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可是,现在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大班的幼儿,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经由老师变成幼儿。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简历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在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
二.其次,以角色游戏为主,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有意请几名小朋友做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入角色实际训练,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发给小朋友。
三.另外,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人文话、人性化。
一些必要性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餐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保持干净等,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从而进行督促,让幼儿努力做到,体现人性化。比如:以前吃饭要求统一饭量,现在改变成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来决定幼儿的量等等。
四.再次,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由语言指令化转化成隐性的环境和活动材料。
教室的墙面、空间都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比如在地板上贴上标识符提醒幼儿该把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想本学期我们的美工垃圾桶一样,我们老师并没有向幼儿正式地介绍垃圾桶应该放哪些垃圾,但是小朋友们都能根据垃圾桶上贴的标识进行有序有规律地扔垃圾。另外,我们对各个区域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划分,这种方法避免了幼儿因为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以避免老师过多的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相互不干扰,能有序地进行。
五.发挥幼儿的自我教育、榜样教育及成人的言传身教作用:
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去了老师很多功夫。爱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身边的同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宝宝”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这学期,我们根据我们班级情况幼儿年龄特点,设立了评比表,具体内容可以自定,有学习、生活能力、劳动意识、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我们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五下午通过让孩子们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周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以及孩子们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并奖励,如班长,值日生光荣称号,或小玩具等。号召全体幼儿向其学习;而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孩子们喜欢围着评比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
六.家园合作:
曾经有一个家长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就像土壤,而孩子就像种子。的确在我们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我们老师们要做的首先是转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去联合家长,统一观念及行动,以实现我们最终共同的教育目的。
幼儿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教育中的连续性、一致性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科学的培育幼儿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大班中幼儿的换牙情况开始普遍,帮助幼儿缓解换牙焦虑,了解换牙、保护牙齿的知识,是大班阶段老师关注的行为习惯之一。我们通过观察醋泡蛋的实验,多媒体软件学习,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记录表建立,家园之窗的反馈让幼儿通过多种渠道顺利地度过换牙期,家园共同培养幼儿养成饭后漱口、不舔新牙、每天刷牙两次的好习惯。又如:针对班级中早上迟到现象增多,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我制定了幼儿早晚时间作息时间表,让家长在家也配合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根据家长反映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相互理解,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习惯要进行持久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要指望好习惯会在一时养成,要对孩子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允许孩子有反复。
第二篇: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 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 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是,现在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讥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
一、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
1、良好品德习惯:文明礼貌、友爱同伴、友好相处、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2、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自我服务、物品管理。
3、良好卫生习惯: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4、良好学习习惯: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 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我们的做法)
1、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2、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分辨是非,所以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幼儿共同参与。举例:我们班级的班级公约就是和幼儿共同讨论得出的。只有幼儿口中说出需要建立哪些常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结合班级公约与星星评比:分为四块内容,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定期更新。如大家都达到,就更换新内容,如有部分幼儿未达成,则继续跟踪评价。)
3、进行榜样教育。
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包括家长,老师,同伴,同伴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教师在工作中也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家长在家的言行举止也深深影响了幼儿习惯的养成。
4、长久的坚持。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每天的“必修课”。习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需要每位幼儿每天坚持的事。
5、及时引导、表扬。及时的评价能够强化教育的效果。一旦发现孩子哪方面做得好,教师会及时进行表扬,并且在集体面前肯定,幼儿在收到正面鼓励、肯定后会表现的更积极。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家长的做法)
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2、在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3、用小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4、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孩子完成。
5、请孩子复述老师交代的任务。
6、在家让孩子自己整理物品。
四、给您的建议: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2、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3、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4、小处着眼,细微入手。
5、持之以恒,反复强化。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需要每个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涟城中心小学幼儿园 苗平
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通过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盥洗室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有些幼儿洗手时很马虎。特别是到天冷的时候,因为怕水冷,把手冲湿了就算完事了。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一方面把放大的细菌图片贴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让幼儿知道小手上有许多的细菌,必须用肥皂才能把它洗干净;另一方面,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贴在水龙头上方,幼儿洗手时就能看到。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幼儿自觉的就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去认真洗手了。在擦毛巾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小手帕,并写上“别忘记亲亲我”的字眼,孩子看了都很喜欢,就会主动地擦手。这样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远比老师的繁琐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 1 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班上会有个别新小朋友,胆子特别小,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们来说,我们需要让他们养成合群的习惯。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们。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们还可以鼓励并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认为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同时还包括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进餐教育中,我通过餐前引导,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认识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例如:小班幼儿不爱吃胡萝卜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吃胡萝卜前,教师以故事、儿歌等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萝卜,孩子们都喜爱小动物,当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做小白兔,尝尝胡萝卜时,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尝试着把以前不爱吃的胡萝卜吃掉。
四、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有两位小朋友爬到桌子上,甚至还睡在桌上,两个人在那边聊天。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立即对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这样吧,我们以后,互相监督,改掉坏毛病,不让坏毛病再出来了,好吗?”小朋友很高兴地拍手赞成。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 2 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形成好的习惯。
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我也常常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班上有个别幼儿进餐特别慢,究其原因,原来是挑食。在幼儿园进餐时,老师有时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所以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联合家长一起监督幼儿进餐,同时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之类的方法,共同关注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同时指导家长不要过分训斥孩子,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而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点进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动力。每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进餐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孩子的进餐状况,调整教育方法。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从原来的挑食到样样食物都爱吃,从进餐速度慢到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吃完,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欣慰。
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我们可以采取家园联系表、家教园地、亲子活动、家长会等方法。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总之,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因此,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四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园、家庭、社会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一个人既要有学识,又要有道德水准,道德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标准。幼儿在2-3岁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基本接近成人,因此这段时间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关健时期,利于其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性格,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道德认知教育。
1.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
健康的情感是阳光、是雨露,其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品性的养成以及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私、任性、自我意识非常强,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针对幼儿的这一性格缺点,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增进小朋友间的交往,由于孩子年龄小,不善于与人交流,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时,同幼儿一起游戏,和他们一起观察大自然的风景,引导幼儿在观察后相互交流自己的所见所得,还要幼儿们自己结伴去观看自己喜欢的景物,在挑选伙伴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初步建立起友谊的观念。而后,重新为他们设计组合团体,旨在让他们知道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让幼儿学会接受其他人,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伙伴交流,让幼儿在集体的游戏中休会到快乐。
1.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后必须要具有的生存本领,因此在幼儿时期就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在游戏活动中让所有的幼儿一起参与,为幼儿多设计一些集体游戏,如:玩河马、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在游戏中,边玩边让幼儿思考,自己一个人是否可以将游戏做好,是否可以是一个人玩的开心,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适当引导幼儿一个人不能生活在社会中,要学会与其他幼儿和睦相处、学会与其他幼儿共同做事情,才会收获快乐。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对于合作不感兴趣,喜欢独善其身,自由自在。这时候的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适当引导,慢慢将这些幼儿引导到正常的交流与合作中,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快乐和温暖。
1.3要重视孩子的需要,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需求很容易满足,难就难在如何为幼儿提供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当孩子想帮助老师做任何事情时,我们不要拒绝。例如,幼儿要自己动手搬椅子或抹桌椅时,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就阻止他们,应该看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有劳动的需求,应该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以便发展他们的健康情感。
2.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
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物质方面,当然这很重要,但是他们忽略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幼儿来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吃饭还是要有人喂,更有甚者家长一直抱着幼儿教室,这些家长认为:幼儿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确,他们是孩子,但是孩子也有可以是他们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好就会在群体中表现出色,自信心也会增强,相反,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在集体面前时常有挫折感,无形中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影响他们的自信,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心。为此,在午睡时教师让幼儿自己脱衣服、醒来时自己穿衣服。当孩子已学会自己自理时一定要给予肯定,并在家长面前表扬一番,要求幼儿在家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意识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讲养成教育融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3.1耐心说教,形成意识。孩子由于年龄小的原因,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更要细致,更耐心。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孩子要及时提醒,从而让孩子逐步加深印象,形成意识。
3.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每天在园的时间不少于八个小时,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得以渗透和强化。如:培养孩子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求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拾玩具,及时帮助同伴等等。对于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通过手把手的、不厌其烦地说教,让孩子在反复的训练中形成习惯。同时,通过当众表扬、给予小奖品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
3.3环境熏陶,形成氛围环境塑造孩子同样影响着孩子。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首先,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如要让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教师要做到自己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对家长有礼有节,对孩子要宽容相待。以欣赏的眼光,及时挖掘孩子在生活、游戏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并予以肯定和表扬。其次,注重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化幼儿园环境相结合。如在水池旁边画一幅画,告诉孩子在讲卫生的同时要节约用水;在餐厅的墙上贴各种食物,让孩子明白不挑食,爱惜粮食才是好宝宝等等。
总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第五篇: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超大班额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一点一滴小事开始培养和积累的结果,是恰当实施品德教育的结果。在这期间,幼儿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势在必行,也是非常关键的。而我园幼儿人数众多,环境限制,无法再开更多的教学班,为此园领导广开思路,寻求多种途径:一边控制入园幼儿人数,一边引领职工探索超大班额幼儿的管理方法,就如何开展好大班额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设置专题进行研究、探讨。我单就如何培养超大班额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浅显的意见:
教师要言传身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的90%,在这之后教育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发展,但您精心培植的人才之花在五岁以前就已绽蕾。日本教育家松原达哉也指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身心发育最显著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毁掉了。”可见幼儿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受益终身。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小班人数在20-25之间;中班人数在25-30之间;大班人数在30-35之间,而我园平均人数都在60人以上,基于我园班级人数众多,班额大,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有很大难度,我园教师不辞劳苦寻求良方和积累经验,一直认为在我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于是,我园教师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60多名幼儿,良好的教师的素质反映在60多名幼儿身上,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映射在60多名幼儿的行为习惯上;教师通过传帮带的作用教育各班的60名幼儿;能力强的带能力弱的,年龄大的带年龄小的,习惯好的带习惯差的;同年级中,行为习惯好的班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如:某某班级的幼儿卫生习惯非常好,不仅班级卫生保持得好,而且经常到大环境拾垃圾,幼儿之间相互监督不准乱扔垃圾。无论班级的大小,人数众寡,教师都严于律己、严格要求每一位幼儿,训练幼儿言行举止,重视培养每一位幼儿的行为习惯,越是人数多,越能显示这名教师的能力。“群龙有首”,教师就是六十名幼儿的“首”,她起着教育的作用、引领的作用,每天默默无闻地奉献,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培养幼儿的行为举止。
教育要抓住良好时机。学前教育中幼儿接收语言熏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0—6岁正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我园教师特别注重细节教育,我园教师面对60多名幼儿生活的大集体,留心身边的每位幼儿,及时表扬、及时引导、及时指正、及时鼓励。如:发现生活能力强的幼儿帮同伴梳头发、系鞋带,及时表扬帮助他人有益身心健康;发现细心的幼儿自觉拾起地上的垃圾,教师当全班幼儿的面夸赞,并诠释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发现好动幼儿随便拿同伴的东西,及时制止并批评教育,让幼儿明白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看到幼儿午休主动叠好衣服、摆齐鞋子,及时的夸奖幼儿并拍照留下精彩的瞬间,将图片上传到网上,对全班幼儿起一个激励作用;幼儿进餐时,一边说话,一边吃饭,老师及时阻止,并告知幼儿“一边说话,一边吃饭”饭粒可能进入鼻腔或卡住喉咙,引起咳嗽„„通过幼儿在园的生活,我园教师留心身边的这60多位孩子生活中的每一瞥,努力使幼儿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当中,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某一名幼儿行为,这一名幼儿就成了全班六十名幼儿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起到了带动全班幼儿的作用,一个幼儿的好习惯经过老师的引导可以映射到全班,甚至全园。在超大班额的幼儿园,一个班级的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辐射到全园的班级,这样全园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家园共育,目标一致
目前有些家长基于错误的理解,一心只求从小给孩子多灌输点知识,培养他的一技之长,以为只有如此,他将来在社会上才能“吃得香”。于是在智力上不惜花费金钱和心血培养孩子,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如:儿童霸道,不讲道理是令家长头痛的问题。试问,初生的幼儿一丝不挂地来到人间,有什么霸道可言?这一切还是源于家长和接受一些不良的教育。可见,孩子霸道的苗头已显露出来,如家长再不注意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很难同其他小朋友相处及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将来长大了很难融入社会。“妈妈爱吃鱼头”就是不注重孩子从小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好披露。
良好的品德教育是行为习惯形成最基本的教育,它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在智力和身体健康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学得好不好?有待考证。而在品德行为习惯形成方面是他们成长中的薄弱环节,不少家长也尝到苦头,也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位爷爷谈到自己的孙子时说到:每次接孙子都要给他买一盒冰激凌,有一天忘了,心想等接出孙子后再一起去买。谁知,他见我手上无冰激凌,不容我解释,就冲我拳打脚踢,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不服。无奈只好带他回家,一进家门,他无理地将摆好的饭菜推了一地,然后就躺在地上打滚,哭闹不止。这位爷爷带着懊悔的心情,说:“主要怪我们大人太娇惯孩子了,养成他们任性,行为无约束的坏习惯,责任全在我们大人呀!”有上述这种经历的家长比比皆是。在幼儿园自己的孩子让别人抓了,家长不问情况就劈头一句“你有啥用,别人抓你,你不会抓他。”幼儿在园内有困难、受委屈要告诉老师,老师再对孩子加以引导和帮助,进行良性教育。家长的做法和老师的教育南辕北辙,孩子到底听谁的?幼儿在园5天接受苦口婆心的良性教育顶不上在家2天的耳濡目染的影响。这就是当今社会流行的“5+2=0”的现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产生了一种矛盾心理,行为肯定有偏差。由此可知,点滴小事不容忽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教育点滴培养的汇集,而且教育目标要一致。
幼儿的好多知识和习惯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幼儿模仿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没有选择性,模仿的对象也比较具体,因此家长必须注意好自身的修养,自己品行端正,才能给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好动感情,幼儿情绪变化较快,而且自我控制力较差。幼儿虽小,也有和他人交流感情的需要。幼儿的情感正在发展之中,性格只是刚刚开始形成,还不稳定,老师和家长应了解这方面的特点,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对孩子健康心理发展都很重要。如果在幼儿时期不重视品德教育,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他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践证明,幼儿思想品德上消极因素越多,接受良性熏陶就越难,因为要进行再教育,会遇到受教育者的抵制、醒悟、反复直到完全改正等一系列过程。
毕竟每个班的幼儿太多光靠老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应该家园共育才不出现“5+2=0”的现象,要让孩子知道要什么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才是最好的。我园特别重视家园教育相结合,成立了家长培训学校,特聘专家,教授来我园传经送宝。团中央知心姐姐报告会,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早期教育专家杜春璇教授来我园进行专题讲座,优秀是教出来的;香港李中莹教授的得意门生吴文君和李俐来园主讲,快乐亲子关系的讲堂,这些做法为幼儿成长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园为年轻的家长排忧解难,教家长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幼儿融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孩子才能关爱他人,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园特别注重幼儿形为习惯的培养,专门针对我园实际情况设置如何培养超大班额幼儿的行为习惯教研课题,每个年级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小班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中班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大班培养幼儿独立习惯,教师根据的不同经验和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撰写教研论文,再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如何培养超大班额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园良好的学前教育模式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深得家长的亲赖。这些高素质的家长们也抓住德育教育这个薄弱环节,绝不护短,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认真地从点滴小事教育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劳动、学习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会慢慢独立,孩子的行为举止也有一定的约束力,抵制一些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我园教师独当一面,不局限于培养了每一班60多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她们还引导家长们教育好自己孩子,共同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