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卡护身大难不死杂文随笔
罗佛恩居士,成都人,39岁,二一年九月,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只身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打工。
离家时,信佛的母亲给了他一张「阿弥陀佛」的小佛卡,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出门时一定随身携带佛卡,回来时再恭敬地摆放桌上。
这样老人家每天念佛时,无论孩子身在天涯海角,都会有所感应,都能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
就为了慈母的爱心,从不信佛的罗佛恩居士把佛卡放进随身携带的皮夹子,每晚回来则把皮夹张开立着,放在睡觉时头顶的木箱上;皮夹里面除了佛卡,还有家人的照片。
每当他打开皮夹,都会对着照片向母亲说:「娘,我一定会努力,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也总是依母亲所教对着佛像恭恭敬敬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
那年的十二月廿五日,适逢耶诞假期,大伙起哄要去游览。
罗居士心想总不能将来回乡时说起非洲,居然什么地方都没去过,也就跟着去了。
于是,一部八人座的面包车,硬生生地挤进十五个人,在高速路上飞驰。
南非的高速路既宽又平,排名在世界前三名。
然而,就在一个大下坡路段,正听着前座兴奋的喊着车速公里数「170、180…200、205…」剎那间,乐极生悲的事发生了!
失控的车子像个铁桶往前死命翻滚了两三百公尺……,全车十五个人,除了罗居士奇迹般逃过一劫,其余十四个人无一生还。事后回忆当时的状况:「一切发生得太快,就像小时候用棉线绑着石头在头顶上呼呼的转,一圈又一圈,愈转愈快,突然间线断了,石头飞得不知去向,脑子里跟着变得空白一片…… 只记得车祸发生意识到危险的瞬间,彷佛喊了一声『妈呀!』,这时候,一道金光出现,自己完全被这金光所包住,人彷佛没有任何重量,也就没有任何的恐惧……」。
论当时车祸的严重性,理应全部罹难,无一幸免,何以罗居士独免死难,且身无重伤?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是他身上所带的阿弥陀佛佛光摄护,也是他对母有孝,对佛有敬。
一时间,好多在南非的华人都在找佛卡,想借着身上带的佛卡,以蒙佛护佑,保出入平安。
现在笃信佛教的罗居士,有空总会到南非中国佛寺去当义工,帮忙厨房或者打扫卫生。
每次见到华人,总是双手递上一张佛卡,不断重复着他亲身经历「蒙佛护身,大难不死」的故事…
第二篇:问佛杂文随笔
她是佛祖身上的一只千年虱,自诩出身高贵也就生性倨傲,常是冷眼看人,也沾沾自得称自己沾了千年佛气,早就看破十丈红尘。
佛祖心慈渡人,故日日有夫八百慕名而来诚心问佛。
其间七百是痴情种子,为情生的为情死的为情疯为情痴的,来问佛讨真经,说是能教人不害那相思。
有七十六是戒痴嗔食色,不恋红尘不思凡物眼观鼻鼻通心的,来问佛求清净,剃度以后不涉烟雨,做了盲夫。
二十二是井底蜉蝣之民,铁骨铮铮意气风发亦或于浮世死死挣扎的,来问佛引路,要一剂长生药登青梯,从此武运昌隆步步高楼。
余下一个是寻死人,被野山藤蔓缠住的厉鬼,千里迢迢来,喝了黄连汤,他不问佛,他自成佛。
“还有一个呢?”她拧眉,却是在偷偷嗤笑佛祖也出了差错。
佛闭眼不答。
“余漏一个,是自甘囿于尘网,趁着薄雾掩星光,才敢道一句白首不分离。
她自不敢不愿问佛。”
第三篇:佛前果杂文随笔
那一年,我到杭州的灵隐寺游玩,佛殿里,我是善男信女中的一员。我虔诚的拜过后,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就是想拿一个佛前果来吃。
说拿,也是要避开巡视之人的,我大大方方的伸手取下一个,仿佛自己是那云游在外的佛子,即回到了家,哪有不吃点东西的道理。又想,我这佛子现在人间,体验苦乐,不管走多远多久,对我来说只是个短暂的旅行,我必定是要回到神佛中去的。
我在佛前虔诚有余,礼法不足,我的拜礼不够规范。我不强调自己的外在行为,只以正心礼佛,可我身在人间,毕竟有些世俗的贪念,当我拿起第二个佛前果时,巡视之人发现了,她满大殿里追撵我,那滑稽的场面连我自己都忍俊不禁。那天大殿里的人不多,我得以在佛前自由的奔跑,众佛一定开怀大笑了:“这小儿还是这么顽皮。”
巡视之人必定不是佛道中人,不然不会那么世俗的追我,使我在众佛面前滑稽的出丑。她俨然是个商店的保安,其实保安和商店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关联的。但这比喻又不恰当。保安是抓小偷的,而我并非小贼,我不过是在长辈面前撒娇任性了一下,她就不依不饶的,好像我吃了她的晚餐似的。她定是个俗人,而我这佛子在世俗中还是要屈服于她,最终以放下佛前果跑出大殿为这场闹剧作了终结。
可见人是要戒贪的,不贪才能成佛。也请众佛恕我这小儿口无遮拦吧。
第四篇:委身于佛杂文随笔
能剧终唱。
我的耳畔仍能听见那悲切的呓语。仿若压抑在喉咙间的啜泣,由远及近的哀怨叹息何者?木仲庭院的枯树已然倾斜摇荡,寒风无情地拂起了那层层尘土,将其抛洒至破败宅子的顶部,为染灰屋梁再添层抹之不去的尘土。缄默地埋藏那树根下半尺深的红绳,此刻已然被错杂树根肆意崩断,将情缘断为了寸寸肝肠般,是心与魂皆被破碎掉的剧痛。
为何。信浓仍旧是存着这份青涩爱恋的土地,而阿巴却已是丢失掉这份痴情爱恋的残渣?这份苦涩与撕裂心肺的痛又能向谁诉说,这份炽热的愤怒与哀叹又能向谁发泄。
黏着于旧衣裳的干涸颜色,微热与潮湿仍如旧时。可是身着衣裳那人又何在?当剑刃将那厚实的胸膛凶狠撕裂,此等热血又是何般的凄凉!将心意与爱恋抛洒在尸骸上,凝固为黏稠的浆液,将这份耻辱与悔恨一同带回到木曾去吧,好让阿巴记恨终生。
源义仲呀,您好生狠心。
熔铸进血液中的恨,深深纳入骨髓的爱,将自信也折断的此份可笑乞求正不顾一切啊。这份感情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份燥热究竟该如何平息?如若踏入鬼门也无妨了么,如若奔向地狱也可以了么。
这份滚烫的鲜血,已经将灾厄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了吧。
恶鬼(我)啊、妇人(我)啊。我可真正地明晰这份痛恨呐?
菩萨,可否听闻我的乞求?
恶鬼,可否听闻我的哀悼?
将愤怒压抑吧。
将悔恨释放吧。
此份心意将在挣扎与撕裂间徘徊,犹如走尸般凄凉而无谓,承蒙无端炙烤与质问,最终孤苦地栖身于那旭日。炽热难耐地乞求着狂热爱恋,将浑身的疼痛压抑在思绪间。
只好委身于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之怀,祈祷真言。
第五篇:佛缘杂文随笔
佛家讲因缘,前不久,在网上拍到一幅本焕长老真迹。这幅字洗尽铅华,平实中透出沉稳大气,榜体行楷,题“天地人和”四字,是大德一百岁高龄时所作,我看着它,多了几分感动。
有此机缘,能得到这幅字是我今生福气。本焕长老乃佛学界泰斗,中华佛教名誉会长。他继临济禅宗法脉,也是印顺大和尚的导师(印顺全集1600多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早年受到虚云禅师邀请任某寺主持,几十年功行不辍,斐誉中外。老人于一百零六岁安然示寂,化七彩舍利近万颗,是公认的高僧。
借此外缘,我想谈谈对佛学的粗浅认识和感悟。佛学在我眼中,用二十个字去归纳:“浩如烟海,微妙精深,修学并证,理行兼备,无上正法。”我学佛多年,其实不敢用“学”来谈,勉强为之,只是读了一点佛学概论、佛经典籍而已。每次读经论,只叹自己学识浅薄,根基陋钝,常令心生惭愧。
佛家三藏十二部,大谈古今圣贤之说,无不是契着“实相”的对根应机之谈。释迦佛所证悟到的实相,乃千经万论之旨归,亦百千妙用之本源。佛陀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真谛,乃诸人之“自心实相”。自心实相、本来面目、如来藏、清净法身等,乃一事而假多名。所以,释迦佛悟道之后,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发出由衷感叹:“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如来智慧,乃“一元绝待,包罗万象”之实相。此“实相”,亦是儒家《大学》所说的“大”,同时,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世间大用;亦是《中庸》所说的“中”。《易经》中“生生之谓易”之本体。同时,也是道家《道德经》所说的“道”,也包括“生生不息”之至德,此“实相”之至理,无始常新,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佛家、道家、儒家,其文化形式虽有差别,而文化内涵实无二致。
佛教世界观是唯心的世界观,然而,佛教的“唯心”,却不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这个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佛教的“心”“物”观有着独特的内涵。佛教所说的心,是指本体论意义上的“心”;佛教所说的“物”,是指“心”的现象,包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乃至无量的八识种子(阿赖耶识),皆属于“物”的范畴。唯物论所说的“心”,是指主观反映(根尘相对而缘起的影子)。唯物论所说的“物”,是指主观反映的对象,是与“反映”相对应的“客尘”。唯物论所说的“心”(主观反映),佛教称之为“识”,属于“物”(形而下)的范畴。唯物论所说的“物”(客观对象),佛教称之为“尘”。可见,佛教所说的“心”与“物”,是不同于唯物论所说的“心”与“物”的。当年上大学读佛学概论,对心、物关系的厘辩,让我有过意识的突破,悟性的提升。使我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向。
佛教看问题的立场,不是立足于“物”本位,而是立足于“心”本位。依照佛教说法,诸人各有一心之体,各有一心之相,也各有一心之用。诸人各自的“心体”、“心相”、“心用”圆融一体,各成一大千世界,即心灵世界——心体、心相、心用的具体统一。体、相、用在我们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拿电视机来说,电视本身是体,电视外观是相,电视机能供人消遣娱乐是用。再如汽车,汽车是体,汽车的外观品牌是相,汽车的功能跑在马路上是用。拿电灯来说,也可以灯为体,电为用,光明为相来看待。总之,体、相、用很活泼。我们感悟一座城市,居住着很多人,若依唯物论立场,城市只有一个,大家共处其中。对象是人和城市。若按佛家立场看,这个城市的每个人,各人有各人那个意义上的城市,以及各人那个意义上的生活内容和具体感受。各人那个意义上的城市,以及各人那个意义上的生活内容和具体个人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此时,城市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一”,而是主观存在着的“多”,诸人心中各有自己那个意义上的那座城市,故谓之主观存在着的“多”。此时,城市已不再是一个“心外之物”,而是心灵之光中的一个复合法相(所谓“复合法相”用苍蝇复眼来比喻,每个复眼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所有复眼组成的眼睛又是一个整体的相)。佛教所说的法界全体,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心’为本位”的“心”与“物”的具体统一。套用《华严经》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悟到什么?
佛学体系非常庞杂,从前人的总结来看,大体可分为法相宗(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密宗)、律宗和小乘宗派。每个宗派对应根基和教化对象有很大差异,当然也殊途同归。若分而论之,每个宗派的历史传承、经论依据、行证教义都能写成长篇大论,这不是此文能阐扬的。笔者结合自身认识,粗浅谈谈佛教的基本属性。
从形式上看,佛教有显、隐之分。佛教的显义,就是俗情所理解的那个意义上的宗教,是超现实、超人性的,是“心佛二元”的。然,佛教更有其隐义,即以宗教形式所隐喻的心性之学的内容,是现实、人性的,是“心佛不二”的。拿《妙法莲华经》做喻,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隐喻“在世间而清净”的自心本性;《金刚经》以“金刚”的“坚、利、明”来隐喻“断除烦恼”的般若智慧。《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内在含义也可看做“以大智慧之船度我们走出生死烦恼此岸,到达圆融涅槃彼岸。”其实,此岸和彼岸无非也是比喻。《法宝坛经》中,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他处觅菩提,恰似寻兔角。”千变万化,不出一心也,千比万喻,不出本体也。
《西游记》是中华古典名著,若从表面看,它是脱离现实人生的神话故事。而就其隐喻角度,它又是心学的,现实的。《西游记》运用宗教隐喻方式,表达了精神升华的实践过程。整个《西游记》的全部人物与场景,全是自心本性的哲学象征,或者称为宗教隐喻。在这方面我读过清代“悟元子”刘一明和“悟一子”陈世斌两位大德的部分著作,也看过近代学者周文志的“看破《西游记》”,只是未能深入。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白龙马,象征着妄心攀援,也就是“心猿意马”;猪八戒,象征着食色之欲,所谓人之常情。沙悟净,象征着厚道和宽容,代表人之品德;唐玄奘,象征着志心向道,代表人之德性;紧箍咒,象征着规矩;如来象征着心灵妙体。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象征着猴心攀援,颠倒妄想,他在如来掌中怎么翻筋斗也出不了掌心,象征妄想永远不能跳出自己的光明觉性。西天的“人事索取”,也不是俗事中所谓的“索要红包”,而是象征着放下执着,证悟本来;无字真经,象征清净法身;有字经典,象征方便指授等等。佛教经典里所说的那些神奇玄虚之事,大都是运用了这种宗教隐喻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心性之学的内容。一部经典,真正读通读透,胜过千经万论,我们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才有了人们眼中对佛学的偏见和差异。读有字之书易,悟无字之经难。读现象之书易,悟本质之经难。老师曾说,能读通读透一部《楞严经》,成佛有余。
从目的上看,我们要看到佛教的本质追求,明辨其目的,就会知道千经万论、百宗千派所指向的目标是同一个——觉悟!觉悟个什么?就是觉悟那个“自心实相”。就是佛家不厌其烦,反复强调的“本来面目、诸法实相、清净本体”等。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人人本具的“心灵妙体”,以及这个心灵妙体的百千应用。佛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如实的证悟此“心”,如实的开发此“心”,如实的妙用此“心”,而不是向外求驰。谈到心,我想到多年前读《达摩破相论》里一段机语:“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时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只这心是佛。若欲求佛待心知,了知三界空无物。”只有明心见性,才算入修佛之门。可见,佛学的活泼泼,灵脱脱,若探其堂奥,需要悟这颗能生万法,本来清净的心也非易事。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试问,我们了解这个无相心体了么?那颗菩提树上的果实,我们可否尝过?
快住新房了,装修后打算把这幅字装裱后挂在厅堂,每每会心瞻仰,让我感悟人生三才之妙义,也让我思悟人生真实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