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
摘要:为了对高校的体育竞赛进行高效、完善的管理,使用VisualStudio2008进行网站开发,C#作为后台开发语言,采用SQLServer2005建立和维护后台数据库,ASP.NET技术实现系统的开发,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本系统能够实现高校体育竞赛与编排的自动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式的费时、费力、不完善等问题,具有简单、科学,易于使用的优点。
关键词:竞赛管理;ASP.NET;SQLServer
1引言(Introduction)
我校的排球、足球、篮球等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目前全部是手工完成的。从报名到赛事编排,及后期的成绩处理公布都比较繁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人力和时间。还会出现裁判、场地临时变动等特殊情况,也会影响比赛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的高效、科学、完善的运动会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能够进行在线报名、比赛分组、赛事自动编排、计分及成绩处理,网上成绩公布等功能。本系统基于排球比赛进行开发,后续将逐步添加其他各类竞赛管理模块。不仅为高校各类竞赛的成功举行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2系统需求分析(Systemrequirementanalysis)
在任何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先完成的阶段就是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应该首先和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确切掌握用户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最终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最终生成系统说明书,不但是系统开发的标准,而且还是最终验收的主要依据。本系统通过对我校运动会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运动会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明确了运动会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需求,做一个能实际应用的排球竞赛管理系统。由于排球比赛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比赛中场上运动员必须轮转,即通常所说的六个轮次,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体现排球比赛中的位置轮转。并且在最后的查询中可根据需要对双方各轮次的技战术发挥情况进行查询,对比赛成绩的录入与显示等。可以有效提高排球竞赛信息管理水平,减少人力和工作量,提高学校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3系统总体设计(Systemoveralldesign)
3.1系统功能设计
高校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的用户可以是参赛单位、运动员及系统管理员,主要实现对整个赛事的管理,可以实现在线报名,成绩统计及公布等功能。该系统主要的功能有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公告信息管理、比赛项目管理、在线报名、相关赛程的管理、秩序册的上传、下载的管理、体育竞赛使用的表格管理、最终的比赛成绩的管理以及对系统进行管理的相关模块,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2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选用SQLServer2005为数据管理软件。SQLServer为结构化数据和关系型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可以管理和构建用于业务的可靠性高和性能高的数据应用程序[2]。系统包含的数据表主要有参赛部门表、队员信息表、项目信息表、赛事表、裁判表、用户表、参赛队伍表、成绩表、角色表等多个数据表。其中参赛部门表主要有参赛单位编号、参赛单位名称、领队、领队电话、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等字段,其中参赛单位编号为主键。参赛队伍表主要有参赛队伍编号、队伍名称、队伍人数、队伍分组、参赛单位编号等字段,其中参赛队伍编号为主键。队员信息表主要有队员编号、姓名、学号/工号、性别、电话、队长、所在单位、所在队伍等字段,其中队员编号为主键。
4系统实现(Systemimplementation)
本系统利用VisualStudio2008+IIS+SqlServer的技术设计符合赛事管理要求的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语言是C#,数据库访问接口是ADO.NET。使用ASP.NET分层模型实现系统的开发,ASP.NE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编程语言,它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创建动态的网络程序[3]。本系统可以实现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的各大主要功能,对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低,操作起来很方便、易于上手;本系统采用B/S架构,不用安装客户端软件,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在线报名、安排场次、成绩公布等功能,很快、很容易地举办竞赛,不需要计算机专家维护系统,可以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从而降低成本,节省开支。
5系统运行结果(Systemoperationresult)
打开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的界面,单击比赛项目管理项目更新按钮,即可打开项目管理页面,可以添加或删除项目,还可以查询所有项目的信息,如图2所示。秩序成管理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指定运动员的报名表以及个人、团队的比赛情况,从数据库中得到数据,下载到Word中,还可以上传,并且秩序册可以实现自动生成。
6结论(Conclusion)
系统是从实现我校竞赛管理自主化、智能化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为前台开发工具,用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SP.NET和C#语言设计并实现高校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的开发,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网上报名,秩序册生成与导出,大赛简介与赛事公告,场次安排,成绩录入与导出等功能。本系统功能完善,操作简单便捷,实现了高校运动会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本次系统开发和设计,一方面使我们学会按照软件开发的规范掌握一般web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基本技术和方法,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掌握最新的软件技术平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体验软件开发的真实感受,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文秋.基层运动竞赛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30-34.[2]刘勇.SQLServer数据库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8-204.[3]李晓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20-23.
第二篇: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 复习资料
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
一、体育赛事的起源和发展(每个阶段的特征用一两句话描述)
1.祭祀活动:战争的需要,培养身强力壮的战士;信封神教,集会、仪式;体育赛事是在战争背景和祭祀形式中产生的,但它又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这种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使体育赛事产生并延续下去。
2.体育游戏:各个运动项目的产生一般都表现为体育游戏的形式。在这个阶段,各个项目的体育比赛规则还不完善,内容较为简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阶段较前一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本质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且这一阶段还为体育赛事的进一步演进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的方法比较合理,它已成为人们主动安排的按一定规则所进行的的竞技较量活动。
4.特殊事件: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到竞赛规则、传统习俗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与目标;对举办地的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
二、体育赛事的定义(从三个角度叙述)
运动竞赛:体育赛事通常指“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
项目管理:体育赛事是特定的组织团体依其本身举办之目的,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与筹备过程,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下,召集运动经济活动的相关人员及团体共同参与所形成的综合性集会。
特殊事件:以体育竞技为主题,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且具有一定期限的活动。它不仅能够推动举办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举办地知名度、改善城市形象,还能够对举办地的经济、社
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三、体育赛事分类
根据规模分类:
Mega-events:它是一个国际性盛事;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对于举办地来说是一次性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等)。
Hallmark events:与某一特定地点紧密相连、举办频率较低且已成为举办地的重要标志的大型体育赛事。特征:不经常发生;在同一个地点举办;规模相对较大;赛事已成为举办地的名片。
根据赛事参与主体分类:
观众型体育赛事:级别和水平较高、运动项目较普及、观赏性较强,它可以吸引大量的外地观众前来举办地观看体育赛事和旅游。(如:世界杯足球赛、环法自行车赛、上海网球大师杯赛、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
运动员型体育赛事:观赏性不强、运动项目普及性不高。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亲属占到整个赛事相关人群的较大比重,观众相对少。(如:安利纽崔莱健康跑、北京国际马拉松)
四、体育赛事的特征:聚集性体验性综合性外部性
五、项目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①举办地的自然环境;②举办地的历史风俗文化;③举办地的整体发展战略;④举办地的资源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和体育场设施条件好;赛事运营团队与赛事运营经验;住宿、餐饮、安保等保障性条件;⑤举办地形象与居民需要的吻合度
六、体育赛事申办流程和阶段
流程:申办城市提交申办报告→评估委员会进行考察→申办城市陈述→投票表决
申办过程的阶段:确认申办资格和决定举办城市两个阶段
(1)确认申办资格。申办城市表示申办意向、通过谈判在主要问题上与赛事拥有方取得共识、赛事拥有方代表考察城市和比赛设施、签署备忘录,从而确认该城市去的申办资格; 工作内容大致有四项:确定比赛场馆;明确商业权利,包括广告发布权、标识使用权、门票销售权等;明确电视转播权,主要是国内电视转播权;了解申办费用的确定方式。
(2)申办城市代表在正式申办会议上陈述、回答问题,最后由专门委员会或全体代表表决决定举办城市。第二阶段的工作目标是获得赛事举办权。主要工作是申办城市代表在国际体育组织全体代表大会或专门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进行申办陈述、回答问题,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七、申办过程的要点
(1)充分把握信息:首先要搞清楚拟申办的赛事是怎么一项赛事。它的历史、赛事举办全的归属、申办程序、具体时间等,以及其他申办城市,即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
(2)确定申办策略:①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各申办城市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制定申办策略提供参考依据;③确定对外宣称的申办口号;④针对主要对手制定申办策略
(3)做好参会的组织工作:确定主报告人、撰写陈述报告、制作宣传短片、确定出场秩序、准备回答问题、制作会议材料等。
(4)做好陈述报告:①申办该城市的主要理由(reasons);②本城市申办该项赛事的有利条件(advantages);③本城市对举办该项赛事的承诺(undertakings)
八、体育赛事申办重要环节
(1)申办材料的准备:申报报告的撰写;陈述材料的准备。
(2)申办过程的公关:加强与国际媒体的联系和合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申办的支持;充分发挥体育界知名人士的作用。
(3)申办的陈述:陈述人;陈述内容;陈述形式。
九、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分类及各相关者的目的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赛事风险的个人和组织,期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或者受到体育赛事举办过程的影响。
主要分为:
(1)体育赛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举办政府;所有权人;主办机构;主办社区;赞助商。
(2)体育赛事的蛰伏利益相关者:媒体;观众;参与者。
(3)体育赛事的边缘利益相关者:工作人员;志愿者;普通大众;自然环境。各相关者的目的1)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目的举办政府的目的:经济拉动;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所有权人的目的:商业价值;经济效益;长远发展;社会影响力。
主办机构的目的:净收益;良好声誉。
主办社区的目的:凝聚力;归属感;基础设施。
赞助商的目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提高销售量。
2)蛰伏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媒体:新闻价值;传播价值;社会影响力。
观众:沟通平台;娱乐价值。
参与者:竞赛成绩;经济效益。
3)边缘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工作人员:经济效益;自我价值的体现。
志愿者:物质资助;精神嘉奖;价值认同。
普通民众:居民自豪感。
自然环境:改善。
十、体育赛事周期
体育赛事选择阶段
1、明确政府、市民、企业对赛事的需求
2、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3、初步确定要举办的体育赛事
4、进行可行性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举办权的取得阶段
1、组织撰写赛事申办材料
2、筹备申办其他工作
3、参加申办陈述
体育赛事项目的方案制定阶段
1、编制赛事预算
2、制定赛事运营方案
体育赛事项目组织筹备阶段
1、比赛场馆及基础设施翻新与建设
2、竞赛筹备工作
3、赛事宣传与营销
体育赛事项目举办与控制阶段
1、体育赛事项目实施
2、体育赛事的后勤保障
3、体育赛事项目的控制
体育赛事项目的收尾阶段
1、赛后总结与评价
2、体育赛事结束后的管理
十一、体育赛事管理对象:物资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时间资源。
十二、体育赛事计划种类:战略计划(全部、长期);战术计划(局部、短期);作业计划(如何实现的细节)。
十三、体育赛事计划要素:赛事概述、组织目标、范围计划、进度计划、资源配置、风险管理。
十四、体育赛事资源计划:
1、人力资源(雇佣者、志愿者)计划一般内容:植物编制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教育培训计划。
2、资金计划:成本计算、收入评估、财政资源配置。
3、物资计划
不完全整理。^^God bless you 背吧各位!!!!
第三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姓名:王磊班级:交本0801学号:200828142
42【摘要】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力资源开发起来,人力资源带来最有价值的发挥,最有效的运用,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人力资源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且使这些具体工作内容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来进行。它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握其与物质资源绝然不同的特性,即活的、有生命的资源和智慧性、触动性、再生性、周期性等特征,高度重视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注意把握人的动态变化信息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它视员工为企业的稀缺资源,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竞争力和取得成功的根本;它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潜能出发,主张用科学的人道的方式对待员工,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实现目标和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当前企业面对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延续着过去那种“人事管理”的模式,通过企业的人事制度,硬性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员工,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人的管理方式恰恰与传统人事管理相反,它对员工的管理是柔性的,基于员工的立场,发现员工的需求,致力于建立一种把人的因素同企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的机制。透过这种机制,力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文化论文、企业文化,力求在员工和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达成双赢的协作关系,例 如:一些新企业会对办公室的摆设进行布置,摆放一些花和植物和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这样员工会感确不到办公室的刻板气氛,令员工更有在家的感觉,还有每月举行员工生日祝贺活动,集合办公室员工对每月生日的员工给予赠送礼品哪怕是一张贺卡,都代表作关心与关怀,这是与传统企业人事管理有所不同,从这细微的小事看这更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具人性化更易员工接受。因此,我们应该跳出传统人事管理的旧观念和旧框框,与时俱进,树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理念。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因分析。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家创新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世界46个主要国家中仅列在第41 位,能胜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开发市场的素质能力列在倒数第一位。这样的企业家队伍是根本不可能带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的。
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将帅和灵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他们的开发管理较之对一般员工的开发管理,应当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当务之急,首先是让他们补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一课,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次,采用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方法,评估其综合素质,发现和挖掘其潜能;第三,引进竞争机制,考核其绩效,优胜劣汰;第四,按照人才市场的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其应当享受的工薪报酬和福利待遇。做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开发管理工作应当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所在。陷入上述误区的根本原因是受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走出误区,必须深刻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大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改革一切阻碍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旧规章、旧制度、旧运行机制和旧运行方式;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员工队伍;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队伍。走出误区,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综合以上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数量调节。
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不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另外,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
(2)合理配置。
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率下降。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
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特长不同,在不同部门及岗位上的生产力也不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任务,按照量才录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努力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个基本途径。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指数曲线关系,如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108%,大学毕业提高300%。舒尔茨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也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可见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对培训工作加强管理。
5、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但是,要将人力资源从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个企业只要将人力资源数量调节、合理配置、教育培训、人员激励、等手段有效配合起来,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王东升。加入WTO 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2(4)。
[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第四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论文
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研究的一些思考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是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一起组织发展的核心,为了组织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力资源开发起来,人力资源带来最有价值的发挥,最有效的运用,促进组织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人力资源内在机理、国有企业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体现,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且使这些具体工作内容紧紧围绕组织战略和工作目标来进行。它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握其与物质资源绝然不同的特性,即活的、有生命的资源和智慧性、触动性、再生性、周期性等特征,高度重视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注意把握人的动态变化信息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它视员工为组织的稀缺资源,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具有竞争力和取得成功的根本;它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潜能出发,主张用科学的人道的方式对待员工,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帮助他们完
善自我、实现目标和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面临中国当前企业改革、事业改革、政治改革的新形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在组织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组织应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科学认识人才资源的内涵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用人策略的更新与转变。因此,研究和发展好组织当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中最主动因素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当前所有组织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的人力资源素质与我国的大国地位还是很不相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胜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功有极大的关系,而现在追求发展,就先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主体,他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关键要素,因此,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目前,许多组织还延续着过去那种“人事管理”的模式,通过组织的人事制度,硬性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员工,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人的管理方式恰恰与传统人事管理相反,它对员工的管理是柔性的,基于员工的立场,发现员工的需求,致力于建立一种把人的因素同组
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的机制。透过这种机制,力求在组织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力求在员工和员工之间,组织与员工之间达成双赢的协作关系,例如:一些企业会对办公室的摆设进行布置,摆放一些花和植物和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这样员工会感确不到办公室的刻板气氛,令工作人员更有在家的感觉,还有每月举行员工生日祝贺活动,集合办公室员工对每月生日的员工给予赠送礼品哪怕是一张贺卡,都代表作关心与关怀,这是与传统组织人事管理有所不同,从这细微的小事看这更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具人性化更易员工接受。因此,我们应该跳出传统人事管理的旧观念和旧框框,与时俱进,树立适合现代组织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理念。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因分析。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家创新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世界46个主要国家中仅列在第41位,能胜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开发市场的素质能力列在倒数第一位。这样的企业家队伍是根本不可能带领我国组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的。
组织高层管理者是组织的将帅和灵魂,是组织成败的关键。对他们的开发管理较之对一般员工的开发管理,应当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当务之急,首先是让他们补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一课,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其次,采用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方法,评估其综合素质,发现和挖掘其潜能;第三,引进竞争机制,考核其绩效,优胜劣汰;第四,按照人才市场的价值和组织的经营状况确定其应当享受的工薪报酬和福利待遇。做好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开发管理工作应当成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点,也是组织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所在。第五、职责不清,政企不分。政企不分在当前国有企业中任然存在,很多企业任然要受到行政的约束,不能真正的市场化。陷入上述误区的根本原因是受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走出误区,必须深刻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大组织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改革一切阻碍组织进步和发展的旧规章、旧制度、旧运行机制和旧运行方式;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员工队伍;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队伍。走出误区,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真正成为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促使我国组织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综合以上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调节
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不管是何种组织,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另外,组织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
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
(二)合理配置。
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由于每个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组织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组织生产率下降。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特长不同,在不同部门及岗位上的生产力也不同,因此,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按照量才录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努力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组织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个基本途径。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指数曲线关系,如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108%,大学毕业提高300%。舒尔茨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也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可见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组织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组织要把对
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对培训工作加强管理。
(四)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就是要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政企分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二是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五、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但是,要将人力资源从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个组织只要将人力资源数量调节、合理配置、教育培训、人员激励、政企分开等手段有效配合起来,就可以大大提高组织劳动生产率,为组织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1、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概念: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信息数据的管理。优点:减轻工作,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缺点:传统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等特点,由于不要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数据遗漏,维护困难。
功能:图书检索模块、图书管理模块、数据维护模块、数据统计模块。
图书检索模块:查询。
图书管理模块:操作。由借出图书登记、归还图书登记、续借图书登记。
数据维护模块:由增/删/修改读者、增/删/修改图书、浏览修改读者、浏览修改图书。数据统计模块:读者统计、图书统计、借出图书统计。
意义:由封闭转为开放式,被动为主动,统一管理。
可行性分析: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图书馆、读者以及日常工作等多项管理。本系统设计: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模块设计等。系统可行分析方面:
{1}技术:处理速度快、准确性高、安全性高。(2)经济:系统建设无需很大投入,可缩减人力。{3}运行:作为中小型系统,耗费资源小。{4}社会因素:可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
技术介绍:
ASP。NET:可管理性、安全、易于部署、增强性能、灵活输出缓存、国际化、移动设备支持、扩展性和可用性、跟踪和调试、与.NET Framework集成、与ASP.NET应用程序兼容性。SQL:上手易、兼容性好等。
系统需求分析:
传统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人需要,但电子阅室不受时间、窨限制,操作方便,实现技术成熟。主要分为两部分:读者部分和管理员部分。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将图书按照内容分类,读者可快速浏览,管理员给其他用户分配用户名和密码。
实现目标:
1、界面设计友好、美观、数据安全。
2、基本信息设置以及图书和读者信息的分类。
3、查询功能。
4、实现对图书借阅与信息跟踪。
5、提供归还日期提醒、权限设置功能。具有维护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