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12:1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

第一篇: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从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加以分析,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论证。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模型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是指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在不同服务单位之间发生移位的现象,即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和单位内部的岗位之间进行流动,发生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的变动,而这种流动现象主要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三方面作用的结果。(见模型1)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在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员工产生流动意向,加之社会因素的促进作用,进而产生流动行为。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这三方面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具体作用,并建立流动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人因素

主要指与个人要求有关的因素,如自我价值的实现、收入、住房、家庭、交通、人际关系等。

1.人才流动的自我价值实现模型。

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是有差别的,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即劳动者的个人期望值,用V0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期望值通常都不能完全实现,这部分未能实现的潜在价值表示为V1,将个人在社会中实现了的价值用V表示。于是,个人价值的期望值、潜在值和实现值的相互关系为V=V0-V1,我们用R表示个人主观价值实现率,那么R=V/V0(0 在模型2中,R恰当地反映了个人能力的期望程度和其个人愿望的满足度。个人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也可以通过这个比值大小来表示,当R较大时,个人在工作单位中也相对稳定;当R较小时,个人主观价值实现率较低,趋于流动。高新技术企业中聚集的通常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他们的个人期望值(V0)比一般企业人才的期望值大,而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都是民营的,规模不大,能够让人才实现的价值通常是有限的。在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R值较小时,人才趋于流动。

2.人才流动内、外因决策模型。

影响人才流动决策的个体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大类。我们将内、外因影响个体作出流动决策的过程用模型3来表示。在此模型中,Fi代表内部因素,它包括个体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等;Fo代表外部因素,它包括个体的收入水平、生活、家庭和流动距离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才通常趋于年轻化,且受过高等专业教育,这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内在前提。当外因出现比现在工作岗位收益更高的机会,或是出现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时,亦或是地理位置更优越时,他们就会作出流动决策。因此,模型3告诉我们,个体作出流动决策是由内因Fi,或是由外因 Fo,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到底哪种因素占主要地位,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作出不同的决策。

二、组织因素

人们在分析人才流动时,往往只注重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忽视了组织因素对人才流动的重大影响。因此,下面我们将组织因素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组织的双因素模型。

根据双因素理论,企业员工对现在工作满意程度可称之为保健因素,它包括组织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奖励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管理风格等;企业员工对工作期望即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挑战性、责任、成就、认可、个人发展等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建立组织的双因素模型,即模型4,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组织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一个组织同时具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其员工可以得到工作、生活的较大满足,一般不会流动;当一个组织或缺乏激励因素,或缺乏保健因素时,员工存在流动的可能性;当一个组织既无激励因素又无保健因素时,其内部员工一定会流出本组织。

2.人才流动的企业演变模型。

调查结果表明,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明显高于传统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更有发展前途,更有吸引力。然而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之间由于其发展阶段不同,对人才流动将施以不同的影响(模型5示)。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与该企业人才流动率呈“U”型关系。当企业处于创业期时,企业急需扩充人才,加上此时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因而人才的流进和流出的频率较高,流动曲线基本上处于整个劳动力的均衡流动率E点的上方;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人才需求增加,供给也迅速增长,人才趋于稳定,流出的人才较少,流动率不断降低,在成熟期时人才流动率达到最低点,在均衡点E下方;当企业由成熟期逐步向衰退期过渡时,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人才需求减少,人才的发展前景渺茫,纷纷离职,流动率又会逐步提高,最终高于均衡流动率。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处于创业成长期,行业内人才供不应求,为人才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人才流动率较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同,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人才的流动率是不同的。与传统产业相比较,高科技产业的突出特点是经营风险大、创新能力强、变动频率高,因而整个行业人才流动率曲线A1高于劳动力市场的平均流动率曲线A2。

三、社会因素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人才流动受人才市场供需的约束及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1.人才流动的人才市场供需模型。

人才市场人才供需比例与人才流动的关系如图(模型6)所示。其中:OM轴代表人才流动率;OT轴代表人才市场供需比例;E点代表人才市场上的均衡流动率;B点代表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供需比例为1。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才市场供需比例与人才流动率呈负相关。这是因为在完善的人才市场上,当某种人才供需比例小于1(在B点右侧,人才供不应求)时,其寻找到新工作的机会较多,对现有工作容易产生不满,从而较容易产生流动,流动率高于整个人才市场的均衡流动率,位于E点上方;反之,员工易于满足现有工作,不会轻易离职,流动率低于整个人才市场的均衡流动率,位于E点下方。我国人才市场上高科技人才供需比例小于1,处于OB段内,人才供不应求,这就为高科技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人才的流动率高于人才市场的均衡流动率E,流动率区间位于EM段内。

2.人才流动的其他社会因素综合模型。

其他社会因素主要指人才流动观念的更新和受功利价值观的影响:(1)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前提,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对人才大量需求的市场,这与人才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共同作用,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更具有必然性;(2)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同时产生对相应人才的大量

需求,从而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3)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人才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一个宽松的软环境,也需要一定的人才密度,当代科学被称为“大科学时代”,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都具有不可缺少的群体特点。每一项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大量科技工作协同工作、集体智慧的结晶。另外,当今的科技迅猛发展,通过人才间的交流、互补、竞争、才能了解并接受新的观点、思想和信息,迅速成长;(4)市场化条件下,人户分离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人才按照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流动。正是有了开放的户籍管理政策,人才的社会化成为可能,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尔锋.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动因分析,郭全胜编.人才流动理论、政策与实践.中国劳动1990.2.王玉芹,叶仁荪着.高科技企业员工离职模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3.王忠民,陈继祥,续洁丽着.试论影响员工离职的若干组织因素.管理现代化,2001,(5).

第二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企业情报人才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论文企业情报人才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情报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分析了专利情报在保障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进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结合世界专利数据库蓬勃发展的现状,突显了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相关人才匮乏,培养滞后的现状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几点专利情报人才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专利情报;高新技术企业;情报人才

一、专利情报的概念

专利情报是指从发明申请说明书和发明专利说明书,包括申请、批准有关发明的其他类别的文件及专利局出版的各种检索工具书、外观设计公报、专利权登记底册、审判判决公报和其他法律方面的文件等专利信息源上搜集到的零散专利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综合和归纳,形成有关专利申请概况、技术内容、功效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1~2]。

二、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而企业要取得技术上的优势,通常有两种途径: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利情报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的侦察兵、千里眼,为高新技术企业确立其技术竞争战略提供了情报依据。

(一)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可分为前期调查研究、中期进展分析以及后期投产实施三个阶段 [3]。

1.前期调查研究主要是确定研发项目。确定研发项目必须了解本行业技术和相关行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企业决策者和研发人员准确了解到:其一,现有技术所处的成长阶段;其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应用的领域;其三,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其四,竞争热点技术领域;其五,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其六,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价值。如果企业决策者对这些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技术开发战略、最佳的研发计划[4]。

2.中期进展分析需对前阶段搜集的专利信息作整理、删增、分析,专利情报分析可以为研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情报,为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持。由于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该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及其的价值,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此通过对同族专利数及专利被引次数进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研发人员站在国际相关技术的前沿,不但使其研究处于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而且研发人员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专利情报分析还可以避免技术开发中易出现的技术重复问题,避免人力、财力、时间的巨大浪费和可能带来的侵权问题。

3.专利情报在后期投产实施中为新技术提供了保险,使申请了专利的新技术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使企业规避“专利潜水艇”的袭击。

(二)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又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

1.技术引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在引进国外先进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外商常以该项目拥有多少专利技术来标榜其技术水平之高,索要高额技术使用费。利用专利情报对于外商所称的专利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真实水平、法律状态等,就可避免出现引进失效的、落后的、无关的专利和技术,确保引进先进的、适用的专利技术。

2.技术出口:出口技术前必须检索出口国(或地区)有无相同技术已获得该国的专利权,以免侵权受损。专利技术的出口往往包含在产品的出口中,如中国出口一个产品到某国,生产这个产品所需要的一项技术在中国不拥有专利权而在某国拥有,那么这个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就没事,但出口到专利拥有国不支付专利费那就侵权了。这种情况常有,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出口产品时,查明所涉技术领域在进口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没有专利保护则可,否则就要采取措施 [5]。

各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明活动的活跃程度,具体表现为专利申请量以及拥有有效专利量的多少,因此,各企业提出的专利申请量和目前拥有的有效专利就成了衡量其技术水平的标准。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有的全部专利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分类排序,并考察其分析情况,可以从中获得竞争对手

企业的技术开发及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可逐步判断出竞争对手研究开发的重点、技术政策及发展方向[6]。

三、专利情报的主要来源——专利数据库

正是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必要,而专利情报来源及专业的专利情报人才无疑是开展专利情报工作至关重要的因素。

1.专利数据库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的数量骤增,由于专利文献数量庞大,传统的专利检索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据相关统计表明,企业由于没有使用专利,重复研究而多花了60%研发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 [7]。专利数据库的搭建有效的解决了专利情报源的问题。

目前各国知识产权部门在网上建立了大量的专利数据库,主要国家的专利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而且收录年限较长,且大多界面友好,检索灵活,内容丰富,更新迅速。全球免费数据库主要有: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Derwent专利数据库、USPTO(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数据库、IBM Patent Server(美国专利库)、PCT Datahase(专利合约数据库)、EPO(欧洲专利局)等[8]。主要的商业专利数据库有:QPAT—US(http://www.qpat.corn),该站点是Questel—Orbit(奎斯特—奥比特)公司推出的美国专利检索系统网站、Micro-Patent(http://www.micropat.corn)及Knight-Ridder(奈特瑞德)公司的Krscience Base(http://Krscience.dialog.corn)。

2.专利数据库突显企业对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合理利用专利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查询专利文献、监测和预报重点行业及竞争对手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状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全面提高企业预防和解决专利争端的能力和水平。但无论是网上免费专利数据库,还是商业专利数据库,都对检索者检索经验、技巧的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专利情报数据库,将专利情报应用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专利工作人员。然而,随着担任检索工作的人员经验的不同、了解技术领域的不同,针对相同的技术特征往往是不同人检索出不同的结果,检索经验及结果均无法累积。这就要求企业专利情报人员不但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利情报知识。而目前,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连全世界的1%都不到,就是国内的高新技术专利也有60%属于外国人 [9],高新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与中国专利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瓶颈,我们急需加紧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专利情报人才队伍,在企业中开展专利战略规划、专利技术攻坚、专利权利申请、专利产品保护、专利危机应急等一系列的工作 [10~11]。

四、专利人才培养对策

根据专利工作的特点,虽然各类专利人才由于其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运用的专利知识有所侧重,但专利工作的学科复合和交叉性等特征,要求专利人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语言

能力等四方面知识素养[9]。其主要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

1.通过高校系统教育培养专利人才。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义不容辞,同时也正面临一个大好发展机会,不论是专利知识还是专利文献检索知识的教育对提高专利情报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均显得非常重要。各高校在教学条件、师资结构、学生生源和办学特色等方面有很大的相异性,针对专利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高的特点,所以在专利人才培养上,各院校应充分发挥院校优势,根据专业学科设置特点培养不同特质的专利人才。在做好专利转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在高校开展专利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其专利情报意识。

2.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专利人才。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向、定量人才培训,负责向企业对口输送所需专利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针对性强,效率高。

3.企业内部培养专利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在职员工实施内部培训。内部培训,不但成本低,比较容易开展,而且将理论与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明显,但内部培训适用于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及业务骨干易选择高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小结

中国专利情报工作慢慢步入正轨,但整体水平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缩小这种差距,最终使中国的专利情报工作处于世界前列,不仅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人才机构(包括高校)的人才输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国家如何引导社会的注意力、企业如何增强社会的关注度、人才机构如何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利人才,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戴建波,王天寿,杜红雁.专利情报及其利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4,(4):326-334.[2]侯延香.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51-54.[3]李红.一种重要的企业情报源——谈企业专利情报工作[J].情报杂志,1991,(3):81-83.[4]程兴华.专利情报分析在企业研发中的应用研究[J].竞争情报研究,2007,(4):107-109.[5]吴峰梅,李永忠.基于Internet网的专利情报分析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69-72.[6]刘焕成.洞察对手了如指掌——专利信息在分析竞争对手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2002,(9):14-15.[7]丁宪杰.专利数据库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4):52-53.[8]蓝雪花.Internet网上专利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J].情报探索,2003,(3):39-46.[9]刘平,吴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人才工程——专利实务人才

需求与培养[J].企业经济,2005,(7):116-118.[10]翟云先,万跃华.Internet上世界各国专利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1,(10):47-50.[11]吴红艳.开展专利情报工作 服务企业竞争发展[J].图书馆学刊,2009,(8):63-65.

第三篇: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行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对生产机械产品性能以及使用年限具有直接影响,只有做好机械加工管理,才能够保障机械加工质量以及机械产品质量。文章主要对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机械加工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手工作业逐渐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尤其在制造行业。近些年,我国在机械加工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对于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时间短,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做好机械加工中的质量管理,才能保障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这一问题主要来源于几何因素与物理学因素等,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使用韧性材料的工件极易发生金属塑性变形的现象,同时导致机械加工表面会更加粗糙。因此,在韧性较好的工件材料切割时,为有效降低切削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提升加工质量,需要在机械加工之间对工件进行预处理措施。在进行塑形材料工件的加工时,切削速度直接影响到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当切削速度达到符合工件材料切削标准时,工件金属塑性出现变形的发生率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小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在控制切削尽量的时候,通过降低进给量能够有效控制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但是,要注意进给量的控制,若进给量过少,容易造成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提升,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切削加工中的材料进给量,才能够有效控制切削加工过程中对机械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二)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通常情况下,磨盘上的磨粒越多,工件上的刻痕也就越多,而工件刻痕的等高性对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影响。工件刻痕的等高性越高,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呈反向变动。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砂轮转速会影响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而工件转速与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性与砂轮转速呈相反变化。砂轮转速增快会导致单位时间内工件表面通过的磨粒数量变多,而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则减小。与之相反的是工件转速增加则导致单位时间内通过工件表面磨粒数量减少,而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则增加。

二、机械加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为了有效提高机械加工质量,在切削加工的过程中,优先采用主偏角与副偏角均较小的刀具,同时要注意润滑液的适当应用。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进给量,能够有效降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由材料塑性及金相组织等因素决定,因此,在进行塑形较高材料制成工件的机械加工中,首先需要对工件进行正火处理,从而削弱材料的塑性,确保工件能够符合加工的标准,降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切削方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造成的影响不同,不同工件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方式以及切削进量,从而保障工件表面粗糙度。此外,为了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残留面积高度,同时保证切削厚度不与工件出现挤压,可以采用高速切削的方法对高塑性工件进行机械加工,从而减小工件表面切削加工粗糙度。

(二)提高工件表面层的物理学性能。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滚压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式,能够提高工件表面物理学性能。滚压是指常温环境下通过精细研磨的滚轮对工件表面进行挤压,从而使工件表面出现塑性变形,并通过将工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分别向上火向下挤压,从而有效减少机械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

三、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现状

(一)基础设施以及管理队伍水平较低。由于部分加工企业单位支出紧张、工作经费有限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单位难以普及使用先进管理技术进行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从而导致了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此外,大部分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人员均为兼职,除了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外,还担任其他方面的工作,导致花在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精力与时间被分割。

(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仍存在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个别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和步骤收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设备的养护也存在不认真的现象,若不对设备进行养护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此外,由于没有将设备养护资料归类录入计算机中,导致部分设备养护存在缺漏的现象,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四、提高质量管理在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团队素质建设。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提升了生产质量与效率,其为机械加工质量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管理功能。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质量管理在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团队素质建设是质量管理在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中的必然要求。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管理技能是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同时采取分层辅导与培训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技能培训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重视设备维修养护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重视员工的实际操作配需,在不断的优化中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团队的素质,从而改善机械加工质量管理水平。

(二)提高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设施是质量管理在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中的主要载体,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专业化设备养护库的使用效率,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质量管理的应用需要以专业设备为平台和渠道,需要购入先进养护设备。先进养护技术是现代化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问题收集到问题处理,都是应用养护技术解决的;在软件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内部局域网络从而实现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以及各硬件管理。此外,通过使用机械加工质量管理软件对于现代化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建设也有积极影响,例如使用Foxtable、Excel等软件也可用于设备养护记录与储存。

(三)建立规范的机械加工质量管理机制。在实际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规范的机械加工质量管理机制有助于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制度取代传统管理中的陋习,同时也是质量管理在现代化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规范制度运行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从而建立现代数字化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质量管理的应用,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机械加工质量管理部门还需要通过培养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并学习先进的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理念和思想,从而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学习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束语:加工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其他媒体进行合作,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最大效益发挥资源,并根据市场变动迅速调整生产目标,使得加工技术具有灵活性,能够满足生产产品调整的要求。因此,研究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对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以及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前者主要是由于切削机械因素以及物理学因素的影响;后者主要是由于磨削参数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而有效解决上述影响因素的方法主要是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以及提高工件表面层的物理学性能,然后分析现代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我国机械加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为。浅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因素[J]。数字化用户,2013,05:28+33。

[2]楚淑玲,何瑛华。浅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9—21。

第四篇:IT企业论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IT企业论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

响因素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it企业认知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工作压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it企业; 工作压力; 结构方程模型 1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

在it业,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相关业务知识增长速度加快,员工必须不断地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才可能满足工作要求,避免落伍而被淘汰。如intel公司的产品更新周期由过去3个月一次变为每月都要更新。这就要求每个it员工成为学习型的人才,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it企业的需要[1];it技术迅速更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成为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压力源[2]。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it业技术更新速度越快,其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越大。

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计算机时代使得一些人不得不相对独立地工作,同事间仅有一些有限的交往机会,交流渠道受到限制。上级的支持可以满足员工对安全感等情感需要,有助于消除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增强员

工的工作满意感[3,4]。beehr[5]等研究表明,上级支持对降低工作压力和离职率最为有效;eisenberger[6]的研究也发现,上级支持对特定的压力更能起到缓解作用。可以认为上级支持和在企业中人际关系良好的员工对工作压力有较强的承受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it业员工间人际关系越复杂,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假设3:it业上级领导对员工支持力度越大,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越低。

工作负荷是指个体感到公司指派的工作太多或者不够时间去完成,或者是公司指派的任务太难,或太过复杂以至无法完成而造成的心理负担[5]。it人员需要承担较为沉重的工作任务,每天上班时间过长,还经常要面对无法确定工作成果市场价值的问题。在复杂的工作中,员工工作负担过重就很容易出现工作差错,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引发不满情绪[7]。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it业员工感受到工作负荷越重,其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越大。

it企业员工的大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追求成功的信念往往强于一般的社会群体,更愿意接受并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现实的it职业生活里,员工更多的是在做重复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加之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公司上层领导决策的信

息公开程度也不是很理想,诸多因素导致了it员工感觉到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难以看到自身发展的前景。因此本文提出假设5:it业员工感受到自身发展程度越小,其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越大。

工作压力与离职意向正相关[8],但对工作压力与薪酬满意感、工作绩效和离职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员工的工作压力超出其承受能力,就会直接导致员工离职;有些学者认为工作压力会降低工作满意感,进而增强员工的离职意向;但也有些学者认为意识到自己有离职意向的员工会更多地“关注”工作和企业的负面,进而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效率[9]。因此本文提出假设6:it业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越大,其离职趋向越强烈;假设7:工作压力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薪酬满意感,进而使员工产生离职意向。综上所述,本文提出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2观测变量的数据采集

(1)问卷设计。以表1为基础设计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员工的基本信息与测量项目两部分,采用五级李克特(likert)计分方式。

(2)问卷调查。选择北京市十几家it企业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20份,回收301份,剔除无

效问卷17份后,有效问卷284份。被调查的it企业员工的状况如表2所示。

3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3.1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工作压力、离职趋向、工作绩效和薪酬满意为内生潜变量,工作负荷、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际关系和上级支持为工作压力的外源潜变量,v1~v33为相应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利用amos 7.0建模工具和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对假设模型多次计算修改,最终得到如图3所示的较优模型。

3.2模型适当性检验

在评价模型的适当性时,主要对拟合优度(cmin/df)、拟合良好性指标(gfi)、近似均方根误差估计(rmsea)等进行综合考虑。cmin/df值越小,表明模型与实际数据差异越小;gfi、nfi、cfi、ifi通常在0~1之间,越靠近1,表明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效果越好,rmsea值越小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通常情况下,cmin/df < 4,gfi、cfi、ifi

大于0.85,rmsea < 0.8,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10]。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如表3所示。

3.3实证结果分析

利用amos 7.0软件获得的各项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如图3及表4所示。由模型中各变量间的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出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该分析结果可以为缓解it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1)工作压力在离职趋向、薪酬满意、工作绩效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169、0.319、0.032,表明工作压力对员工离职趋向起负向作用,员工感受压力程度适当增加将有助于弱化其离职意向,而这正好与吴清津等人研究结果[11]相反。值得关注的是,员工工作压力对其薪酬满意度起正向作用,这可能与it企业员工高收入情况相关。员工工作压力与其工作绩效几乎不存在相关性。此外,工作压力通过薪酬满意可以间接影响员工离职意向。

(2)工作压力在技术更新、人际关系、上级支持、工作负荷和职业发展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0.02、-0.0

1、0.09和0.88,说明在影响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中,职业发展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最大,工

作负荷和技术更新次之,人际关系和上级支持几乎不对工作压力产生影响。

(3)本文在对模型计算修改时发现,上级支持、人际关系在员工离职趋向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6、0.21,表明上级领导支持不力和员工在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差将直接影响员工离职意向。工作负荷对工作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36,表明工作负荷的适当增加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4结论

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明了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程度,为it企业认识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选择避免、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的切入点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 滕江梅. 服务型政府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2] john g carlson. editorial: trends in stress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199

9,6(1):1-3.

[3] a a abdel-halim. social support and managerial affective responses to job stress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2,3(4): 281-295.

[4] babin b j and james s b.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co-worker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or support on service provider role stress,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retailing,1996,72(1): 57-75.

[5] t a beehr,j e newman. job stress,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j]. p

ersonnel psychology,1978,31(4):665-669.

[6] 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ehisom s,et al.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3):500-507.

[7] perrewe p l and daniel c g. the impact of job demands and behavioral control on experienced job stres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9,10(3):213-229.

[8] jamal m and jamal a b. job stress,type-a behavior and employees’ well-being among muslim immigrants in north america:a study in workforce diver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

management,1995,5(4): 6-23.

[9] elangovan a r. causal ordering of stress,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and intention to quit: a structural eguations analysis [j].leadership&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2001,22(4): 159-165.

[10]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60.

[11] 吴清津,张秀娟,等.工作压力、压力源与工作态度关系的实证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7(1).

第五篇:血液库存管理因素分析论文

【摘要】血液库存管理是血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中心血站应对血液库存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血液库存的管理。但是由于受到库存计划、临床用血以及采血供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血液库存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血液库存管理与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血液库存;管理;因素

血液是临床医疗单位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而血液库存管理直接影响到在临床血液供应的水平,加强血液库存管理对提高血液的质量、输血安全以及临床供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心血站要以自身实际为依据,对血液库存管理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探讨,要为血液库存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血液库存管理特点分析

首先,血液运作的成本及风险较高。血液成分保存与其他物品保存不同,血液成分的运输过程、加工方法以及贮存条件等也和其他物品不同[1]。例如,全血、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要在2~60℃的冰箱中进行保存,血小板要在20~240℃环境中进行震荡保存,且保存期只有5天。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要在-200℃的低温冰箱保存,血液的保存需要适合的储存空间,同时还需要配套的处理系统及采血系统和储存血液的冷链监控系统等。此外,血液采集、血液加工、血液贮存以及血液运输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血袋离心破坏、溶血、血液过期、职业暴露等问题,从而增加血液运作的风险及成本。其次,血液采集具有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中心血站都是以临床用血需求、未来几天的用血情况预测以及血液库存情况为依据进行血液的采集,但因为献血人群具有多样性,且因献血时间、地点、天气以及血性差异等因素的巨大影响,采血量、血型的种类也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血液采集具有不确定性,并影响到血液的库存管理[2]。再次,血液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各个血型在相关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比例,且医院中需要输血的患者对血液的血型也具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淡季和旺季的用血量不同,加上血液某个时间的偏型等情况,因此各个临床医院对中心血站提出的定血计划中血液的数量、类型及品种等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中心血站的血液采集和供应出现不确定性。

2血液库存管理与其相关因素分析

2.1采血及供血能力

采血及供血是中心血站进行血液库存管理基本出发点及最终目的,同时,采血及供血能力还是血液库存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1)献血宣传的力度。献血宣传的力度会影响到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中心血站的采血能力及供血能力,最终对中心血站的血液库存管理受到影响[3]。因此,要提高中心血站的血液库存管理质量,就要加强献血宣传的力度,并因地制宜的开展采血及供血工作,才能为血液库存管理提供前提保障。

(2)血液供需间的差距。近年来,虽然献血人数逐渐增长,但是献血人数增长的实际情况仍旧难以较好的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使得血液供需间的差距被日渐拉大,从而影响到血液库存管理的进行,血液供需关系也日渐成为中心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的重要矛盾之一,最终制约了血液库存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4]。为提升血液中心的采血及供血能力,减轻献血宣传的力度、血液供需间的差距等因素对中心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的不利影响,中心血站要通过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团体献血以及互助献血等措施来提高自身的采血及供血能力,实现对血液库存的有效管理。

2.2临床用血需求

临床用血需求是影响中心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血液库存管理的基本目的。因此,中心血站应对临床用血需求给予高度重视,并对临床用血需求给予全面考虑,以为中心血站血液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大小、用血需求的类型等都是血液库存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最近几年,由于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逐渐提升,在短期内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中心血站的血液库存管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血液中心只有对临床用血需求给予重点关注,才能达到血液库存管理的目的,尽可能的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2.3血液的库存计划

中心血站在进行血液库存管理的时候,血液的库存计划是影响血液库存管理的主要因素。用血需求的变化、库存的承受能力等是血液库存计划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血液库存管理过程中要对其给予重点关注。

(1)用血需求的变化。用血需求的变化受到特殊病例、气候以及血液偏型的影响。在血液库存管理中,血液偏型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还是临床医疗供血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近年来,血液偏型的周期开始逐渐延长,通常为3~5月,个别地区甚至常年偏型;特殊病例的用血需求对血液库存管理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5]。比如说烧伤患者,烧伤患者对血浆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几天之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血浆,重大烧伤患者在在第一期的治疗就需要10000~15000mL血浆,还有意外事故的大出血患者的急救用血等,这样也会对血液库存的短期管理产生影响;气候因素也会对中心血站的采血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心血站在制定库存计划的时候要设置提前量。

(2)库存的承受能力。库存的承受能力是血液库存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血液中心只有对其给予重点考虑,才能提高血液库存管理的质量水平。

3结语

总之,血液库存管理是医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中心血站只有加强血液库存管理。才能较好的保证血液的需求。同时,因为血液库存管理还受到采血及供血能力、临床用血需求、血液的库存计划以及应急事件处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心血站还要对血液库存管理的相关管理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才能全面提升血液库存管理的总体质量,有效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参考文献

[1]敖常青,刘保霞,吴瑞霞.血液库存管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264-265.[2]袁海涛,穆培栋.四号定位管理方法在血液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4):91-92.[3]王莉.血液库存管理信息化问题的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1010-1011.[4]陈琦,袁明超,陆华新,潘小军,杨家宏,尹建平.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现状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2):132-133.[5]孙森,郭建,杨忠思,杨志夏,刘波.探讨核酸检测模式下如何做好血液库存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74-75.

下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论文要因素及模型管理论文(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平安集团综合经营与风险管理 学 院:金融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平安集团综合经营与风险管理 摘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作为我国......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保安全的关键措施研究何守龙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

    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一家企业如同一个人,有着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这些就是一个企业的气质与修养,一笔笔勾勒着企业的体态,充盈着企业的血脉,描摹出企业的魅力。而企......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防火教育培训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策略研究刘玉婷内容提要:防火教育培训中心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方面存在着人性化向物质主义方向滑落、人性化向泛自由化方向滑落、人性化就是抹......

    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系: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题目: 北京现代的物流模式研究提交论文(报告)时间:年月 日北京现代的物流运作模式研究专业学生学号北京现代没有设置......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防火教育培训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策略研究 刘玉婷 内容提要:防火教育培训中心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方面存在着人性化向物质主义方向滑落、人性化向泛自由化方向滑落、人性化就是......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相应模式,由此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企业也有据可依,且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也有较多影响因素。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全文5篇)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品质。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建筑品质,对建筑工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