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真的知道莎士比亚吗美文
歌德曾经轻蔑过雨果,说:“他有很好的才能,但是完全陷入当时邪恶的浪漫派倾向,因而除了美之外,他还描绘了一些最丑恶不堪的事物。我最近读了他的《巴黎圣母院》,真是要有很大的耐心才忍受得住我在阅读中所感到的恐怖。没有什么书能比这部小说更可恶了!”他对拜伦创作戏剧的时候始终遵+循古老的“三一律”也不无揶揄。而在面对前辈莎士比亚的时候,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每个重要的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只要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已经有一个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优异作家在那里,谁还有勇气提笔呢?”
他的意思是,既已有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别人就不用再写了——但他自己显然都没有遵守这意思。这不过是一种巧妙的修辞。
歌德还用了另外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莎士比亚给我们的是银盘装着金橘,我们通过学习,拿到了他的银盘,但是我们只能拿土豆来装进盘里。”
歌德的意思很明显:我们这些人就是比不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写的就是金光灿灿的,我们写的就是土不拉叽的。
精英主义的耶鲁教授哈罗德·布鲁姆,经典的坚定拥护者,他有本名为《西方正典》的书,评论西方文学经典不遗余力,其中写道:“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上、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
够了——这不仅仅是经典作家和推崇经典的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正是我们这些一般读者所认识的。
但说到底,我们真的认识莎士比亚吗?可以说,恐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吧。
布鲁姆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这是莎翁最后一出剧)在某国表演的时候,因为是笑剧,所以表演不无夸张,但观众却不买账,因为他们认为莎土比亚是一个古典或经典的作家。实际上,布鲁姆想告诉我们,“经典”这个东西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并不意味着和普罗大众绝缘,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是板着面孔的。作为一个剧作家的莎士比亚,一直都没有打算将自己包装得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非常贴近于实际生活,以至于太贴近实际生活了,而当其经典化之后,却不为惯于阅读经典作品的人所接受。
歌德曾经提及:“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人就忍受不了生气蓬勃的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所能忍受的东茜,所以在今天有必要发行一种家庭莎士比亚集(改编过的通俗本,删去不合近代人胃口的部分)。”
莎士比亚被删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歌德未尝言明。但通过旁征博采,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被删掉的部分竟是“荤段子”。
我们所以能知道此,得感谢梁实秋。梁实秋是中国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翁全集的人。作为一个翻译家的梁实秋,就好像是成功了的西西弗斯,他不断推着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头上山,最后竟然把这些都推了上去,编译《远东汉英大辞典》是一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则是另一件。他提到,1818年,Thomas Bowdler将莎翁戏剧删了一遍,编印了一部家庭版,而他所删的就是荤段子。他在讲荤段子的时候使用的乃是双关语等文字游戏。
还有什么比文字游戏的创作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文水平的吗?
实际上,莎士比亚研究早巳成为一门学问。而学问之所以为学问,就在于他和普通人的看似隔绝;就好像当一般人听到“经典”二字,就觉得离自己很远——或者以为读起来会很艰难以至于会使自己昏昏欲睡,从而敬而远之。
正如布鲁姆说的,“我们对莎士比亚实际的内心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但你若多年不舍地阅读他,你会逐步了解他不是什么。”或许,对我们来说,知道莎士比亚不是什么就够了,但不读的话恐怕连他不是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所以,读吧。
第二篇: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美文
一个猎人带儿子去打猎,在林子里活捉了一只小山羊。儿子非常高兴,要求饲养这只小山羊,父亲答应了,将猎物交给儿子,要他先带回家去。
儿子挎着枪,牵着羊,沿着小河回家。中途,羊在喝水的时候忽然挣脱绳子,小猎人紧追慢赶,终于没抓住,到手的猎物就这么飞走了。
小猎人既恼火又伤心,坐在河边一块大石头后哭泣,不知道如何向父亲交代,满腔懊悔之情。
糊里糊涂等到傍晚,看见父亲沿河流走来了。小猎人站起来,告诉父亲失羊一事。父亲非常惊讶,问:那你就一直这么坐在大石头后面吗?
小猎人赶忙为自己辩解:我没能追赶上它,也四处找了,没有踪影。
父亲摇摇头,指着河岸泥地上一些凌乱的新鲜脚印:看,那是什么?
小猎人仔细察看后,问:刚刚来过几只鹿吗?
父亲点点头:就是!为了那只小山羊,你错过了整整一群鹿啊!
第三篇:你知道求职信怎么吗?
第一部分写明你要申请的职位和你是如何得知该职位的招聘信息的。
第二部分说明你如何满足公司的要求,陈述个人技能和个性特征。
第三部分表明你希望迅速得到回音,并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
第四部分感谢对方阅读并考虑你的应聘。每封求职信应以针对适合雇主而精心设计,以此表明你明白该公司的需要。
求职信还应包括与你所取得的成果及解决的问题的事例,这些事例与你所申请的工作类型相关。
求职信应是寄给有职位的某一特定的人,使用高档纸书写,仔细校对,避免打字或语法方面的错误,要自存副本档案。
毕业了,求职信怎么写呢 ? 下面由好范文简历网提供:求职信范文 英文求职信范文 自荐信 中文求职信写作 英文求职信写作 求职还需要简历吧 那么附加各种简历供参考
第四篇:你知道浪漫的真相吗美文
创造一种时空,心生一种向往,享受一抹心情
1认识一个姐姐,并不美丽,但因为一脸的温和笑容,便仿佛一株微风中的白杨了,挺拔、秀丽、安静。喜欢看她穿的衣服,从来没有张扬的裙裾,也没有艳丽的装饰,可是,看上一眼,只一眼,心就动了,不知从哪个角落,就生出一股引力,紧紧扣住了内心。
有人会问,姐,你的衣服哪里买的?
她笑,不是买的,是让人做的。我自己设计的。
天哪,自己设计,请人做,多漫长多操心的事情啊?
姐姐笑,说:真的挺好的。所谓设计,其实是自己的创造,然后慢慢等着,自己的心爱一点点呈现出来,多好。
看着仙女一样的姐姐,无语,只有享受。姐姐的衣服没有商标,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私人订制,只属于她自己,与任何牌子无关。
好浪漫啊!
浪漫,就是慢慢享受创造梦想的过程。姐姐莞尔一笑,翘起的嘴角,调皮可爱。
2天,开始暗,忙碌的心,忽地安静下来,放下手头的活计,推开门,看天。云,慢慢飘过,不远处有一丛淡淡的美人蕉,硕大碧绿的叶子,有红色的花,悄悄吐出来,是时光的味道。我在屋子的廊下,找雨声。
地面是红砖铺地,泛着潮。摆放着两把很老的藤椅,有摩擦的痕迹,整个颜色深浅不一了。没有茶,端了一杯热水,坐下。
雨,不大,却有雨滴,一下下地落下。好多的光阴,也是这样散淡着的。
慢慢地酌一口水,清淡,伴着稀疏的心情,一切都恰好。
3喜上匠。很好听的一个名字。其实,是自家餐桌小厅。买了各色考究的器皿,慢慢择了菜,红的、绿的、紫的,切了方的、长的、三角的,放在锅里跳跃着。有各种的香,缓缓而来。即便是一道鱼香肉丝,也是有故事的,却也因为有了一些故事,便显得意味深长。有意味的东西,总是让人欢喜的。
不急着上桌,点缀了一些花,花未央,人未老。即便是噼里啪啦地油花跳,也必然有着一种风情。
慢慢地,哪怕是一个上午,抑或一个下午,那样的空谷幽兰,缓缓流淌。
端坐于桌前,有味有色的情调,格外缠绵起来。夹一口菜,满嘴沁香。看一眼对面的人,满眼的温暖妥帖。吃吧,吃吧,慢慢吃吧,这样的春光明媚,这样的小桥流水,这样的清星明月,轻漾着你侬我侬的地久天长。
大师黄永玉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而我,亦是想邀請三五好友,来,来这里,偷个懒,慢慢吃,慢慢饮。
让日子,也和着杏花开、梨花开,丝丝入扣。
4下了班,走回家。经过运河,河坡上种满了花、树。树一天天不经意间长出叶子,开出花,一个个调皮地眨着眼睛,看着过往的人。不理我,也不在乎,自是锣鼓齐鸣,沸沸扬扬地开。
从它的旁边经过,会有淡淡的香轻轻拂过,不小心,又有清脆的笑声起此彼伏,忍不住停下脚步,轻抚花瓣,有细腻沁骨而去。
一下子,世界都安静了,树下的花仰着脸,树上的叶子伸展着臂,夕阳也安静了,披一层薄纱,在恣意散淡里,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自己,也仿佛是一朵花了,开呀,开。
哪里还舍得走?越慢越好呢,越慢越好!
还会想起冬天,飘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想必是想念一个人了,披上斗篷,牵过棕红色的马,快马加鞭,来到门前,敲落一门洁白,一屋子的暖啊,慢腾腾煮一壶茶,听雪落,嗅茶香。古人的浪漫,是一幅远意的山水画。
此刻,天正飘雪,初冬第一场雪,恰逢周末,赶紧想,做什么好呢?包饺子,煮火锅,反正是,越是慢腾腾,越是热腾腾,越是心旌摇荡。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只待晴阳日,买得一枝花欲开。
当然,会想起那个叫彩的女孩,把自己的工作笔记整理了一遍又一遍。同伴看了,说,没必要的,多慢啊,多浪费时间,连点玩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她喜欢,看着那各色标记,各色图标,异样的美。
你也会禁不住说,真是浪费时间呢!且慢,这浪费的时间岂不是创造的过程?
后来听说,公司培训考核,因了自己的笔记,彩的答题,一路行云流水。成绩公布,摘得桂冠。再后来,彩被提拨为部门主管。
是的,浪漫的真相,就是慢慢地,慢慢地吃饭,慢慢地走路,慢慢地喝茶,慢慢地创造一种时空,心生一种向往,享受一抹心情,在俗世的日子里,开出一朵蓬勃的花,散着香,染着心。想必,你一定是愿意的吧,一定的呀!
第五篇:你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愤怒吗美文摘抄
有时候,我们急着挣脱束缚,了解世界,却发现,其实对于自己,我们尚且知之甚少。
比如,愤怒这件事。
我们常常“声东击西”,下班后莫名跟老公发火,是因为一天的工作不顺心,原本谈判顺利的项目,客户突然反悔。
出门无缘由跟收停车费的老大爷发火,因为今天的股市一路飘绿,急于找一个人发泄心中的不悦。
还有,原本要好的朋友跟你炫耀男友情人节送的礼物如何贴心,你瞬间暴怒,因为,同样的一天,男友跟你提了分手。
这些愤怒,显然是由A点而起,却在B点爆发,尽管过程略显迂回,你尚能辨别清楚——怒火从何而来。
而更多的时候,愤怒,原比想象的复杂。
我的来访者乔,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天,乔约好友逛街,想买一条夏天穿的连衣裙,却在裙子的颜色选择上,与朋友起了冲突。朋友建议她选黄色,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乔皮肤偏黑,黄色显得皮肤亮些,而且黄色这款看起来更显瘦。乔心里知道朋友说的是对的,却在那一刻,不知哪里来的无名火气,冲着朋友吼了过去:“谁要听你意见了?我就是喜欢粉色,干嘛什么都得听你的!”随后,悻悻地抓起粉色裙子结了账。
朋友自然也被这突然的火气弄得莫名其妙,原本愉悅的周末聚会,变得尴尬至极。
乔这边,按照心意,买了粉色的裙子,却越看越不顺眼,其实,她一早知道,朋友说的是对的,也十分确信,自己一定会后悔,当时,却不知道哪里来的能量,非要和朋友拧着来。
乔对自己的行为觉得疑惑,乔说:“我可能只是讨厌别人告诉我怎么做。”
比如,本来我准备去睡觉,但老公在一旁说:“赶紧睡吧,别总玩手机。”我就很不高兴,接着玩到尽兴才行。
再比如,明明不喜欢开车,但妈妈说:“女孩子家,别总自己开车,不安全。”我现在不仅出门必开车,还喜欢在高速公路上飙车。
谁都不喜欢被人指手画脚、左右决定,但一起相约逛街的朋友给建议,实在是闺蜜间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何至于动怒。
乔的愤怒来由,显然不这么简单。
于是,我请乔回忆当时发怒时的具体感受。
乔停顿很久,对我说:“就是突然很生气,朋友好像说什么都是对的,那种条分缕析,头头是道,永远正确的模样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
说这话的时候,乔想到了自己的姐姐。
姐姐比她大三岁,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懂事、稳重、会帮家长分担家务,会帮老师承担管理同学的责任。
从小到大,乔活在姐姐的保护下,也活在了姐姐绚烂的阴影下。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妈妈就只给姐姐买新衣服、买新的玩具,她只能用姐姐用过的。在家里,妈妈会说:“你要听姐姐的话!”在学校里,老师会说:“你要向姐姐学习!”这是乔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两句话。
一开始,乔并不在意,觉得有个贴心且优秀的姐姐照顾,是无限幸福的事情。可是慢慢地,乔长大了,慢慢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便越发不喜欢有这样一个全能姐姐。
初中时候,有男生给乔写情书,被姐姐无意中看到了,姐姐便背着她,找那个男生谈了话,狠狠批评了那个男生,说不希望以后影响乔的学习。后来,这件事在班里传开了,班上男生们都不太敢跟乔说话,因为这件事,乔的初中生活,过得异常孤单。
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乔喜欢文字,想选文科。姐姐便一条条摆出了诸多文科的劣势,诸如学的东西比较虚、以后不好找工作。那时候,姐姐已经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说话底气十足,父母自然也听姐姐的,无奈,乔最还是听从姐姐的建议,选了理科。
我问乔:“在姐姐面前,你是怎样的感觉?”
乔说:“有被保护的幸福,但更多的时候,感到弱小、无力,似乎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说到这里,乔恍然大悟,这与那天自己在朋友面前的感觉何其相似。与其说是对朋友自以为是的给建议的愤怒,不如说,是乔在姐姐面前,无能无力感的唤醒,让她瞬间感到愤怒。
我们的生命,隐藏着太多的秘密,有的埋藏太深,连自己都不曾察觉。
但隐藏,不代表消失。它会在某时某刻,被特定的人、特定的事唤醒,仿佛扳机扣响,记忆连同感受,一触即发。
就像乔,明明只是简单的裙子颜色的选择,却不可遏制地发火,连自己都无法理解。
这样的时刻,其实很多。
同办公室的同事争吵,明明不关你的事儿,你却比谁都生气,怒吼着叫他们停止。因为,它唤起了你小时候父母常常争吵的记忆。
刚刚认识的男性朋友,对你温柔备至,你却充满了防御和厌弃。因为,曾经也有一个这样对你好的人,却伤你最深。
朋友只是找你帮个简单的忙,你却又气又恼。因为,曾经你是家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孩子,所有的琐事却由你承担。
愤怒,很多时候,是了解自己的一扇窗,快乐可以伪装,孤独焦虑可被粉饰,唯有愤怒,其刹那展现的喷涌,最真实,也最鲜活。
我们常常希望控制愤怒、改变愤怒,但控制的前提,是了解。
珍惜愤怒的时刻,珍惜这份不加掩饰的真实,从自己的愤怒情绪出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到愤怒的根源,才有机会从最深处改变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