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

时间:2019-05-15 12:5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

第一篇:《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

一、说教材

动点问题在初中数学中虽然没有编入课本,但却是习题中的常见形式。也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一大难点。涉及到的题目类型也很多,而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是仅次于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一部分,因此,解决这类动点问题,找出合理的方法和规律,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解动点问题的方法

2、熟练运用线圆相切、圆圆相切的判定条件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运动的特征帮助探索圆的移动距离

2、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证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动点中的移动距离,找出等量列方程。

教学难点:

1、两物同时运动时的距离变化

2、移动题型中的分类讨论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动点问题,本课准备采取

动手操作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方法进行,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教具如下:

1、硬币一枚,三角形、正方形纸板各一个

2、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

二、让学生在课前有一个好心情

1、音乐欣赏:《菁菁校园》

2、幻灯展示

放下包袱,轻松学习

有效四十五,胜练十天苦

三、小检测

1、半径为1的圆P从原点开始在数轴上向右滚动一周,则点P经过的距离是多少?

2、如图所示,一宽为1cm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的两个交点的读数正好为2和8,求该圆的半径。

3、观察下列题目,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自主学 创新练》

P74 15 P76 9

P79 18、19

P88 13 P108

21四、新课引入

以上这些题目都涉及了动点问题,本课专门研究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

五、知识回顾

1、哪些因素决定物体运动的情况?

2、运动的路程、速度、时间之间有哪些关系?

3、两圆外切、内切的条件是什么?

六、合作探究

1、如图,⊙O的半径为1,圆心O在正三角形的边AB上沿图示方向移动,当⊙O移动到与AC边相切时,OA的长是.例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p从A开始在直线AB上以4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

2)如图(2),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cm,那么t为何值时,⊙P和⊙Q外切?

例3:如图所示,已知⊙A和⊙B的半径都为1cm,A、B在直线L上,且AB=10cm,现⊙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B移动,当两圆相切时,⊙A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七、学习反思

总结解动点类题目的方法步骤:

一、抓住动量定位置

二、弄清题意想全面

三、找准等量列方程

四、认真计算准求值

七、巩固提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径为2的圆P在X轴上从原点0开始自右向左滚动一周后,则P点的坐标为()

2、有一周长为C的硬币在地面上直线滚动了L,则这枚硬币滚动的周数为

3、有一周长为C的硬币在边长之和为L的三角形边上滚动到原来位置,则这枚硬币滚动的周数为

4、正方形ABCD边长为8,半径为1的圆P从点A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直线AB上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圆P到直线BC的距离为d。

(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圆A出发多少秒后与BC相切

5、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12cm,AD=8cm,BC=22cm,AB为圆O的直径,动点P从A开始以每秒1cm的速度向D运动,点Q从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t为何值时,ABCD为平行四边形;

(2)、t为何值时,PQ与圆O相切?

八、总结提升

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解题要点:

看到动点找位置,移动距离最关键;

线圆相切跑两边,圆圆相切分内外;

内减外加找半径,公式牢记作法宝。

第二篇:说课文稿

一、什么是说课?

所谓“说课”,即教师在授课之前,就本人对所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和分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课后反思等诸方面观点的简述,即说课者就某一课题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所做的表述,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其显著特点是,说课者是教师,听课者也是教师。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是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利于推动教材教法的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说课说什么?

1、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

主要是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说课者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所选定的某一课题的教学内容在一个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去说。

(3)、说学情(学情分析)

学情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在内的总和。

(4)、说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

什么是重点——是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教学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什么是难点——是指教材中头绪较多或较抽象、艰深而教师又难发处理、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注意:在说重点、难点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5)、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育理论依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

注意:在说教法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6)、说学法

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说学法就是说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要说出其理论依据。

(7)、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就是教一课时或一课书的教学活动的进程,说教学程序就是要说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

(8)、说板书设计

主要是说板书设计的构思(整体结构)及其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在一般的说课中,我们只要说出板书设计的方式及内容。

在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板书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

要点式板书、结构式板书、图示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年表式板书、地理方位式板书、对比式板书、等等。(9)说反思

主要是说通过本节的说课你有什么认识,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有什么成功的做法?有什么缺陷?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等等。

2、正确认识和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8~15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更多的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说课者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闭口不谈,或谈之草草。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4)、误区之四: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

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3、说课的方法与原则

(1)、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与流程;说“清”练习层次;说“透”反思。(2)、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说课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3)、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夸夸其谈,故作高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4)、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进行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

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

三、怎么样说课?

1、课是否应该这样说?

上面谈了什么是说课?讲了一些方法与原则,属于纸上谈兵,具体怎么说课?我们就以人民版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来举例说明。

本节课内容将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讲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是专题六的第一课,专题六是新高考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精华-民主与法制,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第一课的内容是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赖以萌芽、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认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很大,从中对我们有所借鉴。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讲评:说教材 即说明所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或某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及依据。只有确立了该课内容的地位,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确定该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才能为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合理选

择、对学生各种能力达到的层次预设等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了解,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本课三个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

讲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者起点分析,另一便是学习者的终点认识。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

突破策略: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并且与古代中国进行比较,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

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以突破重点。、教学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兴起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

突破策略:结合教材三个子目,设计“古希腊考察团”,通过三个行程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在情景教学中,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讲评:教学重点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教学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教学难点指教材中头绪较多或较抽象、艰深而教师又难发处理、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注意:在说重点、难点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四)、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说学生)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福安二中的高一学生,他们思维较活跃,乐于表现,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而且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2、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

(1)图片展示法:高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相对薄弱。通过展现古代希腊文明和地理环境组图,加深学生对城邦的印象,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城邦形成的原因。

(2)比较法:运用比较法从地理环境方面分析比较古希腊民主制度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

(3)课堂讨论法: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这既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可培育同学间相互探讨的氛围。

(4)情景教学法: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氛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

3、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我尽可能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为目的。因为只有通过个体独立思索、探究发现而建立的知识系统,才是最稳定的。

讲评:说教法 即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依据。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取舍。恰当的教学方法,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

理解和掌握,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说课中,教师应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依据及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说出来。

说学法 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或技巧,即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历史结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概念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给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

1.本节课我是通过一组图片导入,图片展示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设计导语:古希腊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2.展示课题,解释何为民主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铺垫。由此导入新课。

讲评: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良好的导入语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B.讲授新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一次“古希腊考察活动”,通过三个行程的情景教学,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

设计的意图:学生作为考察团的成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知道考察的内容就是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第一步

分析第一个子目——蔚蓝色的希腊(考察团的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

本子目是教学重点,主要阐述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

在这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多媒体,(1)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个问题 ①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 ②希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2)展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地图,对比分析: 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

何影响?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成果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理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极其不同特点,能够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关系,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第二步

分析第二个子目——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考察团的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

这个环节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四个问题,去考察希腊古城邦的特点,认识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合作探究

第一组考察内容:城邦是什么?从城邦的概念中你能得出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吗?

第二组考察内容:古代希腊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而是形成众多城邦呢?

第三组考察内容: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第四组考察内容:城邦制度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第三步

分析第三个子目——希腊的公民(考察团的行程三 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

这个环节采取情景教学法,设置一个古公民的家庭情景,引导学生去考察这个古公民的家庭,探究疑问,弄清(1)什么是公民?(2)公民具备哪些权利?(3)公民的基本素质?(4)为什么公民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作为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各城邦的公民从小

接受系统训练,具备了一定参政素质,成年后为城邦贡献自己的个人才智和力量,推进各城邦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繁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引导学生回答: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四步

巩固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梳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希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

二、希腊城邦制度——社会环境

三、古希腊公民的素质——重要保障 第五步

课后探究

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所以作业的布置一般是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计划,还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能力。布置作业: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古今中外历史相联系的整体史观。

点评:教学过程就是教一课时或一单元的教学活动的进程,说教学程序就是要说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一般情况下分为

四步,即导入新课、授课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但一定要说出这样设计或做意图和依据是什么?甚至进行效果预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行程、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使整节课的效果较好,双边活动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课堂教学时间不容易掌控,完成教学所需时间比预计要多些,导致后面总结提升部分以及练习时间不够。

总之,本课教学按照双主教学的模式,依据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主动生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讲评:以前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课上完,回头看”,教学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有益途径。也是总结成败得失,积累经验的一个好方法。若能课课记录,日积月累,就是一笔教学财富。

2、什么样的说课才算好的说课?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便没了说课分量。

(2).诠释教学思想。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3).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展现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4).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

第三篇:平面动点的轨迹说课[推荐]

平面 动 点 的 轨 迹 说 课 稿

杜重成 福州第三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2、体会数学实验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几何画板的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2、体会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强化类比、联想的方法,领会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点轨迹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

2、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探究不同条件下的轨迹 教学难点: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之间的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室,四人一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上述教学手段,一方面: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静态到动态);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模式】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四处可见轨迹曲线的影子 【演示】这是美丽的城市夜景图

【演示】许多人认为天体运行的轨迹都是圆锥曲线,研究表明,天体数目越多,轨迹种类也越多

【演示】建筑中也有许多美丽的轨迹曲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轨迹 曲线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

2、激发情感,引导探索

靠在墙角的梯子滑落了,如果梯子上站着一个人,我们不禁会想,这个人是直直的摔下去呢?还是划了一条优美的曲线飞出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新教材高二上册88页20题,也就是这里的例题1;

1、线段AB长为2a,两个端点B和A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第一步:让学生借助画板动手验证轨迹 第二步:要求学生求出轨迹方程

法一:设M(x,y),则A(0,2y),B(2x,0)由|AB|2a得4x24y22a,化简得x2y2a2

法二:设M(x,y),由|OM|a得x2y2a

化简得x2y2a2

法三:设M(x,y),由点M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a,AMxy根据圆的定义得x2y2a2; OB第三步:复习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设动点的坐标M(x,y)(3)列出动点相关的约束条件p(M)(4)将其坐标化并化简,f(x,y)=0(5)证明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根据题意寻求等量关系,并把等量关系坐标化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先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动态地感受动点的轨迹是圆,接着要求学生求出轨迹方程,最后师生共同回顾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达到熟练掌握直译法、定义法,体会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由上述例1可知,如果人站在梯子中间,则他会划了一段优美的圆弧飞出去。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如果人不是站在中间,而是随意站,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动手探究M不是中点时的轨迹。

第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学生得到的轨迹(教师有意识的整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借助数学实验,把原本属于教师行为的设疑激趣还原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疑问,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第二步:分解动作,向学生提出3个问题:

问题1:当M位置不同时,线段BM与MA的大小关系如何? 问题

2、体现BM与MA大小关系还有什么常见的形式? 问题

3、你能类比例1把这种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吗? 第三步:展示学生归纳、概括出来的数学问题

1、线段AB的长为2a,两个端点B和A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M为AB上 2 的点,满足BMMA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2、线段AB的长为2a,两个端点B和A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M为AB上的点,满足BMMABMMA3,求点M的轨迹方程。

3、线段AB的长为2a,两个端点B和A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M为AB上的点,满足k,求点M的轨迹方程。(说明是什么轨迹)

第四步:课堂完成学生归纳出来的问题1,问题2和3课后完成

4、合作探究、实现创新

改变A、B点的运动方式,同样考虑中点M的轨迹,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这里固定A点,运动B点)

学生主要列出了以下几种运动方式: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并且得出了一些相应的轨迹。

5、布置作业、实现拓展

1、把上述同学们探究得到的轨迹图形用文字、符号描述出来,(仿造例1),并求出轨迹方程。

2、已知A(4,0),点B是圆

xy4上一动点,AB中垂线与直线OB相

22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

3、已知A(2,0),点B是圆

xy9上一动点,AB中垂线与直线OB相

22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

4若把上述问题中垂线改为一般的垂线与直线OB相交于点P,请同学们利用画板验证点P 的轨迹。

以下是学生课后探究得到的一些轨迹图形

课后有学生问,如果X轴和Y轴不垂直会有什么结果?定长的线段在上面滑动怎么做出来?

可以说,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之前并没有想过,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同时也促使我更进一步去研究几何画板,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教师不再只是一根根蜡烛,更像是一盏盏明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以下是X轴和Y轴不垂直时的轨迹图形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

《平面动点的轨迹》是高二一节探究课,轨迹问题具有深厚的生活背景,求平面动点的轨迹方程涉及集合、方程、三角、平面几何等基础知识,其中渗透着运动与变化、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 年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之一。

(二)、校情、学情

校情:我校是一所省一级达标校,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完 善,每间教室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另外有两间网络教室和一个学生电子 阅室,并且能随时上网。学情: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且能随时上网。对学生进行了几何画板基 本操作的培训,学生能较快的画出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基本的圆锥曲 线。学生对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文字、图形、符号 三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均衡,有待加强。

(三)学法

观察、实验、交流、合作、类比、联想、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2、激发情感,引导探索

由梯子滑落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

第一步:让学生借助画板动手验证轨迹 第二步:要求学生求出轨迹方程

第三步:复习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3、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探究M不是中点时的轨迹

第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学生得到的轨迹 第二步:分解动作,向学生提出3个问题: 第三步:展示学生归纳、概括出来的数学问题

4、合作探究、实现创新

改变A、B点的运动方式,同样考虑中点M的轨迹,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这里固定A点,运动B点)

学生主要列出了以下几种运动方式: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并且得出了一些相应的轨迹。

5、布置作业、实现拓展

(五)、教学特色:

借助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展现出来,做到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评价的效果。同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四个统一:既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书本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统一、书本知识与资源拓展的统一、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统一。

本节课学生精神饱满、兴趣浓厚、合作积极,与我保持良好的互动,还不时产生一些争执,给我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折射出我不足的方面,促进了我的进步与提高,师生间的教与学就像一面镜子,互相折射,共同进步。

第四篇:青花瓷说课文稿

青花瓷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红螺寺中学美术教师王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青花瓷——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教学与学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对于教材的理解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工艺美术鉴赏课程,着重加强的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瓷器的历史悠久,遗存数量最多,并至今仍广泛使用的工艺美术门类之一。其中青花瓷独具特色,色彩简洁明快,器形变化多样,纹样层出不穷。既有利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便于拓展教材,富于可实施性;同时也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就知识技能而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吉祥纹样的设计和适合纹样的制作,有一定制作基础。从学习兴趣来看,中国风对各种流行元素中有重要影响,学生对此充满好奇。而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体现出来的典型中国风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综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征,领会其装饰纹样独特的审美意蕴,并能够自行设计并绘制装饰纸盘。

2、积极参与装饰纸盘的绘制;在展示个人作品时能够说明个人设计意图,并与他人交流。

3、加深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教学重点:即深入了解青花瓷纹样特征和内涵,学习设计装饰纹样的方法。教学难点则在于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装饰纸盘。

三、教法与学法

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我考虑教学目标以及学科特点,根据大纲要求,美术学科体现学科特点,我采用了

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根据学科特点,加强教师示范性。

2、根据学科教学特殊性,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

3、注重教学的引导性,展示优秀作品——利用往届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在学法选择上,我考虑到学科特色核心课程理念,以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以实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图片导入,分析青花瓷艺术特点。

2、纹样对比,领略纹样设计意蕴。

3、教师演示,设计制作装饰纸盘。

4、展示作业,学生互评并交流经验。具体过程如下:

一、图片导入,分析青花瓷艺术特点。

在这一阶段我分为三个步骤实施教学:

首先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提问学生青花瓷给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有哪些特征?以达到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了解青花瓷特征。

其次,将青花瓷和粉彩瓷器做以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纹样、色彩分析各自不同特征,尤其是青花瓷色彩简洁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以突显青花瓷色彩简洁明快,对比鲜明,给人以幽雅、恬静、清闲的感觉。

第三,展示不同造型的青花瓷图片,让学生重点观察不同器形的装饰纹样,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都纹样是什么?并将其分类。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类题材出现频率较高?并分析其中原因何在。

二、纹样对比,领略纹样设计意蕴 在学生对青花瓷特征有初步了解,并对纹样仔细观察并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纹样内涵,我采用了欣赏、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就具体纹样(牡丹、葡萄、鱼)进行深层次挖掘——纹样背后的寓意。并启发学生运用同样的方式对刚才所观察的纹样含义一一分析,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纹样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美好祝福。通过这一环节设置,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不同的纹样内涵也各有区别,那么相同纹样的表现方式是否一致呢?通过比较同样以花为题材的盘子和罐子,以荷花、鱼为题材的瓶子和盘子,相同纹样组织排列方式区别在哪里?以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纹样要适合器形才能相得益彰。

综合分析纹样各方面特征: 题材——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内涵——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形式——适合器形特点。

可以总结出这是青花瓷纹样特征,同时也是纹样设计的原则。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运用专业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师演示,设计制作装饰纸盘。

在学生深入了解青花瓷纹样特征和内涵基础上,接下来重点进行装饰纹样设计,制作彩盘环节讲解与演示。这一环节我主要采取了演示并讲解的教学方法,以纸盘为例,演示整个设计纹样、制作绘制的过程。让学生对制作过程有直观了解。随后提出作业要求、评价标准。

在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动手实践在这一环节着重强调制作流程,强调重点纹样设计一定要与器形特征相结合,具体到纸盘将纹样适当组织则突出盘子圆的特征,凸显圆圆满满的寓意。

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辅导,针对不同设计提出相应指导意见。这一环节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创造性运用传统元素,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展示作业,学生互评并交流经验。

学生设计、制作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自评互评,并说出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注重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五、结束语

各位评委,在《青花瓷——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课中我拓展了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这节课,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对以往我的常规教学有所突破:

1、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2、示范讲解,突显学科特点,注重教学实效性。

3、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拓展教材,体现创新思维。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各位评委!

美术组 王峰

第五篇:《打电话》说课文稿

一、课文分析:

《打电话》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组中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其内。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习相声稿还是第一次。相声稿正如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现的意义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启示留心头:打电话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啰嗦,不仅损害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别人办事,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一意义是这篇相声所要传达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则是学习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下几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4..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5.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一个挂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小时

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知识归纳:(检测)

第13课 《打电话》

生字词

读读

记记

词语

积累

雅俗共赏 不见不散

多音字

dē(嘚儿啷)

dēi(嘚儿)

特色句

(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关联词:

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只要拿起来,他就说个没完。(条件)

标点符号的用法:

1、“嗞嗞……”(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2、“喂……喂……喂……”(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哎呀,我没听……(省略号:表示语言的中断)

4、嘚儿啷……你们几位怎么回事?(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5、开会吗?……不开会。(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6、讨论吗?……不讨论。(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7、不——对。(破折号:表示语音延长)

8、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滩险弯又多……(破折号:表示语音延长;省略号: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我的理解:姓氏中根本没有姓啰的,编创者有意以“啰唆”命名人物名字,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繁琐,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写作结构

(写作顺序、文体的特点、段落划分等)

1、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本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通过这件事告诉人们,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2、文中打电话人的说话特点就是啰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时长,别人不到半分钟就能说完的事情,他打了两个多小时。本来是约人看戏,结果电话没打完,戏已经散场。二是从语言上看,他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越人看戏,说了五六句,还没说出要找谁;说了二十来句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废话连篇。

主要内容

该段相声讽刺了一个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他却东拉西扯地花了两个多小时,既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也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注意事项

1、课外去搜集、了解更多的相关资料,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欣赏经典相声视频,与同学合作表演,进一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魅力。

下载《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说课文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田忌赛马》说课文稿

    一、浅析教材《田忌赛马》是一篇传统好教材,课文主要讲了2500多年前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由忌和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全文分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获胜三部分。这个故事启......

    《六国论》说课文稿

    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

    《燕子》说课文稿

    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

    《声声慢》说课文稿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声声慢》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程序,五是教学小结与反思......

    《散步》说课文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课《散步》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说一下我的讲课思路。一、说教材《散步》选......

    动点问题解题总结

    解题关键是动中求静 一.建立动点问题的函数解析式(特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郭华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对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数量关系、图形位置关系等进行观察研究。 2、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

    探究动点轨迹问题

    探究动点轨迹问题(2) 福州时代中学戴炜一、实验内容 探究圆锥曲线中两直线交点的轨迹问题 掌握利用超级画板进行动态探究的常用方法 二、设计理念 本讲意在通过具体任务,驱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