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中的故事》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同学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身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身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同学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身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局部。第一局部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第二局部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局部是第一局部的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同学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紧密联系的。要和时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同学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同学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教学反思:同学有表示力的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同学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同学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同学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同学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身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同学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区分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
4、同学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身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扮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示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异。
教学反思:说出是否喜欢乐曲,并说出理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并扮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扮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同学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示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同学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同学先扮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同学朗读和扮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一起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同学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同学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同学考虑如何对比处置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局部,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同学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同学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扮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同学有表示力的歌唱与扮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局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扮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扮演《老鼠和大象》。
2、告诉同学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1、听录音,教师自身弹奏或请同学弹奏《洋娃娃的梦》。
2、启发同学考虑,乐曲表示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同学随着音乐讲述自身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扮演。
(五)分组扮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欣赏乐曲是富有想象力,同学愿意参与到扮演活动中。
第二篇: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内容: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老爷爷赶鹅》、歌曲《蜗牛与黄鹂鸟》、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一)单元总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3、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4、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
5、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具体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3、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4、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为开篇,强调了革命传统教育,以台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及自编自演小小音乐剧作为本单元的主教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歌曲《老爷爷赶鹅》是一首风趣的外国少儿歌曲,旋律的素材非常简约,生动地表现了鹅的叫声,课本中的歌谱中用淡色圆圈标出的“5”音原来是没有的,是一个八分休止符,为了使学生便于掌握先唱成,再将第一个“5”改成闭口音,这就是在教材中体现教法的生动实例。这是一首轮唱歌曲,可进行隔一小节的轮唱练习,先唱的声部重复最后一小节,即可同时结束。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寓言歌曲,可由学生来回答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歌曲的难点是吐字清晰,由于歌词中加进了不少“阿”的衬词,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但也增加了演唱的难度,可与学生一起探索“阿”字添加的部位规律,就能化难为易。“阿”总是在“
”这三个音的第一、三个音时出现,演唱时重音应在第二个音,不要把“阿”字唱得太重了。歌曲的另一个难点是倒数第五小节处的快速换气,但只要多练几次也是不难解决的。
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是本册教科书的特色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精心设计,精心教学。首先可由学生来设计剧中的人物,除插图中的蜗牛、小猴、长颈鹿、小鸟外,还可以有主持人和其他小动物,确定人物后要发动学生精心制作头饰。
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3、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4、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
2、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
3、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碰铃、响板等)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为开篇,强调了革命传统教育,以台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及自编自演小小音乐剧作为本单元的主教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
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声中师生问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学生交流有关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三、新授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思考讨论:歌曲是以什么样的情感演唱的?(叙事、回忆地)
2、再次欣赏,交流:我从歌曲中听到了„„
3、看书上的插图,尝试配乐讲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5、整体欣赏。
四、结束新课
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地节奏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教学重点: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
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赶拍、串调”现象。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教材分析:
《老爷爷赶鹅》是一首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歌曲。歌曲短小集中,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的对白,引出风趣、形象的鹅叫声,生动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歌曲为C大调,单乐段重复带扩充的结构,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唱两小节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声中师生问好上课。
二、引入新课
1、欣赏一首歌曲《咏鹅》。
2、(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
四、整体感知,熟悉歌曲。
1、听赏,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欢快、风趣的)
2、跟音乐轻唱,熟悉旋律。
五、学习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3、以各种形式练习。
六、拓展:边唱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七、结束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师生问好下课。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声中师生问好上课。
二、新授。播放《春天在哪里》。
三、引入教学: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图片。
1、讨论: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2、欣赏《蜗牛过桥》的组图,让学生发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听音乐,讲故事。“那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讲故事,做动作。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语气和动作。
3、(出示歌词)带有节奏的朗读,选一位同学带读,教师打节奏。
4、听音乐,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演唱。
6、教师范唱。请学生分析演唱的不同点,处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五、拓展
六、结束新课 1、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小道具、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声中师生问好上课。
二、节奏律动: 三: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蜗牛与黄鹂鸟》,教师提示学生用动作或拍手表现音乐情绪。
2、学生讲述故事。四:音乐剧的编排:
1.看一下课本中的图片,自己说一说每幅图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每幅图提出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3、总结:蜗牛不怕吃苦,非常认真。
4、欣赏老师们编排的音乐剧。
5、学生表演: 学生分组排练;带上头饰表演;完整的一组一组的进行。
五、结束新课
1、课堂总结: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2、自我评价:以鼓励为主,对下节课提出要求。
教学反思: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音乐中的故事》
教案
单元课题名称
音乐中的故事
单元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能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学难点: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1:由于这首交响童话讲述的故事非常长,所以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会有所困难。
措施: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听辨和记忆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熟悉它们的主题旋律。等学生熟悉了主题旋律后,再让他们运用已学过的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节拍、旋律和音色等知识)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按照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起来会容易一些。
问题2:由于乐曲中出现的音乐形象较多,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各个形象的性格特征,发挥其音乐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表演会有所困难。
措施: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欣赏,并记忆其音乐主题,做到真正了解各个人物和动物的性格特征,在老师的启发和同学们的讨论下,发挥其音乐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表演。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第四篇:中班上 音乐教案
活动一:小青蛙跳跳游游(韵律)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跳跃,连贯的特点。
2、能感受音乐特点的变化,有节奏地做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3、体验小青蛙轻快地跳跃和连贯底游水的快乐。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图片各一张,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播放器,自制的《小青蛙跳跳游游》图谱,指挥棒。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青蛙分别是在干嘛,看图模仿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2、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的节奏道白。
引导幼儿边看教师的指图,边合拍地道白。
师生共同随音乐的节奏边看图谱边道白。
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的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跟着音乐道白。3,引导幼儿学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引导幼儿伴随音乐用拍腿的动作来模仿青蛙跳,用手臂划的动作来模仿青蛙游水。
教师哼唱旋律,组织幼儿在座位前练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让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提醒幼儿在学青蛙跳的时候,应保持动作的适当的力度,并在游的时候注意与同伴保持距离。
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结伴表演《小青蛙跳跳游游》。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1)在表演区域投放其他动物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继续创编其他的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的动作。(2)在美工区投放纸,笔,橡皮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泥塑的形式表现小动物。
领域整合:可结合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表演。活动反思:
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小鸟捉虫 活动目标:
感受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和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能用自己喜爱的小鸟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家长收集了有关小鸟的资料
物质准备:音乐《小鸟捉虫》播放器。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教室。
2、欣赏音乐《小鸟捉虫》,初步感受旋律及音乐情绪。
引导语: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有关小鸟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1.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2.小鸟在干什么。
3、再次欣赏音乐,自由想象。
4、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鸟飞的动作,鼓励幼儿在集中交流,分享创编的动作,欣赏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鸟捉虫的动作,请几个幼儿上台表演自己的创编动作,其他幼儿模仿,鼓励全体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第二段音乐。
欣赏第三段音乐
引导语:小鸟们捉那么多虫,心里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三段的音乐。
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小鸟飞的动作。
5、完整欣赏音乐,感受ABA的结构的乐曲。
提问:请仔细听听,这三段音乐一样不一样? 你最喜欢哪段音乐?为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小鸟头饰放在音乐区表演,让幼儿继续表演。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摘果果(韵律)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初步学会摘果果的工作和小跑步。
2、感受与同伴一起的舞蹈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转动手腕的经验(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
2、物质准备:音乐《摘果果》,播放器
3、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圈,幼儿和教师均取左侧靠椅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手腕转动的动作,重点帮助幼儿巩固转手腕的方向(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
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过转手腕的动作,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玩玩。
2、以谈话的形式,将转手腕的动作迁移成摘果果的动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摘果果吧。
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的表演摘果子的动作。
3、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学会小跑步动作。
引导语:看看我是怎么跳着舞着摘果果。(右脚示范)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幼儿的回答:脚尖脚跟,跑跑跑.引导幼儿边说边学跳一跳。
4、引导幼儿随音乐集体表演“摘果果”
提醒幼儿均取左侧靠椅子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后站起,按顺时针放向表演。
幼儿听音乐练习,第一句。第二句做小跑步。第3句,第4句做手腕转动摘果果的动作。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朝顺时针方向集体表演“摘果果” 活动延伸:
请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用筷子伴奏。
领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折纸的形式进一步感受表现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分组活动—变蛇
一个幼儿持绳子在地上甩,使绳子成蛇的样子,另一个幼儿边走边踩愰动着绳子。
活动一:音乐活动——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歌唱)活动目标:
1、学习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关心老人的情感。
2、学习有弹性的演唱休止符。
3、能与同伴合作,体验表演唱的快乐。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与老人进行谈话,激发幼儿热爱、关心老人的情感。
2、假胡子、围裙若干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组织幼儿讨论:我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自然引出歌曲的名称。—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拍表现敲背捶腿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互相轮流按音乐节拍捶腿敲背,激发幼儿按四分和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两种节奏做动作。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幼儿学唱,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有弹性的哦演唱休止符。
3、合作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边唱边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教师扮演奶奶,与一幼儿师范表演,表演时可有机的结合幼儿的动作创编。—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三人一组分角色有表情的合作表演歌曲。—提供胡子、围裙等道具,幼儿表演唱。
活动一:音乐游戏:小鸡出壳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导语: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1、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3、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 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 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③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④ 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幼儿能大胆的表演,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浓厚。
活动一:艺术活动——洗手绢(韵律)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
2、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的快乐。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手绢若干、音乐,播放器、各种乐器。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
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
2、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①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②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拍手。
3、教幼儿洗手娟。
① 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② 引导幼儿结合音乐节奏洗手绢。③ 鼓励个别幼儿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
4、引导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 引导语:比较欢快、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动作洗手绢? ☆ 鼓励幼儿一边唱一边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将音乐与乐器联系起来。☆ 鼓励幼儿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6、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幼儿通过本次活动能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激发爱妈妈、爱劳动 的情感,体验亲子的快乐。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知道妈妈很辛苦,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也要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一:《两只小小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乐的旋律,学会用各种体态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的形态。
2、体验和同伴配合说悄悄话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鸭的手偶若干。活动过程:
一、以“悄悄话”游戏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我要请一位好朋友上来,和他说句悄悄话。
二、出示小鸭的手偶,边清唱歌曲边演示,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两只小鸭在做什么?
三、再次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在第4小节合拍地发出“咂”的亲嘴声。
四、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亲嘴、说悄悄话。
动作提示第一遍1-2小节,双手的食指左右摇摆,3-4小节,食指对碰,指头对钩,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
第二遍1-4小节,两只手分别变成小鸭的样子,摇摆对碰,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第三遍双手配合做成鸭嘴状,与同伴一起两两结对,尝试随着音乐边唱边完整地表演。活动延伸
可以将小鸭变成其他不同的动物,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艺术活动一《化蝶》(欣赏)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旋律,能较合拍地做出蝴蝶飞舞和花的造型。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认识,引导幼儿掌握小碎步和蝴蝶飞的基本动作。
2、音乐《化蝶》播放器。
3、教育挂图。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育挂图《化蝶》,引导幼儿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说月亮姐姐拉小提琴,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等画面。
二、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化蝶》,感受旋律的优美抒情。
1、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随乐表现。
三、引导幼儿学习分辨乐句,较合拍地做蝴蝶飞和花的造型动作。
1、教师哼唱旋律,幼儿尝试按乐句做蝴蝶飞舞的动作。
2、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最后两拍)做花的造型。
3、教师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做蝴蝶飞舞和花的造型。
4、引导幼儿独立随乐做动作。
四、教师随乐示范完整表演,并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跟随音乐表演,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一:音乐活动——摘星星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2、能与同伴相互配合,有初步的规则意识。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画好可摘下的星星,背面贴上幼儿熟悉内容的图画。
2、准备教育挂图《摘星星》。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摘星星》,感受音乐旋律。
师指导语:“在这宁静的夜晚,星星们都出来了,我们就要到这到这美丽的星空和星星做游戏。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去星空看看美丽的星星,跟星星问个好吧!”
2、幼儿学唱歌曲。
(1)边提问边出示教育挂图,理解歌词。
师提问:“月儿是什么样的?月儿弯弯好像什么?谁想在这船上坐?坐在船上想干什么?”(2)引导幼儿按节奏朗读歌词。
(3)师范唱一遍。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教师的表情、倾听教师的歌声。(4)分组演唱、分组接唱的形式,激发幼儿练唱的兴趣。(5)鼓励幼儿大胆地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3、幼儿游戏。(1)介绍玩法。
(2)幼儿组成小组,进行游戏。
活动一:艺术 《都睡着啦》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歌曲中优美宁静的意境和富有童话色彩的歌词。
2、初步感受弱起节奏歌曲的特点。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星星仙子道具、音乐《都睡着啦》、播放器。活动指导:
1出示星星仙子道具,引导幼儿欣赏歌曲《都睡着啦》。
引导语:今天星星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2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引导语:星星仙子来到了森林里,用魔法让辛苦了一天的动物们都睡着了,还让小花猫做了一个好梦。我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听歌曲做拍手动作,感受歌曲中“他睡着啦”的弱起节奏。
引导语:这次我们跟着星星仙子,边听歌曲边用拍手的动作给小动物们施魔法。4.师幼扮演角色,跟随音乐拍弱起节奏,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扮演动物,幼儿扮演星星仙子。
引导语:这次老师扮演动物,请你们扮演星星仙子,听着歌曲给我施魔法,看哪个星星仙子能用神奇的魔法(拍手)一下子就让我睡着了!
幼儿扮演动物,教师扮演星星仙子。
请全体幼儿分别扮演各种动物,在音乐的弱起处蹲下。教师扮演星星仙子施魔法(拍手),鼓励幼儿随音乐一起轻声唱歌。5.引导幼儿自由扮演歌曲中的相关角色。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意境。
活动延伸:将音乐和星星仙子道具投放到表演区,引导幼儿继续欣赏和表演。
活动一:艺术活动——小跳蚤历险记(音乐欣赏)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身体得不同部位随节奏渐快的音乐进行摇摆舞蹈。
2、体验乐曲渐变的风格。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两两游戏的经验。
2、音乐《希腊舞曲》、播放器。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音乐,用手指弹琴的动作感知音乐节奏。教师让幼儿跟着音乐在腿上弹琴。
2、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知音乐节奏。(1)、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渐变的风格。(2)、教师启发幼儿:你们发现这首乐曲从开始到结束都一样快吗?是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慢?那我们弹琴的时候也要跟着音乐越来越快。(3)、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同时正确敲击音乐节奏。
3、组织游戏“小跳蚤历险记”,引导幼儿结伴随音乐游戏。(1)、教师引出游戏的名称叫“小跳蚤历险记”。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2)、先请一位幼儿与教师一起示范,然后组织幼儿结伴游戏,并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难度。
4、结束活动。
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活动一:音乐游戏—捕鱼
一、活动目标:
1、能体会音乐中的休止符,在休止符处发出各种有趣的声音,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2、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并根据音乐的起始开始和结束游戏。
3、初步学会分角色进行合作游戏,体验随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观看捞鱼场景的视频,丰富捞鱼的经验。
2、《捞鱼》图谱、音乐《捞鱼》、播放器等。
三、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引导幼儿说说捞鱼。
2、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
3、出示图谱,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1)、引导幼儿结合图谱,再次熟悉歌曲段落。(2)、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上的“!”、“?”、笑脸,了解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3)、引导幼儿结合图谱学习歌曲,并讨论学习策略:如果不记得怎么唱,可以看图谱,或是听别人唱。
4、引导幼儿和教师一同制定游戏规则。(1)、启发幼儿说说集体可以怎么变成一张网。(2)、引导幼儿说说“!”、“?”、笑脸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
5、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分角色玩游戏,并丰富“小鱼游”的动作。
6、活动延伸: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可尝试多种捞鱼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创造出多种小鱼游的动作,发散幼儿思维。
活动一:艺术活动——临时妈妈(欣赏)活动目标:
1、能听辨不同动物的声音。
2、能大致理解音乐结构和内容。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鸭妈妈、小鸡指偶,不同动物叫声的录音,音乐《临时妈妈》播放器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对动物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引导语:有的小朋友去过农场,大家知道农场是什么样的吗?农场里有什么动物呢?没有去过的小朋友,也可能在生活中见过许多动物,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吧!
2、播放录音,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听录音里有几种声音,是哪些动物的声音。
3、讲述故事《临时妈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提问:
(1)鸡妈妈要去做什么,所以要把鸡宝宝寄在鸭妈妈家?(2)为什么鸭妈妈回来的时候小鸡少了一只?(3)鸭妈妈去找小鸡了,它们发生了什么事?(4)最后鸭妈妈和小鸡回家了吗?
4、分段播放《临时妈妈》,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这段音乐是在描述故事当中的哪一段情节?你从哪些声音中听出来?哪个声音是小鸡、哪个声音是小鸭?哪个声音是鸭妈妈?
5出示小鸡、鸭妈妈指偶,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再次欣赏。☆ 引导幼儿独立听音乐,用手指、身体等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二:智力游戏——买东西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比较厚薄,并按厚薄分类。
2、培养观察力及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布店、服装店、书店、纸店、砖店的物品(厚薄不一),买东西用。的纸币。活动过程:
1、出示游戏道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介绍玩法:
(1)先有教师当营业员,请一个幼儿当顾客示范。顾客买东西是要说清“买厚的XX” 或“买薄的XX”并付款。(2)幼儿分组活动:请五个能力强的幼儿当营业员,其他幼儿当顾客。顾客到商店买完东西后,听到铃声要迅速找到买同类物品的其他幼儿,并拉手。游戏重新开始,顾客可到其它商店买东西。(3)游戏结束,评价游戏情况。
活动反思: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清楚的讲出我要买薄的什么东西,或厚的什么东西,本节课幼儿较感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厚薄的认识,效果较好。
户外活动
分组活动:花样拍球、玩风车、跳格子让幼儿自选分组活动,师重点指导幼儿花样拍球。
活动一: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演奏)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会看指挥运用乐器进行演奏。
2、培养良好的打击乐常规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滑雪的热闹场景的视频。
2、物质准备:碰铃、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音乐《铃儿响叮当》,播放器。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
☆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朋友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常会听到,它的名字叫《铃儿响叮当》。
☆ 启发幼儿说出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2、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再次欣赏,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为歌曲伴奏。☆ 启发幼儿借助身旁的桌面、椅背为歌曲伴奏。
4、出示乐器,介绍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为歌曲伴奏。☆ 介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并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拿法和打击方法。☆ 引导幼儿看指挥听音乐打击乐器演奏。☆ 根据幼儿表现情况,组织幼儿分组轮流演奏。☆ 演奏结束后组织幼儿自己收拾好乐器。
5、活动延伸:将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为歌曲伴奏,另一部分幼儿创编舞蹈,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歌曲的快乐。
活动一:音乐游戏:墙头草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做”推”和“倒”的动作。
2、能根据游戏的需要控制”推”和“倒”的动作力度。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墙头草。
2、物质准备:自制的《墙头草》图谱。活动过程:
一、谈话邀趣。
1、引导语:你们知道墙头草吗?它有什么特点呢?老师念一首儿歌,名字 就叫做《墙头草》,你们听听儿歌里的墙头草是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歌曲《墙头草》
1、按节奏读歌词,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
2、提问:儿歌里面有谁?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3、出示《墙头草》图谱,根据图谱有节奏地读歌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4、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
三、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两边倒”的动作。】
2、提问:你们知道墙头草被风吹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3、要求:“倒”的时候保持不要跌倒。
4、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推”的动作。
5、提问:风吹墙头草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四、根据音乐玩游戏。
1、教师与配班教师师范玩游戏,讲解玩法与规则。
2、引导语:这个音乐还能玩什么游戏呢?小朋友来唱歌,老师先和我的同伴一起玩一遍。小朋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3、介绍玩法:两个人面对面站或蹲着,第三个人站在中间当“墙头草”
两边的人随着音乐轻轻推动。“墙头草”身体两边倒。
4、规则:两边的幼儿控制推的力度,“墙头草”在倒的时候保持不要跌倒。
5、请三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6、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体验听音乐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一:音乐游戏:有趣的洗衣机 活动目标:
能与同伴合作,用不同的的动作表现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体验随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洗衣的过程 物质准备: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见过洗衣机是怎么洗衣服的吗?
2、讨论洗衣服的过程,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讨论洗衣服的流程:放衣服一放水--衣服转动--甩干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表象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3、启发幼儿探索“有趣的洗衣机”的游戏玩法。
集体讨论洗衣机的动作
引导语:我们怎么变成一个洗衣机呢?洗衣服的时候是怎么转动的》甩干的时候是怎么转动的?
用动作,语言提示幼儿练习洗衣服的动作。
集体讨论衣服的动作。
教师扮作是衣服,幼儿扮作是洗衣机随着音乐共同的游戏,启发幼儿在游戏的时候观察“衣服”的不同的动作。
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练习衣服的动作,4、组织幼儿分角色游戏。
播放音乐,请少部分的幼儿扮作是衣服,大部分的幼儿扮作洗衣机,随着音乐游戏。
引导幼儿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一:欢乐舞曲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愿意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初步学会根据节奏总谱设计2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演奏打击乐器。体验合作演奏的乐器。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节奏总谱一张,音乐《欢乐 舞曲》,播放器,铃鼓、碰铃、双响筒、大鼓、钹等乐器。
环境创设:排好座位并摆放好打击乐器。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初步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代理一首欢乐的乐曲,名字叫《欢乐舞曲》,请大家一起来听听看,一会告诉大家你的感觉。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再听一遍音乐,这次我们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拍手。3.出示节奏总谱,引导幼儿随音乐练习。
★出示节奏总谱,引导幼儿边看边自由联系朗诵。★播放音乐,组织幼儿看教师指挥集体朗读节奏总谱。
4.介绍各种乐器,示范乐器的演奏方法,组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打击乐器 ★引导幼儿讨论、探索配器方案。
★组织幼儿看教师指挥,练习演奏乐器。5.引导幼儿看指挥随乐大胆演奏。
★播放乐曲,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大胆演奏。
★鼓励个别幼儿尝试指挥演奏,增强演奏的趣味性。★引导幼儿自由交换乐器再次随乐演奏。
活动一: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在唱唱玩玩中学唱歌曲《小兔乖乖》。
2、乐意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兔头饰,萝卜道具若干。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卷白菜的游戏吧!瞧,小兔子也蹦蹦跳跳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二、播放课件,学唱歌曲。
1、讲故事理解歌曲内容。
2、引导幼儿用不同声音学唱歌曲。
3、跟随动画课件演唱歌曲。
三、扮演角色,情景表演。情景一: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情景二:出现大灰狼,演唱歌曲。情景三:出现大老虎,演唱歌曲。情景四:出现大狮子,演唱歌曲。情景五:出现兔妈妈,演唱歌曲。
小结:宝宝真聪明,以后妈妈不在家,不认识的人来了,千万不要给他开门。结束语:妈妈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一起抱着大萝卜到外边去玩吧!
第五篇:音乐教案(中)
课题:海鸥 课时:2--1 教学内容:
1、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2、综合训练。
3、读谱知识:高音谱号、音符。4、歌曲:海鸥(学谱)。教学目标:
1、认识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练习书写。
2、通过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使学生初步知道音阶(不出现名称)的一种排列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能书写。
教学难点: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要求、常规训练。
1、请同学说一说新学期应该怎样上好音乐课。
2、教师讲解自己对学生的要求。
3、做常规训练:发声练习、队形。
二、综合训练:
1、请学生按顺序将书上的音符读一读、认一认。教师将每个音 弹一遍,请学生跟着唱一唱。
2、教师每次弹两个音,以do为出发点。请学生听辨。将听到的两个音连起来。
三、读谱知识:
1、教师介绍高音谱号:是G字的变形,其中心记在五线谱上的第二线上,表示第二线上的音为小字一组g。
2、请同学观察高音谱号有什么特点?讨论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书写,请同学跟着教师一起写一写。
注意:起笔略低于第二线,交叉在第四线。
(请同学看第6页的综合训练三,写一写)。
4、同样方法学习音符,注意分清音符的符头、符干、符尾、符杠。同样在书上写一写。
四、学唱“海鸥“
1、导入:同学们,大家都见过什么鸟类?请同学介绍。有一种鸟,它飞翔在大海上,身姿矫健,大家猜猜是什么鸟? 对它就是海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两人一组,一起念谱。
4、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读谱。
5、听琴唱谱,注意休止符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高音谱号和音符各个部分的名称,而且我们学会了写音符。今天回去请同学们在五线谱上写写。另外,下节课我们学唱海鸥,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搜集海鸥的有关知识,下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下,看谁找的最丰富。课后小记:
课题:海鸥
课时:2--2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一
2、熟练唱会“海鸥”,并作歌曲处理。3、欣赏:国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2、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旋律进行的特点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海鸥”。教学难点:演唱中,休止符的应用。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第6页综合训练
(一)。
(谱例略)
注意:节奏要正确,声音有弹性,并注意重音在第一拍而不能放在第二、三拍,否则会造成笨重的感觉。
二、检查复习。
1、请同学在黑板上的五线谱中写出高音谱号、几个老师规定的音符,其他同学在书上写。
2、整曲视唱曲谱。
三、学唱“海鸥”。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同学。讲解自己找到的有关海鸥的小知识,看谁讲的好,讲的好的同学将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枚小红花。(讲解,评出优秀组)
2、师:刚才大家讲的真棒!希望你们今后也向海鸥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下面我们来学习海鸥,看谁克服困难唱的最好。
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读出感情来。
4、跟琴学唱歌曲,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熟练地唱全曲,用稍快的速度。
四、歌曲处理:
1、请同学们将书上所有的休止符标出来。并分别唱一唱。讨论:有休止符唱出来的感觉会怎样?休止符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讨论:歌曲整体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高潮在那里?应该怎样演唱? 讨论后练唱
3、整曲演唱,注意情绪、速度。(请同学边唱边做一做动作)
五、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介绍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3、复听乐曲,听后讨论: 你什么时候听到国歌最激动? 在激动时刻你想到了什么?
管弦乐队的演奏效果与管乐队的演奏效果有什么不同? 男低音独唱国歌给你什么感觉?
三个“起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完成听听想想)。
4、复听全曲,集体齐唱。
六、预习第二课,两人一组读一读谱。
课题:星星和灯光 课时:2--1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二)、(三)。
2、读谱知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
3、欣赏:烈士墓前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
2、通过欣赏,感受并初步了解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教学难点: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目的:训练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歌唱。
1= C 4/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0 ||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2、跳音练习《欢乐颂》1= C 4/4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2 2||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3、发声练习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目的:训练学生用悠长、流畅的气息,连贯、轻盈的声音歌唱。
三、导入
yi 师:你们认得这个字吗?(屏幕出现“彝”字)你能说出一个带“彝”字的词吗?(屏幕出现“彝族”)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屏幕出现中国政区图)。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村图)彝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山川壮丽,资源也十分丰富。那里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泸沽湖景区图)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你看,绿色的群山环抱着一池碧水,那山水相映的绿色仿佛可以流动。蓝天、白云、湖水、大地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美丽的图画。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 载歌载舞(火把节场面),开展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等多种多样的传统节庆活动。夜里,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他们环绕着熊熊的篝火轻歌曼舞,彻夜狂欢。听,山那边的彝家孩子们也高兴地唱起歌来了(播放歌曲及flash动画)
四、新歌教学及歌曲处理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彝族儿歌《星星和灯光》。
1、出示歌谱,跟琴歌曲旋律。师教学生认识下滑音记号并示范下滑音的唱法。(幻灯)
2、师:老师上节课说了在这首歌曲是有一个升号的歌曲,这首歌曲第三线上的音为do,请同学们注意流动do的唱法,复习唱谱。(幻灯)
3、老师有感情地示范读歌词,强调①每个乐句末尾不拖音②“要问谁是好歌手”一句要突出疑问的语气。让学生模仿并记忆。(幻灯片:读词要求)
4、配乐朗读歌词。(播放歌曲动画)
5、听唱法学习歌曲。提醒学生在唱“家”时注意全音符的时值,突出“家”字表达出的自豪感。师:歌词中彝家的“家”字用全音符,时值较长,表达了彝家人的自豪感。
6、提醒学生注意:从旋律上看的两个乐节如 2 2 7 1 2大钟x-
七、欣赏 童声独唱 ——《小白菜》
①师介绍《小白菜》是一首童声独唱歌曲、河北民歌,师分别介绍“童声”和“独唱”的意思。
②初听(前奏时加旁白:在刺骨的寒风中,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蹒跚地走着),观察图的内容。(幻灯)③回答课后习题⑴。
④回答习题⑶,说一说《国歌》中三个“起来”旋律的进行特点属于哪一种。
⑤师总结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图)⑥随录音哼唱加深印象,要求学生哼唱出能记住的旋律。⑦给歌曲选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颜色,说说原因。
八、总结
师:这就说明音乐不仅仅只是声音,它有丰富的画面感。一段音乐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小动物或者一幅美丽的图画。(图)从歌曲《小白菜》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小姑娘——小白菜,整首歌曲悲伤的情绪不仅仅深深地打动了老师,也打动了同学们。和她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而通过《星星和灯光》这首歌曲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彝家红领巾,他们和我们一样过着幸 12 福、快乐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星星和灯光》,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你们美好的童年。板书设计:(多媒体)
课题:拍皮球
课时:2--1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一)2、读谱知识:2/4拍;二拍子指挥图式。
3、歌曲:拍皮球 教学目标:
1、指导大家以非连音的唱法和二拍子的韵律来表现大家在一起拍球时的愉快心情。
2、了解2/4拍的含义和二拍子的指挥图式,掌握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了解2/4拍的含义和二拍子的指挥图式,掌握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请同学们看书,教师将综合训练一的两条乐句弹一遍,请学生跟着哼一哼。(思考:感觉有何不同)
2、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请同学回答: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何不同?(da dada和dada da)
3、请同学填上词演唱。
二、学唱歌曲:拍皮球及读谱知识
1、导入:同学们,大家平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曲《拍皮球》。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歌曲有什么特点?
3、跟琴视唱曲谱,注意休止符处。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词。(熟练练唱)
4、歌曲处理:
(1)、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歌谱上最开始有一个什么符号?(拍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2/4拍。
(2)、教师讲解2/4拍知识。
齐读2/4拍含义
(3)、教师拍一拍皮球,请问同学皮球有什么反应?(一下一 起)
那下重那下轻?(先重后轻)
请同学以先重后轻拍手拍腿来唱《拍皮球》。
得出:2/4拍强弱规律
(4)、教师再拍一拍皮球,请问同学教师的手做了什么动作?
(一下一起)得出二拍子指挥图式。
请同学跟着教师做一做。
5、集体齐唱:拍皮球
三、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节目。
表演节目
四、小结:
希望同学们健康成长。
集体演唱拍皮球,一部分拍皮球,一部分用乐器伴奏。(注意:强弱)
板书设计: 拍号
每小节两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强弱规律 强 弱 课题:拍皮球 课时:2--2 教学内容:
1、复习《拍皮球》,2/4拍含义、强弱规律及二拍子指挥图式。
2、综合训练
(二)。
3、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男声独唱)。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2/4拍含义、强弱规律及二拍子指挥图式。
2、听辨和感受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不同音色。教学重点: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男声独唱)。教学难点:听辨和感受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不同音色。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请同学们齐唱《拍皮球》。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提问:2/4拍含义、强弱规律及二拍子指挥图式。
3、集体演唱拍皮球,一部分拍皮球,一部分用乐器伴奏,一部分打二拍子(注意要体现出强弱规律)
三、综合训练
(二)1、请学生按顺序将书上的音符读一读、认一认。教师将每个音弹一遍,请学生跟着唱一唱。
2、教师每次弹两个音,以do为出发点。请学生听辨。将听到的两个音连起来。
3、请同学把书上的六个音按照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写在五线谱上,并唱一唱。
四、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1、教师简单介绍: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商调式。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3、复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是什么演唱形式?
4、边听边思考:《太阳出来喜洋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复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欣赏歌曲,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拍号
每小节两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课题:对鲜花
课时:2--1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常用附点音符。2、综合训练
(一)、(二)。
3、欣赏:《我的家乡沂蒙山》(女声独唱)
《普茹莱弟弟》(女声独唱)
人声分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附点音符。
2、通过听辨节奏,使学生获得一些关于节奏连接的初步知识。3、了解音乐中人声分类的初步知识。教学重点:学习和运用附点音符。教学难点:学习和运用附点音符。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注意:气息要均匀,力度要控制住。
口形要保持,声音要立住不要散。
二、读谱知识:常用附点音符
1、教师将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并写出它们的时值比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加了附点和原来的时值有什么不同?
(引导同学们观察出:附点的作用-增加附点前音符的二分之一时值)
2、请同学依照这个作用,总结出其它附点音符的时值。
3、两人为一小组,互相提问。看谁掌握了附点音符的知识。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问答,看哪组得到小红旗。
三、综合训练
(二)1、请同学们将书上三条节奏依次拍一拍。
2、教师任选其中一条拍击,请同学说出拍的是哪一条。
教师将三条依次拍击,请同学仔细听,哪一句结尾结束的最合适。
3、讨论,并说一说为什么?
(有终止感的节奏要求句末落在较长时值上)。
四、欣赏新-课-标-第-一-网
(一)《我的家乡沂蒙山》
1、今天我们来欣赏几首民歌。
教师介绍:《我的家乡沂蒙山》是具有山东地方色彩的歌曲。描绘了山区农村的秀丽富饶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着重听它的情绪、演唱形式?
3、复听乐曲。完成听听想想前半部分。
(二)《普茹莱弟弟》
1、教师介绍:《普茹莱弟弟》是一首流行于内蒙古的民歌。“普茹莱”是男孩的名称,他没有父母。这首歌曲表达了姐姐爱抚的哄弟弟入睡时那种深厚的情感。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着重听它的情绪、演唱形式? 3、复听乐曲。完成听听想想后半部分。
(三)人声分类:
1、请同学们回想都学过哪几种演唱形式?举例说明。
2、将同学们举的例子写在黑板上,讨论:可以怎样分类?
3、分类:
童声
男声
女声
男高音
女高音
男中音
女中音 男低音
女低音
五、小结:
下节课我们来学一首北京民歌,请同学们回家观察花的形状,下节课老师会请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人声分类
童声
男声
女声
男高音
女高音
男中音
女中音 男低音
女低音 课题:对鲜花 课时:2--2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对鲜花”。歌曲处理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感受歌中活泼、诙谐的情趣,并鼓励他们不断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处演唱的准确性;情绪的把握。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图片。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牵牛花吹喇叭,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嘀哒哒嘀嘀哒,嘀嘀哒哒嘀嘀哒。
注意:气息要均匀,力度要控制住。
口形要保持,声音要立住不要散。
二、新授:
1、导入:
请同学们两两相对,做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
(同学们边念边做,注意要整齐。)
师:这种歌谣我们有很多,像这种口头流传的诗歌、歌谣等就叫做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民歌:“对鲜花”。
(板书:对鲜花 北京民歌)
2、听录音范唱
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给了你什么感觉?(欢快、有意思)
3、学唱歌曲
(1)学唱谱
用手指着,请同学跟老师的琴声学唱歌谱。
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最后连贯唱谱。
(2)学唱歌词
请学生读歌词(问一人读,答全体读);
听师范唱;
跟琴试唱歌词(每次练唱及时处理)
三、歌曲处理:
1、师:我们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唱更好呢?
(一问一答、女问男答、男问女答、独问众答)
2、在大自然中,我们回答的答案还有很多。
请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怎么改一改歌词,问句、答句。
一段一段地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编写的歌词,逐一练一练。(提示:与生活相结合)
四、小结
今天通过学习歌曲“对鲜花”你明白了什么?
拍手齐唱歌曲
课题:剪羊毛 课时:2--1
教学内容:
1、歌曲《剪羊毛》学唱
2、歌曲处理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学习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并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澳大利亚去,看看那里是不是下雪了?
2、听录音范唱。
3、听辨并演唱主题旋律。请同学们找一找出现了几次。
4、集体识谱并演唱。注意唱准八分附点音符,教师带领同学反复练唱。
并对比八分音符与八分附点音符的不同,再次演唱。
5、请同学们投入角色的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6、演唱歌曲
处理:节奏是2/4拍,请同学按照强弱规律来演唱。怎样通过歌声来表现出劳动的喜悦?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演唱的形式和动作,并表演出来。
7、集体听伴奏乐来表演。板书设计:
课题:剪羊毛 课时:2--2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欣赏《挪威舞曲》
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排列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
2、听辨乐曲中的力度变化。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创作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练唱歌曲。
三、综合训练
1、集体识谱,先唱一唱原来的曲谱。
2、再将曲谱改写成八分音符,即去掉附点音符。
再次演唱,请同学说说两次演唱有什么不同。
3、教师带领学生将第2题的几种节奏分别拍一拍。
请学生2人为一组编排节奏,看谁拍得好。
教师讲学生写好的节奏写在黑板上,集体拍一拍。
四、欣赏《挪威舞曲》
1、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欣赏一下《挪威舞曲》。
教师简介:《挪威舞曲》原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后又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及管弦乐合奏曲。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2、初听乐曲。说说有什么感受?
3、分段复听,请同学说说乐曲分为几段,那几段是重复的?
4、复听全曲,请同学说说各段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5、再次复听,请同学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乐曲的力度变化。
五、小结 听乐曲下课
课题:学雷锋 课时:2--1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1
2、学唱歌曲《学雷锋》
3、力度记号
教学目的:
1、运用力度记号的变化有表情的演唱,赞颂少年儿童学习雷锋的平凡而动人的事迹。
2、认识几种力度记号,初步知道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感情、塑造形象的作用。
3、进行二声部合唱的初步练习。教学重难点:运用力度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集体识谱,并分声部练唱曲谱。
2、集体练唱歌曲。
提问:怎样通过演唱表现出大青蛙和小青蛙的不同呢?(声音的强弱)
再次练唱。
二、读谱知识:
1、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那么在有的歌曲中,就给我们规范出了这首作品应该使用的力度。这些力度都有名字。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力度记号。
2、教师介绍各种力度记号。
3、请同学们找出《学雷锋》一课中的力度记号,并说说都是谁?
三、学唱歌曲《学雷锋》
1、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说这首曲子有什么特点?
2、集体识谱,教师带领学生先练一练书中有力度记号的部分。
完整视唱曲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反复练唱:注意歌曲中力度记号处的演唱。
5、处理: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唱,看那组表演得好。
四、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新课标第一网
力度记号 p 弱
f 强
> 重音记号
课题:学雷锋 课时:2--2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2
2、欣赏: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的:
1、运用力度记号的变化有表情的演唱,赞颂少年儿童学习雷锋的平凡而动人的事迹。
2、认识几种力度记号,初步知道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感情、塑造形象的作用。
3、进行二声部合唱的初步练习。教学重难点:打击节奏练习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二、检查复习:
1、请学生说说上节课都学习了那些力度记号,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来。
2、集体演唱歌曲《学雷锋》
三、综合训练二
1、同学们对力度记号的掌握还不错,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拍击练习。
2、将全班分为两组,第一组拍甲,第二组拍乙。
分别练习,教师分别指导,注意要拍击出力度的变化。
3、两组合起来练习,看那组拍得好。
四、欣赏:
1、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欣赏《我们的田野》
教师简介:《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
2、教师将歌词抄在黑板上。
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感觉?
完成听听想想1
3、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哼唱,可以做做动作。完成听听想想2。
五、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课题:报春 课时:2--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报春》
2、读谱知识:3/4拍的拍号及三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的:
1、根据歌曲内容,运用连音、断音、非连音的唱法,表达春天来到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演唱歌曲,理解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报春》
1、导入: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冬天,天气非常的冷,大家都非常 的盼望春天的到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报春》。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歌曲有什么特点?
3、跟琴视唱曲谱,注意休止符处。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词。(熟练练唱)
4、歌曲处理: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2/4拍的拍号,现在大家看看《报春》这首曲子的拍号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3/4拍。
(2)、请同学们自己根据2/4拍的知识得出3/4拍的含义
教师再讲解3/4拍的强弱规律。
(3)、请同学按照3/4拍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报春》。
(4)、教师再次讲解三拍子指挥图式。
请同学跟着教师做一做。
5、集体齐唱:拍皮球
三、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节目。
表演节目
四、小结:
集体演唱报春,一部分划牌子,一部分用乐器伴奏。(注意:强弱)
板书设计:
拍号
每小节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强弱规律 强 弱 弱
课题:报春 课时:2--2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欣赏《缆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运用节奏连接的初步知识,选择通顺、流畅的节奏连接方式。
2、复习巩固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选择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请同学们齐唱《报春》。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提问:3/4拍含义、强弱规律及三拍子指挥图式。
3、集体演唱报春,一部分用乐器伴奏,一部分打三拍子(注意要体现出强弱规律)
三、综合训练
1、请同学分别视唱第一题的两条旋律。
然后分组作两条旋律,每组派出代表将本组做出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看那组做得又正确又好。
教师做评委
2、请同学们分别拍击第二题的两条旋律,仍然按两组作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排列的节奏比较合理,又准确。
四、欣赏《缆车》
1、同学们,你们都做过缆车吗?请学生说说缆车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缆车》
教师简介:《缆车》又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现代歌曲,它以乐观洒脱、粗旷热情的情绪和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流传于世界各地。歌曲表现了乘坐在登山缆车上的旅游者们欢乐兴奋的心情。歌中所唱的“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系模仿缆车在缆绳上滑动的声音。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和《我们的田野》在情绪上有
什么不同?
3、复听乐曲
总结这首乐曲的速度、力度、和节奏。完成听听想想。
课题:小奶牛 课时:2--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奶牛》
2、歌曲处理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小奶牛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奉献”的快乐与光荣。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爱喝牛奶,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农场去看看产奶的小奶牛
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通过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图式认出这是一首 几拍子的歌曲。
2、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带领学生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小奶牛》。
三、表演歌曲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自己编节目表演《小奶牛》,最后评出优胜组。
课题:小奶牛 课时:2--2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欣赏《赛马》。
教学目的: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主要从旋律和节奏中竿首乐曲声哦表现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以及内蒙古人民勇敢豪放的精神面貌。教学重难点:欣赏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集体复习演唱歌曲《小奶牛》
二、综合训练
1、集体视唱第一题的曲谱。
2、两人一组讨论并改编曲谱,看看那些可以改写成附点二分音符。
教师订正
3、先请学生分别听一听书上的几个音符的音高
教师每次弹奏两个音,请学生将每次听到的两个音连接起来。请学生将这些音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写在书上。
三、欣赏:赛马
1、教师介绍:
二胡独奏曲《赛马》,黄海怀作曲,是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2、初听乐曲。
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3、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着重听听乐曲的那两段是相同的。
4、再次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出乐曲的力度、速度。
5、完整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用赛马的动作表现全曲。
完成听听想想。
四、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