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

时间:2019-05-15 12: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

第一篇: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

一、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

1.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概念

管理会计,根植于组织本身,也服务于组织本身。作为嵌入组织型的一种管理工具,管理会计主要利用组织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规划、控制、协调、监督组织活动,并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其功能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与生俱来的权变属性,也就决定了管理会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组织本身的属性,考虑所处的经济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这也呼吁着管理会计的本土化发展。本土化,即在学术研究中,情境因素不管作为自变量抑或调节变量都要成为学者们的考虑因素之一。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就是把情境因素考虑在内,作为自变量或是调节变量进行深层次研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进行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的研究,无疑将会增强全球会计知识的发展。通过结合管理学研究的特征,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定义为,在对象的选择方面、问题的确立方面、框架概念的界定方面、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等整体形成的体系能够全面深刻地反映在中国这个特定情境下的管理实践问题。即管理会计的本土化可以这样定义:在理论体系构建以及指导实践过程中,引入环境因素,要考虑其根植的具体某个组织的特性,考虑整个环境的变化,考虑我国所面临的整体经济形势,考虑整个经济生命周期,同时发挥心理学、行为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优势,去探索典范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共性,根据已有的理论、已有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升华、拓展适合具体情境的全新理论体系,进而指导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组织活动。目前,管理会计学术界分成三个流派,即基础派、批判派、咨询派。但无论从属哪个流派,我们只有结合本土化特征,在中国情境下才能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贡献,即我们通过对管理会计本土化的研究不仅要达到“本土化意义”,更要有“经济普世”意义。

2.管理会计研究本土化的迫切性

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管理学说与西方学说共同发展的需要。回顾我国有关的本土化管理研究,学者们取得的成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出发,进而建立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理论。例如,苏东水的东方管理学,齐善鸿的道本管理,曾仕强的M理论等。二是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入剖析,例如陈春花等编写的《领先之道》,苏小和著的《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回顾我国实务界关于管理工具的应用,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企业实行的班组核算、流动资金定额核定法、因素分析法等经济分析,20世纪80年代商品流通企业的“保本保利分析与管理”,也属于管理会计工具范畴。近期的中石油的全面预算管理、中航工业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中石化以预算为基础的内控制度、中国电信的三级管理会计组织、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邯钢经验”、国华电力的成本作业制度等,这都是在管理会计领域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实践应用已硕果累累,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这些硕果仅仅强调了“个性”,即仅从我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出发,没有把“个性”的东西上升到“共性”,并且没有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管理思想走向世界,与西方优秀学说并驾齐驱。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是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需要。现在,世界经济正处于缓速增长、结构转型、竞争日趋激烈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迫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转变方式才能积极应对全球局势。我国在崛起过程中,经济要想转型升级,需要强化经济改革和转型升级,促进会计变革,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国目前有828.7万个企业组织,有96.5万个事业单位,还有数不胜数的小微民间企业,这些组织的日常核算、管理升级、强化效能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持。然而,许多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记账、报账水平上,粗放核算、机械工作,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层面资源优化,通过管理工具的创新,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事业法人的管理效能、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积极应对企事业单位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管理会计研究本土化的可行性

目前,无论从全球经济中心的变化方面,还是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方面,抑或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方面,我国都已完全具备进行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可行性条件。从全球来看,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发展到北美地区,然后再逐步向东亚转移,世界级的经济大家、管理学大家和重大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就随之在地域上发生转移,这已是被全球公认的普遍规律。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解释经济现象,解释会计现象。理论的重要性,源于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全球经济放缓的今天,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把握经济中心转移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推动经济的深化改革,促进具有本土化的管理会计领域学术成果的创新、实践工具的应用创新,为整个管理学、经济学添砖加瓦。从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俨然成为学者们的讨论重点。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目前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再到今天的电商时代、微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也经历了从经济责任为基础的执行性管理体系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体系的变化,再到新形势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体系的发展新阶段。综合来看,每一次管理会计的变革,管理会计理论的扩充,都离不开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近年来,政府抓紧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工作,这也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例如,20世纪末,国家经贸委颁布《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要求央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这使得管理会计的重心由成本管理转向了预算管理;2013年9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该制度从成本核算管理入手,将管理会计理念融入其中,积极探究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这也标志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拉开序幕;2014年1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集思广益,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整个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11月,财政部正式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在监管部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定能顺势而为,取得成果。

二、如何加强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

以上我们分析了加强本土化管理会计研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但如何去加强本土化研究,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必须坚持几个指导思想:(1)要走出“管理”看“管理”,跳出“会计”看“会计”,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但不受原有知识框架的束缚,要摆脱固定模式思维,认真思考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2)管理会计的本土研究需要关注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和实践的独特之处,以及具体的这些特征对所要研究的现象产生的影响,而并非去证明烙印了中国特色的学说的正确性;(3)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方法并非已有方法的简单翻版,学者在运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保证计量方法、计量指标在具体情境下的适用性;(4)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转型,管理效能的优化,而非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5)倡导案例研究。对中国情境下的某些现象进行剖析,并加以提炼总结。具体来说,要加强本土化的管理会计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本土化研究需要全方位思维并将其与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相结合为有效开展中国本土的管理会计研究,我们在研究中选取的概念、方法必须根植于中国情境,体现本土化的管理特征。整个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要着眼于研究本土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全方位思维,即做到全方位思维和本土管理会计实践的融合。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了具体管理工具、思想的多样性,管理会计的本土化探索正是对于多样性、差异性的积极回应,两者的融合则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化的研究。这要求学者们要走出“会计思维”看“会计问题”,扎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在实务中找出本土化管理会计的真问题,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全球思维去认识和解决实践中的会计问题,进而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实践,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这也将实现学术成果的全球共享和交流学习。例如,财务信息系统的引入和进一步发展就是全方位思维和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完美案例。财务共享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通用、福特等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发展起来,并逐步应用于我国企业运营之中,并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世界一百强企业中,已超过八成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兴通讯、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已经实施财务共享,把财会人员从日常核算、记账报账的烦琐流程中解脱出来,集中关注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

2.本土化研究需根植于企业组织的自身特征

管理会计,作为嵌入组织内部的服务型会计,其本身具有权变性。所谓权变性就是平时说的灵活性。权变学派的权变理论也称“随机应变法”“情境决定论”等。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劳伦斯和洛希。他们在撰写的《组织与环境》中全面地介绍和解释了组织管理的权变性。他们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方法,或是最优的方法,要采取适合组织本身的具体措施。而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就是要考虑企业的权变特征,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选取最适合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升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样有助于克服缺乏弹性的内部管理问题,使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更好地创造价值。例如,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取“轻资产”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重点放在研发环节;对于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企业,可以采用“项目经营模式”,以顾客为导向,为顾客创造价值;对于一些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存货管理,可以引入“期权理念”,通过管理工具的创新,促进价值的增值。

3.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需要积极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大家德鲁克教授曾说,管理学的本质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核心任务就是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最优效益。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仍离不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育。财政部颁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推动会计变革的整体人才框架的构建。在《指导意见》中,财政部明确提出了对高校、民间组织、培训机构、资格认证组织等的人才培育的要求。高校方面,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企业积极交流,搭建一个产学研平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平台,积极培育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资格认证方面,会计从业证,会计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要适当加入管理会计内容,重整知识体系;民间组织方面,要多与国际组织交流,积极探求其人才培育方式。

三、小结

目前,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世界范围内仍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完整体系,从而造成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局面。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决定了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务必本土化、特色化、长期化。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以谦逊的态度,立足于现状、扎根中国本土国情,尝试着用全方位思维,多角度地去认识和阐述本土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中的现象和行为,为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会计改革添砖加瓦,为构成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谋取管理增值。

第二篇:会计本土化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会计七班的齐悦。今天很荣幸能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计本土化的理论。在阐述会计本土化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会计特色。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会计特色。(层面,内涵,环境—给出定义-哲学上探讨客观性与普遍性)了解了会计特色,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会计本土化,它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历史,背景。

(1)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伦关系,强调礼让尊卑,长幼有序,强调集体利益,形成先社会价值再个人价值的取向.

这种社会文化观念反映在会计方面,则体现为:I在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人员普遍认同由国家立法制窑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政府对会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不很强调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2在会计方法上.偏好乐观的估计。会计事项的处理t往往对收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而对有关损失的处理则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以求账面利润水平的提高。3.由于政府集中会计管理权力,所以民间会计专业团体组织的权力很小.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2)政治环境

改革与建立中国会计体系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以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为依据,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政治制窿的稳定和政府形象的完好

(3)法律环境

中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因此它具有大陆法系的特征:包括会 计管理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均处于国家详尽完备的法

1律管制之下.这种法律环境下的会计本±化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公平竞争缺乏。中国的法律在如何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还存在缺陷,如会计准则尽管在立意上以公平竞争为目的.但实际效果则不然,它对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约束力,而对非上市公司缺乏约束力。又如《税法》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有著显的不对等性:有的企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有的企业则不允许;有的企业能 享受税收优惠.有的企业则不能享受,等等.

2会计职能受限。中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及有关会计法规比较强调政府的宏观控制意图,而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技术方面考虑不多,这严重地限制了会计工作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了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职能作用.

(4)经济环境

经济制度-公有制-必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兼顾社会利益.

经济模式-(转型时期),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这样使得现行会计体系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法人具有双重性,既是国家所有权代表,又是企业所有权代表,这决定了企业的双重目标,他要既为企业服务还要为国家服务,并遵循企业微观利益服从于国家宏观利益的原则,这也就决定了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

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

场经济环境为基础制定的,而我国作

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

会计本土化的表现

(一)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不同

对于实行会计准则的国家来说,虽然由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会计准则,但公司在实际执行中仍要根据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科目体系,据以进行会计核算,所不同的是这种会计科目体系是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自行制定的。我国目前将会计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条件还相差甚远,目前以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但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二)在运用公允价值上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购并越来越普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原则。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农业、企业合并、非货币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而在我国,由于存在会计人员利用公允价值调节操纵企业资产与利润的普遍问题,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对公允价值的计价原则采取了排斥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对控制我国会计信息失真

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对公允价值一概否定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趋势却不合拍,同时也加大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四)运用执业人员的职业判断上存在很大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在实施上更多地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不是法律条文的对照和解释。从我国会计实践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市场,从法律传统看,几乎没有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传统。现实中,会计准则中某些需要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往往成为某些企业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由于会计执业人员水平的局限、对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性甚至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使我国的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谈不上国际可比性。因此,在中国引入并成功地使用职业判断是一项与制定会计准则同样重要的事情。

(五)会计准则的功能上存在差异

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债权人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具有制度型会计准则的特点。

未来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反应中国人特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会计理论体系。

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保留各国在制度上的会计特色,摒弃在核算方法上与国际惯例差异较大的计量标准。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扩大与市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加强我国管理会计队伍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只要国家和特定利益集团不消失,会计学本土化特色就很难消失。中国应该实现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那就是:会计技术方参照国际先进成熟的会计方法,以加强会计国际协调,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这样操作有利于中国会计适应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准则体系的确立则应强调在本土化的前提下借鉴国际会计惯例,这样才有利于中国会计发掘、利用中华传统的会计文化,并在当前特定的政治、法律与经济环境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好,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第三篇:会计管理战略思考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人伦思想为主流,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倡导“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及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借助于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思维媒介,能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施加积极影响、提供重要启示。这充分表明,传统文化是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利因素。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二、“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则是追求完整,强调综合。先秦至明清的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在认识实践上就是要求人们用辨证思维方法和整体性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人类认识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与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寻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的,管理企业总体活动,追求企业总体效果,与之相适应,也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其服务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视企业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问题,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一切战略管理活动,抛弃传统孤立、片面和从局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目标上,只有整体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在管理对策上,只有追求整体最佳才能成为最优管理对策;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在经营活动上,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元气、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要求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这种辨证的认识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各种战略管理会计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来源。如在作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活动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运用整体辨证思维观,将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视为一个整体,将成本与技术或成本与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开发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价值链间的联系、成本与技术的联系、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联系,就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成本企画、技术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以及虚拟企业和工程再造等。

三、直觉经验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直觉经验思维方式指用直觉、经验和顿悟来考察、研究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没有任何人为界定的直觉思维,主张尽力排除自己已有思想和各种感官感觉。直觉思维认知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使思维异常活跃,它赋予人们以清新的顿悟,使人类在问题丛生的杂乱中找到摆脱思维困境的突破口,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领悟事物的奥蕴,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和“灵光一现”的灵感,使认识者“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发达的经验文明造就了中国先哲们凭经验来断事物的方式,因此,直觉经验思维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思维特点之一。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极具创造性价值的思维方式。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面对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难以把握的竞争态势,企业必须根据情势不断地对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惟有摆脱各种既有思维框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开启智慧的闸门、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思维自由驰骋、凭借战略管理会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思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提供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案,才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人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式。在各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成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直觉顿悟与经验判断思维的影响不仅无法排除,而且其作用非常关键。

四、和谐中庸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启示

传统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当变则变。先哲们将“和谐”规定为万物生存所依据的原则,人类和宇宙万物只有在整体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个人应顺应社会,人类应顺应自然,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法则,但是“天若变”,为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道亦应变”。和谐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庸之道”,它要求为人处事不激进、不走极端,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和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主张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掌握原则,把握不同的两端,兼顾双边共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所寻求的人性最佳状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是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不以僵死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寻求量变或质变状态下的“中”;它也不是不辨是非、抛弃原则,老好人的处世哲学,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和谐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实质上呈现出“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特点,这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也有重要启示。

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机应变已成为知识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理念。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动态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要讲求随机应变。但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在坚持随机应变的同时,应保持永远不变——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不变,这与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相一致。

战略管理会计强调随机应变原则,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战略管理会计所用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灵活多样;二是指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中的各种策略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投资方向和力度、产品开发、产品生产结构等,始终坚持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来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奉行随机应变原则,是为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和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在战略管理会计思维观念中,不管战略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程序如何变动,让顾客和员工永远满意、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组织、整体大于局部、长远优于眼前等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至少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发生变动。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当遵循传统文化“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方式,只有认真协调好变化性与连续性的辨证关系,做到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才能真正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和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四种思维方式,通过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思维中介,能够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施加积极影响,并提供重要启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影响的我们,更具有推广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能力与潜质。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利因素。

第四篇:口腔医院管理会计之思考论文

南京市口腔医院作为南京一家市级大型口腔专科医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动了医院目标规划的实现,使管理会计工作在满足财务管理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医院内部管理需要,取得了较好成效。

1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财政部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三条指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可见,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会计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医院而言,应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轨运行的管理模式,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医院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在内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运用。

2管理会计应用实践与探索

2.1应用管理会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我院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初步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医疗成本的合理控制,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将原有的传统预算管理向下延伸至业务科室,建立由业务科室、归口职能部门、院务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构成的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将发展规划转化为业务预算。医院预算分为总预算、项目预算、部门预算三级。一级预算是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医院收支总体预算;二级预算是归口职能部门根据医院发展思路编制归口管理的项目预算;三级预算是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量、次均费用、材料占比等综合评估体系编制的部门预算,同时将二级预算中相关支出按所承担的医疗工作量分解至各业务科室。业务科室的设备购置预算,由各业务科室根据资产使用状况、新项目引进及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申报,在考量专家论证意见综合评判后最终确定。三是预算经历了“三上三下”的论证过程。即医院预算初稿同业务科室协调与沟通过程;业务科室对预算的论证及审议过程;职代会审议通过预算的过程。财务部门对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加以说明,各科主任也在的发展研讨会上汇报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工作计划,对预期实现的工作目标进行分析讨论,保证下层目标支持上层目标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四是预算的绩效考评。将预算按业务科室分解融入到医院制定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标准”中,并对各部门、各科室及各环节进行全面管控,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结合科室负责人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在预算执行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考核力度,定期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和研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预算执行效率、成本管控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均纳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

2.2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战略目标实现

我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让临床科室参与进来,可细化目标并融入到医院的战略目标管理中,从点到面逐步强化科室的管理理念,从而达到一种共识,实现医院全面、科学、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医院的业务量逐年上升,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牙椅使用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等工作效率逐年提升,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药占比、百元医疗收入材耗比逐年下降,病人的次均费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病人满意度大幅提升。近年来在我市卫计委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均名列首位。2015年在全省三级医院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我院获得第二名,南京地区第一名。由此可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了作用,有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2.3全面预算管理有效降低了科室成本

我院是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有所不同的是在科室医疗成本管理中更多的是卫生材料管理。为做好卫生材料使用管理,我院在信息系统中建立了物资材料管理模块,形成预算管理、材料领用、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构建了数据网络化管理体系。在编制预算时,根据百元医疗收入应占用卫生材料比例拟定了控制目标落实到各业务科室,并将控制目标融入到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同时将设备维修等相关费用,按所承担的医疗工作量分解至业务科室并与绩效分配挂钩,使成本管理更加精细化,有效地控制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3对当前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探讨

3.1应重视管理会计发展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不能只重视财务会计工作而忽视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医院管理会计是医院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需要,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医院的管理会计重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医院的经济活动。通过推进管理会计,有助于关注和重视医院管理中不同环节、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衔接,加强规则制定、流程控制,提高管理效能,有助于推进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经营分析和评价工作,推动医院实现现代化经营理念,进而推动医院实现管理升级,增强医院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

3.2推进管理会计发挥主体作用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医院内部的管理需要,一是要从领导到全体职工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管理会计思维,增强推进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二是要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战略,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三是要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把管理会计嵌入单位自身管理和发展中,增强推进管理会计的内动力;四是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医院信息化规划,结合医院实际,加强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会计与业务、管理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五是要及时跟踪、梳理本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开展情况,做好案例总结、经验介绍等管理会计相关工作,同时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经验做法,做好分析评价和总结提高,不断提升本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3.3应加强医院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和宏观决策的预见性需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医院的会计人员是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践行者。作为管理会计人员,其一,要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学习管理会计新理论、新知识,拓展知识领域,丰富知识结构;其二,要学以致用,将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与工作岗位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专业能力水平,推动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发展;其三,要勇于创新,勤于思索,注重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探索客观规律,推动管理会计实践创新。作为医院的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应发挥好引导、带动、组织、培养作用,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本单位会计人员创造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为会计人员创造更加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变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数据应运而生。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大数据不仅为此项工作提供了便利,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给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管理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变革。本文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这种环境下管理会计工作上发生的变革,最后指出了管理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实现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被有效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会计;变革

一、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大数据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运用新处理模式所产生的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以及优化能力的准确、巨量、多样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定义与数据聚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不是单纯地对数据进行统计,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专业处理,这种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使信息增值的功能,只要信息数据来源真实、准确、完整,那么所处理出来的信息就会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企业随着经营时间的推移各个会计的信息数据就会越积越多,如果在利用传统数据库来管理这些信息数据不仅在处理速度上难以与大数据相比,而且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方面出现错误的机率很较大,难以得出准确、全面的数据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管理会计可以被视为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分支,与企业的资金活动密切相关,以尽可能地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控制和管理单位现在和未来的资金周转,进而为管理者制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设立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经营管理目标进行规划。第二,管理会计通过进行绩效考评对分权单位或部门效益实现情况测评并向上级反馈,可以避免一些单位或部门为自身利益而相互竞争冲突、增加行政开支、发生浪费等牺牲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的发生;第三,管理会计可以借助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办法对单位财务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加工预测,制定良好的资金运作方案,使资金运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二、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上的变革

(一)由服务型转变为管理型。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的职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在与企业管理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管理会计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灵活控制、及时互联,分析和预测市场发展大趋势、竞争对手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情况,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流程设计和控制管理使企业发展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主动性以及价值创造作用。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并不是管理系统的旁观者,而是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二)由事后分析转变为全过程管理控制以往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并不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中,而是事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不仅仅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而是融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甄别发展关键因素、纠正关键指标目标偏离、查找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修订和完善过程行动计划和方案、实现核心资源要素的再配置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三)由传统管理转变为信息技术管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管理会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管理会计如果再沿用以往的信息数据处理办法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点放在大数据处理上,尽可能地提高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四)由财务报告审计方式转变为连续审计的方式。以往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是发生在会计自然或人员离职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方式也就是通过对业财务报告审计来完成,这种审计方式不仅全面性较差,而且真实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没有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作的本质。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企业效益,而忽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自身会计工作也只是认为只要能妥善处理好会计业务就可以了,忽视了内部管理会计工具有效应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企业对大数据这样定义理解模糊,认为大数据等同于以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这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成本效应原则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使大数据充分应用到管理会计工作中去,难以切实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三)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单单是能够利用大数据处理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处理过的信息还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来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得出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信息资源。

(四)大数据信息共享存在漏洞。一些企业在对自身数据信息的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弊端,没有对一些保密数据设置管理员权限,也没有安排专业人员为企业安装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本质。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加大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认清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自身要支持管理会计工作,给予其一定的权力来积极开展信息搜集、编制、预测、分析、审计工作,而且还对其他部门提出一定要求,要求其积极配合管理会计工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保障。

(二)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企业应当加大对大数据应用的投入,可以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在系统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完善,将管理会计与大数据处理紧密相连,使管理会计运用最新系统更高效、快速地分析、预测相关信息资源,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管理风险,及时向管理层反馈结果,商定最佳解决方案。

(三)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企业还应当重视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选聘一些会计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较为熟练的人员担任管理会计职务,而且还要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力度,安排权威人士为其讲解最新的管理会计业务处理办法,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制定一套完善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制度首先,企业应当明确岗位权责,给予每个人一定的管理权限,不可越权,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及时安装防盗安全系统,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窃取企业经营、客户、供应商等重要信息,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作者:刘钰辰 王学香 任顺娟 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汤昌盛.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下载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分析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分析 张哲 11级工商管理 M0111416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竞争环境的逐步变化,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正在大力推行本土化战略。行之有......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杭州“上城模式”研究 童志锋 2012-9-29 16:47:39 来源:《社会福利》,2012年第6期 [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创新社会工作管理的必由之路。杭州市......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理论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方向的指导,在面向国际化的同时,反观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突出基于中国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特色教育,以民族本土化教育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瓶颈。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我们也应该顺应时势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教育教学以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传统的管理......

    电气工程管理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气工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强化电气工程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职员工作的积极性,也能为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正是基于电气工程的重要......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论文

    长春理工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成绩: 学历层次: 专 业: 年 级: 姓 名: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

    会计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建立以及完善的背景下,我国会计改革工作日益开展,会计管理也出现了较大变动。然而,综合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管理相关模式仍然......

    新闻论文: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本土化探索

    参考文献: [1]蒋玉林.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本土化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7):32-33. [2]徐文乐.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J].视听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