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反思
从设计这节课到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小结和思考。
一、灵活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需要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地增减内容和改变教学的顺序。在第一次上《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我按照课本的导入:出示一瓶未开封却没有完全装满的矿泉水和橙汁饮料,问学生:为什么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不装满?孩子们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因为装得太满了,一拧开瓶子就有液体流到手上;有的说是商家缩水,偷工减料,想赚多些钱;还有的说是工人装的时候不小心没装满。总之很难将他们导入到课题上来。第二次上这课时,我将导入部分改成让学生玩温度计,并观察温度计中液体的变化,在让他们对温度计提出各种问题。这样的导入既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顺利的完成了导入部分的任务。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在这一节课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之后的实验现象也明显易观察。我觉得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猜测去设计实验,但让学生凭想象去设计一个实验确实很难,尤其是还要放大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的这个设计则更难!为了降低难度,我曾经尝试着发放部分实验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用?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但在实际上课时,当孩子们一接触到实验物品时,就忙于动手去组装,去摸它,没有心思再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后来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为启发,让学生做实验设计时思考:(1)、液体装在哪里?(2)如何能明显观察到液体体积的大小变化?(3)、如何让液体受热和受冷?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思维的火花在组内碰撞,通过有目的讨论:学生明确了自己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这些材料又有什么用处,让他们初步学习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为将来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课外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控制课堂教学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海珠区穗花实验小学上这节课时,由于是下学期的课提前到上学期来上,学生还没有学习到“体积”这个概念,尽管我在提前见面时用举例的方法给他们讲了“体积”和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但可能是由于见面时间与上课时间相隔了一周多,学生们在上课时都忘记了“体积”这个概念了,尽管我三番四次地引导,还是失败了,最后我只好直接告诉他们“体积变化了”!这一过程足足花费了7分钟,使课堂显得拖沓、沉闷。其实在几个同学没有用上“体积”这个术语时,我就应该及时变“启发式”为“讲解式”,使课堂教学干脆利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今后,我还要加强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第二篇:《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则通过这个装置来研究更多的其他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最后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
学生通过实验,能得到也想要的结果。冰洁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喜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不仅获得“许多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的认识,而且要使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由于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冷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但是,利用试管来观察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不明显。因此,我就从前一节课的学习回顾这节课的开始:水受热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将两支同样装置的试管放入水温不同的热水中,并利用实物展台将试管口的局部画面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静静地观察试管口的水面变化并判断:哪杯水更热?思考:为什么很难判断?怎样才能明显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学生们看到实验现象并不明显,让他们感受到设计一个好的实验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讨论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生们一致认为,两支试管里的水受热后体积差不多,水面上升的很小,而且试管又大,所以就看不出来哪支试管里的水面上升更多。我听了后继续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水上升得快一些、现象更明显呢?”学生们经过讨论,纷纷说出了答案。有的认为试管要变细一些;有的认为烧杯里的水要更热一些;有的认为可以把冷水倒到一个量杯里,看看有多少,加热后,再用量杯量一量进行比较;还有的认为可以把试管里的水装满,看看水受热后会不会满出来„„结合可能出现的不利观察的因素,学生们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了观察实验的新装置。在讨论改进好实验装置后,这时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探究水在受热、受冷时体积的变化也已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后的应用我就选择课始的实验,让学生用这个新装置来判断课始两杯水的冷热。
水会热胀冷缩,那其他液体呢?在观察水的热胀冷缩后,组织展开其他液体如:可乐、牛奶、油、酱油、醋、茶水、黄酒等的探究就更容易了。因此探究其他液体是否会热胀冷缩的实验就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完成。让学生在课外学到知识。
教材后续的安排是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我最后安排了一个“喷泉实验”,利用学生的装置,稍加改动,让红水喷出来更明显。这个实验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刚才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没喷的这么厉害呢?怎么会事?„„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下节课,老师就可以就此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进入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探究。
要求学生吧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
第三篇:《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这一课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这一课安排有两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通过实验装置研究更多的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最后获得“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
由于在前一节课学习时,学生已经发现了冷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但是,利用试管来观察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不明显。因此,我就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知识,开始这节课的学习:水受热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将两支同样装置的试管放入水温不同的热水中,并利用实物展台将试管口的局部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静静地观察试管口的水面变化并判断:哪杯水更热?思考:为什么很难判断?怎样才能明显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学生们看到实验现象并不明显,让他们感受到设计一个好的实验装置的是必要性,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讨论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生们一致认为,两支试管里的水受热后体积差不多,水面上升的很小,而且试管又大,所以就看不出来哪支试管里的水面上升更多。我听后继续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水上升得快一些、现象更明显呢?”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经过讨论,纷纷说出答案。有的认为试管要小一些,细一些;有的认为烧杯里的水要更热一些;有的认为可以把冷水倒到一个量杯里,看看有多少,加热后,再用量杯量一量进行比较;还有的认为可以把试管里的水装满,看看水受热后会不会满出来„„结合可能出现的不利观察的因素,学生们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了观察实验的新装置。在讨论改进好实验装置后,这时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探究水在受热、受冷时体积的变化也已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后的应用,我选择本课开始的实验,让学生用这个新装置来判断课始两杯水的冷热。
水会热胀冷缩,那其他液体呢?在观察水的热胀冷缩后,组织展开其他液体如:可乐、牛奶、油、酱油、醋、茶水、黄酒等的探究就更容易了。因此探究其他液体是否会热胀冷缩的实验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得出结论后再应用:为什么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不会装满?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不仅获得“许多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的认识,而且要使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第四篇:《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元坝区实验小学
金
瑜
【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物质科学领域中“物质的特征”重要内容。在“热”单元中,教材以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为切入点,探究发生热胀冷缩现象背后本质原因是热量变化引起的,热量变化是有规律的,热量变化引起了物质微粒的变化,即体积、状态的变化。所以这单元也是对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深化,引导学生以“温度变化”向“热量变化”方向发展,由低到高从不同层面帮助学生建构起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这一核心概念。
本课是在学习了《热起来了》、《给冷水加热》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前两课分别从热量变化可以通过温度变化被观察到,而本课作为热胀冷缩现象的第一课,又为后面学习空气、固体的热胀冷缩作为知识和方法上铺垫。
本课主要活动有两个,一是观察水的体积的变化;二是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在第一个活动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要对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材的第二个大活动,观察可乐、牛奶、绿茶、酱油、食用油、醋等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教学时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前,已经对水的特征有所了解,在三年级学过了水和空气单元,对“体积”一词有所涉及。本单元的第一课已经开始从“热量”的角度渗透关于热量知识,也为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作了知识上铺垫。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说,也积累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他们对热胀冷缩现象还不会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它的内涵,更不会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它。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从完善结构,还是学得科学方法与技能,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架台,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水槽,冷水,酒精灯,记号笔,温度计。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水槽2个,冷水,热水,记录表,记号笔。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
1、师:孩子们帮妈妈烧过开水吗?请回忆一下烧开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生答。
2、师:(表扬善于观察的同学。)也有没烧过开水的同学,没关系,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套模拟装置,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观察到烧开水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体验学习(30)
活动一: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15)
1、师:老师介绍实验材料(一一出示):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组装成的装置相当于烧开水的壶,酒精灯相当于烧开水的火炉。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我在水中加入了红墨水。现在我们开始烧开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大胆的推测一下,有可能发生哪些现象?
生:认真观察现象,进行大胆推测。生1推测:可能会把塞子掀起来。
生2推测:玻璃管中的液面可能会上升,也有可能会从玻璃管中溢出来。
2、师:这些同学真棒!烧开水有一个过程,我们做实验也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等待,这样实验才能成功。
3、师:同学们观察到现象了吗? 生:观察现象并描述。
4、师:对,玻璃管中液面上升了,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描述。
师:对,水受热,体积膨胀。(板书:水
受热
体积
膨胀)
5、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演示实验。生:观察现象并描述。
6、师:对,玻璃管中液面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描述。
师:对,水受冷,体积缩小。(板书:水
受冷
体积
缩小)
7、归纳小结: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请大家翻开课本31页,读两遍)(板书:热胀冷缩)
(设计意图:经历详细的实验过程,为下面学生的自主实验奠定基础。)
8、师:介绍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5)
1、师:水是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
生1推测:“油”可能没有这种性质。
生2推测:“绿茶”可能没有这种性质。
2、师: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用实验进行验证。
3、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液面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4、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可乐、牛奶、酱油、绿茶、食用油、醋(出示),每个小组都有相关的实验器材。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液体来实验。老师马上来给大家倒热水。生:分小组选择液体进行实验。(老师倒热水、巡视、指导)。(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师:通过刚才的巡视,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实验。下面请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汇报时要求说明:你们组用的是什么液体?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
7、师:通过实验,大家看到的现象是:液体受热时,液面上升;液体受冷时,液面下降。它们具有共同的性质:热胀冷缩。
8、归纳小结:像水、可乐、牛奶、酱油、绿茶、食用油、醋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
9、师: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器材,我们只给你20秒钟哟。(设计意图:通过汇报、归纳小结,让学生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联系生活实际(5)
1、师:孩子们知道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不能具体运用呢?请看:出示水、饮料等。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瓶装液体不装满呢?
生:
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液体的热胀冷缩呢?怎么避免呢?
生:做饭、煲汤、烧开水等,要少放些水。
3、师说明: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的探索。
四、师小结:(3)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知道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也知道了生活中怎样避免热胀冷缩的现象;还知道了光推测不行,还要用实验验证,让事实7 说话。孩子们真棒!
3、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4、寄语:
孩子们,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许多科学道理。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老师相信,在你们中间一定会有未来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可乐
牛奶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水
绿茶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食用油......液体
热胀冷缩
第五篇:《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时——《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愉快地心情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个别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并能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4、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能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学具中的小瓶子、细塑料管、小烧杯、红墨水、小水槽、热水、另备牛奶、食油、白醋、黄酒等易分辨的液体。演示实验:自制魔术箱、试管、细玻璃管、红水等
【教学设计】
(一)魔术激趣,初步感知水的体积变化
“我今天给同学们带了个很神奇的魔术箱,有两个魔洞,如果把装满红水的试管放到魔洞中,魔洞就会对它施加魔法,想看吗?„„”出示魔术箱,把装有红水带细玻璃管的试管分别插入两个魔洞中(学生肯定很喜欢并又很惊奇)学生会迫不及待地猜测箱子中究竟会有什么,并说明理由。教师最后揭示箱子中是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
(二)玩中探究感悟(水受热、受冷的探究)
1、刚才的小魔术喜欢吗?想玩吗?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器材,并及时说明一些学生玩中应注意的问题(温馨提示):A、开水别倒得太满,小心开水烫手,开水壶用完放回原位。B、小心别把玻璃仪器打破。C、实验时,小组成员要互相合作。D、小组长负责填写好实验记录卡,并负责小组内的纪律管理。
2、学生实验。请小组长在做实验时,同时把记录单上的实验1填好,当大家完成在热水中的实验后,再放到冷水中试试,看看能不能有更多的发现?
3、汇报,交流。
你们有哪些发现?
水上升说明水占的空间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占的空间变大了,也可以说水的什么大了? 板书:水-------受热 上升 放入冷水中呢?
板书:水-------受冷 下降
小结:体积变大,科学上说体积膨胀,体积变小,就是体积缩小。板书:体积膨胀 体积缩小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水受冷时体积缩小,这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课题:热胀冷缩
(三)启发联想、拓展知识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水这种液体有受热膨胀、受冷收缩的性质,其他的液体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我们可以怎样来证明?(也放到热水中加热,液面会有什么变化?)
2、提出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小组做了好多次,提问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次?并要求下面的实验能反复验证。
3、分组实验,记录,4、汇报,交流。
5、小结:通过实验你们发现这些液体加热或者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液体都能热胀冷缩,不仅如此,许多液体都能热胀冷缩。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
(四)联系生活,启发创造:
现在你能解释一下,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那么我们在烧开水时,需要注意什么?
(五)课外延伸,激发再探究的兴趣:
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压扁的乒乓球)与正常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有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描述)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又该通过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呢?下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科学课的实践,我的感想颇多。首先我感到自己比较成功的是整堂课我始终都贯穿我所学的科学新理念“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玩,在玩中学习科学真理。他们时而观察发现,时而探究领悟,时而又笑容满面,我想这就是科学课的乐趣。我觉得在本堂课中我体现的三趣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导课,有情趣;实验,有兴趣;教师语言,幽默更有趣。
不过,这点成功是微不足道的,更多的是在教学中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活动中,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欲设还不够,新生成目标的灵活处理还不够。课堂上,我用红水给学生做实验,竟然有学生认为红水放到热水中会上升,放到冷水中会下降,普通的自然水就不会这样了。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时,我只是硬邦邦的把学生领入了我的思路,抹杀了学生探究的机会。课堂上还有很多学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有学生问:牛奶会不会和水一样遇到热水上升,遇到冷水下降?我也没有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也没有组织学生去探究。我想这些都是科学课堂、科学教师最忌讳的不足之处吧。
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总之,本次科学优质课的实践活动,促使了我专业化的成长。特别是邓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那一番话,一直激励着我,使我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