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

第一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与推进教育深化改革、促进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密切相关的学科。本文主要论述了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能对教育技术学中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与推进教育深化改革、促进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密切相关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科作为一个学科,不仅要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还必须具有能推进本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由于教育技术学研究隶属于教育研究的范畴,在探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进行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

1、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教育的变革也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产生了一批像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改革家,产生了教育性质、特点、效率的回顾和反思,形成了一批教育改革的理论。可以说,没有教育研究,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理论;没有教育研究,就没有教育家。

2、教育研究是新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没有现成的千篇一律的经验可以模仿。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传授知识、训练行为的工作。事实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教育研究。因为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二、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的应用,是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进行应用的,这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形成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间接性研究和直接性研究中的分类方法进行阐述:

1、测量法的应用

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可单独运用,独立探索教育问题。它也是一种配合其他教育研究方法获得教育研究资料的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技术学科中,主要运用于:选拔学生,检查教育目标贯彻情况,升级、编班与分组,指导就业,预测等。

2、文献法的应用

文献法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通过文献综述,即在全面搜集资料基础上,经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教育技术学科或该学科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根据文献综述的分析,指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现状、现存问题、将来的发展方向。

3、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又系统的分析,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在教育技术学科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首先,可作为趋势分析。它可以利用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内容资料作比较,分析某种思想内容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可作意向分析。它可以通过对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分析这一对象的意向。如分析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潜在动机、兴趣、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再次,可作比较分析。它可以通过对来源不同的样本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发现不同事物各自之特点。如,比较两个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的异同等。

4、观察与实地研究法的应用

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的观察是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渠道。教育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现象,要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必须以充分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为基础。第二,观察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中,大量观察是有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过程模式的研究。

实地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参与式的观察法,它与其他形式自然观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育技术学科中,运用实地研究方法,不但能够收集数据,而且能产生教育技术学科中的新理论。

5、行动研究法的应用

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自行解决此时此地实际问题,即时自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主要的应用课题是: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基于网络条件下综合学习课程的研究,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等。

6、调查研究法的应用

所谓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开展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方法。调查的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调查又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在教育技术领域中,需要进行调查的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其中关键的是要了解教学资源的学科覆盖面、应用于教学的教师覆盖面和应用于教学的学时覆盖面。主要项目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种类、内容、设备条件、使用情况等。

7、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应用

教育实验研究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建立的假设,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经过一定时间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是指根据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实验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实验对象、搜集事实和获取感性资料。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是形成、发展和检验教育技术理论的实践基础。

8、教育追踪法的应用

教育追踪法是指在一段长时期内,一般数月或数年内所做的资料搜集,或连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形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应用追踪法,如可以对新的信息技术在该学科中产生的影响进行追踪研究,对新理论对该学科的指导作用进行追踪研究等。

除了上述的研究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方法,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当然,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我们并不是仅仅使用一种研究方法,通常是几种研究方法结合着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教育研究方法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就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方法,当然这只是教育技术学科研究方法

形成的一个途径。之所以要形成教育技术学科研究方法,是因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与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联系的。作为一门系统的教育技术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相联系,但是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揭示这种复杂教育活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能停留在纯朴的了解、经验的积累、肤浅的认识水平上,教育技术学科就不能向前发展。

2、使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

科学研究方法依据认识论的原理,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的认识阶段,这些程序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合理的、规范的、优化的思考步骤和操作规则。

3、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

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科学认识过程,往往以获得一定的科学成果并汇入人类知识的宝库为标志。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某些规律、真理,回答了某些疑难问题,提供了某些具体的知识,扩大了人类的认知,同时还在于它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原则和方法。

4、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科学的研究方法自身的具体内容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其中科学方法中的综合方法,即系统方法、信息论方法与控制论方法,其具体内容的运用,都将移植和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科本身,使教育技术的学科内容渗进了综合性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教育技术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概念、法则和方法,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四、小结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技术学科也不例外,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其研究方法的形成,就是最好的证明。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的运用,不但给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开拓了道路,而且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部分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p1-3.[2]李方著.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第一版p123-124,p180-181,p224,p312.

[3]李克东编著.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第一版p149-150,p161,p223-224,p85,p171-172,p14-15.

第二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缩)

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根据社会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需求,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地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事实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门方法分析教育技术现象和规律的能力。

2.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3.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准备阶段;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4.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经验方法(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理论方法(数学方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p5图)

5.课题选择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6.研究变量的类型:自变量【(由研究者安排的、认为操纵控制的、做有计划变化的诸多因素)(特征: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它的变化受计划安排,是系统性变化的)】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特征: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作出响应的;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干扰变量(除了研究者所操纵的自变量之外,另有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称其为干扰变量)。7.假设一般特征: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假设是人们认识并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8.假设的陈述:(假设的基本成分: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研究的自变量;研究的因变量)(假设的表述方式:存在式表述;条件式表述;差异式表述;函数式表述。)

9.抽样的基本概念:从整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10.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查表发;计算机造数法);系统(等距)抽样;分层(类型)抽样;整群抽样。11.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方案的内容: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其他有关研究的概述;研究步骤;研究的日程进度;研究人员;研究设备与器材;研究期限;其他事项。

12.文献检索:教育技术文献类型(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声像型文献);教育技术文献来源(教育技术学图书;教育技术学期刊;网络文献资源)13.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工具书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

14.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类型:无结构型问卷(又称开放式问卷);结构性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问卷构成:前言部分;个人特征资料部分;事实性问题部分;态度性问题部分。】15.问卷设计一般程序: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确定问题的排列组合;试测与修订。16.调查的实施:问卷调查的实施;问卷的分发与回收(邮政投递式;专门投递式;集中填答式);对回收问卷的审查。17.结构化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18.结构化观察内容:语言行为;特殊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关系分布行为。19.结构化观察类型:直接观察;间接观察。20.教育技术试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实验者及其活动;实验对象;试验手段。21.教育技术实验:提高实验的效度:【实验的内在效度:时间;对象成长;测验动机;对象的耗损;测量的误差】【实验的外在效度:采取以下方法控制干扰因素:恒定发;纳入法;平衡法;循环法】22.教育技术实验反应的测量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测验方法。23.准实验研究的概念:是指在无需随机的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教委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24.数据资料的整理:数据检查;数据分类(品质分类;数量分类);数据排序(等级排序;次数排序);数据统计表;数据的图示法。25.内容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26.内容分析法的特征:明显的传播内容;客观性;系统性;量化。27.内容分析类目表格的设计:内容分析类目与分析单元(注意:类目必须是进行内容分析判断之前预先制定,不能一边分析,一边适应性的修改补充;类目的意义要有明确的限定范围,而且彼此不能重叠,避免对分析单元的判断出现既可放入这一栏目又可放入另一栏目的现象;分类方法要使每一个分析单元都能有归口处,不能出现有某些分析单元无处放置的现象。);内容分析类目表格的设计。28.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特征分析:也成为意向分析。它是通过对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可以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发展分析:也称趋势分析。它是通过对某一对象,在同一类问题上,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发生变化的因素,从而可以判断这一对象在某一类问题上的发展倾向。】【比较分析: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的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对比,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29.评价研究的概念:指依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性的判断。30.评价研究的程序:确定评价目标(比较评等;达标衡量;发展比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资料的收集与鉴别;评等加权量化;作出价值性判断。31.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平均目标的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及其重要程度而建立的量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项系统(表明评价的内容)、权重(表明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等级标准(表明实施评价的依据和方法)。32.评价标准的确立:描述是标准;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可观可数等级式标准。33.权重系数:是表示某一项指标在指标项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它表示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34.行动研究的意义:指在实际情境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反馈及时、出成果快、易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优点。

35.行动研究的特征: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从研究进程看,是“边行动边调整”;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和发展”。【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36.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37.质的研究的定义:质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8.质的研究基本特征:质的研究强调将自然情境当做获取资料的直接源泉;质的研究者力图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进入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其情绪、情感和态度,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质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化、极富弹性的过程;质的研究结果采用归纳法收集、分析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被称作“扎根理论”);质的研究报告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辅以图表、相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且尽可能使分析的资料如同原始记录一样丰富。39.研究论文的结构:题目;摘要(或提要);导言(或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正文部分:论点陈述;论据铺列;论证展开】

40.研究论文的撰写:一.准备工作:资料的收集;写作的构思(题目的选择;论点的确立;论据与资料的分配;提纲的编拟)二.撰写初稿:题目;摘要;导言;正文;结论;参考资料。三.修改定稿:修改的对象(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文中的主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论证手段是否正确,推理是否严密,分析是否合理;调理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紧凑,布局是否合理,前后是否呼应,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否连贯自然;题目是否贴切,字、词、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标准、简洁。修改的方式:增(增加、补充);删(删繁就简);换(更换);移(就是移动,调整);论文的定稿。

第三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名解:

真实:真实就是指客观存在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

教育技术研究:是科学研究中一种科学应用,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究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和规律解决教育技术问题。

文献:是指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指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的手段记载在一定载体上,具有一定的教授是的文字资料、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与电子资料

研究课题,是指研究者通过研究想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者依据现存在的各种事实理论和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认真分析而确立的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假设就是对课题提出的问题做尝试性解答,并对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做推测性的判断和设想,是关于某个研究的结果的一种预想

研究方案:就是一种研究计划书,是研究者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对研究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总体的规划,它初步规划了研究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整个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

概念化:是对抽象术语或人造语的界定和详述,是将模糊的,不精确的观念或术语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概念化为研究中的术语赋予了明确而、共识的意义。

操作化:也称具体化、分解化、是将抽象的术语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的过程。

抽样:是指从全体被研究的对象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代表进行研究,以此推断全体被研究对象的状况。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的一种方法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以书面的形式给出一系列与所要研究的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试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

访谈法:又称会晤法,是通过访谈人员和受访人员面对面的健谈来了解受访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的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内部效度:是指实验的精确度和研究效果的可靠性,即实验处理是否正确反映实验本身,是否确实造成有意义的差异。

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现实世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是指,对一组被试施加某种实验处理,在这之前和之后分别测量它们的反应,然后检验二者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随机化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是指随机抽样产生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处理,对控制组不施加处理,在这之前和之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的反应,然后检验二者的变化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拉丁方设计又称抗平衡设计,其关键技术是:

(1)组内设计:通过被试依次接受自变量各个水平的处理,消除被差异对实验

效果造成的影响,(2)轮换设计:考虑前一个实验处理影响后一个实验处理效果,因而对实验处

理顺序进行循环控制,从而抵消实验处理先后顺序的影响而产生顺序误差。

单组时间序列分析:只安排一个被试组,在一个时间段中,按照固定的周期对被试进行一系列的某种测试,然后让被试接受实验处理,之后又按照原来的周期安排同样的一系列测试,观察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内容做客观,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过程层层推理的过程

特征分析:也称为意向分析,他是通过对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或不同场合上所显示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吧这些不同样本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可以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发展分析法:也称趋势分析法,踏水通过对某一对象,在同一问题,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发生变化的因素,从而可以判定这一对象在某一问题上的发展倾向。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某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它们间的异同 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EDR是研究者,设计者和实践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真实情境中共同分析和鉴定具有普遍性的教育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迭代循环来完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理论。

1.1.2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辩证关系

归纳与演绎--4

定量与定性分析—4

2.1.3-----24页

课题的选题策略:

敢于怀疑

变换角度

移植思考

课题的选题原则:

需要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一个课题题目的表述要做到——26页

1、明确研究对象,即应该准确无误的表述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应该指明研究的焦点问题或研究方法

3、用词准确、科学,既避免试用歧义的词语,用词清晰准确严谨和科学

4、用词精炼,即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文献综述撰写步骤:——

321、确定题目和关键词

2、查询文献

3、加工处理

4、拟定提纲,撰写成文

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361、查询的文献应该全面

2、避免大量的直接引用或转抄

3、避免资料的堆积,注意引文的代表性科学性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3.1.1——68

调查研究的特点和作用

1、适用性广

2、效率高,范围广

3、形式灵活,手段多样

4、自然真实,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法的不足

1、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自然进程中搜集资料,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的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而不能确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2、调查的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

常可能出现主观的偏差,而研究者很难控制这一点,由于间接地了解情况,被试者反应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出于种种原因有时被试者可能有意无意的加入自己的主观臆造或偏见,而调查者很难的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访谈法的操作程序——93、制定访谈计划

2、确定适当的访谈对象

3、掌握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4、准备访谈工具

5、建立合作关系、6、控制谈话的进行

7、记录谈话的内容

实验的效度

1、内部效度:关心的是研究结论是否准确的反应研究内容本身,只要研究内

部以外的因素影响了因变量,就会威胁研究的内部效度导致研究结果的混淆。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成熟(被试者的在测试期间的生理或者心理的变化)

②测验

③测量工具

④统计回归

⑤被试缺损

⑥传播和模仿

⑦被试心理

⑧补偿

2、外部效度:如果一个研究他的外部效度如果太低意义就不大了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是①实验情境过分人工化②被试缺乏代表性

3、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内部效度越高研究越真实越可靠。外部效度

越高实验结果推广性越好研究越有价值。内部效度是实验质量的保证,是外部效度的先决条件没有内部效度便没有所谓的外部效度;外部效度是研究的基本途径,没有一定的外部效度,一个研究虽然内部效度高,也无法体现其应用价值,内部效度高的实验也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反之亦然。

如何提高研究效度

1、恒定法

2、纳入法

3、平衡法

4、循环法

拉丁方设计的优点——1341、可以有效的控制实验顺序和被试差异这两个无关变量

2、需要的被试者数量少可以充分利用被试

3、被时分组无特殊要求

缺点:

1、当自变量水平较多时,被试组和实验组轮次较多,实验过程复杂

2、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时很难彻底排除

内容分分析法的优缺点——145

优点:客观的研究方法、结构化研究

非接触研究、定量与定性结合揭示文献的隐形内容

缺点:局限大

受材料的限制较大

结果以描述为主

内容分析费时费力

分析维度固定

行为分析法的研究模式——173

凯米斯行为研究模式 以螺旋循环的结构形象的说明了行为研究是一个系统持续的探究的过程,是教育实践在研究中不断向前推进,主要步骤:

问题的提出

计划的拟定

行动的开展

实践中的观察

实践中的反思

EDR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193

第四篇: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摘要: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盛兴衰,近年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是,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学生体质健康出现了存在问题:部分学生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于是社会上又是一片哗然,惊诧和指责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将声讨之矛头直指体育教育。诚然,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体质的下降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全部,所有关心学生健康的有识之士应该做下来冷静的思考,究竟是谁的责任,应该如何解决,这才是有益的、必要的,但是要究其原因的首先从家长、学校开始,因为家长、学校片面追求文化成绩,在面对考试的压力,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学生从小就没时间享受运动的乐趣。尤其是县城的学生,他们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不足,而这些问题又有着广泛的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是重提“健康第一”的时候了。关键词: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教育 学生体能 前言

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每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首先要对他们树立健康第一,“全人教育”的理念,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古今中外,历来都把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宗旨。早在古希腊时期,学者们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身心自然运动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要适合其好动的天性,应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教育目的上,强调身心和谐发展,追求体格健壮而又思想敏捷。古罗马有句名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这说明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认识到教育应当是身心的全面教育,教育要全面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身体与精神,使青少年体格的养育、情意教育、理性教育和谐并存。

一、研究的目的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栋梁,他们体魄是否强健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制订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针对学生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有必要保证健康教育的时间,合理安排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要把体育教育的目标放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通过开设营养课、形体课以及理论教学、电视、广告宣传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加大投入力度,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真正的做到为学生健康服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看出,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年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

(二)调查问卷法

通过对本县部分学校问卷调查显示:有25%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60%的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有10%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已足够,家庭不用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与投入,仅有5%的家长认为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能发挥学校替代不了的作用。

(三)比较分析法

全县各级学校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良倾向。家长对学生也是如此,学生负担重,奔命周旋于补习班、辅导班之间。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足。“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了一句空话。学校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文化课。以我县及周边县市学校为例,早上基本是6:00起床,到教室上一节早读课;上午安排了4节课,下午安排了2节课,每天上午安排一次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被安排上文化课。学生基本没有锻炼时间,对体育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了考上好学校,学生不得已把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来换取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已成了某些学校的“法宝”。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

究其原因就是多数学生喜欢吃一些零食、炸薯条、汉堡包等这些含高糖、高脂和高热量的食品等充当正餐;还有一些学生根本就不正经吃饭,早餐根本就不吃,晚上到外面去吃夜宵;还有的学生不适当的节食减肥,这些都是造成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原因。所以饮食和营养是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和保持良好的体态。营养不但提供了运动过程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对组织进行修复,增强人的体质。

(二)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认识不足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5条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得超过8小时,大学不得超过10小时。然而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校、包括家长对学生每天加班、加点的安排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学生每天11、12点才能睡觉。还有的家长周六、周日还要安排学生学钢琴、补课等,根本不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应试教育”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偏差、学生家长“唯分数论”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忽视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再加上家长对学生过分溺爱,过分的给孩子补充营养,怕孩子有什么危险,不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 “土豆”、“豆芽”、“小胖墩”和“小眼镜”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学生体育活动不足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42%的学生每天能达到每天锻炼0.5小时的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0.5小时的体育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正常的体育课被挤占,缺乏经常的有效锻炼,造成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所以正常的体育活动能提高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

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明显不足,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体育器材(如体操类)使用率不高,学生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尤显得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如遇风雨天气学生根本无法锻炼,只能呆在教室,更不要说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学校,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把运动场租借给外单位或改建商品楼以谋取私利,牺牲了广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场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五)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的淡薄

有的学生受“学习好则一切都好”观念的影响,只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把课余甚至体育课的时间大多花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或怕出汗后的麻烦,不愿从事耐力性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另外,学生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家庭劳动父母代劳,出门坐车,周末或假期不分昼夜的泡吧上网,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体质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例如: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最近,教育部明确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表达了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要让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内心,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首先要解决的是把教育工作中切实改变用“升学率第一”替代“健康第一”的状况,改变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的状况,同时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和教师认为学校体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况。简言之,对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不单单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理念、基本出发点,事关教育的全局;不单单是教育部门、学校的任务,同样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关心的重大教育主题。因为,今天在校的年轻一代,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今天学生的健康,是为他们一生幸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国学校体育[J],2007年。

[3] 陈雁飞: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天津体育学院报,2005年。

[4]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

[5] 关 颖,孙宏艳: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隐忧——六大城市少年儿童生活方式调查[J].青年研究,2004年12月。

[6] 刘美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调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7] 王秀珍,陈红新:浅谈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J].体育世界·学术,2008年2月。[8] 缪书岳:谁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买单[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

第五篇:浅谈我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学习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与教育研究相比,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更为具体: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教育技术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与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大的相似,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它们的最核心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还不成熟,需要借鉴心理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5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课题的确定。课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任何研究都是有一定的课题的,都是对一定的课题进行的研究,因此,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确定研究的课题,只有确定了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才是有的放矢。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研究的设计。在研究课题确定之后,有必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构思,设计好研究方案,以保证教育研究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的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查阅文献资料、提出研究假设、明确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等具体工作。第三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科学研究是以充足的论据为基础的,只有在具备充足可靠的论据的前提下才能得出研究结论。科学研究的论据主要存在于各种资料之中,以各种资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资料代表了基本的科学事实。确定好研究课题和作好研究设计之后,就要根据

研究课题及其设计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通过自然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收集。第四个环节是资料的分析处理。在教育研究中,作好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之后,还有必要对所收集来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发现资料中所体现的规律,以此作为作出研究结论的基础。第五个环节是研究成果的表述。在教育研究中,在分析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就可以作出研究的结论,并将研究结论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表述出来,这就完成一项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以上5个基本环节是就完整的教育研究而言的基本的研究过程。并不是每一项教育研究工作都包含上述5个基本环节。有时,教育研究在上述5个环节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上还会有反复。广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表现出较强的层次性,最高层次的方法是方法论和认识论,它是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第二层次的方法是指一般科学方法,它是能够独立应用于教育科研过程中的主要的、具体的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第三层次的方法是为上两层次方法提供服务的那些技术性或辅助性的具体方法,如图示法、列表法等。这里简要列举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文献检索概述

(1)概述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人类已有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而认识教育领域内规律性问题的方法。主要手段是查阅历史文献资料,研究者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借鉴

和比较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个体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与教育措施,从而为当前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2)实施步骤

历史文献法研究的步骤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拟订文献研究计划,收集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论文或文献综述。

2、观察法

(1)概述

观察法是人们在自然常态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所取得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有直接观察、间接观察之分,直接观察是指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获取资料,间接观察是指运用科学的仪器装置而进行的观察。

(2)观察法的基本特点

观察法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行为发生的过程,而非像测量法那样仅限于对行为结果的考察。但有时不能立即保证观察者观察到预定的内容。观察法能够获得不能直接报告或不便报告对象的资料。例如,幼儿受自身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报告他们的内在体验,精神异常的人所报告的资料也不能全部采用,这时我们就必须借助于观察去获得资料。

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并客观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观察对象的反映性小,能够保持行为的真实、自然。但不能对影响行为的因素加以控制,难以探讨因果关系。

观察法通常不要求观察对象的合作,易于实施和操作,所获资料也较少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实施较其他方法更费时。

3、调查法

(1)概述

所谓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开展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方法。调查法是通过被试来收集资料与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方法来获取资料。调查法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方法。

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与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3)做好技术、事务及组织准备,试探性调查、修改调查提纲及工

作方案

(5)制定调查表、问卷及访谈提纲

(6)实施调查

(7)写出调查报告

(8)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做出结论

当研究者采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之后,就要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研究工作,分析资料的实质是发现研究的主题和结果。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教育研究资料的分析既要把握教育现象量的规定性,又要探讨其质的规定性。定量分析就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数量的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依靠归纳,对结果进行描述、说明、解释,教育研究中要善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

教育研究成果是研究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脑力劳动——智力加工而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增值知识。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育研究报告,也可以通过音像制品、CD-ROM和其它实物成果来表达。一般来讲,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会产生什么类型的研究报告。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就撰写实证性的研究报告,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就撰写理论性研究报告。前者具有比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等;后者主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来证明和解释问题,主要包括经验总结、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等。

学完本课程后我能 基本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基本掌握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能从教育实践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颖的、可行的研究课题。可以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论文。

我给自己评分:80

下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2 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 3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4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5 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

    2 军队外语网络教学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 3 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4 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 5 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 6 信息技术学习环......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未来课堂研究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未来课堂的建设,将以培养创新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为标准,不断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的......

    教育研究方法

    谈谈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类型。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

    教育研究方法

    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选题 现行的物理教育采用的多是终结性评价, 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一段学习过程结束以后给予评定, 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

    总结教育技术学热点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学热点研究问题 具体时间:2005-01-01~2009-02-28 一、理论与争鸣 1.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 (1)教育技术人才(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2)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3)教育技术的......

    教育技术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学复习重点 一、课程性质 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二级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