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不举手就是不动脑吗?
积极举手发言确定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孩子能大胆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学生们交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
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记住,多举手!”“你这孩子,真笨,上课老是不举手“老师提问题了,要马上举手!”“我明天要问老师的,你有没有举手?”可能有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积极举手发言,认为只要孩子积极举手发言,这表示他(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学习成绩一定会不错。
但不举手的孩子就表示他就不动脑筋了,就不聪明了,我觉得这绝对不是的.我在教学中发现,通常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太举手,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不太举手,情绪不佳的孩子不太举手。这些孩子你能说他不动脑筋、不聪明了,不!绝对不能!他们有些也是学习的姣姣者,但由于他的个性或某些因素改变了他们的表现,这些孩子往往知道问题的答案,却不敢回答或不想回答,他们有的怕答错了被别人笑,有的觉得不举手挺好的,反正自己也知道这是为什么?确实,有时,老师把不举手的孩子叫起来,他也能把问题回答的相当精彩,可见,并不是不举手就是不动脑筋。
《新纲要》颁布后,更突出了幼儿的主导性地位,教师只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的观察操作过程中,经过老师的适当指导,从中掌握知识的,新的教学理念下,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创造想象能力更惊人了,合作交往等能力更一层楼了,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满灌式教学,和一问一答式教学了,因此,有些孩子一次教学活动下来,举手发言不多,但知识能力掌握的却也不错,要说他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他能把想法与自己旁边的同伴交流,这也很不错呀!
有些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多举手,从家长半日活动观摩中,很多家长就一直盯着自己的孩子举手,有些甚至还时不时的提示自己的孩子举手。孩子很遵命,只要老师一提问题,他条件反射似的举手,但每次都答非所问,或目瞪口呆,不知要答什么,这样的孩子也很多。
要培养好一个优秀的孩子确实很难,“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觉得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是我们每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所共同思考的,共同努力的,不举手不是不动脑筋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发现,相信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第二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的话语不该被充耳不闻
在一所幼儿园观摩教师讲授“浮力”的课程时,笔者看到这样一幕师幼沟通的情景:教师准备了塑料泡沫、水盆等材料,问幼儿如何让物体A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去。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各自的想法,“让A飞过去,给它一对翅膀”“直接把A扔过去”“找船把它带过去”,等等。但是,教师对这些答案都不置可否,也没有给幼儿解释的机会,只是再次询问“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幼儿想到用塑料泡沫,无奈之下,教师引导道:“老师有一种很好的办法,你们想不想听?”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接下来,教师开始进入预设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将物体A与塑料泡沫绑在一起,放在了水盆里,开始讲授浮力。
这种情景在日常集体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很多教师有时会刻意引导幼儿说出符合自己教学预设的声音,对幼儿的话语充耳不闻,个别比较严厉的教师甚至排斥、压制对高度固定化教学产生威胁的言行,以使这种高结构高控制的教学达到所谓的完美。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马拉古兹在瑞吉欧不仅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幼儿百种语言”,同时探讨了“倾听幼儿百种方法”,他认为“基于幼儿视角的倾听是幼儿与成人鸿沟之间的重要桥梁”。其后继者瑞纳尔迪将“倾听教育学”界定为“倾听是一个主动式动词,要给以解释并赋予信息一定意义,以及对被倾听者进行评估”。当代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他指出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然而,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杜威批评的单项式倾听--幼儿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局面依然广泛存在,影响着教育品质的提升。
幼儿纯真年幼,尚不能很好地对教师“察言观色”,加之想象力活跃、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经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和想法,给出教师“非期望答案”。教师唯恐不能很好应对,为避免尴尬或有损自身形象,以及担忧影响教学进程,故意选择装聋作哑或淡化处理。
一位教师就曾经对笔者说:“幼儿话很多,说话有时东一句西一句的,经常莫名其妙地提出一些问题,如问螃蟹为什么横着爬,很多问题我哪知道,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与预定知识、技能无关的话语不被接受,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使得幼儿本体的意义世界无人问津,这是残缺、畸形的教育。幼儿蕴含的好奇、求知、热情、探索以及生命的灵动随之磨灭,这是陶行知批评的“死读书”的变异与复活。
台湾教育家欧用生曾说:“教室中的语言很重要,不管说话、对话,甚至是不经意的叽叽喳喳声对教学都有意义,教师要仔细聆听,并敏感地回应。”教师应善于把握教育契机,跟随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言语中挖掘优秀的教育素材,引导幼儿开展一些探究性的主题或方案教学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与幼儿展开对话性合作。从积极生命体的人性发展,民主和谐精神的养育出发,教育领域应积极建构基于协商、互生、对话的倾听式教学模式。
倾听的教育是对幼儿生命权利的尊重,是遵循主体性原则下师幼之间精神默契的体现,是脱离教育功利主义转向幼儿本真生活世界的复归。教师对幼儿的倾听质量直接制约幼儿主动参与、发起课程决策的程度。从教学角度而言,教师对幼儿话语的充耳不闻会导致课程的封闭化、单向化、成人化、知识化、预设化、固定化,阻碍课程的生成与创新。幼儿园课程应是开放化、生活化、经验化、多样化、动态化的,而教师对幼儿及时地认真倾听则是生成、回归幼儿园人本主义课程、鲜活动态课程、多样化经验课程、特色化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报》2017年8月27日时松/文)
第三篇: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那是我从中学调入幼儿园工作不久的一天早晨,由于主班教师有事,所以由我负责到幼儿园门口接待孩子。小自由妈妈送来幼儿园,可到了大门口,他怎么也不肯进来,我赶紧上前迎接,他这才勉强进园。或许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所以不肯进来?我猜测着。但之后连续出现的同样情景否定了我的猜测。那以后又有几次,小白走到了幼儿园大门口还是不肯进来,最终都是由妈妈强行把他抱到活动室里来的。
我一时不明白小白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为此,我和主班教师都找小白谈心,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是小自觉得我这个新来的老师不太喜欢他。所以产生了不愿上幼儿园的念头。
我为什么会让小白产生这样的感觉呢?为了寻找答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别留意小白。渐渐地,我发现他是一个既活泼好动又非常敏感的孩子,比如早上来园时,他看见我在接待别的小朋友而一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时,他就会不高兴;在幼儿园一日生活过程中,他经常是一会儿跑到盥洗室,一会儿跑到活动室,推推这儿,摸摸那儿。当我直接批评他时,他就会不高兴,有时则会装着听不见,有时还会用眼睛瞪我,朝我出粗气。我逐渐意识到,问题确实是出在我身上。因为我刚从中学调入,对幼儿的发展和教育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不甚了解小白的个性特点,很多时候会像对待中学生那样对待小白。以后,我努力地学着观察和了解他,学着以适宜的方式与他互动。例如,我会经常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说说话,慢慢地,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亲密了、融洽了。小白走到幼儿园门口不愿进幼儿园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小白事件”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首先得系统学习有关幼儿发展和教育的理论,深入研究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运用适宜的方式与孩子互动。我决心从早晨见到孩子的第一面开始,以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感到温馨,感受到老师的爱。在工作中我要做到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成为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第四篇: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放任鼓励孩子使用。家长认为学习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扩大孩子的社交圈,APP应用也可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况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用新媒体设备还可以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兴趣。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家长坐在一边翻看着手机,孩子在旁边也在摆弄手机家长在一起谈笑风生,一群孩子则拿着手机或平板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手机等移动设备就逐渐成为孩子“迷恋”的“玩具”。另一种则是严格禁止孩子接触任何新媒体设备。他们认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会给孩子的眼睛等造成很大的伤害,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会给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且一旦孩子“触网”成瘾之后,则很难戒除。因此,他们将孩子与网络完全阻隔开来。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设备也逐渐成为未来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必备工具。现实生活中幼儿接触与使用新媒介的状况已超乎我们的想象。2015年,“儿童与媒介”调查报告显示,幼儿园学生的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接触和使用手机等新媒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尽管如此,英国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指出,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电脑,因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我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也认为“9岁前不要让孩子单独‘触网’”。真实的生活经验与直接体验是幼儿获得社会认知的重要方式,幼儿特别需妻通过现实生活世界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而不是通过电子媒介中片面的、虚拟的和碎片化的世界。因此,对于幼儿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我们不是简单地阻隔而是正确引导。
首先,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加强监管指导。网络新媒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谈网色变”,对孩子“触网”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避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熏染,父母干脆直接让孩子与网络“隔离”,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不可取。当身边的同伴都在谈论和使用手机游戏或社交工具时,孩子会感觉与他们之间有“隔离”而难以融入同伴群体,而且网络本身有着丰富的信息与学习资源可供孩子选择与使用。
其次,不能让孩子单独“触网”。可以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但一定是在父母或成人的监管与指导下而非他们单独使用,这种监管指导本身也是一种对孩子的陪伴。当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独自使用网络新媒介时,通过父母的陪伴或共同使用,可以监管孩子的使用方式与过程,同时还能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新媒体知识,如教孩子如何发邮件等。
第三,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时间控制。内容良莠不齐与无法控制使用时间是家长反对孩子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理由。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有教育意义的媒体工具和应用软件,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使用,从而形成探索的兴趣。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如规定只能在周末使用,而且只有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才能使用,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也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孩子网络“上瘾”等问题。
通过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控制,孩子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与游戏,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媒介素养,从而既能科学地“触网”,又不被互联网给“网”住了。
第五篇:不举手就发言------小议大班幼儿课堂常规
文章题目:不举手就发言------小议大班幼儿课堂常规
作者单位:宣武区长椿街幼儿园 作者姓名:魏天骄
内容提要:
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只重视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
关键词:课堂常规 创造性 举手发言,作为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第一天起,它就被一只无形的手束缚着,举手才能发言,它既是教师组织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更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常规!
一、何为举手发言
首先,举手是幼儿与教师沟通的一种信号、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在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幼儿举起了手,教师让他回答问题,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幼儿举手是为了向教师表明:“我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而教师之所以让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将举手视为一种信号(表明幼儿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和一种手段(幼儿借此引起教师注意并由此而引发师幼沟通)。
其次,举手是教师为了维护良好的课堂常规而制定的一项规则,这里所讲的课堂常规是指那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宽松自由的课堂。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规则具有强制性,即所有的幼儿,不论愿意与否,都必须遵守。教师在教育中也时常强化幼儿的举手意识。如有的幼儿没有举手就站起来时,教师常会做出举手的动作,或说:“你要想回答问题时,就请举手。”经过教师的不断强化,幼儿渐渐懂得并能很好的遵守这一规则。
二、发言前是否该举手
举手才能发言,如果我们只从单方面讲,是为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到有耐心的听完别人讲话,能够尊重别人,其实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发言先举手”并没有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好处。发言多了“举手”这道程序,孩子就多了一些犹豫,少了一些真实,多了一层顾忌,少了一点灵性,创造性的火花可能因此而泯灭。我想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最大的、最自由的空间。
案例1:记得观摩课后我表扬了今天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的几个孩子,并且把小糖果作为奖励送给他们,同时也希望其他孩子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努力。但就在这时只见王若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急忙赶过去问她:“怎么了王若桐,发生什么事了?”没想到她哭得更凶了,哽咽着告诉我:“我今天也特别认真的举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是看不见我?我看见这么多老师在又不好意思叫你„„”看着孩子泪如雨下的小脸,脑海里迅速回想了一下今天王若桐上课时的情形:今天她坐在第一排的最边上,因为来的客人太多就挡住了我的视线,因此这节课她完全处于在的我视线之外的状态,所以她举手时我根本看到?我想如果要是放在平时以小姑娘的性格,早就站起来叫我了,可偏偏昨天刚提过了举手 发言的要求,所以她今天没敢站起来讲话。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有太多说不出来的歉疚,什么也别说了马上向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情,促使我回想起了观摩课之前的那一幕,那时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了课堂常规要求,并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上课要坐端正,两手平放在腿上,如果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而且这样既会影响了自己,还影响其他小朋友。
2、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叫其他小朋友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谁也听不清,还会影响大家。小朋友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回答问题,大家才能学好本领。
3、如果桌子上有学习用品,不要随便乱动,作练习时,要保持安静,如果有问题要轻轻的叫老师帮忙。
其实,课堂常规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集体观念。难道这些课堂常规中的条条框框就真的束缚了孩子发展吗?回到家后,我又一次审视着今天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举手才能发言”——我质问自己为什只有举手才能发言?如果孩子一节课不举手就没有权利回答问题了吗?举手发言是已经惯用的课堂常规,它真的是很重要吗?其实那些个性鲜明、思维独特、见解独到、因为自己的兴奋,奇思妙想,脱口而出的答案不正是我们最喜欢的吗?
三、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具有独特价值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爱表现的幼儿,有时未等老师讲完要求,早就“我来!我来!”“我知道!我知道!”情绪相当高涨,有的孩子甚至张嘴就说,好象这个机会一定要给他不可。老师经常提醒他们在别人说话或回答问题时候,你要耐心的去听,这是常规要求。可是作为老师也要看到,不举手就回答问题的孩子,具有最独特价值的一面:
1.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是聪明伶俐、思维活跃、反应迅速的儿童.对于教学内容经常一点就通。
2.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是头脑灵敏、机智的儿童,他们喜欢自由联想,有强烈的表现欲,喜爱参与。有许多鬼点子常出乎教师所料或所控,对教师的“权威”或“常规”形成挑战,因而往往受到误解和批评。
3.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是热情、主动,并乐于帮助他人的儿童。所以往往会获得比一般儿童更多的心里体验。
4.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是具有创造性的儿童,由于他们的大胆、勇敢,他们的“异想天开”、不拘一格.使得他们做事情并不墨守成规,他们的世界总是充满着传奇色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合理地参与。
案例2:分享阅读活动中,老师在讲“生日气球”的故事。“生日聚会结束时,袋鼠妈妈送给了每位客人一只气球。当一只小刺猬手拿气球兴奋地冲出屋子时,他的脚被气球的绳子缠住了,于是摔倒了,气球被小刺猬身上的刺扎爆了,旁边的小动物看着它都惊叫起------”讲到这里,我说:“请小朋友帮小刺猬想想办法,怎么做气球就不会炸呢?”于是,小朋友们开始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聂宏博没有举手就在下面大声说:“老师,请客人们帮小刺猬拿着气球,即使小刺猬摔倒了,气球也不会炸的。”我对聂宏博说:“你说得很好,但希望你下次举手了再发言,好吗?”接下来,我又陆续请了几个小朋友发言,这时聂宏博又举起了小手,见老师请了别人没有请到自己,怎么也坐不住了,身子扭动着,嘴里发出了“我、我”的叫声。我看了他一眼,并对他说“聂宏博,请你先听完别的小朋友讲完再说好吗?”听了我的话聂宏博很不高兴的把头转向一旁,但嘴里还是在咕哝着,像是在说:“还可以请客人们把苹果扎在小刺猬的刺上,即使小刺猬摔倒了,气球也不会炸了。”听到他的回答后,我心中不由地一惊,他的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多么的可贵,而我差点就把它给扼杀了!我为什么要单纯为了课堂常规而剥夺了孩子任意想象、自由发言的机会呢?想起平时上课时,有多少次为了课堂常规,而导致孩子们不能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啊!想到这,我不禁不些汗颜,也许有的孩子积聚起来的一点点小小的自信和兴趣就因为得不到表达而消散殆尽,再也不愿意思考了。
于是,在这节活动的后半部分我放开禁令,允许幼儿可以不举手自由发言。可以想象,班里确实有点乱,但看得出来,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地思考和参与,当听到特别有价值的发言时,我就让孩子们静下来,让该小朋友在全班重述一遍。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放开了束缚,各抒己见,思维变得极其活跃,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奇思妙语脱口而出。这节教学活动孩子们说得无比开心。
四、“不举手就发言”的最佳时机
发言前到底该不该举手,首先不能盲目的下结论。我觉得应该根据情况选择。在大班的日常教学中,如果30分钟都进行“不举手就发言”是不可能的,那么“不举手就发言”的最佳时机在什么时候呢?
1、用于开放式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不唯一性,而且需要一定时间的思考,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思考的时间,都能讲出自己的感受来,这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表现的机会。如分享阅读活动《池塘》,书中描述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在大书的结尾处老师请幼儿续编故事,可以这样提问:“小青蛙长大了,它要离开家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你认为它会去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对这一问题既需要想象,又需要组织语言,所以留给每个孩子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孩子刚刚看了大书,心中有了深切的感受总会有几句话要说。这个时候“不举手就发言”就恰到好处,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课堂将出现新的高潮。
2、用于富有争论性的问题。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见解,所表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我们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有“争议”的问题时,让他们自由争辩。在争论中理解,在争论中感悟,在争论中升华。如孩子们在学习分享阅读《老鼠与蝙蝠》时,我向孩子们提出“老鼠和蝙蝠的外形、习性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这一问题我就灵活采取“不举手就发言”,孩子们在激烈的争论中,弄明白了老鼠和蝙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3、用于疑问时。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引起认识上的矛盾,才能促进他们自身去探索。如在上数学活动《数块多想法拼图》时,因为整节课都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所以这节课我先讲解做练习时的要求,然后请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待幼儿练习之后,我会请在操作练习中有问题的幼儿直接站起来提出疑问。因为孩子们心中有困惑,都想迫切解决,如果用举手发言那就不能满足幼儿这时的心理需求。
4、不需要过多思考时。试想当一个问题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时候,如果老师指名回答,即耽误宝贵的时间,又会使思维反映快的孩子受到限制,这样不 如让孩子自由回答。
总之,让幼儿不举手就发言,不仅仅是教师权力的下放,更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为人先的发言勇气。孩子们也会随之打破传统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的轻松起来,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和创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