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数据结构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学校管理政策、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深入研究其解决策略。最后,提出了有利于教学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言
教学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内综合作用的复杂活动。高校教学具有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高深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等诸多特点。“数据结构”作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的特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并熟练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问分析技巧。而且,“数据结构”还是教育技术学专业部分专业课的先导课,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编程”等,所以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在专业建设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本文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数据结构课程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学校教学政策,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据结构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开设时间已有多年历史,但目前数据结构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政策、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身等个方面。
1.学校管理政策方面。(1)当前各大高校都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很多高校教师认为搞好科研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因此往往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较多,而忽略了教学。(2)在教学设备上,跟计算机专业的硬件设施、多媒体设备以及上网条件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条件相对差一些,学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
2.教师教学方面。(1)观念陈旧,缺乏研究能力。一般来说,承担“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老师都具有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可是他们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革新问题,而教学方法的革新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缺乏研究能力的教师,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往往只能被动地跟着走。(2)“数据结构”教学课件形式死板、文字较多、活泼性差、甚至出现文字错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板书中,字体较小、文字歪斜、字迹潦草、层次不够清晰。
3.学生自身方面。(1)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层次不齐,而且跟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较弱,掌握的编程语言较少,编程水平较低。(2)对于数据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积极性比较差,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数据结构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把握不了课程的知识脉络,对理论知识理解较困难,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薄弱。(4)实验中,学生往往忽略了算法的分析和研究,而只着眼于怎么把程序调通,偏离了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方向。数据结构课程的核心是算法设计,不能等同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强调的是基本数据组织与基本处理方法,应该注重基本算法设计能力的培养,用这些基本内容构成程序设计的核心。
三、解决策略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其教学改革要从教学制度、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九个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如下:
(1)在管理制度上,学校应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力度。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向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和管理机制,这是确保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比如采取“骨干教师评选和奖励制度”以及“教学成果积分制”等,提高教师教学和探索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2)加强“数据结构”等计算机专业课的硬件教学设备建设,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上机环境。(3)要确定每次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抓纲务本,因材施教,紧扣目标,突出重点。为了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在职的教师队伍,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方式,通过参加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或参加学术会议,为高校教师灌述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影响很深且又习惯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5)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师生合作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可以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争取较以前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6)加强教材建设。高校必须重视教材建设,教育部鼓励各高校使用“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和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重要目的是为了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专业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要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7)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设计是一个关键方面,也是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的一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对算法给予准确描述和举例,并对实例采用工程化的函数设计(即函数设计中包含充分的注释语句)方法来引导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中的参数。
(8)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充实基础实验室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积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实验教学与科研课程相结合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开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四、几点建议
(1)当前各种语言如c++、Java的广泛使用和蓬勃发展,使得数据结构的描述语言也越来越丰富,使用C++或Java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已经普遍存在于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因此,扩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范围、提高各种语言的使用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
(2)对教师来说,要搞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的时间,重视教学的同时,不耽误科研的进度。高校将“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由一个部门统一去管理和操作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一些地方将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两个部门合并,统称“教育科学研究院”,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3)大学扩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质量,较差的学生影响了班级的学风建设。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教师授课中学生水平良秀不齐的压力。
五、总结
总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设计正确科学的课堂讲授思路,强化阶段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篇: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4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
7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9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10 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4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设计与开发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甘肃省高等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20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5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26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28 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研究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32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篇: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军队外语网络教学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基于自动测评技术的IT技能培训研究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检索模型——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9 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原理、设计与应用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示例学习网上课程的建构研究Internet创新学习环境研究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学习对象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四川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察分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从信息科学角度对网络课程信息的研究与组织设计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与分析
基于网络的班级课堂协作学习研究及其过程设计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
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试系统的研究
基于WebSphere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异构教育资源库信息共享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Web的远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流媒体答疑教学模式研究
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城市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
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学习论》中的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
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GBS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与实践
中小学虚拟教研活动的特点、功能与组织管理方式研究
基于学习设计规范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设计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设计与开发
远程多媒体信息实时播放系统开发研究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85 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
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高等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甘肃省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卫星宽带远程环境下甘肃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
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
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师范院校职前培训模式探索及资源整合96 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研究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
网络考试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101 网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
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学生模型(student model)的设计105 基于交流的电大远程教育印刷文字教材设计及研究
初中语文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呈现策略的设计
专题型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
基于学习理论的校园网学习支持服务设计
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
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
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多媒体知识元库理论研究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学习监控体系的构建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53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54 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
156 关于构建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57 远程虚拟实验过程模型研究
158 “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159 基于分布式多层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0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
161 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2 分布式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63 高校信息化校园网络设计及教育应用
164 基于网络的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7 桌面虚拟现实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68 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
169 助教型学习者上网管理平台的研究及设计
171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72 基于网络的《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181 中小学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研究
182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研究
183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184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186 基于专题学习网的儿童英语学习潜能挖掘的研究187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188 基于Web的个别化学习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
189 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反思型电子学档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 190 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191 基于Web的网络智能学习系统设计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200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四篇: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从1890年12月18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电气化地下铁路诞生以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几乎都已经采用了电力牵引,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尤显突出。重视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是高校培养21世纪高素质车辆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也同样对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城轨车辆牵引传动系统荟萃了电力电子、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电机与电器制造等学科的先进技术。必须及时反映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该课程的相关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保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一、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尽快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培养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城轨车辆牵引传动技术作为城市轨道车辆专业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在讲解相对复杂的原理图时,教师只能依托课本来讲解,学生学习感觉繁难、困惑,不知所以。使得讲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二、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
(一)采用传统教学与可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尽管近年来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一直异常火爆,可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不良倾向:人们把信息技术从最现代的科技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品,教学改革还停留于教学表演形式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质的改普,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如:教师的板书、语言等特有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正在淡化和消失,师生课堂上情感的交流日渐减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可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也不例外,它们既具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各自的不足。采用传统教学与可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有助于改变现行课堂教学的上述缺憾,是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和难点,也是我们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旨在于寻找、生成、应用教学优势互补的智慧,使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相互交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入更精、更细、更人性的美妙境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理想。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学习自主性、建构性的新思考。学生学习不应该是一个传输过程,也不应是一个接受过程。它应该是师生交互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学生用口袋“装”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实际成果,培养创新精神。本课程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常规性教学以外,还采用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工程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及所需理论基础→探索解决方法与理论→应用提高”的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遵循认知规律,体现科学探索与工程实现过程,通过对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深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创新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融入、转化、结合”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将科学研究方法、教改成果等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将科研工作中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简化提炼后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将科研成果与研制开发出的产品转化为实验教学平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实践密切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3、“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存的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和重组,教师要扮好“指导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行,给学生更多自学、自渎、自练、自做的机会,增强课堂互动环节,其中包括讨论、课堂提问等多种教学环节,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增强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的研究
当今,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多采用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缺乏必要的动态管理过程,同时评价手段过于单一。最后势必导致最终的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根据从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认为应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和作业,但是单单从这两方面是很难体现一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目前大学生的作业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因此单靠考勤和作业不能实际了解一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此将过去比较单一的评定平时成绩改为综合评定,其中增加了课堂提问以及随堂小考或单元考试,这样就能全面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这样即可以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将过去单一的仅靠实验报告评定成绩改为综合评定即:实验预习10%、课堂提问20%、实验技能操作考核20%、结果验收20%、实验报告40%。考核采取学生现场随机抽签的方式,这样以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实验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三、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非常愿意与其他同行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切磋。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高素质的车辆工程技术人才。
第五篇:中职德育课程情感教学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职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学习特点决定了其德育课程不能按照普通中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教师应在课程中融入情感教学,借助情感的优势对抗学生可能产生的厌学情绪,以提升教学效率。以情感教学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作用为铺垫,从教学内容发掘、教学活动组织两方面详细探讨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情感教学;课程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中职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更是为社会与家庭施加了压力。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与行为异常,这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德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品格的教学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开发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来提升德育课程的培养效果,而情感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一、情感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作用
(一)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合理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而不适当的情感则会对人产生身心干扰。具体来讲,情感主要从两方面对认知活动产生影响:(1)情感极性影响认知活动。人所反映的情绪是否积极用情感极性表示,如快乐、豁达等正极情绪有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而焦躁、厌恶等负极情绪则会阻碍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2)情感强度影响认知活动。即便是正极情绪,如果表现的度不合适,也会带来负面作用。情绪太低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于高亢的情绪同样不利于课程开展。实践表明,中等强度的情绪最有利于人类的智能活动。
(二)感染作用
一个人施予情感后,被施予的人能够接受到情感信号,并引起相应的情感反应,这就是感染作用。当受到正面情感感染后,人们的反应会较为积极,反之,其反应则较为消极。情感的感染作用能够在人群中蔓延或扩散,因此对群体教学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德育课程更是十分关键。
(三)动力作用
情感作为意识的产物能够反作用于人的行为,从而起到动力作用。一个人在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种情况下的行为强度和行动力度往往存在巨大差别。当人们正面情绪强度合理时,克服困难的决心会增强,潜能也会被调动起来,精力高涨;而当人们情绪低落时,则会对事物丧失信心,面对困难畏缩不前,丧失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因此,在德育课程中,教师要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二、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发掘情感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正面意识
教材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最主要来源。目前,中职德育课程大纲范围内的教材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两类。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梳理,从情感的角度对内容进行再加工。具体来讲,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发掘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选定心理匹配度高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自身条件对情感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在不改变原有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摸清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努力将这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融入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2)利用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利用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主要可分两个环节实施:一是,展示情感。教师要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基本内容进行形象化展示,通过事迹讲述的方式来感动学生,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二是,诱导情感。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所展示的情感教学内容后,教师要趁势诱发他们主动的积极情感,指导他们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优秀品质。
(二)利用教学活动组织,使学生经历情感体验
教学组织的情感处理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释放人际交往优点,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教学活动组织的情感化:(1)合理组织教与学人员。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仍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可对教与学人员进行重新组织、分配。在新的、合理的组合下,教师的情感教学策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也能获得更为积极的体验。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差异等将其分为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过学生的主动交流促进情感与知识的融合,从而活跃课堂气氛。(2)调节课堂教学心理。教师要利用自身情绪感染、影响学生,借助言语与行动等手段调节学生听课的紧张度,做到授课有张有弛。如教师可调整班级座次,将小组排成圆形,教师立于中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授课,方便学生观察其表情,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递出的情感以及教学内容。情感教学以人类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感交融的方式将课程传递给学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中职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优势,不断挖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刘秀敏.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育功能实效性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