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向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思考论文
摘要 教育技术实验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技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7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开放性实验室至关重要。但是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必须要具备几个重要的条件,也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相应的关系。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教育技术实验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贯穿在整个教育技术教学体系中,连接着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但一直以来教育技术实验教学都依附于理论课程体系之下,课时不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过少,实验教学内容较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削弱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而在如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和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社会要求教育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而实验室的开放,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并融入实践、同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性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改变实验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往单纯的实验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开放性实验室可以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转变为主体,掌握实验学习的主动权,由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放性实验室在时间与空间上又给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自主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验课程,自己选择和组合仪器设备,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助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绝好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了解各个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使用,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软硬件的故障还应该能够及时的排除。学生在主动实验,组合仪器设备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更深、更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可能会涉及到很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实验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所以实验室的开放,有助于教师加快知识的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段。使实验室不仅完成了教学计划内的规定课程,还满足了学生们个别的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学生们可以自主的选择实验项目,组合实验仪器,选必然会使实验项目增多,仪器使用频率加大。使实验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不闲置,不浪费,使用率高,让每台仪器都能尽其所能地为学生服务。
二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条件
更新观念,强化开放的意识是建立开放实验室的前提条件。实验室的封闭管理给有限的实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学生只能在有实验课的时候才能进入实验室,仪器设备少,多人一组一套设备又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的机会。使学生没有自由支配实验的时间和权利,学生的实验时间、实验机会全被固定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所束缚。所以我们实验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更优质的具有开拓创造力的实验机会。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扫除障碍、引领发展{只有强化开放的意识,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构建完美的教育技术基础实验体系,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是建立开放实验室的物质基础。实验资源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实验仪器设备作为主要的实验资源,承载着主要的实验教学任务,是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可以使投入的技术装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既能满足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又不致造成闲置浪费,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自主决定实验时间、实验内容,有效的解决了实验人数多、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对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教育技术实验室拥有多种类型的实验设备:音频编辑系统、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摄影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等,可供制作音频素材、视频编辑、多种媒体软件的制作等。这些丰富而先进的设备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是建立开放实验室的物质基础。
实验教师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是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思想保障。要保证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就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思想建设,注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只有人人都强化自我责任,才能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工作绩效的最大化。实验室的开放,仪器的使用频率增加,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等的工作量必然要加大。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对各种设备的使用进行记账,分类,对实验室的开放制定相应可行的管理制度,例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仪器报损制度,实验耗材申请制度,实验设备保管制度、实验仪器设备赔偿制度等等。确保每个设备都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开放正常运转。
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实验经费是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有力保障。实验室的开放.必然会导致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耗材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只有实验经费充足,才能及时地维修护理在开放过程中损坏的仪器,更新补足摄像带、电池、胶卷等实验耗材,保证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此外,要保证实验室的开放运行,需要相应的技术力量和教学辅导,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又不固定,必然会使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课时补贴也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经济来源作为坚强的后盾。
三、推行开放性实验室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开放实验室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组合使用、实验过程的控制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他们有最大的实验自由度,独立完成实验,独立分析思考实验步骤,当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加以启发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相关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扩展与更新。并且,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对学生实验的质量和结果做出及时而公平的评价。
正常教学为主,开放学习为辅。实验室要在保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依据正常的实验教学内容,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要求,确定开放的内容,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不足。教师在正常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实验知识,教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这些知识与技能,通过开放实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学生把知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者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坚持开放,加强约束。实验室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无条件的开放。开放是主旋律,但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则,使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有法可依,使开放实验室的运转井然有序。实验室开放,但不是任何时间对任何人员都开放,学生应事先预约,填写申请表,便于教师准备器材管理设备,以免人员过多仪器短缺,不方便教师管理;仪器设备开放,但不是放任学生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必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安全正确的使用设备,以免由于误操作造成设备的损坏;实验内容与程序开放,但对其实验的过程要进行约束,进入实验室就是来学习、实践的,绝对不可以在实验室中占用设备、虚度时间。
第二篇: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4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
7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9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10 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4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设计与开发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甘肃省高等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20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5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26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28 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研究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32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篇: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军队外语网络教学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基于自动测评技术的IT技能培训研究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检索模型——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9 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原理、设计与应用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示例学习网上课程的建构研究Internet创新学习环境研究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学习对象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四川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察分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从信息科学角度对网络课程信息的研究与组织设计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与分析
基于网络的班级课堂协作学习研究及其过程设计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
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试系统的研究
基于WebSphere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异构教育资源库信息共享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Web的远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流媒体答疑教学模式研究
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城市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
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学习论》中的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
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GBS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与实践
中小学虚拟教研活动的特点、功能与组织管理方式研究
基于学习设计规范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设计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设计与开发
远程多媒体信息实时播放系统开发研究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85 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
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高等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甘肃省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卫星宽带远程环境下甘肃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
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
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师范院校职前培训模式探索及资源整合96 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研究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
网络考试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101 网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
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学生模型(student model)的设计105 基于交流的电大远程教育印刷文字教材设计及研究
初中语文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呈现策略的设计
专题型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
基于学习理论的校园网学习支持服务设计
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
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
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多媒体知识元库理论研究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学习监控体系的构建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53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54 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
156 关于构建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57 远程虚拟实验过程模型研究
158 “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159 基于分布式多层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0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
161 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2 分布式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63 高校信息化校园网络设计及教育应用
164 基于网络的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7 桌面虚拟现实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68 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
169 助教型学习者上网管理平台的研究及设计
171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72 基于网络的《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181 中小学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研究
182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研究
183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184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186 基于专题学习网的儿童英语学习潜能挖掘的研究187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188 基于Web的个别化学习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
189 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反思型电子学档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 190 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191 基于Web的网络智能学习系统设计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200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四篇:教育技术专业论文投稿一览表
1.《中国电化教育》
联系方式: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电教大楼312信箱 邮编:100031 联系电话:010-66490923 传真: 010-66410947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zazhi1917@263.net 19.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杭州市庆春路219号602室,邮编:310003.邮箱:my5518@163.com 联系地址:my5518@163.com 0571—87214527 *** 杭州市庆春路219号602室 《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 辜晓波收 邮编:310003 20.教育技术研究 e-mail:etr@etr.com.cn 21.中国教育报
刊号:cn11-0035 邮发代号:1-10 国外代号 739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编:100088 总机:010-62257722 总编室:010-62244104 办公室:010-62243778 22.《开放教育研究》 编辑部:上海市大连路1541号1301室 邮编:200086 Email:openedu@mail.online.sh.cn 23.《教育信息化》 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编:100816 email:mis@moe.edu.cn 24.《教育研究》 地址:北京市北西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email:jyyjzz@263.net 25.《中国教育学刊》 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编:100816 email:zjyx@chinajournal.net.cn 26.《高等教育研究》地址:湖北省武昌市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 邮编:430074 email:gjbjb@mail.hust.edu.cn 27.《电化教育资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盛地写字楼A座309室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19865 传真:010-82319863 E-mail:jhlx@263.net 教育研究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100031)620118 jyyjzz@263.net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常熟路157号4A-1(200031)021-64374740 jyfz@263.net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100031)66419047 cet@hedu.net 电化教育研究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 0931-7971823 aver@nwnu.edu.cn 中国远程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100031)66413389 zss@crtvu.edu.cn 教育理论与实践 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 30009 027-87683284 全球教育展望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23340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新外大街19号北师大英东楼100875 62208310 教育探索 哈尔滨南岗区中兴街19号 150080 6305279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市亚运村邮局158信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收 外国教育研究 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大院内 130024 0431-5681927 人民教育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100816 66014986 教育科学 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851号116029 教育评论 福州市梦山巷27号 350001 0591-3781440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
以上为教育综合类目期刊引证指标前15名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100031)66419047 cet@hedu.net 电化教育研究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 0931-7971823 aver@nwnu.edu.cn 中国远程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100031)66413389 zss@crtvu.edu.cn 外语电化教学 上海市大连西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 511信箱 《外语电化教学》 编辑部 200083 wydhjx204@163.com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西安市朱雀大街205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 710061(029)5275088 5275089 cmet@xitu.edu.cn 开放教育研究 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 65020900-172 现代教育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电教中心100084 电话:010-62782405 xdjyjs@mail.tsinghua.edu.cn 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0086-10-66096696 66097234 mis@moe.edu.cn 现代远距离教育 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 150080 0451-6301414 远程教育杂志 浙江杭州市教工路42号(310012)T:0571-88822392, email:zz@zjtvu.edu.cn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3号四川电大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610073。
第五篇: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1)尹俊华等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巴巴拉.希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4)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黄荣怀等.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李红波.现代教育技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南国农等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4)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6)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17)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9)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2005(24)谭浩强.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25)张向利等.C语言程序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6)Robert Heinich , Michael Molenda 等著.教学媒体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8)徐国兴.摄影技术基础(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9)陈琳.数字影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张琴株.计算机辅助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张小真.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原理、制作技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3)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武法提编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6)嘉格伦著,万小器,程文浩译.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38)乌美娜等.教育电视节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9)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0)吴宜功等.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江北战等.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胡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2)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43)周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44)艾德才.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45)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6)刘大有主编.数据结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许卓群主编.数据结构(国家优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48)汤子瀛,哲凤屏等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电子科技出版社(49)黄甘洲,王宜贵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0)王兴宝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1)张际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5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张筱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5)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王志军.数字媒体非线编辑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李克东.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刘小东.Dreamweaver与XML综合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60)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郭绍清等.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2)陈振源.卫星电视接收与有线电视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3)焦建利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谢幼如等著.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6(65)缪亮等.巧夺天工 Flash MX素材采集与课件制作.天津电子出版社,2004.3(66)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67)项国雄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67)孙闫杰等.Flash MX中文版精品动画制作1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68)祝智庭,瞿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4(69)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0)刘海疆等.FLASHMX完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72)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极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3)陈长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4)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王知非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6)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SPSS for Window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7)李克东.新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78)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79)张剑平等.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80)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