趣。哎!真是没有办法。尽管没有亲眼见过北边的帝陵,但我心里经常想象着它的模样,应该是有如南山磅礴之气,即使没有连绵不绝。经历几百年的洗礼,想必依然巍峨耸立、勃英姿。
发自心底地,我对不能触及的地方,总是感到万般神秘。除了北边的帝陵,还有西边的西山。相对于南山来讲,西山更是遥不可及来。但好在每天下午透过夕阳,我都能看清它的轮廓和样子。也是有着万山磅礴之势,尤其夕阳落山的时候,晚霞染遍了西天,一时间绝像壮美的画卷。
小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总以为四山环绕的地方就是整个国家。当明白事以后,我才觉得自己的无知。可即便如此,我依然钟情于这一眼望尽的地方。没有去过南山,没有见过帝陵,也许再也看不到西山,却让我时不时对它们更是怀念来。
如今,我在人潮的涌动中住进了城市里,却总想着乡下的事,可过往早已不再。令人欣慰的是,某个磅礴大雨后的傍晚,我站在楼里窗前无意又看到,城市上空远方的山色,对,那就是我小时候的南山。
大概,我这辈子都向往着它们了。
第三篇:初遇杂文随笔
今天是下乡的第二天,也是上课的第一天,虽然我没有被安排教学活动,但是身为宣传组的组员一直穿梭在各个班级之中。
一二年级的歌声,三四五年纪的《弟子规》,不仅仅记录在手机里,也深深地刻在我心里。今天每个班都开展了相应的主题班会。我还记得五年级的主题班会是“感恩父母,回报于行”,当我走进他们的教室准备拍摄时,刚好有一位小男孩走上讲台将自己觉得要感恩父母的理由写在黑板上。他小小的手紧紧地握住粉笔,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一笔一画地刻在黑板上,他说,因为爸爸妈妈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孩子,很辛苦。那一瞬间,我的心不经颤抖了一下,或许这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或许在这个孩子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体味。我也反复思考了一下,平时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我们,总是习惯了被照顾,被关怀,受到一点点小挫折就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而这些农村里的小朋友,或许小小年纪家人就到了外地打工,只剩下爷爷奶奶辈在家照顾他们,加上生活在农村,条件自然是苛刻很多,但是他们没有一点埋怨,而且很坚强、很懂事,这不禁让我感到很惭愧,深感自愧不如。
下午出校宣传的时候,走进一位老人家,因为宣传需要,随口的一问却不经意戳中了老人的泪点。他说,他的孩子全都到深圳打工去了,家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他让我们把宣传小册子收回去,因为就算给了他,他也没有办法给他的孩子们讲故事,而且他也不识字。说这话时,老人的眼眶是红的。当时,心里真的是很心酸,也很无奈。我们给不了老人什么,就算是安慰,也怕越安慰他会越难过。只得跟老人匆匆告别,留下他一人暗自伤神。
今天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关于“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这两个熟悉又陌生的词了。我们三下乡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并且是来服务基层、来向广发人民学习的。确实,我体验到了,这些感动是看再多的文章再多的视频,也比拟不了的。我想,我今后只能好好努力,在实践这段时间,尽力地教小朋友们知识,给孩子们和老人们送去温暖。这样,就不负此行了吧。
第四篇:初入社会的杂文随笔
上班了以后才发现,自己能真正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了。
这几天一直睡得很晚,但是想做的事没做成几件,时间总被琐碎的杂事占满。
现在是凌晨1:30,而现在之后我才有了我的时间。
工作和上学真的不一样,在学校里,你可以任性,可以由着自己性子来,而在工作中,你无法适应则会面临淘汰,为着钱,很现实。
我也是上了班以后才发觉,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技术可以学,而人却无法复制。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随时都在互相打着交道,可是对于我,这算是一件比较生疏的事情。
我不知道要以哪种面貌面对来人,我会害怕我的表现不被别人喜欢。
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因着无法融入团队被boss劝退。
六个人的team,我是最晚来的那一个,带着未褪的稚嫩茫茫然开始了工作,可是一片空白。
不知道如何开始,木楞愣的坐在那里,看着别人各有所忙,想去主动帮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懂,什么忙也帮不上。
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服,有自己的客户,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而我感觉更像一个过客,轻飘飘的被抛在了他们的外头。
他们人冷漠吗?不,正相反,他们很友好。
可是各自都被安排着有事做,而我感觉可有可无,更像是被考察着的实习生,随时可以把你fire掉。
心里这么想着,表现出来也变得诚惶诚恐,自然生出了一条嫌隙,与队友,与领导,都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不敢做错事,不敢说错话,最后沉默着,无事也无话。
队友对我说,你需要去改变。
这也挺好,去在人海中知人情,懂世故,历经磨难修得金刚不坏之身总好过一叶扁舟被拍死在巨浪之中。
这从来都不是一条轻松简单的路,可这也是人生必经之路。
我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会表现出很多不同的样子来。
有些时候总会有些莫名的拘束和恐慌横在我于别处之间,想着去改变,可是临了头一如既往。
但是在另一些地方,则是轻松自在的多。
同样都是初次见面,同样都是新的环境,但是心中感觉却千差万别。
我很庆幸离开了第一份工作,如果硬着头皮去融入自己都感觉很膈应的环境,就像拿着苹果给喜欢梨子的人吃,哭着吃下去还要责怪你苹果那么好吃为什么哭。
对boss也心存感激,我们始终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如果别人不来推我一把,我可能就会一直那么得过且过的过着,自己很累,别人看着也累。
现在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也是刚开始,前方路漫漫,我并不知道我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可是我对前方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我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不是多有出息,而是内心欢欢喜喜。
其实,你已经进步很多了。
其实不用那么刻意。
人与人之间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有人喜欢高谈阔论,就有人喜欢侧耳倾听,与其矫捏造作,不如任之自然。
人们都喜欢真实的小瑕疵胜过完美的小虚假。
以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相处,互相都会觉得很舒服。只要真诚一点,没有什么很困难。
可是还是要提醒自己,踏实一点。既然已经在外工作,就得独立养家,大手大脚的习惯要改掉了。既不是千金大小姐,就不要养成千金大小姐的习惯。
虽然挣钱不多,可却踏踏实实,平平和和,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比家财万贯都更有意义。
工资少但是自己喜欢和工资高但是不喜欢的,我选择前者。
我选择让心去流浪。
第五篇:《初岁》读后感(精选)
成年礼
《初岁》写了兰建成第一次杀猪的经历,但对于兰建成,可以说他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是的,可以说,这次的杀猪完成了兰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
他同我们一样,他也曾经读过书,也曾经在学校里逃避过,曾经躲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想象着以后的美好生活。然而生活总是喜欢开这种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和我们的不同就是他成为了被我们这群人踩下去的人,两次没考上,第三次的考上却也只能在巨额学费面前选择放弃,一次次与自己想象中的生活错失交臂,我想他一定是会很痛苦的吧。
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默默的接受,开始认命似的接受了生活的这种安排,从建筑工人到跟着师傅学杀猪,他开始了学生身份的转变。
不得不承认,兰建成遇到董师傅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老董让他从被动的接受生活开始了向主动生活的转变,这才是他真正意义的人生的开始。从烧火、翻肠子到最后杀猪,如果没有老董,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兰建成。老董是个真正的明白人,话糙理不糙,在兰建成最迷茫最无助的岁月中为兰建成打开了另一扇门。
从与大学的错过,换做谁都会是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第一次被生活的残酷打败,第一次体会到人生在世的无奈,那时的兰建成没有了任何理想与方向,他只能算是仍然活着而非生活。到后来开始专注于本分,但仍存有所谓读书人的自命清高,他嫌脏,不愿意翻猪大肠,吴贵人的捉弄让他心里满怀怨气、委屈,他似乎是个不被人理解、满腹委屈却无人倾诉的异类。到最后自己在犹豫与迟疑中终于下定决心,杀猪既是与旧时光的告别式也是新生活的启动礼。
杀猪,这是一次蜕变吧,其实转变早在拜师便已开始,然而直到最后一刻,兰建成才真正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决裂,一种与曾经一切的不切实际的割裂,他用了很长时间做了很久的准备,事实上,当刀刺下的一刹那,他的老练与成熟都足以说明了他早就不是原来的他了,他早已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并且这种生活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他,一切只是他没有看清过生活、看清过自己而已。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总认为远处风光无限,这似乎总给了我们一个加快脚步的理由,是的,这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动力与激情,然而,对远处风光的太过追求,只会让我们成为生活的“他者”,让我们忘记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呼吸是在此时此刻。会不会,对远方的追求只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会不会,我们也曾有过走出象牙塔睁眼看世界的那一瞬间?
再说身份,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生如戏,角色的安排只是人生这幕剧剧情的需要罢了,读书人与老农民,这只是个身份,本无高下之分,更不要说从事工作人的卑贱与肮脏了。说到底,还是态度决定一切。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脚本,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角色下尽情演绎就好。
反观自己,自己同样迷茫过、无助过,也曾感觉过自己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也不曾安下心来用心感觉当下的生活。但是这都只是人生必须要走的一段历程,总有挫折、总有失落,但是总有希望、总会走过,走过了就是云淡风轻,重要的在于自己能否在活在当下,过脚踏实地的生活、尽情演绎自己独特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