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潜艇发射火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会认“粼、栓、霆、钧、炬、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火箭发射的基本步骤。想象火箭发射时令人紧张、激动的场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欲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潜艇火箭发射的步骤,想象火箭发射时壮观的场面。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书籍、向家长询问、或者上网的手段,搜集国内外现代科学技术的有关信息、图片,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从电影、电视或者图片上看到过火箭发射的情景吗?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看来,大家对火箭发射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有了一些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潜艇发射火箭》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板书课题:“潜艇发射火箭”)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
2、通读全篇,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3、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潜艇发射火箭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说一说:通过阅读你了解了哪些课文内容?
二、深入课文,理清潜艇发射火箭的步骤。
1、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想一想:潜艇发射火箭有哪几个步骤,并试着画一画流程图。
火箭发射的大致流程是:潜艇驶向预定位置——满足全部发射的条件——火箭发射出水——火箭升空、跟踪监视——火箭溅落在目标海域。
2、小组交流。说一说火箭发射的过程。(教师相机指导。)
三、品味语言,想像潜艇发射火箭时的壮观场面。
1、师:火箭发射时那壮观、紧张、激动人心的场面吸引着,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火箭发射前后各种场面的句子,读一读。
2、跟你的小伙伴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些场面,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师要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朗读指导。具体指导如下:
(1)“12日发射进入了最后时刻。发射舱内格外安静。……操作人员密切注视着信号的一次闪亮。”
“……发射舱里的气氛更加紧张了。”
“发射开始倒计时……操作人员屏住呼吸,按下了电钮。”
师:这是我国第一次作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实验,其中不仅包含着科学家们的辛苦劳动,而且也寄托着所有中国人的希望。在发射成功前的这一刹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激动啊!如果此时此刻你就在这间发射舱内,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想像着当时的情景,体会着读读二至四自然段。
(2)反复朗读第五、第七自然段,想象火箭升空时的壮丽景象和壮美的身影,体会语言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试着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3)火箭发射成功后,实验人员和观看发射的人们的心情如何?他们是怎样欢呼雀跃的?
3、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整读全文,加深理解。
四、小结。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有关中外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
第二篇:俄罗斯“质子”火箭发射失败
俄罗斯“质子”火箭发射失败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宣布,一枚搭载通信卫星的俄制火箭16日发射后出现故障,未能到达预定轨道。
【发射失败】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说,这枚“质子-M”型火箭于莫斯科时间16日1时42分(北京时间5时42分)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随后出现“紧急情况”,未能到达预定轨道。
俄罗斯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在火箭升空大约9分钟后。当时火箭距离地面大约160公里。
俄罗斯电视台的画面显示,火箭在太平洋上空的大气层上层起火。一名解说员当时说道:“我们有一个紧急情况……飞行结束了。” 俄联邦航天署署长奥列格·奥斯塔片科说,第三级火箭的发动机出现故障。俄罗斯新闻社援引奥斯塔片科的话说,火箭以及所有碎片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东西落到地面”。不过,一些俄罗斯媒体说,火箭以及所搭载卫星的残骸可能散落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至远东地区,乃至太平洋。现在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损失卫星】
俄罗斯媒体报道,发射失败的火箭搭载一颗“Express-AM4P”型通信卫星,由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下属主营卫星和航天技术的阿斯特里姆公司为俄罗斯制造。
路透社报道,这颗卫星价值超过2.75亿美元。
按俄罗斯媒体的说法,这是俄罗斯眼下使用最为先进的通信卫星,原本将用于向俄罗斯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可负担的互联网连接。航天署署长奥斯塔片科说,尚不清楚发射失败的具体原因。
航天署方面表示,已经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分析遥感勘测数据,以找到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另外,调查期间将停止发射所有“质子”系列火箭。
第三篇: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设计一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现象做出解释
2.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
3.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我国研制和发射“长征”系列火箭的事实,结合我国古代对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的现代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反冲、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处理喷气式飞机、火箭一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总结归纳法
教学用具:反冲小车、玻璃棒、气球、酒精、反冲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拿一个气球,给它充足气,然后松手,观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气球这样的运动很多,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运动。
【讲授新课】(一)反冲运动:
学生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做的运动?
节日中燃放的礼花、喷气式飞机、反击式水轮机、火箭等所做的运动总结得到:
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得到一个反向冲量,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反冲运动。
2、特点:
A、物体间相互作用突然发生,时间短,作用强。
B、在反冲现象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为0;反冲运动中如果属于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二)演示反冲运动
1.装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用透明胶带固定一根玻璃管,管内装有少量酒精,管口有一个皮塞,玻璃管上用透明胶带粘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
实验做法: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气将橡皮塞冲出,同时看到小车沿相反方向运动。
2.装置:取二个空摩丝瓶,在它们的底部用大号缝衣针各钻一小洞,这样做成二个简易的火箭筒.在右图中的铁支架的立柱顶端装上顶轴,在旋转臂的两侧各装一只火箭筒,再把旋转系统放在顶轴上,往火箭筒内各注入约4mL的酒精,并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注少量酒精.点燃酒精棉球,片刻火箭筒内的酒精蒸气从尾孔中喷出,并被点燃,这时可以看到火箭旋转起来。
(三)反冲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反冲的重要应用。
2.防止: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向后发生反冲,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四)火箭
1.演示: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的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方向飞去。
2.多媒体演示古代火箭、现代火箭的用途及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课件展示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多级火箭由单级火箭组成,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以后,空壳
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多级火箭能及时把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可用来完成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发射工作,但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就越差,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典型例题评讲
1.水平方向射击的大炮,炮身重450 kg,炮弹重为5kg,炮弹射击的速度是450 m/s,射击后炮身后退的距离是45cm,则炮受地面的平均阻力为多大?
2.总质量为M的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每次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速度均为v,则: ①喷出1次气体后,火箭获得速度的大小是多大? ②喷出2次气体后,火箭获得多大的速度?
③若1秒内火箭喷出n次气体,那么1秒末火箭的速度是多大?
3.质量为100kg的小船载有质量分别为m1=40kg,m2=60kg的两个人静止在船上,当两人从小船两头均以4 m/s(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反向水平跃入水中,这时船的速度大小方向如何?
【巩固练习】:
1.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喷出时速度v=1000m/s,设火箭质量M=300kg,发动机每秒喷发20次,求:①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多大?②运动第1秒末,火箭的速度多大?
672.某种火箭发射前的质量是2.8×10kg,它的第一级产生的推力是3.5×10N,工作时间为150s,喷气速度为2500m/s,试求:①每秒消耗的燃料。②第一级所带燃料的量.③不计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它在第一级工作开始和完毕时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沿水平方向飞行的手榴弹,它的速度是20m/s,在空中爆炸后分裂成1 kg和0.5 kg的两部分,其中0.5 kg的那部分以10 m/s的速度与原速度反向运动,则另一部分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
4.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速率关系是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第四篇:潜艇怎么造句
【注音】: qian ting
【意思】:主要在水中进行战斗活动的军舰。以鱼雷或导弹等袭击敌人舰船和岸上目标,并担任战役侦察。也叫潜水艇。
潜艇造句:
1、海军上校使他的潜艇深深下潜以逃避驱逐艇。
2、同样,你的头也会这样,她威胁我们,如果你们没穿密封服或者不在潜艇里。
3、而且为了这项计划的实施,你必须先要预测出台风的行进路线,并在它改变计划之前,让潜艇到达指定位置。
4、问问任何一个在上面服役过的人吧,他们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舰船,一是潜艇,另一个是标靶。
5、干的船坞和一个潜艇模型。这个船坞是设计用来维修的。
6、不过美国海军在中国海域外训练时,一艘中国攻击潜艇突然令人难堪地出现在舰队中央。这个消息才是让美国海军恐慌的最大原因。
7、这样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离开基地前,潜艇与基地之间必须秘密地确定密钥。
8、总之,海军计划采购30艘新型潜艇使其有强大的水下作战能力。
9、不久,随着第一个实用的潜艇设计的诞生,这一梦想就成为了事实。
10、梅德梅杰夫重申,俄罗斯坚持该协议应不仅适用于核弹头,而且对于携带他们(指核弹头)的导弹、潜艇和轰炸机一样适用。
11、事实上俄语的使用者确实会说“潜艇能游”。
12、美国海军说,目前还不清楚这艘攻击潜艇在关岛以南560公里处的马里亚纳海盆东部潜航时撞到了什么物体。
13、CDS系统将在海军的多平台系统中使用,包括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
14、作为新的防御规划的组成部分,日本潜艇舰队数量将从16艘增加到22艘,以及增加数批战斗机。
15、随着中国开发各型反舰导弹以及更安静、性能更好的潜艇,中国海军正向这一境界发展,即具备阻止美国海军进入亚太地区某些水域的能力。
16、其他安全应用包括:利用中微子穿透地球,与潜艇进行通讯。
17、当潜艇地100米海底时,要建立安全的通信链路,把光子激光发射到卫星上去,再由卫星转发回基地。
18、这个平台面板是用来控制潜艇的移动。
19、这是海参葳的码头,他旁边的潜艇现在被作为了一个博物馆。
20、该系统还借用潜艇噪音探测技术软件分析声波的形状,从而确定子弹的准确角度。
21、由于今年早些时候在武器室处理系统发现了技术问题,潜艇上的工作近来被推迟了。
22、作为一位后勤专家和食品供给的副协调员,他设立的最佳操作标准已经在舰队的全部潜艇上采用。
第五篇:《大西洋潜艇战》读后感
《大西洋潜艇战》读后感
在20世纪上半叶的大西洋上,各种类型的舰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从日德兰海战到大西洋海战,从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到潜艇,无数的海军将士为了自己祖国的荣誉而将肉身埋葬于冰冷的海水中。他们是一个个无名的英雄。
在众多的海军将领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纳粹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邓尼茨是一位出身于德国知识分子家庭的海军将领,他在一战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他在被英军俘获期间就已经意识到了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会对未来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那就是日后让英美商船闻风丧胆的潜艇战。为此,有着狼一般残忍和刚毅性格的邓尼茨苦心钻研了十多年,终于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并且赫赫有名的潜艇战术——————“狼群战术”。一战结束事隔二十年后,他终于将这种新型的海洋绞杀战术运用到了大西洋潜艇战中去了。
去年六月份,我有幸在新华书店买到了由英国作家戴维·乔丹编著的,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大西洋潜艇战》一书。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从“恍若隔世”(一战时期的德国U型潜艇)到“回天无力”,一部德国潜艇的兴衰史俨然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描述得非常客观、真实,作者完全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评论整个大西洋海战的过程以及德国潜艇的作战,几乎没有掺杂个人感情,这点是我最为欣赏的地方之一。除此之外该书的照片和模型图片也非常值得称道,里面详细地给出了各种武器的资料、水兵们的生活以及当时的客观生存条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该书的收藏价值。
既然是“狼群”,就免不了要“猎杀”。合理地运用大量的比喻也是该书的特点之一。书中把德国U型潜艇比作“狼”,把英美盟军的商船、护航船以及各种战斗舰艇比作“猎物”,把在U艇目标之中的舰船比作“美餐”。这种形象的比喻从侧面反映了德国潜艇当时对英美海上运输线构成的威胁之重。事实上,“狼群”也确实名至实归。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用潜艇挑战了当时世界两大最强国海军,并且取得了辉煌战果。仅在一九四一年U型潜艇击沉的盟军舰船吨位数就高达两百多万吨,这在世界海战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以至于后来的美国海军都模仿这种战术去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商船。
然而,德国海军的作战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潜艇也并不是自始自终是一种无敌的武器。恰恰相反的是,潜艇战的成功正是依赖陆地战争的胜利。在希特勒进攻丹麦和挪威,结束了“奇怪的战争”之后,德军地面部队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连串的军事胜利,这同时也迎来了德国潜艇的第一次“美好时光”。依仗着地面部队的胜利,神出鬼没的“狼群”在北海和大西洋上频频得手,重创了英国海上运输线。但正如书中“美好时光”这一章节开头所描述的:但就在此时,遭受沉重损失的英国护航运输队正在逐渐恢复元气。德国当时有一种先进FW-200C“秃鹰”轰炸机,该机种也是当时德国为数不多的一种四引擎轰炸机。本来,如果德国海军和空军紧密配合,大西洋海战的结局很有可能会改写。但正是邓尼茨和戈林之间的矛盾给了英国人喘息的机会。在“U型潜艇挥师南下”这一小节中,作者用了一个篇幅中等的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轰炸机与潜艇的配合作战,结果此次海空协同作战大显神威,让英军损失惨重。但由于海军与空军之间缺乏此类的配合,导致“狼群”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英国海军部也应对威胁进行了重组。这就导致了德国潜艇面临了第一次“信心危机”。时间步入了一九四一年,随着“爱尼格玛”密码的破译以及盟军反潜能力的增强,U艇的损失日益增大。虽然在美国参战之后,U艇迎来了第二个“美好时光”,但至此面临的困难也日益增多。在此期间盟军的反潜力量不断增强,英国海岸司令部也开始增派新型的轰炸机(如“解放者”轰炸机)去对付U艇。U艇战队也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彻底阻断盟军海上运输线的机会,走向了下坡路。但尽管如此,一九四四年之前,U型潜艇的威胁对于盟军来说仍然严重。同盟国方面从未掉以轻心。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尤其是诺曼底登陆作战的成功和美军对德的地毯式轰炸,德军的几种新型潜艇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最后一艘U型潜艇U-320号于英国海域被“卡塔丽娜”巡逻机炸沉。
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失败了,“吨位战”也走向了穷途末路,但大西洋海战对于后人们来说仍不失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对于那些在大西洋海底长眠的潜艇艇员和盟军船员来说,他们的作战会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他们那种无所畏惧,为国尽忠的精神也永远值得后人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