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典座杂文随笔
来到宁波三江口江厦公园,一边欣赏着霓虹灯下的夜景,一边想象着当年明州市舶司以及城内高丽使馆、波斯馆的盛况。宋朝市舶司有两个码头,其中之一就是地处这里的“江厦码头”。而且朝廷规定“非明州市舶司而发过日本、高丽者,以违制论。”所以从日韩来的商船都要在这里靠岸。在当时的日本商品中有一样叫“倭椹”的东西吸引了我,查了一下《博物志》,原来这里的“椹”是指食用菌菇。日后成为日本曹洞宗之祖的道元和尚,在这里与前来买“倭椹”的阿育王寺老典座相遇,由此引发了一段对日本文化具有广泛影响的对话。
因为没办好“签证”而滞留船上近一个月的道元,和为了准备次日端午节斋饭用的菌菇而来的老典座相遇时。年轻的道元并没有重视这位六十出头的老典座,所以说:“坐尊年,何不坐禅办道,看古人话头,烦充典座只管作务,有甚好事?”典座僧笑道:“外国好人,未了得辨道,未知得文字。”
老典座是一位离乡四十年的蜀僧,遍历了诸方丛林后,前一年夏天才在宁波阿育王寺担任了典座之职,而阿育王寺离这里有三十四、五里之遥,所以道元请他当天不要回去了,以便“舶里说话以结好缘”,当然他很想知道什么是“辨道”和“文字”。同时在他看来,阿育王寺这样的大寺,有个把典座没回去,不会有事么大碍的。可是老典座却认真地回答:“吾老年掌此职,乃耄及之辨道也,何以可让他乎?又来时未请一夜宿暇。”无疑老典座是十分敬业的,而且他还把日常的“理会斋粥”,当作是自己修行“辨道”的实践,这就不由得让道元“发惭惊心”了。
老典座还对他说:“若不蹉过问处,岂非其人也!”并且邀道元,有机会到阿育王寺去再慢慢深入地作“一番商量文字道理”的切磋。两个月后,老典座辞去典座一职准备还乡时,终于与道元又见了一次面,于是道元赶紧再请教前日在船上提及有关文字和辨道的问题:典座说:“学文字者为知文字故也,务辨道者要肯辨道也。”道元就问:“如何是文字?”座道:“一二三四五。”又问:“如何是辨道?”典座回答:“遍法界不曾藏。”所谓文字,就是学习的经典,我们在学习文本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时刻本着一颗辨道之心,在日常看似琐碎的事物中去认真实践,就可以从中寻找到那个遍(存)在的真理。
道元到天童寺以后,一日用斋罢,穿过东廊,在去禅房的途中,又见到了另一位老典座,正在夏日的太阳底下手携竹杖,弯着腰汗如雨下地在翻晒东西。道元上前与他一攀谈,知道对方已经六十八岁了。于是道元问:“典座年高,如何不使行者代劳?”得到的回答是:“他不是吾。”同样的道理,就如自己的生命一样,别人怎么能替代得了呢?日后道元特地撰写了《典座教训》一书,把这个道理告诉后人,还由此写了一部《赴粥饭法》,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徘徊在当年“江厦码头”的江边,看着那树立在那里的“道元入宋纪念碑”,我想:是啊,真理不就蕴含在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日常事务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吗?人生的真谛不也就是脚踏实地地、认认真真努力做好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每一件事情吗?
第二篇:狨座杂文随笔
古人说的“金线狨”应该就是现在的金丝猴,它在唐宋时期就是珍稀动物。《本草纲目》提到杨亿的《谈苑》说:“狨出川峡深山中”;明人方以智《通雅》也说:“其毛茸而长,金色异采,世谓之金线狨。”它皮毛的珍贵也是可想而知的。黄庭坚的《笔说》说曾以狨毫做笔,“试作大小字周旋可人。”更有人把它做成了“狨褥”、“狨衣”之类奢侈品。
唐以后,很多人的诗文中也都提到了狨,比如杜甫有诗句“我后鬼长哮,我前狨又啼”;杨万里有“鬼啸狨啼巴峡雨,花红玉白剑南春”等等。而所谓“华屋金狨座,雕鞍驷马车。”狨皮制作成的狨座则成了人们炫耀尊贵的象征性物品,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对它津津乐道。比如黄庭坚的励志诗句:“君当自致青云上,快取金狨覆马鞍”;彭汝砺则说:“凝祥池头三月春,腰金骑狨多贵人”。其它如李复《翠碧》诗:“五陵游侠儿,挟弹驰长路。华狨毛垂金,丰豹文濯雾”;陈起编的《江湖小集》中有:“长安三月又三日,绣毂狨鞍富贵家”......用来炫耀是因为认为它值钱。宋祁作《狨赞》说以狨“皮以藉马,中国之贵。”所谓“藉马”就是唐人颜师所说的“今狨皮为鞍褥者。”《萍州可谈》说缝制一个这样的鞍褥需要数十片狨皮,所以“价值钱百千。”蔡京之子蔡絛的《铁围山丛谈》说:“吾家隆盛时,出则联骑,列十二狨座!”真让人难以想象:就为他们一家,要惨杀多少金线狨!
然而更不幸的是,这种流行的时尚被朝廷明文垄断了。《宋史.真宗本纪》记载:自太平兴国年间诏令工商庶人,“不得用狨毛暖坐”以后,《耆旧续闻》说天禧元年八月就开始“敕自今两省谏舍宗室将军以上,许乘狨毛暖座,余悉禁止,仍绝采捕”了。以后对用狨座的规定越来越严格,陆游《老学庵笔记》和《宋史.舆服志》都有记载。到了乾道九年又重修仪制规定:只允许“权侍郎、太中大夫以上及学士、待制,经恩赐,许乘狨座;三衙、节度使曾任执政官”才能用狨座。《老学庵笔记》还说即便是在政和年间,宋徽宗常常恩赐金带,虽然混乱了官员的服饰但狨座却还是“犹以旧制”没人敢乱坐,赐予世谓横金的遇仙带,也是“横金无狨鞯,与阁门舍人等耳。”以后又规定了中书舍人与翰林学士等正卿,以及节度使以上官员才能使用,其它人只有带队的正使,出使邻国时,才临时有资格用上一回过过瘾。使用的时间是每年九月到三月,必须见到宰相先用了才能用,宰相撤了也得撤。政和年间有一个做了很久“次卿”,仅仅以为不久就会转正而预做了狨座,结果被认为是“躁进”被免了官!朱彧《萍洲可谈》:“建炎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座而出。”结果宰相黄潜善遭到了军民的一顿“怀砖狙击”。宋人张知甫的《张氏可书》说王绹任御史中丞,每骑马出行“坐一退毛旧狨”而被讥称为“退毛中丞”。
对于这种空虚的浮夸之风,江西诗派的谢逸,就在《和陈仲邦野步城西》诗中表示了反感:“葛巾藜杖真萧散,何必狨鞍鞚月题。”就像一个灵魂饥饿的人,吃甚么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样,仅仅金钱与地位毕竟代表不了他人格有丝毫的尊贵。
第三篇:辰溪有座太阳庙杂文随笔
在辰溪县安坪镇深冲湾村,由辰溪通往安坪镇的县道边,有一座太阳庙。庙虽不大,却是祭祀中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神庙,以女娲为太阳神、伏羲为太阴神共同祭祀,全中国只有极少数地方。这座庙是附后近撑架山自然村刘姓人始建的,撑架山的刘姓,他们代代口耳相传是瑶族后裔,是历朝历代驱苗时,躲在山上留下来守祖坟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辰溪最古老的原住民,他们对太阳文化的崇拜是代代相传的。辰溪自古就是瑶乡,太阳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原住民的本土文化。
辰溪民间口耳相传,古时经过一次滔天洪水,人类受到毁灭性的灾难,当时只剩下了同部族的兄妹:伏羲和女娲,他们在洪水中躲在一个大南瓜里,随水漂流,来到一处岸上,生存下来。辰溪很多地民间故事中方言将女娲称为“玉和”,“玉和”是古瑶语,与屈原《离骚》中神话人物“羲和”音同义通。他们相互依存,兄妹俩成年后,四处寻找,没有发现其他人生存,兄妹俩面对的是人类的消失。于是妹妹提出兄妹成婚,可是,哥哥不肯答应,他仍然四处寻找人类,但就是找不到。女娲不愿意人类就此消失,万般无奈之下,就对哥哥说,我们听从天意安排,以一对石磨为证,将石磨从山上滚下来,如果石磨上下两面相合,就说明天意要我们结合,如果石磨各分东西,我们就此各安天命。女娲事先将一对石磨藏于山下,当石磨从山上滚下后,兄妹俩到山下查找,在草丛中找到了一对石磨。(现在大酉山位于麻田村边有一个山湾叫磨盘山,传说是伏羲、女娲滚磨盘的地方。)于是这对兄妹成婚,生育了人类。成婚之后,女娲羞见人类,就将自身之神化为太阳,身上遍插84根绣花针,不愿让人看到她;伏羲也不愿让人见到他,就将自身之神化为月亮,每到深夜才和女娲相会。后来人们就将女娲奉为太阳神,伏羲奉为太阴神,永远祭祀。
太阳文化早于龙凤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汉、苗、侗、瑶、黎、畲均有共同的历史传说,太阳圣母传说也广泛流传于东南亚、日本,日本将太阳神奉为圣母,拜为国旗图腾。
据龙山县里耶秦简中的“取鲛鱼”简,反映启陵县向其下辖乡征询“鲛鱼”,被研究者认为与秦始皇入海求仙史事有密切关系。”《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方士徐福之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取鲛鱼”简内容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出游天下”时,亲自入海射杀“巨鱼”的历史表演。从“取鲛鱼简”看,徐福带人海上取鲛鱼,所带之人就是湘西子民,自然包括辰溪先民,这些先民将太阳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和日本。在湘西地区,自古就流传秦始皇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海上求仙漂到日本定居的故事。
伏羲、女娲的传说及衍变的太阳圣母的传说遍及全国、波及东南亚和日本,是辐射深远的始祖文化,伏羲、女娲在巫、傩文化中被尊为傩公傩母,伏羲被称为东山圣公,女娲被尊称南山圣母。太阳庙实质上是民族始祖神庙,就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焦点地方,是万众景仰向往的地方。
辰溪太阳庙虽然朴实无华,但是无比神圣,值得我们顶礼膜拜。
第四篇:老茶馆杂文随笔
老茶馆的老板叫李强,多少年来,是他让老茶楼免受拆迁和破坏,维护了其原貌,一直经营到现在。这座茶馆座落在川西平原双流彭镇老街上,茶馆是幢平房,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占地约二、三百平米,两面临街,前后门口全是长长的木质旧铺板。老茶馆店堂里木梁木柱已有点歪歪斜斜,墙壁上斑斑驳驳,整个茶铺告诉你:它生活在遥远的历史里。进得茶馆,看见哪些老茶桌、老竹椅、老茶客、老茶碗,给人恍若隔世之感。
我和朋友是春节后不久去的,到达茶馆时刚刚6点多,老板早就把开水烧好,等着茶客的到来。天微微发亮茶客就陆续来到茶馆落座,老茶客每天坐的地方基本是固定的,不会轻易换地方,老人、老茶馆、老地方。茶客每次给老板1元钱,喝茶的费用不多,这也吸引了大量的老茶客。另外,摄影者来茶馆拍照也要交费用,如茶艺表演则另算费用,所以茶客并不拒绝拍照,是一个相互相成的事。
因我们到的很早,老板把我们的东西单独放到一个房间,每人给上了一碗茶,茶水我们要付费。茶馆的墙上有毛主席的画像,还有不少的毛主席语录,这也是老一代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年代。现在就跟着我的镜头去看看彭镇的老茶馆和茶馆里的人。
第五篇:越老越漂亮随笔杂文
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肌肤衰老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衰老。步入老年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但在变老的路上,有的人活得疲惫,老气横秋;有的人活得轻松,老得漂亮。
“漂亮”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它涵盖了“精彩、成功、幸福……”还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得意,一种坚持美丽的态度。一个人的长相是无法选择的,也许我们没有漂亮的外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变成一个漂亮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丑人,只有懒人。
老年人的漂亮,更多的是来自于气质、修养、学识、良知。这些都是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来增补。一个修炼气质的爱好,一颗永远善待自己的心。这个爱好可以是诗书,也可以是音乐、美术、体育。只要能陶冶性情,培育人格,健康身体,滋润心灵,均可以“修”出漂亮,“养”出精神。美丽和时尚是一种态度,不管多少年岁,都要保持优雅得体、适当装扮。这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
老年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种爱心。爱自己,更爱他人;善待自己,快乐生活。生命是活在当下,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潇洒,老得精神,老得漂亮,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