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

时间:2019-05-15 11: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

第一篇: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审美教育

摘要:语文本身是一门极具审美性的课程,但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语文课却是很枯燥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新课改期望实现的目标,也是众多语文教师着力打造的梦想。本文探讨的内容即是把音乐“嫁接”到语文课堂上,让美的音符跳动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很多学生会说“语文课真没劲”,笔者很奇怪,中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或载文或载道的经典,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怎么教给学生时就没劲呢?如何才能让语文课有劲,让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美呢?笔者想了很多。翻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面赫然写道:“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在应试的压力下,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了。语文课堂原本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审美教育才能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芬芳,洋溢出语文课所特有的魅力。但,我们已经遗忘了很久。因此,如何能让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语文课之美,文本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了笔者要思考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把音乐适当地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所营造的美的情境中,感悟语文的审美价值。笔者试着从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音乐导入,体会情感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声情并茂的渲染代替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上课开始,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进入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对于语文的审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中提到:“在语文学科美育的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情感不是即时的未加修整得自然情感,而是渗透着深刻理解的人类的情感。”在讲授《我心归去》时,我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学生体验和理解到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呢。我想到了自己在看电视或是听音乐时会被电视或是音乐本身的内容感染,进而心生共鸣。那么,学生不是也会吗?于是我找了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来作为文章的导入。

课堂一开始,我便和同学们说:今天先来听一首歌。同学们一听便兴奋起来,兴趣来了。接着,我就开始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随着悠扬而略带忧伤的歌曲弥漫教室,同学们开始静了下来,有的跟着唱了起来,有的则已经闭目沉浸其中了。一曲播完,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歌曲中,我赶紧发问:“这首歌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争着说:“想家,思家。”“能具体点儿吗?”“在外国的流浪和漂泊让作者想回到家乡。”“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见时机成熟,赶紧趁热打铁:“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我心归去》这篇,看一下作者身在何处,心归何处,心中感受如何。”学生快速地浏览,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作者身在法国,想回到中国的家中,回到故乡。”这样的歌曲导入,生动自然地营造了思乡的凄美情境,让学生在思乡氛围中进入课本,从音乐的美感中领略到人物情感,而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感受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心中不由自主会荡漾起一种想家的美好情怀。

二音乐伴读,感受语言之美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美的。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中谈到语文审美教育因素时,首推语言美:“语言美应当是语文学科的首要的审美因素。”“汉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阅读文本是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方式。学生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使得文中的人、情、物、事、景跃出纸面,而有些篇目如果配上适合的伴奏音乐,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美。即所谓“美读”。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篇写景散文的典范,本文的第四段到第六段是重点朗读部分。特别是第四段中运用叠词对塘中荷花的描写,堪称经典。我先让学生预习,找出语言描写最美的一段。学生都找的是第四段。什么比喻啊,拟人,通感,博喻,叠词等等手法。但是当我让一个学生从口中读出的时候,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美。我问学生:这位同学读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美景了吗?答案是没有。于是,我放了一段范读,当清幽的笛声袅袅在教室散开时,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接着传来一个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朗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朗诵去想象。一段读完,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我问:“能浮现美景吗?”“能。”“美吗?”“美!”学生齐声答道。接着我让学生跟着朗诵轻声跟读。结束后,让学生在清幽地笛声再读一遍。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从学生那里读出的美感。而学生的眼前也同样浮现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同样的文字,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在原本美妙的文字中,想象出一个音画结合的场景。而这样更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审美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这样的篇目时,注意引用适当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三。音乐渲染,领悟内涵之美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吸引,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感同身受,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感受内涵之美。

在讲授《前方》一文时,讲到了“为什么作者说‘人的悲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学生显得很茫然。于是我放了一首韩磊的“走四方”,当歌中唱道:“一路走一路望,一路黄昏依然。一个人走在荒野上,默默地向远方,不知道走到哪里,有我的梦想。一路摇一路唱,一路茫茫山岗。许多人走过这地方,止不住回头望,梦想刻在远方。一路走一路望故乡。”同学们脸上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明白了。听完整首歌后,我又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老师,作者是不是要表达人总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啊?追求前方的梦想,但又忍不住想家,一直停留在没有家的感觉中。”听到这位的发言,我心中感到很欣慰。我紧接着发问,“你说的是不在家而产生没有家的感觉?那为何下文中又说到‘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呢?”学生被带入到更深的思考中,都陷入了沉思。我开始点拨:“歌中韩磊为何要离家?去前方追寻什么?”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是不是,在家中实现不了梦想,前方有它的梦想。”

“那么这句话中的两个家分别指什么呢?”

“具体的家,抽象的代表梦想的家。”

“实在的家和精神家园。”

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歌声营造的审美的氛围中,学生的审美兴趣被调动起来,都很想探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对人物的内心领悟加深之后,学生就更能领悟文本的内涵之美,和内涵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征以及新课程标准,都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品读语言文字中让学生接受文学的熏陶,进行情感的陶冶,审美情趣的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语文课堂,才能领略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内蕴。杨斌老师也曾说:“语文美育主要就是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实践证明,把音乐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尝试,让笔者看到了音乐对语文审美教育产生的影响。它可以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学生驰骋在音乐和文学的殿堂里,不再感到语文的没意思,而是在跳动的音符中领略文本情感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内涵之美;感受到了语文课原来蕴藏如此丰富之内容;在领略语文美的过程中提高了各自的审美品味,审美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蔡宏振:《审美:语文教育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7期(上)。

[3]杨斌:《语文美育叙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篇:论文:论丑的审美价值

成绩

评卷人

*

*

论文题目

论丑的审美价值

完成时间

2019年6月

课程名称

美学原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7级

论丑的审美价值

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换言之,丑就是美的对立面。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丑的相对性和语境性存在,认为“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丑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但丑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从审美感受角度看,丑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种复杂或带有苦味的愉快,它富有刺激性,使人不安甚至痛苦,但却可以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渗入灵魂,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快。如果爱、和平、和谐是一种美,那么仇恨、打斗、不和谐就是相对的丑,但现代很多电影所采用的打斗场面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也能从这类影视作品中感悟到美的真谛,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电影。

如果说美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看到这世界美好、积极的一面,那么丑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不合理、不和谐,丑的存在就是为了从负面肯定美的存在,丑用自身的不合理、不和谐刺激着人们,并且告诉人们:这世界应当是合理的、和谐的,是美的。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从而为把世界改成美的方向而努力。

丑除了从负面肯定美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审美价值,即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伯虎一行人在门口看美女,唐伯虎喊了一句“秋香”,秋香回过头以后唐伯虎觉得一般般。他的同伴立即喊了句“美女”,一时间所有的女人都转过头了,与那些丑女人相比,秋香一下子就美若天仙了。电影虽然采用的夸张的手法,但也不妨碍它表现“丑具有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其实就是美的对比与陪衬。没有丑,美反倒一般般了,就像独自一人的秋香。鲜花总是需要绿叶,好人身边总要有坏蛋的存在。有了丑以后,美丑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刺激着看官的感官,美也就自然而然被凸显出来了。

除了做对比和陪衬之外,丑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即丑也可以当主角。丑要想当主角,它就要使习以为常的流行审美观念受到冲击挑战,从而

为传统的、单一的审美提供新的活力。例如每个新的潮流趋势初现之时,都是一种丑,因为它反传统、反流行,而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例如前几年被大人们嫌弃吵闹的说唱艺术现如今得到了认可,十几年前出现的露脐装被人诟病,现如今却成了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畸形、混乱、不和谐、反目的性和非理性等丑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反当年的陪衬地位而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一种另类美。丑突破传统美学的思想牢笼和禁区,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激活人们对美的感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丑不是一个永恒、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丑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一样东西,这个时代的人认为这是美,那个时代的人却认为这是丑。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丑的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揭露丑陋而无所作为,那么丑就真的没价值了。丑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现如今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丑也忠实反映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通过思考丑、探索丑,我们才能寻找到更多真正意义上的美。

如果下次还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丑啊?”你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应说:

“没有我的‘丑’,那些‘美’算个啥?”

第三篇:语文双重价值论文

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1.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 1.1 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

语文教材是由相互之间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的若干篇文章组成的。这些文章,原本并不是作为教材而编写的,而是作为一种会阅读客体存在的。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

有研究者把课文的原生价值概括为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消闲价值。其实还可以概括出很多其他的价值,创作者创作的时候怀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可以说有多少种目的,它们就有多少种价值。但是不管多少种价值,它们的总价值,就是信息价值。读者阅它们,其目的或者为了获得事实的信息,或者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总之,都是获得信息。1.2 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但是,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

事实上,不管被选进语文教材里的这些文章,还是其他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它们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在其他课程里,人们学习教材,只学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

1.3 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对立与统一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是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必须把它们区别开来。必须明确,语文教材有两种价值,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学价值。照我看来,将语文教材这两种价值混为一谈,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

另一方面,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必须确,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必须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文教学的目的。怎么统一呢?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一篇文章进入语文教材之后,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它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生发了教学价值。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课文,首先又要把课文当作一个社会阅读客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社会阅读主体来阅读课文。也就是说,学生要把接受课文所传播的息作为阅读目的来阅读课文。

但是,学生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学一个显在性的行为。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取向来看,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处在语文教学的高层次,而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则是为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铺路、搭桥的。2.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未定性

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寄附在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之中,它不像教材的原生价值那样直接诉诸命题和陈述,而是隐蔽在教材的原生值之中,由课文自身直接体现。因此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而言,它是未定的。

2.1 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隐蔽性

语文教学最终的所有矛盾都汇集到了这里:在语文教学中,掌握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必须读懂课文;学生没有这一种行为方,没有这么一个心理过程,就不可能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言语智慧根本目的。然而,在本质意义上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却藏在背后。你只能在掌握教材原生价值的过程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同时,你也只能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才能真正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也就是说,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是内隐的价值。如果说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是通过教材本身直接‚陈述‛出来的,那么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则隐含在这种‚陈述‛本身中。‚陈述‛自身隐含着如何‚陈述‛的智慧。而学生则通过对‚陈述‛的接受,间接地获取如何‚陈述‛的智。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和掌握。

2.2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自足性与规定性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相对完整的独立的言语行为,因此它所反映的言语智慧,即它的教学价值,具有一种充分的价值自足性。胡立根老师曾精辟地指出:‚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可以看作语文教材价值体系之具体而微者。‛因为每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所负载的言语智慧全面、综合、整体地体现在其中的。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哪怕是一个词语的言语智慧,都与整个文章有关系,它归根到底都是由文章的整体性功能需要决定的,从而与其他组成要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语文教学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必须在一个时间里获得展开。这样就必然存在一个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是由

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展相一致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某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除了有一个在它的原生价值基础上进行教学价值发掘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它的具体的教学价值的‚定位‛问题:它们有许多教学价值,那么在这一个具体的教学点上,我们用哪一点教学价呢?

某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由整个教材的价值体决定的,同一篇课文在教材的不同位臵上可有不同的具体价值定位。这个过程固然离不开课文本身的教学价值背景,但更主要的,是由教材编撰者规定的。事实上,就课文本身的教学价值而言,大部分课文是可以相通的,可以替代的。之所以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A上,而把那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B上,这是一种主观规定。

3.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与生成者 31生成:一个实践论的概念

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内容一种潜在的存在。在语文教材中,既存在着教学的内容,也存在着非教学的内容。在教学内容这一块,实际是一种混沌的存在,一种无序的存在。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内容就在教材中,但我们在开始实施语文教学之前,又无法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让学生接触到教学内容,因为他们要学的东西隐藏在文里。而他们终于知道了他们在这一堂课要学的东西的时候,也正好是他们掌握了这些内容的时候。

生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由一种潜藏性的存在转换成一种现实性的存,一种隐藏性的存在转换成一种显现性的存在。另一对概念,是名称的存在与事实的存在。从理论上来讲,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存在的,它既可以存在于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里,也可存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里,甚至存在于教师的教案里,或是教材的有关辅助系统里,但是这些形式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称的存在。比如我们把‚借景抒情‛作为《荷塘月色》的教学内容,但借景抒情只是一个名称,它本身并不是借景抒情。我们只有读了一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并且通过它的景物描写获取了一种情感反应,我们才现实地‚看‛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教学内容。

这一种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它的实践性,是说它需要发掘和认定,需要现实地形成。它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创造的意思。3.2教师:语文教学内容的历史生成者和理论生成者

那么,由谁来生成语文教学的内容呢?当然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但是,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成者。对于教师来说,他是一个历史生成者和理论生成者。

所谓‚历史生成者‛,我的意思是说,语文课中生成的语文教学内容,都曾经在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生成过一遍。一个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这一职业之前,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都是语文教学的可能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内容语文教师在整体上都生成过一遍。这是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前提性条件。

所谓‚理论生成‛是指语文教师在具体教每一篇课文之前的备课过程。我们语文教师备备什么呢?其实就是备如何把一篇课文的原生价值转化为一种教学价值,也就是准备教学内容。

3.3学生: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生成者

所谓现实生成者,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学生是生成主体,即生成行为的承担者;学生必须亲历生成过程。第二个意思,是说学生是生成结果的拥有者,生成结果存在于学生的内部结构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必须通过获得语文教学的原生价值来获得。学生必须通过一个原生价值的获得过程,才能获得其教学价值。也就是说,学生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的生成者,而且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学生必须亲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才能真正拥有生成结果。事实上,生成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生成的结果就是学习的结果。照我看来,这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也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困难在。

因此,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问题也可以转换为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生成的问题。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获得,既是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标志,也是语文教学目的实现的标志。

3.4建构: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心理本质与途径

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生成也不是反映。生成是一种建构。只有建构的才是生成的。建构是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心理本质。

建构概念对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意义,首先在于揭示了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建构主义性质。我在前面论述了语文教学内容就是言语智慧,即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这种言语智慧既以知识为其心理表征,也以经验为其心理表征。在建构主义的理论视野里,知识和经验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受、体验、解释,甚至是一种假设。言语知识和经验,它本身就是人的建构过程的产物。这种本原意义上的建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建构性质。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观,它的核心在于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与经验的参与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是一个语文教材的发现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介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解构和重构的程。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已有的言语知识与经验为信息源,它是这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语文学习者和语文教材之间相互改造和加工的过程。这种相互的改造和加工,既标志着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同时也标志着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就是经学习者改造后的教材信息,改造本身就意味着生成。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内容,就是用教材改造过的学习者内部的言语知识和经验,只是,这种教学内容在它生成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由客观向主观的转化,这味着教学目标也同时得到实现。

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

胡立根

一、主客体的双重性与价值的更新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406页)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也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标明的是语文教材与学生这一特定主客体之间,在语文教学这一特定关系、特定过程中的性质、方向和作用。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它选编的是各种各样的现成文章。这些文章原本不是作为教材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它们原来的阅读主体也不是语文学习主体,而是一种社会阅读主体。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原本都有其满足社会阅读主体需要的价值。这种价值本文将其称为作品的原生价值。

作品的原生价值概括起来大致不外乎如下三类:一是知识传播价值。如新闻、知识小品、公文、广告、论文、史传文等的价值;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也属这一类,正如孔子所谓‚多识乎草木鸟兽之名也‛。二是情意交流价值。如古代的箴、铭、书、诔,现代的各种怀感之作的价值,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情感宣泄功能亦属此类。三是消闲价值。文学作品、幽默笑话等的娱乐作用即属此类。

上述三类价值都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作为社会阅读客体的文章,其产生和存在,都是为向各自的社会阅读主体传输有关信息,社会阅读主体的阅读需要也只在于接收这些信息。因此语言作品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其原生价值本质上是信息传输价值。这些原生价值在文章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前便已在原社会阅读主体那里获得了基本实现。

作品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便构成了一种新的主客体关系,即语文学习客体与语文学习主体的关系。这时主客体双方,都具有了双重性质。作为客体的作品,既是一种社会阅读客体,更是一种语文学习客体;作为语文学习客体,其根本任务不是向学生直接传输某种信息,而是另有要务。同样作为主体的学生,既是一种社会阅读主体,更是语文学习主体。作为语文学习主体,其需要不在接收课文直接传输的信息,而是另有所图。这个另有所图,便是希望通过语文教材提供的语言信息材料实体,进行感受和思考,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进而形成和发展感悟力、思考力以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自身完善的语文心智结构。

语文学习主体关注的焦点不在于弄懂教材直接传输的内容,而在于‚怎样‛才能正确、快速地接受教材直接传输的信息;‚怎样‛象课文作者那样综合社会各种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怎样‛象课文那样准确、自然、简洁、巧妙地传达自己想要传输的信息。语文学习主体阅读教材的过程,本质上不是直接接受课文传输的信息的过程,而是对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过程。这样,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习客体,其核心的本质的教学价值也就不在于为作为社会阅读主体的学生提供了多少现成信息,而在于是否为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范型、空间、机会和过程。语文教材的这种教学价值可以简称之为‚信息处理价值‛。

主客体的转换带来了价值的更新。语文教材扬弃了作品原已基本实现了的信息传输价值,形成了‚语言信息处理‛这一新的价值。语言信息处理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教材的信息处理价值实际上就是语文教材的语文智能价值。教材语言信息处理价值的实现,便是学习主体语文智能的发展。

正是这一信息处理特征,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与其原生价值区别了开来;也正是这一信息处理特征,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与其他学科教材的教学价值区别了开来。

中学其他各科教材(除英语外)其一章一节原本都是直接为学生而写的,其本来的社会阅读主体就是教材的学习主体。这些教材的主客体并未象语文教材那样双方都发生严重分离,而是双方都完全重合,社会阅读主体就是语文学习主体,社会阅读客体也就是学习客体,因而其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也是完全重合的。如前所述,一切文章都是以向读者传达一定的信息为目的,一切文章的原生价值都是以信息传输为基本特征。当教材的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完全重合时,这种教学价值自然也就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了。

除外语外,其他各科中学教材,都是以较严谨的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将教学内容以线性铺排的形式作直接陈述。教材提供的有关本学科的知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的,即使数学、物理、体育这些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材,也是将训练内容与操作过程转换成

操作信息以线性铺排的形式直接明白的传输给了学生。从教材的角度说,学生不存在对这些教材本身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不会也不必去理睬教材这直接传输的背后的内容,学生只要弄懂了教材直接传输的这些信息,教材的价值即已基本实现。当然,信息接受的过程自然也包括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但这些信息处理不同于语文教材的语言信息处理。其一,这种信息处理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只在弄懂教材直接传输的内容,学习者关注的不是处理的过程,而是处理的结果即对教材传输的知识的接受。其二,这种处理不是对教材本身提供的信息的处理,而是利用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知识来理解教材提供的新的信息。其三,这些教材除了其中的例题之外,大多不是为学习主体提供信息处理的范型与空间,即使其中的例题也往往只是操作过程的实证性指导。因此,这些教材在本质上只是为学习主体直接提供有关信息。

当然如果有人将其他学科的教材直接拿来作语文教材使用(有老师这样作过),这时学生阅读这些教材,便不是为了弄懂教材原本所要传输的信息,而是为了学习‚怎样阅读、怎样理解、怎样思考、怎样表达‛,即学习语言信息处理。可见,其他科的教材一旦成为语文教材,由于阅读主体的转移,学习主体与原阅读主体(即原来教材的学习主体)发生了分离,其教学价值便也与原生价值发生了分离,不再以信息传输的方式呈现,而表现出信息处理特征了。相反,语文教材中的那些知识短文,由于它原本就是向学生介绍语文知识的,其学习主体与社会阅读主体完全重合,因而其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也是重合的,表现出信息传输的特点。

二、价值内涵的丰富层次性与核心价值的内隐性

历史、政治教材以知识价值为主,兼有较丰富的情意价值,智能价值虽有(如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等),但相对贫弱。虽然目前历史政治的教学也十分重视智能的发展,政治、历史高考也重视智能的考查,但这只能说明历史、政治教学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智能价值。数理化教材,情意价值不很明显。这几科的教学就其教学过程本身而言是具有极强的智能价值的,但这几科教材均已将智能内容转换成操作信息以线性铺排的形式直接传输给了学生,教材的智能价值已经转换成为了知识价值。教材的智能价值与知识价值合二为一并以知识价值的形式呈现。在这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便是智能的发展。因此就教材本身而言,数、理、化、史、地、生等教材的教学价值主要就是一种知识价值。这些知识价值以信息的直接传输为特征,以直裸裸的陈述为基本方式。教学价值直接外显于陈述语言中,处于同一外显层面,具有相对单一的外显特征。

语文教材则不同。语文教材的文选性特点和教学价值的信息处理特征,决定了语文教材教学价值内涵的丰富性、层次性和核心价值的内隐性。

语言信息处理这一语文智能价值虽然是语文教材的价值核心,但他并不是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全部内涵。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本身是一种双重主体,虽然他主要是语文学习主体,但同时也是社会阅读主体,而且从语文学习的逻辑起点说,学生首先必须是社会阅读主体,要学习语言,首先必须接受文章所直接承载的思想情感与社会自然知识,这些思想、情感、知识等也是建构学习主体完善的语文心智结构所必备的因素。一般说来,语文学习主体完善的语文心智结构包括三个子结构:即知识结构(含语文知识、社会人生自然知识)、情意结构(思想、情感、趣味)和语文智能结构(语言信息处理结构)。

从客体说,由于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所选的是一篇篇相对完整的文章或一个个完整的思维段落,在学习主体面前呈现的是包含有多种功能的比较完整的语言素材。这些功能主要包括:文章向读者直接提供的各种信息,如社会人生自然知识、思想情感情趣、文章本身体现的语文知识及语言信息处理材料、范型与空间等。这样,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潜在的功能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三个方面:情意价值、知识价值、智能价值(语言信息处理价值)。

与作为社会阅读客体的文章的原生价值中的知识、情意、消闲三大价值比较,教学价值中没有了消闲价值,基本保留了情意价值,增加了智能价值,知识价值作了形式的保留。之所以说知识价值作了形式的保留,是因为语文教材教学价值中的这个‚知识‛,虽然也包括文章本身所直接承载的社会人生自然知识,但主要是指文章形式中所体现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如阅读《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从吸收知识的角度说,学生固然应该了解‚现代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关系及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一原生知识,但学生主要应掌握的是文章的形式本身所体现的文章结构、层次、语体、字词音义等语文知识。语文教材的情意价值,虽然基本上保留了文章原生的情意价值,但它也不完全等于文章原生的情意价值。准确地说,这种情意价值应该是指教材对培养学生完善的语文情意结构的作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的情绪,其原生价值应该是一种负价值,但放在语文教材中它却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鉴别力,变成了一种正价值。

中学语文教材的三种价值当以语言信息处理这一智能价值为核心,三者水乳交融,形成一个三价结合的自足体。

那么语文教材情意、知识、智能三价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呢?

由于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相分离,课文直接陈述的是作品的原生价值。这样,语文教材教学价值中除与原生价值基本重合的情意价值和社会人生自然知识价值外,其余价值都隐含在‚陈述‛本身之中。除附录中的知识短文外,作为正文的文选没

有哪一篇直裸裸的告诉了你它包含了哪些语文知识和语言信息处理价值。你要掌握它所体现的语文知识和智能,就必须对文章本身进行解剖、分析。这就象一只用富含黄金的材料做成的珠宝盒,它原本是用来盛装珠宝的,只要你一打开盒盖,珠宝就呈现在你的眼前了。文章的原生价值以及其他学科教材的教学价值就有点象这盒中的珠宝,社会阅读主体和其他科的学习主体看中的就是这盒中的‚珠宝‛,‚珠宝‛拿走了,‚盒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语文则不同。也许语文学习主体是十分贪婪的,他既贪其‚珠‛,尤喜其‚椟‛。甚至拿走‚珠宝‛远不是其目的,他特别看中的是隐含在盒壁、盒底、盒盖的‚黄金‛。

在语文教材教学价值里,情意价值相对外显,而智能价值隐含最深。知识、情意、智能三大价值按由显到隐呈现如下层次结构:

这里,越重要的越基本的价值越隐蔽在深处,越难发现,当然也就越难获得实现。价值的丰富性层次性是语文教材的优点也是缺点。说是优点,丰富的价值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给了教师与学生更多的自由。说是缺点,则是因为丰富性往往与复杂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语文教材核心价值的隐蔽性可说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缺陷。价值外显的教材只存在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价值内隐的语文教材却还存在一个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象幽灵一样时刻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许多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价值的研究,现行统编教材既看不出整体的价值体系,又缺乏对单篇教材教学价值的必要提示,翻开一篇教材,往往似乎觉得什么都可教,又似乎什么都可不教,于是或者‚钦差大臣满天飞‛,或者想到什么教什么,更有甚者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千篇一律:背景、中心、写作特点。学生离开了老师则更是盲人瞎马,甚至到了复习也不知道某篇文章究竟学的是什么,更不谈完全意义上的自学了。可以说,现行教材中许多文章的语文智能价值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价值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与高熵无序态

是系统当然就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因此应该说各科教材价值系统都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整体。但语文教材无论就整个价值系统看还是就单篇教材的价值看,其综合性与整体性尤为突出。

首先,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是一个立体性的综合体。

先看整个语文教材教学价值大系统。它包含有情意价值、知识价值、智能价值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我们还可以用下图更具体地展示其内部关系:

简言之,整个语文教材教学价值包括在‚情、知、思‛三者笼罩下的‚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它感情与理性并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人们常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这种综合性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它展露了人 9

之作为‚人‛的全面的心智结构。完善的语文心智结构实际上包含了‚人‛的心智结构的各个方面。语文教材必须满足也能够满足这全面的语文心智结构的发展需要。

然而,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其教学价值体系的综合性程度是不高的。实际上只有‚读‛的一维性,缺少‚写‛的价值,更不用说‚听、说‛了。整个教材偏重艺术思维,忽视科学思维;偏重人文精神,忽视科学精神。现行统编教材中具有严密的科学思维价值的作品少之又少。从八十年代前期起,一直取消了逻辑知识的教学。似乎整部教材都在强化中国人的‚小品思维‛,基本忽视了逻辑思维。

再看单篇课文,每一篇课文其潜在价值也是一个综合体。其他教材,一章一节,只是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点,是价值点的‚特写‛。而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可以看作语文教材价值体系之‚具体而微者‛。一篇课文,情意、知识、智能三价兼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包;可学‚读‛,可学‚写‛,也可学‚听‛学‚说‛;可培养逻辑思维,可培养形象思维,还可培养直觉;可有理性分析,可有直接感悟;可作积累性阅读材料,可作理解性阅读材料,还可作批判性(创造性)阅读材料。一篇文章初中可教,高中可教,甚至大学还可教。比如朱自清的《春》,如此美文,现行统编教材将其作为初一学生的积累性阅读教材,当然是可以的,但放在高中也未尝不可。因为该文至少隐含了如下古典诗文的艺术意境:‚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子规声里雨如烟‛;张志和的《渔歌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初一学生恐怕难以把握,高中学生乃至大学学生读来倒可能饶有兴趣。苏轼曾提倡一种‚每以一意求之‛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一篇文章何以能‚八面受敌‛?关键恐怕就在于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具有多方面价值的综合体。

其次,语文教材教学价值各价值点之间是互相制约的。

甲种语文能力的充分发展有赖于乙种甚至丙种、丁种语文能力的相应提高;单项能力的发展有赖于整体水平的上升,而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单项能力的发展。语文能力是无法‚单兵独进‛的。例如,阅读中词语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它不单纯是一个词的认知问题,在阅读中,语义、句法、章法以及对整篇的感悟,对背景的了解等,都影响到词的认知。你想在完全解决了词的认知之后再来解决其它,那只是妄想。在这一点上,也许用得着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理论:语文能力的发展不是各语文能力点相加的总和,而是整体与部分互相影响的结果,是语文‚完形‛不断改组的结果。语文教材的诸价值是作为一种‚物理场‛而存在,学习主体的已有经验和内在需要作为一种‚心理场‛而存在,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主体心理—客体价值场‛。

由于语文教材的文选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单篇教材的教学价值的综合性整体性特点,这就使得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出现了一个有效价值与冗余价值的问题。其他科的教材其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一致,其一章一节就是在直接传输某一价值点,因而不存在冗余价值问题。语文教材教学价值与原生价值相分离,教材中包含的教学价值并不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同时,每一篇教材的潜在价值都可以看作一个价值系统,各个层次多种价值并存,而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又不可能同时针对这个综合体的各个价值点,往往只能针对这个价值小系统中的极小的部分或者说几个小点。这样一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潜在价值的极大部分都成了冗余价值,有效价值只是极小部分。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篇文章一课时可教完,用四五个课时也有东西教,尤其是那些经典名作。曾经有老师给学生讲《琵琶行》讲了七节课;有老师讲《孔雀东南飞》的一二节就花了两节课。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区分教材的冗余价值与有效价值,从而不知取舍。

就教学价值而言,语文单篇课文中的有效价值,才是一种真正的价值信息,而单篇课文中的‚冗余价值‛则只是一种负价值,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干扰着有效价值的实现。前举七节课教《琵琶行》,两节课教《孔雀东南飞》一二节,就是明证。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物理学中的‚熵‛这一概念来表述这些冗余价值。语文教材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系统实在是一个高‚熵‛系统。

在物理学中,‚高熵‛对应着无序态。同样,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高熵状态,也使单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处于无序态。当然,每篇文章尤其是经典名作,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一个严谨有序的有机整体。但是,从教学价值的角度说,它们却是无序的。它不象其他科的教材那样各个知识点以线性铺排的形式逐个向学习主体展示。语文教材这种价值的无序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效价值与冗余价值相纠缠,鱼龙混杂。其二,在铺排上,从教学价值的角度说,它不是线性的有规律的铺排,甚至还不是平面的铺排,而是海洋生物式的立体性散点杂处,在铺排上毫无规律可言。

然而,整个语文教材教学价值体系及主体所建构的语文心智结构,则应是严谨有序的。这样,整体的有序性与部分的无序性,主体需要的有序性与单个客体的无序性就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该是语文教材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四、价值定位的灵活性与规定性

如前所述,其它各科教材都是以严密的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逐点向学习主体陈述教学价值,教材的一章一节都有严格的价值定位。而语文教材,由于核心价值的隐蔽性,由于单篇课文教学价值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由于教学价值的冗余性、无序性,这样在同一篇课文里多种价值并存,有效价值与冗余价值混杂,核心价值隐蔽地散处于冗余价值之中。因此,就单篇教材而言,就必须进行价值定位,不进行价值定位,教材的整个价值系统就会处于一种混沌无序态。

由于同一例文中多种价值并存,因而同一例文在不同的教学价值大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定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上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定位。同一篇文章在不同价值体系和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可以‚八面受敌‛的。如《病梅馆记》一文,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不同的教学阶段或教学过程中,可以或将教学价值定位于‚怎样由表层意象悟及深层意蕴‛的阅读指导上,可以定位于‚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也可以定位于含义双关、托物言志的小品文的写作指导上。全视系统情况和过程情况而定。这说明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是极具灵活性的,这是语文教材的一大优点,它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极大空间。

但是,在特定的系统或特定的过程与环节上,单篇课文的主要教学价值又应该受到系统的规定。我们不妨拿《荷塘月色》作个例子。我们先将这篇文章的智能价值粗略地排列一下:

①怎样把握写景散文的景物特点;②怎样体会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情感;③怎样把握写景文的写作手法;④怎样品味散文的优美意境 ;⑤写景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⑥写景散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⑦怎样在写景抒情中运用比喻拟人手法;⑧写景抒情散文如何锤炼语言;⑨叠词的运用;⑩联系背景,抓住文眼,‚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象《荷塘月色》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智能性教学价值是十分丰富的,但我们不能将教材的所有教学价值一网打尽,也不能想到什么教什么,什么好教教什么,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臵,选择适当的价值点进行价值定位。非定位的价值点可以作为辅助价值略作提示留给学生自学。上举《荷塘月色》,如果将其安排在文学欣赏这一教学情境中,那么其主导价值的定位就可以定在‚怎样品味散文的优美意境‛上;如果将其安排在写景抒情散文的初级教学阶段,则价值定位就当定在‚怎样把握文章所写景物的特点‛上;如果将其安排在写景散文的中期写作指导阶段,则价值定位又当定位在‚写景散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教材价值体系中缺乏单篇课文主导价值的系统定位,那么,尽管全套教材其潜在价值可能是十分完整全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系统却可能有很大的重复和疏漏。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当然就是一种严重浪费而又残缺不全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的学习主体的语文心智结构自然也是残缺不全的。遗憾的是,现行统编教材尤其是高中教材,基本上没有价值显性定位。教材编者的心目中也许有一定的价值定位吧,但语文教材核心价值的隐蔽性,使得教者读者难以明白整部教材的价值定位情况。因而,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教材实际上只是‚素材型‛的教学用书,而不是有明确的价值系统的语文教材。教师拿到课本之后,还必须

重新给整套教材进行系统的价值定位。这实际上等于让教师自编一套教材。这一点,极少数学者型的教师也许能勉为其难,绝大部分教师却是无能为力的,于是就只好想到什么教什么,什么好教教什么。如此一来,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又怎么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效率又怎么能够提高?

当然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定位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又比较复杂的工作。它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价值体系。目前的语文教学大纲,过于概括,过于原则性,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为补充大纲的缺陷,必须尽快研究一个以语文智能价值为主线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语文教学价值体系,并根据这一体系配备有相应价值定位的教材。有了这个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和教师也可以丢开统编教材,根据价值体系自行选用教材,自行进行价值定位,从而打破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于单篇教材,必须进行潜在价值的研究,建立价值库,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价值定位。由于在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整体与部分互相依赖,对单篇教材的价值定位不能过分单一,可以考虑以某个价值点为主,选两三个价值点构成一个有一定梯度的价值小块。而且价值定位必须以智能价值为核心,情意价值、知识价值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五、价值实现的间接性与螺旋渐进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信息传输价值和信息处理价值的实现情况是有较大差别的。信息传输价值其价值特点表现为教材向阅读主体直接传输某一知识,因此当阅读主体接受到了它所直接传输的知识,教材的任务就已基本完成。这种接受表现为学习主体的大脑对教材所传输的知识的理解并储存,至于能不能运用,那主要不是教材的任务。这样,信息传输价值的实现就表现为学习主体对教材教学价值的直接接受。对方递过来,我接住了,对方就心满意足,至于你是否藏好了,那不是他的责任。除外语以外的其它各科教材,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信息传输价值,其价值的实现也都有这种直接性的特点。

同样,语文教材的情意价值和知识价值,作为一种信息传输价值,其价值实现也表现出直接性的特点。例如语文情意价值的实现就表现为对课文传输的思想情感的直接接受(理解、受感染、受教育、受启发等)。学生读《荷塘月色》陶醉于蒙胧静美的美境,读《背影》受到一种亲情的感染,读《钓胜于鱼》受到生活哲理的启迪,读《有的人》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读《<指南录>后序》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材情意价值的直接实现。

但是,作为语文教材价值核心的‚语言信息处理‛这一语文智能价值,其实现却是以间接性为特征了。

从语言信息处理的角度说,‚教材无非都是例子‛,其教学价值的实现当然就并不体现在对‚例子‛本身的感受、感染和理解等直接接受上了,而是间接地体现在对‚例子‛进行

信息处理时所获得的处理同类型的其它材料的能力上。对‚例子‛理解再好,也仍然可能只是实现了教材的信息传输价值,并不一定实现了教材的信息处理价值。

达到对教材的正确理解,有两种不同途径。一种是通过外在途径而被动理解,如参考书或者教师直接告知结论;一种是通过内在途径,即学习主体自己的独立钻研而主动理解(不排除教师或参考书的辅助作用)。这两种途径在其它科教材那里都是一种教材教学价值的有效实现,因为那些教材的目的就在于要学生理解教材所直接传授的知识,不管什么途径,学习主体理解了这一知识,教材的目的就达到了。正因为如此,这些科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没有教材,由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口授给学生,也基本上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语文教材的情意价值和知识价值的实现也跟这差不多。但语文教材语言信息处理价值则不同。上述第一种被动理解的理解途径,由于省略了理解的过程,也即省略了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学生不能够从中获得理解其他同类型材料的能力。这样,教材虽然理解了,但教材包含的信息处理价值被降格为十分有限的知识价值,课文几乎可以说是白学了。从写作说,教材只是提供了信息处理的例子;从阅读说,教材只是提供了信息处理的实物和空间,甚至连操作指南也没有提供。可见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理解,主动进行信息处理,才能使语文教材的信息处理价值间接实现在学生处理其它同类信息的能力上。

如教学《病梅馆记》,学生理解并记住了该文抨击封建专制的思想内容和含义双关的特点,这还只是实现了本文作为教材的知识价值和情意价值,而且还只是有限的非必要的价值。因为教材无非是例子,既是例子,就既可以以此为例,亦可以以彼为例,若我们不以《病梅馆记》为例而选其它同类文章,这样就根本用不着来理解记忆该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了。只有学生基本学会了‚由表层意象悟及深层意蕴‛的阅读技巧或‚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能运用本课所学阅读其它含义双关的诗文,该文的‚由表层意象悟及深层意蕴‛或‚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的语言信息处理价值,才基本得到了实现。举一隅是为三隅反,也就是说,语文教材语言信息处理价值的实现并不直接实现在所举之‚一‛上,而是间接地实现在所举之‚三‛上。

还应该看到,语言信息处理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技能问题,它更多地包含了情感智能因素,其有限的操作技能是以无限的心智因素为基础的。同时单篇教材的教学价值又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单个价值的实现几乎不可能一次到位,它必须依赖于整个价值体系的实现水平。而价值体系的实现又不是单个价值实现的简单相加。换言之,单个价值的实现与价值体系的实现二者互为因果,是一个‚完形‛的不断重组的过程,每一次重组又都是前一次重组的发展。片面地强调一课一得,往往也难奏效。因此,在语文教材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单个价值点的落实,又必须注意该价值点与其它方面的联系,将单个价值的

实现臵于整个价值体系的背景之中。还要注意单个价值的实现必须多次反复,不断上升,在与其它价值的相互影响中不断上升。所以,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实现必定表现为一种螺旋渐进性的上升过程。

语文教材核心价值实现的间接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是一种极富张力的教学,远不能满足于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应以教材的智能价值为立足点努力向教材外扩张,让学生实现由‚懂‛到‚会‛的转化。这也要求语文教材在主要选文之外还必须有扩展性训练的选文,或者说在主教材之外,还必须有扩展性训练辅助教材,否则,智能价值就缺乏间接实现的足够空间,语文教学就只能在教材的情意价值与知识价值内转圈子,很难实现教材的根本价值。语文智能价值实现的螺旋渐进性,还要求语文教学对各个知识点能力点不能满足于曾经训练过,必须设计螺旋渐进的科学的训练程序,注意必要的间接反复,以使学生的语文心智结构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评析:

胡立根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透彻地揭示了语文教材在价值性质、价值内涵、价值系统、价值形态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教材是不同的,是有很大差异的。其他学科的教材只有‚信息价值‛,而语文教材在保留了‚信息价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信息处理价值‛;而且这个新增添的‚信息处理价值‛还占据了语文教材的价值的核心和主体位臵。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误把‚信息价值‛当作语文教材的价值核心或主体,而把语文教材的‚信息处理价值‛当作了次要的价值体;或虽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它是一种什么价值,更不知道它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些什么内容,于是只能盲人骑瞎马;或虽然知道它的价值内容,但没有处理好它与‚信息价值‛的关系。作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此为基点,作者深入讨论了语文教材的价值形态、价值特征、价值定位和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问题,使语文教学与语文教材的许多问题得到了一以贯之的解释。

胡立根这篇论文的价值在于,它把‚语文教材的价值独特性‛这个研究主题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以此为探讨语文教学和与语文教材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胡立根告诉我们:语文教材的价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教材不一样,因此不能以认识其他学科教材价值的方法认识语文教材的价值,认识到语文教材价值的独特性并处理好其内部种种关系,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我们认为,胡立根的立论是充分的,也是深刻的。——李海林

第四篇:语文教学之于审美

语文教学之于审美

语文是“百科”之母。审美鉴赏与创造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一个有品位的人诗意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审美鉴赏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要教会学生懂得美,发现美,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

语文学科及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汉语“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人余光中说:“中文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了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语文学科中的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如,汉语的文字之美、书写之美、语言诵读之美、音韵之美、景物之美、情节之美、人物形象之美、性格之美、情感之美、人情之美、文章的结构之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语文教育要通过富有文化内涵、文化品位的言语作品来积淀知识、历练能力、涵养言语智慧,提升审美品位。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美”的鉴赏者与创造者。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很难把语文学科中的“美”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中的审美者:从汉字点横撇捺中感受到国人的精神气象,从彩陶青铜、秦砖汉瓦中发现苍凉与厚重,从平平仄仄的铿锵音韵中体会汉语的精致与优美……歌德指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 读书要读名著,欣赏音乐要听名曲。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审美鉴赏能力就要取法乎上、转益多师,善于触类旁通,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语文教师要有极高的语言修养,能说会道,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分享给学生。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要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能体现汉语五彩斑斓、趣味无穷的特点,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教师要运用调动一切“美”的手段,让语文教学在“美学”中散步。林志芳老师在《诗意语文课谱》中这样评价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教学:“王崧舟的课堂彰显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当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与精湛的书法、精美的图片,以及摄人心魄的音乐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常常瞠目结舌,唯有轻叹。”

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的眼光”。语言文字的艺术世界精彩纷呈,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别了,布列颠尼亚》一课的课题为什么朗朗上口、别有韵味时,从用典、文化、音韵平仄等角度这样分析课题所蕴涵的汉语之美:此文的题目显然是借鉴模仿了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面对美英两大大国,以此为题,表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布列颠尼亚”为英国的保护神,以此为题,有嘲讽的意味;“布列颠尼亚”五个字从平仄的角度来看,暗合了五言绝句中“仄仄平平仄”的音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要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要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发现苍凉雄宏之美,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体会黄绿青白融合的清新色彩之美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和谐构图之美,要于“死水微澜”之中体会“以丑为美”,于断臂的维纳斯中感受缺憾之美……当然,这种发现的能力,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要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欣赏生活中语文的优美,发现、批评生活中语文的平庸和缺漏。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使用优美的语文。体验、欣赏、创造、评价汉语言的优美以及汉语言丰富的表达力。语文之美,诗词中、方言中、生活中藏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心中有“美”,眼中有“力”,口中有“言”,手中有“法”,就能徜徉在“美”的海洋之中,安静地欣赏,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快乐地分享!

编辑:谢颖丽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考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审美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在情感的陶冶中逐渐树立审美观和道德感的。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理解精言妙语,品味文章语言美

语文学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在表现思想内容上的准确性、鲜明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中的优美语言,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要细心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如《浪花》一文,课文是这样写“我”在沙滩上和浪花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卷上沙滩的情景,先是速度慢,声音小,退回大海时声音大,速度也快,然后再理解作者用“轻轻的”“悄悄地“”搔痒“”跑”等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浪花的活泼可爱。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精言妙语,使人回味无穷,产生一种语言文字美的享受。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时,前后共用了六个“真”字,这极平常的字眼儿,读了令人感到朴素、自然,仿佛作者就站在漓江岸边,向你口述那里的山光水色。写漓江水的绿,说它“仿佛那是无瑕的翡翠”;写桂林山的形状,说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形象的比喻,整齐的句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体会到作者诗情画意般的语言。

二、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课文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实践活动。指导感情诵读,要对文章充满感情,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字、词、句、段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美的教育。如教学《翠鸟》一课,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要抓住“橄榄色”,突出“头巾”的美丽;抓住“浅绿色”,突出“外衣”的漂亮;抓住“赤褐色”,突出“衬衫”的鲜艳;抓住“透亮灵活,又尖又长”,突出“小巧玲珑”。这些表现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重点词,朗读时都要加强语气,重音轻读,突出翠鸟的静态美。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应抓住“悄悄地”“吹”突出小鱼的机灵,抓住“锐利“”蹬开”“叼起”“飞走”突出翠鸟动作的迅速。尤其要重音慢读好“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一结句,进一步体会翠鸟捕鱼的快、准、灵。通过反复朗读,领悟出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的美好意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又如《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江水清澈如镜,山峰姿态各异。江上,有竹筏小盘;岸边,有葱绿的稻田;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白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山水辉映,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学生置于美好的画面之中,体会美好的意境,受到景物自然美、和谐美的陶冶。

三、通过正确引导,在实践中创造美

美来源于生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让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让学生收集资料,办黑板报,手抄报,也可让学生组织班会讲故事等。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让他们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产生满足和喜悦的感情,使审美教育进入更高层次。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美,而且要善于引导调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去描绘,去创造,把接受的美感扩展成一幅更生动、更完美的画卷,使感受美、理解美上升为发现美、创造美。如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深化、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展。

四、引导观察联想,品尝插图意蕴美

语文课本中配有大量的插图,使课文中讲述的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插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海底的海参、珊瑚、龙虾、海龟、贝壳。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这些特产的形态、颜色,借助形态感受这些海底生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如描述珊瑚的形态用上了两个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结合插图,进一步体会作者怎样把珊瑚写得形象具体,懂得一种事物怎样多样表达,由此感受到珊瑚的静态美。写海参时用上“懒洋洋地蠕动”,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海底动物的动态美。教学时,让学生切实地得到美的享受,促进审美趣味的形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意蕴美的熏陶。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寓美于教学,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体验。

下载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作为最基础性的学科,不仅仅是我们掌握更多文化知识必备的科目,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语文本身具有的浪漫气息,对学生在审美教育领域的发展,有极其重......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在中、小学教育中,一说到审美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音乐、美术课程,其实,语文和审美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中文学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

    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及教学意义

    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及教学意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这一口号的提出,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开始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指的是起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

    工作实现价值

    工作实现价值----任鑫同志简要事迹任鑫同志,现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发展部业务经理,主要负责广远公司的资本运营和投资管理业务。2002年4月,怀着对中远集团这一中国航运龙头的向......

    爱岗敬业实现价值

    爱岗敬业,实现价值 ----“奔全面小康,建美丽沙湾”主题演讲活动演讲稿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次“奔全面小康,建美丽沙湾”演讲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实现价值。 什么......

    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

    一、欣赏古文的意境美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到......

    语文教学中作者价值渗透论文

    关键词:渗透;思想;性格;命运;形象;主旨;语言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不要忽略作者而直击文本内容,否则是对作者的亵渎,还会造成更加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后......

    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虽自古有之,但成为审美形态却是在电影工业出现以后。大量恐怖电影的创制,表明人们开始主动地把恐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引言近年来,在欧美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