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蛙搬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青蛙搬家》,能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知道做人要谦虚,大家互相合作,不能处处争功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青蛙搬家》、故事《青蛙搬家》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青蛙搬家》
1、教师:你们说,青山会飞吗?这次呀。大雁带着青蛙一起飞到了天上,你们想知道貌岸然是怎第回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轻。
2、教师师播放故事《青蛙搬家》,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青蛙搬家》边欣赏故事。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汉字“青蛙”“大雁”“家”。
3、教师: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青蛙为什么要搬家?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青蛙最后搬成家了吗?
4、教师:青蛙为什么没有搬成家?如果你是青蛙,应该怎么做?
5、教师小结:大雁带着青蛙一起搬家,青蛙得到了大雁的帮助,应该心存感激,因为大家都是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实在不应该处处争功劳,这样反而害了自已。
6、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二、情境表演:青蛙搬家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青蛙搬家》,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语言、动作。
2、幼儿四人一组,各自选择一个角色:大雁、青蛙、人、旁白。
3、各组分别排练。
4、表演《青蛙搬家》。
第二篇:《青蛙搬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3、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学前准备:
搜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读书时遇到的,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课文中说,童年是在一串串问号中长大的,我们也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吧!师:我们可以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提读书时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要求: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把问题说清楚,说完整,声音要洪亮。
二、开始活动。
1、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解答问题。
2、向全班学生提出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3、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即使纠正语病和错误读音。
三、课后延伸。
让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找资料。
2、去图书馆。
3、问老师。
4、问家长。
5、上网查找。
第三篇:《青蛙搬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会掉下来,并想象青蛙掉下来后的结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会掉下来,并想象青蛙掉下来后的结果。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朗读能力
拓展:表演课本剧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能够在天上飞吗? 出示青蛙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今天。呀,青蛙要搬家啦。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根据题目提问。
二读文,按要求学生字。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更好。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检查读文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学文第一自然段。刚才,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这回你们一定比刚才读得好!再读一遍给老师听一听,好吗? 指名反馈刚才提的问题。再读课文,找找哪里告诉我们青蛙要搬家,它要搬有水的地方去? 大家一起读这一自然段,找出相亲相爱、舍不得,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大雁想带青蛙走,可是青蛙不会飞,你们想想办法看,怎样才能让青蛙飞上天空和大雁一起到有水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结:一对雁和一只青蛙同住在一起,后来由于干旱,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可是大雁舍不得青蛙,怎样能让青蛙和大雁一起去找有水的地方呢?你们提出了很多方案,那青蛙它们选择了哪一种呢?故事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课文。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抽读生字卡片。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雁和青蛙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他们决定一起到一个很远很远但是有水的地方。可是青蛙不会飞,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青蛙想了不少的办法,那么青蛙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二继续学文。自读课文。指名反馈:青蛙想出了什么办法? 集体读相关的段落。小朋友们,当青蛙飞上高高的蓝天时,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是呀,青蛙想出的办法还真行,人们是怎么称赞它的?用横线画出来。当青蛙多么想让大家知道想出的办法是自己呀,它终于憋不住了,就说出了口,结果怎样呢? 说说自己对青蛙的看法。集体朗读课文。
三读一读,演一演。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讨论交流:青蛙掉下来后会怎样呢?
四指导写字。
1、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
2、指名反馈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由的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说说自己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青蛙想出的办法的确很好,但是它禁不住人们的赞叹,张口想告诉人们这个办法是它想出来的,结果就掉了下来,同学们可千万别学青蛙。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四篇:《青蛙搬家》读后感
《青蛙搬家》读后感
《青蛙搬家》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青蛙搬家》。它讲的是,在一个湖的旁边住着一只青蛙和两只大雁。
由于,很久没有下雨,湖水慢慢的变干了。大雁想搬家,可青蛙舍不得,要和大雁一起走。于是青蛙想到了用一根棍子,两只大雁用嘴咬住棍子的两端,而它用嘴咬住棍子的.中间,让大雁把它带走。
当它们经过了第一个村子的时候,村民们说:“大雁真聪明,带着青蛙飞。”青蛙听了很生气心想:“是我想到的办法,又不是大雁。”它只是想了想但没有说出口。
到经过的第二个村子,村民们还是说大雁聪明,青蛙还是很生气。到经过第三个村子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村民们还是说着同样的话。这次青蛙终于忍不住了,张开嘴巴大声的说:“是我想到的办法,不是大雁。”它的话刚一落,自己被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这使我想到了古代 有一个人叫乐羊子有一天他到远方寻师求学。一年后,就回家了妻子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告诉妻子说:“一个人在外面太孤独,想家了。”妻子听了后,拿了一把刀走到了织布机前,说:“如果我把这根丝割断的话,以前的精力不是全白白浪费了吗?”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于是又重新出门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都没有回家。
通过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能干好每一件事情!
《青蛙搬家》读后感2
在一条小河边,住着一只青蛙和他的好邻居大雁。
河水渐渐枯竭,大雁欲飞。青蛙对:说“别走!舍不得你”。大雁说:“我们也舍不得你,这里的水慢慢没了,我们得转移到别的地方,我们可以飞,你只能跳来跳去,跟不上我们”!青蛙很聪明,想了个好办法。过了一会儿,青蛙找来一根木棍,让大雁哥哥和大雁嫂子咬住木棍的两端,他自己咬住木棍的中间部分。就这样,大雁哥和嫂子带着青蛙离开了那个地方。当他们飞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他们三人在天上飞,纷纷喊着:“看!看!大雁跟着青蛙飞上天了,大雁真聪明”。听到这句话,青蛙很不高兴,只是说大雁已经想到了他想的办法。飞到另一个村子上空,一群人喊着:“看,大雁带着青蛙在天上飞,大雁真聪明”。说完青蛙,他更不高兴了,差点把心里话说出来。飞到第三个村子的时候,一大群人:说,“哇,你看大雁和青蛙一起在天上飞,大雁真聪明”。他们说完,青蛙再也忍不住对:说:“这个方法当然是我想出来的,我让他们按照我的方法把我飞上去的。”但是青蛙刚张开嘴就掉了下来。
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有时候人是不能骄傲的。如果他们骄傲,他们就会像文章中的青蛙一样倒下。如果你得到它,你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它。如果你太骄傲,看不起比你差的人,那么你的成绩会越来越低。人的素质也达不到一定程度,我们要做有素质的人!平等善待他人!
第五篇:《青蛙搬家》片段教学反思
师:为什么青蛙会遭遇这样的下场?
生1:因为青蛙太不谦虚了。
生2:青蛙开始肯动脑筋想办法,但是后来却不动脑筋,没有考虑张嘴的后果,所以遭遇这样的下场。
师:是的,我们帮青蛙出出主意,它应该怎么避免悲剧的发生?
生1:青蛙可以坐在大雁的背上,这样它就可以张嘴说话,不会掉下去了。
引导:哦,真会想办法,如果你就是站在下面的人们,你听到青蛙大声地说是自己想到的办法,你会怎么评价青蛙。
生1:青蛙太骄傲,太自以为是了!
生2:青蛙太没有礼貌了!
引导:看来这个办法还是不能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呢?
(生思考,终于一个孩子举手)
生1:青蛙其实应该这样想,表扬大雁就是表扬自己,因为办法是自己想到的,它就不会委屈,也不会张口,就不会掉下去了。
引导:这真是一只谦虚的青蛙,大度的青蛙,有团队精神的青蛙!令人佩服!
教学反思:
教学《青蛙搬家》,故事浅显易懂,但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做法,这对于只有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并不容易。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
1、提问要有层次。
第一层次,提问“为什么青蛙会遭遇这样的下场?”,这是分析原因。第二层次,提问“我们帮青蛙出出主意,它应该怎么避免悲剧的发生?”这是思考怎么办。第三层次,当学生想到了办法,但办法有漏洞时,应引导修正。提问:“如果你就是站在下面的人们,你听到青蛙大声地说是自己想到的办法,你会怎么评价青蛙?”以此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去接近青蛙失败的本质。
2、评价要以积极评价为主。
学生经过思考后对问题的回答,也许有偏颇之处,但答案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
师应该给予孩子理解、肯定、赞赏,给予积极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思考的*望,将思考向纵深生发。如案例中的积极评价语:“是的!”,“哦,真会想办法!”“这真是一只谦虚的青蛙,大度的青蛙,有团队精神的青蛙!令人佩服!”
3、引导在关键处。
案例中学生说如果青蛙坐在大雁的背上,这样它就可以张嘴说话,不会掉下去。这个学生是开动了脑筋想了一个避免掉下去的好办法,却不是青蛙掉下去的实质原因,如果老师把课上到这儿就结束的话,那孩子们无法深入本质去考虑问题。因此这就需要考验老师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后追根溯源,追问:“哦,真会想办法,如果你就是站在下面的人们,你听到青蛙大声地说是自己想到的办法,你会怎么评价青蛙。”孩子们自会豁然开朗,认识到如果这样青蛙也会被人们批评骄傲,批评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