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踏遍深山景未老杂文随笔
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的活动领地——“祖师观”是久负盛名,却至今仍然躺在大山深处孤独的散发着它的“神圣”而没有人去发见。2018年5月,以一个文化探究的普通人带着对祖师观的好奇我来到了湖北巴东县清太坪镇,开车行至公路的尽头,再披荆斩棘的攀爬近一个小时来到只有断亘残壁的祖师观,被眼前的颓败景象感染:几百年曾经风云过的祖师观竟然还是这样荒废。但祖师观的神奇诱惑着我义无反顾的探究。
“祖师观”是一处当地道教文化传播的活动中心地,位于现今的巴东县清太坪镇,海拔1510米。从现存的残痕来看,祖师观的大门向东,中间相隔桥河,正对着刀尖岩、神路岩;西边就是现今的清太坪集镇所在地;北边是蔓延起伏的仙池峰、骑马岭;南边是一处陡齐的悬崖,和对面的万丈悬崖遥相辉映形成了现今的隘口——大岩口。祖师观居高临下,传说的“可纵观八县”没有一点夸张。
群居在祖师观一带的最早是邓姓人家。据史料记载: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分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 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从邓氏族谱得知,邓氏迁移始于宋朝景定年间,由“南阳”逐渐迁移,播迁至全国各地,尤其是今福建、广东、贵州、浙江、湖北等地,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繁衍旺盛,很快成了当地盛姓。
在距离祖师观不到一公里的“骑马岭”的山脚下,笔者找到了卒于清光绪年间的邓尚坤、和卒于光绪8年的邓全菲(碑记年久,字迹不详),由此可以推断祖师观应该是始建于清朝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距今大约280年左右的历史。
据《湖南慈利县邓氏家谱》记载的排辈:仁亚卧必单、子世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大开光明继、克紹鸿谟显。据湖南另外一支邓姓家谱记载辈分:鸿业继元良、廷建周宜志、国全左右相……。由此可以确定:群居在祖师观的邓氏家族应该是湖南张家界邓氏的分支。
据汪琬《题庵村和尚法嗣图》记载:“浮屠氏之,谈禅者皆本达,磨以下诸祖,故谓之祖师。”《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曰:“祖师立教,代代相承如续灯然,无有穷尽。”《易.系辞下》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于地。”又据《新唐书。李叔明传》记载: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祖师观注定就是一个传输道教文化的置胜宝地,在此超度道教文化的道士就有十四人之多。可以想象,当年的祖师观肯定是香火鼎盛的火热景象。只可惜祖师观庙宇在破“四旧”的年代消失殆尽。在祖师观观址下约200米的地方还掩埋着两、三个曾经在此超度的道士。
在祖师观走访,85岁的谭元国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远久年代,居住在祖师观、仙池峰一带的居民屡次遭受强盗的抢劫,当地一个叫邓尚坤的住户的老婆能说会道,找到当时的县令投诉此事,县令来到祖师观,伸出大拇指赞叹说:难怪你们这里会被人抢劫的,原来你们这里是人丁兴旺、物华天宝。走到仙池峰上,县令看到峰下的一块凹地泉水潺潺,在阳光的照射下,俨然一弯明月,于是就指着那块凹地说:这真是一个“金盆明月”之地。
县令的走访,虽然没有破获抢劫的案子,但对抢劫犯还是有了很大的震慑。从此以后,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太平盛世般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前行,祖师观的旅游产业备受热爱家乡的有识之士的青睐。在武汉工作的谭绍均先生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在仙池峰修建有飞机场并投资修建了进场路。当地政府也正着力于对乡村旅游的开发。祖师观的修复工作有望纳上议事日程。
热心的当地居民谭永富听说我是来探究祖师观的文化的,马上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我到处转悠。来到景观台,俯瞰对面,是一条顺山蜿蜒的“绝壁天河”,谭氏家族的祖先佘氏婆婆的墓碑耀入眼帘,近千年的土家文化豁然纸上。在距离祖师观400米的悬崖边,独立耸立的“石柱岩”俨然就是一个伟男子,屹立在桥河的右岸见证着祖师观的兴衰。鳞次栉比的石柱、层峦叠嶂的岩石或青、或白、或黑,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构筑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图。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这么美好的景致如果都能分享给人类该有多好。
走一处风景、看一番景致、探究地域文化似乎成了我多年的习惯。可当我从祖师观回来的路上,却是思绪万千,“祖师观”这块躺在深山人未识的大家闺秀至今仍未曾谋面,心里稍微有了一丝凄凉,但我总是相信,她不会就这样孤独的“美”着,我们期待开发“她”的那一天。
第二篇:未相见,怎敢老杂文随笔
你发来问候的信息,末了,还开一句玩笑:老了,也许相见不相识。
我笑着回复:未相见,怎敢老?
如今的通讯非常发达,微信、QQ应有尽有,你我的模样,其实已通过照片尽享。
三十载,光阴无情,你我的容颜,早已改变。那青涩靓丽的脸庞,时光不仅让其丰满,还把经过的年轮妥帖留下了印记,或者在眉角,或者在嘴边,或者在头发,谁也免不了。第一次互相交流照片,你我都笑了:以前的影子在哪?
不老,是你我共同的愿望。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一万个日子的喜怒哀乐,二十四万个小时的酸甜苦辣,确实改变太多太多。曾经的欢笑,也许已被沧桑掩盖;曾经的忘乎所以,也许已被谨小慎微代替;曾经的趾高气扬,也许已跌落成灰,只有深深的叹息……。太多的曾经,也许只是飘散的云烟,轻轻的,在你我面前若隐若现。不怪你,也不怪我,岁月的风,终究太大。
但我心的角落,在最为柔软的地方,有一片无烟无尘的净地,为你我留存着,尽管很小,甚至不起眼,可为了那一份净,我守候了整整三十载。
高中,一个情感洋溢的年龄,我们却只挥一挥手,从此天涯海角。虽然,分别的时候,眼眶有湿润之感,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让我们读懂,离别的意义。
谁说的,最真莫过于同学情。一路走来,这份情,虽不浓烈,却总是心心念念,难以释怀。这份情,平淡得只有手拉手去看一场电影,肩并肩奔跑在体育场;这份情,简单得或者我送你一只笔,或者你送我一瓶饮料,或者只是坐着讨论数学题;这份情,直率得不中意就大喊大叫,闹矛盾就给对方一个教训。这份情,如阳光般灿烂,秋水般明净。这份情,放不下,也混淆不了滚滚红尘中,五颜六色的其他友情。我只能在心里辟一块地,悄悄地供养着,保留着最初的自己。
未相见,怎敢老?身材可以发胖,脸上可以有皱纹,头上也可以有白发,但眼眸,在你我见面的时候,却应该一如当初的明亮、清纯;说出的话语,也该一如当初那般的直率、真诚,没有任何岁月的痕迹。
不老,是稚嫩、青春的友情;不老,是心灵深处的一块净地,芳草萋萋。
我在等你,怀揣未落尘埃的记忆,以当初的心境,静静地候你!
未相见,我不老。
第三篇:静水流深杂文随笔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那是2017年的5月,车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当我读到这一句,周遭仿佛顿然安静,心灵深处满是惊撼。那时,杨绛先生刚刚逝世,朋友圈一则又一则的推送都在悼念她的离开。或许正是这一则则推送将杨绛先生的一方一隅铺陈开来,使我看到了一个令我钦佩不已的不争不慌的优雅者。
杨绛先生的光芒是她自己的,正如她的脚步是她自己的。读她的文字,我仿佛能看到她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为了自己而留,她是要走给自己看的,不是受着牵制在向众人展现自己。这些明白了很久却又像恍然间才领悟到的大道理,对于那时的我,抑或现在的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又或者说,为自己而活,不被周遭的条条框框所围困,从来都是永恒的真理。
《我们仨》,一个温暖至极的书名却也有沧海桑田的苦涩。杨绛先生用极其平和的语气将她与丈夫、女儿如何在古驿道上相聚相失,如何一个人思念她们仨娓娓道来。她们仨热爱阅读且笔耕不辍,她们仨拥有超然物外的心境。杨绛先生习惯用“不要紧”安慰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在生活中能忍耐也肯委屈,钱媛在病床上动笔试着完成她心中的《我们仨》。在杨绛先生《我们仨》中,我遇见了她们仨的从容与淡定。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杨绛这句翻译兰德的诗句,像是解开杨绛如何成为杨绛的谜团。时光永逝,而静水却能流深。
第四篇:演讲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祖藉山西来自内蒙古的马昭。我演讲的题目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十五年前,爸爸因为从事牛仔服生意来到增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看在我的眼里,印在我的心里。
小时候父母太忙,工厂成了我周末唯一的去处。爸爸的办公室在一间很狭小的房间里,隔壁就是厂房,至今我还记得那里的情景://机器隆隆地响,风扇呼呼地转,灰尘漫天地飞。厂房后面排出的污水,黑得泛绿,咕咚咕咚直冒泡,一股刺鼻的气味直往你鼻子里钻。一进办公室,我就紧闭门窗,哪也不想去了。// 一天,爸爸告诉我:“咱们工厂要搬了!” “这是为什么呀”我非常疑惑地问爸爸。
“政府要进行环境治理,咱们工厂污染严重,要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重建一个排气排污都符合标准的新厂。”
现在走进爸爸的工厂,你再也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再也看不到黑得泛绿的污水,再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尘不染的地板,宽敞舒适的厂房。更重要的是工厂处处彰显节能环保的理念,建立了集水池、暴气池、沉淀池处理工厂废气废水。上学期我们学校还参观了爸爸的工厂呢。我为爸爸感到骄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增城市的美丽添上了一抹新绿。
爸爸工厂的改变,是增城环境治理一个极小的缩影。政府为打造宜居环境,关闭整治了上千家企业,建造了几十万亩湿地、绿地。2011年,增城荣获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你瞧,马路旁,紫荆花、木棉花交相辉映;增江边,绿的树,清的水,相偎相依!绿道上,骑车的、散步的悠然自得„„增城的美丽,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让我们祝愿增城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老茶馆杂文随笔
老茶馆的老板叫李强,多少年来,是他让老茶楼免受拆迁和破坏,维护了其原貌,一直经营到现在。这座茶馆座落在川西平原双流彭镇老街上,茶馆是幢平房,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占地约二、三百平米,两面临街,前后门口全是长长的木质旧铺板。老茶馆店堂里木梁木柱已有点歪歪斜斜,墙壁上斑斑驳驳,整个茶铺告诉你:它生活在遥远的历史里。进得茶馆,看见哪些老茶桌、老竹椅、老茶客、老茶碗,给人恍若隔世之感。
我和朋友是春节后不久去的,到达茶馆时刚刚6点多,老板早就把开水烧好,等着茶客的到来。天微微发亮茶客就陆续来到茶馆落座,老茶客每天坐的地方基本是固定的,不会轻易换地方,老人、老茶馆、老地方。茶客每次给老板1元钱,喝茶的费用不多,这也吸引了大量的老茶客。另外,摄影者来茶馆拍照也要交费用,如茶艺表演则另算费用,所以茶客并不拒绝拍照,是一个相互相成的事。
因我们到的很早,老板把我们的东西单独放到一个房间,每人给上了一碗茶,茶水我们要付费。茶馆的墙上有毛主席的画像,还有不少的毛主席语录,这也是老一代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年代。现在就跟着我的镜头去看看彭镇的老茶馆和茶馆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