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一定的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积累一定的识字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本课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在本课中出现的风景名胜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课件(著名的风景名胜),配乐解说。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迷人的风景名胜在什么地方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引入新课:是呀,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我们为我们美丽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其实,祖国的风景名胜还不止这些。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再做一些了解吧。
4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圈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认读词语卡片,带音节拼读。
(2)用多种方法认读字词,指名读,互相评议、正音。
3探究学习。
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的?(激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4师:同学们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生字,真能干!下面请你们试着读通顺课文。
5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解答。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抽生读,相互评议。
2师:读了这一课,你有些什么想法呢?那怎样才能表达出你的自豪、你对祖国的热爱?再试着读 一读。
3再抽生读,评议,指导,老师根据情况适时范读。
4全班齐读,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如以问答形式接读等。
5考考你:出示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图片,学生自由读出相关的句子。请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练习
“祖国的风景名胜数不尽”,你还知道哪些呢?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图片或资料,教师适时做一些补充,师生资源共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写字练习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提醒同学们难写字的笔画笔顺,老师适时参与。
2生字描红,让学生感知笔画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再比照着写三个。
3四人小组交流评议。
4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第二篇:教学设计——美丽的祖国
幼儿园大班社会(上)——美丽的祖国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县直幼儿园 姜红梅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地图的基本特征,能找到首都和自己所在的位置。2.了解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感受祖国优美的景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3.积极交流自己所见所闻,能注意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述。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长城、天安门、黄浦江夜景图片等。2.幼儿及家长拍摄和收集的旅游照片。3.师生共同收集的祖国风景、名胜古迹图片。4.歌曲《生日快乐》、诗歌《美丽的祖国》。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在暑期先让家长带幼儿旅游,体验并积累经验,再在开学后引导幼儿提出有关祖国的问题。根据幼儿的问题预设生成一系列活动:我的祖国、你去过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大、小小旅游图等。这些内容与幼儿的亲身经历非常贴近,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生日快乐》歌曲 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听到好听的歌曲名字叫什么?什么时候唱的? 幼:生日快乐,是过生日时唱的。
师:对,那么请小朋友猜一猜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
幼儿纷纷作答(因为刚过完国庆大部分幼儿知道是祖国的生日)。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猜出来了,是祖国妈妈的生日。祖国妈妈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教师带领幼儿说两遍)。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地图,了解首都。出示地图 提问: 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幼:中国地图。师:它像什么? 幼甲:像公鸡 幼乙:像雄鸡 幼丙:像睡觉的鸡 幼丁:像鹰 „„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这是什么地方(教师指着地图上打☆地方提问)?
幼:北京(识字的小朋友看出)。师: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师:你们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
教师引导去过北京的幼儿讲述见闻,教师出事相关图片并介绍。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在北京经常召开全国重要会议、举行各种大型活动,比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奥运会、大阅兵等,还有许多的名胜风景。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2、继续观察地图,了解其他标识及自己所在的省、县。师:小朋友在地图上还看到了什么? 幼:各种颜色的线和小图。师:它代表什么含义? 引导幼儿看图
教师讲述:粗线表示国界、红色表示公路、黑白相间线表示铁路、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省、蓝色表示河流。下面蓝色曲折的线是长江,它是中国第一大河,河上有壮丽的长江三峡。上面几字型蓝线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也叫母亲河。
师:请小朋友指出河北省的位置及颜色?
师:我们县在河北省最下端,在地图上只是一小点。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3、观察图片,了解祖国的名胜风景。
⑴师生共同观察《长城》的图片,给幼儿讲解: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古代人们建成的,用来防御敌人进攻,一头是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号称“万里 长城”。
⑵师生共同观察《天安门》的图片,给幼儿讲解:天安门是中国标志性建筑,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天安门广场上奏响了国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直到现在每天升国旗、奏国歌。今年的大阅兵也是在天安门前举行的。
⑶师生共同观察《上海黄浦江》的图片,给幼儿讲解:黄浦江是上海的标志,城市景观的精华,江对岸,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塔高468米,仅次于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和莫斯科电视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塔旁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也是标志性建筑之一。入夜的黄浦江安静、悠然,在夹岸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妖娆。一路行来,灯火通明,浦江两岸华灯齐放,美不胜收。彩灯映照下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宛如蓬莱仙岛一般,不禁令人心思神涌,如坠仙境。
教师小结:除此之外中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最高的峰珠穆朗玛峰以及小朋友收集各地照片,可见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下面由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照片和大家分享。
三、交流讲述
1、请幼儿展示照片资料,讲述自己游玩的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讲述,尝试用恰当的词语,简洁的句子,清楚的讲述。
2、将幼儿分成6组让幼儿在小组中轮流展示和讲述
3、讲述完毕,请幼儿把带来的照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
四、朗诵诗歌《美丽的祖国》加深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2、鼓励幼儿用替换的方法进行仿编。
3、师生集体朗诵《美丽的祖国》。活动延伸
1、将地图贴在活动室,供幼儿自由观察。
2、继续收集旅游资料和有关祖国各地的资料,根据幼儿收集的资料,分类创设相关环境,同伴间相互交流旅游地感受及照片上的情景等。活动评析:
本活动从幼儿喜欢的歌曲入手,很自然的导入课题。通过观察地图、交流旅游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初步感知和了解祖国有很多城市,各城市有不同的风景和习俗。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使幼儿了解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活动中画面展示非常清晰优美,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幼儿积极参与,加深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幼儿接受。
为了达成目标,我始终坚持在了解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活动,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再借助教师资源以及具体操作,丰富想像。由于基于已有经验,幼儿在与同伴交流时有话可说,在自主操作时有事可做,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附:
诗歌《美丽的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到处都是欢乐.图 片
长 城
天 安 门
黄 浦 江 夜 景
第三篇:一年级品德《美丽的祖国》教学设计
《美丽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祖国风景名胜的优美壮观,初步了解祖国的标志性建筑和代表性景观,增进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学生搜集资料及有创意地表现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观察敏锐,好奇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凭借电影、电视、报章杂志、媒体动画、参观旅游等多种渠道丰富自己对生活环境及祖国的山水、名胜、民族风情的感知。将学生置身于图画般的世界里,特别是周边环境,能对学生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祖国真美丽”的感受。
但是,大多数学生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局限,大多是通过看、听、图文资料等形式感受外界,缺乏实地旅游的真切体会与感受。因此,需要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美丽的祖国的认识,满足学生在说景听景的同时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寻找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画的愿望。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的祖国各地和家乡的照片。
2、教师在自己家乡照的照片。
3、投影仪。
4、多媒体课件。
活动时间:
1、课外1星期:收集资料、回顾感受等准备活动。
2、课内1课时。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题
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二)感受祖国各地的美
1、我知道的地方。
用PPT展示中国世界各地美丽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展示中国的秀丽风光。重点讲解北京天安门的历史和故事,介绍毛泽东的开国典礼,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成立和毛主席的伟大!
2、我去过的地方。
我们祖国有名的地方,除了书上画的还有很多!你还去过什么地方?有的同学已经把在祖国各地照的照片带来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照片,和同桌讨论,交流,介绍你你去过的地方!感受祖国广阔博大,风光秀丽!
3、身边到处都是美。
我们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请同学想一想,找一找。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我们身边处处都很美丽,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4、家乡发生了变化
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改写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好政策!
介绍“我”的第一故乡:江西吉安三湖:红橘之乡;第二故乡:哈尔滨(三)总结与延展
1、收集情感,导行,如何做?
(1)导行
大家这节课一起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秀丽风光,想不想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一饱眼福呢?
问同学生出去旅游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来一起看看下面的图片!再回答老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师再总结。(2)收集情感
听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美丽风景,你对祖国一定有了一种强烈的感情,你现在想对祖国说一句什么?
齐声唱一首《大中国》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吧!
第四篇:美丽祖国
美好家园,由我建设
我记忆中的家乡,天空是明亮的蔚蓝色,清澈的河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而去年的春节我回到家乡时,却是另一番景象:河水污浊不堪,上面漂浮着大片的生活垃圾,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天空呈现出灰蒙蒙的颜色,刺鼻的烟花爆竹的味道在空中肆无忌惮地弥漫„„这几重“轰炸”,我的小心脏快要撑不住了!原来山清水秀的家乡去哪了呢?
带着满腹的疑问,我找到了奶奶。奶奶一个劲儿地叹气啊:“现在村中的老百姓生活富裕了,生产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了。这些生活垃圾没有自己的“归宿”,村子的环境就一日不如一日嘞„„我们能咋办?”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大家却无能为力„„
我们的祖国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走来,以她崭新的、活力的姿态征服了全世界。当1949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令全世界瞩目„„我们的祖国不再是贫穷、落后的祖国。是炎黄子孙用汗水辛勤浇灌,今日的祖国今日的祖国才会如此美丽富饶。然而,随着建设和开发,许多资源被破坏和浪费了,使环境污染严重。祖**亲身上的负担变得异常沉重„„
今年开学,一本《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德育读本落在了我的手中。我怀着好奇的心理仔细地阅读,这才明白,国家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民族的美好心愿。当我还在迷茫之时,全国各地的整改建设已经有了成效:甘肃省的大片荒地变成了热土,苏州的电子垃圾变成了致富的黄金,青海落实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我深深地为祖国和人民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在深思:建设美丽中国可不能光说不做,要想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目标,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今年三月,根据学校社区发出的号召,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要给学校周围的街区换件“新衣裳”。有的同学拿着扫把扫去道路上肮脏的垃圾,有的同学撕去墙面上令人生厌的小广告,有的同学拿起锄头除去烦人的杂草„„不一会儿,干净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真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欣慰!同学们都尽了一份力,那脸上挂着的晶莹汗珠便是最好的见证。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由少年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必定会增添朝气蓬勃的色彩!
“叮铃铃”,是奶奶打来的电话:“孙女,经过我们村民的努力,我们的家乡终于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山更绿水更清!回来看看吧,看看我们家乡的新变化!”“好嘞!”奶奶的消息像一股春风,吹得我心里开了花。
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祖国大地,建设美好的家园,建设美丽的中国;让我们挽起手走向美丽的明天!
第五篇:祖国 教学设计
祖国
【教学目标】 A、B组:
1、能正确认读“温、泥、祖、国”四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祖、国”并能组词。
2、能运用“温暖的、可爱的、甜甜的、青青的”这四个词语说短语词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C组:
1、能跟读生字、词语。
2、学写“
一、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PPT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第1课生字、词语,口头组词。
2、齐读第一课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师朗读课文,想一想:谁在说?(小燕子、小白鹅、小山羊、小蜜蜂、小朋友)
2、他们都在说谁呢?(祖国)
三、再次感知课文
1、认读词语:燕子
小燕子说什么?(跟读句子)
2、认读词语:白鹅
小白鹅说什么?(跟读句子)
3、认读词语:山羊
小山羊说什么?(跟读句子)
4、认读词语:蜜蜂?
小蜜蜂说什么?(跟读句子)
5、小朋友怎么说?(跟读句子)
四、学写生字“祖、国”
1、分析字形:部首、结构
2、组词
3、范写——数空——描红——试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尝试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祖、国
2、认读词语:祖国、国家、中国、祖先、燕子、白鹅、山羊、蜜蜂
二、分句学习
1、第一句
(1)跟师读句
(2)认读词语:温暖、泥窝
(3)温暖的什么?——温暖的()(4)读句子:齐读——开火车读
2、第二句(1)跟师读句(2)认读词语:可爱
(3)可爱的什么?——可爱的((4)读句子:齐读——分组读
3、第三句(1)跟师读句(2)认读词语:青青的
(3)青青的什么?——青青的((4)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4、第四句(1)跟师读句
(2)认读词语:甜甜的、花朵
(3)甜甜的什么?——甜甜的((4)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4、第五句(1)跟师读句
(2)认读词语:到处、欢乐)))(3)读句子:齐读——分组读
三、认读词语
1、认读词语卡片
2、师说词语,生在书本中划出
3、指认词语
四、读课文
1、师生齐读
2、分组读
3、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四、五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生字
2、齐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三、学习儿歌,了解意思
四、听写生字词语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每课一练
2、熟读、尝试背诵课文 课后小结:
本篇课文以儿歌形式,通过五个“…说”描写了祖国的美,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学习了本课之后,AB类学生对生字字形掌握得很好。对于课文中“温暖的、可爱的”这两个词语的书写有难度,在练习纸中将填空改成连线的形式便于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