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论文
一、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简述
产学研是一个具有组织性质的形式,是为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适应所引进推行的,主要强调对于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对其知识进行创新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与高校的教育活动、社会经济的活动以及科学的研究相互结合发展。产学研这一理念最原始的出发点是,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应该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不做空有理论而无动手能力的单一型高校学生。但是自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国家积极地采取高校改革的措施,推进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培养出适合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通过这一体制,积极地与企业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从而可以及时的掌握企业对于新社会之下人才的需求以及技术的需求,高校就可以在明确其目标的情况之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高校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将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于社会发展要求的,集智慧与技术于一身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对于以前的高校,都是喜欢在自己的校园里自家搞学术研究,将理论知识传授于学生,从而武装学生的头脑,但是社会一直在进行变化和发展,原来只注重学术研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和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开展友好的合作关系,了解现在社会企业所需人才,从而有目标的将学生培养成既有思想内涵、理论武器,同时又积极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与人才培养所进行的创新性结合机制,就是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变革机制。
(二)有利于人才强国的建设
我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其主要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对于人才进行培养的高等学府,在国家人才强国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所实行的产学研机制,就是在为新社会的中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中国人才强国的建设尽自己应有的义务。
(三)有利于人才培养环境的营造
对于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其所处的环境氛围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好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能够将高校教育的影响更加深远化,能够将教育的力量得以提升,从而通过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创新性平台,二者相互结合对于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既然选__择产学研这一项目在高校开展实行,就是为了弥补原来高校单纯的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到发展的日程。这就需要建设实践平台,进行多种实践的项目以及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培养中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重中之重。
三、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师资力量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机遇,需要天赋,同时最主要的、占有最大比例的就是导师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高校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现在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不仅仅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其教师拥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教学能力同等重要,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指导工作。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中,大学教师普遍都是从名校毕业,而且是刚刚走出大学的校园就进入了工作,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中缺乏现在所提倡的实践教学,从而不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好的教育。而对于企业或者是科研机构的指导教师而言,他们多是有着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可缺乏高校的教学经验,不具备对于高校学生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因此也不能够积极地推动产学研创新机制在高校的运行。
(二)合作机制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有效推进与运行,其最为主要的前提就是将其与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所进行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但是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而言,大部分仍然存在着合作机制的缺陷问题亟需解决。
1.重形式,缺效率
由于现如今高校进展火热的产学研创新机制,以及国家对其所进行的积极支持,有的高校也开展产学研创新机制,但是却是表面上的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效用,因此只是有些高校建设的空壳而已,这样的情况必然不能够将高校产学研创新机制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2.企业与高校合作缺乏紧实性
虽然高校所实行的产学研其中是与企业所建立的合作机制,但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盈利,是对其经济效益的看重,从而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并不具有太大的兴趣。
3.教育形式简单化的缺陷性问题
虽然产学研已经在我国有了多年的发展,但是那是对于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校,可是我国学校众多,经济、环境条件的差距,使得大部分的学校可能都只处于发展的最初状态,他们对于产学研所进行的教育形式普遍的简单化,在选择教育形式的时候采用的是高校研究基地的建设,或者是将企业甚至于科研机构的人员来学校进行兼职授课。而兼职授课与长期教学具有很大的差别,兼职授课可能就仿佛蜻蜓点水一般,学生学到的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利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高校考核机制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高校所进行的考核评价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励的机制以及引导的机制,现在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创新机制,就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二者之间所进行的有力结合。但是我国现如今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就是看其学分是否修满,平时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质量,甚至于毕业时所进行的论文答辩,总之这么多项加起来,只不过是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硬性要求,却总是缺乏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自然就造成了学生对于理论以及论文和学分的过度追求的现象。这样高度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却忽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机制对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产学研课程的缺陷性问题
在高校中,为了将产学研这一机制有效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开设产学研课程作为其实施的标准规范,从而将产学研创新机制高效化以及具体化和规范化,让这一机制通过这样的课程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是在我国现如今大部分高校,更别说是这门课程的开设,其出版的书籍教材都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现状之下,高校所保有的都是随意的性质,并不具有任何规范化,严重的影响了产学研创新机制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机制的创新架构
(一)政府积极干预
在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实施运行中,政府就应该积极地发挥其自身作用,推动高校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并且要对其提供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中所出现的对于高校产学研的兴趣不大,政府就应该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让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实验室以及对于产学研项目的开发工程之中来。从而保障企业以及学校之间所建立的良好盟友发展关系,将人才理论的培养与应用技术能力的开发有效结合,让其能够在良性的轨道上进行运转。政府不仅应该对其进行法律政策的支持,同时要进行拨款项目应用于技术设施以及产学研环境的建设。
(二)实验基地的建设
高校如果想让企业对其有着青睐之心,就需要在其学校建设实践基地,比如实验室以及研究所等。这样的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吸引企业的目光,让企业深切的感受到高校的人才优势,同时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可谓一箭双雕。
高校要将原有的纯教师教学进行转变,在企业之中培养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采取现场边教边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动手之下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
(三)高校多专业共同建设
为了满足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高校之中打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让学生进行多项专业的学习成为了必要选择。因此高校就应该积极地将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与企业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在二者之间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在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校所实行的多个专业的共同建设为产学研创新机制提供了巨大支持。
五、结束语
产学研创新机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它满足于现在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高校自身所进行的改革以及和企业、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培养出了不仅拥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且有专业技术保驾护航的创新性新社会人才,为中国的人才强国建设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第二篇:产学研结合机制新
产学研结合机制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张光强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效应。
面向西北地区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学校先后建立了一批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信息监测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和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学校服务区域农业产业的技术咨询中心。同时,实现了大学育种工作与农作物主产区的有效对接。此外,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专业队伍建设,学校在“人才强校”战略中专设了“推广专家支持计划”,充分调动广大科教人员参与农业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坚持农业技术推广为社会服务的主方向,进一步丰富完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不断拓展该模式的覆盖面。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努力,在杨凌建立3至5个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陕西省内重点建成15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备、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试验示范基地;在西北以及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建设10个左右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有重要影响的试验示范基地,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园,逐步形成以杨凌为中心,立足陕西、辐射全国的大学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
第三篇: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5.[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4.[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
第四篇: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基本思路和任务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基本思路和任务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杜玉波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关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关系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国梦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进入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阶段。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多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开展了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等,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不够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动性不强,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好办法不多,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活力不够,特别是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还不完善等。为此,必须下决心向机制开刀,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应当包括: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基本前提。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所有的政策设计都应把握这样的导向。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主要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选拔录取到培养过程再到社会评价都需要改革,但对高校来说主要是培养过程的改革,而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具体说,要在“四个推动”上下功夫。一是推动形成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二是推动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
机制,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材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四是推动教学团队发展机制创新,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是迫切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是多样的,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下大气力创新多层次的“三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任务极为迫切。这就要求高校突破传统学术型基础型的培养模式,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提升实践能力是重要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非常薄弱的环节。我在学习《邓小平年谱》时看到,小平同志1985年评价云南边防前线作战部队时曾说过:“听过枪响和没有听过枪响的部队大不一样。没有打过仗的经过训练可以打仗,打过仗的经过训练更能打仗。”要下大力气落实好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
归纳起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做的工作很多,我认为,目前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主动适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在与之
密切相关的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良好局面。
在法学教育方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目前有631所普通本科高校设有法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近31.25万人。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能在国际舞台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领土、发展和安全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目前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有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达到23万人。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够深入,对外宣传人才短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在农林教育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林人才。目前,高校开设的农林类专业有27种,专业布点824个,在校本科生达24.4万人。但基层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林人才相对短缺。在医学教育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目前有167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37万人。但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乏,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要求,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抓手,着力创新高等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纳为“必须三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高等法学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要培养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服务群众的前沿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农林、医学人才。
二是必须坚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要紧紧扭住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
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
三是必须坚持制度建设重要保障。要抓住培养标准制定、教师与从业人员互聘、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重要环节,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协同机制,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2014年,要在这四个学科专业领域实实在在地干成几件事,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一是以推进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把高等法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选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建设若干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二是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管理机构、精品课程、骨干团队、实践基地、研究智库。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继续选聘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三是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把高等农林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遴选一批高校开展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展国家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设立“双师型”教师岗位,深化面向农林基层的教育教学改革。四是以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重点,把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卫计委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合格医生培养制度。深化面向基层的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能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在做好以上四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围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个核心,继续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耕细作已经启动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关计划。总结“拔尖计划”实施四年来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完善“一制三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与中科院优势互补,继续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探索完善校所协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推进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二是基本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要按照基本建立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目标要求,颁布实施“国标”,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行标”,推动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颁布实施“校标”,推动高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重点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突出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推动高校办好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社会紧缺的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是继续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允许高校跨项目统筹使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经费,鼓励高校把钱用在支持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上,系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五是深入推进试点学院等改革试点项目。引导高校把试点学院的“三改革一完善”也就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重点任务更加聚焦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进一步完善试点转示范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试点院校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总之,要按照上述改革思路和工作安排,努力实现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新突破,同时做好五项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篇: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并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积极结合社会需求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创新就显得极为迫切了。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高校声乐教学相关工作经验,对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结合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社会需求;结合随着我国不断的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刺激着我国各教育体系逐步的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平台,在素质教育提出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声乐教学也向着改革创新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也相应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进一步促使着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意识不高,因此,使得音乐人才综合素养不够,而通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对提升我国音乐人才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存的不足之处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就现阶段而言,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在长期的执教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在一段时期内,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带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相应的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一些教师会因为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产生教学懈怠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通过这些教学经验,对学生传授声乐知识,并没有及时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及时更新,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折扣。同时,也有一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视自身的教学任务完成度以及教学目标达到度,往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多根据自身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声乐教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也同样不利于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有一部分的高校音乐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氛围营造,通常为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单方向的对学生进行声乐重视传输,教学课堂缺乏互动性,使得本来实践性以及交流性极强的声乐教学,向普通的文化课教学方向转变,使得高校音乐教学水平不佳。
2.不够鲜明的教学特色,脱离社会发展。
事实上,我国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特色声乐教学构建的重要性,有很多的学生对声乐教学的认识不够,重视度不强,使得高校声乐教学往往流于表面①。尤其是一些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组建,而是单一的借鉴其他高校开展的声音教学特点,使得高校声乐教学出现了同质化相象,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无法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声乐话题相结合,忽视了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对音乐人才提出的真实需求,造成高校声乐教学偏离实际。
3.不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轨。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自身缺乏准确定位的过程中,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对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以及音乐审美教学十分的忽视,导致学生在声乐表达的环节里,没有注入自身的情感,同时也缺乏音乐活力②。另外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学生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所产生的价值,偏向于学生声乐表演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产生极大的偏差,在这种错误、不明确的教学目标下,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极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大受打击,学生声乐学习效果不佳③。
二、高校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特点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十分必要,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当要遵循并突出以下几项特点:首先,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应当要突出创新性特点,教师在开展声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创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例如引进心理学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性化”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掌握学生心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声乐教学活动④。其次,要重视系统性特点,要能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声乐知识系统性,形成一个以西方先进声乐教学为主导,以中式唱腔为辅的科学性、综合性知识系统,帮助学生综合发展⑤。
三、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结合的有效途径
1.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受到教学环境条件限制比较大,一些声乐教师在实际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严重与时代相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高校应当要积极打破现阶段声乐教学传统限制,积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转变传统以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声乐表演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步向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学理念方向转变⑥。同时高校还需要改革现有的声乐教学法,将传统选修课模式,向着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帮助学生在掌握声乐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由各音乐教师带头,举办多种校园文化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节日庆典表演、美声比赛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对自身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进行审视,及时查漏补缺、改进,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⑦。
2.重视课堂氛围构建,打造声乐教学特色。
高校声乐教学与其他文化课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实际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⑧。声乐教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例如我国较为知名的星海音乐学院等,其采取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就是它的教学特色,学生所接受的培养方式不同,更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声乐技能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⑨。当然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办学环境、师资条件等,无法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这时高校可以采用“一对三”、“一对六”等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实现小组教学,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⑩。
3.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目标是开展一项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活动来说,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推动声乐教学不断前进,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和保障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对声乐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此次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提出的要去,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将表演与技巧、实践与唱法相结合,树立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从而积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声乐教学效果。同时高校声乐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相结合輥輯訛,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尤其是在课堂教学里,当结束声乐理论知识教学活动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练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发声练习,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掌握一定的发声经验,从而逐步成长,对其音乐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声乐教学在遇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多种挑战,积极分析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总结高校声乐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过程中改革创新的途径,以此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音乐人才。
注释:
①李丽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高校声乐教学改革[J].商情,2015:237-237.②马兵.“美声大众化发展”背景下高校美声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J].艺术评鉴,2017(16):76-77+108.③姜程,姜子威.“校团合作”的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J].音乐创作,2017(8):172-174.④王雅宁.基于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初探[J].戏剧之家,2016(23):190-191.⑤陈可可.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J].戏剧之家,2017(13):248-248.⑥汤飞宇.论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J].艺海,2014(4):144-146.⑦王克永.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初探———以河池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艺术评鉴,2017(2):108-110.⑧李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3,26(3):288.⑨静文佳.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⑩唐博.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地方音乐文化的紧密结合———以新化山歌传承人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培养为例[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