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王与威王对宝阅读题及答案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⑴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 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⑵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⑶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⑷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⑸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⑺而去。
注释:⑴田:打猎。后作畋。⑵径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⑶乘(sheng):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⑷檀(tan)子:人名。下文朌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⑸泗(si):泗水之滨。⑹特:只,仅。⑺怿(yi):高兴,快乐。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句: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A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C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D 秦师遂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22、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20、D21、魏慧王感到惭愧,很不高兴地离开了。
22、威王的宝是人才,魏王的宝是大明珠。
第二篇:朝花夕拾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阅读练习
1.鲁迅,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
1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7.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23.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4.《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它:
答案:
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回忆性散文3.百草园4.弃医从文5.范爱农6.《无常》7.弃医从文8.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E埋_JL 9.无常10.《二十四孝图》 ll.无常 12.乌烟瘴气 13.《狗•猫•鼠》 l4.范爱农 l5.阿长;衍太太16.江南水师学堂17.《无常》;《五猖会》18.藤野先生19.拯救国民的精神20.琐记21.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4;《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22.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习俗23.呐喊24.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25.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26.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第三篇:心理学题及答案
心理学,名词解释。
1、理解
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记忆恢复
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3、智力技能
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4、下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是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5、创造性思维
是应用心得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6、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利的活动方式。
7、有意义学习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8、上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套观念。也就是说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9、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10、组织者
是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方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11、教学设计
教学实际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12、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的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13、认知结构
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侠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4、学习动机
是激励学生进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5、禀赋优异儿童
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16、评定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17、个体化社会
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18、学习目标
也称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19、教学评定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20、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心理学,简答题
2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22.顿悟:是指人的思维的突变或飞跃。23.移情:泛指一个人将自己对生命当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
24.元认知: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25.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1、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体现。答、(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答、(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3)复习。(4)过度学习。(5)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6)记忆术。
3、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答:(1)发展发散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4、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答:(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答:(1)学习情景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
6、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知。答:(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7、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答:(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就高性标准
8、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答:(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年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以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予教师与父母最大启示为:(1)智慧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越简陋的学习环境或越缺乏活动(感官、动作或抽象思考活动)的个体,越产生迟滞的心智能力。(2)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教学者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安排最适当的环境并作充分的教学活动。
9、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答、教学目标的启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
10、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答: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
11、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答、(1)树立自信、自重和自尊的行为模范(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感情,防止不当的褒贬(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12、简述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基本观点。答:(1)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培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只是学习才能培养能力。(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13、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答:(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4)强调发展价值观
14、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2)情景领域教学目标(3)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
15、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答:(1)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2)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16、简述布鲁纳对学习条件的认知 答:(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想的重要性(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17、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答、(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18、简述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答、(1)以积极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19、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答:宽大误差、光环效应、集中趋势、逻辑误差、对比误差、邻近误差。
20、简述学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2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答:(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征。
22、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答:(1)小步子逻辑序列(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23、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是? 答:(1)准备律(2)练习律:应用律、失用
律(3)效果律
24、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答:(1)正常的对待方式(2)正确的态度(3)1.简述原理学习的意义。答:(1)使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积极的评价(4)主动的操作
25、发散性思维的三项特征。
答: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26、什么叫罗森塔尔效应?
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
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桑塔尔效应”也叫“皮
格马利翁效应”。
27、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
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
用学习竞争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7)与学生
签订学习协议(8)在课堂上教学中可供教师
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28、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
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
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
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29、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
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
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
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30、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31、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2)
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定出
周密的计划(3)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
察技能和方法(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6)指导学生做好
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32、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
范为主(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3)
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4)实行
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态度(5)
教师应掌握处理不良课堂的技巧(6)要尽量
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因素。
33、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答:(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
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
下面三个规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
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
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
提高感知的效果。
34、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首先,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便于理解,在编写教材或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时,应尽量以浅
近的文字或符号强调教材或方法的要点。教材的编写与提示应针对主要概念而叙述,要注意
避免过分冗长而失落要义。最后,还应尽量将
内容和要求相似的教学单元按由易到难、由简
到繁排列。(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
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
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
状态。象,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认清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2)对原理的学习,可以使认识简化和 系统化;(3)掌握了的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并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使我们不必要对每一种生活情境都亲自重新适应而能拥有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些原理的学习可以为其他原理或更复杂的原理打下基础,使之学得更容易。2.中学生道德情感有哪些特点?答:(1)道德情感的内容更为丰富并有明显发展;(2)道德情感更有自觉性;(3)道德情感仍然不稳定且难于自制。3.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答:(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把学习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依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导性的学习动机。4.教师的的一般教学能力有哪些?答:(1)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3)敏锐的观察能力;(4)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六、论述题(15分)试述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答:智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二者区别:智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认知因素的总和,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和结构,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1)从来源看,智力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环境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智力含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知识完全是个体后天获得的;(2)从发展看,智力只能在一定年龄阶段内逐步上升,到一定年龄后,就会停止发展,甚至呈现出智力减退的现象。据研究,人的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但下降也早。如用曲线表示,人的智力是呈抛物线形的曲线。知识是随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的,随个人年龄的增加而不断积累,是无止境的,它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2.二者联系:(1)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没有基本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人就无法获得起码的感性知识,更不能掌握理性知识。许多事实证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通常是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2)知识的掌握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人们正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但智力与知识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总之,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但两者的发展又不完全同步。因此,教师了解智力与知识的关系,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题与答案
第七章 行政执行
一、单选题
1.(B)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的各种法律、法令和法规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执行方法。A.思想教育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
2.行政执行中的(A)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它的本质是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诱导行政主体或被管理者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行政决策,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A.思想教育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
3.行政执行实施阶段的控制活动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预先控制,这主要是对行政执行(B)的控制。
A.实施阶段 B.准备阶段 C.总结阶段 D.所有节点
4(C)又称即时强制。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危害的紧急状态下,而采取特别行政命令、特别强制措施的行为,它是在紧急状态下行政管理的一种特殊的、必要的手段。A.行政决定 B.行政检查 C.行政处置 D.行政强制执行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执行“组织准备”内容的是(D)
A.建立或确定执行机构 B.配备行政人员 C.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D.准备办公设施
6.行政执行的前提是指行政决策目标实施前必备的主客观条件,不包括:(D)A.行政决策合理合法 B.行政执行的物质条件充足 C.行政执行的组织条件完备 D.行政执行的困难适度
二、多选题
1.为了完成行政执行的任务,保证行政执行的效果,行政执行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CDE)A.服务原则 B.规范化原则 C.程序化原则 D.效率与效益相统一原则 E.以上选项都对
2.行政执行的手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ABCD)
A.权威性 B.强制性 C.垂直性 D.无偿性 E.有偿性
三、简答题
1.行政执行中常见的障碍有哪些?
答:(1)行政决策不完善;(2)行政执行态度不坚决;(3)行政执行效率低下;(4)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
一、单选题
1.(A)不是行政组织的特点。
A.经济性 B.政治性 C.法制性 D.系统性 2.在设置行政组织的时候,既要明确规定每一管理层级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又要赋予其完成职责所应有的行政权力。这一点体现了(D)
A.依法设置原则 B.精简高效原则 C.分权管理原则 D.权责统一原则
3.对现有和未来的国家公务员实行普遍的、按职类进行的职业培训,以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素质,体现了我国行政组织变革中(B)的目标。
A.转变政府职能 B.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C.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D.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
4.“目标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A)一书中提出,宗旨是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的管理”。
A.《管理实践》 B.《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C.《管理的前沿》 D.《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5.(D)年起,我国又一次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中心内容是“政企分开”。A.1998 B.1996 C.1995 D.1993 6.政府再造运动起源于(D),后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并席卷全世界。再造是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原则、结构、行为等进行的一场从头至尾的彻底变革。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英国 7.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方法不包括(D)
A.经济手段 B.法制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8.以下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是(C)A.决策标准首先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 B.决策标准不能首先考虑下属是否接受 C.决策标准要首先考虑下属是否接受
D.决策时在是非明确的前提下适当照顾上下左右利益也是必要的
9.(B)年我国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A.1980
B.1982
C.1988 D.1999
二、多选题
1.(ABCDE)是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A.完整统一原则 B.分权管理原则 C.依法设置原则 D.精简高效原则 E.权责一致原则
2.根据权力或职能分配方式,行政组织结构分为(ABCDE)A.直线式结构 B.直线参谋式结构 C.直线职能式结构 D.矩阵式结构 E.以上说法都正确 3.(ABCD)是我国行政组织变革应当确立的目标。
A.转变政府职能 B.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C.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
D.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以下关于行政组织的陈述中,正确的有:(ABCE)A.行政组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 B.行政组织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
C.行政组织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
D.行政组织的公共性是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
E.行政组织的典型形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
5.目标管理过程包括(ABCD)A.目标具体化 B.参与决策 C.期限完成 D.绩效反馈 E.自我管理
6.常见的组织发展方法有:(ABCDE)A.敏感性训练 B.调查反馈 C.过程咨询 D.团队建设 E.组际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目标的含义和特点。
答:行政目标是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目标与其他管理目标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公共性。行政组织是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组织,行政目标不仅要满足行政组织自身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第二,模糊性。行政目标多数是一种定性的、模糊的目标,因而这些目标达到的情况如何,衡量起来要困难得多。
第三,政策性。行政目标具有强烈的政策性。行政目标必须以服从政策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目标总是为制定和执行某一政策服务的。
第四,体系性。行政目标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目标体系,这是由行政职能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部门化决定的。
2.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及其类型。
答: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具体是指一个行政机关内部的结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主要包括行政组织内的部门划分、层级确定、职权分解、人员配备等内容。根据权利或职能分配方式,行政组织结构分为直线式、直线参谋式、直线职能式和矩阵式四种类型。
二章 行政主体与行政职能
一、单选题
1.(B)是指利用行政命令、法规、方针政策及激励机制和纪律措施推动所辖各类机构和人员发挥作用,认真履行职责。
A.计划职能 B.指挥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政府不仅仅要向本级权力机关负责,而且要向上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监督
B.政府拥有法定的执行和管理的行政权力,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指挥活动 C.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从范围来说并 不是全方位的
D.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宗旨,是一切行政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3.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
A.制定政策职能 B.防卫职能 C.外交职能 D.治安职能
4.我们通常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领导与服从的纵向关系,以及同一层级不同地域的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称为(A)。A.政府的外部结构 B.政府的一般结构 C.政府的内部结构 D.政府的基本结构
5.行政权力是以行政机构为主体,以执行国家意志为目的,以(B)为手段,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力。A.行使法律法规 B.强制性政令 C.说服教育 D.尽职尽责服务 6.行政权力的运行特征不包括(D)A.行政权力运行的方向和轨道 B.行政权力运行的层次和行政权力运行的时效
C.行政权力运行的统一 D.行政权力运行中的权力收缩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内容主要有(C)A.科教职能 B.人口控制职能 C.经济发展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 8.政府除了具有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和约束性之外,以下选项中不具有(B)基本特点。
A.主权性和独立性 B.领导性和自主性 C.执行性和实践性 D.综合性和动态性
9.行政管理中的(A)是拟订行政管理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程序、步骤和方法,明确规定应履行的重要职责及必须完成的任务。
A.计划职能 B.指挥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二、多选题
1.不同国家的政府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ABCDE)A.领导机构 B.职能机构 C.办公机构 D.直属机构 E.派出机构 2.以中央人民政府为例,其内部结构为:(ABCDE)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C.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D.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 E.国务院的办公和办事机构
3.以下关于权力的陈述中,表述正确的有(ABCD)
A.权力是一种意志的强力,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B.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总是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C.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 D.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
E.权力是某个人的标志
4.以下选项中关于行政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A.行政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 B.行政职能的变化时行政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关键
C.行政职能是行政运行机制科学化的依据
D.行政职能的实现情况是行政管理结果检验的依据
E.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权力的内在特征。答:第一,行政权力的阶级性。历史上每一个阶级为了求得生存,都要争得一定的权力,以使本阶级的意志成为一种社会中有地位、有影响力的意志。第二,行政权力的社会性。虽然行政权力具有阶级性,但是其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第三,行政权力的渗透性。行政权力作业的发挥,主要不是在行政机关内部,而是在社会各个方面中体现出来的。第四,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任何权力都是有止境的,超越了自己的权力范围,权力就会失去作用。
2.简述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区别。
答:第一,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区别: 权力的功能不同。立法权力的功能是制定法律;而行政权力的功能是执行法律。权力的作用范围不同。立法权力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性的,其法律对全社会都有效,对立法机关本身和行政机关也都有效;而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只是行政权力的所属范围,其命令、指示、规定只对行政机关的所属系统有效。第二,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区别: 权力发生作用的性质不同。行政权力在发生作用时,表现为积极地去实现国家的意志,积极地去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其行政是积极主动的;而司法权力在发生作用时,通常表现为消极地去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法律不受到践踏,其性质一般是消极被动的。权力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的、自上而下的,下级权力主体受上级权力主体的直接指挥和控制;而司法权力的作用方向是横向的、平行的,各级权力主体具有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地行使审判权力。
四、论述题
1.试分析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弊端。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及其政府的行政职能体系,曾经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使我国政府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集中了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初步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体系。但在建立起工业基础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这种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基础上的行政职能体系,也日益表露出它的弊端来。
第一、职能庞杂,运行紊乱。政府把一切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统统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管了许多不该管、不好管也管不好的事。这造成政府行政管理力不从心,穷于应付各种事务,行政运行处于无序状态。
第二、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政府代替企业去履行微观管理的职能,而企业代替政府去管理职工所有的社会福利。一方面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企业丧失了自主性,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另一方面,削弱了政府对整个社会需求的宏观了解和把握,使计划管理脱离实际,社会宏观调控无力,同时造成社会保障系统长期缺位。
第三,职能交叉,效率低下。在政府内部,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能分解过细,运行中上下级政府之间、左右部门之间职能重复、交叉,互相推诿、互相牵扯现象严重,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第四,职能膨胀,机构庞大。由于政府扮演着“全能”的角色,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政府的行政职能也日益膨胀,必然引起行政机构日益庞大,冗员日益增多,相应的行政费用巨大,财政负担沉重,财政赤字不断。
上述弊端,表明我国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职能体系对社会发展存在极大的不适应性,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九章 财务行政
一、单选题
1..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B)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取消农业税的决定。A.2004 B.2005 C.2006 D.2007 2.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税收管理体制是分税制,从(C)年起我国也实行分税制。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3.国家预算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计划和办事计划,有其明显的特征,下列选项中描述不合适的是:(D)A.法律性 B.综合型 C.时效性 D.随机性
4.(A)是对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是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实际结果的反映,也是对国家经济活动成果的反映。A.国家决算 B.国家预算 C.国家审计 D.国家税收
5.以下选项中,(C)不是税收具有的明显的特征。A.强制性 B.无偿性 C.有偿性 D.固定性
6.按照国家预算编制的方式,可将预算分为零基预算和:(D)A.概算、分配预算 B.总额预算、追加预算 C.纯额预算、法定预算 D.单一预算、复式预算
7.(D)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和分配所进行的组织、调配、控制、监督等一系列活动。
A.财政预算 B.财政管理 C.预算会计 D.财务行政
8.(C)作为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领导国家预算的执行
A.国家财政部 B.中央政府 C.国务院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D.国家各级财政部门
9.(A)负责具体执行中的中央预算,并指导地方预算。
A.国家财政部 B.中央政府 C.国务院 D.国家各级财政部门
二、多选题
1.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BCD)。A.财政预算 B.组织收支 C.资金管理 D.监督控制 E.以上选项都对 2.财政行政的内容包括(ACDE)几个方面。
A.财政预算 B.财政管理 C.预算会计D.财政决算E.财政审计
3.我国的国家预算体制根据“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要求,按照“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原则,由(BE)构成。A.财政预算 B.中央预算C.税收预算D.统筹决算E.地方预算
4.国家审计按照审计的职能划分可分为(ACD)。A.财务制度审计 B.税收制度审计C.财政行为审计D.会计资料审计E.统筹审计
三、简答题
1.财务行政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财务行政要遵循的原则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一级政权,一级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分析题
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2010年9月,肥西县审计局在对某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认真履行职责,通过帐内审计,帐外调查,揭露出了某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职权,违法乱纪,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问题。
请从国家审计的角度概括解释肥西县审计局此种做法是否正确,国家审计有和原则,并结合实际分析国家审计的作用。答:肥西县审计局此种做法正确,国家审计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对财务行政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财务行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宗旨的实现,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审计遵循政策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国家审计在财务行政中举足轻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于保障国家财务行政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预防、保护和促进三方面的作用。
①预防作用。通过对国家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查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止财政收支失衡引起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防止资金运用失当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通过对国家预算单位财务活动的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防止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②保护作用。通过对国家机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经活动的审查监督,严肃财经法纪,及时揭露、制止和惩处各种弄虚作假、贪污盗窃、巧立名目侵吞国家资财的行为,保护国家资财,使其不受侵犯;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审查监督,保护国有资产,使其免遭流失。同时通过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其保持警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对干部群众的爱护。
③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家预算执行和资金运用的审计,保证国家财政收支有度,资金使用合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财政政策法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促进这些政策法规、制度纪律的健全和完善;通过对政府财务行政活动的审查监督,保证行政管理活动和财务行政活动的合理合法,促进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第十章 机关行政
一、单选题
1.由于在整个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中,(D)具有枢纽和核心的地位,因此,机关行政以对它的管理为其主要内容。
A.政策研究室 B.秘书科 C.后勤部门 D.办公室
2.下列选项中未指出秘书工作特点的是:(C)。A.从属性
B.政治性
C.主动性 D.事务性
3.实行行政责任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B)。A.“因岗定事,以岗定员”
B.“因事定岗,以岗定员”
C.“因岗定事,以员定岗” D.“因事定岗,以员定岗”
4.机关行政制度的核心是(B),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的行政制度。A.办公事务制度 B.行政责任制
C.行文办文制度 D.会议管理制度
5.不属于办公室参与政务时要始终坚持的原则是:(D)。A.实事求是原则 B.把握全局原则
C.重视政策研究原则 D.关注局部原则 6.(C)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发挥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而对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工作环境进行的管理活动。
A.行政管理 B.机关预算 C.机关行政 D.行政统筹
二、多选题
1.后勤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ABCD)。A.服务原则
B.节约原则 C.满足需要原则
D.制度化原则 E.行政原则 2.机关行政与行政机关对外的行政管理活动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ABCD)。A.综合性 B.协调性 C.辅助性 D.繁杂性 E.主导性
3.办公事务主要包括(BD)。
A.财务管理 B.参与政务 C.审计管理 D.搞好接待服务 E.行政统筹
4.会议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环节(ABCD)。A.会议程序 B.会议规范 C.会务安排 D.会议预算 E.会议记录 5.为了保证行政文书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行政文书的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CE)。A.规范公文种类
B.固定发文机构 C.统一公文格式
D.指令式文风 E.按固定的关系行文
三、简答题
1.机关行政的宗旨是什么?
答:机关行政的目标是保证行政机关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其宗旨在于服务。为行政领导者服务,为机关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服务,为上级行政机关服务,为下级基层机关服务,为加强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服务等。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机关行政工作搞得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标准。
第六章 行政决策
一、单选题
1.(A)也称宏观决策,是指关系全局和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等。
A.战略性决策 B.策略性决策 C.战术性决策 D.集体决策
2.广东省政府作出的绿化南粤大地的决策属于(B)
A.国家决策 B.地方决策 C.基层决策 D.微观决策
3.(A)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其他系统都是在它的领导下活动并为它服务的。
A.决策系统 B.执行系统 C.信息系统 D.咨询系统
4.(C)是指信息完备,只存在一个确定的目标,面对一种环境和条件,各种不同行动方案的结果均可确定,根据目标要求从中选出满意方案,便可获得准确无误的决策结果的决策。A.经验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5.(D)是行政决策的起点。A.确定目标 B.分析矛盾 C.拟定方案 D.发现问题
6.在进行行政决策过程中,不属于确定决策目标应符合的基本要求的是:(B)A.针对性和明确性 B.有效性 C.可行性 D.规范性
7.以下选项中没有准确描述出现现代行政决策特点的是:(C)。A.分工性 B.整体性 C.简便性 D.科学性
8.(B)是一种专家会议法,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方法。是通过把一定数量的专家召集在一起开会,共同就决策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做出集体判断。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 C.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D.风险性决策法
9.(A)是指决策主体对决策对象的认识及决策目标的选定和判断,主要依据对过去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进行的决策。决策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政领导者的经验是否丰富,知识是否渊博,智慧是否过人等因素。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微观决策
二、多选题
1.行政决策除了具备一般决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E)
A.行政决策主体的确定性 B.行政决策的广泛性 C.行政决策依据的法律性 D.行政决策实施的强制性 E.行政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
2.从行政决策的地位作用来划分,可分为:(ABC)A.策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集体决策 E.科学决策
3.现代行政决策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E)A.信息原则和预测原则 B.系统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E.择优原则
三、简答题 1.行政决策必须遵循哪些决策程序? 答:(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分析矛盾,拟定方案;(3)综合评价,优选方案;(4)决策实施,追踪反馈。
四、分析题
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上千家光伏企业受到影响。为帮助光伏发电企业应对危机,我国有关部委及时启动了扶持光伏产业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企业财政补助,对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则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同时规定每省受补助项目在一期申报时最多不能超过20兆瓦,补贴标准为20元/瓦。“金太阳示范工程”对陷入金融危机困顿中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及时雨”。一时间,对“金太阳示范工程”趋之若鹜的不只是从事光伏发电的企业,还包括一些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投资者,他们共同造就了当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有部分企业采取虚报甚至使用低、劣产品上马光伏项目等方式骗取政府补贴,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面对扶持政策及其导致的后果,光伏发电企业及相关专家认为: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财政扶持是必要的,但要把好事办好,政府出台政策前应做好咨询与信息收集工作,倾听行业意见,同时对享受政策补助的企业应加强市场调查与监管。而当务之急应是出台解决光伏企业上网电价问题的扶持政策。因为按照现在光伏发电企业的投资成本、实际发电天数、现行的电价,光伏发电企业是难以全面盈利的。但是,目前我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补贴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安装环节,并未解决上网电价这一关键性问题。另外,“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按照每省20兆瓦的标准进行补贴,没有考虑到东西部地区土地和光照条件的差别。以北京、上海为例,想要找到可以生产20兆瓦的太阳能生产基地恐怕比在西部的荒漠里难得多。不仅如此,与光伏发电产业政策相配套的措施,如“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验收标准尚没制定,评估机制尚不健全,后期监管措施也几乎没有。凡此种种,势必给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2)结合案例,谈谈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思路。【参考答案】:
(1)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②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问题;③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④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要结合本案例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做到: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尤其加强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是完善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保证政府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按照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进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行政决策、特别是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和制度进行立法。这样,通过决策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通过决策立法来保证决策程序和制度得到遵守和落实,从而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注意要结合本案例来分析)
五、论述题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答: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主要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等构成。决策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其他系统都是在决策系统的领导下活动并为他服务的。决策系统由拥有决策权的机构和人员组成,决策系统负责为信息系统指明信息收集的方向;为咨询系统提供制定备选方案的目标;依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及咨询系统提出的备选方案和评估、论证意见、建议,进行反复的分析比较,权衡利弊得失,选出或综合出满意方案;给执行系统下达实施决策的指令,并提供价值标准;为监督系统规定监督反馈的目的,并根据监督系统提供的各种反馈信息,及时地修正、完善决策。
第五章 行政领导者
一、单选题
1在我国,最高的行政领导职位是(B)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 D.全国政协主席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常见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联系制度?(A)A.民主生活会制度 B.报告指示制度 C.来信来访制度D.直接对话制度 3.“用之则信,信之则忠”这句中国古代名言指的是领导者(B)。A.运用时间的艺术 B.善于用人的艺术 C.“弹钢琴”的艺术 D.调查研究的艺术
4.(C)主要是按行政系统的上下隶属关系,通过由上而下逐级布置下达和由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方法进行的,其特点是涉及面广、人数多、耗资大、时间长,如人口普查。
A.典型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全面调查法 D.专家调查法
5.行政领导除了具备一般领导者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不包括是:(D)
A.行政领导的行政性 B.行政领导的执行性 C.行政领导的政治性 D.行政领导的权威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下级行政领导之间联系制度的是:(A)A.群众接待日制度 B.通报征询制度 C.报告指示制度 D.检查反馈制度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领导艺术具有的特点是:(C)A.随机性 B.创造性 C.自主性 D.多样性、科学性
8.以下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是:(D)A.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强调的是事,而不是人
B.行政领导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指挥者 C.行政领导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协调者 D.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职位和责任的基础
9.行政领导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它们是(A)
A.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和日常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B.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
C.民主集中制与日常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D.民主集中制与民主评议制度
二、多选题
1.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格素质包括:(ABCDE)A.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B.秉公办事的党性原则 C.诚恳待人,宽宏大量 D.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E.以上选项都对
三、简答题
1.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与集中制有机集合的一种制度。首先,民主制的基本内容是: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令的讨论,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其次,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相成、相互制约的。
2.什么是民主评议制度?
答:民主评议制度是行政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就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向群众进行通报,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和行政领导者的表现进行评头品足,这是强化行政领导者的“公仆”意识,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的一项制度化措施。
四、分析题
张明是一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原在B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后调到A市公安局交通处任处长。张处长上任后,针对各队普遍存在顶撞交通处领导、处领导没有威信、软弱无力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请环保局有关部门到各主要马路测量空气污染程度,要求上级给交通处每人每月50元钱的空气污染补贴费;(2)为每个交通岗亭安装电风扇和扩音器,为每个交通队配备小汽车、事故勘察车和携带式通话机;(3)派人到各省市和出国去学习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制定岗位责任制;(4)对少数违法乱纪的干警进行必要的惩处;同时派工作组进驻一些不听指挥的交通队,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处长采取这4条措施后,威信倍增。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张处长,似乎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按照张处长本人的说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有号召力。但自张处长离休后,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问题:为什么张处长离休后威信也随之消失了?行政领导者怎样才能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 【参考答案】:
威信,是指一个人在人群中的声望和信誉。行政领导干部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低小,威信就越低。那么行政领导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威信呢?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外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即依靠法律赋予的职权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以外部推力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制性,且难以持久;另一方面来自非权力性因素,即依靠领导者的学识、才能、品行、人际关系等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它使部属自觉追随,表现为一种内趋力,不具有强制性,是在部属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稳定地、长久地、深入地影响部属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发挥出权力性因素所无法发挥的影响。案例中,张处长的领导基础观是片面的,没有理解领导的真正含义;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去推行工作,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忽视了依靠发扬民主、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来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处长的领导风格也有问题,采取的是集权型的领导方式,也违反了职权责一致原则,没有发挥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职能,仅仅起一个管理者的作用。领导者要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必须注意下述几点:(1)提高自身素质。(2)实行既集中又民主的领导方式。(3)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之间关系。
答: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职权和责任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职位,也就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完成一定行政职位上的任务、履行行政责任的必要手段。没有一定的职权及其相应的支配力量,行政任务的完成和行政责任的履行,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来源于职位,是对一定职位上的行政任务的承诺;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是职权的本质内容。职权和责任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责任和权力相比,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
第四章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
一、单选题
1.部外制指在政府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人事主管机关,全权掌握一切人事行政大权的管理体制。其优点是(A)A.通过独立的人事行政主管机关的监督,使公务员的地位和权力得到法律保障,做到安心任事。
B.人事机构与行政机关在职权上没有冲 突,工作上没有重复,有利于协调一致,提高行政效率。
C.考试权独立行使,公平客观,不受政党争斗的影响,行政首长不能私自任用亲信,可使公平竞争的原则得到保障。D.人事行政机构设于政府各部门内,对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较深入的了解,人事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公务员的工资中,(D)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需要,不区分职务高低。
A.职务工资 B.级别工资 C.工龄工资 D.基础工资
3.(B)主要了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与形象的社会评价。A.民主测评 B.民意调查 C.实绩分析 D.考核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B)年开始生效。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5.(A)是现代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发源地。
A.英国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6.我国公务员的人员分类实行(C)制度。
A.能力分类 B.品位分类 C.职位分类 D.级别分类
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机关需要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要求,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其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C)内进行任职培训。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8.中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同点不包括(C)
A.法制管理 B.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择和功绩制原则 C.两官分途 D.分类管理 9.公务员工资包括(B)
A.基础工资、职务工资 B.通信补助 C.工龄工资 D.级别工资
10.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其任用不是通过(D)
A.选任、委任 B.聘任 C.调任 D.通过统一的公开竞争性的考试
11.(B)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公务员机构——三人文官委员会。
A.1961 B.1871 C.1883 D.1920 12.(A)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生效,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诞生了。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二、多选题
1.我国公务员的权力有(ABCDE)A.参加培训 B.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C.申请辞职 D.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E.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2.政府部门人员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ABCDE)
A.提供人员管理的制度环境 B.选拔人才 C.用好人才 D.培育和开发人才 E.留住人才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ABCD)A.公平、公开竞争原则 B.党管干部原则 C.法制管理原则 D.功绩制原则 E.不可越级晋升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答:第一,人事管理将人只视为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并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并且开发的越充分,它能够给组织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就越巨大。
第二,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看作组织发展的主体,人与工作相比,前者具有广泛的能动性。
第三,人事管理主要关注事务性和程序性的内容,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则开始进入到组织的战略管理高度,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简述我国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答:第一,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第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第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做出的决定与命令。第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第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第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第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
一、单选题
1.(A)是对政府施政和行政管理是否合理合法的综合性、整体性评估,评估对象主要是政府管辖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A.宏观评估 B.中观评估 C.微观评估 D.中期评估
2.(C)主要体现为政府政治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包括制度供给和政治动员力。A.领导绩效 B.决策绩效 C.政府的政治绩效 D.行政效能
3.在行政绩效的层次中,(D)是行政组织的中层的工作绩效。这一层次的绩效通过人才的合理使用、良好的组织沟通和有效的控制、明确的责权划分、恰当的分工合作、有力的内外监督等体现出来。在行政管理全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A.组织绩效 B.社会绩效 C.执行绩效 D.管理绩效
4.在行政绩效的层次中,(C)是行政组织中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这一层次的绩效通过工作人员从事专业性、操作性工作的熟练程度和效果,非正式组织沟通的有效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对设备的利用率和成效等体现出来。在行政管理全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A.组织绩效 B.社会绩效 C.执行绩效 D.管理绩效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B)A.实践标准 B.群众利益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效率标准
6.行政效率测评的方法中不属于数量化方法的是:(B)A.行政费用测量法 B.行政功能测量法 C.速度费用指标测量法 D.管理活动效果指标测量法
7.我国行政绩效评估的主体是(B)。
A.行政机构 B.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公众 C.公务员 D.政府部门
8.政府对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是政府的(D)具体表现。
A.行政绩效 B.文化绩效 C.政治绩效D.社会绩效
二、多选题
1.行政绩效的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ABCD)
A.经济绩效 B.政治绩效 C.文化绩效 D.社会绩效 E.科学绩效 2.按照评估的侧面不同,行政绩效评估可分为(ABD)。A.经济效益评估 B.政治效益评估 C.综合效益评估D.社会效益评估E.专项效益评估
三、简答题
1.进行行政效率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社会效益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动机与效果统一原则。
2.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有哪些? 答:实现行政制度现代化;实现行政观念现代化;实现行政运作现代化;实现行政设备现代化。
四、论述题
1.论述行政绩效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答:行政绩效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政府的行为及其后果,而且全面地反映了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成就与不足,通过对行政绩效的评价能够促使行政管理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因此,它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行政绩效是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2)行政绩效是政府施政能力的标志(3)行政绩效是政府职能发挥的显示器(4)行政绩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5)行政绩效是行政改革的动力和准绳。
第十二章 行政责任
一、单选题
1.(D)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法律规范之下,从事行政管理活
动所享有的自主选择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以解决问题的权力,即有条件的行为选择权。A.申辩权 B.行政行为权 C.行政执法权 D.自由裁量权
2.对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行政责任是行政权力正确、有效运行的前提
B.政责任体现了对行政权力制约作用但缺乏保障作用
C.行政权力是行政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
D.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必要条件
3.社会责任不包括以下哪些的内容:(B)A.公民参与 B.社会管理 C.媒体的监督
D.社会利益团体的影响与作用 4.(C)作用在于审理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诉讼,裁定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推动行政任务的完成,保障行政责任中法律责任的实现。A.机关负责制 B.社会责任制 C.司法机关负责制 D.行政机关内部负责制
5.2003年8月国内首个政府行政问责办法——(A)出台
A.《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
B.《天津市人民政府行政责任问责制试行办法》
C.《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D.《成都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6.行政责任中的法律责任不包括:(C)A.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律责任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 C.社会团体的行政法律责任 D.行政受托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7.社会问责机制使得(D)可以依靠社会公众进行监视,一有问题即时发现,随即作出反应,并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领域,监督更具针对性。
A.社会监督 B.公众监督 C.社会监督部门 D.政府监督部门
二、多选题
1.根据行政责任的性质,可以将行政责任分为哪几类责任?(ABCDE)A.法律责任 B.政治责任 C.管理责任 D.道德责任 E.社会责任
2.在民主宪政国家,议会保证政府政治责任实现的主要手段有:(ACE)A.询问和质询 B.行政管理 C.政府行为调查
D.群众利益核查 E.倒阁权
3.我国的政治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ACE)。A.国家行为责任 B.行政责任 C.违宪责任 D.司法责任 E.政党责任 4.从行政责任的控制主体出发,可以把行政责任制分为(BCDE)
A.国家负责制 B.权力机关负责制 C.政党负责制
D.司法机关负责制 E.行政机关内部负责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行政机关内部负责制?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行政体系内部,行政机关对上级机关负责,行政官员对领导负责的制度,就是内部负责制。内部负责制包括根据行政管理的职能,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按照权责一致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合理确定职权和责任;行政监督和监察;行政复议。
2.行政责任制有哪些类型?
答:权力机关负责制;政党负责制;司法机关负责制;行政机关内部负责制。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现阶段应当如何完善行政问责制。
答: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监督控制职能。健全法制,以法律来约束行政权力。健全行政机关外部监督机构,有效落实行政责任制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的责任制度,充分发挥现有监督机构的作用。
第十四章 行政法制
一、单选题
1.(C)是行政法规的唯一制定主体。
A.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地方各级政府
2.(A)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国家法律、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同级权力机关的地方性法规而制定、发布的法律规范性文件。A.执行性行政管理法规
B.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 C.自主性行政管理法规 D.中央行政管理法规
3.制定行政管理法规的机关必须是(B)A.国家机关
B.由法律或权力机关授权的行政机关
C.社会团体 D.群众组织
4.行政执法的特点不包括(D)。A.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定性和广泛性 B.行政执法内容的法定性 C.行政执法行为的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
D.行政执法行为的强制性和社会性 5.中国共产党的(B)向全党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B.地方规章的效力低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D.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7.(D)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为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向行政相对人所做出的具有意向性的建议和引导的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执行 C.行政实施 D.行政指导
二、多选题
1.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原则为(ABCE)A.立法有据原则 B.效力分配原则 C.程序合法原则 D.社会立法原则 E.民主立法原则
2.行政强制执行主要分为(ABC)。A.间接强制 B.直接强制 C.强制征收 D.一般强制 E.特殊强制
3.从执法主体的权限来划分,可分为(AC)。
A.专业行政执法 B.单项执法 C.综合行政执法 D.权利执法 E.义务执法 4.行政规章根据其不同的制定主体,分为(BE)。A.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 C.管理规章 D.司法规章 E.地方规章
三、简答题
1.行政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行政管理法规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行政管理法规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一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等特征,除此之外,它还有自身的特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制定与实施的统一性;所含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内部的变动性。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的意义。
答:1.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依法治国的精髓是作为依法治国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授予并制约国家的权力,以实现以法治权。而在国家机关中,行政机关依据人民赋予的权力,担负着大量的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行使又是与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因此,行政机关在国家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能否依法行使行政权就显得十分重要。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正是保证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始终处于法律的约束之下。
2.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对政府行政法制建设的要求就越高:政府行政法制建设越加强,就越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行政机关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行政机关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起码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行政管理法规体系要完善;二是行政管理的措施要落实;三是行政机关要有科学的活动规则、程序和方法;四是行政组织机构运转要协调。而上述条件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才能实现。其一,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能够强化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设,既为行政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又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严加约束,促使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依法办事,廉洁高效。其二,加强行政法制建设,通过行政立法把行政权力转化为法律权力,在增强行政管理措施的权威性的同时,有利于行政执法活动将行政措施落到实处。其三,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能够以法规或制度的形式来对行政机关的活动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规范,使行政人员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以及怎样干.既调动了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促使他们严格地自我约束,从整体上保证行政管理协调有序,运转灵活,充满生机地向前发展。
第十四章 行政法制
一、单选题
1.(C)是行政法规的唯一制定主体。
A.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地方各级政府
2.(A)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国家法律、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同级权力机关的地方性法规而制定、发布的法律规范性文件。A.执行性行政管理法规 B.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 C.自主性行政管理法规 D.中央行政管理法规
3.制定行政管理法规的机关必须是(B)A.国家机关
B.由法律或权力机关授权的行政机关
C.社会团体 D.群众组织
4.行政执法的特点不包括(D)。A.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定性和广泛性 B.行政执法内容的法定性 C.行政执法行为的主动性和单方意
志性
D.行政执法行为的强制性和社会性 5.中国共产党的(B)向全党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B.地方规章的效力低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D.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7.(D)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为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向行政相对人所做出的具有意向性的建议和引导的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执行 C.行政实施 D.行政指导
二、多选题 1.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原则为(ABCE)A.立法有据原则 B.效力分配原则 C.程序合法原则 D.社会立法原则 E.民主立法原则
2.行政强制执行主要分为(ABC)。A.间接强制 B.直接强制 C.强制征收 D.一般强制 E.特殊强制
3.从执法主体的权限来划分,可分为(AC)。
A.专业行政执法 B.单项执法 C.综合行政执法 D.权利执法 E.义务执法 4.行政规章根据其不同的制定主体,分为(BE)。A.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 C.管理规章 D.司法规章 E.地方规章
三、简答题
1.行政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行政管理法规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行政管理法规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一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等特征,除此之外,它还有自身的特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制定与实施的统一性;所含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内部的变动性。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的意义。
答:1.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依法治国的精髓是作为依法治国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授予并制约国家的权力,以实现以法治权。而在国家机关中,行政机关依据人民赋予的权力,担负着大量的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行使又是与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因此,行政机关在国家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能否依法行使行政权就显得十分重要。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正是保证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始终处于法律的约束之下。
2.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对政府行政法制建设的要求就越高:政府行政法制建设越加强,就越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行政机关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行政机关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起码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行政管理法规体系要完善;二是行政管理的措施要落实;三是行政机关要有科学的活动规则、程序和方法;四是行政组织机构运转要协调。而上述条件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才能实现。其一,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能够强化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设,既为行政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又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严加约束,促使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依法办事,廉洁高效。其二,加强行政法制建设,通过行政立法把行政权力转化为法律权力,在增强行政管理措施的权威性的同时,有利于行政执法活动将行政措施落到实处。其三,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能够以法规或制度的形式来对行政机关的活动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规范,使行政人员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以及怎样干.既调动了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促使他们严格地自我约束,从整体上保证行政管理协调有序,运转灵活,充满生机地向前发展。
第十五章 行政文化
一、单选题
1.(C)是行政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行政意志转化为行政实践后的合理性成果。A.行政监督 B.行政文化 C.行政规范
D.行政评价
2.以下选项中,对行政道德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D)。A.鲜明的政治性 B.一定的强制性 C.高层次的示范性 D.广泛的民主性
3.行政心理中的(C)是行政改革的源泉。A.内部心理 B.法律心理 C.民众心理 D.社会心理
4.(B)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实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个体或组织的行政意识。A.行政道德 B.主体行政文化 C.行政意志 D.客体行政文化
5.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主要基本原则不包含(C)。A.为人民服务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 B.社会公正原则 C.法律公平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
6.社会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含的是(A)
A.全民监督的公正性 B.权利与义务的公正性 C.提供服务的公正性 D.利益分配的公正性
7.以下选项中不是行政心理特征的是(B)
A.直接性 B.稳定性 C.时代性 D.内在性
二、多选题
1.行政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BCDE)。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动态性 E.连续性
2.行政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过(BCDE)和等几个发展阶段
A.行政思想 B.行政心态 C.行政意志 D.行政规范 E.行政评价 3.行政心理受(ABDE)的制约。A.教育发展水平B.社会变革 C.思想心态 D.社会心理行政规范督 E.政治制度
三、简答题
1.行政精神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何?
答:行政精神与精神文明是密切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行政精神是
第五篇:《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阅读题及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丁梅芊《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
作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在对生命本源深刻思考和形象概括之上体现出宇宙万物的自然生长之美。《易经》的美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是人类所应当遵循的规律。《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不是专门为了说明美和艺术,但却是同美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直接相关的实质所在。就艺术范畴论,“天人合一”的文化潜意识使古代艺术家相信,人类所要表达的情感,于宇宙万物中能找到相应的事物、恰当的形式予以寄托,万物是心的外化,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所以,中国古典美学的先哲认为艺术应当“法天贵真”,艺术创作应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比如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盘古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即暗含着人终归要物我合一,归入自然之万物,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先民“天人合一”、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
《易经》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有深刻的阐释:乾为天,为阳,为刚。乾为天,乃纯阳至刚者。《乾?文言传》中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易经》中虽没有明确指出“阴柔之美”,却也间接地描绘了阴柔之美的各种现象,如“天地变化,草木蕃”、“山下有风”、“地中生木”、“鸣鹤在阴”之类,都颇能给人以阴柔之美的感受。由于阴、阳二者在不断变易、互相融合与转化过程中可以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所以,“阳刚”与“阴柔”结合的“和谐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和谐”作为美学思想,最早表现为音乐艺术理论中“和”的观念,《乐记》在音乐艺术风格上即体现出了对“阳刚”和“阴柔”艺术风格的兼收与并蓄。
《易经》对隐喻象征这种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它所采用的论证、论据及论证方法都是隐喻性的,都是借助自然中具体存在的事物或形态来阐释抽象晦涩的哲学道理。《系辞下传》即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各卦各爻,是对万物万类的抽象概括和升华结晶,但又以实际存在的卦象符号来表现,即“八卦以象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象”具有“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一切艺术都无法脱离“象”的构成问题,因此,《易经》关于“象”的理论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美学意义。《易经》的隐喻象征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就诗歌创作而言,《易经》即开启了一种隐喻、象征的创作传统。中国文学一贯讲究“立象以尽意”,例如“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困于株木”等词语中就包含着丰富的意象。恰如“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成为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的代称,中国古代诗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从而使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表征。
16.结合全文,概括《易经》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运用文本中的理论,结合具体例子,探究我国的书法艺术体现的美学思想。(6分)
试题答案:
16.答:(1)《易经》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影响了艺术应当“法天贵真”的创作理念;
(2)《易经》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影响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3)《易经》隐喻象征的抽象之美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创作思维、创作传统、创作风格等。(每点2分)
17.答:首先指出《易经》对隐喻象征这种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然后举例分析隐喻象征这种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最后举例分析《易经》的隐喻象征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每点2分)
18.答:例:书法艺术体现了一刚一柔的“和谐”美学思想。线条是书法形象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纵观古今书法,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为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完美的书法作品无不包含诸如曲与直、藏与露、方与圆等刚柔线条的辩证统一。(也可从“师法自然”“隐喻象征”等方面谈,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举例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