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微格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根据微格教学的特点,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方法与用微格教学培训教学技能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教学技能培训的优化模式。
关键词:微格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技能培训 试验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训(即:讲解示范能力、组织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在校期间日常的教学理论、技术、技能的灌输及实验、作业,最后经过教育实习进行集中的培训与检验等一系列环节完成的,这种传统的培训方法其过程长、零散、工作量大、反馈效果差、效率低的弊端十分明显。而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论和他的同事发明,专门用于培训教学技能的方法模式,由于它可以任意设置教学技能培训环境、并且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摄录设备从不同角度完整地记录执教者的授课过程,故其操作的可控性、反馈的准确性、培训的针对性都极为突出,大大减轻了指导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据此,笔者尝试将其运用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对比实验与传统教学技能培训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全新的提高教学技能培训效果的方法模式。
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
根据微格教学应用广泛、兼容性强的特点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其作为“教学技能综合训练模拟器”的独特作用,深入探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效益的方法途径。
(二)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从2002届、2003届、2004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与其他学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学生采用微格教学法培训体育教学技能,而对照组学生仍沿用原来传统的培训方法培训教学技能,最后观察记录两组学生在教育实习阶段首次授课时的心理状况及教学技能掌握运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微格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与效果,深入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技能培训效果的方法途径。
(三)实验步骤
1.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每年的3月份(教育实习开始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对其进行微格教学理论培训。
2.实验组学生分析讨论要培训的体育教学技能。
3.每个实验组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及自己的具体情况,写出培训本人体育教学技能的微格教案。
4.实验组进行微格教学录象,每个实验组学生轮流担任教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授课对象由其他实验组学生扮演,用两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开始将整个微格教学过程拍摄记录下来。
5.实验组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录象的观摩评议。并可进行再循环。
6.再用随机取样法抽取与实验组学生人数相等的学生作为对照组,仍用传统方法培训对照组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
7.制定出观察记录教育实习阶段两组学生首次授课时的心理状况及教学技能掌握运用情况的评定项目及方法细则。
8.由指导教师完成观察评定两组学生教育实习阶段首次授课时的心理状况及教学技能掌握运用情况,并保存有关数据。
9.将保存三年的观察评定数据统计汇总,列出对照表。
1O.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学生授课时其心理状况虽然不属于教学技能,但它与教学技能的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教学技能的运用与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比较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在教育实习首次授课时心理状况不仅必要而且有较大的价值。
从对照表1中可以看出: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在教育实习首次授课时其心理状况差异明显: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在教育实习首次授课时非常紧张、焦虑、不安的人数为21人,较为紧张、不安的有33人,只有9人较为放松,分别占33.3%、52.4%,6和l4.3%而微格教学法培训较为紧张、不安的有18人,占28.6%较为放松的有45人,占71.4%无非常紧张、焦虑、不安者。说明:经过微格教学法培训后的学生通过反复观摩自己及其他同学的教学过程录象,再经过分析、讨论、评价和相互借鉴,对各种教学环境下教学技能的运用都有直观、全面的认识,进而能较准确、熟练地运用,故实际授课时心理比较放松、自然。而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由于仅靠指导教师一对一人工描述指导,直观性差、局限性大、反馈欠准确,更无法反复观摩借鉴,学生对教学技能的运用仍较模糊,不能较快地掌握,故在首次实际授课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心理仍较紧张、不安甚至焦虑。
从对照表2中可以看出:各项教学技能的掌握运用方面,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均有较大差别。
1.讲解技能,传统方法培训有6人(9.5%)讲解目的性不强、不生动、不简练并有2次以上停顿(不连贯),另有27人(42.9%)讲解目的性较强、较生动、简练但也有停顿不连贯的现象,其余3O人(47.6%)讲解目的性强、生动、简练无停顿且比较顺畅。而微格教学法培训无讲解目的性不强、不生动、不简练并停顿2次以上者,只有15人(23.8%)讲解目的性较强、较生动、简练并有停顿不连贯,其余48人(76.2%)均为讲解目的性强、生动、简练无停顿且比较顺畅。这主要是由于微格教学法培训学生能多次反复观摩、分析、评议并借鉴他人的讲解语言风格、技巧,对语言的提炼更加生动、形象,加之心理上较为自信、放松,故讲解语言的运用比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更加纯熟。而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仅靠指导教师一人教学生说话(讲解),缺乏借鉴他人的讲解语言及反复提炼语言的机会,再加上心理紧张等原因,故在讲解技能的掌握运用方面与微格教学法培训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2.作为主要的教学技能,动作示范的运用是体育教师应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此方面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也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在动作示范位置的选择及示范的目的性方面,微格教学法培训的优势更加明显,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动作示范的目的明确、位置选择恰当的只有24人,占38.1%目的较明确、位置选择较恰当的有33人,占52.4%,目的不明确、位置选择不恰当的有6人,占9.5%而微格教学法培训的学生动作示范的目的明确、位置选择恰当的有45人,占71.4%目的较明确、位置选择较恰当的有18人,占28.6%,无目的不明确、位置选择不恰当者。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微格教学法是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摄录各种环境条件、动作内容、执教者及学生的位置,尤其对示范的细微之处显示的非常清晰、准确,学生反复观摩后不仅对示范位置的空间感强,而且对示范的目的也有清晰的认识。而传统方法培训只靠指导教师一人讲解、示范,不仅无法涵盖多种情况下的示范而且学生只有平面的感觉,缺乏整个示范的立体感,因而对示范的位置、目的认识仍较模糊,其效果也就相差很多。
3.在组织措施运用方面,两种培训方法仍有差别。调动队型合理、快捷,练习有序,交换练习场地顺畅的人数,传统 方法培训的学生有33人占52.4%而微格教学法培训的学生有48人占76.2%调动队型不合理、较慢,练习较为混乱,交换练习场地不顺畅的人数,传统方法培训的学生有3O人占47.6%而微格教学法培训的学生只有15人占23.8%这主要是由于微格教学法培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教学场景(如交换作业场地、变换队型等)并且学生可以反复观摩、借鉴这些组织措施的运用方法,进行集中的学习与掌握,学习效率高、效果较好。而传统方法培训只靠书本知识和指导教师一人的讲解,局限性大,短时间内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组织措施,培训效果较差。
4.在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两种培训方法差别也较明显。能及时观察、准确分析判断学生的错误动作并且纠正方法得当、针对性强的学生,传统方法有27人,占42.9%,6,而微格教学法培训有54人,占85.7%,比传统方法培训高出一倍。不能及时观察、准确分析判断学生的错误动作并且纠正方法不得当、针对性不强的学生,传统方法有36人,占57.1%而微格教学法培训只有9人,占14.3%明显低于传统方法培训。主要的原因也是由于微格教学法培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教学场景(如展示各种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并且学生可以反复观摩、借鉴大量实例,直观、清晰地了解各种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从而尽快地掌握此教学技能,而传统方法培训则无此优势,它只能靠指导教师一人的讲解,直观条件差且实例教少,学习中制约因素大,培训效果较差。
三、结束语
综合上面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微格教学法培训作为一种全新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剖l教学技能的优化模式,其优势非常明显,培训效果也十分理想,它所具有的操作简捷、省力及教学环境的可设置性、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反馈的直观及时准确性、观摩借鉴的可重复性等都是传统培训方法无法比拟的,而其特有的要求被培训者反复进行角色变换的特点(即在学生——执教者——评议者——指导者之间反复转换)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教学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缩短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技能的培训效率,这种“教学技能综和训练模拟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培训方法人工式培训的落后状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培训教学技能的优化模式。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情感引导,不仅不利于健美操技术动作的教学,也不利于健美操情感引导功能的发挥。本文首先对情感引导教学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现阶段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对比实验对情感引导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情感引导教学法可以通过学生情感要素的引导促进学生健美操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健美操;情感引导教学法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提升,许多现代化的体育项目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项目,健美操就属于一种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学项目。健美操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教师对于健美操教学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从而限制了健美操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仅仅是以提升学生完成规定技术动作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逐渐与健美操教学的本质发生了偏离[1]。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引导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有效达到教育目标。
一、情感引导教学法简介
情感引导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个体自我控制能力遵循双系统模型,即个体为了达到长期目标,而采取的主动避免短期诱惑,实现自我控制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要以“本我”战胜“自我”为前提,所谓的“本我”是指个体对于长期目标的认知,而“自我”则是指个体对于短期诱惑的欲望[2]。传统的认知心理学仅仅从双系统的角度对个体的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实际中大部分人选择对“自我”的压制来实现完美的抉择。而根据自我控制能力能量耗散原则,对“自我”的严重压制是一种对负面情绪的强烈控制,这种控制行为需要以大量的有意识自我控制资源消耗为代价,一旦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消耗殆尽则其下一步需要以自我控制为前提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最终导致决策失败,陷入到一种痛苦或懈怠的状态当中[3]。情感引导教学法则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长期专注于学习过程,实现长远目标[4]。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
1.学生对健美操的热情时效较短。现代健美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开始在我国传播开来,但是健美操进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却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直到最近几年健美操才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项目。健美操不仅具有一定健身功能,同时还具有瘦身、塑形等功能,从而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健美操的学习过程则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达到动作的技术标准,同时还需要通过动作展现内在的精神风貌与文化价值,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兴趣爱好选修健美操,但是这种兴趣爱好的时效性较短,大部分学生最终都沦为混学分,学习效果相对较差[5]。
2.教师教学依然停留在表面。健美操是一种较为时尚的现代运动,但是却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作用也不仅仅局限在健身功能方面,还具有改善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情感发育等功能。但是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只是从健美操的技术动作方面入手,并不注重健美操其他功能的发挥。这种缺失了情感因素的健美操教学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教学当中,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6]。从本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时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健美操技术动作的训练,这种单调乏味的训练往往导致学生对健美操产生一种厌恶感,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三、情感引导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内容。在进行健美操训练之前向学生讲述健美操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健美操所需要学习的运动技能、健美操学习的目标与效果以及健美操这一课程的考核方法[7]。大部分学生会因此对于健美操项目具备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意识到健美操学习所存在的困难,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必要的准备。在这一阶段也要允许一些由于对健美操认知的缺陷而选择健美操的学生转修其他运动项目,从而确保学生最初的学习动机能够得以端正。
2.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在确保学生对于健美操具备较高的了解之后,为所有学生提供系统的健美操训练。首先,健美操训练每周3个课时,每次课堂教学中动作示范教学时间为10分钟,学生动作充分训练时间15分钟,其他时间允许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因为大量的机械动作充分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自我控制资源的严重消耗,这对于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动态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在思想情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思想情感的变化而造成的负面情绪而影响学习的发展。
四、对比结果
以下是以情感教学法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对比,均为女生,来自于大二年级的不同专业。所有学生在完成对应的教学之后均需要接受考核,考核的依据采用《全国大众健美操评分规则》中的部分指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健美操评价结果如下表中所示。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的考核要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这说明通过情感引导法确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综上,可以发现情感引导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美操教学方法,应该在高校当中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会波.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2]邓德强,刘昊天,谢华,苗霄玮.外在控制与自我控制在抑制预算松弛中的作用:基于差异调查和道德认知的实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4(4).[3]张力为.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重要理论及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13(3).[4]詹鋆,任俊.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资源[J].心理科学进展,2012(9).[5]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李力,廖晓明.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基于高校积极组织管理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7]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1).[8]梁红英.健身馆健美操教学模式对学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启示[J].市场论坛,2008(8).
第三篇:微格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内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微格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内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校内实习的特点与要求,结合微格教学系统的架构,对微格教学在高校体育实习教学中的时效性以及微格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微格教学;高等院校;实习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以来,被认定为是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教学方法。由于教学环境的缩小与拟真,其可以使具体化的教学过程得以分解,成为多种教学元素,使较为困难与复杂的培养方式变成可观察、可描述、可操作的技能训练,在培训师范生时,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顺利。
我国师范类研究者将微格教学实习法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多个名称。将Microteaching一词译为“微格教学”,能精准地反映它的属性和特点。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阿伦(W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可控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有可能突出完成教学任务,或在可控的条件下实习。英国专家布朗认为,它是一个细化的、容易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从微格的属性角度出发,“微”体现了实习的小型、多方位理念;“格”指每种教学过程都有其固定的诉求和规格,有格物致知并取得研究结果之意,可释义为师生共同参与某项学习技能的活动并取得结果,达到全体提升的目的。同时,微格教学很有研究前景,是一门实践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教育学科。
二、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制订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能力不足
现行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课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脱节严重,毕业生在实习前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实习生走入教学机构后,缺乏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计划体系的能力,不能立刻展开工作,使得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适应中学?w育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
2教学过程中缺乏本位能力
在教学过程的贯彻中,实习生一般仅注重技能的培养,追求课程的延续性,忽略了教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论和教学目的缺乏了解,掌握程度较差,加之对课程实习的准备不充分,只在教育实习前1~2周的时间进行相关训练。所以,高校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后,仍没有系统掌握讲解示范、组织教法等教学基本能力与方法,如此,必定会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实习的效用。
3课堂教学组织与说课能力较差
从高校体育毕业生和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来看,实习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与说课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无法控制上课的时间;无法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无法按教师要求完成任务;课堂纪律无法保证,等等。
三、微格教学在高等体育院校实习中的实践设计
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实习问题凸显,反映在实习生大学生活后期的学习阶段,即学生进入大学附近的中、小学(实训点)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过程。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后期的实习活动,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可使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教学相关的手段与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对教学活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及时找出其教学能力上的缺陷,从而提前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课程学习,为后期的教学实习做好相应的准备,使前文所提到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
四、结论
通过将微格教学贯彻于实习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媒体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高等体育院校应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关的安排,使之形成一个连续的行为,于是就产生了微格教学这样的优秀教学模型。它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强调信息的直接反馈,充分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的时效性,比传统实习过程更为高效。相较于教师讲解示范模式,微格教学使学生学习并练习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全面提高了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且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皋华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于飞体育微格教学系统设计与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5):68-69
[3]陈霞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贾珍爱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5)
[5]王勇,祝彬彬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内容中“关系”的转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第四篇:微格教学论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微格教学论文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0813班 姓名:张帅 学号:35号
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为期两周的微格教学结束了,在这两周的教学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知识,纵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微观上讲,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备课,教学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学评价阶段的任务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评估。
当教师接受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后,首先过的第一关就是备课。备课充分与否是决定一个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备课,是教师为教学所做的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是教师为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能高效顺利地进行,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选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师自我学习与教学研究的环节,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教学备课的充分程度对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室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在这两周的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备好一堂课。首先,把自己当学生,启发学生的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备“导法”而不是备“教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要记住为师的最终目标——教是为了不教。
作为教师,要知道为何备课,备什么内容,怎样去备课。首先是为何备课,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其次是备什么内容,一:备大纲,大纲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实施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指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的方式、课内与课外如何配合等,只有钻研教学大纲,才能了解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二:备教材,分析教材要求,找出其内在规律,分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不同要求,了解、理解、运用,然后,找出重点、难点,最后,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参考书、资料、文
献,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处理教材要求: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补充哪些、省略哪些,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与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对必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要科学地结合,及时地反映,同时也要防止盲目删减或不必要的“拔高”。第三,怎样去备课 ;备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备方法,教学遵循的原则: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要做到: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如何联系实际,使用什么仪器设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练习和作业及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例题的筛选,教具的使用等;备方法的要求: 一是灵活多样,二是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三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别开天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备课中其它注意事项——两个重要载体,多媒体教案(PPT),对中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成人)来说:模版要有特色;要体现文化底蕴,不要让人感觉到太怯,太眼花缭乱,太鲜艳,需要注意的几点: 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字号大小、字数多少。做电子板书时,色彩搭配上一定不要只考虑电脑屏幕上的效果,而是要考虑投影到墙上的效果,大部分教室,只有普通窗帘,没有加厚帘。字体,如果作为标题,可以用花体字,但是不要经常用。正文部分最后用宋体或者仿宋体。字号,一级标题不要小于32号,二级标题不要小于28号,正文不能小于24号。字数,一张幻灯片,不要大于8(6、9)行。提高板书艺术:板书的价值——辅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板书不是文字、符号与色彩的简单组合,而是教材中的深刻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创造。板书的布局要合理——中心板、两分板、三分板等,板书的形式要多样——提纲式、表解式、图示式等,板书的内容要精炼——避免‘不板书’、‘满板书’‘随意板书’。
通过这一周的微格教学,我学习到的作为应具备教师的基本功,从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正在积极的进行改正,希望在后四周的教学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教学水平能进一步的提升。
第五篇:微格教学论文
摘 要: 在说课训练中采用微格教学,能明显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结合说课理论和微格教学理论,可以采用确定课题、写好教案、写好说案、开展课前说课、微格教学实践、开展课后说课等基本环节进行说课训练。
关键词: 微格教学;说课;教学技能
教学实践已初步表明:在说课训练中采用微格教学,确实能明显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实际的说课训练中可以采用的说课形式多种多样。因目标和客观条件的不同,师范生说课似乎分组以微格教学的形式进行更好。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师范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作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及其同事受到体育运动的启发而首创微格教学来为师范生训练教学技能。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微格教学因有着很好的声誉,而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在我国,微格教学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
归纳起来,微格教学有以下基本特点,它表明了微格教学与说课活动有着很好的亲和性。这些基本特点包括: 1.技能单一,即将导入、讲解、问答、强化、板书、演示、组织、试误、结尾、评价、反馈等各种技能,逐项分解、描述、训练,注意力专一,易见成效;2.目标可控,即与技能单一相联系,训练什么一清二楚,单项基本功均可操作和观察,一招一式借反复训练可得以熟练掌握;3.反馈高效,即微格教学的反馈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而显得直观、生动、及时、全面,自己可回放再现,老师和同伴可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与
传统的教学反馈相比较有着更好的效果;4.角色多元,即培训对象在这里不仅是学习者,而且可以是执教者、示范者、实践者、评议者,可以由单一角色向多种角色转换,这也符合新教育理念下的培训要求。
微格教学的做法是:由5~10人组成微格课堂,用5~10分钟展示某一特定教学技能,同时录音录像,然后讨论、重放、分析和评价,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其具体操作程序[4]包括: 1.确定明确、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2.相关理论的介绍,尤其要介绍指导本次微格教学的理论,如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布鲁纳的认识发生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反馈原理、有序性原理、整合优化原理等等;3.技能分析示范,即指导教师对典型性和可模仿性的样板中的诸如教态、语言、板书之类的基本技能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和解释,以使学生对某一特定技能的运用要领和注意之点有更好感知,并借此获得直观的教学印象和得到可供模仿的教学样板;4.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即对所确定的与所要训练的那一特定的教学技能相对应的课题中的有关问题和解决策略做出安排,并用用书面形式将课程设计表现出来,教学设计的总体趋势是强调师生互动,强调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5.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教学音像,即记录在模拟课堂中训练一两项指定技能的特定内容;6.重放音像作自我分析,即上完课后就可以重放录音录像,自我剖析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初拟改进措施;7.小组讨论及共同评议,即评价人员可以由专人执笔以报告书的形式反映出具体的评价结果,要在发现优点为主的前提下,指出主要缺点和提出改进意见;8.判断是否再循环,若需再循环,则需从重新修改微格教学教案入手;若不需再循环,即可转入其它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
结合说课理论和微格教学理论进行说课训练时可采用以下基本环节:确定课题———写好教案———写好说案———开展课前说课———微格教学实践———开展课后说课。在具体操作时,围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技能这个中心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在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直接影响说课的有效性,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必须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从目前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见习、实习,一般很难再有更多的教学实践的机会,而用人的学校又特别看重教学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再把说课训练开成一门理论性课程既无多大实际意义又有违开设该课程的初衷。说课训练是一门实践性的技能型课程,这种课程就该让学生在做中不断获得技能以提高能力,在这门课程里,理论应以满足做之所需为度。因此,开课中只有课程设想和怎样备课才由老师讲,其它各讲则发放讲义供学生自学。这样做有几大好处: 1.学生一开始就对课程有所了解,并迅速进入准备状态;2.实践空间充裕,除了第一周由老师讲和最后一周用于考查外,其余时间一律都可以用于学生的说课上课训练;3.所讲即所需,所练即所缺,这就容易吸引住学生并加以保持。第二,要求学生不能求全。学生毕竟是学生,能做到当众敢说敢讲这并不容易。与其因求全责备让学生缩手缩脚,倒不如让学生放开手脚、不怕出丑,热心参与、乐于参与。不管是哪一个学生,只要能在模拟课堂中来说课、上课就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不仅带班的老师要尽量多地评说学生的优点,而且还要让其他参与评议的学生多说优点,甚至只说优点。这样做貌似不客观实际上更符合学生心理,学生也很欢迎。至于所存在的不足,大多数学生都很容易从别人的行动中得到感悟,逐渐弥补。
第三,注意典型示范。在2003年上学期的说课活动中,我选了几位以前就当过教师的学生首先进行说课训练,这不仅让他们在说课中提高很快,其他学生也很快走上了备课说课上课的正轨。究其原因,正是这几个好的典型在起主要作用。在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一方面更加注意自己的示范,另一方面则从学生中选拔出说课上课的优秀分子来全班示范,效果同样良好。
第四,同一小组专业相同或相近。让专业相同、相近的分在同一组,学生容易寻找到专业的共同语言。同时,学生在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上也就更为方便。
参考文献: [1][2][3] 戴汝潜等.说课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9-41.24-29.90-91.[4] 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