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

时间:2019-05-15 12: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

第一篇: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

当我生病的时候,

妈妈抱着我,哭红了眼睛,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

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妈妈会鼓励我,哄我开心,啊!妈妈的爱是温暖的话语。

当我跳舞不专心的时候,妈妈用责备的目光看着我,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当我认真地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妈妈亲吻了我,啊!妈妈的爱是一个香甜的吻。

妈妈的爱是无穷的力量,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妈妈的恩情,太多太深,怎么也报答不了的。

妈妈,我爱你!

第二篇: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

理解《游子吟》的诗意。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发情。

1、师动情地描述:母亲,是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她们心甘情愿的莫默默付出,而从来不计回报。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墨客赞颂过母亲,也有许多歌曲称颂母亲。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歌唱母亲的视频,想一想你的母亲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欣赏视频】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感激母亲的古诗--《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学了课文后大家自然就会明白了。

二、读中感悟。

1、【生齐读】。

师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谈感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想对这位母亲说点什么?【生谈感受】(2)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理解“忙着”,学习用“忙着”造句。(3)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板书:母亲 深夜缝衣} 引导看图:母亲正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在古代,有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4)母亲边缝衣服边想什么呢?【生读】

(5)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让我们读出母亲的那份担忧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在这段话中,母亲说了什么?

品读: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从中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像孟郊的妈妈一样读一读这句话。

是呀,听着母亲的叮咛嘱咐,孟郊已经说不出话,只是———【齐读】 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眼睛湿润了。

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板书:清晨送子}母亲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多少年以后,50岁的孟郊想到这难忘的一幕幕,于是他在诗中写下了哪两句诗呢?【找一找对应的诗句】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齐读】【指名读】 【理解“意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慨万千。【自读第三自然段。

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哪一句描写了孟郊看到的景象,用横线划出来。】

A、看到: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小草长的很好很茂盛呢?【生机勃勃】

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么好这么茂盛呢?如果没有阳光,小草会怎么样?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联想到了——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C、“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你能用另一种说法来说一说这句话吗?(出示: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齐读这两句话。】

在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太阳的光辉呢?那小草又说的是谁呢?

孟郊触景生情,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齐读第三自然段】

50岁的孟郊难忘此情景,于是写下了怎样的诗句呢?【在诗中找一找与这一自然段对应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理解“寸草”、“春晖”】

5、学习第五自然段。

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也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齐读最后一段。】(孟郊40岁才当上了一个小官,接着就把母亲接到身边。50岁写下了小诗《游子吟》。)从“50岁”你能想到什么?过了这么多年,当初那一幕幕情景孟郊还深深地记在心间,他牢记母亲的恩情,这就是——铭记。{板书:儿子

铭记}

6、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7、谁能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三、感情升华。

母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细微而勇敢的。在汶川大地震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母亲: 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母爱的伟大。

(早已没有呼吸的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有一个3、4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亲的保护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呀,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母亲爱孩子可以不辞辛苦,不惜生命。我们又该怎样做呢?【生谈】(我们应该铭记母亲的恩情,更应该懂得报答母亲的恩情。{板书:报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来报答父母呢?放学回家了,你可以„„父母生病了,你可以„„)

四、总结。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名叫《---》,它是--代大诗人--写的。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呢。【试背、给同桌背、齐背】

五、布置作业:

1、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

2、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对自己的?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庄小学2011.03

第三篇: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铭记 抚摸 沐浴、游子吟等。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诗意。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板书:母亲

2、师:是呀,母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妈妈,提起母亲,你能想到那些词语?(善良、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

3、师: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我们要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师板书,“恩”是前鼻音,“情”是后鼻音,读准这个词。

4、“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指名读,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母亲的恩情。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出示:孟郊、缝补、恩情;永远、报答、铭记;抚摸、沐浴、湿润;注视、著名、慈爱;一针针、迟迟归、寸草心;几根白发、生机勃勃(1)指名试读(2)带读,开火读、齐读(3)第三行,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4)第四行,你知道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是什么吗?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同桌互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2、师: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凝聚在了一首诗中,就是——《游子吟》,想读读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3、课文里包含着一首小诗,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你还记得吗?(《静夜思》)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课文中诗句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课文的故事描写了诗的内容,古诗的意思就在课文中。)学以致用,真会学习。

四、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课文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用直线划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温馨提示:交流可以这样说:我划的句子是_______,我从

中体会到——)预设: A、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行动)(1)“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2)看图:看母亲正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在古代,有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 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3)所以,虽然,油灯昏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读这句)孟郊即将远行,母亲将自己的不舍、盼望全缝进了衣服,所以——(读这句)(4)母亲边缝衣服边想什么呢?(生谈)点红省略号,母亲还会想什么呢?(5)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B、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1)“忙”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出示:①事情多,没空闲。比如,工作忙。②急速地做。比如,大家忙着干活。提问:句中的“忙着”的“忙”是什么意思?(2)练习造句,相互交流。①课件出示: 忙着。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比较简单。②课件出示:,忙着。我们可以在“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前面加上“什么情况下”,这样句子的意

思就具体了。③课件出示:,忙着。我们可以在第二句的后面再补上“忙得怎么样?”或者“是怎么忙的?”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更加具体了。(3)夜深了,母亲还忙着为孩子缝补衣裳,双眼模糊,困倦难忍,但依旧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母亲的恩情多么感人啊!C、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语言)(1)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2)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的行牵动着母亲的心啊!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啊!谁来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一句话一颗心,这就是母亲的叮咛,谁再来读?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就是母亲的嘱托。是呀,千言万语就汇成了一句话,齐读)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3)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眼睛不知不觉就湿润了,现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

么?(多懂事的孩子;多体贴的郊儿)

3、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

4、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板书)她的爱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上。50岁的孟郊难忘这一幕幕,不由得写下了这些的诗句:(齐读)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结合刚才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1)重点指导: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圈点:意恐就是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2)同桌互说,指名说。

6、齐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这节课重点看“恩 迟”这两个生字。恩,因字放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点点各不同。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 做一做:(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诵给妈妈听。(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文章,准备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前两句。

二、继续学习,借文悟诗。

1、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孟郊看到的,用“波浪线”划出想到的。(1)看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2)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3)“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4)“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5)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6)小结: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

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7)这似山高似海深的爱就是——(引读)母亲的恩情,孟郊难忘此情引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母亲的这份恩情孟郊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到他50岁时都难以忘记,这就是——铭记。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三、吟诵古诗,升华情感

1、同学们,让我们再跟随孟郊回到临行前的那一夜。夜深了,煤油灯忽明忽暗,母亲揉揉酸涩的眼睛,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儿子的衣服,女生——(齐背《游子吟》)清晨,母亲送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还不住的叮咛早回来,男生——(齐背《游子吟》)这就是生活中那细微的母爱,它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吟诵。

2、诗文对照,读懂诗意。(1)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2)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 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课件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谁言”,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寸草心”,就是儿子的心。“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晖”,阳光。“三春晖”,就是母亲的恩情。(4)出示古诗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5)出示三幅图 看三幅图,试背古诗。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 作业设计: 必做题:深情地背《游子吟》

给妈妈听。选做题: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对自己的?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体贴

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第四篇:母亲的恩情

《 母亲的恩情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方法目标:能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熟记生字。

分层目标:会写“孟”字。【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报、补、针、根、抚、摸”,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自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圈出生字,三角号标注会认的字;

3、标出自然段序号,描课后生字;

4、给生字组词语。导学:

一、导入课文,揭题解题。

1、小朋友,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3、小朋友们,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得到过母亲的关心和呵护。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是古代诗人感受母爱之深而有感而发写诗的事。

4、板书课题、读题。

5、出示生字,教学生字“恩”。

6、“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7、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同位互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了,用自己的方式表扬他,有问题,教教他。

3、师重点讲解:报:服——换偏旁,强调笔顺。

4、小组合作交流剩下的生字。

5、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2、把你喜欢的一节在小组内读一读,评选朗读之星。(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同位交流字的笔顺。

2、观察字的结构,找到共同点。——左窄右款

3、师重点强调“补”字,衣字旁中间是撇和点。

师范写,巡视。

4、剩下生字同位交流结构要点和关键笔画。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6、同位互查关键结构要点和关键笔画。

布置作业:

① 完成课堂四线本

《 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理解《游子吟》。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方法目标:想象着诗歌所呈现的画面背诵古诗。【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恩、迟、寸、永”。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理解《游子吟》。

难点: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板书: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母爱如一首诗,当你饥饿时,母爱就是那热腾腾的饭菜;当你遇到困难时,母爱就是你的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当你生病时,母爱就是(……)

2、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母爱无处不在。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母亲(齐读两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代诗人孟郊就是一个把母亲恩情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在他50岁时,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小黑板出示诗句,谁能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感悟真情

1、短短的一首小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她缝得怎么样?

师:课文第一段就描写了图上的内容,自由读读这一段,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动?(1)根据交流引导:“一针针一线线”,从这个词语中感悟到了什么?适时讲民间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归期就会延迟,母亲把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着,是为了让儿子早点归来)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练习朗读,师评价。

(2)“夜深了”从这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夜深人静,怎么读好这个词语?

(3)你们能把这句句子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母亲把她的爱都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到了衣服上。她一边缝一边会想什么呢? 小黑板出示“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①哪位女同学做做孟郊的妈妈,读好这句话。评价(要读出担忧,牵挂之情)②后面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让我们用担心的语气读好这一段。(齐读)

2、过渡:衣服缝好了,这时,天已经亮了。母亲把衣服放进孟郊的包袱里,把他送到郊外,母子两人,依依惜别。出示挂图,交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叮嘱的话语有很多很多,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小黑板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读读这句话,交流:你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后师总结:是啊,爱子之深,思子之切,你能通过朗读体会出来吗? 听了母亲的话,孟郊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什么叫“湿润”?为什么孟郊的眼睛会湿润?

师总结:是啊,这是不舍的泪,担心的泪,愧疚的泪!母亲年纪大了,多么需要儿子陪伴在她身边啊,孟郊却不得不远行,谁来读好这句话,练习朗读。师:这真是(指小黑板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读了文章,再读这两行诗,你懂它的意思了吗?课文中找找,哪些句子是写这两句诗的呢?

师总结: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为远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家迟了。一边想象一边用你的真情去读好这两句诗,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孟郊告别了母亲,满怀着母亲的希望和恩情,独自上路了。你们知道他干什么去吗?

出示挂图,他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小草时,小黑板出示词语“生机勃勃”)什么叫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 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

随文识字“沐浴”,理解“沐浴”的本意和在句子中的意思。看到此情此景,孟郊不禁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在课文的第三段,自己读读,说说哪几句话就是写这两句诗的?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根据交流出示第三段内容,练习朗读。解释:“寸草”就是“小草”,“春晖”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师小结: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而孟郊,就把自己想象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在他50岁时写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师配乐朗诵。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读好它吗?练读,指名读,师作恰当评价。

师: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游子之心,成了千古传唱的佳诗。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集体配乐吟诵)。你们能美美地把它背诵下来吗?练背。

三、总结,升华情感

师:小朋友,我们都有深爱自己的母亲,小草尚且知道用生机勃勃报答太阳的恩情,孟郊把自己对母亲的恩情化作了一首著名的小诗。小朋友,你们作为儿女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配乐交流,可以联系母亲节,3.8妇女节,平时等)是啊,一张小小的卡片,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能让妈妈感到幸福和安慰。(音乐响起)让我们随着音乐,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永远铭记----(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全体起立,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迁移运用。

1、出示书后第四题,自读句子。

2、学生用“忙着”写句子。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同位交流字的笔顺。

2、师重点强调“迟”字,尺的捺变成点。

师范写,巡视。

3、剩下生字同位交流结构要点和关键笔画。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5、同位互查关键结构要点和关键笔画。布置作业:

① 完成课堂四线本

分层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太阳)母亲关爱儿子(小草)

永远铭记母恩

教学反思: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配了三幅彩图,人物表情细腻,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栩栩如生的效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教学时,我就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想像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人物的语言,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恩情,以及子女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彩图一: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

师:请你再说具体点,在什么时候,母亲是怎样缝补衣服的? 生:晚上,母亲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服。师:你说的晚上,多晚了呢?请你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回答。生:夜深了。

师出示“深”的几种解释,生来选择。理解“夜深了”(深;表示时间长。)师:夜深人静,人们都已经进入了香甜的梦乡。母亲,你也该休息了!

生:不,孩子,明天你就要出远门了,妈不能陪伴在你的身边照顾你,就让我把这些衣裳缝补好吧!

师:可是,那昏黄的油灯下,您能看得清吗?

生:唉,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老眼昏花,已经看不太清楚了。师:母亲,你都已经看不清了,还要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实在是太辛苦了,你就稍微马虎一些吧!

生:不!为儿子缝补衣服再辛苦我也不怕。师:你一边缝补衣裳,一边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儿子这次出远门,不知道外面的饭菜能不能吃得惯。生:儿子这次出远门,路途遥远,肯定会吃尽了苦头。生: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你要照顾好自己呀!师:千言万语并成一句话(引说)生: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

师:此刻,紧锁的眉头是母亲千丝万缕的牵挂;那密密的一行行针脚呀,是母亲的叮咛和祈福。今夜,灯火彻夜通明,今夜,母爱的灯在无尽的长夜里独舞。

彩图二:

师: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她拉着儿子的手,会说些什么呢?

生:郊儿,你要保重自己啊!

生:郊儿,天气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添加衣服,千万别感冒啊!生:郊儿,紧张的学习之外,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生: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师:孟郊,听了母亲的嘱咐,看着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生:母亲原来的一头乌发不见了,变得苍老了许多,都是为我操劳的结果呀!生: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我操心,真是太让我感动了。

生:母亲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应该在母亲的身边照顾母亲。现在我却要去远行,真是太不孝了。

…………

充分运用课文插图,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验人物的情感,在师生的对话中,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文本资源与生本资源,在这里彰显魅力,尽显精彩。让母爱在学生心间泛起情感的涟漪,汇聚成感恩的江海奔腾不息。

第五篇:9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教学要求:

1.会认“孟、缝”等9个生字,会写“恩、针”等7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理解和背诵《游子吟》。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孟、缝”等9个生字,会写“恩、针”等7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孟郊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游子吟》的,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解释课题

1.播放歌曲《游子吟》。引导:这首歌好听吗?想看看歌词吗?(课件出示歌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要求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设疑: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游子吟》)那么你们指导歌词是谁写的吗?(孟郊)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郊。

4.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母亲的恩情》,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边读边在文中标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指名朗读,全班跟读。(2)指导读好长句子。(3)检查课文,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交流得出:课文一共五个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填空,要求学生口头填空。

孟郊是()朝的诗人。他永远铭记着(),就在他()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 》。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思考: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在书写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汇报交流。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听了《游子吟》这首歌,还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唐朝大诗人孟郊写的一首诗。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孟郊是如何写出这首诗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用“忙着”造句。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游子吟》。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过程:

一、齐读古诗,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古诗《游子吟》,组织学生齐读古诗。

2.导入: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包诗”,用诗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这首古诗。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出示课文插图(孟郊母亲灯下补衣服),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2.提问:课文那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谁能读一读?

3.课件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引导学生对照这一段文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1)同桌合作,一人读诗,一人读课文,再讨论这句诗中每个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同桌互相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一名学生上台汇报这句诗的意思,其他学生评价和补充。(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裳)

(4)课件出示:母亲忙着给他缝衣服。是能用“忙着”说句话?(指名造句)

(5)教师引读:儿子要出门了,……

(二)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将描写这两句诗意思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同桌互相配合,通过诗文对照,弄懂诗句的意思。

2.学生读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

“临行密密缝”----“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阵阵一线线地缝着。” “意恐迟迟归”----“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师:读了这句诗,你觉得母亲缝得怎么样? 生:针脚缝得很密。

师:母亲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地缝呢?

生:因为母亲担心孟郊很久都不能回来,没人给他缝补衣服。师:母亲这么认真地给孟郊缝补衣服,你想到了什么? 生:母亲太辛苦了!

生:母亲对孩子的爱太伟大了!……

师:是呀,星星困得眨眼,母亲还在灯下缝补衣服,油灯的光那么暗淡,母亲的眼睛几乎要看不清了,但是他还是凑近油灯,认真地缝着,把对儿子的爱,对儿子的思念,都缝在衣服里,缝在密密的针脚里,让我们把对母亲的爱读出来吧!

4.出示课文插图(母亲送别孟郊)

(1)引导:儿子要走了,母亲舍得自己的儿子吗?仔细观察插图,你看懂了什么?(学生仔细看插图,同桌互相说说)

(2)提问: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出了图上的内容?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想象: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此刻,孟郊年迈的母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此时此刻,他会说些什么?(指名说一说)

(4)指导朗读: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儿子看到母亲年龄大了,又那么舍不得自己,可是,自己又不得不出门,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再见到母亲,如果你是孟郊,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指名按顺序说说图上的内容)

2.追问: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这幅图的内容,谁能读一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要求学生联系插图想想:孟郊看到了什么?当孟郊摸着母亲为自己缝制的衣服,思念着远在家乡的母亲,又会想到什么呢?(要求学生再读第三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1)课件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提问:“寸草心”指什么?“三春晖”又指什么?学生读文后汇报:“寸草”指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既指草木的茎干,又指子女的心意;“三春晖”指春天太阳的光辉,这里指慈母之恩。

(2)教师引读:是呀,母亲的爱就行阳光,子女就是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子女不管怎么做,也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孟郊情不自禁地吟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思考:同学们,孟郊的母亲爱他,那么,我们的父母爱我们吗?父母的哪些言行让你感觉到他们对你的爱?(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引读:是呀,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无尽的关爱,我们做儿女的,无论为父母做多少事,也报答不了他们的养育之恩。让我们将对父母的这份感情带到课文中,一起读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并强调读好反问和感叹的语句,学生朗读。

三、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指名读《游子吟》。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2.指导背诵。提示:一边看着插图,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尝试背诵。3.尝试背诵。(背诵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吟出《游子吟》)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我们是父母手心的宝贝,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照顾我们;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帮助我们;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父母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还小,除了好好听话,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板书设计: 父母的恩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下载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母亲的恩情三年级诗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母亲的恩情》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二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两课时 3、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标出自然段。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母亲的恩情(合集)

    《母亲的恩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 的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文包诗这......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母亲的恩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12/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6个字只识不......

    母亲的恩情作文

    母亲的恩情作文 遛狗的地方有一大丛一大丛的夹竹桃,很高,也很茂盛,两周前开始冒花蕾,今天早上,看见有几朵花已经冒冒失失地开了,却发现很多夹竹桃的叶子开始发黄了,不是一棵两棵,而......

    《母亲的恩情》说课稿

    9、《母亲的恩情》说课稿(第二课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母亲的恩情》。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

    母亲的恩情教案

    9 母亲的恩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我们来一起大声读课题 (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 过渡:读完课题,我们再来读读文中......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绎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课文前半......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教版二年级下册9《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大村小学:杨昆红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