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重要的事情美文摘抄
马格丽特·桑斯特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十几年前,她遇到一位一条腿严重扭曲的男孩。极富同情心的马格丽特立即将这个男孩带到医院做了外科检查,检查后发现,如果经过一系列的手术,小男孩的腿是完全有可能康复的。经过多方奔走和说服,医院同意减免一部分医疗费用,一位银行家开出了一张限额支票,小男孩的家人以及马格丽特本人也筹集了一部分资金。
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当有一天,我看到小男孩居然跑了起来,”马格丽特回忆说,“我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现在,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位健壮的小伙子。”马格丽特向她的听众问道:“你们知道他今天是做什么的吗?”马格丽特顿了一下说:“他因为抢劫正在监狱里度着他的三年刑期。”
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寂然,马格丽特已是泪流满面。她哽咽着继续讲述道:“这是我一生中最愧疚的一件事情,我只顾忙于教他如何走路,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他应该往哪里走!”
第二篇:有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美文摘抄
小的时候,我是我们班黑板报的负责人,每一期换黑板报的时候我都很晚才回到家。终于,妈妈忍不住了,在一个晚上,拉住了我。于是,我们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在出黑板报。”
“出黑板报怎么会需要这么久?”“因为所有的字都是我写的,所有的画也都是我画的。”
“你们黑板报组不是有那么多人吗?怎么都是你在弄啊?”
“第一,我觉得上了一天课,大家一定都累了;第二,我觉得我写字和画画的速度都比他们快,所以我宁愿自己辛苦一点。”
后来,妈妈把我拉到椅子旁,严肃地对我说:“你可以一次这样,可以两次这样,但是我告诉你,你长大之后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你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当时我就愣住了。
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妈妈这句话,并没有那么及时地改变我的观念。当时的我虽然被震撼住了,但是我的固执依旧让我按照自己的逻辑做着我认为所有我应该做的事情。
直到几年前,我终于感受到了分身乏术。在那之前,我没有助理,也没有经纪人。即使是在最忙碌最劳累的时候,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当事情真的堆积到我无法估计的繁多时,我难免会因顾不过来而犯错。
我记起了妈妈说过的那句话,并开始理解那句话的意思。拍《栀子花开》时,我再一次想起了妈妈的话,也才真正懂得了妈妈的意思。
进入剧组的第一天,我开始有了管理的意识。这次我发现,管理和管家是不一样的,管理更注重统筹、分配以及整合。
现在的我知道,团队更重要。所有的人在一起协作做好一件事情,结果会比一个人单打独斗更好,因为它融进了所有人的宝贵智慧。在成为一个管理者的路上,我的眼里不再只有自己,更多的是一个团队。
拍摄期间,慧雯因为急性肠胃炎病倒了,到了舞蹈戏拍摄的那天,虽然她的身体状态极差,但我们必须要在那天拍完。我也想过实在不行就只拍她的脸,不拍她跳舞,可事实上那场戏就是要跳舞,于是我就宽她心说尽量只跳一两遍。其实我的内心很崩溃,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机会拍这场最重要的舞蹈戏,而四个女孩里只有慧雯是舞蹈专业,她本来是我拍这场戏的重要角色,结果她的身体差到基本不能站起来,连走位试光都是坐在旁边,看着我们走位。我也想过不能这么拿演员的身体拼,可是如果不好好拍,这么重要的戏份,我觉得最后演员自己也会很遗憾的。
于是,我一遍遍地安慰她、鼓励她,更重要的是我在要求她。
这是以前的我不会做的事情,这对我来说是个颠覆性的转变和成长。到最后,慧雯带着病跳了一整天,完成了拍摄,最后成片里没有人会看出她当时病得连站都很困难。我,学会了对别人提要求,甚至是很难的要求。
妈妈说过的很多话,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几十年。
独独这句话,一度在很漫长的时间里沉入黑暗,直到机缘到的时候才渐渐显现出来。时隔三十几年,这句话开始让我改变,帮助我完成了一次很重要的成长。
在这个年纪,我仍然相信自己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还有很多的不完美和缺陷。成长不能急迫,这是个需要耐心等待和积累的过程。正如我到今天才明白:没有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你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第三篇:看小自己才能做大事情美文摘抄
赵本山是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院长、本山传媒集团的董事长,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等奖,被誉为“小品王”“喜剧之王”和“东方卓别林”。
赵本山曾在贫穷与苦难中挣扎与奋斗。他6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几乎成为孤儿。此后,他开始跟着双目失明的二叔学艺。他勤奋、刻苦,熟练地掌握了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唱小曲和二人转等技艺,特别是弹三弦的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功成名就之后的赵本山多次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多次说过这样的话:“说实在的,我不是在城里生的,也不是哪个领导的儿子,就是一个农民,而且是最底层的。能混到今天这一步,还不珍惜生活,不珍惜周围的朋友和一切,那我就白活了。我就怕自己出事,掌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就赶紧开车回去了。到老家一看啥都清楚了,我是哪个小房出来的,在哪儿砍过柴,在哪儿有我的同学,长得跟我爹似的……在那种环境下,我有自知之明,心里有足够的满足。我痛苦的童年,恰恰是我最大的财富。我能够对照,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是个啥样。我也不会一说话就是成语,或者老装教授,说实话,咱念那点书真是不够,只是生活教懂了我怎么做人。”
赵本山之所以反复讲上面的话,就是为了经常地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永远记住过去。他说:“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咱是个农民,是从山沟子里出来的,是唱二人转的。只有把自己看小了,才能把事做大!”
2006年6月,林志玲应邀到西安为浪琴表做代言宣传活动时,曾与当地的100多位经销商合影留念。身高174厘米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在与比自己矮许多的经销商合影留念时,总是双膝微弯,使自己与对方保持一样的高度。就这样,她总共下蹲了80多次。
当时负责营销浪琴表的副总经理张正勋看到了这个细节,感叹道:“我从来没看到任何一个艺人这么做!这就是她的身段,非常软的身段。她良好的修养和谦逊的品格,比靓丽的外表更能打动人心。”
浪琴表的全球总裁也看到了这个细节,对林志玲大加赞赏。因此,这位全球总裁邀请林志玲出席瑞士巴塞尔钟表展的代言宣传活动。正因为林志玲出席了这次瑞士的代言宣传活动,才有机会成为国际媒体注目的一个焦点。
有媒体记者曾问过林志玲:“您是台湾的超级名模,是港台两地的大明星,在内地也有无数的粉丝,为什么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她回答说:“学会把自己看小,才能把事情做大。”
赵本山和林志玲的故事,都告诉了人们做人与处世的一个重要道理:只有看小自己,不忘乎所以,才能与时俱进,做大事情。
第四篇:人生要学会转弯美文摘抄
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信奉“一旦确定目标就要不怕困难,一定要勇往直前”的信条,甚至有的人还固执己见,即便是撞了南墙也不知回头。
其实,世界是处于不断运动当中的,我们也发现这个信条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则是错的。学会转弯也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
很多朋友对美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朵夫·李维并不陌生。他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然而,1995年5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原来,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坠落马下,顿时眼前一片黑暗,几乎是转眼之间,这位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汉”形象化身的他,就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早日解脱吧。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息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家人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或“注意!急转弯”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的心扉: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至此以后,消极思想从他心里彻底消失,他也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只做演员,还可以做很多很多其他的事。于是,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席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的排行榜,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
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里斯朵夫·李维的事迹。在这篇文章中,他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你该转弯了。
“超人”克里斯朵夫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良好的心态,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毅和顽强,使人们会永远地记住他的名字。
著名漫画家郑辛遥说:在路走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到了路的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转弯了。是啊,“转弯”包含人生的大智慧,在人生的迢迢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之心;险峻时,当抱定柳暗花明之念。“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学会机智地“转弯”,脚下总能走出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来。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人生的道路,更是风云莫测,要想一直顺畅地走下去,而不被阻挡在半路,就需要具备转弯的智慧。这种转弯,不是走到了死胡同才知道转身另行择路,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我们需要视野开阔,洞察一切,历练一颗敏锐而豁达的心。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第五篇:为什么我们要宽容美文摘抄
还是孩童时,有如此多的晚上,我无助地看着父亲谩骂和殴打母亲,似乎仍能闻到那刺鼻的酒味,看到母亲那惊恐的脸。尤其看到人们以不可理喻的方式,相互指责和伤害时,一种莫名的忧伤和痛苦油然而生。
我不希望类似的场面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尤其是儿童。如仍沉浸在回忆中,像父亲殴打母亲一样,我也会以同样方式伤害父亲,尽管我只是一个儿童。从母亲脸上,我看到如此挚爱的亲人,当受到无礼蹂躏时,竟表现得如此宽容。
当回忆这故事时,我意识到,宽容和忍耐竟如此难以做到。理智而言,父亲也有难言的痛苦,他也应得到宽容,因上帝已经宽容了整个人类,但实际却难以做到。经历的灾难和伤害,只能留存在我们脑海中,即使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能勾起我们新的伤痛。
你受到伤害和痛苦吗?是新还是旧,或是难言的忧伤?首先要清楚,给你造成的是错误、不公还是冤枉?你的愤怒也是人之常情,但报复行为却难以得到满足,后果也常难以预料。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掌,脸上的伤痛和耻辱并不能减轻,心中受到的伤害却会雪上加霜,痛上加痛!报复只能带来短暂的快意,但内疚和痛苦会伴随一生。让伤痛康复的最佳方式只能是宽容。只有宽容,才能锁住内心的伤痛,才能让心灵宁静,以崭新视角看待世界,从而获得自由的人生。
缺少宽容,我们就只能被痛苦的锁链紧紧拴住,就只能禁锢在个人得失的圈子不能自拔。只有心怀宽容,才能掌握保持人生快乐的钥匙,让心灵自由飞翔,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