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类课程现状及教学创新研析论文
摘 要:本文分析与归纳调研所得,以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切入点,讨论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走出”传统高职语文教学的观点,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关 键 词:素质能力提高 就业导向 语文类课程 改革创新
绪言
十几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经济发展迅速与人文素质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思考。必须全面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较为全面的人。高职教育要有远见,要对高职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何使高职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类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之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使高职学生真正受益,进而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类课程统指《高职语文》、《应用文》、《现代汉语》、《文学鉴赏》、《写作基础》、《演讲与口才》等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看,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在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这其中自然包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长期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认为:当前正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等语文类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十余所在杭高职院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国美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教育学院小和山校区、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的语文教师和部分学生以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对已回收的由师、生分别填写的6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课题组力求在广泛调研、开拓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清现状,探求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杭州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工作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各校轻视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高职语文类课程开不开设并无定规。而且一旦涉及具体安排,有的高职院校往往舍不得把必要的学时、学分拿出一些给语文类课程。在课题组进行调研的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三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把开设语文类课程当作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充物”和“替补队员”,其中不足50%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限选课,不足38%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全院的公选课。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农、理、工类专业中,语文类课程的开设率为零。由此可见,目前在杭州的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因没有语文教学任务,只好转行教“两课”或做其他工作。在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同时还了解到:在开设了语文类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有70%左右的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基本满意”,有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另有18%的学生选择了“说不上来”。由此可见,目前杭州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勿庸讳言,现状是令人忧虑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调研中,对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一题,有25%的教师和28%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因素”,38%的教师和1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因素”,16%的教师和21%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因素”,25%的教师和1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重视度”,50%的教师和学生选择了“其他(如教法)”。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不佳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例如:在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领导们往往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部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只设“思政教研室”,不设“文科(语文)教研室”,甚至认为高职院校里有了“两课”,就不再需要语文类课程了,课题组认为这属于办学理念上的失误。加上一些学校领导过于强调高职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养方式,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因此语文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等课程而言,在杭州高职院校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处于十分“边缘化”的位置。
随着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西方的语言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青少年产生影响。加上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试”倾向,使许多学生把学好英语作为第一要务,对汉语的学习反而抱无所谓甚至不屑的态度。许多高职学生更是从中学起就形成了对语文类课程兴趣不大的思维定势。例如问卷中“是否会认真学习《大学语文》等课程”一题,有16%的学生表示“不会”,2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8%的学生表示“会”(其中文科类的学生占40%);在“除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你会去学其他语文类课程吗?”一题中,有23%的学生表示“不会”,2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3%的学生表示“会”。还有21%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类课程。
综上所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对高职语文类课程再不重视,恐怕会耽误整整一代人,此语决非危言耸听。
三、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到底要不要开设语文类课程?在调研中,来自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时最近几年,来自用人单位的要求强化毕业生语文能力的呼声也很高。去年,《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所以,此问题已有了答案。
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应该如何开设?对这个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本着“必须”和“够用”的高职教学原则,课题组认为: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可作为必选课(或考查课)出现。实践证明: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以后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会产生困难和障碍。反之,这种困难和障碍又会影响到个体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学一点语文类课程,对工科类高职毕业生是大有好处的。在文科类或经管类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应该是必修课。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一点人文知识,懂一些语文常识,受一阵民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点滴入心,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材,必定也会大有裨益。在综合性高职院校中,更应该给语文类课程以应有的学科地位。要防止那种“只懂技能而没有文化”的培养方式在高职院校中泛滥。经验证明:当高职毕业生掌握了某种技能以后,他可以解决牛奶与面包的问题(即饭碗问题),但不可能有更大发展;只有那些既掌握了一定技能又接受过语文类知识(人文知识)熏陶的高职毕业生,才可能在成材之路上走得更远。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各种素养(含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毕业生将来从事某一专门职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方面的因素有很大关系。高职教育所提供的知识和由此形成的能力(技能)是高职毕业生将来开展职业活动的前提条件。有一定人文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可以在职业活动中发掘出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真谛,会自觉将工作与人生的重大意义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在职业活动中取得突破、做出成绩。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行。应该彻底改变某些高职院校“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的现状。正因为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语文类课程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四、对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创新的探讨
正确使用汉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担负的历史任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观念是否应该突破?应该怎样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操作?在对师生们的调研中,有13%的教师和15%的学生选择了“教材改革”,38%的教师和22%的学生选择了“教法改革”,50%的教师和42%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结合专业”,25%的教师和26%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适应现实需求”,在学生们提出的语文教学建议中,有65%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学应加强实用性,例如有选择地学一些常用文种,扩大知识面,以更适合于今后工作的需要。
课题组在认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汇总调研所得,广纳意见和建议,提出如下应对措施,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
1、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建议开设《高职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文
类课程,还应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调研中有24%的学生提出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的建议。例如借用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形式,突出高职语文课的实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使高职学生们和专业系部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类课程,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突
出其针对性和适用性特点,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从而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需要,确定语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3、在调研中,超过95%的教师和48%的学生明确表示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人文影响。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议有关部门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落实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力求在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使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4、在教学内容方面,有88%的教师和44%的学生提出应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内
容,进行现有教材、教法的改革。课题组建议采用“大语文”的观念,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人才教育目标。同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文、史、哲、政等知识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的旧模式,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5、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63%的师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好于一般课堂教学),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动人。力避传统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启发、引导和联想,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
6、提倡在教学中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校际交流(如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同一课程的教学软件实现共享,兄弟院校合编新教材等),结合时代特征,突破传统“语文”的教学空间,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巧妙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如讲授经济类应用文的教师应熟悉企业主要经济活动和相关经济制度),多渠道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个人素质,使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有更多话语权。
在高职教育中,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知识教育同样重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的开设和教学的改革创新,理应引起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领导层的足够重视。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明程度如何,其语文(母语)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能因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而停顿。高职语文教学应着力为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其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①温儒敏.在教育部素质教育委员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精品课建设高级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R].北大新闻网.2004,5,30
②田志凌.母语保卫战: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N].南方都市报,2004,11,16
③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21④蒋锦旗、华泽秋.关于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 ,4
⑤夏红梅.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5,8
⑥冯燕群.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6,1
⑦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大出版社.2000,4
⑧芦京昌.高职语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5,23
第二篇: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现状及教学创新研析.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现状及教学创新研析 作者:芦京昌 王 颖 汪吾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以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切入点,讨论了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走出”传统高职语文教学的观点,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类课程人文素质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芦京昌(1955-),男,北京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职业指导师;王颖(1974-),女,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汪吾金(1971-),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市社科规划办2006-2007规划课题(立项号:c06jy0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7-0131-02十几年来,杭州的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人文素质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思考。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人。高职教育要有远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何使高职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类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类课程统指《高职语文》《应用文》《现代汉语》《文学鉴赏》《写作基础》《演讲与口才》等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在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这其中自然包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同样重要。长期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认为,当前正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等语文类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十余所在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和部分学生以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对已回收的由师生分别填写的6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课题组力求在广泛调研、开拓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清现状,探求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杭州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工作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学校轻视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高职语文类课程开不开设并无定规。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3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把开设语文类课程当做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充物”和“替补队员”,其中不足50%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限选课,不足38%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全院的公选课。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农、理、工类专业中,语文类课程的开设率为零。可见,目前在杭州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尴尬境地。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因没有语文教学任务,只好转行教“两课”或做其他工作。调查中,我们同时还了解到:在开设了语文类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有70%左右的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基本满意”,有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另有18%的学生选择了“说不上来”。
由此可见,目前杭州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毋庸讳言,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调研中,对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一题,有25%的教师和28%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因素”,38%的教师和1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因素”,16%的教师和21%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因素”,25%的教师和1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重视度”,50%的教师和学生选择了“其他(如教法)”。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不佳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在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领导们往往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部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认为高职院校里有了“两课”,就不再需要语文类课程了。再加上一些学校领导过于强调高职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养方式,重专业教育、轻人文培养,因此语文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等课程而言,在杭州高职院校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地位处于边缘化。
随着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西方的语言文化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青少年产生影响。加上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试”倾向,使许多学生把学好英语作为第一要务,对汉语的学习反而抱无所谓的态度。许多高职学生更是从中学起就形成了对语文类课程兴趣不大的思维定式。如问卷中“是否会认真学习《大学语文》等课程”一题,有16%的学生表示“不会”,2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8%的学生表示“会”(其中文科类的学生占40%);在“除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你会去学其他语文类课程吗?”一题中,有23%的学生表示“不会”,2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3%的学生表示“会”。还有21%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类课程。
综上所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对高职语文类课程必须重新切实地重视起来。
三、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到底要不要开设语文类课程?在调研中,来自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时,最近几年用人单位要求强化毕业生语文能力的呼声也很高。《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所以,问题已有了答案。
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应该如何开设?对这个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本着“必需”和“够用”的高职教学原则,课题组认为: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可作为必选课(或考查课)出现。实践证明: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以后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会产生困难和障碍,同时,这种困难和障碍又会影响到个体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学一点语文类课程对工科类高职毕业生是大有好处的。在文科类或经管类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是必修课,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综合性高职院校中,更应该给语文类课程以应有的学科地位。
经验证明:当高职毕业生掌握了某种技能以后,他可以解决即时就业的问题,但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行。正因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语文类课程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四、对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创新的探讨
正确使用汉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担负的任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观念是否应该突破?应该怎样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操作?在对师生们的调研中,有13%的教师和15%的学生选择了“教材改革”,38%的教师和22%的学生选择了“教法改革”,50%的教师和42%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结合专业”,25%的教师和26%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适应现实需求”,在学生们提出的语文教学建议中,有65%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学应加强实用性,以更适合于今后工作的需要。课题组经认真、充分调研和分析,提出如下措施,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
1.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建议在开设《高职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文类课程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调研中有24%的学生提出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的建议,如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这些可以突出高职语文课的实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
2.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类课程,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要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语文类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从而体现高职
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需要,确定语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3.建议有关部门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落实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力求在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使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调研中,超过95%的教师和48%的学生明确表示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强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人文影响,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教学内容方面,建议采用“大语文”的观念。贯彻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人才教育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文、史、哲、政等知识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的旧模式,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在调研中,有88%的教师和44%的学生提出应突破传统,进行现有教材、教法的改革。
5.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人。力避传统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启发、引导和联想,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在调研中,有63%的师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好于一般课堂教学。
6.提倡在教学中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校际交流。如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同一课程的教学软件实现共享,兄弟院校合编新教材等。结合时代特征,突破传统“语文”的教学空间,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巧妙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多渠道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个人素质,使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人民网,2006-09-13.[2]温儒敏.在教育部素质教育委员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精品课建设高级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R].北大新闻网,2004-05-30.[3]田志凌.母语保卫战: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N].南方都市报,2004-11-16.[4]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
(21).[5]蒋锦旗,华泽秋.关于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4).[6]夏红梅.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5(8).[7]冯燕群.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6(1).[8]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大出版社,2000:4.[9]芦京昌.高职语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5(23).
第三篇:创新创业课程论文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业品质给予强化。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通过教师队伍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合作意识,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
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环境类课程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尽可能把校园的布局与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应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如校园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器等。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系统创业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第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第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襄樊学院还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
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我认为以下几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第二,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创设环境类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第四篇: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编纂与教学已经走过了 60 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并总结这段历史,对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历史文选教材建设,架构更符合高校教学实际、适应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体系,调配并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无裨益。于此,笔者基于自己平素收集的 50 余种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结合自己 30 年的教学体会,拟就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编纂与教学略陈管见。
一、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的编纂及选用
(一)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的编纂
中国历史文选(以下简称历史文选)是高校历史系开设的专业课程系列中的主干基础课(或称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文选”部分是文言文,故又有“语言课”“语言工具课”之说。多数高校开设一学年,一般选择在第一学年开设。这门课程始创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始创者是当时任教于北大的陈垣先生。陈垣先生在给北大史学系新生讲授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五四”运动后,由于学校多改用白话文授课,学生不再习练文言文,致使进入史学系学习的青年学子在阅读古籍时感到困难。陈垣先生认为有必要添设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课程。他先后提议设置史学名着选读和历史名着评论两门课程,自编教材,亲自讲授。后又在北师大、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兼讲此课[1]275-276.白寿彝先生曾言:“历史文选这门课程的设置和要求,有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教育工作,专门召开高等师范教育会议讨论课程设置问题。就历史系课程设置,与会者对 50 年代初期前苏联教育专家波波夫在历史系设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教学计划予以否定,改为历史文选。与会者肯定了陈垣先生所开设的史学名着选读和历史名着评论两门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将其定为历史系学生的必修科目,易名为历史文选、历史要籍介绍。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有别,这两门课或分由不同教师讲授,或合二为一,名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由一位教师讲授(有的高校由数位教师分段讲授)。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陆续编纂的历史文选教材名称不一。大多命名为《中国历史文选》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其他名称有《中国历史文选讲授纲要》《中国古代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选简明教程》《新编中国历史文选教程》《中国历史要籍选读》《新编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文选》等。亦有历史文选教材命名为《古代汉语》,此为特例。各类历史文选教材,其名虽殊,其实一也。
1950 年,刘乃和先生编纂的“誊写印刷”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一册,内部使用,俗称“油印本”,先在特制蜡纸上刻字或用打字机打字,然后用油墨印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历史文选教材。
1955 年,郝建梁、班书阁二位先生合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历史文选教材。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中期,历史文选教材编纂与教学曾出现相对沉寂的局面。据田珏先生回忆:“到 1958 年,历史文选甚至被当做复古主义取消了。”60 年代初,周予同本面世,局面稍有改观。“文革”前期,历史文选教材编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在“文革”后期,有数部教材面世。“文革”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高校建设与发展迎来灿烂的春天,历史文选教材编纂在 80 年代、90 年代相继出现高潮。1997 年 5 月,根据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方案,确定为人才培养基地的有关高校的历史文选教师在第三届全国“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广西师大承办),针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大讨论,对教材编纂和教学改革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002 年 5月,第四届全国“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与会者达成历史文选教材无需统一,但应积极创新之共识。基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数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之建议与共识,在 21 世纪前 10年,国内高校教材出现对原使用教材进行修订、完善、改版的热潮。
概言之,经前辈、同仁 60 余年辛勤耕耘、推陈出新,面世的历史文选教材(包括公开出版的教材和内部使用的油印本)约为 70 种左右。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为培养历史(教育)学人才确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迄今,笔者已收集 50 余种历史文选教材,其中“油印本”约 20 余种。如: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由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1958 年更名)金景芳先生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面世(1955 年 8 月校内油印本);50 年代后期,吉林大学积极响应“教学改革运动”,由历史系师生 7 人共同编写的《历史文选》面世(1958 年 9 月校内油印本)。“油印本”以 70年代末、80 年代初居多,因为那时高考制度刚恢复不久,高校通用历史文选教材极少,且一时间出版印刷跟不上,而历史文选课程基本上是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设置,加上各高校专任教师对历史文选教材编纂体系、格局及“文选”篇数、广度、深度之理解不尽相同,故自编教材类型较以往有较大幅度增加。
这些教材,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无一不是历史文选学界前辈、同仁尽其所学及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编成。兹仅举一例: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周予同先生主编的历史文选教材是名副其实的高校通用教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量最大的一种历史文选教材,至今,该教材在多所高校仍具较强的影响力。教材分上、下两册,上、下册初版、再版、三版的时间并不一致。周予同先生的编纂态度可谓认真且严谨。1961 年夏完成上册初稿编纂并发行,1962 年暑期完成下册初稿编纂,初版于 1962 年 12 月,先作为试用教材全国发行。1962 年上册初版重印时,对初稿中“不当之处”做了“必要的改正”.1964 年完成上册二版修订,1965 年修订下册,未完成。1977 年第三次修订上册,1978 年上册以第三版面世,仍作为高校通用教材。下册经周予同先生修订后,再版于 1980 年 11月。不久,教育部要求对下册再予修订以出新版,因周予同先生“健康欠佳”,委托朱维铮先生执笔修订,下册三版于 1983 年,“只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略事订补”.周予同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一而再、再而三修订、完善,旨在使其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合适教材”.周予同先生学术之功力、严谨之态度、执着之精神,令人敬佩,堪称典范。
(二)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历史文选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普通高校而言,教师讲授历史文选,多依托某一种教材,同时参考其他数种教材。可见,选定一种主教材很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文选教材建设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材改革、修订、创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辅而行,倾注了一代又一代教者、编者的心血。目前,教材编纂仍呈多途发展之势。
当下,高校历史文选课程设置多为 100 节左右,选定教材应考虑这 100 节能否消化教材中的内容。新世纪以来问世的几种教材,如北师大、北大等高校使用的教材不仅扩充了容量,扩展了文章选篇的范围,而且加大了文章选篇的深(难)度,增加了辅助知识内容。正如张家璠先生所言:“适合于重点高校的教材,未必适用于一般院校。”笔者颇有同感。比如:七八十万字的历史文选教材要想在课程设置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且保证质量,绝非易事,更何况学生在中学练就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也非同一水准。所以,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提倡教材编纂多元,扩大教材选用范围,以便于各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选定教材时有回旋余地。教材中的“要籍介绍”部分,要充分考虑到还会给学生开设中国史学史、版本目录学等课程,故应尽量避免知识重复(尽管由于课程体系的编排,这几门课程之间难免有重复之内容,但要把握好“度”)。
就“文选”内容而言,不必每部教材都依古籍原貌复制或扫描,再现其“形制”.这或能引起学生兴趣,但效果未必最佳。可制作古籍(善本)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有直观印象;若学校条件允许,教师也可引领学生到古籍阅览室去翻阅古籍,趁机现场讲解一些最基本的古籍文献(学)常识。学生得以近距离接触古籍(善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无疑会更加深刻。就整部教材而言,应紧密联系历史文选教学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编纂或选择教本,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
(一)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现状
1.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目的。如果说,历史文选教材创始者陈垣先生是基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阅读文言文技能之目的创设此门课程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问世的约 70 种各类型教材也未有偏离这一宗旨。正如刘乃和先生所言:“今天和今后青年人接触文言文机会越来越少,我们历史文选课就越来越需要。”已问世的各类历史文选教材,大多在“前言”部分就明确了编纂教材、开设课程之目的。
1956 年,周予同先生受高等教育部委托起草《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草案),明确界定历史文选课教学之主要目的:“通过各种类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周予同先生在其主编的通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上册第三版“前言”中,结合高校多年教学实践,充分肯定“这门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是有益的,因而也是必要的”.很显然,周予同先生对历史文选教材的“效益”是满意的,高校多年教学实践印证了在历史专业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于高校教材改革、课程建设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周予同先生对历史文选课程的价值取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此,他不无忧虑地指出:“在长时间里,由于缺乏一部比较合适的教材,以致教和学双方都遇到颇多困难。”1958 年,吉林大学历史系编印的《历史文选》前言部分,明确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典型史料了解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以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1999 年,北京师范大学刘乃和、汝企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三册)面世,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其“前言”虽未明确提出课程教学目的,但我们仍可看出,编者认为大学历史文选课程“与中学的文言文课紧密相连”,故将其定性为“历史系的语言工具课”.旨在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课余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自学大量的文言文,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在学生“离开教师之后仍能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古汉语的水平”.2007年,北京大学何晋在其编着的《新编中国历史文选》自序中,明确指出开设这门课程旨在“让本系同学通过一年的阅读和学习后,能够获得充分的阅读中国古代各类历史文献的实际经验,提高阅读中国古籍的能力,并熟悉古书体例,掌握最基础的文献知识,为进一步阅读和利用古代文献史料打下坚实的语言和文献基础”.综上,60 余年来,开设历史文选课程之目的、意义与基本要求并无变化,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尤其是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有所改进,有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新要求,因而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有所调整,教材内容(包括辅助内容)上有所增加。较早的教材如周予同本,其“文选”“解题”都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学作品为对象。近年来改版教材如何晋本,其最大特点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接近“历史文选”的“原貌”;汝企和本“将近年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教材内容”,扩展了“历史文选”的广度并增加了辅助内容;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直接接触古籍,直面古籍原貌,藉此加深对古籍知识的印象。
2.中国历史文选课时递减,授受维艰。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面世的大部分历史文选教材内容可谓丰富,尤其是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编纂、修订的教材,知识面更广,有的教材还辅以“导读”.所以,要达到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设置需要 1.5 至2 学年。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课程设置由最多的 2 学年减至 1.5 学年、1 学年,个别院校历史专业甚至降至 1 个学期。总课时由最高时的288 节减至 100 节左右,几乎减少了 2/3,有的甚至减至 60节、54 节、48 节。
年代初,有将历史文选课程开设 2 学年的,每学期 72 节,总课时达 288 节,除开节假日,至少能保证 260 节左右。不过,多数高校将历史文选课程设置为 3 个学期,每学期 72 节,总课时 216 节,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算是比较多的。
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公共课时量增加和专业选修课增多,历史文选课课时大幅减少,减至 1 学年,总课时约 140 节,除去节假日,实际课时约 120 节。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将本科四年专业课程基本压缩至 3年完成,由于公共课不能压缩,只得压缩专业课,故历史专业的历史文选课被压缩至 100 节左右,有的高校甚至压缩至 50 节左右。目前,部分高校(主要是二本院校)存在的历史文选课时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应该有所改观,历史文选课时至少应增至 100 节以上为宜。按照惯例,每学期的历史文选课,除“要籍介绍”需要 10 至 15 节外,真正用在“文章选读”部分的课时量不到 40 节,而一般每学期至少要选讲、选学 10 篇(不包括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课时受限,不可能对 10 篇选文一一精讲,只能有所选择。因为这不是只把某篇选文的文字和语法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能翻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授受“文选”的目的,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就选文内容提出1 至 2 个问题,尝试让学生依据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这种训练是为学生撰写学业小论文、毕业论文和将来走上科研之路做准备,为学会如何利用原始文献史料做铺垫。
课时不足,势必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讲授。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即便达到 100节,文本内容未必都能在课堂上从容讲授无遗。不仅是“选文”,就连很多辅助内容,如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常识也只能选重要的或临时需要的讲。
如若只有 50 节左右,肯定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亦会受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课时量充足与否决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优劣。如果不能增加课时,就只能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若能增加课时,同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则其成效会更为理想。
3.学生基础不扎实,功底参差不齐。从中学到大学是一个飞跃。中学语文、历史教材涉及具有史籍属性的古籍并不多,教师在课堂上对史籍的介绍相当简略(或不介绍),即便是好学、好奇的学生,对古代文史有兴趣的学生,对古籍的了解也是相当有限的。进入大学历史系的大多数新生,对古籍文献的认知基本上要从头开始。绝大多数的新生此前并没有接触过传统蒙学读物,传统意义上的“小学”功底并不厚实,对历史典故知之不多。学生对文本中的繁体字,少部分字形相近的尚可依据前后文猜测,但对“搬家”后的单个繁体字,认知率很低。基于这一实情,笔者以为,教材中的要籍介绍、选文、注释、附录(如古汉语语法知识、文化史常识等)最好全用繁体字。这方面,周予同本、汝企和本、何晋本、周国林本堪称模范,可效法之。整部教材全用繁体字,这在开始学习时会有些许认读难度,假以时日,对繁体字愈来愈熟悉后就会习惯。
针对学生功底比较薄弱之实情,教师应在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想办法。首先,应在历史文选课程“导论”部分重点强调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提升自信心;其次,要让学生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古籍文献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无穷魅力,适度补习蒙学读物,养成诵读古籍名篇习惯,体验古人历史作品中的文字表述之美、意境之美,进而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建议
1.中国历史文选的课程设置。笔者已从事历史文选教学 30 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古典文献学教学10 余年。以笔者之教学体会,一方面,我们要顺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大势,不断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内容的“授”“受”效率;另一方面,在这几门课程内容不重复“授”“受”的前提下,历史文选课时量不可少于 100 节。若不能保证 100 课时,必将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甚至会给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文献学等课程的教学带来种种不便,会加重这几门课程教与学的负担。另外,学生在课余至少还应花费与课时对等的自学、自练时间,以消化课堂所学,扩大文言文阅读量,夯实古籍知识。任课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历史文选的学习不能满足于课堂听讲、课余消化,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普通高校有条件的话,可为那些对中古史感兴趣的同学加开一学期的历史文选课,进一步提升其阅读和利用古籍文献史料的技能,为今后深造和科研打下更为厚重的基础。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身为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承接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后,不要轻易放弃。教好这门课程需要不断学习,尽可能地广泛涉猎与历史文选课有关的各类基础知识,如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古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知识。这方面需要有自觉意识,并不断强化自觉意识。要积极主动接受“历史文选讲习班”“历史文选教学教改研讨会”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借鉴他校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方式应将传统讲授法与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授课内容以文字、图表、影像等形式表现。
任课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从事与历史文选教学相关联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检验所学,积累经验,将自己在科研环节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两方面获得更加多元、更为有效的收益。
3“.授之鱼”,更应“授之以渔”.现代语言基础教育,不再以传统蒙学读物作为启蒙教材,不再习诵“四书五经”,即便是小学、中学语文课本中有部分古诗、古词、古文,除了极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能外,大多数同学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对高校历史专业学生而言,仅凭百余节甚至五六十节历史文选课程学习就想达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几乎不可能。笔者以为,“授之鱼”(精讲选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因为课程设置时间是有限的,课余学习时间是无限的。所谓“授之以渔”就是把教师阅读文言文、运用历史文献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传授给学生。田珏先生曾告诫“:对一些名篇要精读、熟读、多练。”精读的目的在于读懂,求深求通,从文字训诂、篇章结构到人物事件、思想内容,完全通晓。要学会利用工具书、历史文献典籍查阅生字词、典故、制度等。通过精读,读通一些名篇,融会贯通字词含义,获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悟性”.熟读就是对老师精讲的名篇和自己学习的名篇最好能背诵。精读、熟读是就“文选”部分而言,多练则是课本之外、课堂之余应下的工夫[10].朱熹曾言读书总体原则是“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11].这也是教师“授之以渔”后希望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乃和。历史文选课设置的回顾[M]// 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75-276.[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教研室。中国历史文选: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序。
[3] 田珏。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一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序。
[4]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78:前言。
[5]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下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0:再版重印附记。
[6] 张家璠。加强学习深化改革[M]// 汝企和。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
第五篇: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一定要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按期保质节约成本。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时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要求,就一定要采用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来加强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创新,寻找一套符合新时期发展理念的工程管理模式。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一些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薄弱,并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虽然一些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加强管理,但是使用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依然比较落后,实际管理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筑工程工期的控制,但是在绿色生产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识不够强,导致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是通过分包和合作的形式交给不同的施工单位,不同施工单位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层次不同,整个现场管理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影响管理效率。
1.2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的管理时一个重点的管理内容,对于提升建设单位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不当,导致成本控制并没有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控制应该贯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全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由于成本管理的项目繁多,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建筑工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量来制定施工材料的采购计划。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没有经过实地调研和现场勘查,仅仅凭借着经验就购置大量建筑材料的情况。砂石和水泥等材料在实际施工中要储存在适宜的条件下,避免其发生变质而不能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水泥和砂石的储存过于随意,管理不当,最终影响施工成本的控制。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制定健全的制度,让人们严格依据制度来加强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率。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建筑施工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管理制度可以为管理系统提供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不同工程项目和工程环节的工艺选择以及工序的安排不同,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因此管理混乱,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也难以追究责任。
2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
2.1在工程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新时期下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和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因此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也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工程管理,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要将项目资料按照施工工序、施工阶段以及项目类型的不同等进行分类,然后将不同工序或者项目交给不同的部门来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将管理目标进行细分加强管理,但是这种管理的形式不够统一,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能体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最终对建筑工程整体管理的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新时期,人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结合实际建筑工程的情况建立项目模型,模拟施工,同时模拟管理,对工程管理效果继续拧预测和分析,最终总结出一套高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进度。
2.2拓展培训项目
新时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一定要加强对建筑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拓展培训的项目,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为安全意识方面和施工技能方面。安全意识方面就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安全生产和施工。另外,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非常大的行业,而现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很多行业都积极参与到节能环保中。建筑行业应该将节能环保的意识贯彻到建筑工程建设中。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中,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并提升其专业技能。
2.3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首先,要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我国建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因此一定要落实管理责任制,建立工作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同时也要有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制定管理体制。其次,还要不断创新工程的管理模式,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企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3结束语
新时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培训项目,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建筑,同时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作者:吴艳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文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南方农机,2017,(4):156-157.[2]桂慧龙.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50-151.[3]施海囝.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49.[4]李红鹔.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