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礼仪(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12:0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赫哲族礼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赫哲族礼仪》。

第一篇:赫哲族礼仪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只有1400多人。赫哲族是个有着独特礼仪文化的古老民族,它曾有“黑哲”、“黑津”、“黑真”、“额登”等名称,过去曾因为赫哲人以鱼皮为衣和使用猎犬,一度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解放后统一称为赫哲族。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其中大部分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抚远、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带,少部分分布在抚元镇、勤得利、苏苏屯、佳木斯等地,其余的居住在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境内。

赫哲族居住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江河交织,土地肥沃。盛产鳇、鲟、大马哈鱼等各种鱼类。高山密林中栖息着多种野兽,出产许多名贵药材。素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之说,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带的富饶。

赫哲族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他们的衣、食及生活习俗等无不与鱼猎紧密相关,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赫哲族的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一般都是由父母包办,普遍实行早婚,一般男子十八九岁、女子十五六岁便结婚。择偶标准多半是看男子是不是捕鱼或狩猎的能手,看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能干。以前有的老人挑选女婿时,是看他能不能用一刀削成一个烤鱼用的“说伦”(即烤鱼杈)。

赫哲族青年男女的结合,一般是在捕鱼或狩猎等劳动生活以及比赛摔跤或滑雪运动中结交相识后,由男方的长辈向女家提亲。女方家长同意后,即商定彩礼,一般都要赠送马、猪、酒及衣服之类的东西。

赫哲族的婚礼保留着本民族的习俗。结婚时,新郎要披红挂绿,身穿长袍,由伙伴陪着去女家迎亲。婚期如是冬天,迎亲队一般都搭装饰有彩棚的狗爬犁去;若在夏秋时节,则乘彩船去。迎亲的人必须是单数,因为娶回新娘后便成了双数,取双双成对之意。新娘的打扮是穿红衣红裤,头盖红布,头发由做姑娘时的一条发辫改梳成两条辫子。男方来迎亲时,女家也有送亲的。送亲的人可以是新娘的兄弟姐妹或母亲,只是父亲不能去送亲。

新娘到了男家,与新郎在屋门前拜天地。这时人们端着盛满小米或高粱米等粮食的酒壶来祝福一对新人美满幸福。随后,新郎和新娘入洞房拜祖宗。新娘在洞房中还要“坐福”,即脸朝墙,背朝外,盘坐在炕上,等到婚宴结束后才能下炕。有趣的是一对新人要在洞房中共吃猪头和猪尾巴。据说新郎吃了猪头表示他领头在前;新娘吃了猪尾巴则会跟随丈夫好好地生活,和睦相处。

赫哲族的寡妇改嫁不受限制,也不受歧视。因此寡妇不改嫁的很少,只是改嫁时不举行结婚仪式。

赫哲族实行土葬,人死后埋在村屯外边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以前的葬法是挖一个长形土坑,四周砌以圆木,遗体放入后,上面加盖,然后堆起坟堆。后来赫哲族也采用棺葬,并且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随棺入葬。过去,赫哲人死后,还有一些习俗,比如有一种叫“档子”的守孝习俗。人死后,亲属要在房子里设一灵位,每天供奉茶饭,晚上睡前还要为死者铺床,表示死者还活着。守孝一年之后,由萨满(即宗教职业者)做一个木偶放到室外的小棚内,三天后萨满将木偶送到野外去,并向西方射三支箭,为亡灵指明升天之路,这时守孝才告结束。

此外,赫哲族的儿童死了不埋入地下,他们认为孩子的灵魂小,埋入地底下出不来,生怕以后不再会有孩子了。因此孩子死后一般都是用桦树皮将尸体裹起来放在树杈上。实际上这是一种树葬或风葬的形式。

第二篇:赫哲族礼仪

赫哲族礼仪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礼仪:赫哲族有尊敬老人、长辈的良好风尚,但过去也曾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成文的族规、家规极为森严,任何人不得违犯。如,儿媳不能与公婆同桌吃饭,吃饭时儿媳要侍立门旁等候盛饭。老人晚间没有睡下,晚辈不能先睡。长幼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行跪拜礼,长辈吻小辈之颊;小辈远行自外归来,要向父母兄嫂依次问安等等。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第三篇:赫哲族风土人情

本文作者:尤明珠 好范文原创投稿

从前听说过有个大顶子山‘山里面居住着非常很少的少数民族,那就是传说中的赫哲族‘人们都靠打鱼为生,冬天下冻板网也叫下挂子‘夏天下江打鱼,如果运气好就能打着黄鱼’这个黄鱼在鱼里面是最昂贵的,据说是曾经皇上吃的鱼’一条能卖十来多万哪,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收入’赫哲族特点就是能歌善舞,他

们有个节日叫乌日贡节’主要是体育竞技,有游泳、划船、撒网、拔河、叉草球、射箭,顶杠着等。这几项比赛都与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有关’到晚上男女着赫哲族华丽的服装,男女手拉手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火中烤着鱼简称为塔拉哈,还有美酒佳肴为尊贵的客人而准备的’赫哲人和尊贵的客人举杯饮酒,赫哲人非常好客’每年七、八月间进行一次乌日贡节一般为期两天’1998年赫哲人才开始转行,试着在荒园中开地’哪时候很艰难,没钱找人干活’只能自己家人去拿树根儿,大家伙就临时盖个窝棚’里面是蒲着草垫着,不管男女都在一起住;条件非常艰苦’大毛毛虫都掉饭锅里,几个月几个月都回不了家’他们奋斗好几年过去了,大家都有不少的丰收’妇女们也有自己的职业,就是学做鱼皮画和鱼皮饰品’给家里增加不少了经济收入,鱼对于赫哲人来说就是一个珍宝’一条鱼能做好多东西,鱼有很多种吃法’鱼皮能做成衣服还有鞋和包包,还有手工艺品’我的家乡青山绿水,清清的小河流淌着’风俗习惯有,要尊敬老人’长辈在,晚辈不能多言多语’兄弟姐妹,平辈好友’久别重逢见面的长辈,要跪拜低头问好’老人或亲友长辈进屋,晚辈人要站起来让坐’老年人没睡下,晚辈人不能先睡’

子女出远门之前要向父母和长辈拜告别,回来后也要跪拜问安’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生活’谢谢大家欣赏。

第四篇:抓吉镇赫哲族村法制宣传

抓吉镇赫哲族村————————————————近几年我村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把创建“全省法制示范村”工作作为依法治村,构建《法制赫哲》,《平安赫哲》,《和谐赫哲》,《富强赫哲》的重要手段,采取确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村已处处呈现村风淳朴,村容整洁,村民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景象。

在创建全省民族法治村工作过程中,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民族法制单位创建活动纳入工作议程,我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两委委员为成员的赫哲族村创建“全省民族法制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

村领导班子每一年都在年初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召开两委会议,制定并逐步完善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其执行能力。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村民自制章程,按照合法性,针对性,民主性,互约性,规范性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并印发给村民使村务工作走向规范管理的轨道。村民自制组织得到健全,四民主两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四民主政策实施过程中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都是村民依照选举程序规范,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令群众满意。

民主决策制度落实到位,我村重视规范村级重大事物民主决策制度,凡涉及到村民利益或村民普遍关注的事项,如集体经济收益使用,土地转让和补偿费使用,财务预结算等事项时,按照决策程序由党支部提出议案,两委联合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决策意见,交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使民主决策深入人心。

民主管理制度扎实精细,充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做到了村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用人制度等管理透明有序,做到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民主监督制度稳中有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每年年终做述职报告,接受两委评议,“两公开”制度健全,特别是财务公开做到逐笔及时公开。同时还规范了民主议政民主评议民主理财和村财务审计制度,强化了群众对村干部行为的监督,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村法制工作宣传方面,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每月两次进行法制学习,每年聘请村内高校毕业生在寒暑假对本村村民进行各十天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培训。特别是对我村渔民的教育宣传方面加大了渔民的转产转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减轻渔民负担等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保证了富边强民工作的落实,稳定了边境环境,促进了边境和谐。通过学法用法,村干部的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广大村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

在保障村民和谐方面,村两委充分发挥了基层调节作用。把村民间的不和谐因素能够及时消除,对于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能够依照规章制度妥善解决,使村民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村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本村未发生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

我抓吉镇赫哲族村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以“三个代表”“三农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依法治国方略,围绕我村“富边强民”的总体目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标本兼治、治建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完善了民主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理顺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基层社会政治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第五篇: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摘要]通过对当前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现状的考察论述,进一步探讨了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并在阐述了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必要性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有助于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赫哲族语言文化现状

1.赫哲族语言文化的辉煌历史赫哲族———一个仅有4640人的少数民族,他们历经千年顽强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并以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汇合处为主要居住区域。在几千年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赫哲族先民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多彩文化。说起赫哲族文化的起源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开流文化”[1]。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吸收了通古斯语族中其他民族成分,也吸收了蒙古族、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了多源多流、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2]。赫哲族多彩的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看,赫哲族以渔猎经济为主;从语言文学上看,赫哲族有“伊玛堪”“特伦固”“说胡力”(“伊玛堪”是记载赫哲族先民中英雄的故事,“特伦固”“说胡力”则是赫哲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记载);从音乐上看,赫哲人有自己的民歌“嫁令阔”,他们常使用的乐器叫口弦琴;从舞蹈上看,赫哲人擅长跳天鹅舞,他们的舞蹈统称为“阿康布勒”;从宗教信仰上看,赫哲人信仰萨满教,同时也创造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活动“温吉尼”。2.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濒危现状赫哲族民族文化虽然内涵独特、源远流长。然而随着现代化生产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赫哲族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形态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仅以赫哲语为例,在1945年我们国家赫哲族人口仅有不到500人,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赫哲族人口为4640人,可见在短短的五十年间赫哲族人口数量在迅速增加,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赫哲族的语言迅速衰退和渐趋消失。1986年安俊在《赫哲语简志》中写到:“赫哲人由于长期同汉族人民杂居,在社会生活中都已把汉语文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外,极少用本民族语言交际。一般来说,现在的情况是:五十五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五十五岁以下四十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三十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3]这样的结论在其他研究者那里也得到了映证。刘敏在《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中写到,赫哲族语言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入家庭,由家庭全体成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人的过程”[4],这短短的五十年赫哲族传统语言的散失速度是惊人的。再加上赫哲族语言存在天生的不足,即赫哲语是口耳相传的语言系统,它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也就是说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这就使得赫哲族的一些依靠口耳相传的传统说唱艺术日渐消亡,如:英雄史诗“伊玛堪”、民间传说“说胡力”等,赫哲语受众群体的萎缩直接导致赫哲语传承人的缺失。不仅如此,现今赫哲族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鲜有兴趣,以至于赫哲族的传统鱼皮画、鱼皮衣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甚至于传统的桦树皮雕刻技艺也濒临失传。我们说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一种语言承载了一种文化形态,那么赫哲族语言的濒危就意味着赫哲族文化的濒危。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名列其中。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散失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必然趋势,因此就赫哲族语言文化这个课题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挖掘和保护好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

二、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

从目前赫哲族语言散失的整个过程来看,赫哲人是属于在不自觉中主动放弃了使用赫哲语的。虽然影响赫哲语散失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其中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的方式却成为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主要推手。1.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汉族移民不断地迁入赫哲族人聚居区,导致该区域内汉族人口达到赫哲族人口的4.9倍,汉族人口的增多导致使用汉语交际的人增多,所以在赫哲族聚居区汉语倒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再从赫哲人的家庭来看,赫哲族同汉族通婚现象也很普遍,我们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当地40岁左右的赫哲族人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汉族人结婚;尤其是近几年,40岁以下的年轻人通婚比例或许更高。这样一来在赫哲族家庭中汉语也成了其主要的交际工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赫哲族聚居区内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赫哲语的受众面却越来越小。再加之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书刊和欣赏的影视节目等也均属于汉语,赫哲语不能以文字的形态保存延续,也阻碍了它的传播和推广。所以当赫哲族家庭中的孩子上学时都选择汉族学校,他们通过汉语来学习文化知识进入主流社会获得认可,这一切都使赫哲族人不得不把汉语作为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最方便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政治文化教育对赫哲语的影响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赫哲族人一直是借用汉语和汉文作为自己的社会用语,就连赫哲族的学校教育也完全使用汉语,而且本民族的年轻人并没有形成以学习赫哲语为荣的思想观念,导致赫哲语口头传承方面的缺失和断层,这样一来赫哲人就不可能接受到用赫哲语进行的系统教育。因此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赫哲语的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从而导致赫哲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迅速退化。

三、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必要性

1.保护语言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人类文化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文化又具有不同的特质,正如《中庸》中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都以多种文化并存作为其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就成为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进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2.保护赫哲族“伊玛堪”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体现语言是民族文化存在的首要因素,民族的语言状况直接反映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赫哲语既然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那么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就只好以说唱艺术的形式来完成,而赫哲族的说唱文学的典型代表就是“伊玛堪”。“伊玛堪”作为一种夹叙夹唱、寓教于说唱的文学样式,它采用边说边唱的说唱方式,唱的部分合辙押韵,说的部分则极力铺陈渲染。从内容上看“伊玛堪”是以颂扬英雄业绩为主的赫哲族民间口头文学样式,从“伊玛堪”的唱词中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赫哲族先民的渔猎生活、风土人情、道德规范等。同时它也是承载赫哲族语言的主要方式,赫哲人通过讲唱“伊玛堪”增加了赫哲语的受众群体,促进了赫哲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完成了赫哲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任务。“伊玛堪”对赫哲族人的作用可谓极其重要,它不仅保存了赫哲人的历史记忆,而且能够增强赫哲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正因如此,保护好这宗重要的赫哲族口头遗产,对口头文学、语言学、史学、人类学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赫哲族“伊玛堪”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期、60年代的衰微期,到21世纪的当下则真正面临消亡的境况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无可替代的特质,赫哲语的消失不仅是语言学的不幸,更是人类文化的缺失。从这个层面来讲,加快对赫哲语濒危现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赫哲语的保持,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四、保护、挖掘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1.政策经费保障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政策。其次,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如,赫哲族文化保护中心。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设立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专项资金,为管理的科学规范还应设立基金管理机构,从而使相关工作责任化、规范化。再次政府应对赫哲族语言文化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如,通过设立赫哲族生态保护区来展示赫哲族独具魅力的语言文化传统。2.做好赫哲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扶持工作首先要给目前仍能讲述赫哲族“伊玛堪”“说胡力”的传承人以相应的荣誉,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可。同时在物质上和资金上也要给他们相应的资助,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存续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其次可以建立讲习所,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绝技通过定期培训和讲习的方式传授给弟子,使赫哲族语言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再次可以组建赫哲族文化专业演出团体,在全方位展示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演出人才,比如说唱“伊玛堪”,演奏口弦琴,表演天鹅舞、萨满舞等。3.将赫哲族文化资源转化以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阵地来获得经济效益,建设赫哲族文化阵地应以赫哲族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再现赫哲族生产生活场景,包括赫哲族图腾柱、赫哲族原始民居“撮罗子”、萨满屋以及赫哲族鱼皮制作坊等。开发以赫哲族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业,在向全社会宣传赫哲族文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来调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形成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传承的良性循环。4.做好赫哲族本民族的学校建设在各赫哲族中小学校学习汉文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增设赫哲族的传统文化课程,如:“阿康布勒”舞蹈课、鱼皮制作技艺课、“伊玛堪”说唱课等,让赫哲族儿童从小就能掌握赫哲族传统工艺制作的技能,受到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他们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思想,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桥梁作用。另外还需编制具有赫哲族文化性质的特殊音像课本,以此做载体让赫哲族语言传承延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可以聘请专家到赫哲族聚集区进行创作和调研,探讨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新形式。5.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保存和推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以专题的形式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遗产数据库,将赫哲族逐渐衰亡的语言、舞蹈、体育活动等文化遗产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并保存。开设赫哲族语言文化网站,以专栏的形式系统介绍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状况,图文并茂的展示赫哲族文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加强赫哲族聚居区的对外联系,借助现代化信息电子技术,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并延续。综上所述,赫哲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既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中的持久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假如我们真能做到并一以贯之,那么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复兴或将指日可待。

[注释]

[1]张敏杰.赫哲族渔猎文化遗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2-14.

[2]刘忠波.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9-31.

[3]安俊.赫哲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4]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下载赫哲族礼仪(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赫哲族礼仪(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依玛堪

    抢救、保护是“依玛堪”延续之根本 ——赫哲族语言是“依玛堪”传承的根源 一、说唱“伊玛堪”,赫哲族语言是必修之课 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同江市现有赫哲族1560......

    礼仪

    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不良礼仪习惯的对策 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行为,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说在学生中已是根深蒂固。而......

    礼仪

    礼仪母亲大人生日祝福语短信妈妈生日快乐祝福语短信妈妈生日手机祝福语短信送给朋友生日祝福语短信恋人生日祝福语短信送给爸爸的生日祝福语朋友之间的生日祝福语短信长辈生......

    礼仪

    1、不同场合的服装礼仪?(看熟会判断)P32 2、仪态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看熟并判断)P39 3、握手礼?同上P53 4、介绍人礼仪?同上P56 5、使用名片的礼仪?同上P58 6、注意禁忌?P65 7、礼......

    礼仪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这初夏五月,夏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那么怎样才......

    礼仪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

    礼仪

    古今礼仪的意蕴 姓名: 罗志伟 班级:11物流 学号: 2011032134 礼仪的政治意蕴。 首先在我眼里,我觉得礼仪很虚伪,以至于形式做人,都显的那么拘谨 ,有些东西明明自己非常想要,可是出......

    礼仪

    商务礼仪之仪礼篇 职场礼仪包括鼓掌、介绍、名片、称呼、握手、拜访、送别、签约、电话、电梯、乘车等方面,可以在迎来送往、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人们的修养和气质。 一、握手......