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前月下多美妙诗歌
一生中,不知有多少个月夜
可以在心中种下美好
可我的心空,唯有那个
那个月夜最美妙
因为,与你相遇
你那窈窕,不知突然
从何处飘来
在我跟前仙女般活跃,婀娜
你的青春,还有我的一起孕育出月夜春景
不见鲜花,胜似满园春艳
没有花香,胜过馨香弥漫
哦,错了,错了
你就是最美的鲜花
你那波浪黑发
如云,在我眼前飘逸
活力撒成一地
我的心,仿佛注了激素
兴奋难抑
你的芬芳
飘呀,飘呀
落进我胸膛
把我醉成傻傻样
但傻得可爱
夜,那么美妙
月,那么娇娆
不明不暗
充盈朦胧神韵
写满诗情,画意满满
你我是诗的主题
是画的主角
娇柔圆月,慷慨
洒下柔美的光
把你我涂抹打扮
恰似青春偶像
夜的小径,行人多么知趣
没有一个出来打搅
月下,我的欢欣
已成快乐孩童
任由你逗趣
你是主角中的主角
入情入戏无需言说
灿烂红润的脸庞
已然是一朵艳开的花朵
或许是五百年前就约定吧
约定今夜的相逢
彼此,芥蒂消失殆尽
只留轻松和愉悦恣意
还有一大堆备用话题
随便打开
答案成海
快乐勇当今夜的主题
难忘埋下伏笔
任何美好,在贪念面前
都觉得短暂而稀少
月儿,可能有点疲倦了
或许,要赶去创造下一个美妙
渐渐往西边挪去
我只好送你回校,歇息
那夜,我没有合眼
怎么可能合眼呢
整夜细品 你留给我的蜜意柔情到天明
那夜,一直在心底驻扎
或许,要驻守到来世了吧
第二篇:穿越时空的美妙诗歌
穿越时空的美妙诗歌
穿越时空的美妙声音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供养一方国土竞成就了一代女皇
开元盛世的功德
让一代皇帝享尽天伦之乐
人间皇子爱美人却更喜爱江山
爱是什么?
人间的爱是一种仁爱
天堂的爱是一种博爱
爱的天堂超越了人间的欲望
人间与天堂都曾有相似的经历
眼神一瞬间的对视
创造了千古的爱
嘴角一瞬间发出的笑
竟成了千古难以忘怀的记忆
语言一瞬间发出的歌声
唤出了千古久远的思绪
身体一瞬间发出的檀香
带起千古缥缈无限的遐想
我不得不在开元盛世的远古痕迹中
寻找繁荣的秘密
开元三大士来了
唐密金刚界与胎藏界的光明在长安兴起 玄奘法师归来
人类从下往上修心的法相宗完成了教理和实践 大唐西域记完美的纪录佛法历史的踪迹 经藏的翻译完成了中华民族
人类最智慧的文化结晶的汇集
神秀站在盛唐皇家的讲经台上
六祖的禅宗传入了大江南北
法照大师传出的五会念佛声
因果真是奇妙
难怪孔子会发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子修身“人有大患、患无有身”的修道感慨 在我完成修行成就时
耳边响起了国际歌声
嘹亮的歌声在告诉我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能实现
人们要解放自己还要解放全人类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历史何其相似
五千年后的我又将融入世间
用光明的心去呼唤沉睡久远的人们 心灵归来吧,归来吧心灵
第三篇:美妙的多声音乐
美妙的多声音乐
教学年级 小学六年级 教学思路 在音乐的各种要素中,和声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拥有一双具有和声听觉的耳朵,可以使人的音乐素养有一个质的飞跃。六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已经接触了大量多声部音乐,对和声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但学生的和声意识、和声听觉、和声能力、和声素质普遍薄弱,不能很好地演绎和表达和声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因此,也就无法体验到许多优秀合唱作品丰富的表现力和魅力了。本课通过对小学阶段一些经典合唱作品编配法的梳理,让学生从感性层面的聆听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辨析,从而推进学生和声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河谷》(根据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出记谱,见附录);聆听不同类型的合唱作品。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多声部歌唱活动,了解多声音乐的种类,享受合唱的乐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指挥、图形谱等方式体验不同类型合唱作品的和声效果,体验和声的美感。3.知识与技能:能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各种不同编配法的练声曲,以及《红河谷》合唱曲,重点练习支声复调作品的演唱技巧,体验与表现不同和声效果所营造的不同音乐形象;尝试辨别合唱作品的类型。教学重点 体验和声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教学难点 多声部音乐的听辨及歌唱表现。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句名言,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那些不会生活的人就会睡觉,而热爱生活的人就喜欢唱歌。”的确,歌唱不仅能够带给我们快乐,而且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灵感,让我们的心乘着歌声的翅膀自由飞翔!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热爱生活、热爱歌唱的人!下面让我们调整好身体这件精美的“乐器”,美美地唱起来吧!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迅速进入积极向上的上课状态。
二、导入――体验各种不同的和声效果 复习练声曲《月亮爬上来》,提示学生带着想象表现月亮出来的意境,学生边唱教师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5种演唱方式的图形谱(略): 1.单旋律发声:纯净清澈。2.单旋律轮唱:更富意境。3.二声部合唱:旋律厚实、有立体感。4.双旋律轮唱:交织错落更有层次,仿佛月亮在水中的倒影。5.加入支声复调:两条旋律相互衬托、呼应、交错。设计意图:通过短小练声曲的各种多声部练唱,体验不同的和声美感;同时为歌曲教学中各种合唱编配类型的听辨做铺垫。
三、聆听与归纳
1.导入:小小的练声曲通过各种不同的合唱编配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这些感受是谁在发挥魔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新的音乐要素――和声。(1)在所有音乐表现要素中,节奏、旋律、和声被称为“音乐表现三要素”,有人把它们分别形容成点、线、面。和声使音乐变得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旋律除了横向进行,还增加了纵向的交织。(2)和声是多个声部同时发声所构成的和音效果。你认为任意几个音组合在一起都是和谐的吗?不一定,人们为了研究和声的和谐问题,专门开设了《和声学》进行研究。我们小学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聆听、演唱或演奏来感受和声的美妙。下面我们就根据接触过的一些音乐作品,来研究一下多声部音乐的类型。2.主调音乐的类型以及特色(1)播放《田野在召唤》片段,(师:低声部的旋律给你什么感受?生:使音乐更富动感和活力)这种低声部采用比较单一固定的方式进行伴唱,我们称它为“固定音型”。(2)播放《小白船》片段,说一说旋律的特点。归为“声部重叠”。师小结:刚才听的两段音乐都是以某一声部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作为衬托,就像绿叶衬托着红花一样,我们把它称为“主调音乐”。3.复调音乐的类型以及特色 与主调音乐不同,还有一类就是“复调音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律,各自独立,又和谐地同时进行。复调音乐又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呢?(1)播放《迷人的火塘》片段,归为“模仿式”。(2)播放《红星歌》B段,归为“衬腔式”(又叫支声复调),是主旋律的分支,由主旋律派生出来,起丰富、润饰、补充和烘托的作用。(3)播放《铃儿响叮当》,归为“对比式”,两条旋律形成对比又和谐交织。4.小结:作曲家为了取得更丰富的效果,往往会将这些类型进行综合。下面看看我们上节课刚学的新版《红河谷》是哪一种类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综合了各册经典合唱曲目,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自主发现它们的特色,从听觉入手,了解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不同类型。
四、歌唱实践《红河谷》(见附录)1.复习上课时所学的A、B乐段,说一说B乐段属于哪一种类型(主调音乐中的声部重叠)。2.聆听C乐段的支声复调:(1)生唱主旋律,教师加入支声;(2)聆听录音范唱。3.分析支声特点:错落有致、补充衬托,往往避开重拍,演唱时关键是把握进入的时机。4.学生集体演唱支声声部,并进行二声部练习。5.将三个乐段完整演绎,提示情感表达。6.小结:通过刚才的演唱,你发现用不同的和声编配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生:略)的确,美妙的和声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听觉享受。现在许多歌唱大赛,比如最红火的“中国好声音”,参赛歌手在台上演唱,旁边都会安排几名歌者为他们配和音,如果我们从小培养自己的和声能力,说不定将来也能从事这门非常时尚的职业呢!设计意图:通过歌唱实践,进一步体验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美感,让学生懂得同一个作品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合唱编配,感受到和声的魅力,体会合作演唱的乐趣。
五、拓展聆听 1.导入:最后,“百灵博士”带来4个音乐片段,考考你是否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请判断它们的类别:(1)《星星索》(固定音型);(2)《保卫黄河》(模仿式复调);(3)《送别》(声部重叠);(4)《同一首歌》(支声复调)。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作品均为学生陌生的作品,通过听辨巩固知识点,实现知识的迁移内化,为更多多声部音乐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的听觉非常敏锐,只要我们多听多练,一定会发现更多和声的美妙。最后,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让心灵自由飞翔吧!(随《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音乐出教室)教学反思 和声,是声音的纵向组合,作为音乐的要素之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音乐。小学阶段让学生体验“和声”,不可能要求学生学习诸如为旋律配几部和声这类专业院校才研究的内容,而是感受多声部音乐的纵向交织所形成的多层次立体效果,让学生对多声音乐形成一定的敏感度,在聆听、演唱以及演奏过程中,培养和声意识、和声能力以及形成和声听觉。本课就是对“和声”要素学习的一次较为大胆的尝试。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接触过大量多声音乐作品,具备一定的合唱、合奏能力,以及识谱能力等。其次,要求教师熟悉整个小学阶段多声音乐作品的分布情况,并将这些作品进行归类、裁剪,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直观的多声音乐材料。最后是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设定坡度,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在本课的设计中,先让学生通过《月亮爬上来》这一小小的练声曲做各种多声部的尝试,并用图形谱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把握各种多声组合的方式。不仅起到练声作用,而且也能够为后续教学做好一定的铺垫。在中间环节中通过大量已学过的多声作品的聆听与分析,让学生自主发现主调与复调音乐的不同,并对较少接触的“复调”音乐产生兴趣。在歌唱环节中,重点尝试“支声复调”,学生因有练声曲的铺垫,很快就能掌握。最后部分,给出学生不熟悉的多声作品,学生也能够初步辨别它们的类别。整个教学遵循了“音乐从听觉入手”的原则,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归实际运用中,音乐性突出,学习效果良好,为今后多声音乐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本课作为实验课,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诸多肯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线与能力线非常清晰,但在情感线上略显薄弱。另外,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上,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不足,由于教学容量较大,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有些知识点的讲解没能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体验的时间。另外,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和声配置以及多声部创作方面不断提高的话,才能让学生体验更多“和声”的美妙。前路任重而道远!附 录: 何秋瑜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 教学评析(尹丹红)2013年12月,在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聆听了何秋瑜老师的这节《美妙的多声音乐》六年级合唱课,感慨其不失为一节难得的好课,观点如下:
一、教师建构课程的能力强
(一)何老师能敏锐捕捉到六年级学生的歌唱问题,通过对小学阶段一些经典合唱作品编配法的梳理,让学生从感性层面的聆听与歌唱,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辨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
(二)本课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托小学教材,结合课外重组编创,选用的教学材料不仅特色鲜明、音响精美,而且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观,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使学生在享受音乐、获得审美愉悦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曲目丰富,形式多样,体现由易到难的呈现顺序,并具有音乐美的感染力。
(三)整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知识技能线与情感线的双促双融,也清晰体现了“先体验后概念、再体验再概念”的顺序,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特点。
二、教师的“教”体现以“生”为本,以“乐”为本
(一)遵循学生音乐学习特点,由易到难。例如在本课的导入复习练声曲《月亮爬上来》部分,教学是从单旋律发声→单旋律轮唱→二声部合唱→双旋律轮唱→加入支声复调,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前一环节的歌唱体验结果是下一环节歌唱的基础,教学设计分小步子走,环环相扣,流畅。
(二)本课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用图形谱辅助多声音乐作品类型的辨别,简单的几根线条以及鲜明的色彩,无须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直观地体会到同一个作品不同声部配置的变化,加上教师指挥手势的辅助,学生很快就能将主调与复调音乐准确地表现出来。直观的图形谱,把抽象的多声部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感性地学习,图形谱的确是适用于各个年段的好方法、好策略。
(三)每个音乐片段的要求不同,目标指向清晰明确,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呈现引导,具有意境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音乐的学习不是靠强制的灌输、重复的练习、机械的训练去获得的,而是靠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必要的智力基础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提倡给学生提供富于美感的音乐艺术作品、组织富于趣味性的音乐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现、探究、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改革的新体制下,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绝不是不重要,也不是要简单地将其“淡化”,而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学。
三、学生有很好的多声部学习态度和多声部合唱素养。本课的教学容量非常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歌唱基础以及对以往作品的积淀,难以体会和表现“支声复调”的美感。由于第一环节的“小步骤”铺垫,学生还是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可见教师选用的教学素材有趣、有效、有梯度,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同时也可窥见教师平时较高的课堂效率。
四、整节课都在生生合唱、师生合唱、教师范唱或媒体所播放的美感音乐中愉悦着、感染着,也感动着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也跟着一起互动歌唱,音乐的美在每个人耳边、心中荡漾着。音乐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广大教师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既然是改革,一定会暴露许多问题,比如本课如果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多给学生一些个性化的表达机会就更完善了。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更正、改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尹丹红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四篇:一曲美妙的五月琴歌唱诗歌
五月花香正浓不热也不凉,
正是天心和地情胸景最坦荡。
槐花娘子的香味撩拨人的心胸房,百花妃子难熬寂寞搔首弄姿逗人赏。
再看天上心情柔和的暖丽阳,投入怀中叫人感觉特舒爽。
地上的青山绿水激励着心卷浪,给俊男以情箭给妙女以欲望。
五一劳动节更是全球的彩虹亮,世人的心流化作飞潮成巨浪。
热血喷洒出遍地的鲜花正开放,绘画出一片万紫千红的花海洋。
五四节更是神男靓女们的醉心酿,用特有的激情放射着青春展热望。
窈窕女企盼着君子好逑的准神箭,英男玉女携手构筑温馨的情天堂。
五月更是伟大慈母的爱心房,每日的温柔是母亲心音的琴伴唱。
组成了一曲最动听的旋律飘飞扬,美妙的琴音让儿女们睡眠在梦乡。
她是一年中最美的一把月琴响,能够弹出美妙的琴声迷醉心和肠。
五月红满天染红大地如天堂,头顶蓝天白云谱出一曲情歌唱。
第五篇:在表演中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
在表演中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
表演是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让学生以诗歌为词配曲唱古诗,以诗歌内容为剧本演绎诗中的情景,每一个曲调,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深化学生对诗歌情境美感的领悟。
1、唱古诗
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今人都过谱曲,韵律或缠绵、或凄切、或豪壮,动人心魄。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几十年前,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用的就是外国曲子,传唱至今,优美的词曲打动过无数人。叶至善先生为150首古诗编配了曲调,如用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泊秦淮》,唱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2、话剧演诗歌
话剧演诗歌就是在忠于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师生或协同或自主写诗歌剧本,在课堂上表演。经过写剧本和表演,学生对诗歌人物、情境美的理解必然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尤其是具有情节的诗歌比较适合表演,如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适合演出,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一定能感悟到诗歌营造的紧张、悲苦的氛围和诗人的爱民之情。
3、戏曲演诗歌
戏曲演诗歌就是以诗歌为词,用京剧、黄梅戏、豫剧等曲调和舞台艺术加以表演。此法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使学生获得了别样的审美感受。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可以用黄梅调为曲,五个学生分别饰演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和作者,表演农民的辛苦劳动和悲惨生活,表达对农民的关切。再如可以用豫剧表演《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生活。
诗歌教学与表演艺术,与审美教育相通相融,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表演的方式,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学生自由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