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1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

第一篇:《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通过对大叶黄杨、女贞、丁香、玉兰、海棠、柿子、银杏、小檗植物(茎上发育完全的3-4节)叶着生情况的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知道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按照叶的数量可分为对生、互生、簇生等类别;不同着生方式的叶多以相互交错,减少遮挡的方式接受更多的光照,实现生长方式、生长角度和朝向等方面与光合作用相联系,利于植物的自养。

2、科学能力

通过两次对植物茎的观察、分类、制作立体记录等活动,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能力得到提升,归纳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利用立体记录模拟实验,发现不同着生方式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照,进行自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研究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感叹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其生长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植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两次对植物茎上叶的着生情况的观察、分类、制作立体记录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两次对植物茎上叶的着生情况的观察、分类、制作立体记录等,提升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能力,训练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纸质叶、珍珠棉棒、底座、手电筒、材料盘、大叶黄杨、女贞、丁香、玉兰、海棠、柿子、银杏、小檗植物(茎上发育完全的3-4节)的枝条、花泥。

演示材料:一盆植物(平安树)、强光灯。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话题

1、师谈话回顾:前面我们学习过《叶的组成》和《茎的组成》。知道了茎上有节,节上长叶。那么叶在茎上是怎样着生的呢?上节课我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并用纸质叶代表所有植物的叶,珍珠棉棒代表植物的茎,为了便于交流,还用松紧带突出了节的位置。我们称它为“立体记录单”。大家将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叶的着生方式呈现出来。制作立体记录时同学们考虑了很多因素。在经过集体讨论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按照节上着生叶的数量进行了今天的分组。

2、揭示课题:你们组一片叶,你们组两片叶,还有的组三片叶。同是一个节,叶在茎上着生的方式却有分歧。叶在茎上究竟是怎样着生的,不同的着生方式又蕴含着怎样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叶着生的秘密。(板贴:叶着生的秘密)

(二)借助立体记录,认识对生、互生、簇生叶序

1、观察、挑选植物,再现一个节上叶的着生,学生经历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为理解叶序做铺垫。

①师介绍植物:上节课,同学们说了很多熟悉的植物,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其中的一部分,请看大屏幕,它们分别是:柿子、海棠、丁香、女贞、大叶黄杨、玉兰、银杏、小檗……这些植物就在你们的桌上。

②提出问题和活动要求。

A.观察每一种植物每一节上着生几片叶?

B.选出和你们上节课立体记录单中叶着生数量一样的所有植物。

C.它在一个节上(中间那节)是怎样着生的?分别用几个立体记录单呈现。(教师手拿珍珠棉棒)

③学生挑选植物,再现一个节上叶的着生情况。

④学生汇报、交流。

PPT呈现汇报要求:

A.我们组选出植物的是___。

B.它们一节着生几片叶。

C.它们一个节上是怎样着生的?

2、观察植物其它节上叶是如何着生的,建立叶序概念,学生经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

①师评价,谈话引发矛盾:看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上节课各组同学插的立体记录都有类似,你们真棒!刚才我们真实的记录了一个节上叶着生的情况,如果让你插相邻两节,它们和这一节一样吗?可以随意插吗?

②提出要求:

A.仔细观察与中间那节相邻的两节叶着生的情况。

B.真实地再现出三个节上叶着生的情况。

C.组内比一比,它们叶着生有什么共同点。选择一名代表总结发言。

③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立体记录叶的着生方式,讨论、交流共同点。

④学生汇报。

⑤讲解概念:同学们,其实植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研究时也和你们一样,对很多植物进行观察,并且最终按照一个节上着生叶的数量不同给它们取了名字。像柿子、海棠、玉兰一节只有一片叶的叫互生(板书:互生),丁香、女贞、大叶黄杨一节两片叶的叫对生(板书:对生)。像银杏、小檗这样一节上有一簇的叫簇生(板书:簇生)。

(三)借助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探究叶序与光照的关系

1、过渡:如果你是一株植物,如果你可以选择叶的着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静静思考一下。

2、学生选择着生方式,说理由。教师演示模拟实验。

3、延伸:我们刚刚只模拟了一段茎的3-4节,那么整株植物、整盆植物是不是都能接受到光照?老师这有一大盆植物,我们来试试。

4、小结:看来,对生、互生、簇生在一天之内叶子都可以照到太阳。因此这些植物都是以(相互错开,减少遮挡)的方式来接受更多光照,利于生存的。(板书:利于接受更多光照。)

(四)总结和延伸

1、教师总结,修正模型:现在你们知道叶着生的秘密了吗?请同学们取出上节课的模型和今天的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对比、交流,修正前一课时的模型。

3、课后延伸:自然界里还有很多植物,它们是不是都是以对生、互生、簇生的方式着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有更多的秘密,希望课后大家会继续观察和研究!

第二篇:叶笛教学设计

第4课《叶笛(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诗体裁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朗读散文诗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味语言,体味散文诗意境。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散文诗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散文诗内容。●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精炼,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散文诗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

2.试读课文。(三次以上)3.掌握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1)题目寓意;(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回顾我们多年来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哦我们积累的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从来不乏对于故乡的描写,这些描写中更是夹杂着对于故乡的赞美,今天我们来著名作家郭风对于故乡的赞颂,请翻开书本。

1.简介作家作品;(1)作家简介;郭风于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1945年出版第一部童话诗集《木偶戏》以来,已出版散文集、散文诗集、儿童文学集等50多部。1988年俄文版《郭风作品选》在苏联出版,另有一些作品被译为日、法、英等文字。童话集《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郭风散文选集》分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荣誉奖;散文集《黄苍集》获1995年台湾金鼎奖;散文集《汗颜斋文札》获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郭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系全国首批百名优秀编辑之一。

(2)作品简介:

郭风的《叶笛(二章)》选自《叶笛集》,1959年出版。在《叶笛》中,作者鲜明地描绘了一幅闽南乡间的民俗图:乡民用两片自然界的绿叶,吹奏出心底的歌。礼赞生活、大自然、劳动和光明,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沉眷恋和对祖国的深情。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散文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3.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①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②肺腑:比喻内心 ③激越:形容情绪激烈昂扬 ④礼赞:赞颂

⑤一往情深:形容对人或事物一直有深厚的感情。

⑥明媚纨绔:(景物)鲜明可爱 4.合作探究:

(1)在《麦笛》中,作者反复说麦笛“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阳光一般的音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这种反复是中国古诗中复沓的手法,它使文章构成了线索清晰而又层层递进的结构,并使得文章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2)有人这样说:“《叶笛》是‘无声的音乐’,《麦笛》是‘白描的绘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点拨:《叶笛》抒写对乡土的厚爱和对祖国的深情,既有牧歌的风味又有颂歌的色彩。全篇对生活、自然的情感抒发采用直接抒情的形式,而对祖国、对给予祖国新生的共产党的歌颂则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使情感显得深沉而含蓄。《麦笛》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调动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着故乡的四月:它的天空,它的果园,它的麦田,以及吹奏麦笛的故乡的歌手。

(3)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真的能吹出这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吗? 点拨:不完全是这样的。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能吹得响,也能吹得清脆.吹得悠扬。但要吹出作者所描绘的:“对于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吹出“对于生活的爱”“自由的歌,劳动的歌”“青春的歌”,这就有难度了。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梦想、有追求,对家乡的土地十分眷恋热爱,所以在他听叶笛、麦笛的声音时,内涵才这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作者描绘叶笛、麦笛吹出的音乐,内涵这样丰富多彩,其实是作者自己内心世界的折射。

(4)“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 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作者把听觉形象化成嗅觉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故乡的风物,从而联想到故乡的美好。

(5)“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和“故乡的歌手”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象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乡的歌手”象征的是生活在新时代里对故乡充满热爱和眷恋的人们。第一个象征意义能从《叶笛》的其他语句中看到,这里面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礼赞,而且鲜红的旗帜的意象也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故乡的歌手”,行文中作者写到歌手吹出的是“劳动的欢情”,而且“我走到哪里,我

都听见麦笛在吹着”,这样就可以理解其象征意义了。

二、作业布置

(1)默写散文诗《叶笛》。(2)完成课后习题。

第三篇:《落 叶》教学设计

《落 叶》教学设计

密山市知一镇中学

林孝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体味作者由落叶引发的生命感悟。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练

尝试准备

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学生聆听感受,感悟故事中的道理或哲理。

二、出示目标

尝试引领

提起秋,同学们在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成熟的田野,南飞的大雁,簌簌的落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秋、对落叶倾注了诸多感情,那么著名作家贾平凹对落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散文《落叶》。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

尝试探究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一篇文章,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 交流学习结果

(1)生字词:风姿绰约

妩媚

忌妒

婀娜

凋落

寒伧

嶙嶙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做领会的内容。

明确:课文写了法桐的叶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喜爱到哀叹到敬仰的过程,并悟出了生命哲理。

四、展示交流

尝试确认

1、根据上面同学们的交流,老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理解课文内容。问题设置如下:

(1)作者是如何描写法桐的呢?

(2)作者所悟出的人生哲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文章最后说:我于是敬仰起法桐来。“我”为什么对法桐产生敬仰之情?

学生再次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以共享学习成果。学生明确:

(1)这篇文章前六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的景色。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春天的法桐。作者从法桐的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法桐的盎然生机。同时还采用了侧面衬托的方法,通过鸟夫妻的欢乐来衬托绿叶的温柔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较详的写了秋天的法桐,写出了它的枯瘦败落,和前面春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哀叹、同情溢于言表。然后作者又由来年春天法桐的新叶明白了,法桐旧叶的凋落换来了新生。正如我们收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自然作者就得到了生命的感悟。

(2)由法桐叶子由繁盛——凋落——繁盛,作者明白了: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付出便不会有快乐的收获,只要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因为“我”从法桐身上,从法桐落叶到再生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人生哲理: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没有痛苦就不会成长,不会成熟。所以,“我”对法桐产生了敬仰之情。

2.品味语言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炼优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在赏析之前,老师想知道,大家打算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并点明:可以从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写作手法运用美等角度赏析,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赏析。

学生读课文赏析,并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记录赏析结果。小组共享学习成果。

例如:“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做一个妩媚的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从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写出了春天桐叶的美好形象。

五、学以致用

尝试巩固

学生再次品读课文,找寻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各小组再提出不同问题,小组间提问研讨。

常见的问题有:

(1)文章的标题为《落叶》,可是作者却用了较多的文字来描绘“绿叶”,这样的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了?

(2)第四段中“我觉得这很残酷”的原因是什么?“这”指的是什么?

(3)“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的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掉落去。”如何理解这句话?

(4)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六、对标检测

尝试评价

贾平凹在落叶的自然现象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他把落叶注入了精神,注入了灵魂,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这正如王国维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下面,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景语”,你从中能悟出怎样的“情语”呢?

1、仙人掌图片

2、南飞的雁群 学生写习作、读习作,师生点评。

七、盘点收获

尝试提升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结束语:生命,有时确实像落叶一样脆弱,甚至不堪一击;但生命也像仙人掌一样坚强,展现出它独特的美。希望同学们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过往,敞开胸怀,乐观面对生活,祝愿你们的人生如绿叶般静美,如鲜花般灿烂!

板书:

春夏

来年春

落叶:

繁盛→→凋零→→繁盛

情感:

喜爱→→哀叹→→敬仰

第四篇:作文教学设计:叶

作文教学设计:叶

教学目标:

1、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和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的方法。

2、体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自会品出生活的多彩,自会发现写作素材的丰富。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

2、阅读、摘入描写秋叶的词语、句子,并在班中交流。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方案1: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请没采叶子的同学到校园中去采叶子。

方案2: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

2、请将自己的叶子互相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安排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学生没有引起重视而忘采叶子,因此设计这样的环节,并借机引导学生要注重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哪怕是采摘叶子这样的小事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二、细细回忆,谈谈来历。

1、提出要求: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 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请用通顺、连贯地一段话谈谈你这片叶子的来历。

2、学生可能会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说:

(1)叶子是精挑细选的或是随手拣来的。(2)因为叶子颜色、形状很美而采来,因叶子破损、老化可怜而采来等。

如: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子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昨天傍晚,我走过柳树边,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那儿,它是那样的修长。它那样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在回忆采集树叶的过程中,更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情、用心去体验)

三、多种感官、细品叶子

运用多种感官,在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听听叶子的声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来细细品尝叶子。

(一)仔细观察、说说形状色彩

1、提出要求: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的形状、颜色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

2、互相交流。重在引导学生从形状、样子、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除了引导学生说说叶子像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说说从叶子上联想到什么。

如:叶子的叶脉很清晰,引导学生联想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再想到叶子就是通过这些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黄色的叶子,可想象成是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让人肃然起敬。从四季长青的绿叶,引导学生联想到这犹如一个小小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叶子,这正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从两面颜色不一的叶子,引导学生联想到颜色深的一面是因为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似乎是不公平的待遇。在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忍耐力。

(二)好好闻闻、谈谈气味

1、请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好好闻一闻,说说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2、学生交流。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学生闻到了各种气味,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其他的味道等进行比较,并想想它为什么会这么香。如: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似乎还带着青草味;闻到了叶子的香味,与香水等不同,它是清清爽爽,不带一点杂味;

(2)学生闻到的是霉烂的味道,也要鼓励孩子,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它曾经是怎样的?

(3)学生可能什么叶没闻到,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它的花的香味等。

(三)侧耳倾听、讲讲声音

1、大家的嗅觉非常的灵敏,想象也非常丰富。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的灵敏。我们来听听叶的声音,这更需要放飞我们的想象。你听,老师已听到了风声、叶子的呼喊声、小鸟的欢叫声、小朋友的读书声。相信大家一定能听到更多叶子的声音!

2、学生交流。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

(1)叶子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如在马路旁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喧闹声;在校园里能听到同学们的歌声、欢笑声;在公园能听到小朋友的叫声、老年人的赞美声等。

(2)叶子能听到的不仅仅是欢快的、美妙的,还有凄惨、悲痛的声音。如在马路边的叶子因为被小朋友折了树枝而哭泣;

在校园里的小草因为被小朋友们踩伤而哭泣等等。

(四)细细品尝、议议味道

1、老师为大家的敏捷的才思、优美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2、相互交流。重在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勇敢的尝试了,且尝到了各种味道,要让学生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称赞她们是敢于向学习、生活挑战的人。(2)因怕苦、怕有毒而不敢尝试的同学,也要让学生来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从而让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敢于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有第一个敢于向危险、困难挑战的人,我们的生活将不会这样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用情去读懂树叶,促使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加热爱生活。)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作

那么,老师布置一篇习作,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文体不限。.秋天的树叶

在我眼里,秋天是大地和树叶聚会的节日。它们有的翩翩起舞,投向大地的怀抱,有的则漫天遨游,开始着自己惊险的航行。

一天,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一个小公园,公园边是一个天然湖泊,园内有几盆独自开放的小花和好多棵大树。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时,一片小巧的树叶从天而降,我连忙上前,伸出双手,接住了这可爱的小东西。我对着几棵大树的叶子做比较,想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可找了半天,一无所获,我似乎失去了信心,这也许是个“孤儿”吧。我捧起这片可怜的叶子,仔细地端详着它,看上去像一把小扇子,有点儿像银杏叶,却不是。它还有一件很漂亮的大衣,你瞧,它红中透着黄,黄中透着红,仿佛穿着一件毛衣,好看极了!摸上去还滑滑的、凉丝丝的,好像连小蚂蚁都可以在上面滑冰。这是……我闻到一股幽香,这是什么?我感到奇怪。

难道这香味是叶子散发的吗?我不敢相信我手中的叶子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可又不由自主地把它凑到鼻子跟前,天哪,真的是它!一片叶子竟也能散发出这么迷人的幽香,我感到惊讶不已。可这么香,难道……

我一边想,一边向湖边的小树走去,太棒了!我帮它找到了“家”了!我高兴极了,可想到这可爱的小东西就要离我而去,又显得有些舍不得。可没办法,我知道它也需要“家”呀,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在树杈中,虽然它已枯黄了,但至少它还能感到家的温暖。

我想:人们常常赞颂花的美丽,树的高大挺拔,小草的无私奉献,却从未看到叶子的魅力,可在我的心中,叶子也一样是最美的。

我爱树叶,更爱秋天的树叶。

我希望自己是一片多变的树叶三年级

我希望自己是一片多变的树叶。

春天,我想变成一片桃花叶。我虽然没有桃花那么幽香醉人、色香双绝,我厂还是默默地在下面衬托着桃花那繁花似锦的美。

夏天,我想变成荷叶。荷花一朵朵都在展示它们的美,它们一个个宛如白衣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泛着蓝色的碧波里。我是荷叶——一个天生的舞蹈家,威风一吹,就和荷花跳起了舞来。

秋天,我想变成枫叶。随着秋风的吹拂我犹如蝴蝶一样飘落了。跟着秋风婆婆飞上了天空,我高兴地看着蓝蓝的天空;我快乐地向小鸟问好;我兴奋地望着地上的农民伯伯丰收的果实„„

冬天,我想变成腊梅叶。瞧!梅花正在向看它的展示着它那琼枝玉叶呢!虽然只是默默地衬托着它,我也不会这么美,但我不与它争功。

我就是这么多变的树叶。

第五篇:《秘密花园》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 通过对《秘密花园》的阅读,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魔力和人类心灵的美好。 让学生在颇有悬念的故事情节中,享受到读书的奇妙,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 培养读整本书、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感情,并发表有独特见解的人物评价。

4.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阅读方法

1.激趣导入,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2.总结同学们交流的读书方法,并板书概括。

二、共同阅读《秘密花园》,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1.过渡: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同学们掌握了不少读书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还能有更多的收获呢。

2.教会学生看作者简介、故事梗概、目录部分,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1)学会了解作者,感受写作背景。

①出示封面:这位黄头发的小女孩是谁?她来到了什么地方?图片上还有些什么呢?(从封面上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

②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你对她了解多少,能说说吗?(2)学会看故事梗概,初步感知文本。

①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找出书中故事简介。)

②教师点拨:从《故事梗概》中,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3)学会看书目录,详细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①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什么也能很快的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除了故事梗概,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题目,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读一读目录,看看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②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4)小结阅读方法:知作者——读梗概——看目录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这就是这节课老师带给你们阅读的一把金钥匙:了解主要内容。

三、研读文本、品析人物 1.和书中人物交朋友

(1)假如小姑娘玛丽来到我们班,你愿不愿意和她交朋友?为什么?(2)你还想和书中的谁交朋友?为什么?

(3)你有没有在文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小说中的人物给予小说以生命的活力,构成了小说的灵魂。读者正是在静静的阅读中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碰撞,得到了人生的启迪。所以走进人物角色也是我们阅读的法宝之一。

3.为了更好的了解书中的人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你的笔记录下列内容:

(1)读书摘记:摘录书中五个不同人物的外貌描写。

(2)读书交流:小说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你为什么对他(她)感兴趣?讲一个发生在他(她)身上的小故事。

四、片段赏析,感悟道理

1.同学们,这本书不仅营造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和不可思议的经历,还是我们学习习作的好范文呢!让我们再仔细阅读两个片段,你一定会学到很多(出示两个片段)。2.这两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你的这种感受写下来。3.假若把你的这些感受概括一下,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了,于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

写读后感:精读最受启发的某一章节或片段,写读后感。开读书会:交流读书感悟。

五、积累语言、做好笔记

《秘密花园》的作者细腻的描写中大量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许多片段堪称唯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这本书是一座小型的语言宝库,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宝库中摘取珍宝吧。

(1)读书摘记:摘记二十句比喻句、十句拟人句。(2)赏析佳句:挑选其中你最喜爱的三句进行点评。

(3)情境作画:选择最让你陶醉的景色描写,细细品读,然后用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六、回顾总结,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从读书方法和文本内容两方面总结) 观看《秘密花园》电影版结尾精彩对白。 阅读封底文字,感悟读书。

下载《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着生的秘密(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8.秘密 教学设计

    38、秘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固执”、“弄虚作假”的含义。 2、继续学习针对课题和关键词提出问题。 3、学习不管遭到多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

    秘密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莱、伊、践、权、悖、缮、饰、旨、恪、抵”10个生字。积累“政府、实践、权威、惹恼、修缮、弄虚作假、掩饰、崇尚、恪守、抵达”......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永康路小学叶庚生)

    四年级《写字》下册《莲叶青青》写字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写字》下册教材第24页(S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88页)。 教材分析: 《莲叶青青》一课是S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

    叶红教学设计5篇

    全国经济普查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情况。 2、通过宣传,让学生告知家长配合普查人员做好这次普查工作。 3、激励学生树立历史使命......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这10个生字。 2.会认“桅”生字,以及掌握词语花篮的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感受......

    《叶的艺术字》教学设计

    叶的艺术字 湖北省黄石市湖滨路小学 刘庆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设置艺术字字体、形状、格式等;合理运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使艺术字更加美观......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发现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掌握叶子的结构,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观察叶》教学设计

    3《观察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