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范文模版]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3.,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
4.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6.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的“天山”代指(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两句,描写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曹刿论战》选自《 》。(2分)
lO.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l.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B.第二自然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第三自然段写曹刿论述长勺之战的取胜原因。D.文章紧紧围绕“远谋”来选取材料。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狗恶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注释】①酤酒:卖酒。②迓(yà):迎接。③齕(hé):咬。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为酒甚美()(2)则酒何故不售()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4.宋人酤酒不售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则因“狗恶”而“酒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中国馆:一抹飞红耀浦江
①蓝色的天空,流淌的江水,灰色典雅的外滩建筑群,飞贯两岸的卢浦大桥--在这动与静、蓝与灰的“上海之夏”布景中,披上红装的2010世博中国国家馆,斗拱巍峨,华美大气,悬立于天地间,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②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蕴含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③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 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人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④在外观上,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一些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馆外墙的“中国红”,不仅表现出中国人对色彩同样有着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而且让世人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⑤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最能直接真实地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许多人打趣说:身披“红衣”的中国馆,包裹着的是“绿色肌体”。
16.第③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应是:()(3分)
A.开放性 开创性平民化 B.平民化 开放性 开创性
C.开创性 开放性平民化 D.开创性平民化 开放性
17.从全文看,下列关于世博会内容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国家馆悬立于外滩建筑群与杨浦大桥之间。
B.中国国家馆造型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
C.中国国家馆外墙颜色“中国红”,是科学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D.中国国家馆最真实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8.第⑤段“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从全文看,作为展品,其特点具体体现在:
(1)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6分)
(2)。
(3)。
(4)。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馆的特点。(3分)
20.2010年5月世博会就要在上海举行了。请按照文章介绍的世博会主题和内容介绍,拟一条广告语,并就你的广告创意进行说明。(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盖 房
阎连科
①为了盖房,父亲每年过节都很少添新衣;为了盖房,父亲把房前屋后能栽树的地方全都栽上了泡桐、杨树。
②到了冬天,父亲还在那树苗身上涂上白灰、围上稻草,以使它取过暖冬。春天来时,他把这些稻草取掉,和让孩子们脱掉过热的棉衣一样,再在小树周围扎下一圈枣刺棵儿,以防孩子们的热手去那树上摸碰。父亲就这样如疼他的孩子那样养护着那些小树。
③那些小树在几年或多年之后,长到中年、老年,就成了我家房上的檩梁。
④到我家那七间房子全都成了瓦房以后,父亲虽然不是第一个盖筑瓦屋的村人,却是第一个让家里没有草房--包括鸡窝、猪圈--的房主。而且,在我们家的院落里,父亲在他哮喘病已经明显加重的时候,还带着避寒的暖纱口罩,拉着板车,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蹬过已经封冻结冰的几十米宽的酷冷伊河,到几十里外的一条白涧沟里寻找二三指厚的红色薄片石头,拉回来铺满院子、铺满通往厕所和猪圈的风道小路,使那二分半的宅院,没有见土的地方。
⑤每到雨天,街上和别户各家,到处都泥泞不堪,只有我们家里洁洁净净。那样的天气里,我们家院里总是站满了村人邻居,他们在那不见泥沙的院里,打牌说笑、讲述故事、议论命运和生老病死,把我们家那所宅院和那宅院中围困着的乡村人的人生,当成村落建筑和日子的榜样与楷模。
⑥事实上,那所宅院和宅院中的日子,的确在那片村落和方圆多少里的村落中,都有着被夸大的影响和声誉,对许多农民的日子起着一种引导的督促。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yuán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
⑦记得最后盖我家东边那两间厢房时,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我们姐弟全都高卷起裤腿,站在冰河中用力猛推,不仅没能把车子推动半步,反而每个人的手脸都冻得乌青,腿和脚在冰水中哆嗦得不能自已。这时候,父亲回过身子,从车辕间出来,把我们姐弟从水中扶到岸上,用棉衣包着我们各自的腿脚,他自己又返回水中,同哥哥一道,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用肩膀一块块扛到岸边,直到车子上的石头还剩一半之多,才又独自从冰河中把车子拉上岸来。
⑧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父亲浑身挂着水和冰凌……哥哥也抱着一块水淋淋的石头最后从冰河里出来。他把那石头放在车上,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⑨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
⑩“得趁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血yuán 关系
2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这样”指的是:(4分)
(1);
(2)。
23.第②段画线句“父亲就这样如疼他的孩子那样养护着那些小树”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
24.第⑥段画线句“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yuán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许多的生寿。”这在第⑦、⑧段中具体表现为:(6分)
(1)
(2)
(3)
25.对文末一段父亲的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想抓紧时间把房子盖起来,否则就干不动了。
B.父亲想抓紧时间把房子盖起来,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C.父亲想在有生之年把房子盖好,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D.父亲想趁哮喘病还不太重,抓紧盖好房子,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26.第⑧段,父亲从冰水中出来,他的忍着病痛搬运石头的形象让“我们”深深感动,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⑧段的省略号处,补充描写父亲此时的形象。(80字左右)(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7.题目:从来没有这样
要求:
(1)请在题目的横线处填上恰当词语,组成完整的题目后作文。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18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千载谁堪伯仲间
3.青山绿水
4.蓦然回首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4分)
7.(2分)抗敌前线
8.(2分)D(应该“表现”为“回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2分)《左传》
10.(3分)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11.(3分)D(应将“远谋”改为“论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共4分,每题2分)
(1)制作
(2)原因
13.(3分)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14.(2)狗猛
15.(3分)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或如果环境险恶,人们也会裹足不前)(点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即可)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情,酒又酿的香醇,而且店铺们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很多道理)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呲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16.(3)C
17.(3分)A
18.(6分,各2分)
②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
③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
④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19.(1分)举例子(2分)使用的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20.(6分,各3分)(广告语主题明确、语言明确;理由阐述能有效运用文本内容)
如,①激情世博展风采,你我参与更精彩(理由: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做世博志愿者,自愿无偿地开展文明宣传。展示“风采”,赢得“精彩”。)
②成功的过去,和谐的现在,美好的未来!(理由: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③美好的城市,魅力的上海,美好的生活!(理由: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最能直接真实地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④世博魅力无限,上海精彩有约(理由: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斗拱巍峨,层叠出挑,引入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既环保又节能。展现了建筑的魅力和建设者的精彩。)
⑤城市 合作 发展 供赢(理由:和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一致,体现了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四)21.(2分)缘
22.(4分,各2分)
(1)冬天,父亲在树苗身上涂白灰,围稻草;
(2)春天,父亲又去掉树身稻草,在小树周围扎下一圈枣刺棵儿。
23.(4分,各2分)比喻 生动地突出了父亲爱树如子的深厚感情
24.(6分,各2分)
(1)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
(2)石车陷冰河中,父亲卸扛一半石头到岸,父亲又独自把石头拉上岸。
(3)父亲从河水中出来,浑身都挂着水和冰凌。
25.(3分)D 26.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几乎衣服的每个部位,都挂着水和冰凌。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青色,额头上的汗都是憋出来的。父亲脸色青胀,咳嗽不止,艰难地呼吸着。(围绕“冰凌”“哮喘”其中一层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第二篇: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2.,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6.,琅琊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二,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曲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江南情感的词语是(2分)
8.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题旨所在。
B.“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选文的作者是 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1.下列关于引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客骚人”就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B.选文中的四个问句都是反问句。
C.“古仁人之心”表现为“进亦忧,退亦忧”。
D.第一段从空间、时间上高度凝练地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②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③深矣,常有以自下④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⑤。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相:担任国相。③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④自下:谦虚。⑤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夫问其故()(2)名显诸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14.请用文中词语概括晏子及其马夫外出时的不同表现。(2分)
晏子 马夫
15.结合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是
(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石库门里弄文化遗产
①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临之际,世博会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于2009年5月在上海召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意味着世博场馆和园区的建设,更要 甲 上海的传统风貌和人文特征。精彩世博会,魅力石库门,保护和利用石库门文化遗产是 乙 上海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途径,是 丙 上海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机遇。
②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记忆,继承了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开近现代民居建筑之先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石库门里弄建筑是上海近代以来最典型的民居建筑。保存至今,已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形象,是上海乃至中国20世纪遗产的杰出代表之一。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盛行于 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不少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
③石库门里弄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它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客堂间,为会客、宴请之处。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部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用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后来为了扩大生活空间,附屋的坡顶改为平顶,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即亭子间,亭子间屋顶作晒台用。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和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有着中国传统四合院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与此同时,石库门建筑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④作为市民生活空间,石库门里弄已成为上海城市生活的缩影,也是上海宝贵的城市记忆,更是上海市民的精神家园。里弄讲究和谐相处,傍晚时分,孩子们在弄堂里玩耍,各家
大人从窗口就能看到孩子,还有前门阿姨、后门奶奶帮着照应,那是多么有文化韵味的场景,那就是我们久久怀念的里弄风情。作为历史文化空间,石库门里弄不仅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而且孕育了无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和艺术成就。现在上海的不少名人故居就是石库门里弄建筑,像位于茂名北路甲秀里的毛泽东旧居,又如位于溧阳路的郭沫若故居、鲁迅藏书室等。
⑨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石库门建筑逐渐老化,居住在石库门里弄的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亟待改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保护更新的多种途径,不仅要保护石库门建筑,还要发展石库门文化产业,促进“商业、旅游、文化”联动发展,让石库门文化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此作为保护和利用石库门文化遗产的重要目标,继续开创上海文化传承和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
16.第①段甲乙丙三处的词语依次应为(2分)
A.提升 体现 延续 B.延续 提升 体现 C.体现 延续 提升
1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分)
18.第③段石库门里弄建筑“中西合璧”的特征体现在:(7分)
(1)
(2)
(3)
19.根据文意,不属于石库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3分)
A.石库门建筑 B.石库门旅游
C.石库门历史 D.石库门风情
20.如果让你做一名宣传石库门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请你根据上文拟一条宣传语,并说明这样拟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l--26题(28分)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告诫她:请改用钢笔写字。又怕这一小小的举动,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于是作罢,悄悄地在那张写满铅笔字的纸页上,写下我要说的话。
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备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行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股,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譬如,我明明见她从那头的路口独自向我走来,却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恍然丢失了她的踪影;明明见她在球场上拍着篮球,却在与旁人寒暄过后的视野里,唯剩一个篮球在空荡荡的球场跳跃;明明见她在厕所的出口耷拉着脑袋洗手,却在惊鸿一piē之后,再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
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预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举办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即将获得冠军,他却选择了止步,他的无人可解的行为,已经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让他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一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后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愧疚。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21.根据拼音写汉字。惊鸿一piē(2分)
22.文中画直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4分)
23.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经历了从 愤怒 的情感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老师。(5分)
24.本文标题“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的含义是
(6分)
2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采用顺叙的顺序,清晰地叙述了“我”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事。
B.“请用钢笔写字!”是一个感叹句,强烈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C.标▲的段落中的省略号表示小男孩说话断断续续。
D.文章结尾妙在点题的同时,还引人深思。
26.将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扩写成一段80字左右以描写为主的文字。(8分)
三、写作(共60分)
27.题目: 点燃心中的火炬
要求:(1)写一篇60O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2分)
1.千载谁堪伯仲间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断肠人在天涯 4.月上柳梢头
5.其余则熙熙而乐 6.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6每空3分,每错一字扣1分)7.爱杀(2分)8.A(2分)9.宋 范仲淹(2分)
10.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3分,关键词“求”、“异”)
11.D(3分)12.(1)原因(2分)(2)名声(2分)
13.然而(看)你的意思,却自以为这样就足够了。(3分,关键词“为”“足”)14.晏子 志念深矣 马夫 意气扬扬(或“甚自得也”)(2分)
15.人难免犯错误,知错能改仍不失为人才。(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16.C(2分)
17.举例子(1分)石库门里弄不仅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而且孕育了无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和艺术成就。(或石库门里弄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3分)
18.(1)它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2)有中国传统四合院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3)总体上联排式布局来自欧洲、外墙细部和门头的装饰多为西式图案(7分)
19.B(3分)20.略(4分)拟题2分,理由2分 21.瞥(2分)
22.排比(1分)生动地写出小女孩处处躲着老师的情状,表现她深深地受到了伤害,也充分体现地渲染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之情。(3分)
23.心酸 不安 愧疚(3分)关爱学生、善于自我反思(2分)
24.“金色钢笔”既指小男孩在长跑比赛中获得的奖品,又喻指那个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小男孩,他即使受委屈也心甘情愿地为友情而付出。(6分)
25.B(3分)
26.示例: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一边放慢脚步,一边不断回头看,最后他干脆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双眼紧盯着后面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当有两人陆续
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8分)
第三篇:崇明县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OO分钟)
一、文言诗文(42分)
(一)默写(18分)
l、蛾儿雪柳黄金缕。(《青玉案·元夕》)
2、,一览众山小。(《望岳》)
3、上下天光。(《岳阳楼记》)
4、,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五十弦”的意思是。(2分)
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2分)
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
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
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对本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写了大王受蒙蔽的程度。
B、第二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C、第三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D、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直率的贤臣和虚心的明君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5题(12分)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岳父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②。公深以为疑,③使子弟密窥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
‚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率(lǜ):标准。③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好:.
(2)遽抚掌曰遽:____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窥之。.
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佐酒”的意思是指边读书边喝酒。
B、从子安读书习惯中看出他读书的全神贯注。
C、从岳父“深以为疑”到“大笑”的变化中可看出他对苏子美饮酒的赞赏。
D、从苏子美两次为张良“满饮一大白”的举动中看出他对张良的赞美之情。
15、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____人。(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0分)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奇清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③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你原本不愿听到不想知道的话儿,可它还是让我们听到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穿耳而过。
④譬如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⑤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经意,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要认认真真活在当下。由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掉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耗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家人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缤纷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⑥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
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⑦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cuì,但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cuì姑且不说,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⑧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也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⑨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就少了;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忠言箴语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吧……
(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3月29日,《读者》杂志2008年11期选)
16、根据拼音写汉字:出类拔cuì(2分)
17、本文的论点是。(3分)
18、本文的论证过程非常严密。以第4段为例,先假设举例听到的需要穿耳而过的话语,然后阐述了要“穿耳而过”原因:________,因而得到的收获是:____。(6分)
19、阅读第9段,依据前后句句式和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词组。(2分)
局促和紧张多了,_______就少了
20、根据第5段的论述,写出自己对“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权耗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一句含义的理解。(4分)
21、本文论证过程的结构为(3分)
A、总分B、层进C、并列D、对照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7题(28分)
母亲的星空
2010-11-1作者:张翔来源:博客
(1)子安是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隔壁的一栋平房里。自从八年前,他离家出走之后,谁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上个月,他却意外地回来了。
(2)子安是一个倔犟的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他成绩一直很好,但是高三的时候,却想与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去闯荡,报答养育他的母亲。他从小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他很心疼母亲。
(3)子安的高考成绩令大家都大失所望,他原本是冲击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但是最后只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母亲给了他充分的安慰,让他要么去上那所大学,要么留下来复读第二年再考。但是,他却坚决地说:‚妈,我不想上了,让我出去打工吧。‛
(4)母亲大惊失色,怀疑儿子已经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而故意制造高考失分的。一场巨大的家庭矛盾爆发了,母子俩发生了一场从未有过的争吵。母亲说,你要么好好学习,要么就别回这个家。最后,子安()离家出走了。他走的时候甚至大吼了一声:‚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果然,他几年没有回来,母亲找了好几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5)直到昨天,他回来了,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也悄然来到了我的面前。我问他,你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他说,其实早先想回来的,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直到前天遇到了一件事情,才下决心回来了。
(6)事情发生在前天,当时,他在西北一座城市的火车站。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要去更北的一座城市,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他已经不记得漂泊过多少座城市了,他一直没有像样的本领,没有过硬的文凭,只好一直流浪。
(7)漂泊了八年之后,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冲动的少年,他常常为自己年少时的轻率而后悔,但是他很倔犟,既然说过不回家,那么无论生活是多么困苦,自己是多么思乡,他都不愿意回头。他总想混出个样子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自己有能力像个男子汉,去承担自己的人生。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一塌糊涂。他常常为此而难过,但是回头的路已经太遥远。
(8)那天,北方的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火车准时抵达,他检票进站了。火车是过路车,停靠的时间只有区区五分钟,人们像潮水一样向站台上拥去。
(9)他的前面是一对母子,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身上背着包,手里拖着皮箱,后面跟着一个农村妇女模样的女人,她拖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很吃力的样子。是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母亲。
(10)上火车的时候,完全失去了秩序,人们一道往火车门里挤。那个小伙子艰难地背着包,举着皮箱。挤上了火车。但是他的母亲却没有挤上去。小伙子放下皮箱,向母亲挥手示意,可以将包袱递上去。那个瘦小的女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弯下腰一把将包袱背了起来。这个时候,忽然‚叭‛的一声,包袱的绳子断了,包袱掉在了地上,外面的裹布散了开来。包袱里的水果、衣服等各种东西散了一地,有一只苹果滚进了铁轨里,带走女人满眼的惋惜……
(11)这时,人们已经挤上了火车。火车马上要开了,女人这才回过神来,马上拾起东西,重新包裹上。慌乱的打包让包裹变大了不少,然后她很快发现绳子太短了……
(12)这可怎么办?乘务员…………,儿子………,旁人…………,大家看着都为她焦急。
(13)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忽然站起身来,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吃惊的事情。她居然解下了自己的腰带,弯下腰将包袱死死地绑住,然后红着脸,一手提着裤子,一手将包袱塞上了火车……
(14)门终于可以关了,火车也开动了。就在车门要关的时候,那个男孩已经泪流满面,而站台上,母亲拼命地向他挥着手,随着列车的加速,身影越来越模糊。
(15)说到这里,子安的眼眶红了,他说:‚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只想下火车,马上回家。因为那个女人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放弃尊严的所为,让我忽然明白了,无论如何,母亲都是爱我的,她终会原谅我,因为母亲的爱是最无私最宽容的。‛
(16)正如他所说,他回来了,母亲没有指责,只在泪水不住地流下时,重复着一句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17)我曾听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事物是每一个人都必须仰视的,一是星空,一是母爱。
22、第(2)段说“子安是个倔犟的孩子”,根据下文内容,概述他倔犟的具体表现:(4分)(1),(2)。
23、根据上下文意思,给第(4)段中的画线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3分)
A、竟然B、毅然C、果然D、决然
24、对第9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儿子的描写是从反面衬托母亲的辛劳。
B、对母亲的描写是为下文“散包袱、裹包袱、解腰带”的情节设置伏笔。
C、第9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是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一句是个多余的交代。
25、第16段画线句中标点符号“!”如改为“„„”,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具体说明。(3分)
26、文末“仰视”的含有之意。文中的两位母亲让我们“仰视” 的原因分别是①,②(6分)
27、联系上下文,从乘务员、儿子、乘客角度补充描写第12段中省略的内容,来表现当时着急的场景。(8分)(要求:①不少于两种描写②字数:80字左右)
三、作文(60分)
28、自然万物因为拥有了阳光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也许,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也曾拥有那么一缕‚阳光‛,给你的人生带来温暖与关爱、信心与希望。
请以“有阳光真好”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600字左右的文章。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笑语盈盈暗香去2.会当凌绝顶3.一碧万顷
4.月上柳梢头5.枯藤老树昏鸦6.濯清涟而不妖
(二)诗歌(4分)
7.泛指军中乐器(2分)
8.B(2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9.《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2分)
10.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实在太厉害了。(关键词:蔽、甚各1分,句于通顺1分)(3分)
11.C(3分)
(四)课外文言文(12分)
12.(1)喜欢(2)立即,赶快(每格2分,共4分)
13.杜祁公很怀疑这件事,派家中的晚辈秘密偷看他。(关键词:使窥之)(3分)
14.B(3分)
15.豪爽(1分)爱喝酒好读书(1分,两者写到1点即可)
二、现代文(48分)
(一)(20分)
16.萃(2分)
17.让有些话穿耳而过(3分)
18.时间会消除对你的误解,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每格3分,共6分)
19.从容(潇洒)和轻松(2分)
20.不要因为别人指责你没有远见而无端浪费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4分)
21.C(3分)
(二)(28分)
22.(1)不愿听从母亲的劝告,与母亲争执而离家出走。(2分)
(2)出外打工,历经艰辛,为面子不愿低头认输回家。(2分)
23.B(3分)
24.C(4分)
25.用“!”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后喜极而泣的情景,侧重于表现母亲的宽容。用“„„”写出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后情不能自已,神思恍惚的样子,侧重于表现母亲的思念。所以用“!”与文章主题、内容更贴切。(3分)
26.敬仰、尊敬之情(2分)①放弃尊严,宽容儿子的过错,接纳其回家(2分)②放下尊严,当众解下腰带帮儿子捆扎包裹(2分)
27.描写:(至少有2种3分)想象合理(3分)语言通顺(2分)
三、作文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第四篇:徐汇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徐汇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50分
一、文言文(共43分)
(一)默写(1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4.,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6.,千里暮云平。(《观猎》)
(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指的是(2分)
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分)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9.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世人尊称其为,孟子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母亲,(仅限四字)等故事成为孟母教子的传世美谈。(4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孟子这段话对齐宣王提出的告诫是:(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①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箝:同“钳”。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赵且伐燕()(2)今日不雨()
13.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动物不肯放弃,捕鱼的人得利把它们一起捉住了。B.两个动物不肯相互放弃,捕鱼的人看到并且把它们捉住了。C.两个动物不肯放弃,捕鱼的人得到并且把它们捉住了。D.两个动物不肯相互放弃,捕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14.从这个故事看,惠王对苏代的话欣然认同,除了王自身善于纳谏之外,也需要苏代。(2分)
15.惠王最终认同了苏代的见解,停止伐燕,是因为他明白了 (3分)
二、现代文(共4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这些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④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
⑤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水层的屏障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以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甚至使海洋洋流发生变化,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海洋沙漠地带不断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的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别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16.文章第②段把海洋中的低氧区、缺氧区称之为“海洋沙漠”,这里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4分)
17.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全球气候变暖甚至使海洋洋流发生变化,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 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8.第④段的主要说明海水温度升高致使海洋沙漠面积扩大,而该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说明的是海洋沙漠面积扩大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该画线句是否应该删去?说说理由。(3分)
19.导致海洋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是 ;相关原因是海水升温引起的 和。(6分)
20.作者在文中忧虑海洋沙漠化正威胁着地球的健康,概括地说,地球因此而面临的健康威胁有:(1);(2)(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25分) 话说父亲 王安忆
①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然而对于父亲的事业,我可说是很少了解。
②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xuān()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它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只须自己就能证明得了自己,只须自己这一个证明的。可说是十分的自信。比起世上太多的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③父亲哲学里,很少“但是”“然而”这样可将语意表达得七回八折的转折用语,他是一根赌场通到了底,既不给人转弯,也不给自己留下转弯的余地。在一个障碍极多的世界上,它便很难顺利了。幸而它是十分的逍遥,才没有觉着太多的委屈。
④姑母与叔叔每年一次地来国内看望我们全家,见面时很激动,分手了,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父亲和他们在一起总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有一次,他对妈妈说过这样一段话,意思是,在他们面前,他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他这一生,只有两桩事业,一是革命,一是艺术,而在他们笃守的钱的面前,这两桩事业都失了位置,这也是它至今不愿去他们那儿看看的最大原因。他是宁在此地委屈,也不愿去彼地寂寞的。这方土地,是他种植他革命与艺术这两桩事业的土地,无论与它是多不协调,却也分离不开了。
⑤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他的胆囊炎大发作,除却手术别无他路。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准时准刻,从不曾有过误点的事情。这是极罕见的一支看护队伍,即便是在显赫的高干病房,大约也难有这种挚诚至深的对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我能看出人们真诚地爱他。因他对人的爱也是真心流露。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却也无法勉强他不爱。我们虽不知道他对演员们是如何,可从演员们对他,却可看出他的对待。俗话说人心换人心。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演编的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还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诸如此类,刻画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则也不拘格局。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他似是在人外,却颇得人缘;似是在世外,则又很积极。只是多了一种超然以应付人事与世事的变故。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
⑥父亲腹中是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住一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文学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
⑦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①而入世②,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有删改)【注释】①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②入世:投身到社会里。
21.根据第②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2分)寒xuān()
22.文章第②段说父亲自信地活着;第③段体现了父亲逍遥得活着;阅读第④段,若要用两个字概括,可以说父亲 活着。(3分)
23.文章第⑤段说父亲有“惊人的人缘”,概括地说,体现在:(6分)(1)(2)
24.第⑦段画线句中的“依傍”隐含着的意思是 “恍恍然”“怅怅然”这样的词语在句中起的作用是
(6分)
25.文章第⑤段说喜剧中的父亲是“糊里糊涂”的,在生活中父亲是怎样的呢?阅读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共60分)
26.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请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月上柳梢头 3.一点飞鸿影下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千载谁堪伯仲间 6.回看射雕处
(二)诗词理解(4分)
7.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8.B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9.亚圣 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
10.(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冻它,没有能够生长的 11.凡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四)课外文言阅读(12分)12.(1)讨伐、进攻(2)下雨 13.D 14.善于进言
15.双方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二、现代文(共47分)
(一)《海洋中也有沙漠》
16.比喻 生动地体现了海洋中低氧、缺氧造成的部分地区没有生物、缺乏生机的现状。17.C 18.不应删去。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海洋沙漠化,而海洋沙漠化的同时也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更说明海水温度升高的危险性。19.全球气候变暖 海水溶解氧的能力下降 海水水层屏障现象恶化
20.(1)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2)依赖海洋生存地区的人们将无所依靠
(二)《话说父亲》(25分)21.暄
22.坚忍(坚守/坚持)
23.(1)人艺的男演员们自发看护住院的父亲 (2)演员们拿父亲这个导演的糊涂事打趣
24.职权/职位/权势 “恍恍然”“怅怅然”都是叠词,更突显出了其他退休老人的失落、茫然。而父亲恰恰与他们相反,强调他活得充实而有趣味。25.要点:既糊涂又不糊涂。糊涂:生活琐事,待人接物,对名利等;不糊涂:对革命、艺术,真诚待人,对书本(知识)的渴求
第五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望岳》)
2.,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初三语文试卷共5页,第1页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2分)
9.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②段写了小石潭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③段写小石潭的源头——小溪和岸势。
D.第④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5分)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②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
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
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⑴与俱入崖山()⑵使为书招张世杰()⑶其末二句云()...
13.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14.“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4分)
1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
是。(4分)①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筷子春秋
①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梜”。《礼记》说“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
《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②“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
“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
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从此“筷子”便在人间叫开了。
③古代用筷子的情况可参考画像砖。a 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b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
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个漆案上除了摆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盆、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
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d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
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④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
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
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
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
拙,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代之。
⑤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
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
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⑥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
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
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16.本文标题《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2分)
17.文章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几方面来介绍“筷子”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6分)
18.“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这句话要是放
入第③段,那么,恰当的地方是()(4分)
A.a处B.b处C.c处D.d处
19.从第④段可知“筷子”取代“匕”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的原因是:(6分)
⑴⑵⑶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筷子在秦朝时被称为“梜”,是《礼记》中记载的。
B.“箸”,变成今天的“筷”,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
C.筷子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绝妙运用。
D.中国人使用筷子不使用刀叉,说明中国人只尚文不尚武。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是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要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3)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
(4)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5)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6)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7)父亲为造屋备料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零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8)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零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9)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则是母亲陪着他一起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10)接着开始造高台阶。
(11)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走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踩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连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12)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有觉得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13)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14)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15)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
(16)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起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
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17)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觉得很烦燥。他也不愿找别人聊天,又很少跨出家门。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18)我就陪父亲在台阶上坐着,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9)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我这人怎么了?
(20)怎么了?老了呀!父亲为我们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建造了这幢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父亲就是一个台阶,我的台阶,我们全家的台阶啊!
21.第(17)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中的错别字是法是:(2分)
22.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3分)..
A.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D.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23.第(10)段“接着开始造高台阶”,与上文照应的一句是“”,下文与之
照应的一句是“”,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4分)
25.请你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4分)
标题:
理由:⑴⑵
26.第(16)段“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写出省略号中“我”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闯关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⑵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5.略
6.战场
7.D
8.唐柳宗元
9.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10.A
11.留取丹心照汗青。
12.⑴一起⑵写⑶说
13.B
1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1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16.历史
17.古代使用筷子的情况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逻辑顺序
18.C
19.⑴取材方便⑵制作容易⑶使用灵活(取物准确)
20.C
21.燥躁
22.D
23.第(6)段“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14)段“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
内容连贯脉络清晰
24.⑴背青石板⑵要强⑶准备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⑷勤俭
⑸父亲挑水扭伤了腰⑹倔强
25.台阶
⑴象征了父亲勤劳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⑵是文章的主要线索,贯穿全文。
26.要点:⑴为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担忧⑵维护父亲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